國學研究課題名稱
1. 課題名稱和實驗名稱有什麼區別
師資要求更高 1 教學方式的區別實驗小學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自主性。 3 師資 要求更高為了達到某種特色的教學方式。我的是外國語特色,甚至可以選擇外國版的教材,科技特色。雖然他們好多人叫「實驗」但其實也是老體制下的或說,打算嘗試新鮮的教學制度與方法,體現在實驗,做得更多。實驗小學與普通中學的區別 教學方式教材的選擇有更大的自主性,實驗麻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國學特色等等,有些新開啟的學校,只是想要創新,例如有些學習搞書法特色,例如我想在該學校進行某種特殊的教學方式,申請立項比較容易。 所以,進行課題研究,選用外國教材就沒問題普通學校就沒有那麼隨便,沒什麼區別,要求更高 實驗學校,但沒有勇氣或沒有成功或者說沒能成功走出現行教育體制的一些學校。不一定好,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可以選用非人教版的教材,在實驗小學弄起來就名正言順了 2 教材的選擇教材選擇也是有較大的自主性,當然要上級的批准,有些外語類的實驗學校就這么做,創新上面。於是他們開始叫「實驗」系列的學校,現行體制下的教育制度
2. 什麼是國學國學主要研究哪些內容
最簡單地說,國學就是現代中國人研究古代中國的學問。
關於「國學」這個詞,其實已經存在幾千年了。《周禮·春官·樂師》:「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孫詒讓《周禮正義》:「國學者,在國城中王宮左之小學也。」也就是說,在周代「國學」只是國家所辦的一種「貴族子弟學校」。 以後幾千年來伴隨著王朝更替,國學逐步由小學演變為高等學府。到了清末,國學成為國家最高層次的學校。但不管怎麼變,「國學」長期以來實際上指的是學校。
滿清後期,隨著西方人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引起了不少有識之士的警醒。不少人開始「睜開眼睛看世界」,於是「西風漸進」,研究西學的人漸漸增多,翻譯的西方書籍也越來越多,從哲學、倫理到政治、文學乃至科學技術。由於這些玩意兒區別於舊有的學術,所以出現了「新學」一詞。這么一來,原來咱們老祖宗的東西就叫做「舊學」了。當然誰也不喜歡「舊學」這么個名稱,於是有人發行雜志,名之曰《國粹學報》,與西來之學術相抗。「國粹」之名隨之而起。1901年,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中提到「國粹」一詞。
1902年秋,梁啟超寫信給黃遵憲提議創辦《國學報》,「以保國粹為主義」,使用了「國學」一詞。後來章太炎又在1906年9月在東京發起「國學講習會」,不久又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國學振起社,其「廣告」雲:「本社為振起國學、發揚國光而設,間月發行講義,全年六冊,其內容共分六種:(一)諸子學;(二)文史學;(三)制度學;(四)內典學;(五)宋明理學;(六)中國歷史。」至此,「國學」一詞在中國也完成了由「國家設立的學校」向「我國固有的文化、學術」意義的轉變。
但是自從1840年海禁被打破以後,有關「國學」究竟是否有用的爭論始終就沒停止過,一直爭到今天,甚至今後還得繼續爭下去。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磨合!在近代史上,頑固排外的自有一批人,他們主張「祖宗之法不可變」;稍微開明點的張之洞,主張「中學為體,西
學為用」。說白了就是應該考慮咱們中國的「特色」,咱們的制度是好的,這叫「中學為體」,但不妨學點西方的方法用用。當然最激進的就是主張「全盤西化」的人了,他們把中國的落後和屈辱一股腦都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上,呼籲要把傳統文化來個連根清除,甚至取消漢字,使用拼音文字。但是,在這些爭論中,大部分人還是有這么一個共識: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有價值的,不能完全拋棄。於是不少人漸漸開始以現代的眼光和方法來整理、記錄和研究老祖宗的東西。這就是國學的由來。所以,就研究對象而言,廣義地說,國學就是關於古代中國社會所有方面的研究學問;狹義地說,國學是現代的中國人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吸取其中比較有現實進步意義的一部分。因此,國學帶有很強的功用色彩,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古為今用」。它與純粹的歷史學、哲學、古代文學的學術研究不一樣,它有著追求現實進步意義的色彩,有「善」和「美」的成分。而純學術研究,從其研究的目的上,是追求「真」的。另一方面,與此同時,西方人也開始大規模研究古代中國,這種學問被稱作漢學。
什麼是國學的體、相、用
按佛學原理來說,萬物只有三個理則——體、相、用。如茶杯,玻璃為「體」,「相」就是它的形狀,「用」就是它的功用,即是可以盛液體的東西。抽象的思想,
也是一樣。譬如《論語》,以孔子的思想為「體」,二十篇《論語》就是它的「相」,我們用它來研究、解釋。「用」是了解孔子以後,該怎樣去弘揚中國文化。到了近代,有人提出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其實這是很可笑的。有體必有相有用,有用也必有體有相。又怎麼能夠只取其體或只取其用呢?這種說法就象以茶杯為體,以講台為用一樣荒謬。
這里還有一個因素是當時的人們根本不知道中西文化的差異。中國文化重人而輕物,西方文化重物而輕人。中國自有文字記載,就一直以人為本的學術研究,強調人際關系,所有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不分,統統是人的科學;而西方直到十九世紀才出現叔本華、尼采等意志論的人本主義哲學研究,研究人際關系的直到二十世紀的美國卡耐基才弄出一套什麼《人性的弱點》之類的小兒科玩藝。西方直重視的是實物,因此看重實利實力,重科學重分類,什麼都分得細細的,因此科學就比較發達,奇技淫巧也特多。按中國人的觀念來說,中國人重視的是君子之學(研究治人),西方人重視的小人之學(研究治物)。
因此,我們不是要以「中學為體」,而應該在「中學」這個「體」中直接注入西方科技文化的活力,使「中學」這個「體」更加豐滿而且健壯。使中國有志於小人之學的人也成為科學家和技術人才,而使中國有志於治人之道的人才走上君子之路,成為為人民服務的公務員。
http://www.123guoxue.com/thread-846-1-1.html
3. 怎樣做好小學國學方面的課題研究
您好,可以安排教育部「十三五」規劃課題掛主持人、參與人,網上可查,專門用於評職稱,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4. 現階段我國幼兒園關於國學都研究了哪些內容
1 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至大學,教育部對國學教學,沒有系統要求; 2 民間社會的國學研究,大有人在,甚至已經普及至農村等邊遠社區; 3 具體流行的是《弟子規》、《千字文》、《三字經》和淺顯的古詩。古代蒙學讀物還有《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幼學瓊林》、《百家姓》等。 4 國學教學的設立【網文摘編】,可能會被以後的歷史書寫者目為一個朝代走向輝煌的標志,也許是一種造出的幻象。 (1)文化本無高低之分,優劣之別,任何時候都只是一種整合社會的工具。從這點看,無論是尊馬還是非馬,崇儒還是斥儒,都取決於其時的社會境況。當下的社會,意識形態的混亂與原典本身相互間的非自洽狀態早非一時,社會的表象就讓很多人覺得禮崩樂壞,當然要尋求解決之道,「外來的東西」(包括馬)當然越來越被高層認為不合時宜,革命時期用來作舊社會的解剖刀用起來順手,和平時期就漸有「國之重器,不便輕易示人」之感。繞來繞去,權衡又權衡,乾脆運用既有的系統吧,希望有用,但既有系統的穩定性是否與已經進化的新硬體相協調呢?拭目以待。不管怎樣,穩定社會秩序、凈化社會風氣的「良好」初衷對國人都有預期性的利好吧; (2)漏了兩代人。80、90這批人是在喝狼奶的人文環境下長大的,傳統文化缺失、所謂西方的影響也只能藏於心底。這兩代人的內心是充滿矛盾的,可以說缺失了文化之根。他們沒有對故鄉的溫情記憶,只有對鄉長村長的豪強印象;他們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訴求,只能在重壓下承受社會的全方位焦躁。而他們的下一代最可能是將來「國學」專業的」受益者「,仍然是被動的接受,從己身到後代,從邱少雲到幾尊被無數次摧毀又重塑又摧毀又重塑的幾尊塑像,從嘎子到男行女行……這兩代人是否願意,是否答應,何人申報了課題研究了下?! (3)做減法好於做加法。社會秩序的崩壞更多時候源於社會秩序的操控者,不從自身問題尋求解決之道,而是疊床架屋,另生枝蔓,會使既有系統的混亂狀態更加深重。除了極少數病例之外,沒有哪個具體的民眾願意成為社會秩序的破壞者。只有主動減壓,主動讓利,主動卸下沉重的恐慌,民眾才能得到幸福與平和,社會才會越來越美好。單憑所謂國學的夫子論道和拱手作揖,很難改變國人心中既有的思維和利益行為。 希望是好的,希望結果也是好的。
5. 在小學里宣傳國學文化,用一些什麼樣的課題
舉辦國學故事會,比如:三皇五帝的故事、孔子、孟子、屈原的故事、二王練字的故事、揚州八怪的故事;兒歌誦講:三字經,自編一些有關國學知識的兒歌。
6. 求好聽的國學社名稱
知 雅 學 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