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課題組
⑴ 青年教師培訓材料:教學一線教師如何做好課題研究的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作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為可能。課題要反映現有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創造力與想像力。
過去比較多的是從上至下,下達課題,往往大而空;我比較主張從自己身邊選題,從教育教學實踐的困惑中選題。如,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小學生英語(課程)口語能力的培養等。
1選題的基本原則
前瞻性原則:新意——對象新、視角新:如,小學生抄寫題目與解決問題正確率關系的研究。這個課題視角就比較新穎。
科學性原則:如,利用氣功提高學生自理能力的研究 就缺乏科學性
可行性原則:與主客觀條件相符,有實現的可能性。如,開發大腦潛能的研究,可行嗎?對於一線教師顯然不適宜研究。
價值性原則:看其理論價值與應用價值。一是理論價值(學述價值):指課題對檢驗、修證和發展教育理論,建立科學教育理論體系的作用。二是應用價值:指選定的研究課題及其成果可直接運用於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教學實踐的意義。如,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實驗與研究
明確性原則:要求選題能准確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內涵與外延,並且表述准確。
倫理性原則:符合倫理道德、法律規范。
2選題注意事項
(1)從實際出發,研究中實踐,實踐中研究。
(2)不要貪大求全。如小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就顯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思維特點的研究,就比較適合一線教師做。
(3)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首先我們要有問題意識。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善於發現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如有的學生不喜歡舉手發言這個現象,就可以當一個問題:「學生為什麼不喜歡舉手發言?」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思考:僅僅是他的智力問題嗎?僅僅是她的個性問題嗎?有沒有心裡因素地影響?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學生交談,去調查一下,作一些個案分析,就會發現學生上課不舉手發言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慾強,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滿腦子的問號。但他們為什麼在課堂上不想問?在課堂上為什麼選擇沉默?這就是問題。於是,我們就可以確定一個課題:「學生在課堂中主體參與意識的研究」
(4)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大家知道,近兩年來,不少學校開展了教育敘事的研究,將回歸經驗總結法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將教學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激發出的新思考、新創意記錄下來,通過講自己的課程故事和案例來闡述新的思想理念。實時的反思就是是經驗總結,往上升華就是課題研究。觀察中小學相關研究,真正引起共鳴的是那些既有實踐經驗又有理論高度的專家型教師的案例,而且課題研究越深入越是這樣!因為這是教師真正能夠模仿,真正能夠受益的。前蘇聯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這樣的背景。何克抗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學,不在高校。這句話的確意味深長。
3選題從哪些方面入手
(1)選教育科研的前沿課題。
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達到特色創新的統一。把教學需要做為第一選擇,在學科間尋找交*點與結合部,圍繞熱點問題下功夫、做文章。如,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方式關系的研究。
(2)選擇應用研究型課題。
(3)選擇主觀條件比較成熟的課題。
量力而行。從專業特長、愛好興趣、研究能力出發,選體驗深、實踐多、研究透的課題。如,課堂教學中如何營造和諧氛圍的研究
(4)選客觀條件比較具備的課題。
(5)選擇大小較適宜的中觀、微觀課題。
通常情況下,題域越窄,題目越小,越容易把問題講透徹;題域越寬,例證說不清楚,道理講不明白,面面具到,點到為止,沒有深度難成佳作,題目小一點、格調新一點、討論透一點。對教材、教法、教學對象的研究都可以有深度。如,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意識培養的實驗與研究等。
⑵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的參與人員 有年齡限制嗎
沒有限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僅要求申請者年齡不超過40周歲,對課題組成員沒有年齡及專業技術職務限制。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申報條件:
1、本次項目限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申報。
2、申請者必須能夠實際從事研究工作並真正承擔和負責組織項目的實施;每個申請者限報1項,所列課題組成員必須徵得本人同意並簽字,否則視為違規申報。
3、申請者除符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外,還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規劃基金項目申請者,應為具有高級職稱(含副高)的在編在崗教師。
(2)青年基金項目申請者,應為具有博士學位或中級以上(含中級)職稱的在編在崗教師,年齡不超過40周歲(1978年7月1日以後出生)。
(3)自籌經費項目申請者,須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申請評審書》(以下簡稱《申請評審書》)後附上學校財務處提供的委託研究單位經費到賬憑證或銀行回單等證明材料復印件,同時填寫《申請評審書》中的「其他來源經費」欄。
(2)青年課題組擴展閱讀:
不得申請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的:
有以下情況之一者不得申報本次項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含重大攻關項目、基地重大項目、後期資助項目、一般項目等)負責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自2016年(含)以來因各種原因被撤銷者;
3、在研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含重大招標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後期資助項目、西部項目和單列學科項目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負責人,以上項目若已結項需附相關證明。
4、連續兩年(指2017、2018年)申請一般項目未獲資助的申請人,暫停2019年申報資格。
⑶ 青年教師如何開展課題研究
首先是要形成明確穩定的科研方向。一個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同時在很多研究領域開展科學研究。如果集中精力在某個研究領域的一個方向上矢志不渝的開展工作,經過長期積累你就可能會成為這個方向的專家。確定自己的科研方向後,青年教師還要經常關注該研究領域方向的國內外前沿研究動態,找准自己的研究切入點,積極申報各級各類科研項目。 其次,要增強自信心,發揚堅持不懈的科研精神。自信心對於年輕教師尤為重要,很多年輕老師往往因為不自信而瞻前顧後,在科研上不敢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甚至不敢申報高級別的科研課題。2005年,我就是帶著這樣的擔心和顧慮申報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結果讓我倍受鼓舞。3個通訊評委有2個同意立項資助。成績是鼓勵,困難是磨練。我們要認識到項目申報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有經受打擊和承受失敗的心理素質,要發揮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堅持不懈走自己的科研之路。 第三,要多爭取學術交流和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參加學術會議對科學研究和項目申報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可以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開拓科研視野,了解科研的前沿動態;二是可以增加和本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接觸了解的機會。同時青年教師還要學會未雨綢繆,精心准備項目申報書、不斷積累科研前期基礎。項目申報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關繫到個人科研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項目申報書的撰寫一定要及早准備,切忌匆匆了事。其核心是項目申報人的科研思想和科研思路,一個好的科研思想和一份好的申報書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甚至幾年時間來錘煉和完善,項目申報書要做到科研立意新穎前沿、研究方法科學可行、科研思路清晰、形式上要做到精益求精、盡善盡美,最好還要請有經驗的老師指點和提出修改建議。科研前期基礎也是決定項目申報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年輕教師一定要注意平時的前期積累,最好給自己定一個年度計劃和指標。 最後,項目申報要緊扣項目申報指南,做到有的放矢。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科研項目都有不同的申報要求,而且每年都會有相應的申報指南。基金類項目主要側重於基礎理論研究,注重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創新;科技計劃項目則側重於開發應用研究,注重實踐生產與推廣應用。項目申報要緊扣當年申報指南,並盡可能貼近申報指南中重點資助的研究方向。同時申報項目前大家一定要仔細閱讀相關申報通知和管理辦法,避免出現不必要的低級錯誤。 科研項目層次、論文水平、成果市場轉化前景、社會服務能力是決定一所高校學科建設水平的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因素,沒有高級別的科研項目和高水平的論文成果,學科建設就失去了核心競爭力。學科建設水平是一所大學綜合實力的展現,高水平的大學必須要有高水平的學科,因此,學校必須高度重視核心因素科研工作,尤其要加強對年輕教師科研的扶持和引導力度。建議學校切實加大對科研工作的投入和考評機制,採取行之有效措施和方法爭取盡可能多的科研項目和進賬科研經費,力爭在省級項目上有量的飛躍,在國家級項目上有質的突破,譜寫我校科研工作的新篇章。
⑷ 青年基金的課題組成員構成有何要求或限制
863項目抄比國家自然基金難度大襲得多。一般863和973項目是多個高校合作,或者由一個科研團隊才能申請得下來,而且資金相當多,多在幾千萬元左右。國家自然基金相對容易得多,申請條件也沒那麼苛刻,資金也多在幾萬到數十萬之間。863和973項目的主持人成為863首席科學家,或973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基金只要是副教授或以上職稱即可申請,沒有科學家稱號。
⑸ 請問高校青年教師怎麼申請科研項目謝謝
青年教師在申報課題時還存在著不能恰到好處地確定課題名稱,確立研究內容時缺乏科學思考,構建研究隊伍時明顯急功近利,論證材料表述也是應付了事走過場,學術品質不足、投機心理比較明顯等問題。
在分析高校青年教師申報教研課題誤區基礎上提出應對策略,既有利於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又可以促進高校科學管理與質量建設。
論文關鍵詞: 高校;青年教師;教研課題;申報誤區教學研究是運用教育科學方法,有目的、有計劃、主動探索教學實踐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的一種科學認識活動。
一線教師進行教學研究,本質上是在更高的水平層次上展開教育教學活動,從而使實際教學工作逐步向最優化方向發展,同時也使課題組成員專業化程度獲得提高、學術素養得到提升。
高校加強教研課題質量管理,既是科學研究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又是教學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重視高校教研課題申報質量工作,對於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高校參與教學研究的隊伍人數,與其獲得立項課題的數量呈正相關。例如,江西省的高校教學研究每年基本保證省級教研課題600項,各高校校級教研項目根據其重視程度確定立項總數(少則10項、多則五六十項),每個項目按5個研究人員計,每年每批次約有近萬人(次)經常進行教學研究工作。
如果從個體的課題申報行為角度考察,則每年每批次參與其中的人數遠遠比這多得多:每所高職院校少則幾十近百人,一般普通本科高校三四百人,規模大的高校多達七八百人,可見其研究隊伍之龐大。
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這支隊伍的中、初級職稱的年青教師占的比例相當大,他們或者因為課題研究經驗不足,在教研課題申報或立項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往往常見而普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教研課題研究質量的學術水平層次的提升;或者因敬畏於課題研究「高不可攀」而視之為「禁區」,以至於無法著手或者不能有效地進行教研課題研究工作,雖然嘗試性地參與其中,但立項率很低。
另一個事實是:針對這些問題,各層面管理者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夠從有效管理的角度進行全面梳理與研究,也就不可能針對問題提出規范的應對策略來指導或服務於教學課題研究的實際工作。因此,廣大教師尤其是涉足課題研究領域不深、經驗不足的青年教師在教研課題研究過程中「捉襟見肘」或者困難重重。
(一) 混淆不同性質的課題研究
初涉教學研究領域者,因為對其含義把握不準確,很容易與教育科學研究相混淆,例如,有人將「中外農村醫學教育比較研究」問題作為教研課題申報,其實這是一個典型的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結果可想而知。
那麼該如何區別這兩類課題?第一,看問題的指向是教育問題還是教學問題;第二,看解決的問題是認識問題還是行動問題;第三,看最後的成果形式是論文、專著還是方案、應對策略;第四,看成果去向主要是給別人閱讀,用來交流還是供自己應用後可以推廣的。由此不難看出:前者是教育科學課題,後者是教學研究課題。
由此可知:教育科學研究側重於基本理論研究或一般方法論研究,目的在於尋找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中的一般規律、原則或方法論以指導實際工作,「實踐檢驗」不是其成果的必經途徑;教學研究是教學的具體行動或專項工作研究,針對教學實踐現存問題提出的具體工作方案或策略以改善現狀,「實踐檢驗」是教學研究成果的必經途徑,它更注重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效果。明乎此,就不會「張冠李戴」。
(二) 課題表述不恰當、提煉不簡約
表述不恰當主要有四種表現:一是錯把「文章標題」當做「課題標題」。文章標題與課題標題的根本區別在於:思想內容的容量上明顯是前者「小」而後者「大」,形式上的區別標志是前者沒有標志詞,後者有「研究」作為標志詞。二是沒有理順思路,影響表達效果。
⑹ 青年教授崗對外可以稱青年教授嗎
最近有個青年老師,幾乎成了同事們眼中的「祥林嫂」,每天在飯桌傾訴所帶班級學生種種差勁表現。時間一長,人都煩了。青年教師對學生的行為反映如此強烈,特別是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這是大多數教師似乎「必經」的階段,問題主要不在學生,而在教師。這個時期青年教師急欲樹立自己的權威,而高中階段學生處於青春叛逆期。青年教師本身缺乏權威,權威無從樹立,所以跟學生之間形成一種惡性的對立情緒。可以把青年教師這種心理稱之為「暴君」心理,他們想擁有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威,容不得學生去挑戰自己,他們總是愚蠢化加理想化,認為學生對學習應該抱有極大的熱情,應該好好專心於學校學習,自己的一言一行既然對學生是懷著美好願望的,他們似乎都應該理所當然的去服從,去接受,甚至是感恩戴德,如果學生稍有忤逆行為,則觸動他或她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往往認為學生是欺軟怕硬,欺負她或他是新來的,不把她或他當回事兒,把自己置於「弱者」的地位。結果她或他越是想樹立權威,越想壓制學生,使學生怕她或者他,服從他後她,就越受到學生的反抗和挑戰,最終對立情緒越來越嚴重,年輕教師的進取心受到嚴重受挫,一味責怪現在的學生一代不如一代。更重要的原因,是青年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既然是年輕老師,他們自認跟老師之間幾乎不存在什麼代溝,更希望平等朋友般的相處,如果這時候青年教師擺出一副老教師的權威,跟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甚至以長輩的口吻要求或者命令,或者訓斥和教育,只會讓學生大所失望,招來討厭和不滿,和不同程度上的對立。我想優秀的老教師不會採取這種專制的暴君般的想法中國是一個講求權威的社會,統治者對被統治者,長輩對小輩,老師對學生,權威幾乎貫徹這個社會的方方面面。而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的社會,是一個講求個性,追求自我的社會,那註定這個社會是一個叛逆的社會,是一個尋求平等相處,講求民主和理性的社會,而非服從和屈於權威,況且高中生正處於青春叛逆期,他們的種種叛逆行為,挑戰傳統或者權威,都是可以理解的,不僅僅是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即使老師眼裡的好學生往往也做出有傷老師自尊的叛逆行為。所以從這方面說,叛逆行為並不是挑釁某個老師的權威,針對於某個弱勢的老師,而是其個性發展自然表現。只是受到我們傳統權威的壓制,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才會變得如此激烈。如果從換位角度考慮,一切似乎都可以理解,每一位老師,特別是80年代以後的教師,沒有人敢承認自己一直就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有種種值得我們回憶和引以為榮的美好記憶,都是過去的種種叛逆行為,這或許是我們小小成功的關鍵,我們並沒有成為老師心目「垮掉的一代」,正是老師包容和理解,才使得我們擁有了獨立的思考,個性沒有被完全抹殺掉,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寬容我們的學生,難道我們尊嚴和權威比學生的個性和未來更重要,現在叛逆的學生,或許將來是社會建設的真正人才。不服從權威才是真正獨立的人和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重要特徵。第二我們從目前落後的應試教育制度來看,學生對學習的不感興趣,也是可以以理解的,以考試為導向的枯燥無味的灌輸性教育讓任何有個性的學生反感,不過只是大部分學生容忍性好,有時候自己去聽老教師的課,甚至都枯燥得要睡著了。年輕教師要樹立自己的權威,只有一條那就是讓學生認同你的,知識性加趣味性的課堂教學,讓他們從心底佩服你,這就要提高自己的專業修養。第二,應提倡民主平的等師生關系,而非故意製造某種距離和權威,要保持好這一點,那就是在任何有異議的事情上,要跟同學們通過對話的形式來解決,讓他們暢所欲言,通過辯論,讓真理和謬論在較量中勝出,我想大多數學生都是講理的,使得他們真正屈服於你,這樣任何要求執行起來都是很順利,師生的關系也更為和諧,這樣才能真正樹立權威。最後一條似乎很重要,那就是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大多數老師理論都知道,但往往表現出來的是「嫌差愛優」,大多數「差生」得不到老師應有的重視,甚至忽視其存在,只能通過這種消極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尋找某種在班級里的位置,大多數的師生關系出現危機都是緣於差生的受到區別待遇而遷恨於老師,其他學生或者社會,造成種種社會悲劇。青年教師要迅速成長起來,必須克服這種弱者加暴君心理,才能跟高中學生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
⑺ 職稱是副教授,申請青年基金還需要找個教授掛名嗎
副教授一般來講是副高級職稱(有些地方也算是高級職稱),根據相關要求,如果想要通過率高一些,似乎找個符合要求的更靠譜。
下面是具體的要求,僅供參考
依託單位的科學技術人員具備下列條件的,可以申請青年基金項目:
(一)具有從事基礎研究的經歷;
(二)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者具有博士學位,或者有2名與其研究領域相同、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科學技術人員推薦;
(三)申請當年1月1日男性未滿35周歲,女性未滿40周歲。
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技術人員具備前款規定的條件、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託單位的,經與依託單位協商,並取得該依託單位的同意可以申請。依託單位應當將其視為本單位科學技術人員實施有效管理。
⑻ 什麼叫青年教授
年齡不到35,打到博士級別,這個不好准確定位的,過了級別,看上去不老,就是青年教授。
⑼ 問:教育部一般項目青年基金課題組成員的年齡有限制嗎
沒有年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