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滇元課題
A. 范滇元青少年時代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
范滇元還是青少年的時候曾拆過鬧鍾的事的啟示:無論做何事,都要敢於動手、動腦,敢於探索,要有不離不棄的精神。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是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了解科學發展的歷史。但也需要明確,探究不是惟一的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教育強調以學生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形式,這些活動應當是學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們學習興趣、精心選擇和設計的、具有典型科學教育意義的。通過這些活動的教學,可以讓學生親自體驗一次科學發現、科學探究、科學創造的過程。在科學課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始終要掌握由簡單妻復雜、由教師扶著走到逐步放開、由模仿到半獨立再到獨立的過程逐步進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制定一系列的教學計劃和活動方案,讓學生能在這個學習活動中大膽地提出問題,同時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想和預測;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解決首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的方法。讓學生在科學課的學習活動中,感受科學、體驗科學,從而達到培養小學生的科學探究的精神這一目標。
科學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從兒童身邊的自然事物開始學習活動,以形成對自然進行探究的態度、技能和獲取關於自然的知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科學課程學習主體小學生,在面對紛繁復雜的科學世界時,會產生無比激情和盎然興趣。教學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意願,以開放的觀念和心態,為他們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融洽的學習環境,引領他們到校園、家庭、社會、大自然中去學科學用科學。例如,在教學「在校園里調查」這一課時,讓學生離開教室到校園里去,在校園里這一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和發現,並且把觀察到的事物都記錄下來。在這種「玩一玩」的情境中,學生興趣濃厚,在這種興趣的引領下,他們在探究的過程中,就能夠充分地發揮他們潛在的思維能力,能夠對觀察到的事物有一個充分的、較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同時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也得到了培養。
「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是指在科學學習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發揮他們的能動作用,讓他們在參與科學探究活動中,自己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自己動手搜集各種資料,開展調查與實驗,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釋或結論,自己寫成研究報告,並進行表達與交流。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學到科學知識的同時,習得開展科學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學研究的能力,並培養科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天文學家卡爾٠薩極曾經說過:「每個人在他們幼年的時候都是科學家,因為每個孩子都和科學家一樣,對於自然界的奇觀滿懷著好奇和敬畏。」我們教師的責任是保護孩子這種婀心,發展孩子的求知慾,讓孩子們像科學一樣「真槍實彈」地「搞科學」。例如,在教學「冷水與熱水」這一課時,首先准備兩杯冷熱不同的水,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想,並提出一些想知道的問題,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擇有價值的和學生的探究中產生的問題作為這一節課的研究課題,然後以小組為實驗單位,用一壺熱水和一瓶冷水倒出四杯不同溫度的水,用觸摸等方法感受冷水和熱水的溫度差異並做好記錄。在比較冷水和熱水的不同時,從觀察往冷水和熱水中滴一滴紅墨水開始,讓學生發現紅墨水在熱水中擴散得快而在冷水中擴散得慢,觀察裝有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熱水中沉,裝有熱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浮的事實,開展討論與交流,並嘗試著做出解釋。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親自動手、親自實踐,感知和體驗到了冷水和熱水的不同,同時對科學探究的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的合作交流的意識也得到了提高。在這一探究活動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科學知識與技能,掌握了科學的方法,而且感受了科學知識,體驗了科學。教師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參與其中,親歷過程,自主地、充分地開展活動,才能達到既學會知識與技能,又培養智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促進學生科學素養形成的目的。
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科學素養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到的,它是長期的過程,特別是小學生,科學教育對他們的科學素養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他們在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中學到知識,培養興趣,學會探究的方法,只有這樣,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才能得到培養和提高。
欲攀登學術制高點,不僅技術上要創新,管理上也必須要創新。不僅在乎他們的頭腦,更在乎他們的心靈;不僅在乎他們所研究的「學」與所從事的「術」,更在乎他們的為人之「情」與人文之「懷」。院士做人、做事、做學問的認真執著與實事求是的作風,以及對他們所鍾情的科學事業的虔誠態度,客觀地展露他們各自懷揣的科學夢以及怎樣為圓夢而不懈努力的科學腳步。
院士們怎樣做人、怎樣做事及他們所走過的人生之路對當今讀者樹立科學精神、學習科學方法、培育創新思想,無疑會有啟示作用。院士們大寫人的風采,值得整個社會敬重並褒揚,留下他們怎樣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心路歷程和思想風貌的圖文資料,也是一種有價值的文化積累,對提高社會培育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好風氣,無疑也是一種有益的努力。80年前,清華校長梅貽琦先生極有見地的表述:「凡能領學生做學問的教授,必能指導學生如何做人,因為求學與做人是兩相關聯的。凡能真誠努力做學問的,他們做人也必不取巧,不偷懶,不作偽,故其學問事業終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