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學基礎
① 唐曉的主要學術成果
著作:
《當代西方國家政治制度》(合著,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版),
《當代西方國家政治制度》(合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修訂版),
《政治科學基礎》(合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議會監督》(獨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論文:
1. 「美國聯邦政府在科技發展中的作用」,《世界歷史》,1988年第4期。
2. 「論美國憲法中言論自由權利的限度」,《外交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
3. 「美國外交決策機制概論」,《外交學院學報》,1996年第1期。
4.「論美國總統選舉人團」,《外交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5.「論美國國會的彈劾權」,《外交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6.「論美國國會的調查權」,《外交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7.「論英國議會質詢制的程序和規則」,《人大研究》,2003年第12期。
8.「英國議會質詢在監督英政府對伊戰爭中的作用」,《外交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9.「2004年美國大選對美國選舉制度的影響」,《外交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10.「全民公決的概念,價值和挑戰」,《外交評論》2006年增刊。
11. 「全民公決探析」,吳建民主編:《學術前沿與學科發展—2005年外交學院科學周論文集》,
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版。
12. 「『游說門事件』與美國國會的游說立法」,吳建民主編:《學術前沿與學科發展—2006
年外交學院科學周論文集》,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版。
13. 「是撤軍,還是撥款?--2007年美國總統與國會在伊拉克撤軍問題上的政治博弈分析」,《2007年外交學院科學周論文集》,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年。
14.「從2007年法國大選看法國總統選舉制的特點」 ,《外交評論》2007年增刊。
15.「從2008年俄羅斯總統選舉看俄羅斯總統選舉制的特點」,《外交評論》2008年增刊。
16. 「論泰國式民主的困境」,《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
② 國際關系研究生的師兄師姐們,麻煩進來看看······
一、顯而易見,按照難易度北大國關>人大國關>國際關系學院,但是競爭的激烈程度都不低,報錄比在10:1以上,我感覺沒什麼差別了,如果下決心考的話就沒必要管這么多,都是復習半年到一年時間,為什麼不考個好點的。
二、國關的書很多,而且不同院校出題老師的興趣點不一樣,所以側重點不可能一樣。通識性的讀物也只能是參考一下,所謂參考書也真的只是參考。考研會考政治學原理,又能列出一堆書;單論國關的專業課,推薦奈的《理解國際沖突:理論與歷史》上海東方集團,李少軍《國際政治學概論》上海人民社,陳岳《國際政治學概論》人大社,顏聲毅《當代中國外交》復旦社,劉金質、方連慶《國際關系史(近代卷、現代卷、戰後卷等)》北大社,魯毅《外交學》世界知識社,倪世雄《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復旦社,朱文莉《國際政治經濟學》北大社,宮少鵬《冷戰後的國際關系》世界知識社,袁明《國際關系史》北大社。
三、。。。。。第三個問題是啥?
③ 2013年外交學院的研究生,政治學綜合的參考書
政治學綜合的參考書
權利制度文化
政治科學基礎
前者復習較為困難
可以看看倪世熊的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經典入門之作
祝您順利!
④ 我想考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專業
昨天我的朋友跟我說:「你怎麼不寫一寫你的經驗。寫出來給後來的考研人一點啟示不是很好嗎?留著你那些經驗和筆記做什麼?人家考了三百五十多分六十多分的都寫了自己的考研經驗,你初試第5名怎麼不願意寫寫。」我玩笑說:「我之前不是寫了我的'考研奮斗回憶錄'了嗎,發在了QQ空間里。」我朋友說我那些嘻嘻哈哈像是鬧著玩的東西算不上是考研經驗,需要正兒八經的寫一寫,而且要發個帖子。想想自己也從別人的經驗中受益許多,於是我要正經的寫寫考研的經驗。
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考研情況,2014年外交學院,國際關系專業,總分379,初試第五名。
(一)大致的備考過程和體會
開始和第一階段
大約是在大二末期,很偶然的一個機會我對考研有些想法。但只是把考外交學的學姐的書倒騰了過來,並沒有開始看,加之那時候還有六級、期末考試什麼的事情,專業課的書到手並沒有看過。那時候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要考研,總之有很多的因素我有些猶豫。
暑假的時候我看了一遍《簡明國際關系史》,雖說是文科出身但是不得不坦誠的說,讀起來不費力但腦袋裡並沒有什麼體系,覺得這些事件和過程有些亂。大三開學後我試著去讀國際關系理論的書《權利 制度 文化》,我只能說我對這些理論充滿了好奇和興趣,卻一頭霧水。的確,這些東西對於一個零基礎的人來說很晦澀很抽象有些詞的意思都不明白再讀文章就很困難。當時我並不確定自己是否能讀懂這些,跨專業,沒有老師可以請教,也沒有考同專業的前輩指導,在完全獨立的情況下我對這些很是沒底。還好,我在著手准備之前在網上搜集了很多有關考上外交學院的經驗文章,大概20多個人的經驗吧,我把它們列印出來,自己細細揣摩別人的經歷,發現一頭霧水者也有不少,這也算是一個在迷茫中的鼓勵吧。
邊上老師的課邊看自己的書,進度不快,效果也不好,合上書後感覺還是頭腦空空,不過這是一個積累的必要基礎和過程,急不得。那時候也就是一個試著去學一學的心態,主要是看自己能否學會,如果學不會就不考了。因為那時候對國際關系和考研一無所知,拿到現在我當然知道這些東西一般人都能學會,關鍵的不過是多下些功夫。說到考研我起初的心態是很坦然的,沒有什麼功利心也沒有非要考上的念頭,反而覺得自己考不上。那時候認為堂堂外交學院以我這種能力的人估計不太可能,應該說概率很低。但為什麼還要去考,我只能簡單的說我是個信仰理想主義的現實主義者。政治學,起初的書還是《政治科學基礎》,一本算是比較國際化的教材,內容也簡單讀起來也不費力,以至到大三結束我覺得自己在這本書上已經達到了應試能力。
大三的上學期我沒有做英語題,只是拿著一本很厚的單詞書背單詞,一學期也背了兩三遍。專業課主要也是看書,沒有筆記,比較清晰的題也背一背。學著去在網上搜集資料,上各種論壇網站搜集信息,剛開始認為這些事情好復雜慢慢的也就熟練了。搜集來的資料也不過是用於更好的理解教材。那時候我也沒有一起准備的好研友,大概給我的印象是我身邊的人都很優秀,他們覺得時間充足一年足夠,所以不願意這么早墜入苦海。那時候我也算是孤身一人,教室里好多時候就我一個人,我只開一排燈。這一段時間也是迷茫和逐漸清晰的過程,我可以說算是入門了吧。我比較現實,只看要考的內容,別的書也買了不少,只是作為參考,需要的時候查一查看一看。這也是在被人經驗中自己琢磨出來的,考試的題比較基礎,基本是書上的內容。恰好我的理想目標也不過是考上而已,沒想過要多麼優秀。所以,覺得專業課本對我來說絕對的足夠。一個寒假我並沒有在家學什麼,荒廢了不少時間。
第二階段
大三下學期,在熟悉和掌握課本的基礎上我開始按著考試的要求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下載的資料大多是說亂七八糟、不系統、不全面、也不精準。這些讓我難以忍受。我從沒有買過那些教育機構和淘寶的資料,我認為那些跟這些下載的資料也好不到哪去,事實證明也是如此,復試的時候那些買過他們資料的同學也大多是這么說的。當時我想我的資料應該是專一的也就是只是適應外交學院的,因為這樣才有針對性才能有高效率;必須是是系統的也就是用一定的方式去整合知識,不然容易亂;當然知識必須要全面和精準。於是在這個想法下,我在看書背書的基礎上整理自己的電子筆記。
政治學的內容大多不用再整理,那些內容要考什麼很清晰,重新整理並不合算。要考的書上基本都有,那要做的就是自己補充和完善一些要考的只是,所以這一塊做起來也不難。對於《權利 制度 文化》這本書,下載到的資料多數只能起到看書學習過程中的輔助作用,對照真題,基礎的考題都是在課本里的,那些大題是需要自己整理和琢磨的,至少在沒有換參考書之前考題是這樣的風格。課本里許多人名、著作、以及一些大題是要自己整理出來的,找到這些人的信息不難,甚至好多資料也有相關名解但是做到系統、全面精準需要自己的整理,在參考別人的答案和搜集資料的基礎上把它們做出來,到後期會收益匪淺。最折磨我的是《簡明國際關系史》的整理,其過程太艱辛了。直到大四上學期我才算是基本整理好,但是由於突然換參考書的事打亂了我的計劃,有些整理有些倉促。但最終我還是在符合課本的基礎上,在以真題為目標的前提下,做出了自己的一套系統。最終真是覺得得益不少,還記得今年考題里一個關於歐洲一體化的曲折方面的題,這個題在許多資料里都有但是答案都很垃圾,自己覺得重要真正按著「曲折性」在課本里一點點找出來,再參考一些論文和書目,在原來答案的基礎上刪減增補。考試的時候基本就是默寫了。
當然這耗費了我不少時間,有些東西我做的過於全面了,好多意義不大,總之這是一個工程都是辛酸淚。不過正確的付出總是會有回報的,考試的時候國際關系史方面除了最後一個題我沒見過,別的都在整理之內基本算是默寫,所以在答題速度上還可以時間並不緊張。理論方面也是如此,不過新換的參考書王浦劬先生的《政治學基礎》由於種種原因失誤,有些小遺憾。復試的時候我也問過一些同學,有的人確實沒想我這么苦苦折騰整理,成績也還可以360多。但是,我還是覺得有一套系統全面進準的考試資料是應該的。因為考試是一個概率問題,你掌握的越體統全面准確你的可能性就越大,靠運氣是一個不靠譜的東西,興許你知道的那些考了,你賺了,但是運氣不好,一年辛苦就沒有了,你的理想也沒了。把自己在考試前能做的准備做好,該掌握的知識掌握准確牢固,不能說你就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這無疑增加你的成功可能性。如果事情大多不是必然的,我們能做的是增加可能性,而且你系統的掌握了知識,在你走進考場時的心態多少有些坦然和自信,當你對自己掌握的知識沒把握時,走進考場只能是更沒底更緊張。
第三階段
我是在九月7號才知道參考書換了,那時候新書《思想範式與命題》還沒有發售,我拿到書都是九月中旬了。再加上原來《政治科學基礎》的書換成了一本思想模式語言風格完全不同的《政治學基礎》,不僅僅把我上一個階段努力學習換來的自信拿走了,我的計劃也被這種突然打亂,原本以為充足的時間馬上就緊張了。
那段時間沒有坦然了,原本以為成功在望了,只欠東風了,突然讓我陷入小概率成功可能性,冰火兩重天。那段時間太難熬了,晚飯我都不吃了,靠煙和咖啡刺激神經,晚上連續背三四個小時的書。時間還是緊,用在英語的時間也壓減了,政治的時間更少了,基本都是邊角料時間看看。計劃還是完不成。我的考試資料整理也倉促了些,許多很不合我的心意,但是只得妥協許多這讓我很是遺憾,所以直到現在閑來無事,我還在整理修改自己的資料。在艱苦的日子裡掙扎到最後,我勉強的做好最後的沖刺准備,各種資料准備,計劃准備,後來我卻病了,呵呵,知道考試前兩天我才好了,病毒性感冒發燒頭疼渾身難受,病情反反復復輸液五天才,那時候基本絕望了,最後沖刺准備沒有做好。以至於上考場都坦然的很了,覺得考不上了。
考試那兩天卻也順利,這么多年來這么多次考試,只有那次考試是第一次我整體感覺題答得不錯。至於說知道成績到復試都是後話,寫給准備初試的人,說這些有些早,真是到了那時候在問我也都是來的及的,現在說了也不見得有用。
(二) 公共課和專業課的學習經驗
在具體科目的方法上,逐一討論吧。
英語
英語對於考外交學院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關於英語的學習我起先也大多是在看別人的經驗。大家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那就是英語要重視,尤其是英語專業的人。總體感覺考研英語不同於公共六級也不同於專業四級專業八級,它有自己的特點。好多人覺得自己能考過專八或者專四成績很好而忽視英語結果吃了大虧。而且學英語的同學的英語成績也並不一定會很高。首先,我的英語水平一般,不過經過一年的努力我的英語考了75分,自己覺得對於我這個水平來說這還算可以。
英語首先是單詞,好像所有人都這么說。考研的單詞是基礎,拿不下來單詞不僅說明毅力欠缺而且英語成績會受到很大影響。我背單詞的方法比較拙劣,就是看著新東方那本綠色的考研詞彙,背了忘忘了背,關鍵是不斷的重復和自己的理解。起初每天早上用一個多小時努力背一個單元(大概70多個單詞),中午看著下邊單詞回憶,沒記住的標記,晚上睡覺前在看著重點單詞回憶,再加深印象。每周再來個系統復習,把前邊學過的的單詞再來一遍。看上去好麻煩,但是比較適合我,不斷地重復,關鍵是記住多少,重點不在速度。起初一個多小時一個單元,後來一個小時,後來不到一個小時,慢慢的一次能看好幾個單元。起初的感覺是背了像沒背,後來真的做題了就發現單詞會了才有考好點的基礎。單詞直到大四上學期我才敢說基本掌握了,但是直到考試之前我還堅持每天都看單詞,當然後來看單詞的時間就很短了,看的也很多。比起剛開始那個艱難的過程,這時輕松多了。做題,做真題是英語另一個重要方面。
真題很珍貴,所以趕緊做。別想著留著等以後做,以後就沒時間了。我是在大三下學期開始做題的時候就直接做真題,大家都是這么做的,所以我不覺得這是什麼經驗。培養做真題的感覺很重要,大多數的模擬什麼練習題跟真題是有差距的。我做真題大概是一周做一套,很慢,但是很仔細。首先要把題做完,之後核對答案弄清對錯,題里邊重要的單詞要記住,重點句子要翻譯一遍,在讀讀原題。這一套下來基本不到兩個小時,而這兩個小時可能也就是也就是一閱讀。但是真正的把真題按照這個過程做好了,受益匪淺。大三下學期有18周,我差不多做了十六七套題。留下最近兩年的真題最後自己測試。大四上學期,我還做真題,以前是分開做現在成套著做,真題做了三遍多。如果你英語水平非常好,你覺得沒必要做這么多我理解,但是以前的經驗都是這么說的,一個英語考了90來分也是這么說的,其中自有其意義。
除此之外買了不少張劍的黃皮書,閱讀理解,知識運用,新題型什麼的,大多都做了,當然只是練習和鞏固的作用,並沒有真題做的那麼仔細。到最後明顯感覺出自己的水平提高了不少。也有的經驗說要背閱讀,我只是覺得這個方法不適合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方法和技巧,我們看經驗尋找到共性,終歸和自己的實際結合一下。
關於作文我做的是背背模板,好的句子,好的詞彙,最後往裡邊套總是用的上的,我覺得這對於我來說這樣比較合算。作文我不擅長,所以不敢多說。
政治
政治比較容易,投入少收益高,但是想考80多分也不是簡單的事。說到政治我確實沒有什麼學習經驗可談,學習之外的可能有點。
我在大三的暑假開始,看了看政治,那時候下載了一個任汝芬過時的講課視頻,好像只有前四章,聽聽還是不錯的。我也就看任汝芬的書,序列一二三四都買了,雖然有些沒什麼用。自始至終的沒有報過任何培訓班,英語不用說了去不去基本對於我來說沒用。到最後,上政治課的同學有的都覺得浪費時間。但是這個要根據自己情況訂。我覺得我是學文科的這個就不用在上課聽他們再講一遍了。
不過有同學暑期去聽課全程錄音,我聽政治部分的課,邊聽邊看課本,可以加速可以快進,省事省力效果很好。這些錄音我還留著需要的可以送了。因為換課本的原因用在政治上的時間只能一減再減,正式開始政治的學習估計都是10月了,直到考試那一天我的序列一才看完第二遍,序列二的選擇題都做了。真題做的也不多,因為各種事的原因時間過於緊張。尤其是最後有點急病亂投醫的感覺,那些教育機構出什麼書就買什麼生怕自己有什麼重要的沒看到。確實花了不少冤枉錢,其實最後的書只要買他們最後的押題就行了,基本來說是很準的,肖秀榮的,任汝芬的,還有文都的,總之能買到最後押題的書就買一般都能壓到。而且,還有在壓題中精選的題更准確,想辦法搞到著這個很有必要。
政治考試關鍵是選擇,選擇做好了就考好了。聽說政治有個潛規則,每個大題基本都會給及格分也就是6分,五個大題,只要你寫的滿滿的愛黨當社會主義愛人民積極向上那大題總分不會低於30當然一般也不會太高。考試之前一道大題我也沒有練習過,考試時憑著押題的記憶和自己的感覺使勁的寫滿了卷子,結果也就考了34分,加上選擇44分總分78,可能運氣好點吧。
政治學
從今年開始政治學的書換成王浦劬先生的《政治學基礎》,其實大概08年以前政治學部分的考試指定參考書就是這兩本的。
從試題來看原來的《政治科學基礎》中的有些名詞解釋還有涉及,當然再去花費精力去通讀原來的書有點費時,直接把該書涉及到的而《政治學基礎》中沒有的名詞解釋對照整理出來我想可能就夠了吧,再不放心,也可以《政治學基礎》中沒有的問題而《政治科學基礎》中有的做上標記,有精力的再看看。
今年政治學的分值降低了,所佔的比例小了,考試的內容當然還是基礎的簡單的。把課本的上內容當成問題背過基本就夠了,只是任務量很大。起初我覺得中後部分書重點,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考前重點看了這些,忽視了前邊比較「馬克思」的內容,結果失誤損失很大。其實,我個人覺得外交學院的換的書和出題的內容和黨中央和馬克思靠攏的跡象越來越明顯。這本書確實不需要多大的總結,關鍵是背誦題的過程中分清哪些是需要留下的那些話是要刪去不要的,這個很糾結一兩句話也說不清楚,有意了解的可以聯系我,一起討論。總之,分值降低,試題還是基礎的不大會超出課本。
國關理論
理論方面的書增加了一本《思想範式與命題》,這本書又簡單又系統,還且劃分清晰,適合我們這些初學者,建議先看。《思想範式與命題》基本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說的是範式的思想。中間的是對各個範式的介紹。後邊是對各種命題闡述。第一章和最後一張不是重點,一個是「導論」一個是「理論構建與中國學派」。基本還是外交學院的老方式,課後題很重要,一般的課後題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書中沒有答案的自己一定整理出來。當然名詞解釋也需要全面准確的整理好。
理論部分的分值增多了,秦亞青老師的這本論文集不可忽視。從往常年的考試情況中,自己看看考過的題和可能考的題都在書中那些位置或者都是些什麼知識什麼類型,看清楚這個很重要。
當然兩本書有些知識是重的,有的解釋也不一樣,這些都需要自己清楚,權衡。我在《權利 制度 文化》中自己獨有的內容都折角標記,這樣這本論文集可看的內容就更少了。現在想想好久不看這些參考書了具體的都忘了,只有在被人問到或者再談起的時候或許能記起些什麼吧。
國關史
《簡明國際關系史》這本書是「簡單明了」的關系史,比起其他的同類書,我覺得這本書是入門級的。關鍵是對書形成一個框架,閉上眼睛一想要知道每一編每一章以及每一節的大概標題,這個對論述是非常重要的。有些論述需要對正本書從頭到尾梳理,如果腦袋裡沒有體系這種論述做起來可能要費力些也可能不全面再就不要說出新了。
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總是對各個事件先後感到混亂,有時候遇到繁瑣的事情集中在一起就不容易理清楚,第二遍看書的時候自製了一個長長的表大概用了五六張A4紙,左側縱軸上寫上時間從戰後一直到現在,然後邊看書邊在一邊寫上看到的事件,這一章或者是一編看完了,各個事件明了可見,前後之間的聯系,各個事件的關系以及書中沒有體現出來的,自己能比較清晰的掌握,同時這也能起到一個復習的效果。後來完全掌握了書本,這個表作用就不大了。
國際關系史的考研資料確實可以下載到不少,但是我沒有遇見系統的,也沒有全面的。只得自己整理,名詞解釋參考多個人不同版本的答案但還是要以課本為主,有些名詞解釋沒有答案,還要自己找資料甚至論文來解決。字數多少,什麼套路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在這不好寫清楚,先省去。
參考近十幾來年的真題,總結簡答和論述是一項大工程。每章要出什麼題,每部分要出什麼題,以前常出什麼題,什麼國家出什麼題,哪個國家和哪個國家有什麼題等等等等,這些沒有一個系統的方法很難做到科學全面,如果問題你都想不到是什麼答案就渺茫了。限於篇幅,這些我在這里難以說清楚也不好解釋。各種版本的關系史我買了不少,一些習題參考樹也買了不少《國際關系實用手冊》齊魯書社的《國際關系理論》《國際關系史》學習輔導習題,這些東西是面向所有的考「國際關系」的考生的,你拿到手會發現參考部分內容是可以的,但是好多答案與外交學院的是不太一樣的,也就是說這些書不是專門的它們很雜,不過確實有點兒用處。我的筆記有一些是吸取了這里邊的東西。當然,國際關系史還要分重點,雖不像大學考試劃重點考試,但是分清每章的重點,明白了這些對於學習是很有效的一件事情,什麼東西需要重點掌握,什麼需要了解這應該分的清楚,而且拿著這個劃分的輕重點再對照真題,自己會明白其中的意義。
最後
現在一看,自己已經隨心嘮嘮叨叨了一大堆,一點也不講究,沒有什麼順序和結構,希望大家能有一點收獲不至於白白浪費了大家半天時間。
回想這個過程確實很辛苦,我在這個過程中一直比較謹慎,寧願多付出爭取更大的可能性。用心的經歷過這個過程確實有些體會和感受,自己也從中獲益不淺。當知道自己「擬錄取」後心情也沒有什麼波動,我想結果是失敗或許我也還是這樣,人生或許有許多路可走,認真選擇了就盡全力去做,其結果不過是個結果罷了。如果有理想不妨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盲目的自信一把,年輕就是吃點虧學學教訓都是寶貴的。我覺得自己能在這個過程中基本保持理性,態度算是比較坦然,能下那麼大工夫或許也是源自我之前吃過的虧。人總得做一兩件**的讓你後悔都沒用的事才能明白許多。
限於篇幅限制也由於好多事情這么寫也寫不清楚,許多經驗都略去了,有些也東西只能聊一聊才說的清楚 ,這些我樂意提供我自己的幫助,下邊有我的聯系方式,聯系我就好。如果在總結自己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還有什麼叮囑的我想就是有這個幾點:認真的考慮自己應不應該考研,如果考慮清楚了考研就一心一意的去准備,不要又想考個公務員又想投個簡歷面試找工作,一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心態看開一些,給自己一個准確的定位,一個清楚的目標;有一個大的規劃和張弛有度靈活變動的計劃;別太看輕自己,我認識的大多數考上的人都來自普通學校,一般人都是三跨。
⑤ 外交學院考研711政治復習參考資料
只要把這兩本書看透了就足夠了
⑥ 外交學院的外交學研究生的考研方面的資料
712政治學綜合二
①《政治科學基礎》,唐曉、楊帆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版;
②《政治學十五講》,燕繼榮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806外交學
①《外交學概論》,魯毅等編,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版;
②《中國近現代外交史(第二版)》,熊志勇等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③《中國當代外交史:1949—2001》,謝益顯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④《外交決策》,張歷歷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版。
⑦ 請問外交學院的外交學考研都看哪些書啊有參考書目嗎
迅速選一個專業,投入即可。任何一個專業僅是一個專業,與做外交工作沒有任何必然聯系(不學外交、國關專業的人,最後成為外交人,大使類的反倒更多)。考試除了分數要求外,也沒有黨員、身高、長相、學校出身之類的限制,唯一的就是你得外語能力強一些,或者最好是外語背景的。如果有考試作弊等違紀情況記錄,就不要考慮外院了,但正常掛科補考通過不受影響!
外交學的參考書目:
①《外交學概論》,魯毅等編,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
②《中國近現代外交史(1840-1949)》,熊志勇、蘇浩等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 ③《中國當代外交史:1949—2001》,謝益顯主編,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
④《外交決策》,張歷歷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年。
711政治學:
①《權力制度文化》,秦亞青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②《政治科學基礎》,唐曉、楊帆著,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
資料提供可以網路下 文科考研
⑧ 准備考外交學院國際關系,請問有考上的同學嗎有什麼經驗書本需要看哪些
學好國際關系史的幾個著眼點
緊緊圍繞國際關系史中的「一二三四五」來進行。具體地說:
一個主題,就是和平與發展;
兩次戰爭,指兩次世界大戰;
三個體系,專指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制、多極化趨勢;
四對國際組織,即同盟國與協約國、軸心國與反法西斯同盟、「北約」與「華約」、國際聯盟與聯合國;
五組關系,包括英法關系、法德關系、英美關系、美蘇關系和美日關系。同時要關注時政熱點,如國際反恐、聯合國改革、東盟一體化、中東問題和朝鮮半島安全問題等,重點突出對大國關系史、近現代國際關系格局的演變、兩次世界大戰史和美國霸權史的復習,對中外關系中與現實熱點問題有關的內容(如中日關系、中美關系、中俄關系、中法關系等)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四所看的參考書,主要列舉如下:(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國際關系史:肖月《戰後國際關系史》劉德斌《國際關系史》,方連慶《戰後國際關系史》,對於國際關系史,是學習關系的基礎,一定要對歷史的基本史實做到胸中有數,其中劉德斌的國關史大概看了6-8遍,我非常喜歡歷史,所以看書看累了就看歷史,哈哈。
國際關系理論:秦亞青《權力 制度 文化》以及《國際關系理論:反思與重構》、《國際關系理論基礎》、《國際體系與中國外交》,羅伯特•傑克遜《國際關系學理論與方法》,和倪世雄《當代國際關系理論》大家選擇性看吧,約瑟夫•奈《理解國際沖突理論與歷史》等等。其中秦亞青的書是我學習理論的重點書籍,反復看反復理解。我非常非常喜歡這本書,講的很深入,讀完可以對三大理論有大致了解,並會引發很多思考和心得,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強烈推薦。
倪世雄—《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 如果說秦的書是縱向深度的話,倪的書就是橫向廣度,通過這本書,你可以粗略了解鑒賞到很多種類的理論,推薦。
顧關福—《戰後國際關系》 很喜歡這本書,分為國際格局,大國關系,地區力量興起,非傳統安全問題等幾個模塊來敘述歷史,調理很清晰,給你一種不同的歷史視覺。
政治科學基礎:這科目基本上是記背功夫了,除了指定的參考書,我還看了人大楊光斌的,《政治學導論》,王惠岩《政治學原理》,其實大同小異,看書也不是越多越好,關鍵得精通!
五關於期刊
所有國關類期刊都可以翻一翻,看多了心中自有一桿稱。我一般是看《現代國際關系》,《參考消息》等。此部分我這有電子版提供,有需要的同學可以聯系我。
六關於輔導資料
市面上主要是國際關系論壇和文科考研網的,我都買了。
國關論壇的實用手冊,專業英語:實用手冊是多年暢銷的呀,我慕名購買了上下冊,一本名詞,一本論述,都不錯!對於跨考的同學入門還是能省不少總結的時間。
缺點:對外院的參考有限,畢竟不是全國統考,每個學校有他自己的考研特點,所以外院的特色還是沒有反映出來!
文科考研網的復習資料:比較貼近外院考研,尤其是輔導班的音頻,對我幫助很大!五星推薦!
售後也不錯,復試還建立了群,給我這個三跨的迷途小兒不少幫助!
缺點:可能是顧客多,有時候給售後留言,好幾天沒回復;另外,資料售價相對高了點,建議幾個同學一起買一套,再平攤成本!
⑨ 外交學院政治科學基礎
2008年以來若干政科沒有考好的同學的復習考試教訓證實:投機的結果就是後悔莫及!建議你全面掌握基本概念、特點、區別之類的知識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