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小學數學自主互助課堂教學模式課題計劃

小學數學自主互助課堂教學模式課題計劃

發布時間: 2021-03-22 09:29:57

㈠ 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設計方案

在上課時,老師發給學生一張導學提綱,讓同學們自己按照導學提綱上的要求自己學習。學習完後老師再給同學們大概得講一講, 通一通。不會的,不懂的,向老師詢問。
(英語)導學提綱要先把本課的單詞抄上去,然後把單詞分為會和不會。......到最後時,還要有課堂隨測。

㈡ 先學後導,自主互助的教學模式是怎樣的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3、想像詞所描繪的情4、結合圖畫和注釋了解詩句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體會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教學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2、通過反復誦讀古詩,達到熟練成誦,讓學生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體會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教學過程】一、回顧舊知,切入新課1、大家聽說過「八仙過海」的故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岩」。2、 那在呂岩筆下的牧童,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樣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齊讀課題二、學習《牧童》,領悟詩意1、觀察課本上的插圖,說一說圖上畫著哪些人或物?2、學生交流討論。3、指名讀詩,注意讀准「蓑」4、根據圖畫和注釋,理解詩意,並填空。在一個( )的地方,耳邊似乎回盪著( )。在( )的時候,一個牧童到外面( )了。5、交流討論6、再讀這首詩,你感受到這是一個( )的牧童呢?為什麼?從哪句詩哪個字最能領略他的悠閑與愜意?三、品讀古詩,走進詩境 圍繞「卧」,品味「卧」。①卧在一個怎樣的地方?「六七里」:虛指,原野地方很大很廣闊,一望無邊。 「鋪」:結合詩句理解擴詞(鋪展、鋪開、平鋪、鋪設、鋪天蓋地……) 「三四聲」:虛指,形容笛聲時斷時續。這笛聲是誰逗弄出來的呢?你能猜出來嗎?他把這美妙的時刻放在什麼時候?黃昏後:絢麗的晚霞漸漸消失了,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掛在夜空…歸來:牛羊入圈,該空閑了,無憂無慮了。飽飯:吃了媽媽做的豐盛的晚飯,舒服、愜意、心滿意足。③品味「卧」的美妙。是呀,牧童已經勞累了一天了,現在吃飽了飯,終於可以歇息了。這里詩人不用「立」、「坐」,而是一個「卧」。你覺得「卧」這一個動作妙在哪? ④互說詩意四、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感情。在老師的描述下,想像畫面,感受牧童當時的悠閑、自在、舒服。 五、說一說,他當時在想什麼?六、練習背誦。七、作業續寫:當他坐在草地上時,他在想些什麼?板書設計: 牧 童弄 愜意卧 悠閑

㈢ 信息技術課堂自主互助教學模式的怎樣開展

「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在新一輪課改中作為一種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在許多學校已經全面鋪開,構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目的就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從旁協助,利用有效教學資源創設教學情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合作交流、多方會話、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獨立性、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為目標。在嘗試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中,許多老師還存在流於形式的層面上,課堂上看似活躍,其實只是幾個優生表演,很多學生在看熱鬧,學習收效甚微。如何打造高效「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筆者在嘗試過程中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操作。
一、構建高效的「自主互助學習小組」
成功構建「自主互助小組」是打造高效「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關鍵,他將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一個學習小組就是全班的縮影。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成績優、良、中、差不等。在構建自主互助小組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優良搭配。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和研究每個學生,弄清楚他們的學習基礎和興趣愛好,個性品格等。組建時將 「優」生與「差」生同桌,「良」生與「中」生同桌,組成四人小組。然後進行小組長的選拔,小組長是每個小組的「領頭羊」,是每個小組的核心人物,小組長不一定是組內學習最好的學生,但必須有很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很強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此外還要求組長有較強的表達能力以及服務同學的意識。教師要對小組長加強培訓和指導。每個小組可以結合自己團隊特點給自己團隊取一個代表本團隊學習目標和團隊精神的響亮名字,還可以附加學習口號。
二、「自主互助學習小組」的管理與評價
「自主互助學習小組」的管理與評價是打造高效「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重要保證。學習小組組建後,首先定期召開小組長會議,對每個學習小組長提出工作要求。組長每天負責安排、督促、檢查小組員的學習,課堂上組織組員進行討論交流,輪流安排小組員發言,對小組員的學習及時評價、匯報。其次逐步培養小組員積極參與討論,敢於質疑、敢於表達,學會傾聽,學會補充的學習習慣。還有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可以有當堂評價、日評價,周評價等。對當堂課、當日事、本周累計學得最好、做得最好、進步最大的小組或小組員進行表揚和獎勵。當然,評價的標准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要因組而論,因人而異,關注差生。因為在建設小組時會有一些不均衡的現象,一個組內差生多少不一,或是差生的差距不一。學習過程中就應該對一些組或小組員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簡單的問題由差的小組員回答,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別人要聽寫十個詞語,那個特殊小組員只要能寫五個或六個就可以得到獎勵。以後再慢慢給他增加任務。周末總結評價,這個小組獲得的星星最多,對本組組長和組員都進行表揚和獎勵,對進步較大的差生還要另外嘉獎。這樣一來,在課堂上他們會積極主動探討、交流、發言,組內互幫互學學習,在班內就會形成一種組與組之間,組員與組員之間你追我趕的良好學風、班風。
三、抓好自主學習環節,為互助交流作準備
自主學習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獨立整合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自主探究必須是在明確學習目標的前提下進行,不能變成無目的的自由學習。自主探究的過程,也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的能力的過程,此階段中不允許學生進行交流,只准獨立思考,進行獨立的個體學習探究。沒有自主探究就沒有合作交流,沒有問題就沒有討論。因此在教學一堂新課時,就要向學生展示本堂課的學習目標,注意創設問題情境,設計問題要緊扣教材,形式多樣,問題設計堅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有層次,有梯度,有探究性。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選擇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好記錄,記下自己的收獲、體會以及不明白之處,為下一個交流環節作好准備。
四、為互助交流,深入探究贏得時間保障
互助交流,深入探究是這節課的核心部分,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探究知識,形成能力,實現學生與教師的共同成長。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針對自己的學習收獲、感想、體會和困惑,在學習小組內進行交流,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的基礎上,組織全班學生進行交流。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點撥、引導、糾正、強化學生對重點、難點和易錯點的理解,以及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這個過程將要二十分鍾左右,但是這二十分鍾要保證真正花在學生交流上,而不是花在教師的講解中。
「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給我們教師帶來新的氣息,給課堂帶來了生氣,它打破了傳統的「滿堂灌」、「滿堂問」。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參與學習,自主探究,快樂獲取知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素質都得到了提高。一個新鮮事物的出現一定有它的好處,同時也會有弊端,如何讓它在教學領域中有一片沃土,還需要同行們共同探討和努力。

㈣ 如何把握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課題實施方案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20世紀80年代以後,全球經濟一體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會生活數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變化對教育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時代發展對新世紀人才培養的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世界各國掀起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熱潮。這次新課程改革在其理念上是以學生為本,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著眼於學生全面發展,為了每一位兒童的全面發展。課堂是落實課程改革的場所,學生的生命活動主要是在課堂度過的,課堂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素質的形成,影響著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課堂教學作為一種目的性和意識性很強的活動,通過教學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發展智力,形成態度和相應的品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教學的生命。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課程改革在課堂教學層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有效性」問題。當前人們對課程改革的「關注點」由轉變教學方式轉移、聚焦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反映了課程改革正經歷著一個由外及內、由表及裡的深化過程,但是由於課程改革的復雜性,人們對新課程理念理解、領會的偏差,以及實施者缺乏相關的經驗,課堂教學改革出現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三維目標」割裂、教學內容泛化、教學活動外化、教學層次低下、預設與生成沖突等現象,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
目前,教育理論工作者和一線教師已開始重視新課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工作,並進行了一些研究、探索和嘗試,但對於正確的效益觀、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相關因素、有效教學和學習的方法與策略、有效教學評價的標准等缺乏全面、系統的研究、實踐,在實施推廣上也存在不足和不平衡。為努力實踐新課程的理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研究課題研究」,具有積極的現實的歷史意義。
二、教育教學基本原理與重要研究成果的啟示

1、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學家斯皮羅在1991年提出學習分為初級學習和高級學習。高級學習要求根據不同教學目標,在不同時間用不同方法創設情境,從不同角度多次認識同樣的材料,教師的學習是基於案例的理解,分析和反思,教師研究是以案例為載體的實踐研究。
2、行動學習理論:英國人雷格·列文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行動學習的理論。教師的行動學習,可以理解為:為改進自己的教學而學習,針對自己的教學問題而學習,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學習。案例與反思的教學,首先要教師學習有問題意識,不斷反思自己課堂教學,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維果茨基教育理論:20世紀30年代初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斯基提出,人類的學習是人與人之間交往過程中進行,是一種社會活動。學習的本質是一種對話,個人與自已的對話,個人與別人的對話,個人與理論的對話,個人與實踐的對話。
4、關於課堂有效學習的內涵
(1)課堂有效學習是相對於無效和低效學習而言的。是指學生在教師組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積極參與並高效率地獲得新的知識、技能,增長能力,獲得發展的學科學習活動。這里的「有效」包含有效能、高效率和高效益——課堂教學活動應有利於學生獲得教學目標預設的知識、技能,這是有效能的最基本要求,增長能力、獲得發展是高一級的學習效能。高效率和高效益是在有效能的基礎上的高要求,強調教學要講效率和效益。
(2)學生的發展就其內涵,應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缺少任一維度都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發展;發展就其層次,包括現有發展區和最近發展區,教學促進發展,就是把最近發展區不斷轉化為現有發展區;發展就其形式,有內在發展與外在發展,外在發展是一種以追求知識的記憶、掌握為標志的發展,新課程強調著重追求以知識的鑒賞、判斷力與批判力為標志的內在發展;發展就其機制,有預設性發展和生成性發展,新課程在注重從已知推出未知,從已有的經驗推出未來發展的預設性發展的同時,強調不可預知的生成性發展;發展就其時間,有當下發展和終身發展,新課程既注重即時的可測性和量化的當下發展,更關注面向未來、著眼於可持續和發展後勁與潛力的終身發展。
5、關於有效學習條件
(1)已有知識經驗的價值研究。貯存於學生記憶中的原有知識、技能是學生新的學習的重要的內部條件,新內容的學習,是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增長和改造,因此,學習活動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教學新知識之前,首先必須激活學生長時記憶中相關的原有知識。有效學習,必須聯系、憑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2)動機和情境。即非認知方面的有效學習條件。動機是有效學習的前提核動力,情境是學習動機產生的保證。把所學知識與一定的真實任務情境掛起鉤來,讓學生獨立或合作解決情境性的問題,在真實(或擬真)、具體的情境中,學生產生學習動機,主動積極地去建構知識的意義。
(3)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或任務情境中,產生學習需求,主動、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實現學習的自主定向;小組同學之間的分工、合作和互助問題解決學習;問題解決本身的探究學習;學生聽講、讀書、實踐操作、觀察、思考……在這樣的過程中達成學習目標,需要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三、課題研究主要內容
課題研究從研究課堂「有效學習」個案,發掘、預設並生成有效學習的操作點,引領教師積極應用,構建以「有效學習」為主導的教學體系。內容包括:
1、研究課堂「有效學習」個案。「以行為反思行為」的教學研究模式,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領會、理解、實踐、充實、升華新的教育理念,探究新課程理念下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新途徑與策略;透視數學課堂,從自己或別人課堂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出發,以解決教學難題為歸宿,通過對自身或他人實踐的反思,或主動地設計與嘗試,來檢驗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檢驗解決問題的方案,並以自身教學行為的改善和教學效率的提高為最終目的。
2、立足於科學性、可行性、靈活性和有創意性,開展有效課堂教學評價內容與方式的研究。通過對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教育教學行為與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與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小學生數學學習水平和能力的科學評價與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從理論和實踐上豐富、完善小學數學課程評價體系,豐富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生成有效學習的操作要點與基本策略。
3、根據學校的實際,選擇如下子課題開展研究:
(1)合理組建合作小組策略研究
(2)有效學習優化策略的研究
(3)不同類型學生學習策略的有效性指導研究
(4)小學數學不同學習領域中有效課堂教學案例研究
四、課題研究目的
1、引領教師圍繞課題研究、學習、思考與實踐,尋求有效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2、引導學生掌握有效學習的策略,幫助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的學習效率與能力,激發起學習熱情,體驗學習和成功的快樂,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
3、打造科研型教師隊伍,幫助教師在「同伴互動」和「專業引領」中,獲得專業發展和支持,進一步形成既有研究熱情,推動學校的教學研究工作走向科學發展、特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科研軌道。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1.個案研究法。從本學科出發,針對某一課例、某一教學片斷或者學生某一發展時期等進行個案研究,最終提煉出共性的結論來。
2.行動研究法。即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檢驗,邊完善,把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邊歸納,邊總結,最終探索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方法,積累豐富的有效課堂教學的實踐經驗。這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3.調查研究法。將實驗班課題研究之初課堂有效教學的現狀、師生理解情況,與研究過程中、研究結束後的狀況進行詳細跟蹤調查,為研究的順利進行提供事實性依據。
4、文獻研究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關注省內外的研究成果,將省內外的研究成果借鑒到本課題的研究中。
5、觀察法。對課堂現象進行觀察、分析,為課題研究提供材料。
六、課題的實施保證
1、本課題在湖北省教研室和有關專家、學者的指導下,通過市教科院領導,研究中心指導教師為主體的課題組,承擔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理論和應用研究,科研成果的整理、完善等任務。
2、開題會後,各子課題組進一步明確選題,明確研究內容和目標,在課題組的統一指導下,認真完成課題組分配的各項任務。

㈤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構建自主互助學習模式

1、課程授課之餘,留下至少10分鍾的時間用來給同學討論,或者師生交流;
2、對於學生不明白的內容,可以採用其他形式或者現實中舉例說明,讓答案更加清晰;
3、可以適當布置非知識性的作業,留給學生自己探索。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㈥ 小學生在課下如何進行自主互助學習

談 自 主 學 習 能 力 的 培 養 傳統的教學片面強調教師怎樣教,把重點放在教「懂」、教「會」上,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採用「滿堂灌」、「填鴨式」、「題海戰術」等教學方法。這樣的課堂教學往往不能給全體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機會,不利於學生主體意識以及學習能力的形成。而「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則正好彌補其中的不足這之處,它通過創設真實生動的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通過有價值的提問(主要指學生的質疑),啟發學生思考,自主領悟新知;通過指導多種訓練,促使學生動起來。 一、「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課堂教學模式特點 「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課堂教學模式,其顯著特點是:樹立「三主意識」,培養「三自能力」。 1、「三主意識」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小學階段各年級學生由於年齡、情感、意志、興趣和能力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課堂教學實施「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目標不能一刀切,應該有不同的階段要求。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學習的依賴性強,中高年級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知識的不斷積累,學習自主性有了發展,依賴性逐漸減弱,初步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在具體施教時要視年級的不同,處理好「主導」和「主體」的主從關系。盡管學生學習有有依賴性,但絕不能包辦代替,要盡可能讓他們自主學習,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和發展,為以後的獨立學習作好鋪墊。同時,「主導」和「主體」又要具體落實到訓練這條「主線」上,離開這條主線,「主導」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就會偏離教學目標。因此,每節課都要求教師依據大綱、教材以及學生實際來確定課時訓練目標,重視訓練設計、訓練時間,有效地增強訓練效果。 2、「三自能力」即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通過讀書,自己能提出問題或疑問,自己能分析問題,自己能解決問題。在「學」中「習」,在「學」中「悟」;在「習」中「學」,在「習」中「悟」;在「悟」中「學」,在「悟」中「學」,在「悟」中「習」。「學」要深思,「習」要三思,「悟」要反思。 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基本策略 1、激發自主學習的動機。 動力是內驅力,自主學習需要一種內在激勵的力量。情感具有一種內驅力,積極的情感能調動學生的激情。小學生天真、單純、幼稚、自尊心強,容易受到傷害。特別是差生,總擔心自己問得太簡單或是問錯了被同學、老師取笑。因此,課堂上教師必須創設一種互相尊重、理解、寬容和諧的學習氣氛,把微笑帶進課堂,用真誠親切的微笑,和藹可親的教態,飽滿的精神,良好的情緒,不斷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要善於使用鼓勵性語言,善於發現閃光點,對於學生的提問,只要有一點可取之處,就應該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如教學《太陽》一課時,一個平時默默無語的學生居然破天荒地舉起了手,想知道太陽有哪些特點。於是我就熱情洋溢地給予表揚,並請同學幫助她解答。見自己提出的問題能被老師首肯,表揚,學生心理上得到極大的滿足,自信的風帆高高揚起,從此提問的熱情也更高了。 2、創設自主學習的條件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識的注入者。」要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創設讓學生充分發展的機會和空間。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教學設計上。 因此,首先要有活的教學內容。要從對教科書權威的迷信中真正解放出來,教科書只是落實大綱要求的一種載體。因此對現有教材內容的適度補充、調整、重新組合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這樣才能使教學真正有活的內容,使知識與創新、認知與實踐同步發展。 其次要有活的教學過程。課堂教學過程不應該是以教案為劇本、以教師為導演兼主演、以少數學生為配角、以多數學生為群眾演員的課堂劇演出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動態的創造過程。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激發學生積極地思維,尤其是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地向教師質疑,質疑問難是一種創新精神的反映,是學生思維參與的標志。學生能提出一些問題,有的可能有價值,有的可能很離奇,甚至可笑,但學生敢於提出,說明他們是積極參與思維的。如教學《鳥的天堂》引導學生領悟「天堂」動景前,我先用多媒體播放眾鳥紛飛,百鳥爭鳴的錄像,並要求學生認真看,注意聽,想想有什麼問題想問的。當學生認真欣賞完錄像後,我趁機引導:多麼熱鬧的畫面啊!此時此刻,大家有什麼問題要問的嗎?這樣,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話匣子就打開了,提出了一個個問題:為什麼大榕樹上會有那麼多的鳥?為什麼我們的掌聲嚇走了畫眉鳥,而它又那麼興奮,還站在樹上唱歌?那隻畫眉要把歌唱給誰聽?唱的是什麼內容?等等。 再者要有活的教學評價。評價的主導關系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在這個基礎上積極倡導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使學生間能相互啟發幫助,實現共同進步。 3、提供自主學習的形式 學習不是結果而是一種過程。布魯納說:「學習不是把學生當作圖書館,而是培養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全面、主動參與學習是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最好形式。只有直接參與探索新知的全過程,才能領悟知識的奧秘,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優化教學過程最根本的所在就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參與的內涵是豐富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大膽放手,更多地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他們動手、多動口、多動腦,參與觀察、思考、討論、實驗,做到五個讓:特徵讓學生觀察,規律讓學生發現,思路讓學生探索,方法讓學生推導,難點讓學生突破。真正讓學生參與每節課的學習全過程,參與形式多樣化,如:在教學《游園不值》一文時我就充分運用多種參與方式:首先理解詩句可用查字典、聯系生活實際、大膽猜想、字字揣摩的方式;然後在理解整首詩時,採用言語描述,生動講演的方式;在理解意境時,則採用動手作畫的方式:一幅是一位老先生站在柴門前,眼露掃興的神色,正在輕輕地敲打那柴門;另一幅則突出了一枝伸出牆頭的紅杏以及高高的圍牆,這時的詩人欣喜萬分。由於,在「動口動腦」的基礎上強調了「動手作畫」,把古詩的高遠意境變換成具體的字畫,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想像力。也由於變換了參與方式,就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自然也就容易把握作者由失望到驚喜的情感變化,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如在《草船借箭》一文教學時,我為了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巧妙之處,更充分地感受人物形象,就可採用變換角色的辦法使學生體驗到成功,從而激發主動參與的動力因素。我是這樣引發學生的:「諸葛亮能夠借箭成功,把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成可能,這值得好好總結一下。如果你是諸葛亮,你向大家介紹借箭成功的原因;如果你是曹操,你跟大家談談為何會上當受騙?並鼓勵學生敢於扮演二個不同的角色,敢於發表對此事不同的看法。由此引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能力的舞台。因為這樣的設計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故而利於學生的發揮,容易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鍛煉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提供知識延伸的機會 學生在課堂上和課本中所學到的知識是十分有限的,教師應引導學生由課文延伸到博大的知識領域里,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這樣學生求知的慾望就更加強烈了,於是也就更樂學、樂問了。如教學《太陽》,當學到太陽的三大特點遠、大、熱時,一個學生就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太陽的溫度為什麼那麼高?我就引導學生課後自己去查閱有關資料。到了第二節課,他們競相上講台把從《少兒網路全書》、《十萬個為什麼》等書中查閱到的有關資料,跟同學們做了生動、有趣、全面的交流。這樣的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的求知慾得到了滿足,同時也讓學生獲得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知識。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