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科學技術進步性

科學技術進步性

發布時間: 2021-03-22 08:21:01

A. 科學技術的進步給人帶來的影響

生物科技帶來的好處 據Truthabouttrade網2005年12月5日報道,生物技術的第一個醫療產物是合成人類胰島素。科學家們把人類胰島素注射到細菌中,就創造出了「人工胰島素」。合成的人工胰島素給糖尿病患者帶來了福音,這些病人原本一直使用從豬中提取的胰島素,會引起並發症。 如今,科學家們利用DNA技術和普通農作物相結合來生產各種葯物混合物。這些能生產葯物的改良作物通常被稱作「葯作物」。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把基因「插入」大麥、玉米、胡蘿卜、土豆、苜蓿、香蕉、大米和番茄中。改良的基因作物不僅可以生產在牛奶和眼淚中發現的蛋白質,也可以製造潛在的疫苗。 生物科技作物大米含有改良的蛋白質,包括乳鐵傳遞蛋白和溶菌酶。這兩種人類蛋白質可以在人乳、唾液和眼淚中找到,但很少通過日常飲食攝入。 這兩種蛋白質的大量生產也許會幫助緩解世界很多地區的飢餓現象。在發展中國家,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使每年有數百萬兒童喪命,已經證實乳鐵傳遞蛋白和溶菌酶可以幫助減少這種感染。 不幸的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或讀到因誇大生物技術而引起恐慌的故事,而生物技術所帶來的正面影響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報道。人們對轉基因作物好壞的公正評估是至關重要的。批評者的目的也許是想限制葯用作物的使用。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技術的發展會停止。 在大米和煙草中生成類似胰島素的生長因子(IGF-1)的研究已經獲得一定的成功。可以生成狂犬病和腸癌抗體的轉基因作物也獲得了成功。 在過去30年來一直使用雞蛋來製作疫苗。不幸的是,不是所有的疫苗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來製造的。例如人類刺瘤病毒,這種病毒只能生長在人類細胞內,所以無法在雞蛋內培養刺瘤疫苗。這種病毒約有140種,大多數不會產生任何傷害,但少部分會致癌。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有6億人感染刺瘤病毒,僅在北美地區就有兩千多萬人感染。病原體每年導致50萬例宮頸癌,大多數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耐鹽抗旱作物可使惡化的土地保持產量甚至有所增產。防病蟲害的作物將繼續通過防止蟲害來提高產量。而耐除草劑的作物業將允許農民保護寶貴的表層土。生物燃料將幫助減少對進口石油的需求。 未來會有更多證據證明農業生物科技給世界帶來好處。 電腦給人帶來的好處和壞處 現在的社會越來越發達了,電腦當然也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信息工具,每個家庭基本上都有了電腦。但是關鍵之處是在於自己怎樣使用它。 電腦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它可以讓人們發送電子郵件,很快就能傳到對方的電腦,比在郵局寄信自然快多了。我們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難題,工具書上也找不到有關知識。這時,電腦就成了大家的好幫手,讓大家查找資料。想要了解國家大事,不出門買報可以,網上有許多第一時間的新聞。除此以外,電腦上的「word」還可以寫文章或繪制統計圖表…… 電腦的好處雖然很多,但壞處也不少。有一些學生迷戀上網,電腦不用在正道上,導致學習一落千丈。還有的學生竟然為了上網吧而逃學或偷偷拿家裡的錢去玩。打電腦的時間長的話,對視力也不好,我們班裡就有許多典型的例子。 希望那些迷戀網路的同學快快覺醒,讓自己正確地使用電腦。

B. 科學技術有沒有進步的必要

不管人們有沒有意識到,科學技術已經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在經濟社會發展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21世紀以來,科學技術,尤其是計算機網路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手機、電腦那些昂貴的奢侈品步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想像一下,如果沒有手機,我們如何隨心所欲地與親人保持聯系呢;如果沒有網路,我們又如何與遠在異國他鄉的朋友談天論地;如果沒有高清晰的電視技術,我們又如何享受華麗的好萊塢電影?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科學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也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改變著我們的文化。

正是因為科學技術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們的國家領導人也在多種場合提出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後取得了很大地進步,步入了科技強國之林。但是,我們還應該認識到,我國很多技術都受限於發達國家。所以,我們應該奮起直追,迎頭趕上。

作為當前社會的一員,我們不僅應該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還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技術,用科學技術來武裝我們的頭腦,具有獻身科學的勇氣和決心,具有用科學技術來發展全人類的博大胸懷。更重要地是,我們還應當教育我們的後代,要熱愛科學,尊重科學!

C. 科學技術的兩面性

高科技時代的來臨仍建立在人類使用工具的能力高度發展的方向上。
從遠古時期開始,人類開始學會用石斧砍樹、鑽木取火,這些能力的正面被人類生存的本能挖掘出來,而負面由於微不足道被忽略。
地球上開始出現有組織的文明時,人們開始製作載具,其正面主要是運載能力增強和具有更多功能,負面是使得奴隸的負擔更重,同時也增加了平民起義的可能性
在17~19世紀的中世紀與近代兩個世界的交替時期,正是工業革命興盛之時,人類手中出現了很多大發明,造出了蒸汽機並建立了很多工廠,正面和負面成正比增大,正面為科學探索提供了穩固基礎,動力也大大增強,運載能力也強了許多。負面為環境污染大大加重。
在20世紀,人類開始利用核能,17~19世紀所得的優勢繼續大量增長,另外還以核威懾穩定了世界局勢,尤其是下一次世界大戰的到來,但同時負面也在暗中加劇。核能的泄露使部分國家的經濟面臨崩潰(比如日本),而且只要一有恐怖分子掌握了核彈發射密碼,全球的人類的生命就命在旦夕。
在21世紀,核威懾帶來的正負面穩定下來,停止增長,但互聯網、人工智慧、新能源的開發等新興領域又讓人類享了很大的福。但壞處也在所難免,比如互聯網讓很多網民沉迷於網路,網路犯罪猖獗不斷,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定程度則有可能產生自我意識,並有可能以其具有的高智能反抗人類。
…………至於後續如何,只能看人類是怎麼決定自己的方向的了…………
謝謝題主關照!

D. 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是什麼

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放眼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的每一項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中國的計算機、通訊、生物醫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業的迅速增長,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產業技術水平,促進了工業、農業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實踐證明,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經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

二、科學技術是社會進步的核心動力

社會發展水平的大幅度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分不開的。科學技術可以豐富勞動者的文化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可以使勞動組織與管理手段科學化,從而提高勞動各個環節之間的協調功能。總之,科學技術已成為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

三、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標志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普及,為人類提供了廣播、電視、電影、錄像、網路等傳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設有了新的載體。同時,它對於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更新人們的思想觀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義。

四、科學技術帶來的負面效應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科學技術的應用就是一把雙刃劍。現代科技的發展成就既可以為人類造福,也可以給人類帶來災難。科學技術越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幫助就越全面,技術所體現出來的威脅也就越嚴重。技術的正面毋庸置疑,若沒有技術的發展,我們人類社會就不會進步。

(4)科學技術進步性擴展閱讀:

科學技術的作用:

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不僅可以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也起到保護作用,合理地利用科學技術可以改善生態環境,如減少水質污染。全國七大水系中將近有一半的河流被污染,一半以上的城市河流水質超標,大氣污染造成酸雨,對人類、動植物都有影響。

如今利用污水治理處理技術,水污染程度有很大減少。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人口劇增是主要原因之一,人類每天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導致的結果就是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形成「溫室效應」,影響著地球表面的氣候變化。

採用科學技術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這些問題,在污染物未進入大氣之前,利用除塵消煙技術、冷凝技術、液體吸收技術都可以減少大氣的污染指數。垃圾排放的土壤污染嚴重。以前,我們處理垃圾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焚燒,現在利用科學技術改進焚燒裝置、開發新型焚燒爐,使之朝著綠色、節能、高效的方向發展。

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影響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利用生物胚胎技術、基因編輯技術等,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瀕危物種和生物多樣性。總而言之,人類正在通過對科學技術的深入研究,來改變環境資源的消耗、人口變化帶來的氣候變暖等問題。

但從長遠看,想要應對這種環境變化,就必須持續深入地進行科學技術研究,弄清楚解整個生物圈之間的化學循環和能量流動關系的規律,更好地利用科學技術解決生態環境發展問題,使人類社會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E. 科學技術的進步

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是一種社會活動,是在人類實踐基礎上產生的,又反過來影響著人類社會。

首先,了解一下科學技術的概念。科學技術是一個復合概念。科學是指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反映客觀事實和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及其相關的活動,它主要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技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和非生產技術,狹義的技術是指生產技術,即人類改造自然、進行生產的方法和手段。科學活動是一種認識性或精神性活動,屬於意識形式范疇;技術是一種生產性、實踐性活動,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經驗、技巧等。總之,科學和技術是辯證統一的整體。
辯證學告訴我們,事務都具有兩面性。無例外地,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也是具有兩面性的,即積極地推動作用和消極地抑製作用。

馬克思曾概括:科學是歷史的有力的杠桿,是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我們論古談今,可以發現其引起的社會巨大進步。

一、科技革命對生產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

其一,科技發展促進勞動資料(主要是生產工具)的變革,例如:煉鐵技術的發展使得鐵器應用於農業生產,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機械農機的使用代替了手工農具。

其二,科學技術促進勞動對象的變革。例如:海洋探測技術的發展是人類的生產活動擴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的步伐邁向了廣闊的宇宙,納米技術是人類有了更多更新的生產資料等。

其三,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二、科學技術是現今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三次技術革命告訴我們科學技術引起產業結構的變化,例如:工業革命後大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工業迅速發展,逐漸超過了農業的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後第三產業不斷發展,成為比重最大的產業。

三、科學技術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例如:現代信息技術為人們提供了更為方便、快捷的處理、存儲和傳遞信息的手段;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給予人們日益增多的閑暇時間,即人們能夠更多地從事各項事業的創造性活動。

但是,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它既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以造福人類,也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了負面效應,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消極後果。

例如:科技發展使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卻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霸權主義者利用現代科技武器入侵他國,造成大量生命財產的損失;計算機的發明便利了我們信息的交流,卻也使得無數青少年陷入非法網路的泥沼無法自拔;農業中濫用農葯、化肥導致土壤板結;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卻帶來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類社會的「全球問題」。愛因斯坦曾分析指出:為其在人的理智發展中所取得的進步而自豪。當然,我們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把理智奉為我們的上帝;它固然有強有力的身軀,但卻沒有人性。

只有對科學技術有了清楚的認識,我們才能更好的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簡單說來,通過科學技術發展經濟與環境能源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發展經濟可以為保護環境提供物質保障,但若一味的發展經濟,而不注意保護環境,又會破壞環境,反而會影響經濟的發展;

發展經濟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效益,但若一味追求眼前的經濟增長,會導致能源枯竭,對以後的經濟發展產生抑製作用;
良好的環境與可以促進經濟發展,能吸引更多的商家;

因此,要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發展經濟,要合理開發、利用環境,充分、有效地使用能源,樹立科學發展觀。忌單一考慮、鼠目寸光。

F. 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人類發展有什麼樣的意義

一、科學技術發展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生存環境由於材料、建築、電力、交通等科學技術的發展獲得了極大的改善。 但是從宏觀角度來看,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對生存環境的破壞卻日益嚴重,並且加速度越來越快。

總的來說,科學技術發展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如何平衡發展和環境的關系,善待自然,恢復自然的活力,變一味索取到索取與給予並行,進而改善生存環境,對人類來說任重而道遠。

二、科學技術發展對人類社會文明的影響

文明是人類審美觀念和文化現象的傳承、發展、糅合和分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總稱,包括理解生活的基本方式,基本的價值取向和運作社會生活的基本模式,三個要素構成一個獨具特色的整體,這就是社會文明。

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巨大物質基礎,這使得人類的價值取向和社會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各類需求滿足的情況下,人類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因此出現了各種社會制度,自由、平等、民主以及和平等要求使得人類社會不斷完善、科學和進步。

當然,任何事物的作用力都是雙向的,科學技術發展在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同時,也對人類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瑕不掩瑜,綜合來說科學技術發展對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正面影響要大於負面影響,相信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人類還將達到更高的文明層次。

三、科學技術發展對人類發展繁衍的影響

作為一個智能物種,人類的夢想,就是要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並且要走出地球,在廣闊的宇宙中擴展生存空間,要達到這一目標,除了要看宇宙的發展是否給我們機會,還要依賴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人類是否能夠正確地使用這些技術。

當前由於我們沒有有效的應用一些科學技術,甚至濫用了一些技術,使得我們的生存的環境被嚴重破壞,這就需要人類發展新的科學技術,如新能源技術、環境保護技術,環境恢復技術等,通過這些技術,給我們的子孫留下發展的空間和時間,這些技術的發展勢在必行。

同時正確的應用科學技術,也是保證人類發展的一個基本條件,任何一種科學技術,若被用於謀利社會,那麼結果必將造福於人類,如果用在了相反的方向,那麼必然是貽害於社會。正確地應用科學技術,是保證人類發展繁衍的基礎,使科學技術這把雙刃劍在不傷到自己的前提下,更好的為人類發展服務。

G. 科學技術的進步會有限度么

這個問題太大了,大到專門研究科學技術哲學的人可能一時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我想了想,簡單說幾點吧(說是「簡單」,一寫還是寫了很長……):1. 科學和技術是不一樣的。科學是一套關於經驗世界的知識體系,而技術是人類改造自然界時的具體手段(不一定以可傳授的知識形式表現)。因此,如果認為科學和技術有「進步」可言,那麼判斷標準是不一樣的。2. 什麼是科學的進步?按照實用主義科學哲學家勞丹的說法,就是能解決更多的科學問題。科學總是在不斷對經驗世界中的現象提出新的問題,這些問題的不斷解決的過程就是科學進步的過程。說得再直白點:在解決科學問題的過程中,科學知識是在不斷積累的,整個科學知識體系是越來越龐大、越來越有系統性的,科學的進步性就體現在這種越來越龐大、越來越有系統性的趨向上面。3. 但是技術的進步就不太一樣了。誠然,技術知識體系也是越來越龐大、越來越有系統性的(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拜現代科學的進步所賜),然而比起科學來,技術特別強調對當下的、眼前的改造自然界的實踐的實用性,因此在判定技術進步的時候,不可避免會有很強的「歧視」性——如果你在某個當下不需要的技術領域做出了貢獻,理論上也算技術進步,但實際上等於沒進步。4. 這兩種進步有什麼區別呢?我們舉個極端的例子就知道了。比如現在世界上的幾個大國都在發展尖端軍事武器,這是當下的技術實踐所需要的,所以在造航母、造導彈、造核武方面取得的進步就是實實在在的技術進步,而一個原始社會部落發現了更好的採集某種野生塊根植物的方法就讓人覺得不像技術進步。但是,假定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人類毀滅了自己的家園和已經積累起來的先進文明,但總算僥倖存活下來,以至像愛因斯坦所說,「如果還有第四次世界大戰,那隻能使用棍棒和石頭」,那麼到那個時候,技術的進步性的體現就發生了變化,變成以原始社會需要的那些技術的進步為主要體現了。所以這時候,發現了更好的採集某種野生塊根植物的方法就是實實在在的技術進步,而如果部落里有什麼熊孩子天天琢磨從以前的圖書館里倖存下來的航母、導彈、核武模型,這反而成了不務正業了。5. 從上面的討論,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只要人類在生存,技術進步就是永恆的;但科學進步卻有可能因為某種原因(恐怕主要是外部原因)中斷,也就是達到其限度。6. 當然,一個現實主義者不應該談論幾百、幾千年後遠未來的遠景,因為那是根本無法預測的。這樣的話,僅就可預測的未來而論,無論科學、技術都是有限度的。比如在當下,我們就只能認為,人工核聚變技術超過了人類在近未來可能掌握的技術的限度,所以如果有人以「人工核聚變技術一定會實現」為理由支持某種非此則不可行的政策(比如不必守住耕地面積紅線),那就只能說他是在做不切實際的白日夢。
滿意請採納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