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課程的相關課題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課程的相關課題

發布時間: 2021-03-22 06:28:54

㈠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相關書籍

基本信息
書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作者:張紅霞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08月
ISBN:9787504146014
開本:16開
定價:49.00元
內容簡介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共十七章,可以分為三部分:1.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包括第一章至第四章。內容涵蓋教育科學研究的性質;研究步驟及研究問題的特點;選題與研究設計;定性與定量的關系;觀察的內涵、作用與類型。觀察法在《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未單獨列出,而是作為科學研究收集資料的只有普遍意義的方法進行了討論。
2.主要研究方法的原理、應用與操作技術,包括第五章至第十六章。內容涵蓋實驗方法、調查方法(問卷調查、訪談調查、文獻調查)、人類學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歷史研究方法和比較研究方法。由於問卷調查方法涉及較為復雜的問卷設計與定量分析手段,故佔用較多章節進行介紹。此外,歷史研究方法和比較研究方法實際上並不是獨立於前面幾類范疇的研究方法,從理論上講,它們是可以採用前面任何一種方法的特殊的研究領域,故放在最後部分。
3.研究論文寫作,最後一章。即研究成果的表述部分,重點放在對國際規范的介紹,並指出我們學生中經常出現的問題。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什麼是教育科學研究
第二章 研究步驟及研究問題
第三章 怎樣選題和進行研究設計
第四章 觀察的內涵、作用與類型
第五章 實驗方法及實驗思想
第六章 准實驗方法及其意義
第七章 測量與量表編制基礎
第八章 問卷編制的基本知識
第九章 調查方法
第十章 抽樣原理與設計基礎
第十一章 樣本的描述及其意義
第十二章 關系研究及其統計技術
第十三章 人類學研究方法
第十四章 案例研究
第十五章 歷史研究方法
第十六章 比較研究方法
第十七章 研究論文的寫作
附錄:研究論文提交或投稿前檢查要點
參考文獻
……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第1版 (2011年4月1日)
叢書名: 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
平裝: 29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030306724, 9787030306722
條形碼: 9787030306722
商品尺寸: 25.8 x 18.2 x 1.4 cm
商品重量: 440 g
品牌: 科學出版社
售價:40.00元
內容簡介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旨在適應教師成為研究者的呼喚,全面提高職前教師教育科研素養。在尊重教育研究方法學科體系的前提下,本著強化基礎、突出實用、反映前沿、面向基礎教育和教師的原則,重視教育研究的知識、方法與技術的統一結合,重視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在保持教育研究方法概論、教育研究選題、教育研究設計、教育研究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教育研究成果表述與評價等基本框架下,反映行動研究、質化研究等新的研究範式的內容,強化測量法、統計分析法等工具性方法內容,整體編排上遵循?科和認知邏輯,每章節編排上按照知識、操作程序與方法、實際運用等順序,方便認知、操作,便於學習者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同時適合於從事教育工作各類學習者學習需要。
圖書目錄
第一章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概論
第一節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節 教育研究方法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教育科學研究的特徵和分類
第四節 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階段
思考題
第二章教育科學研究選題
第一節 教育科學研究選題概述
第二節 教育科學研究選題確定的過程和策略
第三節 教育科學研究選題應用訓練
思考題
第三章教育研究設計
第一節 教育研究設計概述
第二節 教育研究設計的基本環節
第三節 教育研究方案的設計
第四節 教育研究設計方案的基本內容
思考題
第四章教育測量法
第一節 教育測量法概述
第二節 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
第三節 教育測量的一般程序與方法
第四節 教育測量法應用訓練
思考題
第五章教育文獻法
第一節 教育文獻法概述
第二節 教育文獻的收集
第三節 教育文獻的整理與分析
第四節 文獻綜述及其撰寫
第五節 文獻綜述撰寫應用
思考題
第六章教育調查法
第一節 教育調查法概述
第二節 問卷調查法
第三節 訪談調查法
第四節 訪談與問卷的應用訓練
第五節 調查報告的撰寫
思考題
第七章教育觀察法
第一節 教育觀察法概述
第二節 結構式觀察和非結構式觀察
第三節 教育觀察法的實施步驟和要求
思考題
第八章教育實驗法
第九章教育個案研究法
第十章教育行動研究法
第十一章教育比較研究法
第十二章教育經驗總結法
第十三章教育科研的其他方法
第十四章教育研究資料的整理與?析
第十五章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與評價
參考文獻 基本信息
圖書編號:1322917
ISBN:9787304020644 [十位:7304020644]
作/譯者:孟慶茂
出版社: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年07月
頁數:367
重量:0.463Kg
內容提要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介紹了:在承接了為參加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課程學習的中小學教師編寫一本《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一書的任務後,一個既簡單又難以回答的問題始終縈繞腦際,編寫這本書是為什麼?廣大中小學教育工作者讀這本書又是為什麼?中國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又是為什麼?思來想去,浮現了一個想法:在當今生活富裕的情況下,如何使我們的下一代仍知道奮進和刻苦,使他們能健康地成長,快樂地學習。
作者介紹
孟慶茂,1941年3月出生於遼寧省蓋州市(縣)一農民家庭。因是孟子73代,「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的家訓,鼓勵我讀書成長,總夢想能像先祖那樣對教育作些貢獻。大學畢業後到中學任教10餘年。1978年,心理學專業被恢復,旋即轉到北京師范大學,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擔任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指導教師。出版了《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實驗心理學》等有關著作。曾研究了「高速公路指路標志」、「中小學教室照明標准」、「優秀運動員心理特徵分析」、「中小學生注意力訓練」等課題,2010年以來研究的重點是「高等學校的教育評價」、「中小學素質教育評價」等。兼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統計與測量分會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工業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功效學會人類認知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生命科學學會理事等社會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概述第一節 教育科學研究第二節 科學方法第三節 科學研究的評價與程序第四節 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論
第二章 確定研究課題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與分解第二節 注意教育研究的內容效度第三節 教育的四大支柱與當前教育科研選題
第三章 教育科學研究的設計第一節 教育科學研究設計的基本內容第二節 取樣設計第三節 策略設計
第四章 文獻法和內容分析法第一節 文獻法概述第二節 文獻的收集與整理第三節 內容分析法概述第四節 內容分析法的設計模式和評價
第五章 調查訪問法與問卷法第一節 調查訪問法第二節 問卷法
第六章 觀察法與測驗法第一節 觀察法概述第二節 觀察法的設計、實施與結果整理第三節 測驗法一般問題第四節 測驗的編制與分析技術
第七章 教育實驗法第一節 教育實驗中各種變數的控制第二節 教育實驗的類型第三節 教育實驗研究的效度
第八章 行動研究法第一節 行動研究法的一般問題第二節 行動研究法的步驟
第九章 研究結果的定量描述第一節 研究結果的初步整理第二節 集中趨勢的描述第三節 數據分散程度的描述第四節 數據關系的描述——相關系數
第十章 假設檢驗第一節 假設檢驗的基本問題第二節 平均數差異顯著性檢驗第三節 方差及方差差異性檢驗第四節 相關系數的顯著性檢驗第五節 計數數據的檢驗——γ2檢驗
第十一章 研究結果的解釋與評價第一節 研究結果的解釋第二節 研究結果的評價後記……

㈡ 教育科研課題方案包括哪些內容

一、 課題名稱。
二、課題界定。
要求回答"什麼是"的問題,說明課題名稱及其關鍵詞和重要要領的定義、涵義及來源。方案設計的許多內容將由此發出去。科學的課題界定有利於使研究內容和活動切題,防止研究目標和方向的轉移或使研究范圍任意擴大或縮小。
三、研究背景與意義。要求回答"為什麼要進行該課題研究"的問題。可說明:
1.研究原因。具體說明:
(1)時代背景。用以說明研究者選用的新的社會參照標准。
(2)針對問題。說明根據新的社會參照標準的要求,本課題試圖解決的教育中的主要問題。問題表述要求:① 一定的維度說明,並使彼此邊界清晰,不致混淆。② 同一方案中旨在解決的問題前後一致,防止互相矛盾。③ 彼此邏輯關系正確,母概念與子概念關系清晰。④ 總課題所列問題要包容子課題旨在解決的問題,防止各說各的互相矛盾。子課題要根據總課題所列的某些問題作具體說明。⑤ 旨在解決的問題要與研究目標、指導理論、研究內容及操作變數等相呼應,前後照應,防止相互分離。
(3)學生發展的需要。
(4)學校發展的需要。
2.本課題研究的先進性。說明本課題的研究切合國內外相關課題研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與其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3.本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四、 課題研究的對象。五、研究思路。可說明:
1.研究假設。研究假設是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科學事實和科學理論對研究中所要解決的問題的結果所做的猜測,即對課題中涉及的兩個變數之間相互關系的設想。假設在課題研究中具有定向、限定和標準的作用。在有假設的實驗研究中,研究必須圍繞「假設」進行,對「假設」進行驗證,並在以後的研究報告中說明研究結果是否驗證了假設。假設在內容與表達上應達到這樣一些標准:
(1)以陳述的方式表達。通常說明兩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如果……,那麼就(有可能)……"
(2)一般陳述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
(3)假設有待檢驗,且必須可以檢驗。必要時可對假設作理性分析。
2.指導理論。主要說明原理性理論。要求:
(1) 少而精 (2) 針對"問題" (3) 能指導操作 (4) 表述簡明、准確,有具體貫徹要點,涵蓋子課題,以便教師理解和把握。可引經據典,也各自圓其說。防止搞成目錄式,似貼標簽。
3.研究目標。獨特的研究課題應有獨特的研究目標。表述時要注意顧名思義、切題、個性化。作為應用性研究課題至少說二點:
(1)研究目標。也稱中介目標、自變數。即解決問題的對策。常簡述如何操作,包括途徑、策略、方法和模式等。注意:① 針對課題界定和"問題"② 體現先進性。在收集和研究相關情報資料的基礎上繼承和創新。③ 如總課題分解為子課題時,則要分別說明。
(2)學生發展目標。也稱教育目標、因變數。常簡述由於實施上述操作,學生發展將如何。注意:① 針對課題界定和"問題"② 理順邏輯關系,如說直接目標1,由此導致目標達成2、3……③ 與研究目標構成函數關系: (假定其它因素作用為零的情況下)
六、因變數及其評價標准和評價方法。
七、自變數與無關變數的操縱與控制。
1.自變數的操縱與控制
2.無關變數的操縱與控制
八、研究方法和設計邏輯。1.研究方法。說明每一研究方法用於什麼。
(試介紹教例研究法、問題研究法和實驗研究法)
2.設計邏輯。說明如何取樣,績效如何反映。
九、預期研究成果。
1.研究報告 2.其它論文 3.專著 4.音像資料 5.典型教案 6.教具學具(含課件)等
(附鑒定材料:①主件:研究報告;②附件:有關研究的支撐性材料;③研究工作總結)
十、研究步驟及進度。可說明如何實施目標管理;規定時間、明確責任、計量成果等。
十一、課題研究的組織與管理。十二、課題研究的保證措施。

㈢ 課題研究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①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②啟發人們的思維。③導致新的發現。

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上升為經驗的一種方法。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是人類歷史上長期運用的較為行之有效的領導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種簡單的研究方法,它將已有的現象、規律和理論通過自己的理解和驗證,給予敘述並解釋出來。它是對各種理論的一般敘述,更多的是解釋別人的論證,但在科學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問題,揭示弊端,描述現象,介紹經驗,它有利於普及工作,它的實例很多,有帶揭示性的多種情況的調查;有對實際問題的說明;也有對某些現狀的看法等。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有三種基本類型:(1)個人調查,即對組織中的某一個人進行調查研究;(2)團體調查,即對某個組織或團體進行調查研究;(3)問題調查,即對某個現象或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以便更加科學地揭示規律,把握本質,理清關系,預測事物的發展趨勢。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具體地說是運用歸納和演繹、分析與綜合以及抽象與概括等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材料進行思維加工,從而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達到認識事物本質、揭示內在規律。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系統科學方法
20世紀,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等橫向科學的迅猛發展,為發展綜合思維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學研究方法不斷地完善。而以系統論方法、控制論方法和資訊理論方法為代表的系統科學方法,又為人類的科學認識提供了強有力的主觀手段。它不僅突破了傳統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變了科學方法論的體系。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為經驗方法,作為獲得感性材料的方法來使用,也可以作為理論方法,作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方法來使用,而且作為後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顯。它們適用於科學認識的各個階段,因此,我們稱其為系統科學方法。
研究方法易出現的問題:
(一)濫用實驗法。如有這樣一個課題:「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研究」。這個課題運用的是實驗法,實驗的設計採用對照組實驗,即在實驗班進行德育滲透,在對照班不進行德育滲透。而且他們把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實驗的一個重要因變數。顯然,這個課題在研究方法的選擇上有失偏頗。首先「教學應當具有教育性」,這是人人皆知的教學原則,其次,學科教學中要進行道德教育,這在各科大綱或課程標准中都有明確要求。因此,在對照班不進行道德教育是違背教學原則和教育法規的。另外,學習成績高低與道德品質好壞不成正相關,這也是顯而易見的道理,此課題中試圖用學習成績來衡量實驗的效果,是不科學的。
(二)在資料處理上濫用量化的方法。量化方法以其精確性和客觀性的優點很受人們的青睞,但是一些教師在課題研究中有一味地追求量化的現象。有的統計數據收集的很周全,統計圖表做得很漂亮,但只要稍加分析,就可看出漏洞。其實就收集材料而言,除了運用量的方法以外還有質的方法。值得提醒的是,不管採用何種方法,科研必須求真務實,不能弄虛作假。
(三)問卷的編制很隨意。問卷法是時下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科研時常用的一種收集材料的方法,但問卷法的運用存在著不科學、不規范的現象。據我了解,問卷編制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調查的針對性不強。筆者曾遇這樣一個課題:「物理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研究」。課題組設計了旨在說明為什麼要進行科學素養培養的問卷。此問卷印發4000份,調查對象涉及多個地市的學校。且不說這份問卷的科學性怎樣,單從科研的效益性角度來說,似乎無必要。因為培養科學素養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況且該課題名稱中的關鍵詞是「培養」,課題應該在「如何培養」上做文章。這樣做既無科學性又無效益性。
2、調查題設計不科學。如有這樣一道調查題:該教師經常帶領我們研究教學中難點問題( )
A、非常同意 B、同意 C、一般 D、不同意 E、反對
首先,這道題提出的問題不明確。何為教學中難點問題?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准。其次,供選答案採用的是等級式,這種設計一般用於測定被試者對某事物的態度和情感,而本題中學生所要回答的是事實性問題,用等級式顯然不太合適。其三,供選答案之間的邏輯關系也很混亂。不同意與反對之間有何區別?這里的」一般」又是何意?因此,這樣一道題的設計是不科學的。

㈣ 中學教育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1、觀察法

教育科學研究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作出准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以便全面而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觀察法不限於肉眼觀察、耳聽手記,還可以利用視聽工具,如錄音機、錄像機、電影機等作為手段。

2、文獻法

通過閱讀有關圖書、資料和文件來全面地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查閱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須鑒別其真偽後才可選用。

3、調查法

研究者有計劃地通過親身接觸和廣泛了解(包括口頭或書面的,直接或間接的),比較充分地掌握有關教育實際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並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找出科學的結論,以指導以後的教育實踐活動。

4、統計法

通過觀察、測驗、調查、實驗,把得到的大量數據材料進行統計分類,以求得對研究的教育現象作出數量分析的結果。這是數理統計方法在教育方面的應用。統計法可用於對教育行政效率的檢驗,對教育經費的合理分配,對課程分量規定的測定,對學生的成績的科學比較等等。

5、行為法

一種綜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用於觀察和訪問,了解兒童的行為,進行分析研究,探求關於兒童行為的規律,從而採取具體措施,幫助兒童修改他的行為,故也稱為行為修改法。

6、歷史法

通過對人類歷史上豐富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的分析研究,去認識教育發展的規律性,用以指導今天的教育工作。歷史研究須廣泛地查閱文獻,它同文獻法有關,但不能等同文獻法。文獻法不一定研究某一現象的全部過程,歷史研究法也不限於只查閱文獻。

7、比較法

比較法是對某類教育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地點、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比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規律及其特殊表現。採用比較法,要考慮各個國家的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歷史傳統、科學和技術以及文化發展的水平、教育理論及其在教育實踐中的反映,明確可比較的指標。

8、分析法

或稱邏輯分析法,即對所收集的材料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這種方法本身包括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納、演繹等具體方法。

9、實驗法

在人工控制教育現象的情況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教育現象的變化和結果。它能使觀察、記錄更為精密,便於弄清每一個條件所產生的影響,保證研究工作的准確進行。實驗法可分為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

10、個案法

對單一的人或事進行深入具體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可以通過若干個個案研究,再作比較,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以指導工作。

11、假說演繹法

是指在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根據所提出的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驗證演繹推理的結論。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期相吻合,就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反之,則說明假說是錯誤的。

教育科學的歷史研究法,是指通過搜集某種教育現象發生發展和演變的歷史事實,加以系統的分析研究,從而達成疏理、解釋或評價、預測任務的一種方法。

(4)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課程的相關課題擴展閱讀

教育研究的意義

1、首先,教育研究是促進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動力。通過教育研究,轉變教育觀念;探索教育體制、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徑、手段,並為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質量與辦學效益提供決策依據。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教育決策的科學性,又能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

2、其次,教育研究是發展和完善教育科學理論的基礎。教育研究是充實和完善教育科學理論體系的根本前提,它在理論開拓與學科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3、最後,教育研究能夠增強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是培養未來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徑。教育科學研究是提高研究者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

特別是對於廣大教師來說,通過教育科研,能夠使他們在教育實踐中勇於探索,由單憑經驗向依靠理論過渡,通過認識、學習和運用教育規律,掌握科研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成為研究型、學者型教師,成為未來的教育改革家。

㈤ 教育科研課題研究活動方式有哪些

在課題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測驗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文獻法、個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等,對於課題研究中來說大家要選擇適合自己課題研究的方法進行,這樣課題研究才能順利等等。更多課題中的問題不妨來【職稱驛站網】看看。

㈥ (教育科研方法)什麼是課題課題開題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任何沒有涉及到的新領域,需要人們研究、解決的問題都可以稱之為課題。課題開題的基本內容:問題產生的背景、研究的意義、解決的方案等。

㈦ 誰知道如何選擇教育科學研究課題

要進行教育科學研究,首先要把教育理論和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作為一個研究課題。課題的選擇是科學研究的起始環節,也是研究管理的基本單元。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的實質就是去發現值得研究並期待解決的問題,問題選擇是否有理論與現實意義,問題切入的角度是否恰當與巧妙,都會直接關繫到課題研究的質量與水平。所以,重視課題的選擇這對於課題研究的規范性與實效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廣義上講,選題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二是選擇進行研究的問題。下面就課題選擇的意義、優秀課題的特點、課題的主要來源、選題的過程與方法、課題內容的表述等幾個方面作具體的闡述:一、 課題選擇的意義1、科學研究始於問題發現並提出有意義的問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能否善於提出問題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關鍵,它決定研究價值大小,決定研究的成功與否。選題不當是導致研究失敗的最常見原因。正因為如此,偉大的科學家們,如愛因斯坦、英國的貝爾納等,都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更困難。「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的或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待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愛因斯坦、英費爾德合著:《物理學的進化》,第66頁)2、選題決定教育研究的方向和水平教育現象和過程較為復雜,需要研究的問題很多,但並非每一個問題都值得我們作為研究的對象。在人力、物力和時間條件都有限的情況下,首先應該選擇那些帶有全局意義的規律性問題,抓住教育內在的關系和聯系來研究,才能真正發揮教育研究的效益。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及時掌握全局動態,正確處理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重點與一般,學習與獨創的關系,從而正確選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問題,避免盲目性,提高自覺性。3、正確選題是教育研究工作者進行科學研究的基本功研究課題的確定,意味著研究者要善於從理論本身,理論與實際間,現狀與社會發展需要之間種種矛盾的透徹分析中,發現、提出和形成一個有意義、有創見的問題,它是科研人員敏銳的洞察力、對形勢的判斷力以及膽識的綜合反映。二、選題遵循的原則1、需求性。需求性,就是指根據教育事業發展和教育改革深化的需求來確定課題。注重研究教育發展、教育改革與學校教育實踐中出現的理論問題、政策問題和實際問題,努力使教育科研為教育行政部門的決策服務,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服務,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實踐服務,真正發揮教育科研的服務功能與先導作用。這種需求性是我們選題的出發點和歸屬點。2、科學性。科學性是指選題必須有理論根據、符合教育科學的基本原理和中小學教育的基本規律,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3、創造性。選題必須具有創造性和挑戰性。這既是教育科研的動力 原則,也是教育科研的價值原則,否則教育科研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4、可行性。可行性是指選題必須注意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能性,必須考慮主觀的和客觀的研究條件。三、優秀課題的特點1、問題必須有價值衡量選定課題有無意義及意義的大小,主要是看兩個基本方向:一是所選擇的研究課題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是否有利於提高教育質量,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二是所選擇的研究課題是根據教育科學本身發展的需要,為檢驗、修正、創新和發展教育理論,建立科學的教育理論體系的需要。教育研究的實際課題,有的強調應用價值,有的強調學術價值,有的二者兼而有之。但無論哪一種,都要選擇那些最有意義的教育問題作為研究對象。2、問題必須有科學的現實性選題的現實性,集中表現為選定的問題要有科學性,指導思想及目的明確,立論根據充實、合理。選題的科學性,首先表現在要有一定的事實依據,這就是選題的實踐基礎。研究課題是從實踐中產生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踐經驗同時又為課題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確定的依據。選題的科學性,還表現在以教育科學基本原理為依據,這就是選題的理論基礎。教育科學理論將對選題起到定向、規范、選擇和解釋作用。沒有一定的科學理論依據,選定的課題必然起點低、盲目性大。應該看到,選題的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制約著選題的全過程,影響著選題的方向和水平。為了保證選題有科學的現實性,還需要對選定的課題進行充分論證。3、問題必須具體明確選定的問題一定要具體化,界限要清,范圍宜小,不能太籠統。原因在於問題是否具體適度往往影響全局的成敗。那種大而空、籠統模糊,針對性不強的課題往往科學性差。只對問題有清晰透徹的了解,才能為建構指導研究方向的參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據。因此不宜把課題選得太寬、太大、太復雜。韓非子在《喻老》篇中指出:「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這就是說,要從小處著手。4、問題要新穎,有獨創性選定的問題應是前人未曾解決或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通過研究應有所創新,有新意和時代感。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廣泛深入地查閱查閱文獻資料和調查,搞清楚要研究的課題在當前國內外已達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要了解是否有人已經或者正在或者將要研究類似的問題。只有在原有研究成果基礎上有所突破和創新,才具有研究的意義。5、問題要有可行性所謂可行性,指的是問題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現實可能性。具體分析,可行性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條件:一是客觀條件。除必要的資料、設備、時間、經費、技術、人力、理論准備等條件,還有科學上的可能性。二是主觀條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識、能力、基礎、經驗、專長,所掌握的有關這個課題的材料以及對此課題的興趣。而在一個課題協作研究組當中,不同特長的人優勢互補,才能真正發揮出整體研究效益。對於剛學步的年青人,最好選擇那些本人考慮長久,興趣最大的課題。而在教育第一線從事實踐工作的教師,選題最好小而實。自己提出的研究問題,更容易激發信心和責任感,更容易發揮創造性。三是時機問題。選題必須抓住關鍵性時期,什麼時候提出該研究課題要看有關理論、研究工具及條件的發展成熟程度。如現在最熱的是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研究,省級立項課題凡是這方面的全部開綠燈。四、課題的主要來源1、從教育形勢發展需要出發提出課題這就是當前教育事業發展中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一所學校,首先應從學校發展需要提出課題:如學校特色的創建、教師的校本培養、新課程標准實施的准備、校本課程的開發、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等,都是當前值得研究的問題。2、學科建設中需要的問題這往往是從教育理論發展方面提出的課題。不僅要揭示已有理論同經驗事實的矛盾,而且要揭示理論內部的邏輯矛盾;不僅包括學科系統規劃建設中的若干未知的研究課題,而且包括對已有教育理論傳統觀念和結論的批判懷疑,以及學術爭論中提出的問題。如道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它們的區別與聯系,兩者之間的關系澄清問題,教育實踐中應注意的問題;分科教學與合科教學和利弊得失問題等等。3、教育實踐中提出的實際問題,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中反應出來的種種矛盾一是要尋找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事實之間的內在聯系,揭示其內在規律性;二是從爭論中發現問題。例如,如何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問題,關於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問題,中學生早戀現象的產生及矯正,社會環境對青少年影響的分析和對策研究,品德後進生轉化教育的研究,初中學習困難學生教育與轉化,農村教育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幼、小、中銜接的研究以及有待擴展和深化的社區教育實踐與理論研究等等。4、從日常觀察中發現的問題對於廣大的中小學教師來說,這是提出研究課題的一個重要途徑。如:中小學生創造能力結構的因素分析,中學生學習特點研究,有關心理衛生與心理咨詢的研究,中學生交友與夥伴關系的研究等。5、從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接點找問題這就是交叉學科間的空白領域。在現代科學大綜合發展的趨勢下,各學科之間的交叉領域涌現出大量的值得開拓的新問題:如,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心理健康教育與各學科之間的關系研究;環境教育與學科教育、德育之間的關系研究等。6、從當前國內外教育信息的分析總結中提出課題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論,結合中國及本地的實際,確定專題研究。7、從各級機關制定的課題指南或規劃中選題本「課題指南」的參考課題是根據「十·五」期間教育科學發展的基本方針、目標和任務,經過充分討論後形成了非學科11個門類和學科專題類25個門類的課題,可供學校、老師結合自己的實際選擇。由於這些課題大多還是一般意義上的,帶有導向性,范圍相對較大,需要學校、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與能力,加以修正,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五、選題的過程與方法1、要有明確、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初學研究的人,一開始總是對幾個研究方向同時感興趣。如果要在某方面真正獲得成果,而且有所成就,就必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一兩個方向上。這里所談的研究方向,其涵義有三層:一是總方向,二是某學科領域的方向,三是研究者個人的主攻方向。個人研究主攻方向是受前者制約的,只有把個人的研究納入到某一具有強的生命力的學科系列中,個人的研究才會得到發展,這正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2、要善於對問題進行分解要把一個大的問題按照內在邏輯體系分解成相互聯系的許多問題,從而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步驟和相關的網路。也就是說,將所要研究的問題展開成一定層次結構的問題網路,從而在問題具體化基礎上選題。正確地對問題進行分解,實際上也是預期課題將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和步驟獲得解決,從而為進行課題論證提供依據。善於對問題進行分析,也正是著手進行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的基本功。3、要善於轉換問題的提法,並使問題形成系列 善於轉換問題提法是指能不斷從一個新的角度提出問題。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不僅能夠善於提出問題,而且也要善於從新的角度提出問題。不墨守陳規,不固執現有理論,按照現代社會教育發展的要求,找到各種發展的生長點,使研究的問題步步深入。問題轉換還指當一個問題解決以後要把握時機及時轉向由此引伸出的其他相關問題,表現出問題延伸的系列。也就是說,要使所研究的課題沿一定脈絡具有前後的相關性。4、要對選定的課題進行論證課題論證是對選定問題進行分析、預測和評價。目的在於避免選題中的盲目性。進行這種課題論證,本身也是一種研究,它必須依據詳實的資料,並以齊全的參考文獻和精細的分析來支持自己關於課題的主張。通過課題論證,進一步完善課題方案,創設落實的條件。課題論證主要回答以下問題:(1)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類型。(2)本課題研究的迫切性和針對性,具有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3)該課題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動向。包括前人及其他人有關研究的基礎,研究已有的結論及爭論等,進而說明該課題研究將在哪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4)本課題理論、事實的依據及限制,研究的可能性,研究的基本條件(包括人員結構、任務分配、物質設備及經費預算等)及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5)課題研究策略步驟及成果形式。在系統的分析綜合基礎上寫出簡潔、明確具體、概括的論證報告,一般約五六百字。課題論證報告不僅用於申報研究項目,而且也應用於發表論文的開篇,學位論文的前言部分。對於重大課題,常常必須寫出開題報告,並經過同行專家的審議。開題報告內容一般包括:(1)課題名稱;(2)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即研究本項目的實際意義和理論意義);(3)研究的主要內容;(4)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預計有哪些突破;(5)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包括人員結構、資料准備和科研手段等。六、課題內容的表述所謂課題,就是從研究方向所指示的問題中確立的研究項目。方向限定課題,課題展示方向。課題名稱一定要精心推敲,它一般要表明三點:(1)研究的對象;(2)研究的問題;(3)研究的方法。例如:「初中生社會責任感培養的實驗研究」這個課題,研究的對象是初中生,研究的問題是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研究的方法是實驗法。「小城鎮社區教育模式的構建與運行研究」這個課題,研究的對象是小城鎮社區教育,研究的問題是社區教育模式的構建與運行,研究的方法是行動研究法。《邊遠農村初中骨幹教師培養與發展的實踐與研究》研究的對象是邊遠農村初中的教師,研究的問題是骨幹教師培養與發展,研究的方法是行動研究法。語句要求:(1)簡明、貼切、清晰。(2) 常用陳述式句型表述。字數要求:一般不超過20個字。實在太長,可以用正副標題的形式。 作者:區教科所來堯林

㈧ 學前教育研究課題有哪些

類 別 題 目
A學前教育發展政新建公辦幼兒園辦園機制(模式)研究 策
A 城鄉幼教機構幫扶結對機制與成效的研究
A 四川省公益性幼兒園辦園效益研究
A 城鄉學前教育均衡發展政策研究
A 幼兒教師國培後續效果研究
A 農村及民族地區免費幼師生培養中的難點探索
A 幼兒園名師、名園長工作室(園長基地、教師發展基地)
B學前教育課程改培養兒童良好社會性品質的課程開發研究 革
B 少數民族地區幼兒園課程優化研究 B 倫理視角下的幼兒園課程研究
B 幼兒園課程資源庫建設研究
B 園長與教師課程領導力的研究
B 幼兒園園本課程實施成效評價研究 B 幼兒園民間游戲活動開發
B 幼兒園本土課程資源開發
B 幼兒園戲劇活動的語言發展價值 B 幼兒園游戲活動設計與教育價值挖據 C 幼兒教師專業四川省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研究 發展
C 專業標准背景下幼兒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研究 C 學前融合教育師資培養研究
C 學前階段聾人教師與健聽教師協同教學研究 C 幼兒語言教育中教師的角色和語言 C 編制外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研究
C 幼兒園教師對特殊需要兒童發展的支持研究
C 少數民族地區在職幼兒教師培訓模式研究
D 學前兒童發展 四川省學齡前兒童特殊需求調研
D 幼兒園處境不利兒童心理健康維護研究
D 繪本閱讀在聾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發展中的作用
E 民辦學前教育 民辦幼兒園辦學激勵政策執行情況調研 E 民辦幼兒園辦園特色研究
E 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待遇和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E 四川民辦學前教育發展歷程及未來走勢 E 民辦幼兒園招生管理研究
F親子與親職教育聾人父母指導聾兒親子閱讀的策略研究 活動
F 農村學前兒童家長親子教育素質研究(可具體到某個領域)
F 流動或留守學前兒童親子活動研究 H比較學前教育 成都幼兒園外籍教師調查研究
H 發達國家幼兒園課程模式研究(可分國別)
H 外國幼兒教師職後培訓模式及其借鑒研究
H 歐美國家早期干預教師資格的發展變化
H 學前特殊兒童家庭教育的實踐研究
I 學前教育綜合改幼兒園信息化發展研究

㈨ 教育科研課題的基本類型有哪些

按研究的領域分類:基礎理論研究、應用性研究。

按研究范圍大小分類:宏觀研究、中觀研究、微觀研究。

按研究的層次分類:闡釋性研究、綜述性研究、創造性研究。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