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低碳發展戰略課題
㈠ 中國發展低碳經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論文
低碳經濟是一種以能源的清潔開發與高效利用為基礎,以低能耗、低排放為基本經濟特徵,順應可持續發展理念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要求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為特徵的「低碳經濟」正成為全球關注熱點。這對中國是壓力,是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
挑戰之一: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加快推進的中國,正處於能源需求快速增長階段,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可能停止,致力於改善13億人民生活水平的努力不可能停止,「高碳」特徵突出的「發展排放」難以迴避,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一大制約。怎樣既確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又不重復西方國家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發展的老路,是中國面對的必答題。
挑戰之二:「富煤、少氣、缺油」的資源條件,決定了中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電力中火電佔比達77%以上,「高碳」占絕對統治地位。據計算,每燃燒一噸煤會產生4.12噸二氧化碳氣體,比石油和天然氣每噸多30%和70%,而國際能源機構估算,2007年至2030年,中國電力投資將達1.8萬億美元。如何在既定資源條件下實現向低碳經濟轉變,是中國面臨的一個極大考驗。
挑戰之三:中國經濟的主體是第二產業,這決定了能源消費的主要部門是工業,而工業生產技術欠發達,又加重了經濟的高碳特徵。資料顯示,1993年至2005年,我國工業能源消費年均增長5.8%,工業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70%。採掘、鋼鐵、建材水泥、電力等高耗能工業行業,2005年能源消費量佔了工業能源消費量的64.4%。調整經濟結構,提升工業生產技術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個重大課題。
挑戰之四:歐美發達國家大力推進以高能效、低排放為核心的「低碳革命」,著力發展低碳技術,並對產業、能源、技術、貿易等政策進行重大調整,正在搶佔先機和產業制高點。中國受技術和資金的限制,在國際規則制訂上又並不擁有更多話語權,面對發達國家的搶先行動,如何以後發優勢趕超發達國家,無疑也是考驗。
然而,發展低碳經濟也為我國實現經濟方式的根本轉變提供了難得的機遇。走低碳發展道路,既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根本途徑,也是國內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發展低碳經濟有利於突破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和環境瓶頸性約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有利於順應世界經濟社會變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機制和制度保障體系;有利於推動我國產業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打造我國未來的國際核心競爭力;有利於推進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樹立我國對全球環境事務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的良好形象。
㈡ 中國低碳城市發展項目的項目簡介
在保定,WWF將與保定(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化基地、保定高新開發區聯手,打造「太陽能示範城」和新能源製造基地,建設可再生能源信息交流與技術合作網路,促進可再生能源產品的投資與出口。
WWF亞太區總裁伊莎貝爾指出,中國作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國,在全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低碳發展是中國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必然選擇,也會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行動之一。
據悉,由國家發改委、建設部、科技部、環保總局、商務部等部門官員以及相關領域的專家組成的項目技術顧問組,將全程對項目提供技術和政策支持,以確保項目實施能夠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相協調。
國家低碳城市試點
國家發改委於2011年8月18日啟動了廣東、湖北、遼寧、陝西、雲南5省和天津、重慶、杭州、廈門、深圳、貴陽、南昌、保定8市的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並明確了開展試點工作的五項具體任務:編制低碳發展規劃,制定支持低碳綠色發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產業體系,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統計和管理體系,積極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㈢ 低碳生活 課題研究
低碳聯盟環保生活——對我家日常生活的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低碳,英文為low carbon。意指較低(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隨著世界工業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劇增、人類慾望的無限上升和生產生活方式的無節制,世界氣候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二氧化碳排放量越來越大,地球臭氧層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全球災難性氣候變化屢屢出現,已經嚴重危害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類曾經引以為豪的高速增長或膨脹的GDP也因為環境污染、氣候變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國曾呼喚「綠色GDP」的發展模式和統計方式)。
二、調查方法
查閱書籍了解什麼是低碳生活
翻閱報紙了解碳排放與我們生活的聯系
上網調查家庭一年的碳排放量
訪問鄰居了解對低碳生活的有關行動
三.詳細記錄(表格)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查閱書籍 什麼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
翻閱報紙 碳排放與我們生活的聯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是一直都在排放著二氧化碳,比如我們坐汽車要耗費燃油,燃油燃燒就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氣中就增加了碳排放。我們每天要看電視用電腦,這些家電都耗費電能,電能的生產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
上網調查 家庭一年的碳排放量 汽車:12960kgC02
用電:73.005 kgC02
飛機:286.34Kg CO2
一共碳排放量13319.345
訪問鄰居 對低碳生活的有關行動
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
用積水來沖洗馬桶
衣服不用烘乾,曬曬太陽就足夠
一般的車用93#油就夠了
用電腦聽音樂,顯示器就可以調暗,或者乾脆關掉
建立節省檔案,把每月消耗的水電煤氣也記記賬
衣服多選棉質、亞麻和絲綢
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序,減少硬碟工作量
少開私家車,多坐公交車和地鐵
每張紙都雙面列印。。。。。。
四.詳細記錄(作文)
如今,地球上生態環境正在遭受破壞,自然災害頻頻發生。那些災害,不但毀了人們的房屋、田地,還使地球的內部和表面的變化增快。其實,造成這些自然災害的是人類本身。今天我們享受著環境所帶來的舒適生活;如果明天我們還在肆意的破壞環境的話;那麼後天就是末日浩劫!
《後天》是2004年的一部美國科幻電影,描述全球暖化和全球寒冷化後所帶來的災難。本片是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年度科幻巨片,投資1.25億美元。一洗以往商業大片「主題低俗、陳詞濫調」的老套,在喚起人類的環保意識,在塑造人類的生命價值上,充分突出了值得人類深思的課題。大概人們一直以為人類作為地球上的最高級動物就是地球的主人大自然的主宰者。就可以肆意的破壞地球,虐殺大自然。還為眼前的利益貪婪地把大自然的血抽干 、了把大自然的皮扒光 、把大自然的肉啃光。跟本沒想過這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還愚昧無知、 得意洋洋地宣稱要征服自然。哼,真是可笑。如果又一個冰河世紀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類將如何?人類還能征服自然嗎?〈〈後天〉〉給了我們一個響亮而肯定的回答。這部可怕的災難片告訴了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自然永遠主宰著人。
然而影片中有一個動人之處;人類在大災難面前,親情 友情 愛情——人類的情感經受了重大的考驗。人道主義精神激發出了人性的光輝。所以人在災難的面前都表現出先人後己的勇氣。有的人為了救別人,自己被凍死了;有的人為了不連累別人,放棄了生的希望。這點我非常的鼓舞。也許,人性真的只有在最危急的時候,才能顯現出來吧。但人類根本沒有任何方式和自然抵抗,能做的,只有躲避和逃跑。這時候人們應該明白:人類不是萬能的。自然可以隨時瞬間滅絕一個種族。記住: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小部分。
而《2012》是也一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它講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來時,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國人民掙扎求生的經歷;該片被稱為《後天》的升級版,投資超過2億美元,是災難片大師羅蘭•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的又一力作。
2012中與後天相似之處是:在大自然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在巨大的自然破壞力前,我們都是無力的,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天性中光輝燦爛的人性,是為了親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當我們能夠做到這一切,我們也才能夠拯救自己,我們也才能夠拯救人類和文明。
五.結論
參與縮減碳足跡的人群正日益增多。特別是城市中一向存在高消費傾向的高收入階層正在逐漸轉變「高碳」生活的態度。「低碳一族」正在以自己生活細節的改變證明:氣候變化已經不再只是環保主義者或政府官員、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而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其實低碳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只要你願意主動去約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你就可以加入進來。當然,低碳並不意味著就要刻意去節儉,刻意去放棄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到多節約、不浪費,同樣能過上舒適的「低碳生活」。
㈣ 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意義
發展低碳經濟的意義
當前,氣候變化成為國際社會國別合作與博弈的焦點。發達國家以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挑戰為契機,形成新的執政理念,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加大技術創新投入,以便在未來的產業競爭和新技術革命方面搶占制高點。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要不要發展以提高碳生產力為標志的低碳經濟,專家態度趨於一致。本文也就此談一些粗淺認識,供大家討論。
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我們不能再以資源、能源高消耗和環境重污染來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了。如果還把GDP作為發展的全部,還以廉價資源或出口退稅換取GDP;如果口袋裡的錢多了,但生存的環境惡化了,空氣變臟了,水變黑了,就與發展的本意背離了,就與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相悖了。發展低碳經濟更多的是轉變發展方式,減輕單位GDP的資源和環境代價,通過向自然資源投資來恢復和擴大資源存量,運用生態學原理設計工藝與產業流程來提高資源效率,使發展的成果更好地為人民所共享。
發展低碳經濟,是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有一種誤解認為,要發展低碳經濟就要拋棄鋼鐵、建材等高耗能的產業,因而不能發展低碳經濟。但我國處於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階段,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鋼材、水泥、電力等的供應保證,這些「高碳」產業是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帶動產業,也無法通過國際市場滿足國內的巨大需求,這些產業的發展有其合理性。要通過發展低碳經濟,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經濟的碳強度,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和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優化能源結構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氣不足的資源條件,決定了我國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煤炭仍將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屬於「高碳」能源,我國也沒有廉價利用國際油氣等「低碳」能源的條件。發展低碳經濟,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費的碳排放。
發展 低碳經濟,是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可能路徑。我國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研發和創新能力有限。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也是我國由「高碳」經濟向「低碳」轉型的最大挑戰。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產業呈快速增加之勢。如果加大投入,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我國可以實現這個領域的跨越式發展。
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開展國際合作、參與國際「游戲規則」制定的途徑。雖然我國工業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產業結構、技術革命等後發優勢,但我們不得不接受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規則,不得不在國際分工體系中處於利潤「微笑曲線」下端。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可以與發達國家共同開發相關技術,還可以直接參與新的國際游戲規則的討論和制定,以利於我國的中長期發展和長治久安。
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建議
第一,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法規,形成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
走低碳發展之路,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是關鍵。因此,我國應開展「應對氣候變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關法規修訂中,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的有關條款。如可以在規劃、項目批准、戰略環評的技術導則中加入氣候影響評價的相關規定,逐步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法規體系。應加強管理能力建設,提高各級政府、企業及公眾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的能力。
探索建立有利於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效機制與政策措施,從政府、企業和公眾參與等方面推動低碳轉型。借鑒國外發展低碳經濟的經驗和教訓,制定氣候變化國家規劃,在條件相對成熟時創建碳市場,研究制定價格形成機制;制定財稅激勵政策,綜合考慮能源、環境和碳排放的稅種和稅率,引導企業和社會行為,形成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
第二,建設低碳城市和基礎設施,為我國未來的低碳發展創造條件。
將低碳理念引入設計規范,合理規劃城市功能區布局。在建築物的建設中推廣利用太陽能,盡可能利用自然通風採光,選用節能型取暖和製冷系統;選用保溫材料,倡導適宜裝飾,杜絕毛坯房;在家庭推廣使用節能燈和節能電器,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同時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我國一些地方特別是有些城市發展低碳經濟的熱情很高,應該出台相關的指導意見,規范低碳經濟的內涵、模式、發展方向和評價體系等。
重視低碳交通的發展方向。加強多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建設形成機動車、自行車與行人和諧的道路體系;建設現代物流信息系統,減少運輸工具空駛率;加強智能管理系統建設,實行現代化、智能化、科學化管理;研發混合燃料汽車、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使用柴油、氫燃料等清潔能源,減輕交通運輸對環境的壓力。
第三,加強國際合作,形成低碳研發技術體系。
走低碳發展道路,技術創新是核心。應採取綜合措施,為企業發展低碳經濟創造政策和市場環境。應研究提出我國低碳技術發展的路線圖,促進生產和消費領域高能效、低排放技術的研發和推廣,逐步建立起節能和能效、潔凈煤和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匯等多元化的低碳技術體系,為低碳轉型和增長方式轉變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應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通過氣候變化的新國際合作機制,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通過參與制定行業能效與碳強度標准、標桿,開展自願或強制性標桿管理,使我國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低碳技術、設備和產品達到國際先進乃至領先水平。
第四,提高認識,鼓勵利益相關方參與。
低碳發展不但是政府主管部門或企業關注的事情,還需要各利益相關方乃至全社會的廣泛參與。由於氣候變化涉及面廣、影響大,因此,應對氣候變化首先需要各政府部門的參與,同時需要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專家共同參與,加強研究、集思廣益、發揮集體智慧。同時,應加強相關的輿論宣傳。
總之,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們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的重要途徑。應通過產業結構以及能源結構的調整、科學技術的創新、消費方式的改變和優化、政策法規的完善等措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低碳導向型社會,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研究課題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遴選公告》,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行業協會、國際組織以及其他經審查符合條件的機構或組織均可提出申請,課題內容重點圍繞關系「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申請單位選題時,可參考國家發展改革委門戶網站刊載的《「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目錄》,也可圍繞《目錄》確定的重點領域和方向,自行確定研究題目。
申請單位可登錄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網站,從《「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專欄》中下載課題申請書及相關材料,並於5月5日前通過郵寄或電子郵件方式按要求提交申請。
「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目錄
「十三五」國際環境變化及對我國發展的影響
「十三五」經濟轉型升級動力機制和制度環境研究
「十三五」創新驅動的戰略重點與創新型國家建設研究
「十三五」推進教育現代化與人才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建設研究
「十三五」經濟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和戰略舉措研究
「十三五」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研究
「十三五」工業結構升級與布局優化研究
「十三五」現代農業發展戰略與糧食安全戰略研究
「十三五」信息經濟發展研究
「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究
「十三五」服務業發展重點和機制研究
「十三五」住房保障體系與房地產健康發展研究
「十三五」我國區域發展重點和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研究
「十三五」生態文明建設及制度研究
「十三五」環境治理重點及模式創新研究
「十三五」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及綠色低碳發展研究
「十三五」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研究
「十三五」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研究
「十三五」健康保障發展問題研究
「十三五」完善扶貧脫貧機制研究
「十三五」國有企業改革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研究
「十三五」公共服務重點和財政保障機制研究
「十三五」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和風險防範研究
「十三五」對外開放戰略及開放新格局研究
「十三五」我國企業「走出去」發展戰略研究
「十三五」良好開局夯實基礎
㈥ 康重慶的科研項目
2014.01~2017.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電力系統不確定性分析」(51325702)
2011.01~2014.12,科技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研發(一期)」課題二,「間歇式能源發電多時空尺度調度系統研究與開發」(2011AA05A101)
2011.01~2013.12,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碳捕集電廠在電力系統中的效益評估與優化決策」(51381340276)
2011.01~2013.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母線負荷預測的新型理論架構及其關鍵技術研究」(51077077)
2009.01~2011.12,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電力系統多級負荷預測及其協調問題的研究」(200800030039)
2008.01~2010.12,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電力市場中風險識別、評估與防範的理論研究」(NCET-07-0484)
2008.01~2010.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序列運算理論擴展與電力系統不確定性分析方法」(50777031)
2006.03~2009.03,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大型電廠及電力系統運行技術」(104020)
2004.01~2006.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電力市場中可靠性的新特點及其分析方法研究」(50377016)
2001.01~2003.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用序列運算理論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50007005) 2014.01-2014.12,丹麥科技部國際合作交流項目(Danish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Ke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for Integrating Offshore Wind Power into Electric Power Grid」(海上風電接入電網關鍵技術研究),丹麥科技大學(DTU)
2013~201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 and Texas A&M University Research Grant Program, 「 Quantifying the Value of Energy Coupon in Smart Power Distribution Grids」
2013.10~2013.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電網適應型風電技術』中韓雙邊學術研討會」(51381340276)
2010.04~2012.03,2010年中英合作交流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英國皇家學會(RS),「含大規模風電場的電力系統靈活運行方法研究」(51011130161) 2014.05-2015.06,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經濟技術研究院,「江蘇電網規劃方案運營效率評估方法研究與系統研發」
2014.01-2015.12,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智能有序用電輔助決策支持技術研究」
2014.01-2016.12,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含大規模新能源發電的電力系統規劃技術模型及綜合評估方法研究」
2013.12-2014.11,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智能電網背景下的山東節能低碳電網研究」
2013.12-2014.09,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南方電網中長期多類型新能源綜合消納能力研究」
2013.03-2014.11,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適應大規模新能源發電的供應側與需求側聯合調峰技術」
2013.01~2014.12,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考慮資源和電網適應性的風電優化規劃技術研究與應用」
2013.01~2014.12,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發電接納力評估分析平台研發與示範應用」
2012.01~2015.12,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大電網構建關鍵技術研究」
2012.10~2013.12,江西省電力科學研究院,「不確定因素建模與電網風險評估研究」
2012.07~2013.03,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風電模擬系統開發」
2012.01~2014.12,華北電網有限公司,「低碳發展模式下電網能效提升及節能評價關鍵技術研究」
2012.01~2014.12,江西省電力公司,「以電網低碳化為特徵的智能電網綜合集成技術研究與示範」
2011.08~2012.01,雲南電網公司,「雲南電網公司低碳發展模式及目標研究」
2011.10~2011.12,廣東電網公司電網規劃研究中心,「廣東電網海上風電消納能力研究」
2011.01~2012.12,河北省電力公司,「低碳背景下電源電網協調規劃理論及方法研究」
2011.01~2011.12,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廣東電網低碳發展的技術途徑與評價方法研究」
2009.07~2010.12,國家電力調度通信中心,「可再生能源的模型和運行方式對調度運行影響研究」
2010.09~2010.12,甘肅省電力公司風電技術中心,「大規模風電基地遠距離輸送及消納配套政策的研究」
2010.09~2010.12,國網能源研究院,「我國堅強智能電網促進低碳發展的效果評估」
2009.09~2011.03,(香港)中電控股有限公司,「中國電力行業低碳發展的戰略規劃與關鍵技術」
㈦ 低碳在國內外的現狀
中國發展低碳經濟仍面臨諸多瓶頸 中科院3日發布的《200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提出了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目標,2020 年,中國低碳經濟的發展目標是: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至60%,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報告預計如果中國採取較為嚴格的節能減排技術和相應的政策措施,並且在有效的國際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下,中國的碳排放可爭取在2030年到2040年達到頂點,之後進入穩定和下降期。 專家表示,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快速工業化發展階段,要實現上述目標,仍面臨諸多瓶頸。 首先,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是中國向低碳發展模式轉變的長期制約因素。據了解,目前全國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煙塵都是由燃煤排放的,大氣污染中僅二氧化碳造成的經濟損失就佔GDP的2.2%。雖然中國基本上已經形成了以煤炭為主、多種能源互補的能源結構,但是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的65%左右仍為煤炭,這種以煤為核心的能源結構在目前以及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很難改變。 參加兩會的委員和代表們指出,長期來看中國能源消費仍將穩步上升,短期來看擴內需過程中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仍將保持一定的增長剛性,加上節能准入和落後產能退出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仍相當艱巨,需要繼續「沖刺」。 代表們指出,由於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企業的投入動力在減少,今年節能減排的壓力很大。這時,政府就面臨保增長和調結構的選擇。在保增長的時候,如何使節能減排工作跟上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其次,中國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與發展低碳經濟之間存在著比較尖銳的矛盾。目前中國處於快速工業化的發展階段,重化工業發展比較迅速,水泥、鋼材、電鍍等高耗能的行業含碳量非常高。這也給中國發展低碳經濟帶來了壓力。如何提高這些行業的生產水平和技術,在生產最好的產品的同時使碳的排放量達到最小是我們今後關注和研究的課題。 第三,總體技術水平落後則是制約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嚴重障礙。實現低碳經濟是保護氣候的重要途徑之一,但要真正實現低碳經濟還需要先進科技的支撐。比如甲烷的回收利用、HFC23焚燒、氧化亞氮的分解、二氧化碳收集並儲存技術等。 最後,人們節能減排的意識淡薄,更多低碳經濟停留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比如在夏季,如果辦公室空調調高1攝氏度,以每天開10小時計算,則1.5匹空調機可節電0.5千瓦時。每節約1千瓦時的電,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千克;開車時快速啟動和急剎車只能節省4%的時間,而燃料消耗卻增加39%,一些有毒物質排放則增加5倍以上。 美國新能源政策將加大中國減排壓力 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對綠色能源,低碳經濟情有獨鍾。奧巴馬在其新能源政策中承諾,在未來10年內耗資1500億美元刺激私人投資清潔能源;實施「總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計劃,到205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在1990年水平的基礎上降低80%。 為積極應對碳排放,奧巴馬計劃自2012年起,連續10年撥款150億美元給環境署用於推廣新能源市場化,未來10年建立起一支6450億美元的能源基金,用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清潔環境和推廣可再生能源。 此外,奧巴馬還要求,全球合作建立一個規模巨大的有關溫室氣體排放權的世界組織,如果哪個國家浪費能源就必須購買溫室氣體排放權。顯然,美國期望成為全球清潔替代能源的領頭羊,其必然利用在環保和節能技術等低碳技術上的先發和領先優勢,強制推行限制碳排放等新的綠色壁壘。 在美國新能源技術革新的帶動下,包括英法日在內的不少發達國家政府在最新的拯救經濟計劃中都不約而同地將低碳經濟作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英國提出到2050年建成低碳經濟社會;日本正致力於發展低碳技術;德國環保技術產業有望在2020年趕超傳統製造業,成為該國主導產業。這種國際大環境將使新能源技術的開發和合作成為一種世界潮流,誰掌握了先進技術,誰將掌握先機,掌控世界發展的主動權。 美國的減排政策從布希政府退出《京都議定書》到奧巴馬提出新能源政策,可以說出現了180度的大轉彎,這無疑會使本來就在國際上面臨減排壓力的中國要面對更艱難的局面。不久前剛剛結束在華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
㈧ 學術論文 關於綠色低碳環保有哪些研究課題
你可以在愛問共享裡面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