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課題
⑴ 碧桂園天水項目什麼時候動工,具體位置在麥積區什麼地方
個么操
⑵ 《天水市的植被狀況》
呵呵
你不是在開玩笑把
我建議你到甘肅林業網上搜索啊
天水市林業局行政執法依據
瀏覽字體:大 中 小
中國沙棘資源開發利用20年歷程分析
李敏
(黃河上中游管理局 陝西 西安 710021)
(此文刊載在《沙棘》雜志2005年第二期1-5頁)
摘要: 20年來,我國的沙棘資源開發利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沙棘資源面積增加了一倍,凸現了「突破口」效應,加快了黃土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的治理;加工利用形成了新的產業,沙棘知名度大大提高,在大部分省區獲得認可,在西部大開發中得到了重視,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伴隨著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我國沙棘資源開發利用不可避免地具有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雙重屬性。本文採用反映計劃經濟體制的政府行為指標和反映市場經濟體制的專利數量來分析20年的發展歷程,將我國沙棘資源開發利用20年的歷程劃分為宣傳發動階段、全面突破階段和市場引導階段。20年的我國沙棘資源開發利用從計劃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到市場經濟發展模式,適應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形式,達到了環境治理和經濟發展的「雙贏」,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代潮流,順應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現了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沙棘 開發利用 歷程
1 前言
50多年來,我國為了治理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為了促進老少邊貧地區的經濟發展,示範推廣了大量的植物品種,但多數沒有形成規模,沒能實現可持續發展。能夠推廣到全國,持續20年的發展,產生巨大生態和經濟效益,甚至在世界產生影響的,除了沙棘,絕無僅有。以下對20年的沙棘資源開發利用歷程做一簡要分析,剖析我國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軌跡,為今後的發展提供借鑒。
20年來,我國的沙棘資源開發利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沙棘資源面積增加了一倍,加工利用形成了新的產業,沙棘知名度大大提高,在大部分省區獲得認可;凸現「突破口」效應,加快了黃土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的治理;在西部大開發中得到了重視,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促進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
20年的我國沙棘資源開發利用在國家改革開放持續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伴隨著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經歷了政府機構改革、加入WTO、西部大開發、退耕還林、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治理沙塵暴等政治、經濟、環境的重大事件。因此,我國沙棘資源開發利用不僅遵循著「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波浪前進,曲折發展」的規律,而且不可避免地具有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雙重屬性。
在我國現行的體制下,成立機構、召開大型會議等是典型的計劃經濟政府行為;專利制定的建立則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為此,本文採用反映計劃經濟體制的政府行為指標和反映市場經濟體制的專利數量來分析20年的發展歷程。
2 20年發展歷程總述
統計1985-2004年國家、流域機構、省區成立沙棘組織協調機構、召開全國沙棘工作會議、現場會議、產品展示會議、學術會議;沙棘專業委員會會議;流域沙棘(培訓、工作)會議;國內召開的國際沙棘會議和組團出國培訓考察、接待國外政府(國際組織)考察團等反映政府行為的資料,以該年度發生這些事件的次數,做出圖1。
從圖1看出,20年來,反映政府行為事件的數量不僅波動較大,而且呈下降趨勢。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政府行為減少的數量是年數(1、2……20)的負的0.26倍。其中1986年成立機構、召開會議等反映政府行為的事件達12起,是20年中最多的一年,1987年為11起,數量為第二,1986和1987年政府行為事件佔20年總量的24%。在我國以計劃經濟為主體的經濟體制條件下,這些政府行為極大地促進了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發展。
20世紀末期以來,全國性的會議大幅度減少,涉及加工利用的全國會議幾乎沒有。其中2004年一次會議也沒有召開。全國性會議的減少,從一個方面反映了計劃經濟政府行為在沙棘資源開發利用中的逐漸淡出。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的經濟體制逐步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因此也對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專利制度作為市場經濟體制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場經濟發展的特點,因此沙棘專利的數量變化一方面反映了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市場經濟屬性,同時也反映了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狀況,
作者統計了1985-2003年的沙棘專利數量(因檢索專利資料時,2004年的沙棘專利沒有全部公布,因此本文沒有採用2004年的沙棘專利數量數據,避免造成分析結果的偏差)。從圖2可以看出,沙棘專利數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1993年和2000年顯現出兩個高峰,其中2000年的專利數量達到37項,包括軟硬飲料、食品、化妝品、保健品、葯物、生產工藝設備,以及產品包裝等門類。
採用回歸方法,進一步分析沙棘專利的變化趨勢,發現,沙棘專利數量的變化呈指數增加趨勢,而且具有較高的相關關系,這說明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市場經濟屬性越來越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推動了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發展。
綜合以上圖1和圖2,做出圖3。從圖3可以看出,我國沙棘資源開發利用20年來在國家政治、經濟,以及自然氣候的影響下,不斷波動、起伏,甚至大起大落。採用統計分析方法,做出發展趨勢線,可以看出,近20年的歷程從總體上仍然呈現出持續發展的趨勢。
3 20年發展歷程分階段論述
根據以上計劃經濟政府行為和市場經濟專利技術的增減變化過程,結合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實際,可以將20年的發展歷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宣傳發動階段,全面突破階段,市場引導階段。
3.1宣傳發動階段(1985-1988年)
1985年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時任水電部部長的錢正英同志向中央提交了《以開發沙棘資源作為加速黃土高原治理的一個突破口》的報告,得到了中央領導的支持,其後時任水電部中國水利實業開發總公司總經理的紐茂生同志攜帶錢正英部長的親筆信,前往山西、陝西、遼寧、河北、甘肅、寧夏、內蒙古等省區調查了解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情況。1986年有關流域機構和省區分別成立了沙棘辦公室,推動各地沙棘資源開發利用。在強大的政府行為推動下,1986年全國建立加工利用企業90多家,年加工能力達到44900t;完成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初步查清了資源狀況。同年9月由水電部、林業部和山西省聯合召開了全國沙棘開發利用經驗交流會,原水電部、林業部、輕工業部、衛生部、商業部、國家醫葯管理局、國家體委、中國土畜產進出口總公司和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新聞媒體的18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議交流了經驗,互通了信息,明確了方向,堅定了信心,對促進沙棘資源的開發利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此基礎上,1987年全國沙棘協調辦公室和有關單位聯合召開了6次不同類型的全國性會議,分別是:3月全國沙棘協調辦公室和中國工商經濟開發公司在北京舉辦的沙棘產品貿易洽談會、3月全國沙棘協調辦公室和國際商場在天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5月全國沙棘協調辦公室和國家科委在青島召開的沙棘綜合利用新技術推廣會、10月全國沙棘協調辦公室和林業部造林經營司、水電部中國水利實業開發總公司在建平召開的沙棘資源現場會、12月在陝西楊陵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沙棘科研學術會議、12月全國沙棘協調辦公室、輕工部、水電部、林業部聯合召開的第二次沙棘產品質量評議會。這些會議從組織領導、資源建設、產品開發、市場營銷、科學研究和宣傳推廣等方面宣傳了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成果,推動了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發展。
經過兩年多的宣傳發動,各地創辦了以生產飲料等初級產品為主的加工廠近100家;黃河水利委員會沙棘辦公室在黃河中游黃土高原地區選擇16個縣(旗)開展了沙棘資源建設試點工作;1988年世界第一份沙棘專業雜志――《沙棘》在中國誕生。
1988年3月在西安召開了沙棘專業委員會常委擴大會議,會議對兩年來的沙棘開發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沙棘開發已經在全國普遍推開,開發內容逐漸深化,資源建設已被各界重視,科研與生產結合初見成效;錢正英同志提出的以開發沙棘作為治理黃土高原突破口的建議正在實現;全國沙棘資源開發利用在中央有關部委和各級政府的重視與支持下,經過短短兩年的宣傳發動,達到了開發利用的高潮。
3.2全面突破階段(1989-1998年)
3.2.1 1989年,在國際大氣候和國內改革方針調整的影響下,市場出現疲軟,一些產品銷減少,影響了沙棘的開發利用。
1990年7月在山西五台山召開沙棘專業委員會常委擴大會議,會議分析了沙棘開發利用形勢,討論了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途徑,研究了如何提高沙棘開發的經濟效益,確定了下一步宏觀指導思想,提出了「八五」期間的開發利用戰略決策。1990年12月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了第二屆全國沙棘開發利用工作會議。這是在我國沙棘開發利用事業由起步階段轉入攻堅階段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時任水利部副部長的鈕茂生同志在會上做了「為國分憂,為民造福,大力發展沙棘事業」的工作報告。表彰了「七五」期間在沙棘開發利用中作出突出成績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會議指出:雖然我們面臨著許多問題和困難,但問題和機遇同在,困難和希望並存,只要堅定信念,持之以恆,積極工作,踏實穩步地向前發展,沙棘開發利用事業就一定會取得更大成績。本次會議為使沙棘開發利用事業走出低谷,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92年在以沙棘油為龍頭的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方面突破性的進展,1993年下半年沙棘資源建設和加工利用獲得了新的活力,發展速度顯著加快:沙棘種植區域得到擴大,新建和成立了一批加工銷售企業,開發了一些適銷對路的新產品。呈現出第二次沙棘資源開發利用高潮。
3.2.2 從1989年開始我國沙棘資源開發利用進入全面突破階段,其主要標志是:資源建設蓬勃發展,加工利用產銷兩旺,科學研究碩果累累,國際交流成效顯著。
在沙棘資源建設方面,黃委沙棘辦公室實施的沙棘治理砒沙岩工程獲得成功,1993年水利部在東勝市召開了沙棘資源建設現場會,宣傳推廣沙棘治理砒沙岩的成果。1995年5月在西安成立了「全國沙棘資源基地建設聯誼會」。1997年7月 UNDP援助中國沙棘開發項目在北京啟動。1997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與玻利維亞經濟發展部簽署沙棘種植合作備忘錄。在總結沙棘治理砒沙岩成果的基礎上,1998年9月國家計委立項的「晉陝蒙砒砂岩沙棘生態工程」正式啟動。
在此期間,統計全國沙棘種植面積達到每年6.7萬hm2,其中黃土高原地區年統計種植面積5萬hm2以上,占同期黃土高原年代水土保持造林面積的10%左右;涌現出一批以種植沙棘加快治理水土流失的典型。資源建設初現「突破口」效應,。
在加工利用與市場開拓方面,加工企業數量劇增,生產企業遍布全國;產品種類增加,產量上升,質量提高,加工層次深化;市場迅速擴大,沙棘產品廣為人知,一些產品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國際市場得到開拓,產品出口遍及亞洲、歐洲、美洲;加工效應顯著提高。
1992年在社會各界、國內各類刊物對沙棘油葯用效果宣傳力度加大,特別是《人民日報》等刊物的宣傳,使全社會提高了對沙棘油醫療保健作用的認識,使沙棘油市場得到迅速開拓。沙棘油的加工從上半年的每公斤100多元還賣不出去,到下半年每公斤零售價超過500元還供不應求。從此以後,雖然沙棘油的價格幾經變化,有所降低,但至今仍保持在較高的價位。在沙棘油高價格的刺激下,沙棘油生產得到各地企業的重視,使沙棘油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加工生產得到較大的促進。1992年出現的第二次開發利用高潮就是在以沙棘油為龍頭的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方面產生突破的形勢下形成的。
為了規范沙棘油和其他沙棘產品的生產,1994年6月全國沙棘協調辦公室,發布了沙棘籽油(HB/QS002—94)和沙棘果油(HB/QS001—94)全國行業標准。1995年3月水利部批准成立全國沙棘產品檢測中心。1995年12月全國沙棘企業聯誼會在京成立並召開了第一次年會。
在科學研究方面,完成了全國性沙棘資源普查,掌握了我國沙棘資源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沙棘屬植物新分類體系,得到國際沙棘界的認可;選育出中國第一代經過改良的沙棘品種,建立了中國沙棘引種、選種、育種和良種繁育體系;以治理嚴重水土流失為目的,大面積種植人工沙棘林,成套技術取得實質性進展,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大面積種植沙棘獲得成功;對沙棘屬植物生理生化特徵特性有了進一步認識,以沙棘葯用有效成分為主要原料的醫葯保健品研製有了長足發展。
在沙棘科學研究方面取得的最主要的成果是沙棘良種選育。該研究成果為中國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獲得了最高國家獎勵。1986年黃委天水水保站開始沙棘的引種和育種工作。1988年黃委沙棘辦在黃河中游地區擴大對產自新疆的中亞沙棘(蒙古沙棘)的引種區域。1991年黃委沙棘辦與中國林業科學院協作,在黃河中游地區選擇東勝、離石、磴口、西峰、綏德、永壽等試驗點,開展沙棘良種選育研究,1995年沙棘育種課題在北京通過林業部組織的鑒定,認為該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與此同時,在遼寧阜新、陝西永壽、內蒙古東勝等地的育種研究也先後完成並通過了鑒定。這些研究項目培育出沙棘良種13個,包括以采果為主的經濟型品種,以園林綠化為主的觀賞型品種,以放牧和草原改良為主的生態經濟型品種,以保持水土為主的生態型品種。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園藝研究所1994~1997年完成了國家外專局下達的引進俄羅斯大果沙棘良種及技術項目,其引進俄羅斯大果沙棘優良品種38個。1997年沙棘遺傳改良系統研究獲得林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8年該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至此,歷經十年的我國第一代沙棘良種選育工作以顯赫的成果完成。
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1989年10月首屆國際沙棘學術交流會議在陝西西安舉行,會議提出了建立國際沙棘研究培訓中心的倡議。 1991年聯合國資助青海「婦女參與發展」項目開發沙棘取得進展。1993年我國組織了迄今為止最大的代表團參加在俄羅斯召開的第二屆國際沙棘學術交流會,進一步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科學成就,為確立中國在世界沙棘開發中的主導地位奠定了基礎。
1995年在中國召開國際沙棘研討會,與會各國專家一致同意在中國北京成立國際沙棘研究培訓中心,並簽署了在中國北京成立國際沙棘研究培訓中心、促進國際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北京宣言》。《北京宣言》肯定了中國在沙棘資源開發利用方面的成就,確立了中國在世界沙棘界的主導地位。
1998年聯合國開發署援助「中國沙棘開發」項目投入實施,該項目主要包括三部分:提高沙棘研究示範和培訓的能力;增強農戶的沙棘種植和開發的能力;提高組織、協調及研究管理的能力。通過項目的實施,增強了中國與其他國家諸如加拿大、芬蘭、俄羅斯等國的交流與合作。
3.3市場引導階段(1999年以後)
3.3.1 隨著又一輪政府機構的改革,1998年以後,各級各地沙棘辦公室先後停止活動,1997年5月中編辦批准全國沙棘協調辦公室更名為水利部沙棘開發管理中心,成為水利部正式的事業單位,政府職能淡化,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政府行為減弱,與此同時,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展完善的大背景下,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市場機制不斷發育,繼續推動了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發展。
3.3.2 1999年以來6年批准沙棘專利139項,佔20年專利數量的54.3%。不僅沙棘加工產品、技術、設備申報專利,而且沙棘資源建設的技術也申報專利。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2002年發明了構建沙棘聯合共生體方法,該發明2004年1月7日公開,專利號為02132424。該方法以沙棘為宿主植物的VA菌根真菌聚叢球囊霉(G.aggregatum)與沙棘為宿主植物的弗蘭克氏放線菌共同接種於沙棘形成沙棘聯合共生體。本發明形成的聯合共生體提高沙棘的抗逆性,增強宿主植物沙棘的適應性,能夠較好地應用於今後的造林引種、育苗及經濟林等生產實踐中,尤其是逆境條件下的造林與復墾;同時在促進沙棘生長,沙棘病蟲害的防治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應用前景;豐富和發展了聯合共生理論。
寧夏銀川市藍天實用技術研究所2002年發明了同穴喬灌混交種植方法,該發明2003年6月18日公開,專利號為02160200。該方法應用於水土保持、治理沙漠和荒山等生態建設,不擠佔有效耕地、不需平整土地、不需建造灌溉渠系,不用破壞地形地貌及現有植被,投資小,見效大。
3.3.3 在資源建設方面,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與企業大規模生產相結合,「公司加農戶」的模式得到推廣,資源建設持續發展。水利部沙棘中心實施的砒沙岩沙棘種植項目採用這種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據該中心負責人介紹,1998年「晉陝蒙砒砂岩區沙棘生態工程」啟動實施,該項目由沙棘中心作為項目法人具體組織實施。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實行了項目法人制、工程承包制和「政府+公司+農戶」的管理機制。確保種植任務能夠放的下,沙棘果實能夠收的上,為項目的進一步開展積累了經驗,打好了基礎。
目前有許多沙棘產品加工企業,不僅生產沙棘產品,也重視沙棘資源建設。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天驕資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是以沙棘種植、研究開發及沙棘產品生產為主的企業。公司的經營宗旨是大力開展沙棘產品,帶動沙棘資源建設,走公司加農戶的路子,實現農民增收、生態環境改善、企業長足發展,即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三贏的目標。從1996年開始生產天驕牌沙棘醋和開發沙棘產品以來,先後獲國家三項專利技術.目前已形成沙棘良種試驗、育苗、種植及沙棘產品開發生產、經營一條龍的內蒙第二家從事沙棘開發利用的企業。公司在距東勝30公里處建立柴登萬畝沙棘原料基地,經過建設將形成公司連基地、基地連農戶、農戶受益於基地的大果沙棘樣板基地。使其達到改善生態環境、農牧民增收和企業發展的"三贏"模式。
右玉縣通過「封育、天然林改造、人工種植、發展人工種植園」四種方法,使全縣不同覆蓋度的沙棘林發展到30萬畝,沙棘基地可結果12000餘噸,產籽2100噸。在此基礎上,右玉縣組建了年產沙棘系列產品500噸的綠都食品飲料公司,年利稅20多萬元。同時組建了以沙棘稈為原料,年產值450萬元的人造板廠。1998年,右玉縣和北京匯源集團聯營建起年產沙棘飲料25000噸的匯源沙棘飲料公司。目前右玉縣已經有各類沙棘加工企業十幾家,每年為縣財政增收500多萬元,占財政總收入的五分之一,成為全縣新的經濟增長點。沙棘的生產和加工,一方面為下崗職工和農民提供了廣闊的就業渠道,另一方面為廣大農民每年平均增收100多元,社會效益逐年提高。
3.3.4 在良種沙棘推廣方面,近年來主要通過市場行為進行繁殖推廣。據筆者調查,目前我國沙棘良種扦插苗的生產能力達每年上千萬株,2003年春沙棘良種苗木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黑龍江、遼寧、甘肅等省區依託地理和自然條件優勢,年繁殖沙棘良種苗木均在200萬株左右,成為沙棘良種苗木繁殖大省。
3.3.5 在市場銷售方面,沙棘資源開發利用各個領域均充分利用有利的市場機制,大力推廣銷售沙棘種苗、沙棘原料、沙棘產品。經調查,我國許多沙棘科研、良種繁育、產品加工、設備製造單位和企業均通過互聯網和各種廣告推銷產品。據分析,從《沙棘》雜志創辦到2003年,沙棘廣告頁數量呈指數趨勢增加,特別是1999年以後,廣告數量大幅度增加。這從一個方面反映了沙棘產品銷售單位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銷售行為特點。
綜上所述,20年來我國沙棘資源開發利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歷了宣傳發動、全面突破、市場引導等階段,從計劃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到市場經濟發展模式,適應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形式,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代潮流,順應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達到了環境治理和經濟發展的「雙贏」,實現了沙棘資源開發利用的可持續發展。
我找到了就這么多啊
你自己找找看把
我的可以用的話就用把
不可以我可幫助你找啊
呵呵
甘肅農業大學我可是有認識的人啊
⑶ 天水白鹿倉項目啥時開工
天水白鹿倉項目應該沒有開工。
⑷ 關於李白的研究性課題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戶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
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天寶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盪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斗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屈原而後,他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杜甫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評,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有《李太白集》。
⑸ 研究課題:比起其他水,喝天然水(如泉水、雨水、河水)有哪些優缺點
泉水最好,它富含了大量人體必須的微量物質,有助於人的正常代謝和生長 其它工業水都不行
⑹ 天水東方紅村有棚改項目嗎
答:天水東方紅村事實應該有棚改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