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歐盟科學院院士

歐盟科學院院士

發布時間: 2021-03-19 19:46:33

⑴ 潘建偉的獲獎記錄

2016年1月,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作為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項目第一完成人,潘建偉因45歲的年齡優勢,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歲獲該獎的年齡記錄。此前,華羅庚、錢學森等曾獲該獎。
2015年,被評為「2015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
2013年10月30日,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2012年06月,國際量子通信獎。該獎項於2012年8月1日在第11屆量子通信、測量和計算國際學術大會上正式頒發。此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是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領域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學術盛會。 潘建偉是獲得國際量子通信獎這一榮譽的首位華人物理學家。
2012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物理學部)。
2010年,全球青年領袖(Young Global Leaders)。
2008年11月,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的TWAS Young Affiliates(通訊院士)。
2008年10月,德國海德堡大學榮譽教授。
2007年,美國物理學會貝勒講席(Beller Lectureship)。
2006年10月,第六屆中國青年科學家獎。
2006年03月,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2005年08月,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2005年06月,歐洲物理學會菲涅爾獎(Fresnel Prize)。此獎為歐洲物理學會授予在量子電子學和量子光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青年科學家。
2004年,第十五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2004年,第八屆「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
2004年,德國洪堡基金索菲亞獎(Sofija Kovalevskaja Award)。 (屬於科研基金,研究經費為105萬歐元)
2004年,歐盟瑪麗·居里傑出研究獎(Marie Curie Excellent Research Award)。(屬於科研基金,研究經費為115萬歐元)
2004年,德意志研究聯合會尼托研究基金諾特爾獎 (Emmy Noether Research Award)。(屬於科研基金,經費113萬歐元)
2003年,奧地利科學院施密德獎(Erich Schmid Prize)。此獎為奧地利科學院授予四十歲以下的青年物理學家的最高獎,兩年一度,每次一人。
2003年-2008年,德國海德堡大學,物理所,瑪麗·居里講座教授。
2002年,德國洪堡基金索菲亞獎(Sofija Kovalevskaja Award)。 (屬於科研基金)
國際
5次入選歐洲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進展」。
(《物理世界》「年度十大突破」自2009年發布以來,在學術界具有重要權威性,入選的科學研究要符合:具有至關重要性;對科學知識有顯著推進;理論與實驗具有緊密聯系;為所有物理學家普遍關注等條件。 )
4次入選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的「年度物理學重大事件」。
2015年,歐洲物理學會《物理世界》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第一名),《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
英國《自然》雜志在報道潘建偉團隊量子通信研究成果的新聞特稿《量子太空競賽》中指出,「在量子通信領域,中國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由一個不起眼的國家發展成為現在的世界勁旅,將領先於歐洲和北美。」
2013年,美國物理學會《物理》雜志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十一項項重大進展,《利用測量器件無關量子密鑰分發解決量子黑客隱患》。
2005年潘建偉還榮幸地被綜述雜志《現代物理評論》(影響因子高於《自然》)邀請撰寫綜述文章,這是中國實驗物理學家在《現代物理評論》上撰寫的第一篇文章。能夠被邀請在如此權威的學術雜志上撰寫綜述文章,意味著作者該領域所享有的聲望與權威性。
2003年5月22日,英國《自然》雜志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了題為《任意糾纏態純化的實驗研究》的論文(潘建偉是第一作者)。《自然》雜志審稿人稱贊潘建偉等人的論文「構成了量子信息實驗領域一個非常重要的進展」,「首次令人信服地在實驗上證明了量子信息處理中任意未知的退相干效應是可以被克服的」。為體現對這項研究的重視,《自然》雜志同時以封面及新聞與評論的形式報道了這項研究成果,而全世界每年只有大約3至4篇重要的物理學論文被《自然》雜志以封面形式發表。
1997年,英國《自然》雜志題為《實驗量子隱形傳態」》的論文(潘建偉是第二作者),該成果不僅被公認為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開山之作 ,同時還被歐洲物理學會和美國物理學會評為世界物理學年度重大進展,被美國《科學》雜志評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進展。該工作後來還同倫琴發現X射線、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等影響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被《自然》雜志選為「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之一。
中國
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年度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3次入選教育部評選的「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3次入選科技部評選的「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
2007年1月20日,由54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出的200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在京揭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量子物理與量子信息研究部潘建偉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的成果「實現六光子薛定諤貓態」榜上有名。這是科大成果連續第五年入選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也是潘建偉團隊的研究成果最近五年內第四次入選「十大科技進展」。
2004年,潘建偉研究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五光子糾纏和終端開放的量子態隱形傳輸,《自然》雜志發表了這一成果。這一成果同時入選歐洲物理學會和美國物理學會評選出的年度國際物理學重大進展,這對中國科學家來說是第一次。

⑵ 歐盟第七框架計劃的2010年度項目評審結果

歐盟第七框架計劃 公布了2010年度受理項目的評審結果,國際著名食品工程專家、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CIGR)候任主席、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都柏林大學(UCD)終身教授華人科學家孫大文(Da-Wen Sun)喜獲兩項歐盟第七框架計劃項目資助,項目總資助金額超過200萬歐元。其中,孫大文獲得近100萬歐元的項目經費支持。歐盟框架計劃項目申請競爭極為激烈,項目平均申請成功率只約為15%左右。在這次申請中,孫大文遞交的三項項目全部通過了評審,其中有兩項獲得立項資助,取得了相當出色的67%的成功率。
在獲得資助的兩項項目中,孫大文將聯合幾個國家的科研單位和中小型企業盡快實現科技成果的產業化,促進中小型企業對創新科技產品的研發及新市場的開發,提升整體競爭力。 其中一項是將孫大文所開發的熟肉製品真空超快速冷卻技術進行工業化成果轉化。該技術首次採用了冷卻機理完全不同的真空冷卻方法,以蒸發相變的傳熱過程取代傳統方法中以熱傳導傳熱模式為主的傳熱過程,從而獲得極其明顯的超快速效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另一項目是在孫大文的超聲波過程強化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孫大文首次將超聲波技術應用於食品凍結過程中加速冰核和控製冰晶體的形成與分布,從而在凍結過程中快速獲得了細胞內外大小均等的細小冰晶分布,達到減少能耗,增加冷凍效率和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這一新項目將使用超聲波技術來改變葡萄酒成分的相互作用,高效地強化加速葡萄酒的陳釀過程,促進葡萄酒的老熟,從而在很短時間里使葡萄酒達到類似自然陳釀葡萄酒的味道,酒體和風味。
項目首席科學家
項目首席科學家孫大文(Da-Wen Sun)是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愛爾蘭皇家科學院(Royal Irish Academy)院士,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的生物系統工程和食品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學術權威,國際上該領域最活躍、最具創造力、最有影響的學術帶頭人之一,在國際同行中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他的主要研究包括製冷、冷凍及乾燥過程和系統、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過程模擬和優化以及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等。
現任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簡稱UCD)食品和生物系統工程教授,是愛爾蘭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華人終身教授。長期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歐盟和愛爾蘭政府的一系列重大科研項目。在世界上著名雜志和國際會議上發表了超過700篇高水平論文,出版專著14部,其中超過350篇論文被SCI收錄(h指數=54),與國內合作發表SCI論文近一百篇。特別是在計算機視覺、真空冷卻和CFD模擬等方面的論文已經成為其他研究者的經典參考文獻。根據湯森路透集團出版發行的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2010年7月1日有關全球農業科學家排名,全球共有2554名科學家排名進入農業科學專業領域前1%的「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科學家」,其中孫大文教授名列前茅,列全球前31位。
2010年,他光榮當選為在愛爾蘭被視為最高榮譽與成就巔峰的愛爾蘭皇家科學院(Royal Irish Academy)院士。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李源潮同志特委託中組部發去賀信表示祝賀,盛贊孫大文「為中華兒女爭了光」,「為推動中國食品技術的發展,培養年輕人才,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貢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李海峰也發去賀信表示祝賀,稱「這不僅僅是您個人的榮譽,也是全體華僑華人的光榮和驕傲!」同年,他又被推選為素有農業工程界的「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簡稱CIGR,又譯「國際農業工程學會」)即任主席,任期從2011年元月開始,並將於2013年起接任主席,成為自成立八十年來首位出任該重要國際機構主席的華人。2011年,他被增選為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這是歐洲華人科學家首次當選該院院士,孫大文也因此成為歐洲歷史上首位擁有兩院院士的華人。
先後於2000年和2006年被授予CIGR傑出獎,2007年被授予印度食品科學家及技術人員協會會士(AFST(I) Fellow Award)榮譽稱號,2008年獲CIGR成就獎,2010年獲CIGR最高獎項CIGR會士榮譽稱號(CIGR Fellow Award),並於2004年被英國皇家機械工程師學會授予「食品工程師年度人物(Food Engineer of the Year Award)」大獎。2010年12月底,被全球32個國家的152家中文媒體共同評為「2010年全球海外華人社區十大新聞人物」。2013年3月,他獲頒由鳳凰衛視,中國新聞社等兩岸三地富有影響力的十餘家華文媒體共同評選的2012-2013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神舟九號飛行乘組等獲獎個人和團體同台領獎。2013年5月,他又榮獲國際食品保護協會(IAFP)頒發的冷凍食品基金會冷凍研究獎(Frozen Food Foundation Freezing Research Award),成為美國本土以外首位獲得該著名獎項的科學家。
他是英國皇家農業工程師學會會士(Fellow)和愛爾蘭工程師學會會士(Fellow),同時他還兼任SCI和EI收錄、2012年影響因子為4.115的《食品和生物加工技術》(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Springer)國際期刊主編、《現代食品工程》(Contemporary Food Engineering,CRC Press / Taylor & Francis)系列叢書主編和多家SCI收錄的國際期刊編委,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十幾所高校的顧問教授或客座教授,以及多次應邀出任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大會主席、重要國際學術大會主旨演講人和歐盟框架計劃、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委員會等特邀項目評委等多項重要國際職務。

⑶ 西方經濟學家有哪些盡量多說一些,最好是百度百科開頭那點人物簡介 即可。

歐元之父蒙代爾

今天,如果你在歐洲旅行,那麼無論你走到哪裡,你都可能看到那個大半個圓形、中間有兩條橫杠的標志,那就是歐盟15國的共同新貨幣歐元的圖案。
歐元的成功流通自然是參與國在整體上積極努力的結果,但歐元的誕生卻是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羅伯特·蒙代爾的功勞。
歐盟用歐元蒙代爾有功
蒙代爾是國際經濟學界的名人。他在1997年獲美國經濟學會頒發的傑出人士獎,1998年被選為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早在20世紀60年代,蒙代爾就富有遠見地預言,在一個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中,匯率變動和資本高度流動對經濟政策會產生極大影響。他以一篇論及「最適當貨幣區」的文章奠定了歐元理論,最終促使歐元順利出台,因此被尊稱為「歐元之父」。
1999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該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蒙代爾;瑞典皇家科學院長達7頁的贊詞,更肯定了他「歐元之父」的地位。
他對經濟學的貢獻主要來自兩個領域,一是經濟穩定政策,二是最優貨幣區域理論。他在金融政策和財政政策上的研究,曾經影響了美國里根時代的供應經濟學派,在研究國際資本流動對於一個國家經濟的影響上,蒙代爾可以說是走在同行們的前面。
近百萬獎金用於三方面
不過蒙代爾完全不是人們想像中的老學究模樣,他滿頭銀發,還有一雙深邃的藍眼睛,在舉手投足間不經意地散發出個人魅力。他的「懶散」風格同樣聞名遐邇,用地道的中國話來形容就是「馬大哈」。他有三個經典故事為世人和媒體津津樂道,在此不得不提:一則是他曾當選美國計量經濟學院士,但因為他根本沒拆信,對此榮譽全然不知;二則是當選為美國經濟學會主席後,忘記出席就職典禮,讓等待聽他就職演說的崇拜者空歡喜一場;最後一則是他擔任著名學術刊物《政治經濟學學報》主編期間,經常懶得看稿復信,以至於這份學術刊物最終慘遭倒閉。
最具蒙氏風格的是他處理諾貝爾獎金的方式。近100萬美元的獎金令這位經濟大師頭疼了好一陣子,結果還是制定了一個頗具戲劇性的花錢計劃,首先是修繕自己在義大利的豪宅,然後再花錢為自己的兒子買一匹矮馬,最後以歐元形式存入賬戶。年初有中國媒體問及蒙代爾,他存在銀行里的獎金是不是因為歐元貶值而虧了錢,「歐元之父」頗為認真地答道:「我得到獎金後,將它們兌換成了歐元,那是在2000年9月。在我選擇兌換歐元後,開始虧了些錢,不過後來歐元回升又賺了一些。所以總的來說應該算不賺不虧。」
還有奈斯比特、保羅·克魯格曼、

⑷ 孫大文的人物簡介

孫大文,英文名:Da-Wen Sun,廣東省潮州市人,國際著名華人食品科學家,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 Europaea)院士,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終身教授,是國際著名的生物系統工程和食品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學術權威,國際上該領域最活躍、最具創造力、最有影響的學術帶頭人之一,在國際同行中享有極高的知名度。1982年在華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1985年獲碩士學位,1988年獲化學工程博士學位。1989年至1995年,分別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紐卡斯爾大學和謝菲爾德大學任職。1995年起,受聘於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UCD),成為在愛爾蘭第一個獲得永久教職的華人,並且以最短的時間從講師晉升為高級講師、副教授和正教授。當前,孫大文博士是愛爾蘭都柏林大學食品和生物系統工程教授,領導著食品冷凍及計算機化食品技術研究團隊,是愛爾蘭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華人終身教授。他的主要研究包括製冷、冷凍及乾燥過程和系統、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過程模擬和優化以及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他在真空冷卻熟肉製品、計算機視覺檢測比薩餅質量、採用可食用膜技術實現果蔬貨價期延長等方面具有世界領先的開創性成就,得到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報導。他在世界上著名雜志和國際會議上發表了800多篇高水平論文,出版專著14部,其中超過400篇論文被SCI收錄(H指數=65) 。
他是英國皇家農業工程師學會會士(Fellow)和愛爾蘭工程師學會會士(Fellow),同時他還兼任SCI和EI收錄、2012年影響因子為4.115、全球全食品行業排名第六的《食品和生物加工技術》(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Springer)國際期刊總主編、《現代食品工程》(Contemporary Food Engineering,CRC Press / Taylor & Francis)系列叢書主編和多家SCI收錄的國際期刊編委,華南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江南大學、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等十幾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顧問教授或客座教授。以及多次應邀出任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大會主席、重要國際學術大會主旨演講人和歐盟框架計劃、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委員會等特邀項目評委等多項重要國際職務。 由於他在世界食品工程領域所作的突出貢獻和在該領域的領導地位,先後於2000年和2006年被素有農業工程界的「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CIGR)授予CIGR傑出獎,2007年被授予印度食品科學家及技術人員協會會士(AFST(I) Fellow Award)榮譽稱號,2008年獲CIGR成就獎,2010年被授予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會士(CIGR Fellow Award)榮譽稱號,並於2004年被英國皇家機械工程師學會授予「食品工程師年度人物(Food Engineer of the Year Award)」大獎。2010年12月底,被全球32個國家的152家中文媒體共同評為「2010年全球海外華人社區十大新聞人物」。2013年3月,他獲頒由鳳凰衛視,中國新聞社等兩岸三地富有影響力的十餘家華文媒體共同評選的2012-2013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神舟九號飛行乘組等獲獎個人和團體同台領獎。2013年5月,他又榮獲國際食品保護協會(IAFP)頒發的冷凍食品基金會冷凍研究獎(Frozen Food Foundation Freezing Research Award),成為美國本土以外首位獲得該著名獎項的科學家。2015年6月,他又被授予國際工程與食品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and Food,IAEF)終身成就獎(IAEF LifetimeAchievement Award),這一獎項是為表彰世界上傑出工程師為食品工程貢獻一生而設立的。
2010年,他當選為代表愛爾蘭國家最高學術榮譽和成就巔峰的的愛爾蘭皇家科學院(Royal Irish Academy)院士。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李源潮同志特委託中組部發去賀信表示祝賀,盛贊孫大文「為中華兒女爭了光,」「為推動中國食品技術的發展,培養年輕人才,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貢獻。」同年,他又當選為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即任主席,任期從2011年元月開始,並於2013年起接任主席,他成為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成立82年以來的首位華人主席。 2011年,他再獲殊榮,被光榮增選為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成為首次當選該院院士的歐洲華人科學家,同時也成為歐洲歷史上首位擁有兩院院士的華人。2012年,他又當選為國際食品科學院(IAFoST)院士,為全球共增選的22名院士中唯一來自愛爾蘭的學者。
根據湯森路透集團出版發行的基本科學指標(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資料庫有關全球農業科學家排名,在匯集和分析過去十年Web of Science所收錄SCI論文系統的數據統計,全球共有四千多名科學家排名進入農業科學專業領域前1%的「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科學家」(Most Cited Scientists),其中孫大文多年來一直名列前茅,位列第26名(2015.1),按「高被引論文(HIGHLYCITEDPAPERS)」排名,全球排名第一(2015.8) 。
他是中國僑聯特聘專家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廣東院士聯誼會常務理事。

⑸ 作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國強現在從事怎樣的研究

張國強院士現在從事的研究是蒸發冷卻技術。其中包括了蒸發冷卻技術和超導技術相結合之後的電工裝備和該技術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這個技術聽著就比較高端大氣上檔次,一般如果不是業內的人士應該對這個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一般來說,能做到院士的人研究的東西應該都是特別深奧的那種。要是可以研究成功的話,那麼多人類的貢獻是非常大的。

綜合上面所說,張國強院士現在從事的研究是蒸發冷卻技術方向的研究。也非常希望他能夠研究成功,這樣子對我們的貢獻是巨大的。可能這也是作為一個院士自己會覺得特別榮耀的地方之一吧。

⑹ 求中國的"歐洲科學院院士"名單。 歐洲科學院院士含金量似乎太低。

截止2019年,中國的"歐洲科學院院士"名單為。

1、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劉康

2、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

3、中國科學院院士、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燦

4、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帥志剛

5、愛爾蘭都柏林大學食品科學教授孫大文

6、東南大學數學系曹進德

7、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

8、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王寧

9、南京大學中美文化中心主任何成洲

10、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張隆溪

11、北京理工大學梅宏

12、清華大學朱文武

13、浙江大學聶珍釗

14、上海交通大學尚必武

15、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教授於吉紅

16、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員金雙根

17、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教授郎建平

18、香港城市大學楊彤教授

19、東南大學教授曹進德

20、復旦大學教授金國新

21、同濟大學教授張弛

22、香港城市大學教授任廣禹

歐洲科學院院士含金量並不低,歐洲科學院院士來自35個歐洲國家,主要從歐洲各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中選出,代表著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界最優秀的科學精英和學術權威,有院士3000人左右,包括6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有多位是在當選院士後才榮獲諾貝爾獎的。

(6)歐盟科學院院士擴展閱讀:

歐洲科學院(The Academy of Europe)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是歐洲多國科學部長倡導創立,英國皇家學會等多個代表歐洲國家最高學術水平的國家科學院共同發起成立的一個包括東、西歐國家的國際科學組織。

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分20個學部,其學科領域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科學技術等,是國際上跨地域和學術領域最廣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

歐洲科學院院士主要從歐洲各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中選出,代表著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界最優秀的科學精英和學術權威。候選人首先由來自不同國家的院士推薦到科學部,經學部初審後推薦到提名委員會進行通訊評審,最後由歐洲科學院的專門委員會審核通過。

⑺ 愛爾蘭國立大學的華人教授

孫大文(Da-Wen Sun)是愛爾蘭國立大學首位華人終身教授,也是愛爾蘭有史以來的第一位華人終身教授。他是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 ,愛爾蘭皇家科學院(Royal Irish Academy)院士,國際著名的生物系統工程和食品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學術權威,國際上該領域最活躍、最具創造力、最有影響的學術帶頭人之一,在國際同行中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他的主要研究包括製冷、冷凍及乾燥過程和系統、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過程模擬和優化以及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等 。
現任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簡稱UCD)食品和生物系統工程教授,長期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歐盟和愛爾蘭政府的一系列重大科研項目。在世界上著名雜志和國際會議上發表了超過700篇高水平論文,出版專著14部,其中超過350篇論文被SCI收錄(h指數=54),與國內合作發表SCI論文近一百篇。特別是在計算機視覺、真空冷卻和CFD模擬等方面的論文已經成為其他研究者的經典參考文獻。根據湯森路透集團出版發行的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2010年7月1日有關全球農業科學家排名,全球共有2554名科學家排名進入農業科學專業領域前1%的「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科學家」,其中孫大文教授名列前茅,列全球前31位。2010年,他光榮當選為在愛爾蘭被視為最高榮譽與成就巔峰的愛爾蘭皇家科學院(Royal Irish Academy)院士。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李源潮同志特委託中組部發去賀信表示祝賀,盛贊孫大文「為中華兒女爭了光」,「為推動中國食品技術的發展,培養年輕人才,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貢獻。」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李海峰也發去賀信表示祝賀,稱「這不僅僅是您個人的榮譽,也是全體華僑華人的光榮和驕傲!」同年,他又被推選為素有農業工程界的「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農業工程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and Biosystems Engineering,簡稱CIGR,又譯「國際農業工程學會」)即任主席,任期從2011年元月開始,並將於2013年起接任主席,成為自成立八十年來首位出任該重要國際機構主席的華人。2011年,他被增選為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這是歐洲華人科學家首次當選該院院士,孫大文也因此成為歐洲歷史上首位擁有兩院院士的華人 。
先後於2000年和2006年被授予CIGR傑出獎,2007年被授予印度食品科學家及技術人員協會會士(AFST(I) Fellow Award)榮譽稱號,2008年獲CIGR成就獎,2010年獲CIGR最高獎項CIGR會士榮譽稱號(CIGR Fellow Award),並於2004年被英國皇家機械工程師學會授予「食品工程師年度人物(Food Engineer of the Year Award)」大獎。2010年12月底,被全球32個國家的152家中文媒體共同評為「2010年全球海外華人社區十大新聞人物」。2010年12月底,被全球32個國家的152家中文媒體共同評為「2010年全球海外華人社區十大新聞人物」。2013年3月,他獲頒由鳳凰衛視,中國新聞社等兩岸三地富有影響力的十餘家華文媒體共同評選的2012-2013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神舟九號飛行乘組等獲獎個人和團體同台領獎。2013年5月,他又榮獲國際食品保護協會(IAFP)頒發的冷凍食品基金會冷凍研究獎(Frozen Food Foundation Freezing Research Award),成為美國本土以外首位獲得該著名獎項的科學家。
他是英國皇家農業工程師學會會士(Fellow)和愛爾蘭工程師學會會士(Fellow),同時他還兼任SCI和EI收錄、2012年影響因子為4.115的《食品和生物加工技術》(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Springer)國際期刊主編 、《現代食品工程》(Contemporary Food Engineering,CRC Press / Taylor & Francis)系列叢書主編和多家SCI收錄的國際期刊編委,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十幾所高校的顧問教授或客座教授,以及多次應邀出任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大會主席、重要國際學術大會主旨演講人和歐盟框架計劃、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委員會等特邀項目評委等多項重要國際職務。

⑻ 英國名牌大學排名前十

英國大學排名,是指一些權威機構發布的英國的大學排名。英國存在多個版本的大學排名,包括官方每七年左右發布一次的科研水平評估(REF)排名,上海軟科、泰晤士高等教育(THE)、QS、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泰晤士報、衛報、獨立報等媒體發布的英國大學排名。

其中,在2019年發布的世界四大排行榜(軟科、THE、QS、U.S. News)中,均進入英國前十名的大學有: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愛丁堡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和布里斯託大學。[1][2][3][4]大學的排名由許多因素構成,不同的機構會出現的排名結果可能不同。
(8)歐盟科學院院士擴展閱讀
(1)劍橋大學,坐落於英國劍橋,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與牛津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屬「G5超級精英大學」。劍橋大學是英語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學,前身是一個於1209年成立的學者協會。

(2)牛津大學,位於英國牛津,是一所譽滿世界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採用書院聯邦制,與劍橋大學並稱「牛劍」,並且與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同屬「G5超級精英大學」。



(3)英國倫敦學院大學預科課程分文科和理科兩部分, 倫敦大學學院人文預科(簡稱UPCH)為一年全日制人文,社會科學與學術英語學習的優質課程。改課程是提供給已完成中等教育,但尚未擁有資格直接就讀倫敦大學學院或英國其他名校之人文與社會科學課程,且品學兼優的世界各地學生。

(4)愛丁堡大學,簡稱愛大,是一所位於英國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的世界著名公立綜合研究型大學,英國老牌名校,世界20強名校。愛大創建於1583年,是英語國家中第六古老的高等學府。由於其悠久的歷史、龐大的規模、卓越的教學質量與科研水平,愛丁堡大學在2018/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全球第18位。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