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漢中
A. 歷史上的「漢中」是今天的哪
陝西
B. 漢中有哪幾所大學分別是幾本
漢中有3所大學,其中陝西理工大學是本科(現在不再劃分一本、二本、三本,統稱為本科);陝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是專科;漢中職業技術學院是專科。
陝西理工大學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東一環路1號;陝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位於陝西省漢中大河坎;漢中職業技術學院位於陝西省漢中市漢台區宗營鎮316國道西側81號。
(2)科學漢中擴展閱讀
1、陝西理工大學
學校創建於1958年,是一所具有60年辦學歷史的省屬普通高等學校,也是全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先後經歷了漢中大學、漢中師范學院與北京大學漢中分校、陝西工學院等發展階段。2001年,漢中師范學院和陝西工學院合並為陝西理工學院,2016年經教育部批准,陝西理工學院更名為陝西理工大學。
學校現有三個校區,校園總面積136萬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68萬平方米。現設有17個學院和2個教學實驗實訓中心。設有65個本科專業。擁有中國語言文學、機械工程、生物學、化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食品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7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2、陝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院校,隸屬於陝西省教育廳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學院始建於1982年,經過34年的實踐與探索,形成了辦學特色鮮明、專業結構合理、培養目標明確、就業體系完善的現代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學院已成為中國航空工業和西部地區高技能人才培養和服務基地。
3、漢中職業技術學院
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由漢中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業務受陝西省教育廳管理和指導。學院2010年順利通過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先後被授予「教育部首批信息化建設優秀試點單位」「陝西省平安校園」「陝西省省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
參考資料來源:陝西理工大學—學校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陝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院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漢中職業技術學院—學院簡介
C. 漢中與關中的區別是什麼
一樓那個不是人,不知道就不要放 屁,漢中被譽為西安的後花園,你家後花園是經常發洪災 嘛!不知道就不要亂說,一樓的那個啥被驢踢了
陝西分了個陝北、關中、和陝南,
關中屬於北方關中是平原
陝南漢中俗稱』西北小江南漢中是盆地 漢中的氣候是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氣體濕潤,該地區的人主食是大米,主要栽種水稻,盛產桔子、茶葉
尤其是漢中方言接近四川、重慶方言。
關中食麵條為主
漢中食米為主
自然風光
漢中是地球上同緯度生態最好的地方。這片被巍峨秦嶺和蒼莽巴山環繞的盆地,被長江兩大支流漢江與嘉陵江滋養的秀土,雖然位於中國西部,但卻擁有與江南同樣的秀色,是一處得南北之利、兼南北之美的風水寶地。游歷漢中,撲面而來的是滿目蒼翠。佛坪自然保護區林海茫茫,峭峰幽谷密布,是西北第一家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也是中國首個野外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長青自然保護區有「生物資源庫」之美譽,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尤其是以四大國寶——朱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最為著名,國內外科學界廣泛關注;黎坪國家森林公園奇峰怪石林立,泉溪池瀑競秀,被稱為西北的「九寨溝」;紫柏山山嶽巍峨,九十二峰、八十二坦、七十二洞,風景如畫,霧靄蒸騰,其高山草甸、紫柏天坑,世稀罕見;午子山山勢險峻,壑幽林密,素有陝南「上華山」之稱,其山中2500餘畝世界珍稀白皮鬆蔚為壯觀;褒谷口石門景區高峽平湖,儀態萬千,仿建的石門棧道依山傍水,凌空飛架,再現了秦漢棧道的宏偉風貌和形制特色;紅寺湖煙波飄渺,山水交融,恬靜神秘,是「一幅天然的國畫長卷」;南湖天靈地秀,林茂竹修,曲徑通幽,是一處集錦式的水上園林;西北最大的柑枯生產基地,城固十萬畝枯園,金秋時節桔紅橙黃,游園采桔,其樂融融;全國第二大櫻桃基地,西鄉櫻桃溝花開時節,山林盡染,絢麗多彩,十里飄香;還有百萬畝油菜、五十萬畝的茶園,每到春季,沿江兩岸百里金黃,蜂飛蝶舞,令人心曠神怡。
在漢中,一座現代化的飛機城正在崛起、發展和壯大。這就是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所屬的大型骨幹企業——陝西飛機製造公司。1975年,由陝西飛機製造公司生產的中國第一架運八飛機在這個廠房裡進行總裝,並於1975年12月29日從漢中城固機場飛上祖國的藍天
D. 「漢中」屬於哪個地震帶
龍門山地震帶。
E. 何謂漢中文化,漢中精神又指什麼
真正理解漢中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
漢中為什麼稱漢中?漢中,得名於漢水。漢水,得名於天漢,也就是銀河。古代的祭司、神官、天文學家認為:盤古開天闢地後,祝融和共工天地大戰,天傾西北,地降東南,形成了黃天厚土的世界。天漢位於天的中央,把天空分為兩部分。與此相對應的,地上也應該有一條大河,位於大地的中央,並且把大地分為兩半。當時已知的世界:北邊有一條大河,就是黃河,南邊也有一條大河,就是長江。那麼這條大河就應該位於黃河和長江的中央。他們找到了這條大河。天上的大河叫漢,所以他們就把地面上的這條大河也命名為漢,又叫漢水、漢江。漢水源頭有一座城市,東面是平原大海,西面是雪山戈壁,北面是草原沙漠,南面是森林沼澤,那麼它也位於大地的中央,於是就起名為漢中,意思就是漢水之源,大地中央。所以漢中的別名也叫天漢。
漢中的歷史就如同漢水一般,從雲霧繚繞的遠方,從高山之端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流過漢中的山川,也流過數千年的漫長歲月。
早在烽火不斷的春秋戰國時期,漢中就是秦、楚兩國相爭之地。秦惠文王時,秦國戰勝楚國,楚國不得不劃地媾和,於是秦取地六百餘里,置漢中郡。漢中這個名字被首次載入史冊。
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以漢中為發祥地,築壇拜韓信為大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統一天下,成就了漢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漢朝、漢人、漢族、漢語、漢文化等稱謂就一脈相承至今。
三國時期,漢中是魏蜀兩國兵戎相見的主戰場,老將黃忠在漢中定軍山下刀劈夏侯淵
,驍將趙雲漢水之濱大敗曹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一代名相諸葛亮在漢中屯兵8年,度過了他一生最為嘔心瀝血的歲月,六齣祁山,北伐曹魏,鞠躬盡瘁。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涌現出的歷代人類英傑,他們的精神是我們後人最彌足珍貴的財富。漢水同樣是一條偉大的母親河,因為生於斯,游於斯,逝於斯的歷代名流璨若星漢。
而他們中最能代表漢中的精神財富有三種:第一種:張蔡精神。
張騫
,博望侯,大行令,中外歷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探險家、絲路之父、走向世界的第一人、第一個外來物種的大規模引進者。(張騫為漢中本土人)蔡倫
,龍亭侯,尚方令,名垂千史的發明家,造紙之父。(蔡倫為湖南來陽人,其封地在漢中洋縣)張騫-蔡倫精神就是開拓創新精神的最好代名詞。
第二種:留武才德。
張良
,留侯,漢初三傑之一,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開國謀臣。(張良為安徽毫州人,其封地在漢中留壩)諸葛亮
,武鄉侯,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外交家,第一宰相,智慧的化身。(諸葛亮為山東琅琊望族)
張良、諸葛亮
皆是智慧超群、功勛卓著、德行彪炳青史的非凡人物。
第三種:李蘇風流。
李白:青蓮居士,供奉翰林,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為華裔中亞人,西涼王族後裔)蘇軾:東坡居士,龍圖閣學士,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四川眉山人)李白、蘇軾均是天才型的大詩人,他們是中國中古文學史上的雙子星座。
李白灑脫不羈、傲世獨立、易於觸動、感情暴發力強;蘇軾率真、孤傲、豁達、超脫,而他們都是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只是時代更多地成就了他們的藝術天才。
漢中亦稱天漢,天漢一詞,寄託著漢人豐富的美好願望和純真的自我覺醒意識,它不僅是漢人的自信心所賴以產生的出發點和堅強基石,也成為漢人雄視宇宙的象徵。這自然鑄就了本源的天漢氣概,再加上張蔡精神、留武才德、李蘇風流,漢中遂成為漢家精神文化的發祥地。天漢氣概彰顯了漢中乃至漢民族博大、自信的一面;張蔡精神實質上是一種中華民族稀有的科學精神;留武才德體現了一種儒法兵三家的交融;而李蘇風流則體現了一種儒道合一的精神。
此外,在漢中還有歷代名流:劉邦:曾為漢中王,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為江蘇沛縣人)韓信:淮陰侯,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高祖稱他指揮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
蕭何月下追韓信
的典故就發生在漢中)鄭子真:高隱名士,谷口先生,甘恬秉默,教人則勉以敬天、事人之道。雖名振京師,然隱居不仕,常垂釣於褒谷口。(鄭子真為漢中本土人)班超:定遠侯,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班超為陝西咸陽人,其封地定遠乃漢中鎮巴前身)李固:太尉,東漢時代著名的忠正耿直的大臣,北斗喉舌。(李固為漢中本土人)曹操:魏公,丞相,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曹操為安徽亳州人,
曹操曾親帥大軍進攻漢中)張魯:閬中侯,鎮南將軍,五斗米道的師君(教祖)。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