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大班科學飛

大班科學飛

發布時間: 2021-03-18 13:50:42

『壹』 大班科學教案:怎樣讓紙飛起來

目標:1、提高來幼兒的自合作、探究的能力。
2、能根據簡單的圖示折疊紙飛機。

3、觀察紙飛機的飛行狀況,能在比較中嘗試改進紙飛機。
准備:長方形紙若干,兩種飛機折法的圖示。
過程:一、讓紙飛起來

1、教師出示一張白紙說:「小朋友,老師手裡有一張白紙,你有什麼辦法讓它飛起來?」
2、幼兒說說讓紙飛起來的辦法。

3、根據幼兒的提議,教師提問:「你們誰會折飛機?請舉手。」(讓會折的小朋友先折)

4、視幼兒情況再提問:「那不會折的小朋友怎麼辦?」(幼兒互想辦法)

『貳』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 飛機是怎麼來的

1903年12月17日,由美國奧維爾·萊特駕駛一架由兄弟倆自製的名叫「飛鳥」的飛機試飛成功,開辟了人類航空事業的新紀元。首次試飛離開地面飛行120英尺(36.58米),持續飛行12秒,實現了持續的、有動力的、可操縱的載人飛行。萊特兄弟也因此成為得到世界各國承認的飛機發明人。但是萊特兄弟並非是第一個操縱重於空氣的裝置、有把握地飛離地面的人。
早在1857-1858年間,一位名叫費利克斯·迪唐普爾·德克魯瓦的法國海軍軍官製造了一架精巧的單翼模型機,它可用本身的動力起飛。最初用發條推動,而後則用蒸氣,可飛一段短距離,並能圓滿著陸。十多年後,迪唐普爾又製成一架相似的全尺寸飛機,它裝有上反角機翼、水平尾翼和方向舵,並裝有一台熱氣發動機。大約在1874年,由一名年輕的法國水手駕駛,經過一段下坡滑跑後起飛,在空中飛過一段短的距離。這是有史料記載的第一次有動力載人飛機作這樣的飛行。

早於萊特兄弟成功前21年,俄國海軍軍官莫查伊斯基,經過20年對飛鳥和風箏的潛心鑽研,造成了一架飛機,裝有兩台英國製造的發動機。於1882年夏天由機械師高魯別夫駕駛該機試飛成功。俄國人自稱這是世界上第一架能飛的飛機。但世界各國不予以承認,說俄國人的飛機並不是依靠自己的動力飛起來的。也有的說俄國的飛機是藉助山坡下滑的力量,才完成了短暫的跳躍飛行。

在整個飛行史上,法國的克萊芒·阿代爾是一位最有爭議的人物。人們普遍承認,阿代爾是第一個駕駛有動力的飛機離開平地的人。但至今對阿代爾仍存在爭議的焦點是,關於真正持續飛行和「連續跳躍飛行」兩者之間的區別。

1890年10月9日,阿代爾駕駛一架叫「神風」的飛機,在靠近格雷茨的阿美因小山村進行了秘密試飛,由於屬於軍事保密的緣故,試飛的結果當時沒有透露。據史料記載:阿代爾製造的飛機像一隻蝙蝠,機翼可以折疊,翼展14米,翼面積28平方米,機長6.5米,裝有一台14.7千瓦的蒸汽機,帶動一幅4葉螺旋槳,發動機總重296千克。這架飛機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其發動機,後來的計算表明,發動機的重量/功率比僅為1:13,遠遠優於同時代的水平。法國政府在六七十年代還宣稱阿代爾是首次完成飛機研製和試飛成功的人。

『叄』 大班科學活動說課稿 有翅膀的動物都會飛嗎

活動過程

一、出示動物圖片

1.請幼兒仔細觀察它們的翅膀,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特點。

2.引導幼兒分析討論。
提問:剛才你看到了哪些動物?
它的翅膀是什麼樣子的?
它會飛嗎?」
(幼兒相互討論,尋找答案)

3.教師小結:原來,動物們的翅膀是不同樣的,有的有羽毛,有的沒有;
有的有兩對翅膀,有的只有一對;有的會飛,有的不會飛。

二、動物的翅膀

1.動物有翅膀就一定會飛嗎?(不是)
2.哪些會飛哪些不會呢?(雞、鴨、鵝等不會飛,鳥、蜜蜂、蝴蝶等會飛。)
3.哪些動物的翅膀有羽毛?」(雞、鴨、鳥等有羽毛,蜜蜂、蝴蝶等沒有。)
4.哪些動物有一對翅膀,哪些有兩對呢?」(鳥、雞等有一對,蝴蝶、蜻蜓等有兩對。)

三、了解動物翅膀特點

1.有一對翅膀的動物: 鳥、雞等
2.有兩隊翅膀的動物:蝴蝶、蜻蜓等
3.有羽毛翅膀的動物:雞、鴨、鳥等
4.沒有羽毛翅膀的動物:蜜蜂、蝴蝶等
5.有翅膀會飛的動物:鳥、蜜蜂、蝴蝶等
6.有翅膀不會飛的動物:雞、鴨、鵝等

四、幼兒自由想像「假如我有一雙翅膀」。

如果我們人也有翅膀那該多好呀!你們想要翅膀嗎?
如果有一對會飛的翅膀,你想做什麼呢?」幼兒暢談

『肆』 大班科學教案有翅膀的動物都會飛嗎

一、出示動物圖片 1.請幼兒仔細觀察它們的翅膀,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特點。 2.引導幼兒分析討論。 提問:剛才你看到了哪些動物? 它的翅膀是什麼樣子的? 它會飛嗎?」 (幼兒相互討論,尋找答案) 3.教師小結:原來,動物們的翅膀是不同樣的,有的有羽毛,有的沒有; 有的有兩對翅膀,有的只有一對;有的會飛,有的不會飛。 二、動物的翅膀 1.動物有翅膀就一定會飛嗎?(不是) 2.哪些會飛哪些不會呢?(雞、鴨、鵝等不會飛,鳥、蜜蜂、蝴蝶等會飛。) 3.哪些動物的翅膀有羽毛?」(雞、鴨、鳥等有羽毛,蜜蜂、蝴蝶等沒有。) 4.哪些動物有一對翅膀,哪些有兩對呢?」(鳥、雞等有一對,蝴蝶、蜻蜓等有兩對。) 三、了解動物翅膀特點 1.有一對翅膀的動物: 鳥、雞等 2.有兩隊翅膀的動物:蝴蝶、蜻蜓等 3.有羽毛翅膀的動物:雞、鴨、鳥等 4.沒有羽毛翅膀的動物:蜜蜂、蝴蝶等 5.有翅膀會飛的動物:鳥、蜜蜂、蝴蝶等 6.有翅膀不會飛的動物:雞、鴨、鵝等 四、幼兒自由想像「假如我有一雙翅膀」。 如果我們人也有翅膀那該多好呀!你們想要翅膀嗎? 如果有一對會飛的翅膀,你想做什麼呢?」

『伍』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蜻蜓生下來就會飛嗎

蜻蜓生下來是不會飛的。 蜓蜻,無脊椎動物,昆蟲綱,蜻蜓目,差翅亞目昆蟲的通稱。 一般體型較惖大,翅長而窄,膜質,網狀翅脈極為清晰。視覺極為靈敏,單眼3個;觸角1對,細而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細長、扁形或呈圓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細而弱,上有鉤刺,可在空中飛行時捕捉害蟲。稚蟲水蠆,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後蛻皮羽化為成蟲。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成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蟲,實為益蟲。

『陸』 幼兒園大班科學誰在學飛的反思怎麼寫

教學目標: 觀察圖畫,能用簡單的語言概括畫面內容。 理解故事幽默的結尾。 初步建構和拓展關於動物飛行的經驗。 教學准備: 經驗准備:觀看一些關於動物飛行的影響資料。 材料准備: 1、 讀本中涉及到的動物的寫實照片(不要卡通照片),最好能清晰反映動物的典型特徵。 2、 製作經驗網路圖所需要的材料。 3、 各種相關圖片。 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 和幼兒一起復習歌曲《誰會飛》。 對幼兒說:「剛才我們唱了『誰會飛?鳥會飛,拍拍翅膀飛呀飛』。小朋友,除了鳥,還有什麼動物會飛呢?」(此時幼兒可能仍會不斷說出各種會飛的鳥,如麻雀、老鷹等。教師無需糾正,而應對其加以總結:你說得很對,這也是一種鳥,鳥兒會飛。)按照經驗網路圖(俘虜1),對幼兒給出的答案進行羅列和歸納(向幼兒示範文字記錄的作用)。 然後,向幼兒出示一些動物圖片,如大象、獅子、企鵝、鴿子、蚊子等,請幼兒指出哪些動物會飛、哪些動物不會飛,並貼到經驗網路圖中相應的位置上。 通過討論,幫助幼兒總結出動物飛行需要的基本要素——翅膀。 2.閱讀圖畫(初次) 遮擋文字,逐頁觀察畫面,主要注意兩條線索: 1. 每種會飛的動物的翅膀有什麼特徵? 2.每個動物介紹自己會飛的時候,會怎麼說? ① 第一頁:老鷹在做什麼呢?它是怎樣飛的(請幼兒模仿老鷹飛行和俯沖的動作)?你們仔細觀察一下,老鷹的翅膀有什麼特點?(將幼兒的描述用文字記錄下來。)想一想,老鷹會說什麼呢? ② 第2-5頁:同第1頁(重點 不同動物的 ,模仿它們飛行的樣子,讓幼兒通過觀察和動作,體驗不同動物翅膀的特點和飛行的特點)。 ③ 第6頁:這是誰?它的翅膀什麼樣?它想做什麼?它能成功嗎? ④ 第7頁:發生了什麼事情?小雞會說什麼呢?小雞為什麼飛不起來呢?(無需展開討論,引起幼兒思考即可。) 3.閱讀圖畫(再次) 結合第一次大書閱讀時的討論和記錄,用比較完整的語言總結出畫面上有什麼動物、它在做什麼、它的翅膀什麼樣、它飛起來有什麼特點等,為幼兒示範如何按照一定的線索完整描述畫面的內容。例如第一頁:老鷹在捉兔子,它的翅膀又大又硬,很有力量。它飛翔的時候用力扇動翅膀,飛得非常快! 4.總結分享 自由活動時,還可以請有興趣的小朋友幫助進一步的整理。將整理好的經驗網路圖貼在教室牆壁上,作為幼兒日常學習和討論的資源。請幼兒回家後繼續和家長一起探索關於動物飛行的知識,搜集會飛的動物和其他會飛的東西的圖片。 《誰會飛》教學反思 《誰會飛》是中班第一學期的第一個讀本,該讀本巧妙的將重疊詞「*來*去」的學習融入到對一些常見事物、動物的運動特點的介紹中,對於重疊詞,我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並不會陌生,在閱讀時,老師通過肢體表演和小組比賽的形式激發孩子活動時的興趣。 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在疊詞的正確使用上,有的孩子知道疊詞但不知道使用;有的孩子知道運用但經常詞不達意,需要肢體動作加以補充。因此在拓展環節中,通過仿編的形式幫助孩子學習正確運用疊詞。活動分兩步驟:一是替換;二才是仿編。這個過程由易到難,幼兒易接受。最後請幼兒畫出仿編的事物加以對已學內容的鞏固,整個活動目標明確,實施起來也很順利,孩子們的參與積極性較高,不足之處是孩子的傾聽分享意識不強,大部分孩子喜歡議論而不是聽其他小朋友的發言。

『柒』 科學大班飛來飛去教案

設計意圖

2~3歲的幼兒,詞彙增多,能用單句表達願望,但在集體面前講述,特別是清楚、完整、正確地講述仍有一定困難。而要大多數孩子集中注意力,聽同伴講話,他們也往往出現心不在焉、做小動作的狀況。針對上述情況,我們在組織托班幼兒講述活動時,除考慮制定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目標,提出不同發展水平的要求外,還重點考慮到幼兒的講述形式,考慮用適當的方法調節其注意,發揮每一個孩子在講述活動中聽說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幼兒初步的創新意識。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活動讓幼兒學說短句「小貓(小朋友)在干什麼」。

能力強的:在集體面前獨立完整地說短句。

能力中等的:跟著老師或集體完整地說短句。

能力弱的:學說單詞或片語。

2.培養幼兒參與講述活動的興趣,鼓勵他們大膽講述。

活動准備

1.幾幅小貓活動圖:①捉老鼠、②釣魚、③吃魚、④睡覺。

2.幼兒按發展水平分三組坐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1.學說短句。

(1)以小貓的叫聲引起興趣。

(2)逐一出示圖片,感知學說短句。

教師提問:「小貓在干什麼?」要求幼兒能完整地說出:小貓在捉老鼠,小貓在釣魚,小貓在吃魚,小貓在睡覺。教師視幼兒講述情況給予必要的示範。

(3)走近幼兒,蹲下讓孩子看清畫面,讓全體幼兒反復練說2~3次。教師糾正不正確的講述,並以貓媽媽的口吻鼓勵孩子們說。然後再以「小貓睡覺了,小朋友要做游戲」,引出下一活動。

2.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