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科學
❶ 《中國教育科學》刊號
《中國教育科學》有月刊、季刊、年刊,是由中國教育科學學會、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組編、中國教育科學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學術期刊,旨在貫徹全國教育科研工作會議精神,弘揚教育學術,繁榮教育科學,深化教育理論研究,服務中國教育改革發展。其中,《中國教育科學》月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注冊檔號(4)in TELA NR 8/11],國際標准刊號 ISSN1993-6893,國圖刊號 G000Y0039,中圖刊號 380Y0027,博看網刊號0-3241,由教育家汪廣仁擔任總編。至於其它的《中國教育科學》雜志,我就不知道了。
另外,也不能說上新聞總署網站查不到的刊物都是非法期刊,因為新聞總署網站只能查到我國自己批辦的刊物,境外刊物哪怕是世界著名期刊在我國新聞總署網站也查不到。
內容補充:專家回應:●幼兒、中小學、高校教師評職稱論文發表加分(提升工資):1、不同等級的教師獲得的工資和津貼是不同的;2、教師評聘職稱要求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論文,所以要發表文章;3、教師也是創造性的工作。為了總結、提高、對社會做貢獻,把自己的經驗、思考寫下來,就是論文。發表了論文,就是對社會的貢獻,就可以評聘職稱,得到的待遇更高,社會聲譽也更高。● 本科在讀(加分拿獎學金):現在的學生都比我們當年聰明,都知道想辦法發表幾篇文章,終測的時候加些分數就可以拿到獎學金了,這樣版面費也就賺回來了。既得了名,又得了利,真是比較絕!想當初,我們只是傻不拉唧的一到考試就突擊,一考完就打老師電話,早知道再加上這一手,年年也是三好學生了。● 保研推研生:現在保研程序復雜,要學業成績、社會實踐、個人特長等,一些學校還會考慮一下長相身高都不覺得奇怪。不管怎樣,研究生畢竟是與研究相關,還是學術水平占最核心的地位,這時有幾篇發表的文章,自然是能把很多人拋在後面了。● 畢業或找工作:人到畢業寫簡歷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自己可以拿得出來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但是一時又沒有什麼表現機會,只好用發表文章這個短平快的方式。水平高的,信息來源廣的,一個晚上就搞定一篇文章。當初一個師兄畢業時有一篇文章在手,多少同學羨慕呀!一談到工作難,別人都說,你有一篇文章呢,還怕什麼?管他有用沒用,至少也增加自信了不是!●《中國教育科學》(月刊)為國家級刊物(香港政府批辦)、國際級認證(有法國世界期刊中心國際標准刊號ISSN 1993-6893),由中國教育科學出版社主管、出版,中國教育科學學會主辦,中國國際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國際認證中心、南寧市汪廣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協辦。發表的論文評職考核全球通用、認可(尤其是大學評教授、授博士需要這樣的國際刊物)。正式創辦於1995年,主要刊發教育教學論文、經驗雜談等凡與教育相關的各類文章及學生作品(來稿可評獎,發表有稿酬),面向中國及海外公開發行。是中國首家在封面上公開「鄭重承諾」確保效益的教育科學類國際刊物(閱讀後如覺名不符實可一月內退刊退款),供凡與教育相關的黨、政、企、教、文、體、衛等單位和教師、家長、學生及社會各界關心教育的人士閱讀。本刊除接受上述單位領導外,還接受當地教育、新聞出版管理機關的指導和監督。《中國教育科學》由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中國國際出版社報刊發行部對外發行。
❸ 中國教育科技研究院,有這個機構嗎
沒有,正確的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級綜合性教育科學研究機構,其前身是1941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建立的中央研究院中國教育研究室。2011年8月4日,經教育部和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更名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研究院訪問學者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堅持服務於院的中心工作,培養與使用相結合;堅持訪問學者導師和博士後專家團隊集體指導,集中力量做大事;堅持「公開招收,擇優錄取」的原則,公開、公平、公正地招收教育行政部門、國內高等院校、地方教育科研院所,以及中等職業學校和中小學等教育系統中富有教育實踐經驗的優秀人才。
(3)中國教育科學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1941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建立的中央研究院中國教育研究室,中國教育研究室的設立,也為後來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准備了人才。
1956年6月,國務院指示教育部集中一批國內著名教育專家,成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籌備處。1957年1月26日,經國務院和中央書記處批准建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教育事業遭受嚴重破壞,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也被迫停辦。
1978年7月14日,經鄧小平等中央領導親自批示,國務院批准恢復重建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2011年8月4日,經教育部和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更名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❹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科研成就
1、是理論聯系實際。第二個是求真務實。
2、研究趨向上更體現出國家利益、國家標准。
3、立足於全局性、全國性的要求,針對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主攻方向,借鑒西方的經驗,產生形成具有中國特色,能夠影響教育政策、影響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這樣的成果。
4、在研究方式上更加強調聯合創新、協同創新、聯合攻堅。
5、研究方法上,更加強調數據、證據、實驗、時政。我們成立了數據中心或者是數據平台,還有調研大隊,專門收集各地改革的經驗、基本的數據。 為適應中國教育改革發展形勢的需要,整體推進區域性教育改革發展,探索具有中國特色區域發展模式,本著「院區共建,整體推進,科研引領,創截止2012年,中國教科院共設立杭州下城、成都青羊、大連金州新區、深圳南山、寧波鄞州、重慶九龍坡等六個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在中國教科院和五區區委、區政府的有力領導下,在各區教育主管部門的精心培育下,在廣大校長和教師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下,中國教科院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實驗區整體水平不斷上升,優勢和特色不斷彰顯,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實踐證明,實驗區為我國區域推進教育改革提供了經驗和樣板,為區域之間聯動發展搭建了橋梁,為中國教科院科研發展開辟了新路徑。《光明日報》2010年11月10日專題報道了中國教科院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的經驗與做法。正如文章的編者按所說:「一個具有中國特色,以小區域帶動大區域,進而帶動全國教育的整體均衡、優質發展的區域推進教育改革的新模式已初見端倪並逐步成為引領國內區域教育改革發展的新亮點和創新品牌。」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是教育部直屬的科學研究機構。2003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開始招收國內訪問學者,同年12月,經原國家人事部批准研究院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004年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批准研究院單獨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
研究院訪問學者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堅持服務於院的中心工作,培養與使用相結合;堅持訪問學者導師和博士後專家團隊集體指導,集中力量做大事;堅持「公開招收,擇優錄取」的原則,公開、公平、公正地招收教育行政部門、國內高等院校、地方教育科研院所,以及中等職業學校和中小學等教育系統中富有教育實踐經驗的優秀人才。我院著重培養訪問學者、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實際科研能力,全面提升他們服務國家決策、推進理論創新、指導教育實踐的水平。
自招收訪問學者和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以來,研究院相繼培養和造就了一批註重實證研究、服務國家教育決策的科研工作者隊伍。截止到2012年,共有151名訪問學者順利結業,50名博士後研究人員圓滿出站。 袁振國,院長,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教育學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教育學、教育政策、教師教育等。
徐長發,黨委書記,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職業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公共管理等。
曾天山,副院長,教育學博士,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學理論和教育研究方法等。
高寶立,院長助理、《教育研究》雜志社總編,教育學博士,編審。主要研究領域: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
於發友,院辦、黨辦主任,教育學博士,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教師教育、教育政策與管理、基礎教育等。
劉占蘭,教育學博士,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兒童科學學習與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幼兒園課程等。
劉貴華,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副主任,教育學博士,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生態課堂、區域教育、教育管理等。
孫誠,管理學博士,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職成教育、人力資源開發、高等教育等。
畢誠,教育學博士,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中國教育史、文化與教育、教育與人力資源、科學教育、教育領導等。
吳霓,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學博士,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教育政策、區域及學校教育發展規劃、教育質量管理、農民工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教育、民辦教育研究等。
楊潤勇,科研處處長,教育學博士,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教育政策分析、教育管理等。
陳如平,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學博士,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教育領導與管理、教育科研管理等。
孟萬金,心理與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學博士,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心理學、特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英語教學等。
郝志軍,教育學博士,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實驗、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研究等。
龔亞夫,全國政協委員,編審。主要研究領域:基礎英語教育、英語教育測評、第二語言習得等。
❺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家重點課題成果如何檢索
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資助經費如下(2018年): 1、國家重大招標課題50萬元; 2、國家重點課題35萬元; 3、國家一般課題20萬元; 4、國家青年基金課題20萬元; 5、教育部重點課題3萬元; 6、教育部青年專項課題2萬元。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2017年立項數據解析 一文分析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報的比例。
❻ 中國教育科學是什麼期刊
《中國教育科學》月刊由中國教育科學出版社主管,出版,由中國教育科學學會主辦,中國國際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國際認證中心,南寧市汪廣仁中外科教文研究院協辦,教育家汪廣仁教授為主編。期刊正式創辦於1995年,主要刊發教育教學科研論文,經驗雜談等與教育相關的各類文章以及學生作品,面向中國以及海外公開發行。
❼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是什麼級別的機構
中央來教育科學研自究所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級綜合性教育科學研究機構,其前身是1941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建立的中央研究院中國教育研究室,1957年1月26日,經國務院和中央書記處批准建立,1978年恢復。2003年12月,經國家人事部批准,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❽ 全國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合法嗎
據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中心是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發展中心指導下,內全國支學助教工程辦公室直容屬的綜合性教育科學研究與服務機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中心總部設在香港。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中心主要任務是:開展教育產業科學研究、教育產業改革實驗和學術交流活動;組織教育產業研究成果的鑒定與推廣;研究、編寫、出版學術性書刊,舉辦教育產業相關聯領域的各類峰會、論壇及研討沙龍,開展培訓活動;開展業務咨詢、政策咨詢和法律咨詢;組織教育產業評價活動;開展對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及對外教育產業學術交流與合作;開展其他有關活動。
該研究中心與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教育公益組織和學校有廣泛的合作,是國內外基金會、研究機構、企業與教育產業合作的重要通路,並為民營教育機構提供專業的管理和咨詢服務。
綜上所見,即使該單位是客觀存在的正規單位,也只是一家注冊於香港的從事培訓與咨詢為主的民間組織,說白了就是一家咨詢公司。
希望能夠幫到您!
❾ 中國教育科學的年刊
《中國教育科學》(年刊)簡介:
由中國教育學會編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每年一卷。2002年卷為第一卷。目前已出版至2011年卷,2012和2013年卷即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