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小班科學角

小班科學角

發布時間: 2021-03-18 10:16:44

① 小班 自然角 如何創設

《 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3—4歲兒童在探究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中提到了:「認識常見的動植物,能注意並發現周圍的動植物是多種多樣的,初步了解和體會動植物和人們生活的關系」。自然角是幼兒了解自然的最好實驗基地,幼兒可以通過無意觀察、比較各種動植物的異同,提高觀察能力,通過照料動植物,培養其對動植物的興趣,對小動物的愛心,了解一些簡單的自然常識,所以自然角並不是一個擺設,而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我們開發並利用好幼兒園的自然角,為幼兒提供接觸、觀察、管理的機會,還能增強幼兒的責任感,提升了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和願望,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為了使小班自然角不再成為單一的觀賞角,我們嘗試通過在自然角里看一看、拍一拍、做一做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自然角成為他們接觸自然,探索科學知識的場所。所以,在參與創設與管理自然角的過程中,培養幼兒對自然與科學的興趣。
一.變被動為主動
平時,我們班的家長也很關心我們的自然角,豐富自然角的內容,經常和孩子一起參與自然角的管理。前段時間,我們班養殖了兔子、金魚、倉鼠,剛開始我們飼養倉鼠沒有經驗,錢文婷家帶來的倉鼠和小白兔三天以後的早上,都陸續死了,小朋友和老師、阿姨都覺得太可惜了,而我們對飼養小動物又缺乏經驗,對死去的倉鼠和小白兔就能只有惋惜,一點辦法都沒有。錢文婷的家長第二天又帶只兔子放在自然角里,家長還帶來了兔糧,每天還帶來一點新鮮的蘿卜和菜葉,家長還特意囑咐說,小兔子每頓不能給它吃很多,要定時定量喝水和吃食,而且兔子的食物如蘿卜菜葉喂多了,下一頓它就不愛吃,每頓要吃新鮮的蔬菜,我們從家長哪裡了解了關於喂養兔子的一些小常識,我們讓家長、孩子一起參與照顧小兔子,看著小兔子一天天的長大,我們小朋友都由衷的高興;范濤的爸爸拿來的是金魚,這個金魚缸也很大,他說,金魚要定期定量餵食,換水,缺氧會死掉的,所以整天要通電,看到家長們和小朋友都主動的參與到自然角的管理上,看來照顧自然角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需要耐心愛心責任性。
二、變觀賞為實驗
以往我們在創設自然角時較多地注重自然角的美觀性,提供的很多植物也是只是具有觀賞價值的。這樣的自然角環境卻很難讓孩子學會觀察、照顧,促進幼兒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促使個性全面發展,人格更加完善。因此我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觀賞的同時考慮到自然角創設的真正意義。小班的自然角創設應考慮到美觀性、科學性、趣味性,幫助幼兒認識自然科學,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耐心細致的觀察能力。為了激發孩子們的觀察興趣,我們將分組照顧,比如:「我們真能幹」這一塊創設了一組一瓶風信子,讓組里的每位幼兒每天去看看自己組的這瓶風信子,這樣孩子們有目的的去觀察,這樣孩子每天去觀察自己組里的風信子,同時再看看其他哪組的分信子又有變化了,等他們發現有變化的時候,我將孩子的發現用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了,從而幼兒知道風信子的生長過程,幼兒驗證教師總結出:植物的生長跟我們小朋友一樣是慢慢長大的,使得本來很難懂的科學道理,在孩子們親自觀察、體驗的情況下輕而易舉地了解並學到了。
三、變孤軍奮戰為家園合作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所謂的家園合作即指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發展孩子的主體,雙方互相了解、配合、支持、共同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自然角的創建也包括其中,應遵從平等、互助、尊重的原則吸引家長參與到自然角的創建中來。在自然角創設的過程中,我們鼓勵幼兒從家裡來一些常見的、方便小班孩子照料的小盆植物帶到班級里來,這樣做的好處是,幼兒對自己從家裡帶來的植物比較熟悉,方便同伴之間相互介紹和認識;利用幼兒對自己帶來的植物的歸屬感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從而激發幼兒照顧植物的興趣和願望;通過搜集活動可以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活動的動態。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縮影,可以成為幼兒探索動植物的生長奧妙、了解科學種植的窗口。貴在堅持,相信自然角不會再寂寞,定能夠成為現代孩子心中最嚮往的「百草園」!教師在自然角的創設與指導上應遵循孩子的年齡特徵,「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的原則,放手讓孩子主動探索,這樣班級的自然角一定能真正體現其內在的教育價值,為孩子的學習開辟新的天地。

② 小班科學有趣的點和線教案

語言活動:花門簾(文學活動)
活動目標:
1. 知道故事的名稱,角色及主要內容。
2. 豐富詞彙:「花花瓣」學習短句:雪花似的輕,蝴蝶一樣的美。
活動准備:
1. 清家長事先帶幼兒一起收集一些掉落的花瓣。
2.故事掛圖、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初步欣賞故事。
(1)以「你見過花瓣做成的門簾嗎?引發幼兒的興趣。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欣賞故事。
(3)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為什麼小貓、小狗開始不願意住在「貓貓、狗狗」的房子里?
2.感受文學作品的優美與趣味。
(1)再次看圖欣賞故事。
(2)提問:為什麼小貓、小狗喜歡睡在香香的床上?香香找誰來幫忙?大鵬家陽台上有什麼呢?風吹過時會怎樣?
花瓣雨把香香的的太陽變成了什麼?香香的白手絹怎麼會變成花門簾的?
3.游戲:下花瓣雨,學習短句。
(1)師生一起玩「小花瓣雨」的游戲。
(2)花瓣雨是什麼樣的?故事裡是怎樣說的?
活動延伸:
將掛圖放在語言區讓幼兒看圖學說故事。

③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誰的小腳丫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內學設計容)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④ 小班科學探索區可以進行哪些內容

科學探索活動是幼兒園科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探索活動以其內容的新穎、現象明顯、趣味性濃、操作性強等特點,充分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究慾望,深受幼兒的喜愛;另一方面,科學探索活動使幼兒通過對材料和物品的操作、觀察、比較、分析等,從實驗的過程和結果中發現或推斷出事物之間的聯系,因而活動對幼兒有一定的挑戰性。
幼兒園通常將探索活動安排在中大班開展,那麼小班幼兒是否就不適宜開展此項活動呢?在實際探索和案例分析中,我們深感只要充分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提供符合他們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的探索材料,小班的科學探索活動也能開展得有聲有色,從而有效地促進幼兒科學素質及動手能力的提高。
一、針對小班幼兒關注事物表象的特點,投放科學現象凸現的材料
科學探索的材料及其所呈現的現象,將影響幼兒的探索興趣和行為。
小班幼兒的觀察能力處於較低水平,經常只關注到事物的表面特徵和非常明顯的現象,對多種材料的比較探究和細致觀察有困難,不善於從整體出發或多角度去發現事物內在的聯系,因此我們應為小班幼兒提供簡單、直觀、有趣的材料,引發、促進幼兒與材料的充分互動,探索事物間的簡單關系。如探索活動「吹氣袋」:教師可提供小號的保鮮袋,將吸管伸入保鮮袋中,用橡皮筋扎緊袋口吹氣,袋子因吹氣而膨脹、因漏氣而干癟的現象十分明顯,幼兒可在反復的探索操作中明顯感知和體驗到空氣的存在,並理解空氣的多少與氣袋大小間的直接關系。
二、針對小班幼兒知識經驗貧乏的特點,注重材料的生活性
教育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幼兒新經驗的獲得建立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和已有經驗有聯系的新事物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已有經驗的狀況影響著幼兒當前探索興趣、注意力和探究的持續性。由於小班幼兒的科學知識經驗貧乏,因此小班科學探索活動的內容和材料應多來源於幼兒的生活。
如探索活動「我們都在變」,選擇以「醋」為主要材料開展活動:醋遇蘇打粉會變出「會冒泡的水」,用醋浸泡的蛋殼會變軟,用醋塗抹PH試紙會變成紅色等;這樣的探索活動所選擇的主要材料是幼兒生活中所熟悉的,因此他們倍感親切,會大膽去操作,並對生活中這些習以為常的物品能變化出那麼有趣的現象而驚訝,進而激發了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三、針對小班幼兒直覺行動占優勢的特點,突出材料的可操作性
小班幼兒直覺行動思維仍占優勢,在「攪泡泡」活動中,幼兒可以不時地用勺往水中加洗潔精,用攪拌棍攪拌,同時可以觀察到泡泡的產生,動作表現在舀、倒、攪、看等的不斷重復中,直至泡泡越來越多,由於現象隨著不斷的反復操作而發生明顯的變化,幼兒的興致也越來越高,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總之,適宜的材料是引發小班幼兒開展科學探索活動的重要因素,教師在重視提供適宜的材料的同時,還應注意以幼兒能理解的方式去引導關注材料的操作以及所發生的結果和變化,引導他們感受操作的過程與結果的關系,促進幼兒建構動作之間的對應關系,促進幼兒觀察、發現、探究、思維等能力的發展,為幼兒形式良好的科學品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⑤ 小班科學區投放哪些游戲材料

一、生活區
1.喂飯。在「給動物喂飯」原有手眼協調自由喂飯基礎上增加專了互動牆根據動物特點屬喂飯,如貓咪喂魚
,兔喂蘿卜等。
2.繞毛線、穿編等:根據活動材料的玩法,增加了相關的圖示。
3.整理襪子:新投放了襪子等,引導幼兒匹配折疊、整理。
二、科學區
1.我給小魚插魚鱗。投放了圓形、三角形、方形(有顏色、有大小區別)供幼兒給不同圖形魚的底版進
行插接,鍛煉匹配能力。
2.找朋友。在原有四種顏色的瓶子和瓶蓋的基礎上,新增了蠶豆、分類盒等供幼兒根據數量裝豆子並分
類歸放歸放。在此基礎上我們也新增了擰瓶蓋的升級版,我們把各種大小不一的瓶子藏在盒子中,露出
瓶頭,讓幼兒用瓶蓋找到並擰緊。
3.自然角,我們增加了蘿卜的觀察記錄表,根據小班特點把蘿卜畫好,只要隔段時間嘗試畫葉子就可以
了。同時也飼養區增加常見的魚類、觀察區展示了水果造型等。另外實驗區增加了小魚吐泡泡的材料,

⑥ 小班科學教案《漂亮的花衣裳》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漂亮的花圍巾 教師:屈老師 活動來源: 《漂亮的花圍巾》是一節小班科學領域學習間隔排序的互動操作活動。該活動是在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圖片,發現圖案排列規律的基礎上,讓幼兒通過參與"坐火車"互動游戲和製作花圍巾的動手操作環節加深對間隔排序規律的認知。並在讓幼兒欣賞、製作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操作活動給幼兒帶來的無限樂趣。 活動過程: 1、情感與態度目標:在寒冷的冬天,給小動物製作圍巾送去溫暖,體驗關愛小動物帶來的快樂。 2、能力與知識目標:在觀察、比較中發現圖案大小、形狀和顏色的不同,探索圖案排列規律,學習間隔排序。 3、技能目標:能夠用清晰、完整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4、創造力培養目標:選擇自己喜歡的粘貼圖案,嘗試運用間隔排列的方法,粘貼圖案,裝飾漂亮的花圍巾。 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能夠分辨圖案的大小,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認識紅色、黃色和藍色。 2、物質准備: (1)PPT課件(圖案大小、形狀、顏色不同的圍巾各一條)。 (2)手工小筐,圖形粘貼材料,彩色圍巾,數量與幼兒人數相同。 3、環境准備:場景布置用小椅子擺成的小火車,小男孩、小女孩的頭飾與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一、觀察感知導入 出示課件,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初步感知間隔排序。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天空中飄著的是什麼?在什麼季節會飄雪花?冬天會有什麼感覺?森林王國的小動物們也感到非常的寒冷,讓我們一起坐火車去為小動物們做圍巾吧!小火車的車廂上有什麼?第一節的車廂上是什麼頭飾?小男孩和小女孩的頭飾是怎樣排列的?你是小男孩還是小女孩?請你找到貼有和你一樣娃娃圖案的小座位並坐在上面。坐好了嗎,我們的小火車出發去森林王國嘍! 二、深化表徵展開 1、引導幼兒從第一把小椅子開始,按照頭飾間隔排列的順序就座教師:看森林王國的小動物們,早就為我們准備好小椅子了,你們瞧,小椅子上有什麼?是從誰開始的?他們是怎樣排列的?我們應該怎樣來坐椅子呢? 2、出示印有大小、形狀、顏色不同間隔圖案的圍巾圖片各一條,引導幼兒觀察,探索圖案的不同特徵和排列規律。 教師:這條圍巾上的圖案有什麼不同?是從哪個圖案開始的,他們是怎樣排列的? 3、教師出示操作材料,講解圖案粘貼方法。 教師:小朋友,看老師手裡的這條沒有圖案的圍巾漂亮嗎?漂亮的圖案
1/2頁
就在操作小框中,看一看這個小框中的圖案有什麼不同?圖案要從圍巾的一頭開始,按照剛才老師給小朋友看到的那些圍巾圖案的排列方法來粘貼,小動物們才會喜歡。 4、請幼兒選擇喜歡圖案的粘貼材料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展示概括總結 1、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講解排列方法。 教師:老師看到小朋友做的花圍巾都非常的漂亮,誰能來給小朋友講一講你圍巾上的圖案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是怎樣排列的? 2、組織幼兒按照間隔排列的方法來站隊,去給小動物送圍巾。 教師:請小朋友拿著你的漂亮圍巾,到老師這來,我們從小男孩開始,按照一個男孩一個小女孩的排列法來站隊,我們一起去把自己製作的漂亮的花圍巾送給小動物吧,他們帶上一定會很暖和,很高興的。 活動反思: 喜歡小動物是幼兒的天性,本次教學活動通過寒冷的冬季,為小動物製作漂亮的花圍巾導入活動主題。在坐小火車去森林王國的游戲環節,引導幼兒對間隔排序的規律有初步的感知。在後面的觀察圍巾圖片環節加深對規律排列的認知,並通過親自粘貼圖案嘗試使用規律。情景內容的設計,貼近於幼兒的生活,使得幼兒在參與活動時始終興趣盎然,思維活躍,游戲內容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積極性。在欣賞、製作的過程中,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操作活動給幼兒帶來的無限樂趣。 專家點評: 在幼兒期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幼兒創設生動有趣的游戲情景,引導幼兒在觀察、的環節,加深對規律的認知,讓幼兒觀察小火車上男娃娃、比較中發現規律,並通過動手操作並嘗試學習使用規律。本節課通過女娃娃圖片和圍巾上不同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圖案來引導幼兒發現圖案的不同特徵,探索圖案的排列規律,並通過親身參與做小火車的游戲,為圍巾粘貼圖案的環節使幼兒加深了對排序規律的認知。在情景設計上,在寒冷的冬季,通過送圍巾的方式,給小動物送去溫暖,讓幼兒學會關愛身邊的小動物,在情感上得到升華。

⑦ 幼兒園小班科學認知角度可引發哪幾方面學習內容

對於幼兒園小班的同學來說,他們在認知世界的時候,大多數還是通過自己探索的方式,比如說看一些圖片,或者是和自己適應的小朋友相接觸。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