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答辯老師
① 論文答辯老師一般會問什麼問題要怎麼回答啊,非常緊張如何應對
一, 選擇這個課題的原因是什麼?
回答解析:首先從主觀入手,每篇論文都對應著相應的專業,可從當前該專業的社會大致情況來簡要分析,其次可以結合自己的實習經歷來分析(實習過程中對該專業有了更深的社會認識,發現了一些問題等),最後,可以說是與指導老師進行深入溝通交流後選擇該課題(這一點很重要,至於原因,請您自己揣測!)
二, 該課題研究的意義和目的?
這一問題一般在開題中就有提及,正文中也有相關小節說明,只需要對其加以總結提煉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邏輯清楚,條理分明,不可想到哪兒說到哪兒,東拼西湊會給考核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三, 全文基本結構、框架是怎麼設計的?
該問題的回答並非是讓您將論文大綱講述一遍,而是對整個文章的一個綜合說明,比如:全文按照「總——分——總」的結構展開論述,開頭從總體上論述XXXX的特點等大背景,之後「提出XXXXX問題」,再根據問題提出XXXXX對策,最後是總結陳述,各部分相互間存在邏輯聯系,相互配合,成為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該結構是最為常見的結構,您需要依照自身文章實際情況做具體分析)
四, 全文各個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是怎樣的?
該問題的回答與論文大綱相結合,比如:全文的邏輯關系是,首先交代大背景——對XXX現狀加以論述說明——提出XXX當前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對全文進行總結說明
五, 在研究該課題過程中,是否發現了不同的見解?自己是如何逐步認識這些見解的?又是進行處理的?
該問題切忌回答「並未發現不同見解」!!!!!
首先必須要肯定,對於該課題存在諸多不同的見解(此處需要對各類不用見解加以總結闡述,分列成條,比如傳統觀念認為XXXXXXX,現代觀念認為XXXXX),其次,闡明自己是如何看待這些不同見解的(記住,不能完全否定或肯定某一種見解,各個不同見解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不管對錯,只要不離譜即可),最後,處理不同見解,一是在論文寫作中是怎麼處理的(你是用什麼「見解」,也就是理論作為理論基礎展開研究的),二是自己在平常學習研究中如何處理(依舊不能完全肯定或否定某一種見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六, 課題研究中有那些問題是沒有涉及的,但卻是與課題研究密切相關的?
任何一篇文章,無論字數多少,不可能將所有涉及到的問題全部研究清楚,所以,需要您選擇一到兩個和該課題聯系緊密的問題,並對其做精簡的概述(概述,不是長篇大論,一定要精簡)
七, 還有什麼問題是你自己還未研究透,論文研究還不夠深入透徹的?
該問題需要您結合自己文章的實際情況來回答(但注意和問題六分開),該問題是論文已經提到或已經進行了相關說明,但不夠深入!(這是考核老師想知道您是否對自己的研究課題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八, 在寫作過程中,立論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該問題必須要與問題一嚴格區分,需要結合課題所研究問題的現狀、意義、目的展開敘述。
九, 該課題研究的創新點是什麼?
創新點一般來說有兩種,第一種:該課題之前從未有人研究過;第二種:該課題的研究切入點、視角獨特(一般來說,大部分的論文創新點都是第二種,結合自己論文實際情況,有邏輯,有條理的說明即可)
十, 該課題研究存在哪些不足?
該問題的回答可結合問題七展開,按照以下步驟:第一,XXXXX;第二,XXXXX(如果實在不知道,那麼可以結合其它專業來說,比如您是財會專業,那麼肯定要涉及到專業統計學知識,您可以說「由於對統計學專業知識學習欠缺,在研究過程中XXX部分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等,因為任何論文的寫作,都必須要涉及到其它專業的知識點,獨木不成舟!)
特別說明:部分人會擔心老師問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比如:你這文獻從哪兒來的?你為什麼選擇XXX老師作為指導老師?你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你這個圖是怎麼畫的?諸如此類問題,請您自己想回答對策,恕我無能為力!
考核老師要問的,是針對全文,立足於全文,有的會針對部分章節發問,比如「解決對策措施」,可能會深入詢問,此時就需要您的臨場發揮和臨場反應了,沒有統一套路可言。
請您謹記:無論面對如何刁鑽的問題,請不要回答「我不知道」這類話,即便是錯的,也必須要闡明自己的觀念!!!!本回答來源學術堂論文網。
② 畢業答辯老師都問什麼啊
網站的畢設啊~!ASP?也就問問網站思路方向和代碼知識~!和畢業論文大標題里的內容···跟老師關系好就向老師請教請教!
③ 研究生的論文答辯一般負責答辯的老師都會問些什麼問題呢
1全面熟悉自己所寫論文的基礎上重點把握論文的主體部分。
2明確論文觀點和主要論述問題。
3弄懂論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的確切內涵,所運用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內容。
准備得很充分還可以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所寫論文相關聯的知識及材料。如自己所研究的課題在學術界以達到什麼程度?存在哪些問題和爭議?有幾種代表性觀點?各有哪些成果和代表性文章?等等
其他就很有可能問論文中的細節概念原理及方法,這類問題較多吧
④ 畢業答辯的時候老師一般會問什麼問題啊
跟論文有關的問題,無關的老師不會問到的
比如你為什麼選這個題?有什麼創新?前人研究到回什麼程答度?你的研究過程是什麼樣的?你都參考過哪些資料
要老師承認你,你必須抓住一切機會把你得意的東西說出來
當然,對自己寫的東西一定要清楚,比如一些基本概念或者理論
⑤ 答辯時老師會問些什麼問題
如果畢業答辯,不會太刁鑽, 即使刁鑽也不會不讓你過的。
如果期末答辯最好多准備基礎知識,以及你寫的再斟酌一下,重點是什麼依據來的。
⑥ 中級、高級職稱老師答辯注意事項
一、答辯時間
十分鍾左右(根據通知情況,人多可能答辯時間更短)
二、答辯內容
回答專家們提出的問題(2-3道題,通識題如新課改、專業素養、班主任工作等等)
三、事前准備
教師最好事前幾天做好答辯的相關准備工作。
四、對自己要有自信心
在答辯前,答辯教師可在休息室活動活動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或喝點水,或上一下衛生間,或與其它來參加答辯的老師說說話等,以此來消除緊張慌亂的心理,因為過度的緊張會使本來可以回答出來的問題卻偏偏答不上來。只有我們充滿自信,沉著冷靜,才會在答辯時有良好的表現。因而教師的自信心在此時此刻就顯得極其重要了。
五、沉著冷靜回答問題
主答辯老師在提問題時,教師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聆聽,不要未弄清題意就匆匆忙忙胡亂作答。如果你對所提問題沒判斷清楚,可以請提問的專家再說一遍。如果對問題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請他(她)做些解釋。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問,答到點子上,同時回答問題條理清晰,比如1、2、3、4等,讓評委們覺得你沉著冷靜,不急不躁,平時定是一塊好料子,印象不錯,得分自然就會高許多。
六、回答問題要簡明扼要
答辯教師在弄清了主答辯所提問題的准確意思後,要在較短的時間內作出反應,要以比較流暢的語言和肯定的語氣把自己的想法講述出來,不要猶猶豫豫、結結巴巴,半天沒有反映。不要東拉西扯,「王顧左右而言他」,左思右想,苦苦思索。實在回答不出來,就不要勉強作答。直接告訴主答辯評委,說出自己不能回答問題的原委,切忌胡說八道,無理答辯。這樣一來,反而把你自己的弱點暴露無遺,你不是一個草包就是一個傻瓜。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尤其顯得重要,評委覺得你實在,因為回答不出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幾位專家評委都是在教壇上爬摸滾打了幾十年的中高教師,你想耍點小聰明矇混過關簡直就是異想天開,更不能班門弄斧,自欺欺人。第一個問題回答不出來,評委自然會提出第二個問題。
七、別和專家評委起沖突
答辯時,你應全力闡述自己的觀點。對於基礎的常見的知識性問題,要作出正確、全面的回答。而對於尚未定論的學術性問題,只要提出自己的見解就行了。如果專家評委對你的回答提出了一些意見或建議,最好甘而受之,點頭稱是。接受專家評委的意見或建議,自己的自尊自信並沒受到任何傷害,反而顯得你謙虛大度,溫和可愛,切忌反問專家問題,本來答辯會就是不對等的,一對N,別找菜。
八、文明禮貌
在答辯的過程中,答辯老師應把它看成是向專家評委學習和鍛煉的良機。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極其尊重專家評委,言行舉止要講文明有禮貌。穿著要整潔,態度要誠懇。進到答辯室,不卑不亢,主動友好地向專家評委們問好(鞠躬)。回答完問題,最好告知評委:「回答完畢」。離開時,無論答辯情況如何,都要十二萬分地有禮貌地(鞠躬)退場。
九、別過早打聽答辯成績
參加答辯的評委手機都關機被集中保管,整綠網先鋒考試網·一站式·考試資源·庫·個答辯工作未完成不能與外界聯系,所有過程保密待成績匯總後按比例淘汰低分者,過早打聽答辯成績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⑦ 怎樣發表畢業論文主答辯老師的提問方式是怎麼樣
表畢業論文可以托腳丫代寫論文,簡單了事,很快就能解決了。
在畢業論文答辯會上,主答辯老師的提問方式會影響到組織答辯會目的的實現以及學員答辯水平的發揮。主答辯老師有必要講究自己的提問方式。
1.提問要貫徹先易後難原則。主答辯老師給每位答辯者一般要提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問題,這些要提的問題以按先易後難的次序提問為好。所提的第一個問題一般應該考慮到是學員答得出並且答得好的問題。學員第一個問題答好,就會放鬆緊張心理,增強「我」能答好的信心,從而有利於在以後幾個問題的答辯中發揮出正常水平。反之,如果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就答不上來,學員就會背上心理包袱,加劇緊張,產生慌亂,這勢必會影響到對後面幾個問題的答辯,因而也難以正確檢查出學員的答辯能力和學術水平。
2.提問要實行逐步深入的方法。為了正確地檢測學員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有時需要把一個大問題分成若干個小問題,並採取逐步深入的提問方法。如有一篇《淺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文,主答辯老師出的探測水平題,是由以下四個小問題組成的。(1)什麼是科學技術?(2)科學技術是不是生產力的一個獨立要素?在學員作出正確回答以後,緊接著提出第三個小問題:即(3)科學技術不是生產力的一個獨立要素,為什麼說它也是生產力呢?(4)你是怎樣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通過這樣的提問,根據學員的答辯情況,就能比較正確地測量出學員掌握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如果這四個小問題,一個也答不上,說明該學員專業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如果四個問題都能正確地回答出來,說明該學員基礎知識掌握得很扎實;如果能回答出其中的2?3個,或每個小問題都能答一點,但答得不全面,或不很正確,說明該學員基礎知識掌握得一般。倘若不是採取這種逐步深入的提問法,就很難把一個學員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情況准確測量出來。假如上述問題採用這樣提問法:請你談談為什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學員很可能把論文中的主要內容重述一遍。這樣就很難確切知道該學員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是好、是差、還是一般。
3.當答辯者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相左時,應以溫和的態度,商討的語氣與之開展討論,即要有「長者」風度,施行善術,切忌居高臨下,出言不遜。不要以「真理」掌握者自居,輕易使用「不對」、「錯了」、「謬論」等否定的斷語。要記住「是者可能非,非者可能有是」的格言,要有從善如流的掂量。如果作者的觀點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使與自己的觀點截然對立,也應認可並樂意接受。倘若作者的觀點並不成熟、完善,也要善意地、平和地進行探討,並給學員有辯護或反駁的平等權利。當自己的觀點不能為作者接受時,也不能以勢欺人,以權壓理,更不要出言不遜。雖然在答辯過程中,答辯老師與學員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是審查考核者,一方是被考核者),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在答辯中要體現互相尊重,做到豁達大度,觀點一時難以統一,也屬正常。不必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只要把自己的觀點亮出來,供對方參考就行。事實上,只要答辯老師講得客氣、平和,學員倒愈容易接受、考慮你的觀點,愈容易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達到共同探索真理的目的。
4.當學員的回答答不到點子上或者一時答不上來的問題,應採用啟發式、引導式的提問方法。參加過論文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學員對你所提的問題答不上來,有的就無可奈何地「呆」著;有的是東拉西扯,與你繞圈子,其實他也是不知道答案。碰到這種情況,答辯老師既不能讓學員尷尬地「呆」在那裡,也不能聽憑其神聊,而應當及時加以啟發或引導。學員答不上來有多種原因,其中有的是原本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只是由於問題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而顯得心慌意亂,或者是出現一時的「知覺盲點」而答不上來。這時只要稍加引導和啟發,就能使學員「召回」知識,把問題答好。只有通過啟發和引導仍然答不出或答不到點子上的,才可判定他確實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
⑧ 論文答辯的時候老師都問些什麼啊>
一、畢業論文答辯的一般程序
1.學員必須在論文答辯會舉行之前半個月,將經過指導老師審定並簽署過意見的畢業論文一式三份連同提綱、草稿等交給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的主答辯老師在仔細研讀畢業論文的基礎上,擬出要提問的問題,然後舉行答辯會。
2.在答辯會上,先讓學員用15分鍾左右的時間概述論文的標題以及選擇該論題的原因,較詳細地介紹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和寫作體會。
3.主答辯老師提問。主答辯老師一般提三個問題。老師提問完後,有的學校規定,可以讓學生獨立准備15—20分鍾後,再來當場回答,而中央黨校函授學院則規定,主答辯老師提出問題後,要求學員當場立即作出回答(沒有準備時間),隨問隨答。可以是對話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辯老師一次性提出三個問題,學員在聽清楚記下來後,按順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據學員回答的具體情況,主答辯老師和其他答辯老師隨時可以有適當的插問。
4.學員逐一回答完所有問題後退場,答辯委員會集體根據論文質量和答辯情況,商定通過還是不通過,並擬定成績和評語。
4.召回學員,由主答辯老師當面向學員就論文和答辯過程中的情況加以小結,肯定其優點和長處,指出其錯誤或不足之處,並加以必要的補充和指點,同時當面向學員宣布通過或不通過。至於論文的成績,一般不當場宣布。
中共中央黨校函授學院規定,對答辯不能通過的學員,提出修改意見,允許學員待半年後另行答辯。
二、主答辯老師的提問方式
在畢業論文答辯會上,主答辯老師的提問方式會影響到組織答辯會目的的實現以及學員答辯水平的發揮。主答辯老師有必要講究自己的提問方式。
1.提問要貫徹先易後難原則。主答辯老師給每位答辯者一般要提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問題,這些要提的問題以按先易後難的次序提問為好。所提的第一個問題一般應該考慮到是學員答得出並且答得好的問題。學員第一個問題答好,就會放鬆緊張心理,增強「我」能答好的信心,從而有利於在以後幾個問題的答辯中發揮出正常水平。反之,如果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就答不上來,學員就會背上心理包袱,加劇緊張,產生慌亂,這勢必會影響到對後面幾個問題的答辯,因而也難以正確檢查出學員的答辯能力和學術水平。
2.提問要實行逐步深入的方法。為了正確地檢測學員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有時需要把一個大問題分成若干個小問題,並採取逐步深入的提問方法。如有一篇《淺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文,主答辯老師出的探測水平題,是由以下四個小問題組成的。(1)什麼是科學技術?(2)科學技術是不是生產力的一個獨立要素?在學員作出正確回答以後,緊接著提出第三個小問題:即(3)科學技術不是生產力的一個獨立要素,為什麼說它也是生產力呢?(4)你是怎樣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通過這樣的提問,根據學員的答辯情況,就能比較正確地測量出學員掌握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如果這四個小問題,一個也答不上,說明該學員專業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如果四個問題都能正確地回答出來,說明該學員基礎知識掌握得很扎實;如果能回答出其中的2—3個,或每個小問題都能答一點,但答得不全面,或不很正確,說明該學員基礎知識掌握得一般。倘若不是採取這種逐步深入的提問法,就很難把一個學員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情況准確測量出來。假如上述問題採用這樣提問法:請你談談為什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學員很可能把論文中的主要內容重述一遍。這樣就很難確切知道該學員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是好、是差、還是一般。
3.當答辯者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相左時,應以溫和的態度,商討的語氣與之開展討論,即要有「長者」風度,施行善術,切忌居高臨下,出言不遜。不要以「真理」掌握者自居,輕易使用「不對」、「錯了」、「謬論」等否定的斷語。要記住「是者可能非,非者可能有是」的格言,要有從善如流的掂量。如果作者的觀點言之有理,持之有據,即使與自己的觀點截然對立,也應認可並樂意接受。倘若作者的觀點並不成熟、完善,也要善意地、平和地進行探討,並給學員有辯護或反駁的平等權利。當自己的觀點不能為作者接受時,也不能以勢欺人,以權壓理,更不要出言不遜。雖然在答辯過程中,答辯老師與學員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是審查考核者,一方是被考核者),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在答辯中要體現互相尊重,做到豁達大度,觀點一時難以統一,也屬正常。不必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只要把自己的觀點亮出來,供對方參考就行。事實上,只要答辯老師講得客氣、平和,學員倒愈容易接受、考慮你的觀點,愈容易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達到共同探索真理的目的。
4.當學員的回答答不到點子上或者一時答不上來的問題,應採用啟發式、引導式的提問方法。參加過論文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學員對你所提的問題答不上來,有的就無可奈何地「呆」著;有的是東拉西扯,與你繞圈子,其實他也是不知道答案。碰到這種情況,答辯老師既不能讓學員尷尬地「呆」在那裡,也不能聽憑其神聊,而應當及時加以啟發或引導。學員答不上來有多種原因,其中有的是原本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只是由於問題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而顯得心慌意亂,或者是出現一時的「知覺盲點」而答不上來。這時只要稍加引導和啟發,就能使學員「召回」知識,把問題答好。只有通過啟發和引導仍然答不出或答不到點子上的,才可判定他確實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
三、學員答辯要注意的問題
學員要順利通過答辯,並在答辯時真正發揮出自己的水平,除了在答辯前充分作好准備外,還需要了解和掌握答辯的要領和答辯的藝術。
(一)攜帶必要的資料和用品
首先,學員參加答辯會,要攜帶論文的底稿和主要參考資料。如前所述,有的高等學校規定:在答辯會上,主答辯老師提出問題後,學員可以准備一定時間後再當面回答,在這種情況下,攜帶論文底稿和主要參考資料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即使像中央黨校函授學院那樣,老師提出問題後,不給學員准備時間,要求當場作答。但在回答過程中,也是允許翻看自己的論文和有關參考資料的,答辯時雖然不能依賴這些資料,但帶上這些資料,當遇到一時記不起來時,稍微翻閱一下有關資料,就可以避免出現答不上來的尷尬和慌亂。其次,還應帶上筆和筆記本,以便把主答辯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意見、見解記錄下來。通過記錄,不僅可以減緩緊張心理,而且還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師所提問的要害和實質是什麼,同時還可以邊記邊思考,使思考的過程變得很自然。
(二)要有自信心,不要緊張
在作了充分准備的基礎上,大可不必緊張,要有自信心。樹立信心,消除緊張慌亂心理很重要,因為過度的緊張會使本來可以回答出來的問題也答不上來。只有充滿自信,沉著冷靜,才會在答辯時有良好的表現。而自信心主要來自事先的充分准備。
(三)聽清問題後經過思考再作回答
主答辯老師在提問題時,學員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聆聽,並將問題回答略記在本子上,仔細推敲主答辯老師所提問題的要害和本質是什麼?切忌未弄清題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對所提問題沒有斷清楚,可以請提問老師再說一遍。如果對問題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請提問老師做些解釋,或者把自己對問題的理解說出來,並問清是不是這個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復後再作回答。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問。答到點子上。
(四)回答問題要簡明扼要,層次分明
在弄清了主答辯老師所提問題的確切涵義後,要在較短的時間內作出反應,要充滿自信地以流暢的語言和肯定的語氣把自己的想法講述出來,不要猶猶豫豫。回答問題,一要抓住要害,簡明扼要,不要東拉西扯,使人聽後不得要領;二要力求客觀、全面、辯證,留有餘地,切忌把話說「死」;三要條分縷析,層次分明。此外還要注意吐詞清晰,聲音適中等等。
(五)對回答不出的問題,不可強辯
有時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對答辯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滿意,還會進一步提出問題,以求了解論文作者是否切實搞清和掌握了這個問題。遇到這種情況,答辯人如果有把握講清,就可以申明理由進行答辯;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審慎地試著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講得不很確切也不要緊,只要是同問題有所關聯,老師會引導和啟發你切入正題;如果確是自己沒有搞清的問題,就應該實事求是地講明自己對這個問題還沒有搞清楚,表示今後一定認真研究這個問題,切不可強詞奪理,進行狡辯。因為,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對這個問題有可能有過專門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騙他。這里我們應該明白:學員在答辯會上,某個問題被問住是不奇怪的,因為答辯委員會成員一般是本學科的專家。他們提出來的某個問題答不上來是很自然的。當然,所有問題都答不上來,一問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六)當論文中的主要觀點與主答辯老師的觀點相左時,可以與之展開辯論
答辯中,有時主答辯老師會提出與你的論文中基本觀點不同的觀點,然後請你談談看法,此時就應全力為自己觀點辯護,反駁與自己觀點相對立的思想。主答辯老師在提問的問題中,有的是基礎知識性的問題,有的是學術探討性的問題,對於前一類問題,是要你作出正確、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討性。而後一類問題,是非正誤並未定論,持有不同觀點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討。如果你所寫的論文的基本觀點是經過自己深思熟慮,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據,能自圓其說的,就不要因為答辯委員會成員提出不同的見解,就隨聲附和,放棄自己的觀點。否則,就等於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寫成的論文。要知道,有的答辯老師提出的與你論文相左的觀點,並不是他本人的觀點,他提出來無非是想聽聽你對這種觀點的評價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辯能力或你對自己觀點的堅定程度。退一步說,即使是提問老師自己的觀點,你也應該抱著「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態度,據理力爭,與之展開辯論。不過,與答辯老師展開辯論要注意分寸,運用適當的辯術。一般說,應以維護自己的觀點為主,反駁對方的論點要盡可能採用委婉的語言,請教的口氣,用旁說、暗說、繞著說的辦法,不露痕跡地把自己的觀點輸入對方,讓他們明理而誠服或暗服。讓提問老師感受到雖接受你的意見,但自己的自尊並沒受到傷害。譬如,在一次答辯會上,一位老師在說明壟斷高額利潤時,把壟斷高額利潤說成是高出平均利潤以上的那部分利潤。答辯的學員聽出老師的解釋錯了。就用平和不解的語氣說:「那麼,壟斷高額利潤是壟斷價格高於成本價格的話怎麼理解呢?」提問的老師聽後一怔,隔了一會兒,高聲說:「問得好!」從提問老師的喝彩聲中,我們知道,他已心悅誠服地同意了你的觀點。這樣的辯論,答辯老師不僅不會為難你,相反會認為你有水平,基礎扎實。
(七)要講文明禮貌
論文答辯的過程也是學術思想交流的過程。答辯人應把它看成是向答辯老師和專家學習,請求指導,討教問題的好機會。因此,在整個答辯過程中,答辯人應該尊重答辯委員會的老師,言行舉止要講文明、有禮貌,尤其是在主答辯老師提出的問題難以回答,或答辯老師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相左時,更應該注意如此。答辯結束,無論答辯情況如何,都要從容、有禮貌地退場。
此外,畢業論文答辯之後,作者應該認真聽取答辯委員會的評判,進一步分析、思考答辯老師提出的意見,總結論文寫作的經驗教訓。一方面,要搞清楚通過這次畢業論文寫作,自己學習和掌握了哪些科學研究的方法,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還存在哪些不足,作為今後研究其他課題時的借鑒。另一方面,要認真思索論文答辯會上,答辯老師提出的問題和意見,修改自己的論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論文,求得縱深發展,取得更大的戰果。使自己在知識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畢業論文答辯的一般程序:
1.學員必須在論文答辯會舉行之前半個月,將經過指導老師審定並簽署過意見的畢業論文一式三份連同提綱、草稿等交給答辯委員會,答辯委員會的主答辯老師在仔細研讀畢業論文的基礎上,擬出要提問的問題,然後舉行答辯會。
2.在答辯會上,先讓學員用15分鍾左右的時間概述論文的標題以及選擇該論題的原因,較詳細地介紹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和寫作體會。
3.主答辯老師提問。主答辯老師一般提三個問題。老師提問完後,有的學校規定,可以讓學生獨立准備15—20分鍾後,再來當場回答,可以是對話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辯老師一次性提出三個問題,學員在聽清楚記下來後,按順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據學員回答的具體情況,主答辯老師和其他答辯老師隨時可以有適當的插問。
4.學員逐一回答完所有問題後退場,答辯委員會集體根據論文質量和答辯情況,商定通過還是不通過,並擬定成績和評語。
5.召回學員,由主答辯老師當面向學員就論文和答辯過程中的情況加以小結,肯定其優點和長處,指出其錯誤或不足之處,並加以必要的補充和指點,同時當面向學員宣布通過或不通過。至於論文的成績,一般不當場宣布。
⑨ 中級、高級職稱老師答辯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答辯時間
十分鍾左右(根據通知情況,人多可能答辯時間更短)答辯內容
回答專家們提出的問題(2-3道題,通識題如新課改、專業素養、班主任工作等等)事前准備
教師最好事前幾天做好答辯的相關准備工作。對自己要有自信心
在答辯前,答辯教師可在休息室活動活動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或喝點水,或上一下衛生間,或與其它來參加答辯的老師說說話等,以此來消除緊張慌亂的心理,因為過度的緊張會使本來可以回答出來的問題卻偏偏答不上來。只有我們充滿自信,沉著冷靜,才會在答辯時有良好的表現。因而教師的自信心在此時此刻就顯得極其重要了。
沉著冷靜回答問題
主答辯老師在提問題時,教師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聆聽,不要未弄清題意就匆匆忙忙胡亂作答。如果你對所提問題沒判斷清楚,可以請提問的專家再說一遍。如果對問題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請他(她)做些解釋。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問,答到點子上,同時回答問題條理清晰,比如1、2、3、4等,讓評委們覺得你沉著冷靜,不急不躁,平時定是一塊好料子,印象不錯,得分自然就會高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