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系統科學系
❶ 南京大學地球系統科學與環境是什麼專業
你是說試驗班嗎?
理科實驗班跟其他理科差不多,但是學得更加廣泛,要求更高,前景也好。需要一定的實力。
❷ 地球系統科學的地球系統數字應用
數字地球是地球系統科學的數字表達,將有利於從對自然現象的描述向定量化方向發展。數字地球是以地球系統為原型,以地球(理)坐標為參考系,以地球系統科學、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為理論基礎,通過建立一系列不同層次的原型、數學模型、物理模型、力學模型、信息模型和計算機模型並集成。同時,以對地觀測和網路高新技術為支撐,建立具有多解析度、海量數據和多種數據的融合,並可用多媒體和模擬模擬虛擬技術進行多維的表達,具有空間化、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和可視化的技術系統。以了解整個地球系統所涉及的信息過程,特別關注地球系統各圈層之間信息的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規律。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數字地球提出背景;數字地球研究方法;數字地球原型;地球系統場理論基礎;數字地球物質模型;數字地球力學模型;數字地球數學模型;數字地球信息模型;數字地球信息獲取技術與模擬;數字地球空間信息基礎設施;數字地球技術方法;數字中國與數字工程等。
研究青藏高原的隆升對於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這是一個涵蓋地球科學和生物學諸多分支學科的主題,不同學科可以從各自的學科出發,對這一主題進行論證。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過程中,一切長遠的基礎設施,如鐵路、公路和水利工程、地下資源開發和農林牧業發展及城市建設,都要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改善協調進行。我國西部的大部分地區,特別是青藏高原氣候寒冷乾燥,生態環境脆弱,更要密切注意氣候與環境變化的大趨勢和人類活動增強對生態和資源的影響。利用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方法,可以正確地評價這種趨勢,預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避免可能出現的不利行為。可以肯定,青藏高原及鄰區在21世紀將出現氣候環境和災害的大變化,可能會帶來上述涉及內容以外的許多問題,如自然災害的加重,疾病的流行等;也會帶來好處,如作物生長期延長有利於農業的發展等。研究這些問題屬於區域性的地球系統工程。因此,青藏高原及鄰區是發展地球系統科學,探討以山地系統為載體、各圈層相互作用最好的天然實驗室。
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需求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地球系統科學作為規劃與對策的科學基礎應劃分為兩大層次,即滿足可持續發展中面臨的緊迫問題的任務研究和遠期效應的基礎研究。但二者又有許多內在聯系,相互促進、不能截然分開。地球系統科學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科學基礎,不僅要研究自然規律,而且還要為社會發展提出規劃依據。實際應用中要加強地球系統工程規劃和地球系統管理,爭取早日真正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災害等與人類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問題,真正實現地球系統科學成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科學基礎。
❸ 地理科學和地球系統科學的區別
「地理科學」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中國科學家錢學森提出的。他理解地理學應當是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等並列的大科學體系,故稱「地理科學」。也指高校本科專業名稱,學術期刊名稱。
地球系統指由大氣圈、水圈、陸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和生物圈(包括人類)組成的有機整體。地球系統科學就是研究組成地球系統的這些子系統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運轉的機制,地球系統變化的規律和控制這些變化的機理,從而為全球環境變化預測建立科學基礎,並為地球系統的科學管理提供依據。
❹ 地球系統科學研究包括那哪些
樓主可以看看下面兩張圖裡面的內容
地球科學所包括的各個門類和研究方向:
❺ 地球系統科學的介紹
地球系統指由大氣圈、水圈、陸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和生物圈(包括人類)組成的有機整體。地球系統科學就是研究組成地球系統的這些子系統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運轉的機制,地球系統變化的規律和控制這些變化的機理,從而為全球環境變化預測建立科學基礎,並為地球系統的科學管理提供依據。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空間范圍從地心到地球外層空間,時間尺度從幾百年到幾百萬年。
❻ 地球系統科學與地質系統科學的發展<sup>[,]</sup>
當前,在國際上地球科學研究已進入地球系統科學的發展階段。我國在李四光學術內思想指導下,已經進行了幾十容年的研究,現在不僅已經形成了地質系統整體觀的理論體系框架,而且該理論已經應用於全球構造和全球變化研究及指導地質找礦和自然災害綜合研究與減災,從而為地球系統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李四光學術思想和由我國提出的地質系統整體觀,應該成為建立地質系統科學的理論基礎和研究地球系統科學的一條新的途徑。
❼ 地球系統科學
地球系統指由大氣圈、水圈、陸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和生物圈(包括人類)組成的有機整體。地球系統科學就是研究組成地球系統的這些子系統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運轉的機制,地球系統變化的規律和控制這些變化的機理,從而為全球環境變化預測建立科學基礎,並為地球系統的科學管理提供依據。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空間范圍從地心到地球外層空間,時間尺度從幾百年到幾百萬年。
和地理更緊密,地理是廣義,地球系統也是廣義。
❽ 地球系統科學是地球科學的發展方向
地球科學是認識行星地球的形成、演化以及與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休戚相關的氣候、環境、資源、災害、可居住性、可持續發展等的一門自然科學。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環境變化問題的日益突出,出於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要,全球環境變化研究得到普遍關注和快速發展,可持續發展問題得到各國政府和社會的高度重視,地球系統科學思維在地球科學中得到普遍接受,地球系統科學成為地球科學的前沿領域,地球科學研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如何創新發展地球科學是每個地質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重大議題。
關於地球系統科學的概念和發展,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地球科學發展戰略研究組在 2009 年出版的 《21 世紀中國地球科學發展戰略報告》中這樣寫到:
「地球系統科學概念的誕生,源於自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人類面臨的一系列資源、生態、環境、災害等全球性問題的挑戰。
『地球系統科學』一詞最早出現於 1983 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 NASA) 顧問委員會領導下的地球系統科學委員會 ( ES-SC) 的內部文件中。該委員會在制定 NASA 的地球科學計劃時,提出要把地球的各組成部分作為相互作用的一個系統加以分析,將透視和理解地球系統隨時間的演化作為地球系統科學的最終目標。該委員會於 1988 年出版了 《地球系統科學》報告 ( NASAAdvisory Council,1988) ,系統地闡述了地球系統和地球系統科學的觀點。強調從整體出發,將地球的大氣圈、水圈 ( 含冰雪圈) 、生物圈和岩石圈看做一個有機聯系的地球系統來研究,認為發生在該系統中的各種時間尺度的全球變化是地球系統各子系統 ( 圈層) 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三大基本過程相互作用的結果,首次提出將人類活動作為與太陽和地核並列的、能引發地球系統變化的驅動力———第三驅動因素。
……
將地球作為一個行星來認識,體現了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整體觀。地球系統科學的概念超越了傳統地球科學各分支學科,是地球科學發展的必然規律。地球系統科學以認識地球系統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與變化過程為關注焦點,把不同學科關於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科學發展綜合成對地球系統的整體認識,以耦合的地球模型作為預測地球系統變化趨勢的工具。地球系統科學概念引入地球科學各分支學科,將極大地促進地球科學各學科的交叉融合;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的地球系統科學的發展,將極大地促進地球科學集成研究的發展。」
❾ 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生專業怎麼樣
一般,現在一抓一大把了。
❿ 清華大學 地球系統科學系屬於哪個學院
清華大學--理學院 --地球系專統科屬學系
http://www.tsinghua.e.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facultie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