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科學主義
『壹』 機械唯物主義與決定論的區別
機械唯物主義的基本特徵是:承認世界的物質性,但卻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解釋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現象之間的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或者只是承認機械的聯系和機械的運動,因而表現出機械的、形而上學的特徵。
決定論(又稱拉普拉斯信條)是一種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普遍存在客觀規律和因果聯系的理論和學說。心理學中的決定論認為,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先前某種原因和幾種原因導致的結果,人的行為是可以根據先前的條件、經歷來預測的。非決定論則否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普遍存在著客觀規律和必然的因果聯系,認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是由不可預測的、事物內在的「自由意志」決定的。
決定論概念含有這樣的基本要素:有其因必有其果。這一觀點在科學研究中很重要,因為它肯定:假如人們了解了所有涉及某種即將發生的事件的因素,那麼他們就可以精確地預測到這一事件;或者相反,如果發生了某個事件,那麼就可以認為,它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宇宙中的任何事物或事件都是自然規律的結果,並永遠是自然規律的結果,而這種自然規律是可以通過科學方法來揭示的。
『貳』 機械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1、主要內容不同:
形而上學為一個哲學分支學科,對存在的研究。它亦被提出為是對科學以外、無形體、不可證明的事物的研究;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
2、代表不同:
當哲學在古希臘成為知識形式以後,由於所形成的對存在之為存在的形式化的研究不斷深入,盡管柏拉圖曾告誡應注意理念的作用,亞里士多德還是主觀的把存在歸結於形式;17世紀英國的唯物主義者有培根、霍布斯、洛克;18世紀法國的唯物主義者有拉美特利、愛爾維修、狄德羅、霍爾巴赫;19世紀德國的唯物主義者費爾巴哈(近代唯物主義的集大成者)。
3、意義不同:
形而上學根據可證實性原則還是可驗證性原則,形而上學命題都被批判者視為是沒有意義的言說,形而上學命題表面上看具有綜合命題的語法形式,實際上是不可能得到任何經驗的證實或驗證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客觀存在的物質實體,物體是不依賴於人們思想的東西,它是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基礎。
(2)機械科學主義擴展閱讀:
機械唯物主義是適應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伴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而出現的。與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相適應,出現了一批以F.培根、T.霍布斯、J.洛克為代表的英國唯物主義者。
他們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利益,反對經院哲學;培根在總結當時科學成就的基礎上,概括了觀察、實驗和歸納等認識自然界的實驗方法。霍布斯繼承了培根的思想,第一個系統地闡述了機械唯物主義的思想。
他認為,哲學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物質實體,物體是不依賴於人們思想的東西,它是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基礎。培根、霍布斯所生活的時代,尚處在資本主義生產的手工工場階段。近代自然科學處於形成和發展的初期,機械力學占首要的中心的地位,而其他自然科學部門還很不成熟。
『叄』 什麼是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什麼是機械唯物主義呢。從哲學史看,機械唯物主義有幾個顯著的特徵:
1、世界的存在就是機械運動。任何的存在物,包括人、動物和其它,其規律就是機械規律。換言之,用十八世紀傑出的機械唯物主義的代表人物拉美特利的說法「人是機械」「動物是機械」。
2、人的個性的不同,是由其身體決定的。
3、獨立的心理實體是不存在的,心靈只是機械運動在人的身體上的一種現象或結果。
證明機械唯物論的前提是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
因此,了解物質前一刻的運動狀態,就可以推出下一刻的運動狀態,把整個宇宙的每一個粒子的運動狀態確定以後,就可以推出下一刻的運動狀態,其中一個著名的假設就是拉普拉斯假定:如果有一個智能生物能確定從最大天體到最輕原子的運動的現時狀態,就能按照力學規律推算出整個宇宙的過去狀態和未來狀態。後人把他所假定的智能生物稱為拉普拉斯妖。按照這種假定,宇宙中全部未來的事件都嚴格地取決於全部過去的事件,事件出現的不確定性或偶然性消失了,
因此物質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性質都應是力學的性質,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系統和運動形式都是力學的系統和運動形式,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從於機械因果律。 物質是惰性的,它的運動僅僅是在力的作用下失掉一個位置而獲得另一個位置。而獲得的位置完全可以從前一個位置得出!
『肆』 機械唯物主義
機械唯物主義即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但它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
與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共同點,都堅持了唯物主義方向,認為物質決定了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三者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系。
(4)機械科學主義擴展閱讀:
特徵
A)機械性。就是把世界萬物的運動都理解為或歸結為機械運動。
例如霍布斯就曾經寫道:「運動就是失掉一個位置而獲得另一個位置。」他在《利維坦》一書的序言中把 人的心臟比作鍾表上的發條,把神經和關節比作其中的油絲和齒輪。拉美特利更乾脆地宣布:「人是機器」。認為人歸根結底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著爬行的機器而已。
B)片面性。就是說,他們的唯物主義思想都具有極大的片面性,並且善於以孤立、靜止的觀點去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
C)不徹底性。一方面表現為對整個世界認識的不徹底性:「半截子唯物主義」,就是說,他們在自然領域內是唯物主義,而一走進社會歷史領域便陷入了唯心主義。他們不知道社會基本矛盾,更沒有找到社會發展最根本的經濟原因。他們往往把人們的「思想動機」、「理性」看作社會歷史。
參考資料:網路---機械唯物主義
『伍』 什麼是機械唯物主義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又稱機械唯物主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用形而上學觀點解釋宇宙的唯物主義哲學;狹義指西方哲學史上第二種唯物主義形態,即16~18世紀的唯物主義哲學。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亦稱機械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發展的第二種形態。以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解釋自然界和認識論問題的哲學學派。以17、18世紀西歐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為典型。它承認世界是物質的,在反對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的斗爭中起過積極作用。例如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霍布斯認為,哲學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物質實體,物體是不依賴於人們思想的東西,它是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基礎。世界上除了具有廣延的物體之外,不存在其它任何東西。從這一觀點出發,他論證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批判了宗教神學和笛卡兒的二元論。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還包含某些辯證法因素。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具有四個特性,亦是局限性:第一:機械性,它把一切運動歸結為機械運動,企圖用力學的觀點解釋一切現象,甚至把人和動物都看成受力學規律支配的機器,因此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也稱機械唯物主義;第二:形而上學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質上是不發展變化的;第三:直觀性,它對待世界、認識,都缺乏實踐的觀點;第四:不徹底性:它只在自然觀上堅持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上則陷入唯心主義,把精神看成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否認自然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否認事物內部因矛盾而引起的發展變化,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實質上是不變的,即使有變化,也不過是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沒有質變,也沒有飛躍;離開人的社會性,不了解認識對實踐的依賴關系,把認識看作是直觀的、消極的、被動的反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屬於社會意識的現象當成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是適應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伴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而出現的,是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隨著社會歷史和科學的發展,它被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哲學所代替。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是二元論,既唯物又唯心,所以它存在唯心史觀和二元論的局限。同時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又稱為機械唯物主義,機械性又是它的一個局限。但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又是堅持唯物主義的可知論,所以不可知論並不是它的局限。因此,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主要局限有:唯心史觀、機械性、二元論。
『陸』 機械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有什麼區別舉個例子
沒有區別。
近代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即機械唯物主義。比如說動和靜,辯證法認為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而形而上學則認為靜就是靜,動就是動。
機械唯物主義就是過於肯定物質的作用而否認思維的作用它承認世界的物質性,但卻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解釋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現象之間的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或者只是承認機械的聯系和機械的運動,因而表現出機械的、形而上學的特徵。
十八世紀中葉,自然科學主要是處於搜集材料的階段,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進行分門別類的靜態的研究,形成了一種孤立的、靜止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被哲學家提升為世界觀和方法論,就使這一時期的唯物主義具有了形而上學的性質。
(6)機械科學主義擴展閱讀:
在馬哲中,機械唯物主義就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與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是唯物主義家族的三個成員.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即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以德國古典哲學家費爾巴哈為代表,在本體論上也認為物質決定意識,但看不到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在狀態論上看不到事物的普遍聯系與發展,否認矛盾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動力.用孤立,靜止,片面的方法看問題。
機械唯物主義派的哲學來源是本土的笛卡爾哲學。在笛卡爾哲學中,物質的本性是廣延,運動的特徵是位移。笛卡爾正是依靠這種抽象的物質和抽象的運動「構造出整個物理世界」,並一直主張用機械論的術語去解釋自然現象。實際上,笛卡爾是以力學運動規律為基礎,把由地上獲得的力學原則應用於天體現象以至整個世界,從而構造了一個具有反宗教神學意義的機械唯物主義世界圖景。
參考資料:唯物主義-網路
『柒』 機械唯物主義是什麼
就是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專主義。但它把物質歸結為自然屬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 與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共同點,都堅持了唯物主義方向,認為物質決定了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三者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系。供參考。
『捌』 什麼叫機械主義
機械主義就是近代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它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亦稱機械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發展的第二種形態。以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解釋自然界和認識論問題的哲學學派。以17-18世紀西歐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為典型。它承認世界是物質的,在反對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的斗爭中起過積極作用。
例如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霍布斯認為,哲學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物質實體,物體是不依賴於人們思想的東西,它是世界上一切變化的基礎。世界上除了具有廣延的物體之外,不存在其它任何東西。
(8)機械科學主義擴展閱讀
機械主義的特點
1.機械性。就是把世界萬物的運動都理解為或歸結為機械運動。
例如霍布斯就曾經寫道:「運動就是失掉一個位置而獲得另一個位置。」他在《利維坦》一書的序言中把 人的心臟比作鍾表上的發條,把神經和關節比作其中的油絲和齒輪。拉美特利更乾脆地宣布:「人是機器」。認為人歸根結底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著爬行的機器而已。
2.片面性。就是說,他們的唯物主義思想都具有極大的片面性,並且善於以孤立、靜止的觀點去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
3.不徹底性。他們在自然領域內是唯物主義,而一走進社會歷史領域便陷入了唯心主義。他們不知道社會基本矛盾,更沒有找到社會發展最根本的經濟原因。他們往往把人們的「思想動機」、「理性」看作社會歷史。
(8)機械科學主義擴展閱讀來源:網路-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玖』 機械唯物主義和樸素唯物主義 有什麼區別啊
1 古代的樸素的唯物主義是唯物主義哲學的最初形態。樸素唯物主義的基本特徵是:試圖在某些具體的有形物體中,在某些特殊的東西中,尋找具有無限多樣性的自然現象的統一。
2 樸素唯物主義肯定世界的物質本原性和統一性,但是,由於認識水平的限制,它總是把某種或某些具體的物質形態看作是世界的物質本原和統一的物質基礎。如古希臘的泰利斯認為萬物生於水、又復歸於水,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認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萬物的五種基本元素。這些都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典型觀點。
3 古代歐洲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的原子論,中國古代的氣一元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某種或某些具體物質形態的局限性,但仍屬於樸素唯物主義的范疇。
4 機械唯物主義。它承認物質第一性,這是唯物主義的.但認為事物都是孤立的靜止的不變的,這又是機械的或形而上學的.時間和空間不是事物的儲藏所,而是運動著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時間和空間同事物是不可分割的,不是儲藏與被儲藏的關系,不是大與小的關系.把它們分割開來,就是把它們當作彼此孤立存在的東西,所以說這是一種機械唯物主義的時空觀. 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國的費爾巴哈。
拓展資料: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但它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因而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
與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共同點,都堅持了唯物主義方向,認為物質決定了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三者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系。
A)機械性。就是把世界萬物的運動都理解為或歸結為機械運動。
例如霍布斯就曾經寫道:「運動就是失掉一個位置而獲得另一個位置。」他在《利維坦》一書的序言中把 人的心臟比作鍾表上的發條,把神經和關節比作其中的油絲和齒輪。拉美特利更乾脆地宣布:「人是機器」。認為人歸根結底是一些在地面上直立著爬行的機器而已。
B)片面性。就是說,他們的唯物主義思想都具有極大的片面性,並且善於以孤立、靜止的觀點去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
C)不徹底性。一方面表現為對整個世界認識的不徹底性:「半截子唯物主義」,就是說,他們在自然領域內是唯物主義,而一走進社會歷史領域便陷入了唯心主義。他們不知道社會基本矛盾,更沒有找到社會發展最根本的經濟原因。他們往往把人們的「思想動機」、「理性」看作社會歷史。
樸素唯物主義又稱「素樸唯物主義」,也稱自發唯物主義,它是唯物主義三個階段的最初形態。按照恩格斯的說法,樸素唯物主義有以下基本特徵。
試圖在某些具體的有形物體中或某些特殊的東西中,尋找具有無限多樣性的自然現象的統一。樸素唯物主義肯定世界的物質本原性和統一性,由於認識水平的限制,它總是把某種或具體的物質形態看作是世界的物質本原和統一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