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高級答辯
㈠ 校長職級改革述職答辯問題「做為一名校長,如何用文化引領學校發展」
積極改善校園環境,努力創建文化校園
學校是傳播文化,塑造靈魂的園地。加強校園自然環境的規劃與布局,積極改善校園環境,建設有利於師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文化校園,是學校教育的一項基礎建設,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現實需要。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說:「欲知明日之社會,須看今日之校園」。學校要堅持人文精神,挖掘文化內涵,充分發揮文化校園對師生潛移默化的功能與作用,探索出了一條富有自身特色的校園環境改善之路——理念先行,爭取支持,加大投入,巧妙設計,校園文化處處生花,校園環境日新月異。
校園環境改善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學校無閑地,處處可育人」。我們在校園環境建設中提出了「三讓」原則——「讓綠色永駐,讓牆壁說話,讓布局如畫」。
一、突出環境育人功能,創設優美的自然環境
「蓬生叢中,不扶自植」,優美的校園環境對學生健康具有潛移默化默化的影響。學校從整體上對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進行了調整,使其相對獨立,自成體系,並加大了改造、建設力度。首先對舊教學樓、運動場、教師平房等進行拆除、新建,對一些使用時間較長、室外牆皮脫落的教學用房和附屬設施進行粉刷修繕;其次綠化美化整治校園環境,對校園的花圃、菜地、樹木、道路等進行了改造和美化,並聘請專門設計人員進行整體規劃。再次,進一步完善校園設施,解決教師後顧之憂。現在走進校園,草坪香樟綠意盎然,花壇池塘匠心別具,環境布置精心自然,學校建築美觀別致,校園設施配置合理,綠化美化,如詩如畫,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學校規劃建設校園文化長廊,將校園打造成讀書樂園,讓莘莘學子如沐春風。此外,學校加強內外部環境的建設,努力凈化校園環境、抵制消極思想的滲透和影響,抑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傾向,引導校園文化氣氛向健康高雅方向發展。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聯合有關部門加強綜合整治,治理好學校內部和周邊環境,努力為師生創設一種安靜、和諧、健康的氛圍,保證學校整體環境上的潔凈幽雅。
二、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優化校園教育環境
在重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學校環境和條件的同時,不斷優化學校的人文環境。我校堅持「新穎、全面、美觀、活潑」的原則,挖掘校園文化的內涵。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而:
1、以優美的人文環境,鑄造高尚品德
學校工作,德育為首。良好的育人環境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宣傳欄展示了學校的辦學思想——「辦人民滿意教育」;「德高而成人,學優而成才」;「三風」建設——「團結務實、勤奮進取」、「敬業、精業、善教、樂教」、「助學、活學、樂學、博學」,這些無不在向每一位師生啟迪鼓舞。宣傳窗口「校長寄語」催人奮進,「園丁風采」光彩照人,「他山之石」引路導航,「校園之星」熠耀生輝,「藝術之窗」精彩紛呈……長廊就像一塊磁石吸引著每一位學生,每一位教師。這些隱性教育環境的暗示和潛移默化,不斷規范師生行為,提高師生人文修養。
2、以優美的人文環境,啟迪心靈智慧
學校是科學文化的陣地,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牆一廊,都是知識的載體。我校通過巧妙的構思,把人文資源和科學文化知識融進校園的每個角落。新教學樓正面牆上「德高而成人,學優而成才」和每間教室高效課堂「我的課堂我做主」以及西面教學樓上的校訓「團結務實、勤奮進取」赫然醒目;教室、圖書室、閱覽室、電教室、實驗室等懸掛著名人畫像、警句佳作;門廳走廊則展示了學牛的藝術作品,塗畫出濃濃的藝術氛圍;教室里的「學習園地」,「班級記事簿」記載下了孩子們學習、成長、收獲的點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每個班都開展了圖書「漂流」活動(每位同學從家裡帶兩三本自己最喜歡的書到學校與其他同學交換看),這樣,每個學生不僅可以看學校圖書室的書,還可以讀到班上其他同學家裡的圖書,學校舉辦的「打造書香校園」系列活動與班級的圖書建設相得益彰,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面,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啟迪著他們的心靈和智慧。
3、以優美人文環境,熏陶美的情感
創造一個賞心悅目,充滿文化藝術氛圍的教育環境,使之成為師生共同的精神財富和溝通情感的橋梁,是我校優化人文環境的又一著力點。我校校園干凈整潔,處處鮮花盛開,盆景滴翠。引人注目的提示牌別致、新穎,富有情趣。濃蔭下,大樹彎腰:「校園是我家,美麗靠大家」;綠坪中,小草輕輕說:「別靠近我,我還幼小」;花叢里,花兒點頭微微笑:「你愛護我,我把芬芳奉獻給你」。師生在音樂電鈴優美的旋律中走進清新的一天,我們的學生都能自覺地利用早操前和夕會這一段時間走進教室誦讀,真可謂「晨飄書香」、「夕照吟誦」;課間校園活潑歡快的輕音樂令人神情氣爽;傍晚,《藍色多瑙河》靜靜流淌伴隨師生進入甜美夢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日四次的學生安全溫馨提示,促學生健康成長,讓學校和諧發展!
俗語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美麗文化校園建設步伐將進一步加快。願全體師生在優美的環境里求真、立善、創美,整體素質得到充分和諧發展,從而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
㈡ 晉升中小學高級答辯一過就穩當了吧
中小學高級答辯一過,也不見得穩當的,現在各個地區都在改革,不在一線教學的是不給高級工資的
㈢ 高級教師答辯什麼情況不通過
高級教師為由教育行業人員獲得的高級職稱,按照教育不同階段有小學高級教師(簡稱「小高」)、中學高級教師(簡稱「中高」)之分。
小、中學高級教師含義
編輯
小學高級教師,小學教師職稱名,級別等同於中學一級教師,簡稱「小高」。
中學高級教師,中學教師的職稱:一級教師為中級職稱(相當於大學里的講師職稱),中學高級教師是教師職稱名,為中學教師所能取得的最高職稱。簡稱「中高。高級教師為高級職稱相當於大學里的副教授);在中學序列里,教師還可以申請研究員(正研究員),正研究員相當於大專院校序列的正教授級別。而特級教師不是教師水平量標,只是一個榮譽稱號,是否將其像正、副高職稱也列入高級技術職稱,未見有關權威機構說明。
㈣ 評職稱答辯校長如何管理學校
中小學的中級職稱是指中教一級以及小教高級;中等職業學校的中級職稱是指講師。 各地評聘的條件不同,通常打分的依據包括:教齡(一年一分)、學歷(專科22,本科30,研究生35;後續學歷非脫產的減2分)、年度考核(每年滿分十分,按具體得分計算)、思德考核(一年一分)、科研課題(國家級5,省級4,地市級3,區縣級2)、論文(國家級5,省級4,地市級3)、學生評價(滿分十分,具體得分計算)、業務考試(滿分十分,實際得分折算)。 中級職稱需在中學二級(小學教師一級)滿四年後晉級,年度考核、思德等按四年的計算。
㈤ 校長競聘答辯試題 校長怎樣做才有凝聚力
為了提高學校的整體效能,學校校長要有高度的馮聚力。校長的凝聚力來兩個方面,一是校長的權力,二是校長的威信。校長的權力是職務產生的,是外界給予的,這種影響力對教職工的影響是帶有強制性,弄得不好,會對教職工形成壓而不服的後果。而校長的威信是來自校長自身的素質和行為,它對教職工的影響是建立在幸福和基礎上,能促使他們很好的完成工作。所以要想提高校長的影響力,校長就要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要是校長只有權力,沒有威信,就會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只有威信先行,權力隨後,才會提高工作效率。校長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
㈥ 校長競聘答辯
領導班子是由若幹人員組成的群體,一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是靠全體成員的集體力量形成的。當前,教育體制改革正在向縱深發展,校長如何帶領班子成員為學校的改革出謀劃策,實既定目標,非常關鍵。因此,選好配好學校領導班子,使其充分發揮整體效能,以適應工作的需要,是擺在幹部人事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領導班子是決策指揮中心,沒有每個成員良好的個人素質,很難組成一個好的整體。但是,個人素質好此可見,實現領導班子科學化,是領導班子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一個學校能否興旺發達的關鍵
領導班子結構是指領導班子各成員按一定的關系組合起來的形式。領導班子的最佳結構必須是機構精簡、人員精幹,形成嚴密緊湊的工作系統;它應該是由不同智能的成員按一定比例組成的全能型的智能結構。任何一個領導班子都是多系列、多要素的綜合體。即:既有年齡結構、文化結構、專業知識結構等一些相對穩定的靜態因素。
領導工作是一種高級的智力勞動,領導集團就更需要建立合理的智力結構。智能則是人們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其中包擴自學能力、研究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凡領導都應該按對能力的全面要求來培養和鍛煉自己。但是,要求每個領導成員同時具備各種智能是不易做到的。人的智能是各式各樣的,例如,在科研領域中就有再現型、發現型和創造型之分。再現型人才善於積累知識並能有效地再現;發現型人才能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使自己的實踐有所前進、有所提高、有所發現;而科學理論上重大突破和技術上的重大發明,往往使創造型人才的功勛。作為學校校長---現代領到者,居於教師帶頭人的地位,創造性就顯得更為重要了。但是,如果皆由創造型人才組成,那可能是一個十分糟糕的結構 。應此,一般來說,領導班子中應當由下列四種人構成:一是善於思想得人----從事深謀遠略;二是善於活動的人----從事各種難題的調解;三是善於出頭露面的人----作打頭陣的工作;四是善於分析的人----從事綜合分析的工作。由此可見,一個領導班子的合理的智能結構,應當具有高超創造能力的思想家,具有高度組織能力的組織家和具有一步一個腳印的實幹家共同構成。清一色,一刀切,是建立合理智能結構的大敵。
此外,我們在配備學校領導班子時還應考略到領導班子成員的性格、志趣,愛好等動態因素。有的人老成持重,深思熟略,有的則大刀闊斧,雷里風行;有的人性格開朗,有的沉靜寡言;有的人內向,有的外向等等。因此,為了發揮領導班子的整體效能,必須建立其協調的人際關系。否則,領到者之間性格不合志趣不投,情操相悖,風格迥異等都會大大削弱領導的功能。例如:有些單位的領導班子,從靜態結構上看,文化程度都比較高,年齡注意了老中青的配合,專業知識也都各有千秋。但是忽略了性格、愛好和興趣方面的相容。結合在一起後,一段時間還能相互諒解、配合,但時間一長,大家就有了一種壓抑感、不協調感,互相之間扯皮的事多了起來,配合也失去了默契。對於這種不協調和壓抑感,大家都有委屈,可能又找不到更令人信服的理由和原因。分析起來就是班子配備的動態結構不合理。其實,大多數幹部的氣質和性格是多重的。各類型的氣質往往在一個人身上兼而有之。我們應當善於發現和分析一個幹部的基本傾向,把班子配備得更完善、更理想。
綜上所述,為了發揮領導班子的最佳效能,我們應當注意領導班子結構的合理化、科學化,既要考略到專業結構、年齡結構,也要重視知識結構、智能結構以及素質結構。我們還必須注意任何一個合理的智力結構是自造的、自控的、自調的,並不是一次成功、永恆不變的,必須在不斷運動中逐步求得平衡和合理。因此,幹部左右上下流動和實行任期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這樣,我們的領導班子才能發揮整體效能,真正成為學校的戰斗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