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2017甘肅省教研課題

2017甘肅省教研課題

發布時間: 2021-03-17 18:43:47

❶ 2017年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評審結果什麼時候出來

開拓性和較來高的學術思想價值,自解放思想校屬各單位: 根據教辦廳函[2015]28號文件精神,發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示範引導作用、申報條件 (一)申報基礎研究課題要力求具有原創性。 二: 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制度創新和方法創新、為人力資源強國建設服務,我處從即日起組織開展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申報工作,大力推進理論創新,推動教育科學為教育事業發展服務,現就相關事宜通知如下,實事求是,著力推出體現國家水準的研究成果;申報應用研究課題要具有現實性、針對性和較強的決策參考價值

❷ 如何查閱2017年度教育類的課題指南

開拓性和較高的學術思想價值,解放思想校屬各單位: 根據教辦廳函[2015]28號文件精神,發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的示範引導作用、申報條件 (一)申報基礎研究課題要力求具有原創性。 二: 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制度創新和方法創新、為人力資源強國建設服務,我處從即日起組織開展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課題申報工作,大力推進理論創新,推動教育科學為教育事業發展服務,現就相關事宜通知如下,實事求是,著力推出體現國家水準的研究成果;申報應用研究課題要具有現實性、針對性和較強的決策參考價值

❸ 甘肅省教科研網2015年課題申報評審結果

http://..com/question/29735416.htmlsi=3

一、總 則
為進一步深化職稱改革,完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機制,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水平,根據《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中學教師職務試行條例》和有關教育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條件。
適用范圍:全省各類中學從事教育教學的人員。
任職資格名稱:中學一級教師(中級)、中學高級教師(副高級)
二、基木條件
第一條 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嚴格遵守《貴州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實施意見》(黔教師發[2005]146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努力工作,團結協作,學風、教風端正。身體健康,能全面履行本崗位職責。
第二條 外語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符合當年國家和貴州省對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的有關規定。
第三條 完成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
第四條 任現職期間,有下列情況,按以下規定執行:
1、在規定任職年限內考核被確定為「基木合格」的,每次延期一年申報;被確定為「不合格」的,每次延期二年申報。
2、在職稱考試中違紀受查處者,從通報之日起延期二年申報;在申報中弄虛作假者,從認定之日起延期三年申報。
3、受黨紀、行政「警告」處分的,從解除處分之日起延期三年申報;受「記過」及以上處分的,從解除處分之日起延期四年申報。觸犯法律,受刑事處罰的,從解除處罰之日起延期六年申報。
三、申報條件
第五條 申報中學一級教師任職資格,除必須取得相應的教師資格,擔任課程的講授外,還必須具備下列學歷、資歷條件之一:
1、獲得博士學位。
2,碩士研究生畢業,任教2年以上。
3、雙學士學位畢業,取得中學二級教師任職資格,擔任中學二級教師3年以上。
4、大學本科畢業,取得中學二級教師任職資格,擔任中學二級教師4年以上。
5、大學專科畢業(高中教育教學崗位除外),取得中學二級教師任職資格,擔任中學二級教師5年以上。
第六條 申報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除必須取得相應的教師資格,擔任課程的講授外,還必須具備下列學歷、資歷條件之一:
1、獲得博士學位,具有本專業2年以上教學工作經歷。
2、碩士研究生畢業,取得中學一級教師任職資格,擔任中學一級教師3年以上。
3、雙學士畢業,取得中學一級教師任職資格,擔任中學一級教師4年以上。
4、大學本科畢業,取得中學一級教師任職資格,擔任中學一級教師5年以上。
5、大學專科畢業(高中教育教學崗位除外),取得中學一級教師任職資格,擔任中學一級教師6年以上。
四、評審條件
第七條 中學一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應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 方針,關心愛護學生,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對所教學科具有系統、 堅實的基礎理論、專業文化知識與專業技能,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與研究能力;樹立現代教育思想,具有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積極進行教學改革,認真研究教育教學規律,教育教學經驗豐富,方法得當,教學效果顯著;積極培養和指導青年教師;積極組織和參與學生課外教育教學活動,在發展學生智力和能力,引導學生創造方面做出顯著成績;教書育人,管教管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積極承擔學校規定的工作任務。按《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見附件),申報中學一級教師任職資格,教學評價積分應達80分以上,申報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教學評價積分應達90分以上;學生鞏固率、成績合格率、優良率、提高率在同類學校或同學科中處於前茅(有佐證材料)。
第八條 申報中學一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其所提供的業績應是任現職以來取得的成績,年平均課堂教學達到國家規定的課時定額;對擔任特殊課程的教師或兼有校中層以上領導工作的教師,課堂教學時數可按有關文件規定確定,並報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核認可;年平均課堂教學時數,從本次評審工作的截算時間上溯到規定的任職年限;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公派外出學習或進修,可相應減少課時定額。兼有校中層以上領導工作的教師除按規定進行業務水平、教學能力等的考核外,兼有校級領導工作的教師還應有主管部門對其進行管理工作實績的考核,且取得相應的中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合格證書;兼有校中層領導工作的教師應有學校對其進行管理工作實績的考核。
第九務 中學一級教師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任現職以來,除符含本評審條件第七、八條外,還須具備下列條件中的兩條:
1、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獲地級三等獎以上;或獲省級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三等獎以上;或地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以上。
縣、鄉(鎮)中學教師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獲縣級三等獎;或獲地級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三等獎以上;或獲縣級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一等獎;或獲縣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以上。或鄉(鎮)中學教師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獲鄉(鎮)一等獎3次以上;或獲鄉(鎮)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一等獎3次以上;或獲鄉(鎮)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3次以上。
2、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連續3年以上,做學生思想轉化工作成績突出,所帶班級獲地級以上先進集體。
縣、鄉(鎮)中學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連續3年以上,做學生思想轉化工作成績突出,所帶班級獲縣級以上先進集體。
3、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發表本專業論文2篇,或獲省級三等獎以上。縣、鄉(鎮)中學教師發表本專業論文1篇,或獲地級二等獎,或至少有2篇論文獲縣級一等獎以上。
4、在教改、教材教法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績,其教育教學經驗在全縣以上推廣(提供經驗材料並由縣教育行政部門出具推廣效果證)。
5、指導青年教師1名以上,有明顯的效果,有記錄、計劃、總結等相關材料,並承擔縣級以上教育行部門組織的示範教學或學術講座等1次以上,並受到同行的好評(有被指導教師簽字認可材料,有齊備的教案等材料,並由縣教育部門提供評價材料)。
6、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獲得地級以上勞動模範、 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教育名師、骨幹教師、學術學科帶頭人、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或獲得縣級以上勞動模範、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教育名師、骨幹教師、學術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2次以上(可累計)。
縣、鄉(鎮)中學教師獲得縣級以上勞動模範、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教育名師、骨幹教師、學術學科帶頭人、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或鄉(鎮)中學教師獲得鄉(鎮)級以上各類勞動模範、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教育名師、骨幹教師、學術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3次以上(可累計)。
7、積極組織競賽輔導(有教案、有教學計劃),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所指導的學生在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委託其他部門組織的各類教育教學競賽中,有2人(次)以上獲全國三等獎、省級二等獎、地級一等獎。縣、鄉(鎮)中學教師所指導的學生在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委託其他部門組織的各類教育教學競賽中,有2人(次)獲地級三等獎,或縣級一等獎。
第十條 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評審條件:
任現職以來,除符合本評審條件第七、八條外,還須具備下列條件中的兩條:
1、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獲省級二等獎;或地級一等獎以上。或省級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二等獎;或地級一等獎以上。或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縣、鄉(鎮)中學教師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獲地級二等獎以上。或地級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二等獎以上。或地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以上。
2、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連續3年以上,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學生成績工作成績顯著,所帶班級2次獲得地級以上先進集體。
縣、鄉(鎮)中學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連續3年以上。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學生成績工作成績顯著,所帶班級獲地級和縣級以上先進集體各1次以上。
3、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發表本專業論文3篇以上,或論文獲得省級一等獎1篇和獲省級二等獎2篇以上。縣、鄉(鎮)中學教師發表本專業論文3篇以上,或論文獲省級二等獎1篇和地級三等獎2篇以上。
4、在教改、教材教法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績,其教育教學經驗在所在市(州、地)推廣(提供經驗材料並由地級教育行政部門出具推廣效果證明)。
5、指導青年教師2名以上,有明顯的效果,有記錄、計劃、總結等相關材料,並承擔地級以上教育部門組織的示範教學或學術講座1次以上;或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示範教學或學術講座等任務2次以上,其水平在全縣屬領先地位(有被指導教師簽字認可材料,有齊備的教案等材料,並由縣教育部門提供評價材料)。
6、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獲省級以上勞動模範、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或獲得地級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教學能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2次以上(可累計)。
縣、鄉(鎮)中學教師獲地級以上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教學能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2次以上(可累計)。或獲得縣級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教學能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3次以上(可累計)。
7、積極組織競賽輔導(有教案、有教學計劃),省、市(州、 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所指導的學生在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或委託其他部門組織的各類教育教學競賽中,有3人(次)以上獲全國三等獎、省級二等獎、地級一等獎以上。縣、鄉(鎮)中學教師所指導的學生在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或委託其他部門組織的各類教育教學競賽中,有1人(次)以上獲全國二等獎、省級一等獎;或2人(次)以上獲得省級二等獎以上。
第十一條 申報中學一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的教研員,必須承擔1門以上課程的教學視導和教研活動;平均1年視導不少於8所學校(有視導計劃和視導總結);省級教研員不低於40節,地級教研員不低於50節,縣、鄉(鎮)級教研員聽課不低於60節(有聽課記錄和聽課評價及指導意見);組織或參與教研活動每年不少於5次,積極組織教改實驗或課題實驗,承擔或參與地級以上的課題2項以上。
其中,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研員申報中學一級教師任職資格每年發表論文2篇,或獲省級論文評選三等獎、或地級論文評選二等獎以上。縣中學教研員申報中學一級教師任職資格每年發表論文1篇,或獲縣級論文評選一等獎以上。其中: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研員申報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4篇,或獲省級論文評選二等獎以上。縣中學教研員申報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3篇,或獲省級論文評選二等獎以上。
擔任教改實驗或教育科研課題任務的教研員,每學年聽課不低於20節,每年到基層開展調研活動不少於5次(有調研提綱及調研報告),撰寫階段性研究報告1篇以上;承擔或完成地級以上的課題2項以上,其中申報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的教研員,至少獲得地級以上研究成果獎一等獎以上,其它要求與學科教研員一樣。
第十二條 電教(教育技術)機構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和學校從事遠程教育、計算機維護和教學的教師,根據其職務職責的特點,作如下補充要求:
每學年應按教學計劃,設備正常使用率達80%以上,媒體軟體(課件)製作不低於2個,教育教學資源應用不低於4次。課時數應具備年均上信息技術課、電教課、觀摩課或視導課(有視導計劃和總結)申報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不低於30節,申報中學一級教師任職資格不低於20節(其他教師利用電教資源[硬體設備或軟體]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視為電教管理教師教學工作[每3節課摺合為1個課時])。製作的音像教材、媒體教育教學工件(課件)、優質課、視導課實錄視科研論文對待。
五、破格條件
第十三條 對不具備規定資歷,但確有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屬於中學教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范圍的在職教師,重點是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任現職2年以上可破格申報中學一級教師任職資格。破格申報申學一級教師任職資格者,除具備正常晉升的評審條件外,還應具備下列條件中的兩條:
1、連續2年在本校完成的課堂教學時數平均高於國家規定課時定額的15%以上(提供各年度任課材料),且教學成績特別突出,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獲省級二等獎以上;或獲省級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一等獎以上;或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縣、鄉(鎮)中學教師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獲地級二等獎以上;或獲地級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一等獎以上;或獲地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2、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參加編寫正式出版的中學教材或教參,木人撰寫8萬字以上。縣、鄉(鎮)中學教師參加編寫,並在縣鄉范圍內使用的中學教材或教參,本人撰寫5萬字以上。
3、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在公開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4篇以上。縣、鄉(鎮)中學教師在公開刊物上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2篇以上。
4、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本人完成的教學科研論文、教學作品、教具等在教育部門主辦的比賽中獲省級二等獎以上。縣、鄉(鎮)中學教師本人完成的教學科研論文、教學作品、教具等在教育部門主辦的比賽中獲省級三等獎;或獲地級二等獎以上。
5、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成績突出,所帶班級2次被評為地級以上先進集體,連續2年學生鞏固率100%。縣、鄉(鎮)中學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成績突出,所帶班級2次被評為縣級以上先進集體,連續兩年學生鞏固率95%以上。
6、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獲省級以上勞動模範、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或獲得地級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教學能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2次以上(可累計)。
縣、鄉(鎮)中學教師獲地級以上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教學能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或獲得縣級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教學能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3次以上(可累計)。
7、積極組織競賽輔導(有教案、有教學計劃),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所指導的學生在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或委託其他部門組織的各類教育教學競賽中,有3人(次)以上獲全國三等獎、省級二等獎、地級一等獎以上。縣、鄉(鎮)中學教師所指導的學生在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或委託其他部門組織的各類教育教學競賽中,有1人(次)以上獲全國三等獎、省級一等獎;或2人(次)獲得省級三等獎以上。
第十四條 對不具備規定資歷,但確有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屬於中學教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審范圍的在職教師,重點是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任現職2年以上可破格申報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破格申報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者,除具備正常晉升的評審條件外,還應具備下列條件中的兩條:
1、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參加編寫的中學教材或教參,本人撰寫12萬字以上。縣、鄉(鎮)中學教師參加編寫的中學教材或教參,本人撰寫8萬字以上。
2、出版有較高水平的教學專著,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的專著字數不少於20萬字。縣、鄉(鎮)中學教師的專著字數不少於12萬字。
3、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6篇以上,其中在核心期刊上發表2篇以上。縣、鄉(鎮)中學教師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3篇以上,其中在核心期刊上發表1篇以上。
4、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所承擔的教改實驗成果獲得省級以上教育或科研主管部門的一等獎(排名前3)。縣、鄉(鎮)中學教師所承擔的教改實驗成果獲得省級以上教育或科研主管部門的三等獎;或地級一等獎以上。
5、連續2年在本校完成的課堂教學時數平均高於國家規定課時定額的20%以上(提供各年度任課材料),且教學成績特別突出。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獲省級二等獎以上;或獲國家級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二等獎以上;或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縣、鄉(鎮)中學教師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獲省級三等獎以上;或獲省級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三等獎以上;或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6、省、市(州、地)及所在地中學教師獲省級教學質量一等獎3次以上。縣、鄉(鎮)中學教師獲省級教學質量一等獎1次以上;或獲地級教學質量一等獎2次以上。
六、附則
第十五條 本《條件》為中學評審申、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必須具備的基本申報評審條件。各校應根據工作需要,在符合上述條件的教師中擇優申報評審;對獲得勞動模範、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骨幹教師等稱號的教師,具有擔任班主任工作經歷的教師,應在符合本《條件》的前提下優先申報評審;在任現職期間,支援農村(鄉鎮及其以下(不含縣市所在地鄉鎮學校))教學工作一年以上的教師,或在農村(鄉鎮及其以下[不含縣市所在地鄉鎮學校])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可提前1年申報評審上一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
第十六條 貴州省職業中學中、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按照《貴州省職業中學中、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實施細則》執行。
第十七條 本《條件》所稱的論文,除註明的外,均是指在具有國內統一刊號CN或國際標准刊號ISSN符號或郵發代號的公開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包括高校公開發行的學報、增刊,出版社公開出版的論文集及報紙上發表的論文。
木《條件》所稱的著作、教材、教參是指具有國際標准書號ISBN符號並公開出版的本專業的著作、教材、教參。
木《條件》提到的著作、教材、教參、論文及科研課題、項目等系指本專業的,其作者(完成人)都是指獨立或排名第一。
本《條件》中所稱「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學圖書館最新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錄》刊登的學術期刊。
本《條件》所稱的課時數是指課堂學時數和按其它教學環帶(指帶學生實習,指導學生實驗,作學術講座)折算的課時數。
本《條件》所稱的字數,除註明的外,均指個入獨立完成的字數。
本《條件》規定的著作、教村、教參以及獲得的專利一項可折抵一篇論文。
本《條件》中凡冠有「以上」者,均含本級。
第十八條 各市(州、地)應根據本《條件》和本地實際制定實施細則。
第十九條 本《條件》省人事廳、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❹ 甘肅省12地市2自治州教研室命題是哪套試卷

甘肅省12地市二四十周調研室命題主要是電視自主命題是這樣的話,你可以買一些真題模擬測卷。

❺ 2017年國家科研課題如何申請立項,找什麼部門聯系

找當地政府科技委申請立項

❻ 甘肅省教科所是什麼性質的機構

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建於1984年4月,縣級建制,隸屬蘭州市教育局。主要研究方向:中小學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二十多年來,全所教研人員堅持以科研為先導,團結和依靠全市三縣五區教研部門、各學校廣大幹部、教師,以多種形式加強學科教學指導、深化學科教研、開展教師在職培訓、進行學術研討與交流,為全市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工作職能
從事基礎教育教育科學研究,為教育行政決策服務,為教育行政提供科學依據;為教育實踐服務,不斷發現、研究並解決教育實踐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為基層中小學服務,幫助學校制定教科研規劃,發現和培養教科研骨幹,落實教科研課題和任務;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為學校教學提供業務指導和技術、信息幫助。
折疊編輯本段二、人員基本情況
蘭州市教科所現有38人。黨員18人,特級教師6人,高級教師26人,中級教師6人,助理級2人,工人4人。學歷方面:研究生6人(在讀1人),本科27人,大專及以下學歷5人。其中獲全國外語優秀園丁獎的2人,獲中央教科所表彰的優秀教研員5人,蘭州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
2001年我所被評為全省教科研先進集體。同年《蘭州教育》榮獲全國教育刊物類優秀成果一等獎。2004年獲市委宣傳部「送教下鄉」表彰的先進集體。
折疊編輯本段三、重點工作
1.開展教研、調研活動。深入國家級課改實驗區和省級實驗區認真組織調研,全面掌握第一手資料;安排組織新課程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優質課交流活動、課改專題報告以及各個學科的聽課、說課、評課活動,針對教師們對課程教學觀念產生的困惑和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認真加以疏導和分析,幫助他們找准改進切入點,廓清專業發展方向,全面推進課改教研,建立校本教研製度,推動我市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拓展。
2.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深入農村學校,幫助遠郊縣區教師在課程改革中正確把握新教材、積極建構新的教學模式,依據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對各個教學環節進行認真點評,幫助農村教師轉變觀念、開闊視野、把握要點,努力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
3.開展新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逐步建立促進學生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考察學生的學業發展。積極探索考試制度改革,組織高三、初三年級診斷考試,在命題的指導思想、試題形式、命題角度幾個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幫助學校任課教師掌握和分析高三、初三考生的基本學習情況,為師生及時調整和改進復習策略和手段提供幫助,努力提高教育質量。
4.組織開展全市教育科學研究工作。制定下發了「十五」和「十一五」期間蘭州市教育科研計劃(規劃)、課題指南、課題管理暫行辦法等。「十五」期間全市立項課題673項,其中市級重點課題66項,市級一般課題286項,縣區校級課題321項,經上報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參加省級評審,被省上立項的課題共239項,其中被立為省級重點課題的有57項,省級規劃課題的有182項。「十一五」全市課題立項378項,其中市級重點課題35項,市級一般課題205項,縣區校級課題138項。經上報省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參加省級評審,被省上立項的課題共149項,其中被立為省級重點課題的有27項,省級規劃課題的有122項。
5.擬定了全市中小學學科課堂評價體系。新擬定的評價體系從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和教學特色等方面對課堂教學進行綜合性評價,對形成和建立教學質量分析評價體系及激勵機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指導作用。
6.編輯出版《蘭州教育》(內部刊物)、《教育科研信息》(內部資料)。《蘭州教育》特別開設了「課程改革」專欄,一方面對課程改革中教育理念的轉變、實踐探索進行總結,另一方面為廣大教師提供具有可比性、實用性和地方性的本土經驗。《教育科研信息》主要以新課改、新理念、新經驗為主,針對新課程改革中有關理論及實踐中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及時介紹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和信息。此項工作力圖通過教科研信息的傳播,努力營造教科研氛圍,推進全市中小學課程改革的縱深發展。
6.全市組建了由183人組成的17個中小學學科中心組。制定了《蘭州市中小學學科中心組教研組工作規則》,並分學科積極有效地開展各類教科研活動。
折疊編輯本段四、主要成果
1.與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合作,共同開發出版了九年義務教育1—6年級教材心理健康實驗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地質出版社出版)。
2.完成《新課程師資培訓簡明教程》的編寫工作(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
3.完成《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讀本》一書的編寫工作(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並予2006年教師節出版發行。
4.完成「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項目」(國家級重點課題)《中學外語學習策略研究》,課題成果獲甘肅省第四屆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
5.完成「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項目」(國家級一般課題)《中學外語學習策略教學問題的研究》,研究成果獲甘肅省第五屆基礎教育一等獎。
6.完成甘肅省「十五』』規劃研究課題《中小學英語創新教學的研究》。
7.完成了省級十五重點課題「高中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成長的心理學分析」。
8.完成《課堂教學形成性測試卷》的編寫工作(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
9.完成《初中英語詞語詳解手冊》的編寫工作(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
10.完成《初中英語閱讀教程》(上下冊)的編寫工作(哈爾濱出版社出版)。
11.完成《高中數學解題訓練教程》的編寫工作(中國致公出版社出版)。
12.完成《中學生學習金卡》的編寫工作(甘肅少兒出版社出版)。
13.完成《高中課程同步讀想用》的編寫工作(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
14.完成《跟我學高三生物》的編寫工作(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
近年來,我所教研員分別在《蘭州大學學報》、《西北師大學報》、《揚州大學學報》、《蘭州學刊》、《甘肅教育》、《教育革新》、《小學語文教學》和《蘭州教育》等專業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蘭州市教科所為實現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團結一心、勇於探索、勤於進取,相繼出台了《關於加強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規范教育科研活動的配套措施和辦法,向教研、科研的廣度和深度進軍,力爭多出成績,多出成果,為跨世紀實現我市教育現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❼ 甘肅省教科所2017論文獲獎

學術論文的科學性,要求作者在立論上不得帶有個人好惡的偏見,不得主觀臆造,必須切實地從客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符合實際的結論。在論據上,應盡可能多地佔有資料,以最充分的、確鑿有力的論據作為立論的依據。在論證時,必須經過周密的思考,進行嚴謹的論證。

❽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課題設計有哪些

教師設計是小學科目二中最後一個問題,給定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和美術回六科內容,要求答從其中選擇一科內容進行作答,從每科的學科特點上看,小學語文最為簡單易答,所以建議選擇語文學科進行作答,下面就語文學科答題技巧進行簡要解析。
此題共設置三道問題,第一題10分,第二題10分,第三題20分,共40分。從歷年真題分析情況看,共有9種出題角度,主要涉及識字課、閱讀課和寫作課三個課型。以下9種出題角度中,5、6、7、8四個角度其實是屬於教學過程中的一部分內容,所以我們在復習中主要學會寫整個教學過程並能夠正確寫出每部分的設計理由即可,其中識字課和閱讀課比較相近,所以可以以統一方式進行作答,寫作課比較特殊,單獨方式作答。
1.文本寫作特點(文本解讀)
2.教學目標
3.教學重難點
4.教學過程
5.設計教學過程中三道題+理由
6.設計三組課堂提問+理由
7.設計導入+理由
8.設計板書+理由
9.寫作評語

❾ 2018年甘肅省教科所課題結題啥時知道

是的,我是流行《歌曲歌曲》雜志社的審稿老師,雖然每個學校教研組的要求有所不同,但都要求教師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這也是標准。至於收稿算不算,第一,就看你的稿子是否確已被收稿,大都以雜志社的《用稿通知單》也叫采稿通知單為准。第二,即使有雜志社的用稿單,其關鍵還要看教研組的要求,有時候即使有正規雜志社采稿單,只要學校教研組不承認也沒有用。只要承認了什麼都好說。第三,還要看你的論文所發表的雜志是否是正規期刊,大多數院校一般以中國知網收錄、萬方資料庫、龍源期刊網、維普資料庫為准。希望能幫到你。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