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科學種田
Ⅰ 如何進行科學種田
科學種田: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措施,按照客觀經濟規律進行農業生產,使農產內品高產、容穩產、品質好、成本低。
種田也是個學問 農民不會科學種田 但他們有多年的經驗 。
你要是能學學有關作物的知識 再機械化種田 合理使用農葯化肥 自然是好 。
但要是沒有農民的經驗 也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 可能還沒老農種的好。
科學種田、科學理財、科學籌劃,
Ⅱ 農民對科學種田是怎麼理解的
這樣進行科學種田:
因地制宜選用高產優質抗病蟲強的優良品種:根據當地生態條件、生產條件、經濟條件、栽培水平及病蟲害發生危害等情況,選用經過審定,經過試驗示範適宜當地種植,抗病蟲能力強、抗倒、分櫱強、成穗率高、穗大、結實率高的優質、高產品種。
2. 培育壯秧
培育壯秧是水稻增產的關健技術措施之一。生產實踐證明,培育壯秧應以肥培土、以土保苗。在水稻育秧上應大力推廣應用旱地育秧技術,旱育秧具有早生快發,無明顯的返青期,有效分櫱率高,抗性強,結實率高等特點。旱育秧苗床要多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
2.1壯秧標准
根:根系發達、粗短、白、無黑根。苗:基部粗扁、苗健葉綠,葉片上沖不披散。生長旺盛,群體整齊一致,個體差異小,苗體有彈性,葉片寬挺健、葉鞘短、假莖粗扁,到秧齡30天達到3個以上分櫱。葉色深綠,綠葉多,黃、枯葉少,苗高適中,無病蟲。
2.2播種
2.2.1種子准備
選購經過審定,經過試驗示範適宜當地種植,抗病蟲、抗倒、分櫱強、穗大、結實率高的優質、高產品種種子。
2.2.2苗床准備
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的熟旱地或菜園地作旱育秧苗床地。提早精細整地,做到土壤細碎無大土塊,按1.5-1.6米理墒,溝深30厘米,廂高15厘米;按每畝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1500-2000公斤、普鈣50公斤、鉀肥5-8公斤作底肥,提前20天左右將農家肥與普鈣需充分混合堆漚發酵,施肥時與土壤充分混合後平整墒面等待播種。
2.2.3浸種催芽
浸種前將種子攤曬1-2天,再用3%的多菌靈葯液浸泡12小時,清水淘洗,直到水變清時開始浸種。一般要浸泡3天,每天用清水淘洗3-4次。3天後將種子淘洗干凈,再用50-60℃的水將種子預熱,用濕麻袋把種子包好,再用稻草等保溫,溫度保持在30-35℃,24小時即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後逐步降溫至20℃左右,攤開種子,在自然條件下煉芽1天後即可播種。
2.2.4播種
播種期: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當氣溫穩定通過10℃以上既即可播種。
播種:稻種做到稀密均勻,每畝苗床播種10-12公斤為宜。播種後搭棚蓋膜,保溫保濕,防止由低溫引發的爛芽爛秧,減少生產損失。
2.2.5苗床管理
除草:水稻播種後,當苗床出現雜草要及時除草,除草採用人工輕輕拔除雜草,防止傷及稻苗。
水肥管理:播種到2葉期保持苗床土濕潤,2葉期後要控水降濕防病。當苗床出現土干發白或早、晚秧苗葉尖無水珠或秧苗開始卷葉時,應在早、晚揭膜灌水,遇高溫天氣中午揭膜通風降溫防止高溫燒苗。在2葉期每畝施尿素5公斤作斷奶肥、促進生長健壯;在4葉期每畝施尿素7-8公斤、鉀肥2-3公斤促進分櫱;在4.5-5葉期進行煉苗,准備移栽,移栽前3-4天每畝施尿素1.5-2公斤作送嫁肥。
病蟲防治:在苗期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選用適宜農葯防治苗期病蟲害,防止病蟲害傳入大田,減少大田病蟲害的發生率。
3.移栽
3.1粗細整田、施足底肥
在水稻收後及時翻犁,翻埋殘茬,栽前再進行犁耙。精細整田,達到田面平整,做到「灌水棵棵青、排水田 無水」。 底肥堅持有機肥為主,氮、磷、鉀配合施用。栽前結合稻田翻犁畝施有機肥1500-2000公斤,結合耙田畝施普鈣40-50公斤、鉀肥8-10公斤作底肥。
3.2適時煉苗,適當早載
旱育秧宜適當早栽,宜栽中偏小苗,以秧齡30天左右,秧苗長至5-6葉期移栽為宜,因旱育秧根系發達,秧苗過大,在起苗時易造成根系損傷。
3.3合理密植
根據稻田肥力的高低,確定移栽密度,移栽時視秧苗分櫱情況,每窩栽帶櫱苗1-2苗。
4.田間管理
4.1追肥
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過磷酸鈣15-20公斤,鉀肥4-5公斤、硫酸鋅1.5公斤作追肥。在移栽後10天左右追施提苗肥,促進有效分櫱,占總追肥量的30-35%;在孕穗期追施攻粒肥,占總追肥量的65-70%,以提高結實率及促進籽粒飽滿。
4.2合理灌水
在水稻生長期間為促進根系生長良好,增強吸收能力,促進水稻生長健壯。在水的管理上,以增氧通氣、養根活根為中心,增強根系活力為目的。返青期以適當深水灌溉有利返青,孕穗期、始穗期至齊穗期保持淺水灌溉,灌溉條件較好地區其餘時期均以保持濕潤為主。 分櫱期要求淺水促櫱,分櫱後期宜適當曬田控櫱,減少無效分櫱,增加通透性,促進水稻生長健壯,在曬田控櫱時不宜重曬;乾旱季節,要抗旱灌水,以免脫水影響稻米的外觀品質和蒸煮食用品質;灌漿成熟期要做到干濕壯籽;黃熟期排水曬田,促進成熟;收割時,做到田間無水,以免稻穀浸泡在水中影響米質。
5.病蟲害防治
5.1主要病蟲害
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白葉枯病、紋枯病、稻曲病等;主要蟲害有:稻飛虱、稻螟、粘蟲、稻負泥蟲等。
5.2防治措施
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上,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以種植抗病蟲品種為中心,以健身栽培為基礎,葯劑保護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
Ⅲ 求科學種田 南玄的TXT
科學種田
作者:南玄
宋問穿到古代,成了狀元,明天就要上朝議論朝政了。
完全不懂,這要怎麼辦?
聽說前一天還剛被大將軍揍暈過去了,
太好了,就賴大將軍頭上,說自己怕了,要辭官回家種田……
皇帝不肯?
不怕!我宋問,會空間種植,在京城也能種!
Ⅳ 如何學習科學種田方法
其實,筆者所說的土壤「鬧革命」就是所謂的土壤改良。自今年起,這一農改政策被不斷提上日程,得到各農資企業以及種植大戶的熱切關注。筆者不禁大膽猜測,難道土壤改良這一政策的提出是借鑒了以色列農業科學院土壤和水分研究所,畢竟以色列的土壤那是赫赫有名滴!
猜測的東西不經過考證,相當於沒想沒做。於是筆者托朋友聯繫到一位農資大佬,交談後得知,原來土壤改良近些年一直是農業領域工作的重點,相關政府機構也在不斷出台政策推動這項工作的進行。尤其是今年,土壤改良的政策一經推出,人們便強烈的意識到這回農業有希望了,感慨一項功在千秋的工程正在不斷雄起,期待一個財富恆通的生活也要如願到來……
Ⅳ 科學種田報考哪個專業
農學(農業生物技術、農業信息技術、農產品標准化與貿易方向)、植物保護(農產品安全與檢測、生物安全與植物檢疫方向)、種子科學與工程、園藝、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茶學(茶學、茶葉加工與貿易、茶藝與品牌營銷方向)、草業科學、森林保護、林學、園林、風景園林、城鄉規劃、旅遊管理、木材科學與工程、草業科學、生態學、
Ⅵ 如何科學種地
科學施肥才是正解
一方面,要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質充足、其他營養成分不足的地塊,可有針對性地施化肥;有機質流失過多、土壤板結的地塊,可多施有機肥。胡家才介紹,自
2007年起,海拉爾墾區將牧場充裕的畜糞資源和農業廢棄物集中起來,添加部分腐殖酸、微量元素,採取生物發酵方式加工有機肥,就地還田培育地力。目前,墾區年均有機肥生產加工、施用量達到3.5萬噸。海拉爾墾區地力監測發現,施用有機肥5年來,0至20厘米耕作層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由2.3%迅速提升到
7.5%,多年快速下滑的趨勢得以扭轉。
另一方面,要提倡施用水溶性肥料等新型肥料。據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清介紹,水溶性肥料是可完全溶於水的多元復合肥料,更容易被作物吸收,有利於實現水肥一體化。我國常規肥料養分利用率在20%至30%,而水溶肥的利用率在70%至80%。使用水溶肥可節水、可減少施肥總量,同時,水溶肥養分含量高,可使作物品質明顯提升,是世界肥料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目前,以色列90%以上的農田施用水溶性肥料,以色列以僅佔全國勞動力5%的農業人口,提供了全國95%的食物,占據了歐洲40%的瓜果和蔬菜市場份額。
值得欣喜的是,水溶性肥料的推廣工作目前正在我國全面鋪開。10年前,國內化肥龍頭企業金正大集團將緩控釋肥等新型肥料引入我國,如今已開發出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等多個水溶性肥料產品。集團副總裁陳宏坤說,集團已在全國選擇了600個示範縣,與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聯合開展水溶肥示範推廣工作。
水溶性肥料
水溶性肥料是一種可以完全溶於水的多元復合肥料。作為一種速效性肥料,它水溶性好、無殘渣,可以完全溶解於水中,能被作物的根系和葉面直接吸收利用。與傳統的過磷酸鈣、造粒復合肥相比,水溶性肥料具有明顯的優勢。
水溶性肥料可以水肥同施,以水帶肥,實現水肥一體化,有效吸收率達到80%至90%,高出普通化肥1倍多,而且肥效快,可解決高產作物快速生長期的營養需求。水溶性肥料與傳統復合肥相比,可以提高作物品質,減少作物的生理病害。傳統的復合肥易導致肥料流失、水體富營養化、嚴重破壞土壤結構,水溶性肥料作為新型環保型肥料克服了傳統復合肥的缺點,使用方便,可噴施、沖施,並可和噴滴灌結合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作業幾乎可以不用人工,大大節約了人力成本。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大量農田需要灌溉。配合滴灌系統,水溶性肥需水量僅為普通化肥的30%。
由於水溶性肥料的價格較高,目前主要集中用於大棚蔬菜、果樹、花卉。大田作物仍主要施用傳統肥料。(
Ⅶ 私人企業租我們農田,把外面的土拉來到我們這里,20多米高,幾百米寬了,現在還在倒,這是土地改良嗎
私人企業租你們農田,把外面的土拉來到在你們這里,20多米高,幾百米寬,現在還在倒,這應該是土地改良,不然他腦殼有病,花大價錢拉土,最後沒什麼用,這些企業家精的很,無商不奸,他既然租你們農田,還是想做貢獻的,花了錢得不到好處,他會幹嘛,再說有這么多人看著,他敢做違法的事嗎?你可以學學,為什麼你們種的收成不高,現在都是科學種田。他花了時間跟金錢就會好好經營的,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
Ⅷ 家鄉里用了哪些科學種田的方法
1 、 機 器 收 割
2 、 引 進 新 品 種
3 、 蔬 菜 大 棚
4 、 地 膜 花 生
5 、 機 器 播回 種
6 、 噴 灌 澆答 地
Ⅸ 大教案科學種田帶來啦哪些變化
教學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謂背景,即是向讀者交待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紹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和條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環節,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場景,是提供給讀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資料,如所在學校的情況、個人的工作背景、事件發生的起因等。
2.主題
每篇案例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即這個案例要說明的某個問題,是反映對某個新理念的認識、理解和實踐,還是說明教師角色如何轉變,教的方式、學的方式怎樣變化,或是介紹對新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和處理,等等。
3.細節
有了主題,就要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選擇最能反映主題的特定的內容,把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要特別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為人物的行為是故事的表面現象,人物的心理則是故事發展的內在依據。面對同一個情景,不同的教師可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為什麼會有各種不同的做法?這些教學行為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執教者是怎麼想的?揭示這些,能讓讀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這個環節中,要講明問題是如何發生的,問題是什麼,問題可以和事實材料交織在一起。這是整個案例的主體,要詳盡地描述,展現問題解決的過程、步驟以及問題解決中出現的反復挫折,也可以涉及問題初步解決成效的描述。
4.結果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Ⅹ 怎麼科技種田
當然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手段,藉助科學的工具進行科學的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