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發布時間: 2021-03-16 23:41:27

『壹』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是誰說的,是什麼意思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實踐充分證明,科學發展觀不僅是指導經濟建設的理論,而且是指導各方面建設的理論;不僅是指導發展的理論,而且是指導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理論;不僅是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幫助人們認識把握社會發展規律的世界觀方法論。只有堅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我們各項工作的根本指針和行動指南,才能有效破解改革發展難題、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才能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不過你的意思我沒太明白,事實上一般毛概都會問這個知道思想有什麼意義。

『貳』 科學發展觀作為黨的指導思想,是黨的哪一次會議確立的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把科學發展觀作為黨的指導思想。
回黨的十八大明確了科學發答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叄』 黨的( )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

黨的十七大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2003年7月28日的講話中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方法論——科學發展觀,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重大戰略思想。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把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把科學發展觀列入黨的指導思想。

(3)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擴展閱讀

國家發展戰略的整體構想,既從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環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標出發,也從哲學觀念更新和人類文明進步的理性化目標出發,幾乎是全方位地涵蓋了「自然、經濟、社會」復雜系統的運行規則和「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四位一體的辯證關系。

並將此類規則與關系在不同時段或不同區域的差異表達,包含在整個時代演化的共性趨勢之中。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國家的戰略,必然具有十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哲學內涵。

『肆』 科學發展觀是什麼時候被寫進黨章又是什麼時候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

2007年中共十七大將「科學發展觀」寫進黨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將「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總書記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中提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性,

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指明了我們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思路和戰略,明確了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於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和新的中國國情相結合達到了新的高度和階段。

(4)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擴展閱讀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

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在十八大報告中這段文字下,十八大代表、浙江台州市委書記陳鐵雄重重地畫上了標記。他說,這一表述意義重大。

十八大代表、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景田說,確立科學發展觀為黨的指導思想,這是十八大報告理論創新的最大亮點和最突出的理論貢獻。十八大報告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堅定不移地提出來,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走科學發展道路的堅強決心。

『伍』 科學發展觀是什麼時候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把科學發展觀列入黨的指導思想。

1、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把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黨章規定的黨的指導思想,是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的第四代領導集體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容包括:

(1)第一,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2)第二,全面發展觀。

(3)第三,協調發展觀。

(4)第四,可持續發展觀。

(5)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擴展閱讀

1、科學發展觀提出的背景:

2003年4月,胡錦濤在廣東考察工作時提出,要堅持全面的發展觀,努力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7月,胡錦濤在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更好地堅持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8月28日至9月1日,胡錦濤在江西考察工作時明確使用「科學發展觀」概念,提出要牢固樹立協調發展、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2、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第一,以人為本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

(2)第二,以人為本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

(3)第三,以人為本全面回答了科學發展觀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陸』 科學發展觀什麼時候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黨的十八大確立科學復發展觀作為制黨的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的科學性,決定了它能夠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到21世紀的歷史背景下成為黨的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的科學性,是因為它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實踐中的運用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於發展問題有過大量的豐富的論述:

1、強調發展是在事物內在矛盾的推動和外在條件的影響下,由簡單到復雜、由量變到質變、由低級到高級不斷變化的過程;

2、強調在經濟領域特別是物質生產領域,發展是勞動者運用勞動資料(主要是工具),使勞動對象發生預定變化的生產力不斷提升的過程;

3、強調在社會領域,發展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過程中,推動社會由低級到高級不斷變革的過程。

『柒』 為什麼把科學發展觀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這個問題有兩個要點:

一是黨建理論發展需要。黨的領 導人為馬 列 主義黨 建理論的發展版,提出新的內容已經成為權一種慣例,自「毛 澤東 思想」、「鄧 小平 理論」之後、又有「三個 代表」、「科學 發展 觀」、「中國 夢」等系列黨的 指導思想。

二是黨建實踐指導需要。「科學 發展 觀」等黨的 指導思想,是根據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改革發展現狀要求,經過 黨 的集體討論、研究,以黨 的 最高會議形式確定下來的。

『捌』 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用來指導發展的,是緊緊圍繞發展這個主題的。這一科學發展觀是對20多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在去年抗擊非典斗爭和經濟社會發展實踐中得到的重要啟示,也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這一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我們黨執政理念的一個飛躍。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就是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強調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於發展的要求,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是一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系統集成的目標體系,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應當看到,我國現在所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只有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才能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真正建立在求真務實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經濟發展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證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妥善應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時期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正確選擇。我國現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將達到3000美元。這是整個現代化進程中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也是經濟社會結構將發生深刻變化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重要階段,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才能為妥善應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諸多矛盾提供重要的指導思想和工作的基本原則,認識和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全局,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迫切需要。推動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需要解決好科學發展問題;解決好科學發展的問題,需要按照客觀規律科學地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項事業。把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提高科學發展的能力作為提高黨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這樣,我們黨就能更好地解決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關系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發展,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一定要把思想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要求上來,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推進各項事業,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

『玖』 科學發展觀以什麼為指導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這充分闡明了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的繼承性和與時俱進的發展性,闡明了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中說:「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基。

一、踐行科學發展觀,肩負歷史新使命

時代呼喚英才,希望在於青年大學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大學生的參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當代大學生去奮斗,作為大學生要認清自己的歷史使命,明確成才的目標,確立為國家,為民族奮斗的志向,努力成長為黨和國家,對人民有所貢獻的人才,認識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要努力做到在新的起點上繼往開來,在現實的基礎上迎接挑戰,不畏困難。第二,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歷史發展對大學生的要求是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學生確立的成才目標,最後,要理想遠大,熱愛祖國,德才兼備,全面發展。

二、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健康素質,要踐行科學發展觀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貫徹科學發展觀,要以發展為第一要義」提高屬於發展的一過程,發展對一個人來說,是指在現實與環境有效的互動過程中,通過積極的調節來滿足自身的需要,保持與環境和諧統一的過程狀態,道德與法律是調節人們思想行為,協調人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的兩種基本社會規范。二者共同服務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的發展。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是人的基本素質,在今天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德在青年人成長成才過程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同時,健康的體魄是大學生為祖國人民服務的基本條件,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過程,大學生應當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以理想信念為核心,以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和遵紀守法觀念為基礎,同時,要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促進思想道德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

三、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要踐行科學發展觀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的核心,以人為本的實質是以人為本,這里所說的民,在新的歷史時期,一切擁護祖國統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個人,集團和階層都屬於人民的范疇,以人為本的關鍵是「以人為本」。所謂人才為本,是指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隊伍是先進生產力第一要素,人才開發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以人為本,就會高度重視人才,積極培養人才科學實用人才,關心愛護人才。同時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人才對推動社會的快速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當代大學生將會成為科技人才當中的主力軍。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又是一種價值要求,更是重要的方法論原則,以人為本強調的是以廣大的人民利益「為本」作為一種方法論,「以人為本」強調的是在抓工作學習中,要關注「人」這個主體,要盯著人做工作,作為一名大學生,要用真心,真情,為同學們服務,要用誠信和愛心牽系同學們的關系,架起與同學之間理解與信任的橋梁。要充分體現助人之美,愛人之心,和容人之量。要努力做到營造校園和諧發展的人文環境,牢固樹立「一人為本」的至高理念。

四、踐行科學發展觀,確保大學生素質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關鍵是要消除大學生素質中的薄弱環節,構建長期保持的方法,才能實現全面協調發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自我反省,自我改正,並在糾正中發展,在發展中糾正,最後獲得較好的整體素質,以保持長久性鞏固和發展。最終,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有機會更有能力為祖國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二篇

科學發展觀業已成為黨的執政理念,政府的治國策略,社會的發展模式,以其思想的先進性和適用的廣泛性,使其成為統領全局,指導各業的理念,高校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主陣地。當代大學生理所成為科學發展觀的實踐者。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學生應在以下五個方面有所表現:

一、德育為先,身正為范。大學之道在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恭、寬、信、敏、慧、仁、義、禮、至、信是儒家的品德教育,成才先成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以「德」為帥統「才」,保證「才」的正當發揮。牢固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秉承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發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踐實社會主義榮辱觀。明榮辱之分,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力求做好思想先進、政治合格、理想高遠、士氣高昂、行為規范。足以展示大學生的卓識與形象。

二、學高為師,學有所長。身處知識經濟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社會亟需業務水平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加快。這是我們的大好時機。但同時高等教育大眾化,知識譜及加快。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凸顯。面對機遇與挑戰。唯有適者生存。我們改變不了客觀形勢。但我們可以提升自我。珍惜時間,利用好學校資源,深入社會、深入群眾、勤於學習,善於思考。既要學識淵博,又要學有專長。增加知識儲備,提高學習能力,學會合作學習,終身學習。古人所訓: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生適應未來社會,實現個人抱負,為國家建設做貢獻,必須用實力說話,用本領扣門。

三、體質優良,心理健康。擁有良好身體素質,健康的心理是我們學習、工作、生活的基礎保障和必備素質。現代社會,時不待我,競爭激烈,以致出現了許多白領精英心理問題,大學生心理適應障礙。未來高強度的工作,高壓力的環境對大學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競技體育水平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又一次提高,接受了國際標准檢閱。在大中小院校已普遍開展「陽光體育」進校園這項活動。我們大學生務必響應號召並轉化為自覺行動,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同時,學會控制情緒、調節心理,適應各種環境。

四、注重儀表,追求美善。奧運會既是體育賽事,又是對中國人文明禮儀的檢閱。追求美是現代人的普遍心理,大眾行為。大學生不僅要有美的儀范,更要有美的心靈。明辨是非美醜。抵制不良習俗,抵制不良思想文化腐蝕,追求真善,行為優雅。

五、熱愛勞動,甘於奉獻。科學發展觀不僅是社會的科學發展,同樣適於人。 個人屬於社會的一分子,個人的全面協調發展,終將推動整個社會的科學發展。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包括勞育在內的多方面。熱愛勞動、創造價值、甘於奉獻又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真實反映和一種實踐。大學生在校積極參加學生組織、社團、學工助理、勤工儉學等部門。在勞動中磨煉意志,砥礪品格。了解社會,品味人生。走進社會,做兼職、做調查工作、志願服務等工作,都是社會實踐的有效形式。學以致用,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技能是高技能。能夠在社會中生存並發展的人才是優秀的人才。

大學生堪稱國家資源。高校是引領社會進步的前沿。任時代風雲變幻,執著追求,遠行道路未變。科學發展觀是一盞明燈。當代大學生不能辜負國家重望,不能有負人民重託。眼下時機大好,前景光明,有良知的大學生請再長征,愛國的80後一代請別跨掉。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