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qc課題案例
㈠ 我是辦公室一名事務員,想做一個關於辦公室的QC課題,但是不知道該以什麼課題為主,希望大家幫我一下,謝
淺析QC課題之選擇
在選擇課題時,就要逐步將後面的目標和要因滲透進來,越到後面,越有文章可做。
按照個人對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理解,PDCA即為其精髓所在。特別是傳統的行為方式中,只重視肚子(DO),缺少瞻前(PLAN)顧後(Check)和後續的持續改進(ADVANCE),往往是倉促上馬,草草收尾,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公司質量與信息技術部通過在具體的操作實踐中挖掘QC課題,成立質量小組,持續改進成績斐然。作為研發部門,通過開展QC活動,關注產品質量的持續改進,不斷進行產品穩定性的探索,既能帶動同類研發產品的改進和提升,又利於生產和工程現場節約資源和成本。
質量與信息技術部的體系主管朱德剛在確定主題之前針對QC小組活動的實施進行了宣貫。在QC小組的活動程序中,總共有10個步驟,其中前6步都是在P階段實施,足以體現P階段的重要程度;「課題選擇」是P階段的第一道關口,選擇好的課題就是成功的一半。對於我所在的小組來說,選擇課題實際上對小組從技術和經驗的角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焦點問題的解決,在實際中有可能會牽一發動全局,只能有益不能有弊。
銳利QC小組「降低穿牆機出鈔口刮擦故障率」通過對穿牆機2008年1月至7月所有工程和生產現場反饋的問題進行梳理和篩選,結合工程師現場對現狀的把握、理解程度和公司要求初步選定了5個待選課題,綜合考慮重要性、緊迫性、現實性、經濟效益等方面,最終將目標鎖定在出鈔口刮擦故障這個點上。期間,工程師親自到現場摸底調查,對處理和解決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再結合行業內的標准設定目標,該目標既有參照性又有現實性。在實際操作中,「設定目標」、「分析原因」、「要因鎖定」幾個環節有可能會交織在一起,一般要游離很長時間,在多如牛毛的數據和材料中徘徊,無所適從。這里有個小竅門:在選擇課題時,就要逐步將後面的目標和要因滲透進來,越到後面,越有文章可做。
一個QC課題自誕生開始,就註定是一個PDCA的循環往復。回顧P階段的6個步驟,結合本小組在P階段的活動,個人心得是:「課題選擇」務必要確保審題的廣度和深度;「現狀調查」務必要做到緊扣主題,像剝竹筍一樣層層剖析;「設定目標」切忌好高騖遠,力不能及;「分析原因」提倡廣泛參與,多角度掃描;「要因鎖定」就一個字——准;「制定對策」要綜合治理,百密無一疏。
掌握了QC的工作程序之後,有心人在平常工作中,通過揣摩和推敲,於不經意間就能發現好的課題。
㈡ 求QC小組培訓的電子版教材或優秀QC成果案例重獎200分
先生你好,QC相關講義供你參考。你要根據你們公司的狀況,在結合過往的發生的問題時處理的方法,經驗,再根據自己的經驗自己編制一個教程。
http://down.mie168.com/DownloadUrl.asp?ID=17845
㈢ 這個QC課題怎麼選題寫成果
按活動程序的不同劃分,QC小組活動有兩種類型,即:問題解決型和創新型。按活動內容的不同劃分,QC小組活動的類型可以分為:現場型、服務型、攻關型、管理型和創新型五類。
根據你提供的說明,我認為為問題解決型、攻關型比較好 攻的是便攜性和操作性
個人觀點 僅供參考
㈣ 保安方面的QC課題
淘寶上有「國優成果」可以參考,比著寫一下
㈤ QC質量管理的趣味案例或者故事或者笑話,在QC發布中作為引入案例,要求幽默,能引起觀眾的興趣!!!
邁克有一輛破舊的老爺車。這天,他把車停在飯店門前,對門口的一個流浪漢說:「喂,請你幫我看一下汽車好嗎?」
流浪漢看了一眼老爺車,皺了皺眉頭,但最後還是答應了。
不久,邁克出來了,掏出五美元遞給流浪漢:「拿著!」
誰知那流浪漢眼睛眨也不眨:「太少了!」
「太少了,那你要多少?」
「五百!」
「什麼,五百?你這不是搶劫嗎?我只去了三分鍾。」
流浪漢振振有詞道:「先生,這不是時間問題,而是關繫到本人的面子問題。要知道,過路人都以為這破車子是我的。」
㈥ QC小組法的QC小組法實用案例
紅光公司分玻殼車間,通過開展QC小組活動,降低玻殼炸裂率。
1.選題
公司1995年方針目標是「三三二一7」,即完成玻殼310萬只,創3000萬元利潤,2個優質產品,l億元以上的產值,事故為零。可是在實際生產中,玻殼炸裂廢品多,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1隻玻殼廠內價為47元)。為此,玻殼QC小組選擇了「降低玻殼炸裂率」這一活動課題。
2.確定目標值
根據統計,玻殼炸裂率為9.7%。經小組討論,力爭使其降低到5%以下。
3.調查現狀
根據1995年1月份的生產月報,QC小組作了玻殼不良品統計表見下表。根據統計表作玻殼不良品排列圖。
從排列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A類廢品中玻殼炸裂是最主要的,占廢品總數的53.7%。
4.分析玻殼炸裂的原因
QC小組全體成員深入現場,用因果圖法對玻殼炸裂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經過分析,可知造成玻殼炸裂的原因很多,人的因素有操作技能。工作責任心問題;設備因素有退火架速度慢、退火爐爐頭結構設計不合理的問題;工藝因素有退火溫度曲線不適當等問題。但是,在這些因素中,什麼是最主要因素呢?
5.尋找主要原因
QC小組成員仔細觀察了生產過程,結合專業理論知識,認真分析了退火爐爐頭構造,認為退火爐第一燃燒室是提供熱量的主要來源。根據工藝要求,爐頭區域溫度應是爐內最高溫度區域,用來完成對剛封接好的玻殼進入退火爐內的加熱過程。但由於退火爐爐頭結構設計不合理,第一燃燒室距離爐頭太遠,距離達6.2米,造成爐頭空間溫度偏低,使玻殼入爐後,得不到充足的熱量,造成玻殼炸裂嚴重。由於玻殼炸裂,炸裂的玻璃碎片又造成第一燃燒室附近的煙道堵塞,煙氣無法上升為爐膛內,使該區域熱量減少。這就形成了「炸裂一堵塞一溫度低一炸裂」的惡性循環。所以,要降低玻殼炸裂率,最關鍵的是要解決爐頭結構設計不合理的問題。
6.制定對策
玻殼生產線是從日本旭硝子公司引進有關設備,其中就包括退火爐爐頭設備,QC小組認為,要用「消化、吸收、提高和創新」的態度對待外國的技術。於是大膽制定了改造退火爐爐頭設備的措施,如下表所示。
7.實施
措施表中的計劃,完成了退火爐技術改造的設計方案和施工圖;完成了退火爐爐空間增設輻射火頭的設計、製造任務,並通過了可行性實驗;完成了退火爐改造部分的燃燒系統管理設計和施工准備。
在完成上述措施的基礎上,QC小組進行了退火爐爐頭的技術改造實施,重點解決了爐頭空間溫度低的問題;自行設計、製造了爐頭使用的輻射火頭;重新改造了第一火室的煙道,使保證熱循環的燃燒氣體暢通,爐內溫度均勻,杜絕了「炸裂-堵塞-溫度低-炸裂」的惡性循環的根源。
經過採取以上措施,QC小組根據4月初生產報表,統計了玻殼不良品分布情況,炸裂率已從原9.7%下降到6.1%,說明有初步效果。此後,QC小組又經過原因分析,採取了「重新設計製造玻殼退火架」、「調整玻殼推送裝置的推送間隙時間」等4條措施。
8.效果開展
QC小組活動以後,收到了以下明顯的效果:玻殼炸裂率下降。根據1987年5月份生產月報,從玻殼不良品統計表、排列圖可以看出,炸裂占不良品總數已由QC活動前的53.7%下降為43.7%;炸裂占檢驗數的比例由先前的9.7%下降為4.3%,下降了5.4個百分點,達到並超過了 5%的活動目標值。
9.鞏固措施
經過半年多的運行,效果穩定。此後,又採取了以下鞏固措施:按改進後的玻殼退火工藝,編制工藝文件;建立工序質量管理點2個,納入了玻殼生產線工序質量管理文件。
㈦ QC改善小組發表案例
你這樣找是找不到的,能簡單在網上搜到的,都是過時的,最新的現在各協會都是做成匯編出售的,建議你去淘寶上找一下國優成果,還是比較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