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關於科學的價值

關於科學的價值

發布時間: 2021-03-16 13:54:54

1. 科學理論的價值

科學理論具有解釋和預測功能,並具有指導實踐的內在傾向性。
研究就是尋求解釋,即對事件、現象、關系和原因作出解釋。作為科學研究的最終成果,科學理論的基本價值就在於向我們提供關於事實的界說和解釋,引導我們取得對事實的認識。理解這一點很重要,這也有助於我們對科學家或理論家社會角色的認識。既然科學理論的基本功能是解釋經驗事實,這決定了科學家或理論家們的基本職責或首要職責是認識世界,擴展對經驗事實的認識,通過理論創新不斷增進理論解釋能力。張維迎教授認為經濟學家的使命是認識世界而非改造世界,這是很有見地的。理論不徹底,改造世界的建議就會出問題。
具體而言,理論是通過如下環節引導我們獲得對事物或現象的認識的:
1.科學理論為審視或界定問題提供了可選擇的背景知識。例如,巨人集團為什麼倒下了?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藉助組織生命周期理論、企業能力理論以及企業金融理論等進行分析。如果我們對這些理論茫然無知,就難以有效地確定從哪些角度展開分析。從這個角度講,相互交織的理論系統為我們分析問題提供了豐富的「武器」儲備。
2.科學理論有助於我們將問題概念化或解構化。問題往往是復雜的,科學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手段,引導我們明確問題的來源,確定問題的變數,確定變數之間的關系,並確定可選擇的分析問題的技術性方法。例如,學習了管理學理論後,只要一提到管理這個概念,你就會將它與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聯系起來,你會將管理視為一個有序的過程。
3.科學理論有助於我們思想過程具有準確性。數據可能表現了變數和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理論有助於區分因果關系。理論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清晰的和正確的思考。
4.理論為我們提供了確切的交流手段。它為我們提供了具有特定含義的術語和一般化關系(如貨幣供應量與通貨膨脹率直接相關)。
總之,科學理論作為用來解釋事實或現象的一套邏輯體系,為我們認識事實提供了表達清晰、語義准確的話語體系、認識角度、分析框架與路徑以及系統化的認識成果。

2. 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有哪些

對於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的認識,即對於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的判斷,自近代科學技術興起以來就一直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觀點。早在17世紀,英國的哲學家培根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充分肯定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到了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對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持否定態度,認為科學給社會帶來了罪惡,導致了人類的不平等。同一時期的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則反對盧梭的觀點,把科學技術看作是人類支配自然的手段。到19世紀中葉,馬克思通過分析科學技術對於社會生產力的巨大推動作用,對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給以充分的肯定,明確提出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革命力量。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段時期內,由於當代科技革命的興起,科學技術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絕大多數人對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仍主要持肯定態度。但自80年代以後,科學技術的應用在帶來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諸如環境污染、生態危機、資源浪費、失業加劇、核競賽以及道德倫理問題等等,從而促使人們對科學的社會價值作重新思考,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觀點。
(一)當代科技價值觀概述播.
對於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問題,主要有兩種互相對立的觀點,其一是樂觀主義,其二是悲觀主義。

在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問題上持樂觀主義觀點的人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雖然造成了人與自然環境的尖銳對立,但是,依靠更先進的科學技術,完全能夠解決自然環境惡化等全球性問題,而且,依靠新的科學技術,能夠促進生產的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從而促進對各種社會問題的解決。這種樂觀主義的觀點又可分為兩種不同形式,其一為技術決定論,其二為現實主義。前者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能夠在不受其它社會因素的制約下,解決各種全球性的問題以及社會問題;後者則認為,科學技術是否能解決各種問題,取決於人類對科學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決策,取決於對人的創造力、想像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的開發。
在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問題上持悲觀主義觀點的人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導致了資源的極大消耗和污染的增加,並且其速率是按指數函數變化的。而人類所處的地球是有限的,它對於人類的活動有一定的承受限度。當接近這個限度時,就會使經濟增長發生困難。因此,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只會加快能源的消耗和污染

(三)正確認識科技的社會價值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社會對科學技術的應用既可能對社會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作用,又可能產生消極作用。同時,無論是積極的作用,或是消極作用,無論這種作用是大,或是小,最終都不是取決於科學技術本身,而是取決於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取決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對科學技術的應用。因此,必須從以下3個方面理解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
1.必須從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率上理解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
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固然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有關;但最終取決於社會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導向於滿足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導向於解決全球性危機和其它社會問題,科學技術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反之,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導向於與人類的需要及社會的發展趨勢相背離的方面,導向於經濟的盲目增長,導向於對自然資源的掠奪,甚至導向於罪惡,科學技術則會產生消極作用。無論科學技術在發展與應用中對社會產生何種結果,都不可僅僅將此結果歸因於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的積極作用的發揮離不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同樣,科學技術給社會發展帶來消極作用,也是由於社會的原因使然。所以,應當從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繫上才能正確理解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
2.必須具體分析科學技術對於社會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後果
就整體社會而言,社會中既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東西;其產生的原因十分復雜,不可簡單地把社會中積極的方面或消極的東西都歸因於科學技術;即使與科學技術有關,或因科學技術而產生,也有直接原因與間接原因之分。現代科學技術對於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其中既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後果。以為科學技術本身就能解決一切社會問題,或以為科學技術無益於解決任何社會問題,只會給人類社會造成危害,顯然都有失偏頗。所以,應當具體分析科學技術對於社會產生了哪些積極作用和消極後果,具體分析科學技術的未來發展可能對社會產生哪些積極作用和消極後果。

3.必須充分肯定科學技術對於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無論從歷史上看,還是就現代社會看,科學技術對於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是不可否定的。當然社會的發展不能僅僅歸因於科學技術,而且科學技術對於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要通過社會自身的有效接受才能實現。從社會的未來發展看,許多社會問題以及全球性問題的解決也必須依賴於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從科學技術與社會相互關系的發展趨勢看,科學技術對於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是佔主導地位的,當然,這並不排除科學技術也可能產生消極作用。所以,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並通過社會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積極作用,克服其消極後果,乃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

3. 科學的意義是什麼

愛因斯坦說:「人類只能發現現象,但不能發現現象存在的原因。」當我們認為似乎找到了某個現象存在的原因,隨後就會發現,這個原因仍然是個現象,它的背後仍然還有原因。 科學探索需要社會提供條件。試想如果沒有探索的精神,沒有敢於接受一切新觀點的勇氣,沒有鏟除一切舊觀念的決心,沒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科學是無法存在的。科學史研究之父薩頓所著《科學史與新人文主義》中文版序言說,「人們之所以對科學史的極端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歷史學家和科學家也缺乏認識,是因為他們大多數只是從科學的物質成就上去理解科學,而忽視了科學在精神方面的作用。科學對人類的功能決不只是能為人類帶來物質上的利益,那隻是它的副產品。科學最寶貴的價值不是這些,而是科學的精神,是一種嶄新的思想意識,是人類精神文明中最寶貴的一部分……」正因為如此,薩頓把科學史定義為「客觀真理發現的歷史,人的心智逐步征服自然的歷史;它描述漫長而無止境的為思想自由,為思想免於暴力、專橫、錯誤和迷信而斗爭的歷史。」「科學的主要目的和它的主要報酬是真理的發現。」「也許我們永遠也達不到真理本身,但是堅定地應用科學精神之一切可能的形式將使我們越來越接近真理。」 科學首先需要自由,在自由的條件下才有對世界的探求。如果沒有思想的解放、言論和行動的自由、探究的自由,就沒有科學存在的土壤。正像書中薩頓所言,「在一個由一小撮人在政治上或經濟上專橫統治的世界上,大多數人將是悲慘絕望的,科學的人文主義者在這樣一個世界上尤其無法感到快樂,盡管這個世界好像是文明的。」文明不是由物質決定的,不是自己標榜的。 科學的發展需要社會的條件。即思想的開放,文化的包容,精神的自由,探索的可能。西方的科學在近代得以這樣突飛猛進的發展,是當西方走出中世紀黑暗的束縛之後。這一點我們稍微了解一下歐洲歷史,即可明了。如果沒有自由,特別是思想的自由;如果歐洲人還在相信基督教對世界和宇宙的認識,科學便不會發展。衡量社會進步與落後如果還有標準的話,這個標准即是人的解放程度。我們應該看到,東方真正落後的不是在文化上,而是在思想上我們還沒有解放,如果說東方是科學的落後,不如說是觀念的落後。 東方的落後不是文化的落後,東方的落後是人的思想和觀念的落後,是制度的落後。 西方物質的豐富是其精神解放的產物。當我們真正的解放了思想的時候,東方比西方有更強大的力量和智慧將人類帶出黑暗。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的西方人對東方文化有這樣熱情的原因之一。池田大作說:「現在西歐的不少年輕人要學習日本的禪和印度的瑜伽。就這些人來看,我想他們是意識到一般人認為是落後象徵的東西和這樣的國家,實際上秘藏著時代最先進的東西」。 在今天的時代,我們不能迴避另一個問題:科學給人類帶來的並不都是福祉,更多的時候可能是災難。關於這個問題已有太多的學者發出對技術進步的質疑。 薩頓說:「我們建造雄偉的橋梁、飛艇、摩天大樓,如果我們因而失去了快樂的技巧和謙遜的生活,那麼這一切對於我們人類又有什麼用處呢?如果我們註定要死於疲於奔命的單調生活,那麼物質上的清潔精密以及舒適衛生又有什麼用處呢?……一刻真正的生活抵得上一輩子的安逸呀!」「那些除非我們想毀滅自己就無法使用的東西,多生產一百倍又有什麼好處?機器增加了產品的數量卻毀掉了它們的質量;它們在每一個地方都造出了一些人為的無意義的騷動,震耳的噪音和可怕的氣味;它們一個接一個的破壞了美麗的環境並搞壞了鄉村;它們要為由於城市人口過多集中而帶來的災難和罪惡負責;它們永久的毒害了人們的樂趣和純真,並使人們幾乎不可能再去過一種寧靜的生活。」 經過改革開放的中國,很多人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比起二十年前,我們吃得好了,穿得好了,房子大了。但是,我們的環境惡劣了,生活的壓力大了,幸福和快樂的感覺並沒有增加,反而可能還少了。西方也經歷了這個過程,所以才有薩頓對科學與人文主義的呼喚,才有對東方文化的重新認識。 我們應該看到,在今天物質豐富的世界裡,我們尤其需要東方的思想。西方的有識之士也早已認識到這個問題。上個世紀著名的哲學家羅素由所謂的工業化社會而來,面對上個世紀初中國的混亂和貧窮,他看到的卻不是落後:「中國人發現了並且已經實踐了數個世紀之久的一種生活方式,如果它能夠被全世界所接受,則將使全世界得到幸福。」「天性的幸福或生活的快樂,是我們在工業革命和生活環境重壓下丟失的最重要而又最平常的東西之一。但它在中國卻很常見,這是我欣賞中國文明的重要理由。」薩頓說,「東方和西方,誰說這兩者將永不相遇?他們相遇在每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的心靈中,這些藝術家並不僅僅是藝術家,他們的熱愛並不限於美;他們的相遇在每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的心靈中,這些科學家們已經意識到,真理不論多麼寶貴,它並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必須用美和仁愛來使生活完美。」

4. 科學有什麼價值

科學的價值的價值大致可分為它的真理價值、認識價值、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

5. 關於科學的價值追求,哪一種表述是正確的

廣告費補發

6. 簡述科學的重要意義

科學的意義: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在一個舊的,密切相關的意思,「科學」還指可合理解釋,並可靠地應用型知識的主體本身。科學的專業從業者習慣上被稱為科學家。

在現代用法中,「科學」經常指的是追求知識,不但對知識本身的一種方式,它也經常受限於研究這些分支尋求解釋物質世界的現象。在17世紀和18世紀的科學家越來越多地尋求在自然法則,如牛頓運動定律方面制定知識。

(6)關於科學的價值擴展閱讀

科學中常常使用測量來作出對比並減少分歧。即便是有明顯的區別,也會通過測量提高精度,以便提高可重復性。例如不同的顏色可以通過光的波長來區分,而不使用「綠」或「藍」等「模糊」的概念。

測量常使用國際單位制,其中包括基本單位:千克, 米, 坎德拉, 秒, 安培, 開爾文和摩爾.除了kg以外,其他六個單位是非人工定義的(不是以特定的物體為標准)。

第一個提出專門用於實驗的國際基本單位的是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1839–1914),他提出用米來定義譜線的波長. 這直接影響到邁克耳孫-莫雷實驗; 邁克耳孫和莫雷參考他的方法並進行了改進.

7. 地理的科學價值是什麼

地理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

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態現象,土壤的分布以及類型等等很多現象,自然地理現象還關注於由於樣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統現象以及由於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各種環境現象、氣候現象。

(7)關於科學的價值擴展閱讀

學習地理科學的基本要求:

1、具有扎實的地理學和環境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掌握地理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基本實驗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2、掌握教育法規,掌握並能夠初步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基礎理論,具備良好的教師素養和從事地理教育和環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3、了解地理科學的最新發展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相近專業學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識,並獲得廣泛的人文科學的修養;

4、具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地理教學和環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5、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並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8. 科學的價值評價是存在的

科學的價值評價存在的科學的價值評價是存在的,這個當然是存在的,因為科學的價值是有評估價值的,所以說它是存在的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