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科學的健康鍛煉的方法

科學的健康鍛煉的方法

發布時間: 2021-03-16 03:30:20

科學鍛煉方法包括哪些要求

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
身體鍛煉是指運用各種身體練習和方法,並結合自然力和衛生因素以發展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調節精神、豐富文化生活為目的的身體活動、科學和實踐證明,增進健康,增強體質,涉及多種因素,而身體鍛煉是最積極、最有效的方法。身體鍛煉的特點是以健身為主要目的,其目標是獲得實際的健身效果、身體鍛煉的形式、內容、方法、手段均遵循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則,不拘一格,而根據各人的具體情況,按照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和方法,並結合自然條件進行鍛煉。 (一)自覺積極性原則身體鍛煉以促進機體的發展,體質的增強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在鍛煉中,人體必須克服自身的惰性,強迫自己去吃苦,良好鍛煉效果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而非長期努力不可。要提高鍛煉身體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必須做到: 1、了解體育的功能、身體鍛煉的價值以及科學鍛煉的知識,提高對體育的認識; 2、明確鍛煉的目的,並把個人的需要與民族體質、人口質量及國家的興旺發達結合起來,更好地激發自己的鍛煉熱情; 3、加強對自身鍛煉效果的檢測評定,以便獲得更大的樂趣。 (二)因人制宜原則每個鍛煉者應根據自己的情況,如年齡、性別、職業、健康狀況、體質水平、生活條件等不同情況,合理的選擇和確定鍛煉的內容、方法、運動負荷和強度等。即使是同一個人,從青少年到老年,參加身體鍛煉的興趣、愛好、承擔運動負荷的能力,以及鍛煉的要求等大不相同。 (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原則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的適應,是一個緩慢的、由量到質的過程。身體鍛煉必須按人體自然發展的規律和超量恢復原理,去逐漸適應較高的要求,逐步地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在選擇鍛煉內容和方法時,應從易到難,由簡到繁,每周鍛煉次數、運動時間、運動負荷、強度,都應逐漸增加,不可冒進,應根據自我感覺,檢測效果,運動成績等情況確定下一步鍛煉的計劃。 科學的鍛煉不但要循序漸進,而且要持之以恆,人的體質能夠增強是一個不斷積累、逐步提高的過程,既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一舉取得成效,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必須堅持經常,才能收到良好的鍛煉效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曝十寒」是不可能增強體質的。要把鍛煉作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堅持不懈。 (四)適宜的運動負荷原則運動負荷是指進行身體鍛煉對人體所承受的生理負擔。運動負荷由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兩個方面決定。運動強度指完成練習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機體的緊張程度,包括動作的速度、練習的密度、練習間歇時間的長短、負重的重量、投擲的距離、跳躍的高度和遠度等;運動量指完成動作的數量、次數、組數、時間、距離和重量等。運動負荷過小達不到鍛煉的目的,運動負荷過大,則會損害身體健康。衡量運動負荷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測量脈搏(心率)。通常採用的方法有: 1、鍛煉時的平均心率為120-140次/分; 2、用220-年齡,分階段分別乘以60%、70%、80%作為適宜的心率,然後根據鍛煉時和鍛煉後的自我感覺來調整; 3、一個人接近極限時的心率(假如是每分鍾200次)減去安靜時心率(假如是每分鍾60次)的70%,再加上安靜時心率60次,為適宜的運動負荷(即能獲得最大攝氧量和心輸出率)。即:(200-60)×70%+60=98+60=158(次/分)。
大學生體育運動保健 大學生的特點是朝氣蓬勃、富於理想、積極向上、接受新事物快、情感豐富、 樂於與人交往.但近幾年的調查結果卻不容樂觀,代寫醫學論文 據北京高校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研究課題組2004年對全國高校學生的一項調查,有28.75%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強迫症、抑鬱症、和焦慮症等心理健康問題,有16.5%的大學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問題,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高於男生,女生存在問題的比例為17.34%高於男生的16.07%,低年級心理健康問題高於高年級,其中二年級心理健康問題最突出為17.56%,農村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高於城市學生,其中邊遠地區農村學生心理健康學生比例最高為19%.[1]「郁悶」如今成了許多大學生掛在嘴邊的字眼,心理疾病已經悄悄入侵校園這片凈土,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對這些學生進一步調查發現心理品質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弱點,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機意識、協作精神等都比較薄弱,焦慮、緊張狀態較嚴重,擔心學業失敗、人際關系不良或被老師批評、被同學嘲笑等等.大學生正處於半依賴半獨立、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時期,他們許多心理的沖突、苦惱或被自我掩蓋,或被忽視.以致不少學生感到難以獲得理解,覺得孤立無助,只好隱抑於心靈深處,備受煎熬,任其折磨自己,從而誘發心理問題. 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毛澤東同志對體育鍛煉和心理健康的關系有許多精闢的論述,如「勤體育則強筋骨,又足以增知識,又足以調情感,又足以強意志.」這就是說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並能發揮積極的影響.科學的體育鍛煉能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的發展,為學生心理健康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國古代也有許多此方面的論述,《呂氏春秋·盡數》中描述「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這說明體育鍛煉有益於身體和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互相依賴.科學的體育鍛煉能增強體質,通過體育鍛煉,為心理健康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體育鍛煉能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長,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優點做出恰當、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並能發展自身的潛能,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並端正自我意識.體育鍛煉是增進人與人接觸的最好形式,在體育鍛煉中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能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際關系得到改善.體育鍛煉可以通過手勢、表情、身體的動作等進行交往,學生隨著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接觸和交流,在不自覺中就會產生親近感,並會獲得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因此,體育鍛煉有利於協調人際關系,並且能使處在同一個集體中的人,學會互相關心、照顧,理解他人,幫助他人,從而形成與人親近、合作的習慣,這樣就會形成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體育鍛煉中的情感體驗強烈而又深刻,成功與失敗、進取與挫折共存,歡樂與痛苦、憂傷與憧憬相互交織,這種豐富的情感體驗,有利於學生情感的成熟,有利於情感自我調節能力的發展.體育鍛煉能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增強抵抗挫折的能力.通過體育鍛煉可以培養學生頑強拼搏、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的思想作風,有助於培養團結友愛、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和機智靈活、沉著果斷、謙虛謹慎、奮發進取、自強不息等高尚的意志品質.體育鍛煉能預防心理障礙、治療心理疾病和保持心理健康.體育鍛煉可以為人的活
動提供寶貴的活動空間,在這一空間中,人的心理與身體、人的主體與周圍環境、人與周圍的人能夠充分地交融在一起,從而促進人與環境的適應,使人達到身心平衡,獲得身心健康. 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有著積極的影響,在網上我們曾有幸閱讀到俞春民老師的一個資料,受到啟發,在他的基礎上我們也做了一組實驗檢測,就是選擇一批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實驗前後與不參加體育鍛煉學生對比的數據如圖1所示. 從圖2中可以看出通過體育鍛煉實驗學生與對照學生心理健康因子平均值有顯著差異,實驗學生各因子平均值明顯下降,整體心理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說明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代寫留學生論文從本質上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可以及時地調整心理狀態,使各項心理指標達到健康. 通過體育鍛煉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與方法 通過分析我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我認為以下途徑與方法可有效的通過體育鍛煉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 學校應重視體育理論課的教學.通過體育理論課的方式講授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讓學生懂得真正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三者缺一不可,了解心理健康的標准,掌握心理健康的體育鍛煉的保健方法,使學生能及時有效地調節自己的心態.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啟發誘導學生.在體育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必須以剛毅、樂觀、自信、豁達等良好心理品質構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學生,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幫助學生、啟發引導學生上好體育課並尋找合適的體育項目,堅持鍛煉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弱化、扭轉不良的心理傾向.多樣性和多選擇性相結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學中應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或讓學生自己選擇,使每個學生的興趣、特長都能得以發揮,在各自擅長的項目中找到運動的樂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3.2 教育學生正確投入體育鍛煉促進心理健康 教師要宣傳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培養體育鍛煉意識.教育學生要忘卻自我地全身心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在健身運動中盡量輕松,在健身運動前聽聽音樂,和自己的朋友一齊參加健身運動,創造歡樂的氣氛,並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和健身運動常識,每次鍛煉後要及時總結鍛煉效果,根據生理、心理狀態,及時調整鍛煉計劃,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礙,從而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⑵ 科學健康的鍛煉方式有哪些

你去健身房

⑶ 什麼是科學的鍛煉身體方法

起床時間不重要,重要的是早點睡,因為睡眠的時候可是你長身體的時候啊。其實作為中學生,運動量本來是足夠的,只要你平時上體育課不偷懶,課外活動都參加就行了。

要說科學,那就是得循序漸進,就得堅持不懈。因為運動一旦停下來超過48小時,效果就消失了。如果能在48小時能再鍛煉,效果才能疊加。

身體弱,不光是肌肉,更重要的是心肺功能不好。所以一跑就喘氣,人容易累,鍛煉效果也不會好。所以人要練,先練心肺功能。也就是所謂的耐力。然後有了力氣,才能去進行復雜的高強度的運動。否則,你只會覺得累,體力跟不上。

就從每天跑步練氣。跑步的量不要多,速度不要快,但是不能停。每次跑20分鍾,跑到全身微微的出汗就好了。跑完了不能上氣不接下氣。總之,一開始是不能追求速度和質量的,先讓身體習慣一下。大概1周以後,你就應該可以正常的跑步了,還是那句話,不要勉強,跑步的速度根據自己當天的狀態來。不超過1個月,你就能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感覺。但是前提就是不能太快,否則反而傷了身體,效果也一樣不明顯,而且會腰酸背痛,影響下面的鍛煉。

等這個鍛煉好了,你的飯量和精力應該會比以前好很多。下面可以開始鍛煉肌肉和力量了。這個就無需專門練了,只要好好的上體育課就行了。

要讓自己變得運動和敏捷不是那麼簡單,最好能堅持一項對抗性的運動。比如打籃球,踢足球,羽毛球也行,每周得打個2次。這樣就能鍛煉所謂的運動神經,讓你的反應變得很快。這樣,被推的時候,你就會立即做出反應,而且往往是不用想的。

其實一個人鍛煉要堅持下來很難,尤其是跑步那麼枯燥。可它確實是最最好夜最最必要的運動。如果覺得難,就參加一個什麼運動隊,或者和好朋友一起學一個運動項目,只要能保持運動量,身體就會慢慢的變好。可是你也不能太急,因為從量變到質變,需要至少1年的時間。這也看你的年齡。如果太小,肌肉生長的速度是不如20歲的人的。

年輕是優勢,祝你成功!

⑷ 求一個:科學合理的鍛煉身體方法

作為一名專業的健身教練不僅需要刻苦訓練,節制飲食來保持身材,而且還需要長期保持體重。10種科學的健身培訓小貼士幫助你消除難看的冬季囤積的贅肉並防止反彈。減輕體重,燃燒腹部脂肪,並塑造肌肉。

學會這些還要持續保持哦!健身教練是個發展很好的朝陽職業,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喜歡健身的你也可以經過自己的努力在健身行業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健身是個持久的事情,趕快練起來,夏天剛剛來到,你還有時間個機會來打造一個完美的身材!

⑸ 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和方法是什麼急!一百字左右

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就是指科學地鍛煉身體必須遵循的規矩。
鍛煉身體是為了增進健康,全面發展身體,以求增強體質。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其本質在於有效地去發展身體,增強人的體質,離開了這一點,就談不上什麼原則。根據這一點,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有漸進性原則、反復性原則、全面性原則、意識性原則及個別性原則。

⑹ 如何健康科學的鍛煉身體

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現如今的很多朋友都開始通過健身來鍛煉自己的身體,確實健身的好處真的是太多了。賽普健身教練培訓基地今天為大家主要盤點一下健身鍛煉能夠為身體帶來哪些好處?

小編建議成年人至少每天騰出20分鍾做中度或者劇烈運動,例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或者游泳,如果你想要接受更加專業系統科學的健身鍛煉,不妨請一個私人健身教練來幫助你達到一個更好的健身效果,私人健身教練的好處就是能夠針對你自身的情況來為你制定屬於你的健身計劃,以及為你搭配適合你自己的健身食譜,科學健康有效果。繁忙的上班族可能很難騰出時間來鍛煉。但看起來很小的投資會為你今後幾十年的健康帶來很多益處。不妨,從現在開始,為了你的身體健康,從你寶貴的時間中抽出一點點來健身吧!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