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題研究報告
❶ 求一份《歷史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報告》(初中生)
這個很簡單 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和意義
中國人民能夠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以落後的武器裝備打敗經濟實力和軍事裝備遠比自己強大的侵略者,絕不是偶然的。
中國共產黨以自己的堅定意志和模範行動,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毛澤東同志為傑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理論,對抗日戰爭發揮了重要的思想和戰略指導作用。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戰、反對妥協,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成為引導全民族抗戰走向勝利的一面旗幟。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促成、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大限度地動員了全國軍民共同抗戰,成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傑出組織者和鼓舞者。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制定正確的戰略策略,實施動員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線政策,提出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和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開辟廣大的敵後戰場,成為堅持抗戰的中堅力量。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最富於犧牲精神的愛國主義、不怕流血犧牲的模範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民族先鋒。
中國人民的巨大民族覺醒、空前民族團結和英勇民族抗爭,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中華民族歷來崇尚正義、熱愛和平,也歷來不畏強暴、不屈服於任何外來壓力。偉大的抗日戰爭,喚起了全民族的危機意識和使命意識。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像抗日戰爭這樣,民族覺醒如此深刻,動員程度如此廣泛,戰斗意志如此頑強。軍隊與老百姓相結合,武裝斗爭與非武裝斗爭相結合,前方斗爭與後方斗爭相結合,公開斗爭與隱蔽斗爭相結合,特別是敵後軍民廣泛開展的伏擊戰、破襲戰、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游擊戰的巧妙戰術和作戰方法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使猖獗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戰爭鍛煉了偉大的人民,人民贏得了偉大的勝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同世界所有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國際組織及各種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開的。蘇聯最早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提供了寶貴援助,美國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給予了很大支持,英國及法國等國家向中國提供了經濟援助或軍事合作。朝鮮、越南、加拿大、印度、紐西蘭、波蘭、丹麥以及德國、奧地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日本等國的反法西斯戰士直接參加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戰爭後期,蘇聯紅軍開赴中國東北戰場,同中國軍民一道對日作戰,加速了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的進程。我們不會忘記給予中國抗日戰爭道義和物質等方面支持的國家和國際友人,不會忘記在南京大屠殺和其他慘案中為中國難民提供幫助的外國朋友,不會忘記與中國軍隊並肩作戰並為中國運送戰略物資而冒險開辟駝峰航線的美國飛虎隊,不會忘記不遠萬里前來中國救死扶傷的外國醫護人員,不會忘記真實報導和宣傳中國抗戰業績的外國記者,不會忘記為中國抗戰勝利付出過心血的外國軍事顧問及其他方面人士,更不會忘記在中國東北戰場上英勇獻身的蘇軍烈士!中國人民將永遠銘記世界各國人民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的寶貴貢獻!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對於中華民族發展和世界文明進步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華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運。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創造了舉世聞名的燦爛文明,曾經長時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由於封建統治的腐敗和束縛,中國漸漸落後了。從1840年起,中國屢遭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蹂躪,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斷受到侵蝕,中華民族的災難日益深重。中國人民奮起抗擊外敵入侵,又一次次遭到失敗。然而,這一次,中國人民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滅亡中國的企圖,徹底改變了中國近代以後飽受外來侵略的屈辱歷史,捍衛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發展的文明成果。抗日戰爭的勝利,結束了日本在台灣50年的殖民統治,使台灣回到祖國懷抱。中國參與發起成立聯合國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顯著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表明,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許多志士仁人為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進行了艱苦探索。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未能改變。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使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生死存亡的考驗使中國人民極大地覺醒起來,更加深入地思考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和實現民族振興的正確道路。抗日戰爭烽火的洗禮,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組織上的進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中國要實現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必須首先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民主政權,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中國人民還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改造舊中國、建設新中國的主張,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正確方向,符合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正是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而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抗日戰爭使中國人民空前團結起來,使中華民族煥發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抗日戰爭,既是一場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的較量,更是一場意志和精神的較量。在那場空前壯闊的偉大斗爭中,中華民族進一步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並表現出許多鮮明的特點,這就是:堅持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當亡國奴的民族自尊品格,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民族團結意識,不畏強暴、敢於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民族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勇於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侵略者的民族自強信念,開拓創新、善於在危難中開辟發展新路的民族創造精神,堅持正義、自覺為人類和平進步事業貢獻力量的民族奉獻精神。偉大的民族精神,不僅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團結一心、血戰到底的堅實思想基礎和強大精神支柱,而且在抗戰的烽火中得到了新的豐富和升華。這是偉大的抗日戰爭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大力繼承和發揚。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各國人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歷史的光輝一頁。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中國戰場長期牽制和抗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兵力,殲滅日軍150多萬,對日本侵略者的徹底覆滅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戰略上策應和支持了盟國作戰,配合了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的戰略行動,制約和打亂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戰略配合的企圖。中國作為亞太地區盟軍對日作戰的重要後方基地,為盟國提供了大量戰略物資和軍事情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樹立了一個以弱勝強的光輝範例,鼓舞了被壓迫、遭侵略的民族進行解放戰爭的信心和勇氣。中國人民為最終戰勝世界法西斯反動勢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參考資料:胡錦濤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❷ 歷史研究性學習報告
1中的、、、大家都是1中的吧、、這可怎麼寫啊、、我完全不會、、還有生物的閱讀報告、、、
❸ 歷史研究報告
中國封建社會由漢唐的強盛到清朝的衰落的歷史動因研究:
最近看到有的網友質疑清朝的強大和繁榮,下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沖突和無休止的攻擊,在發言之前,我先高呼一下幾句口號,也希望有同樣的美好理想的網友們理解:
堅決反對民 族 分 裂和民 族 歧 視!
民族團結萬歲!
悠久的中華文化萬歲!
偉大的中國(南、北方)人民萬歲!
好,同志們,我來——說兩句。
「漢唐盛世」幾乎是大家公認的,那麼我們就先拿清朝和這倆朝代比較一下。
首先,從對外的軍事優勢上。
漢代建國之初國力比較差,高祖被匈奴人困在白登就是證明。真正的漢代的強大是武帝朝。這之前,漢朝的域外進取心和自信心顯然還不足,當然不是說這之前漢朝就真的不行,我看史料,總感覺文帝末期漢朝就很不錯了,要兵有兵,要將有將,「細柳」給我的印象也很深。但是,漢朝大規模對外擴張應該是武帝成年之後,這個軍事優勢維持到了宣帝時期,後來就基本平手了,到東漢初年經馬援竇固竇憲等長時間的努力,局勢才算恢復,然而也未持久,班勇歸國之後沒多少年,漢朝對外優勢又不明顯了。也就是說,西漢的對外強大維持了100年左右,東漢大約50-80年。
唐朝初年也不是非常強大,突厥人曾好幾次攻到長安邊上,有一次李世民不得不單騎罵退侵略軍(不過話說回來唐太宗還真是牛阿)。不過太宗朝唐朝就迅速恢復了對外優勢,不像漢朝,還得「無為」、「儉省」來厚積薄發近80年。唐朝的強大界限明顯,從太宗中期到天寶中期,「黃金時期」維持了120-130年。後來呢,中唐時期唐軍軍威復振,但軍事優勢卻談不上了,頂多是能抵擋主吐蕃和回鶻的進攻。而且在朋黨之爭、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的打擊下迅速痿掉。
清朝的強大不太好說,因為我要是從16#44年以前算起估計會遭到大規模的反駁,我從16#44算起。清軍統一天下時間比較晚,但是大局勢1650年就差不多了。但是我們還是從1662康熙當上小皇帝算起比較好,康熙朝,清軍除了海戰敗給鄭軍,其他對外戰爭基本都獲得了最終勝利,而1689年擊敗老#毛子則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這之後雍正朝乾隆朝,清軍在東亞中亞都軍威甚著。當年土爾扈特人不遠萬里從俄國逃歸中國(我認為這個軍事上的壯舉比長征還厲害),沙俄怒了,以開戰來要挾清朝,乾隆帝對狂傲的沙俄使者說:「要和便和,要戰便戰,我天朝唯視汝自取爾。」
清朝「黃金時期」的結束也不好說。乾隆這個皇帝時期清軍就不像他爺爺太爺爺那時候強大了,很多勝仗都損失慘重,常常是「轉敗為勝」(看過《書劍恩仇錄》的朋友記得兆惠指揮的那場戰爭么?),但是總還是維持了強大,就像武後時期唐蕃戰爭一樣。但是清朝的破敗從乾隆始。嘉慶接受的時候清朝已經是爛攤子,有點像路易十五接受法國的情況(他爺爺路易十四維持了法國的強大,也把法國折騰得快痿掉了)。但是,清朝對外仍然異常強大,外敵始終不敢輕舉妄動,而邊境叛亂者也決非清軍敵手,這個情況一直維持到道光中期,這之後清朝就老太太過年了。
如此算來,我的看法是應該從1662開始,到1830,小170年。
其次,從皇帝的平均素質上。
漢代的皇帝么,過於混蛋的,像晉惠帝那樣的或者宋徽宗那樣的很少,但能力絕對強的也不太多。高祖、文帝、武帝、光武能力很強,而景、昭、宣、明則要次之。當然這是我的個人看法,估計東北老見了都會指出不足。不過這個數據應該差不太多了。
唐代高祖、太宗、武後、玄宗都不白給,史上對高宗的評價不一,我個人認為這個皇帝雖然不及乃父乃孫,但至少可以比得上憲、文、武諸宗。
清代的皇帝我比較熟悉,下面多說兩句。
努爾哈赤、皇太極的智商非常高,能力也非常強,正是有了這樣的祖宗,他們的後代里才出現了康乾諸帝。太祖太宗我不多說了。
康熙皇帝少年登極,他的聰明睿智、鎮定自如和精明強干都不亞於祖輩。比如三藩之亂,形勢非常危急,最後的勝利雖然和清軍的鎮壓有關,但總體戰略部署和調度還是得力於小皇帝,而且康熙完全是呆在家裡憑著戰報文件來判斷指揮,其素質可見一斑。
乾隆少年時代就睿智非常,康熙很早就注意到了弘歷的能力。乾隆帝對手下的控制、對國家全局的操控能力都比較強。晚年他曾自詡「十全老人」,這名字也不算是白叫的。
雍正夾在兩者中間,罵他的人比褒他的人多。實際上,雍正時期改土歸流、平定青海、懲治貪污也都是不朽的功績。雍正皇帝的行政水平也很高,控制朝廷治理國家的能力呢,應該離那個電視劇不太遠。
這三個皇帝還都在文藝上有很高的造詣,乾隆的書畫俱佳,而雍正寫得詔書文從字順,不假修改,可以算作一位散文家了。
順治皇帝雖說能力稍遜,但是也不是很弱,多爾袞死後他在戰火紛飛的時代治理國家也把國家治理的四平八穩,讓康熙接到手了一個具有相當的底子得天下。當然這裡面也有孝庄皇後的功績。
嘉慶帝和道光帝時期清朝漸漸走向沒落,但兩個皇帝還是非常勤政愛民得。嘉慶溫良恭儉,道光帝厲行勤儉,都是很有盛名的。道光的節儉幾乎是歷代皇帝里少有的,他不但公開反對「大吃大喝」,連衣服也倡議穿舊的,他就經常穿帶補丁的褲子,當時大臣們紛紛模仿,新衣服也打個補丁。當然了,兩個皇帝的智商和社會能力還是很有限得,尤其道光,明顯不會用人,鴉片戰爭他用的琦善和奕山簡直是禍國殃民(最近有種史觀認為奕山和琦善並沒那麼無能)。咸豐帝表現尚可,可惜身體不好,死的過早。讓可惡得慈喜順利代替了他,就此一部部毀掉了中國的大好河山。
以上的皇帝對自己的工作還是非常盡責得。雍正之勤勞自不必言,他就是累死的。乾隆這人么,哈哈哈,我比較崇拜,生了那麼多兒子,居然沒傷腰子,活了那麼久,並且每日天沒亮一定要趕到軍機處,大臣都作不到,乾隆皇帝卻能六十年如一日。列位皇帝對人民的關心程度也是很高的。至於腐敗貪污么,呵呵,這可是「由來非一朝」了。
我個人認為清朝表現最差的,溥儀不算的話,就是光緒和同治。但他們倆還都屬於「志大才疏」者,有那心,沒那力,尤其是光緒。同治自甘墮落,也是由於太沒自由,無以派遣,於是就去了***。
清代的皇帝與漢唐皇帝相比,即使不一定強過他們,但也不弱於他們,清朝的強大,離不開這些皇帝的治理。
再次,從疆域上。
漢唐最盛時控制范圍都達到了西域。兩朝主要是以羈彌方式控制西域。清代最開始也用羈彌方式,後來准噶爾部屢降屢叛,再有大小和卓木之亂,所以乾隆朝清軍徹底滅了當地叛軍,正式把西域作為中央管轄的行政區劃來管理,派官治理,收取賦稅,這是一大進步。
漢唐都沒有真正統一西藏。而清代卻是正式確立西藏對中央的羈彌關系,西藏的地方事務都要受中央指導。這也是一個進步。
漢唐都曾直接統治北朝鮮和北越南。但清朝卻沒有。不過漢唐統治兩地都不長久,並遭到了強烈的抵抗。清朝控制這幾個地方的方式就是扶植親華政權,這也不失為有效控制的一種方式。
另外,東北三省和青海則完全在清朝才很好的被中央控制。比如在唐代,青海屬於吐蕃控制,而東北則先後有高麗、渤海和契丹的軍事存在。雲南也是這樣,漢唐都沒有很好的控制,元明清三代才真正進入中國版圖。
這樣,從疆域看,清朝的疆域應該是中國歷代中最大的了,應該比元朝還大,因為元朝並沒有很好的控制西域和漠北,那些地方已經屬於各汗國盤子里的肉了。
最後,我們來強調一下:任何朝代都有軍事強大的時候和經濟繁盛的時候,但每個朝代的軍隊都有完蛋的時候。所以判斷清朝的強大我們不一定要從軍隊和生產來看。清軍就有完蛋的時候,比如,乾隆末年,老皇帝領著小皇帝檢閱儀仗隊,八旗子弟在表演騎射的時候居然有人從馬上掉了下來。
但是,毋庸置疑,清朝從整體上決不失為最強大、最具代表性的朝代之一。清代理應同漢唐並稱。
❹ 課題研究報告怎麼寫
一、課題的提出:
提出一個研究課題,一般是從背景、現狀和基礎(或說從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等三個方面去思考的。
1.背景:即我們所面對的發展了的教育形勢、新的教育觀念、思想、要求或教學理念、方法、手段等,對教學工作實際產生了重要影響。
2.現狀:本地區、本單位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狀況與變化了的教育背景存在著的差異中,我們必須及時加以研究和解決的最急切的問題。
3.基礎:對這方面的問題課題組成員或他人所作的探索性研究,已經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
二、概念的界定:
指主課題(有時也包括某些子課題)名稱中容易產生異議的一些重要詞語的內涵,課題研究涉及的范圍等。
注意:不必闡述課題研究的重要觀點。
三、理論基礎:
課題研究試圖借鑒、應用的主要理論、學說、觀點、原理,從而得出支撐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研究思想和教學理念。
四、主要研究目標和內容: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試圖達到的主要研究目標(課題的假設),以及主課題分解為哪幾個子課題,每個子課題的具體研究任務。課題的研究目的與子課題之間應具有較合理、緊密的邏輯關系。各子課題的研究能比較完整地表明主課題的研究框架,這些子課題既相對獨立,又互有聯系,並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能為課題組的成員落實於教育、教學的實踐之中。
五、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1.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獻資料法、行動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還可以運用數理統計法、檢測分析法、跟蹤比較法、結構功能法、觀察法、追因法、歸因法、歷史法、實驗法等研究方法加以輔助。要說明准備怎樣充分發揮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的工具性作用,為本課題(或某子課題)的研究服務。
2.研究對象一般是指人,大多是指學生,也有的是指教師。要說清楚研究的是本單位的全體學生還是某一部分學生(或教師)。
六、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一般包括課題研究結題報告、論文集、優秀教案或活動設計匯編、個案匯編、觀摩課(課件、光碟)、學生作品集、教師論文發表或獲獎情況匯總等等;
七、課題組的成員組成及分工:
課題組成員應包括課題負責人、子課題責任人、參與研究的一線教師。對外聘的指導、顧問等人員應視他們所承擔責任、義務大小、多少,作不同的具體處理。
課題組成員應分別負責或兼任策劃、組織、協調、統籌、管理、研究、指導、顧問工作。
八、實施步驟:
1. 前期准備階段:
確立主課題,構建子課題;組建課題組,明確分工職責;建立、健全學習交流制度;完成論證、申報工作;制定主課題實施方案和子課題工作計劃;進行必要的前期調查或檢測。
2.
研究實施階段:可分為研究實施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按實施方案進行研究,其間可安排一次中期匯報。中期匯報不圖形式上的轟轟烈烈,要講究實際效果,要通過中期匯報讓課題組成員看到研究的初步成果,發現存在的不足或問題,明確下階段的研究任務,然後調整實施方案,修訂子課題的工作計劃,使後階段的研究不偏離方向,為課題順利結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3. 結題鑒定階段:完成結題報告的撰寫和資料匯編工作,為成果鑒定做好充分准備。
❺ 我們要搞什麼歷史課題研究,求一個好的話題還有研究內容,就是整個的課題報告給我列一下,最好附上論文。
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在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當戰士。馬寶玉(1920—1941),河北省蔚縣下元皂村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兩年後入黨。1941年9月在易縣狼牙山為掩護主力部隊和人民群眾安全轉移,他帶領全班4名戰士奮勇殺敵,同數千日軍巧妙周旋一整天,將敵人引上絕路,勝利完成阻擊掩護任務,寧死不屈,毅然跳崖犧牲,年僅21歲。自幼父母雙亡,流浪為生。
宋學義(1918-1971年),河南省沁陽市王曲鄉北孔村人,是聞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壯士」之一。學義出身貧苦,祖父和父親常年給地主扛長工,哥哥整年累月跑老山(太行山)擔挑為生。學義從小就當童工,給縣城一家面鋪蹬大籮,全家老小拚死拼活干,總是維持不了生計。到1937年,共欠40塊(銀元)高利貸,地主乘機把全家僅有的二畝保命田奪走了。從此,一家人的生活更無著落。學義只好背井離鄉,逃荒要飯。1939年夏,他在濟源王屋山討飯途中,巧遇抗日游擊隊,參加了八路軍被編入晉察冀一分區一團七連。
葛振林(1917~2005)出生在河北省曲陽縣黨城鄉喜峪村。1937年參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葛振林(前中)與解放軍官兵交談
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阻擊日軍戰斗中,葛振林與四位戰友寧死不屈,壯烈跳崖,他和宋學義被掛在樹上,倖免於難。葛振林,1917年出生在河北省曲陽縣黨城鄉喜峪村。
馬
❻ 歷史學科研究性課題的報告表。
上高中的時候做過學校類似這方面的課題研究。
建議你選擇當地比較有歷史意義的建築討論。這樣的話:范圍小,容易開題,而且網上關於歷史建築一網路都是資料,獲取信息也很容易。
由於時間太久了,ppt等資料都沒了。憑記憶模糊提供一些吧
當時我們的研究課題:關於索菲亞的,具體叫什麼忘了
研究背景:先描述一下索菲亞的歷史背景,再說明下現在索菲亞的歷史價值及當地人的重視程度。【一般200字以內,簡單描述重點,其餘背景在剩餘的開題報告里寫】
研究目的:一般就是了解×××時期的歷史,追溯一下榮辱史,最後不忘過去,才能更加珍惜今天。【一般100字以內,目的要簡短精煉,突出為什麼要要就這個的重要性】
研究意義:像我們當時是做的索菲亞課題,寫的就是類似於:通過探究索菲亞,從而看社會看中國,使我們不忘屈辱;使我們更加珍惜索菲亞的存在,並能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的進行維護古建築。【一般150字以內,突出課題的歷史意思及對當今社會的影響即可】
課題的探究討論分析與結局過程:可以先寫出組內分工,在通過不能的分工以組的形式表達探討結果。例如:負責本次課題的圖片組,通過尋找圖片來觀察到索菲亞是怎樣變化的;傳統媒體組(就是找書的),通過對歷史教材及其他輔助資料(列明書名),觀察變化;現在媒體組(就是網上搜集資料的),可以說通過網上調查,發現網友對你們課題有多了解,網上都是怎麼評價的,網友們有什麼好的建議;親民組,通過對老人、年輕人等不同年齡、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做調查,大眾的態度。最後說,不同組根據不同的調查結果都做了哪些措施。
【一般300字-350字左右,以組內不同分工的形式寫討論分析會相對節省時間】
研究結果說明與理解:把為什麼分工開展研究寫出來(通過這種形式,可以調動組內每個成員的積極性、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從多方面了解歷史,更全面的了解了古建築存在的必要性)
理解就寫,對於一些合理的給予肯定,不合理的給予建議,強調通過本次研究我們更清楚了應該怎麼做。
【一般400字-500字】
一個字一個字敲的。。。24k純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