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旅行者號
『壹』 旅行者一號發回了什麼信息為什麼讓科學家擔憂不已
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已經走了200多年的時間,但是隨著現代太空文明的發展,我們的射電望遠鏡已經能夠觀察到幾千萬光年之外的星球。但是想要詳細的了解這些星球的狀況,還是需要探測器的存在。不過我們的太空技術很明顯並不能夠讓這些探測器達到這些星球的周圍,我們目前行走距離最遠的探測器就是旅行者1號,他現在已經到達了太陽系的邊緣。而他飛到這里用了42年的時間。
旅行者1號這一次主要就是發現了一些高能粒子,他認為這些高能粒子可能是一個新的黑洞在粉碎其周圍的天體產生的。不過因為距離實在遙遠,所以旅行者1號並沒有收集到足夠的信息。當然隨著我們科技的發展,我們也會研究出更加先進的探測器,用於宇宙探索。想必到那個時候旅行者一號早就報廢了。
『貳』 旅行者號探測器的未來是怎樣的
科學家門可以對旅行者號收集的數據進行研究,並將他們的發現與哈勃空間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進行比對。但是即使兩架探測器停止工作,宇航員仍然可以利用哈勃望遠鏡來研究它們將要航行的環境。
從那之後,旅行者號的命運不得而知。數十萬年甚至數百萬年後,探測器也許會進入一個恆星系統並被它的引力捕獲。或者,就像第一部星際迷航電影中描述的那樣,它們中的一個也許會被外星智慧攔截。
『叄』 旅行者號探測器的科學探索
1980年11月13日和1981年8月26日,這對探測器分別飛近土星考察。旅行者1號掠過土星時,發現成千上萬的光環群,形成一組交錯在一起的環形綵帶。旅行者1號還著重探測了原來認為是太陽系最大的一顆衛星——土衛六,但從拍回的照片上發現土衛六的直徑只有4828公里,而不是過去認為的5760公里,因此判定它小於木衛三,從而退居為太陽系的第二大衛星。此外,還發現了土星的幾顆新衛星。旅行者2號則對新發現的土星環和幾個衛星作了近距離探測, 向地球發送回一萬多張照片。
旅行者號探測器本身重816千克,攜帶有105千克科學探測儀器。它的主體是扁平的十面稜柱體,頂端裝有一直徑為3.7米的拋物面天線,左右兩側各伸出一根懸臂, 較長的一根是磁強計支柱,短的一根是科學儀器支架。探測儀器有10種,主要是行星及其衛星的攝像設備和各種空間環境探測設備。旅行者號的土星探測之行,初步揭示了土星家族的面貌。
目前,旅行者探測器都已飛出太陽系,飛向茫茫宇宙深處。 在考察了木星和土星後,旅行者1號開始飛離太陽系,而旅行者2號」不僅要像「旅行者1號」那樣穿過火星軌道和危險的小行星帶,相繼與木星(1979年)和土星(1981年)交會,還要與天王星和海王星交會。這樣即大大提高了太空船的利用率,又豐富了科學探測的內容要採用象「旅行者」1號和2號這樣的飛行路線,179年才有一次適當的機會。
旅行者2號於1985年~1989年之間先後探測了天王星和海王星。天王星是於1781年3月13日被偶然發現的一顆神秘行星,距地球十分遙遠,用天文望遠鏡觀察它時,所看到的圖像很模糊。旅行者2號經過8年的時間,航行了48億千米之後,於1985年11月4日開始接近天王星。1986年1月24日,它從距天王星最近點飛過,然後仍繼續觀測到2月25日。在1988年1月24日17時59分,「旅行者」2號橫穿距天王星赤道10.707萬千米處,航行長達6個小時,仔細地觀察了天王星的真面貌,拍攝了大量珍貴的照片。在如此近的距離上考察一顆距地球30億千米遠的天體,這還是第一次。
1989年8月24日,美國西部時間20時56分,「旅行者」2號繼完成對天王星的探測任務之後,經過了12年的太空飛行,總航程達72億千米,按預定計劃飛臨海王星北極的4827千米上空。自從1846年海王星被人們首次發現以來,直到1989年,用高倍率望遠鏡看它也只是一個不大的光點。「旅行者」2號飛臨海王星上空一個月之前,它的攝像機鏡頭就開始對准海王星了,當它以每小時6萬多千米的速度向海王星直奔而去,並在距海王星北極4827千米處的最近點掠過的過程中,就不斷拍攝照片,並向地球發回了6000多張彩色照片,這些照片從離地球在 約45億千米外發出,要到達地球即使是無線電波傳輸,也要走4小時零6分鍾。在大屏幕前看到第一批海王星圖片的科學家驚訝得不知所措。因為這是人類第一次看清了遠在45億千米之外的海王星。 除了科學儀器外,旅行者號探測器上還攜帶了一張鍍金銅板聲像片和一枚金剛石唱針,它可以在宇宙中保存10億年,上面記錄了用54種人類語言向外星智慧生物發出的問候語,還有117種地球上動植物的圖形,以及長達90分鍾的各國音樂錄音,其中包括中國傳統古琴名曲《高山流水》。這些地球之聲將帶著人類的期望回盪在宇宙空間。人們希望它在宇宙中漂流的漫長歲月里能遇上地外生命,而這張唱片則傳達了來自地球人的信息。
旅行者一號一段發給外星人的電文:
這是一個來自遙遠的小小星球的禮物,它是我們的聲音、科學、形象、音樂、思想和感情的縮影,這個地球之音是為了在這個遼闊而令人敬畏的宇宙中給予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決心和我們對遙遠世界的良好祝願。
『肆』 旅行者一號傳回的什麼照片,會讓科學家深思呢
在上個世紀的時候,科學家們對於自己的研究非常自信,科學家認為自己的研究已經能夠讓人類過上充滿科技感的生活,但是進入21世紀之後,人類才意識到自己的科技發展並沒有那麼的前衛,尤其是隨著人類進入宇宙之後,宇宙當中有很多的現象等待人類去發掘,而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手段與認知水平是沒有辦法充分的了解宇宙的,人類越是想要深入了解宇宙,越是能夠明白人類目前的渺小,宇宙的范圍非常的廣闊。
於是科學家讓旅行者1號在距離地球65億公里的時候拍攝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只能隱隱約約的看到幾個光點,而這幾個光點其實就是太陽系的8顆行星在宇宙當中,除了恆興這種天體之外,沒有多少天體會自動的發光,尤其是行星根本不會發光,而地球在這張照片當中只不過是特別微小的一個點,這僅僅是距離地球65億公里,拍攝的照片,這也讓科學家感到非常的無奈,畢竟在這么大的范圍當中,地球只不過是極其小的一個發光點,為了讓人類的未來不局限於地球,科學家目前都在積極的探索宇宙當中是否有其他的天體,能夠讓人類繼續生存下去。
『伍』 科學家擔憂不已,旅行者一號發現了什麼
關於人類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開啟了對宇宙探索歷程,以之後我們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注意宇宙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究竟是怎樣的存在,而人類也在反復思考,這龐大的宇宙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變化。而美國為了探究宇宙,發射了旅行者一號,而旅行者1號通過不斷的飛行和前進,他一直在探索宇宙。在其中科學家卻十分的擔憂旅行者1號究竟發生了什麼?其中有以下幾點。
最後1點就是旅行者1號,所飛行的時間是大約快接近三四十年左右,在這三四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面,人們發現,旅行者1號依舊還是在太陽系之內。這無疑讓人們覺得這龐大的太陽系,它的面積究竟是有多麼寬廣。
『陸』 旅行者2號探測器的科學分析
1989年秋天,「旅行者2號」太空飛船在航行12年後經過了海王星而正在駛向遠方。它攜帶了一張金屬盤,講述了地球的情況並且包含了人們這顆行星上的各種名勝和聲音。這曾使一些人感到害怕,他們認為人們正在無意中把人們的位置泄漏給來自其他世界的外星人,這些外星人也許會征服人們。有這種想法的那些人並不了解宇宙的大小,也不了解「旅行者2號」可能被任何人發現的幾率。「旅行者2號」從地球到海王星花了12年,它將抵達什麼樣的世界呢?「旅行者2號」在太陽逐漸減弱的引力場強度(當它遠離太陽時)和各種恆星引力場的十分微小(幾乎等於零)的作用下漂移著。考慮到這些引力作用,人們就可以確切地知道「旅行者2號」將往哪裡去。
人們知道鄰近的所有恆星,而「旅行者2號」將不可能沖撞其中的任一顆。當然,太空中有可能存在人們不知道的暗天體,「旅行者2號」也許還會與一顆漂游的行星或小行星相撞,但這種幾率顯得太微小了,即使考慮也沒有用。太陽會發出「太陽風」,即朝四面八方噴射帶電粒子流。當遠離太陽時,這種噴流變得越來越稀薄,直至消失在星際空間。2012年,「旅行者2號」將越過太陽風到達的范圍。到8571年(從2013年起差不多還有6558年),「旅行者2號」將離太陽0.42光年,即2.5萬億英里左右。然而,即使最近的恆星也要十倍於這個距離。到那時,「旅行者2號」將與目前離人們5.9光年(35萬億英里)的巴納德星最接近。「旅行者2號」將離它僅4.03光年(24萬億英里)。掠過巴納德星之後,它將繼續前進。到20319年,「旅行者2號」將離太陽1光年(5.9萬億英里),同時,它將最接近離人們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比鄰星。比鄰星離人們4.3光年(25萬億英里)遠,但當然,「旅行者2號」不會駛往它的方向。它正好在一側運動,而它離比鄰星最近的距離是3.21光年(19萬億英里)。僅僅310年後,「旅行者2號」將與半人馬座a相鄰,它是比半人馬座比鄰星稍遠一點的雙星。那個近點的距離將是3.47光年(20萬億英里)。在這整個期間,必須了解,「旅行者2號」仍足夠地接近太陽,所以它還因太陽的引力而緩慢地圍繞太陽盤旋。它仍然位於太陽系內。
遠離人們所知的最遠的行星——冥王星之外,可能另外有一兩個行星存在,但迄今為止未曾發現它們存在的跡象。然而,人們相當肯定的是,遠在冥王星以外,有1000億個以上的小冰體——彗星。這些小冰體被稱為奧爾特雲,這是以首先建立理論認為彗星是起源於那裡的天文學家奧爾特的名字命名的。大約在26262年,「旅行者2號」將進入奧爾特雲,然後它繼續穿過此雲,歷時約2400年。或許在你看來似乎是,如果「旅行者2號」穿過包含1000億個的冰體,而每個冰體的直徑至少有12英里的區域,它必定會撞到其中一個冰體而毀滅。其實並非如此,奧爾特雲的體積是如此龐大,以至於即使有1000億個這種冰體在其內部緩慢地盤旋,「旅行者2號」會撞到其中一個冰體的幾率實際上還是等於零。在28635年左右,「旅行者2號」將離開奧爾特雲而進入星際空間。經過100萬年的旅行之後,「旅行者2號」將離太陽約50光年(從恆星的距離來看,它幾乎還是在人們自己的後院)。在此期間,它與任何其他一個恆星最接近的地方是在它經過半人馬座比鄰星時,在那裡它僅離比鄰星3.21光年遠。在100萬年中,離任何一顆恆星的距離決不會小於19萬億英里,因此任何外星人能碰到這個在恆星之間遙遠的太空深處的小而寂靜的探測器的幾率絕對是太小了,人們不必為此擔憂。
但是,在那種情況下,如果人們所發出的信息根本沒有機會被外星人收到,人們為什麼還要發呢?記住,在宇宙的歷史長河裡,100萬年只是很短的時間。宇宙已持續了1.5萬個100萬年而且還將繼續存在下去。毫無疑問,在人們消失後很久(坦白地說,即使人類將持續生存十個100萬年的幾率也並不大),終有一天,有人會碰到這個探測器。但如果這是人們消失後很久的事的話,那麼誰會關心呢?好,就來考慮一下這個問題。難道人們希望不留一絲痕跡地消失嗎?人們不是以作為人類而有點自豪嗎?肯定的,人們會希望其他智慧生物知道人們一度在這里存在過並知道人們曾設法做什麼事。
『柒』 「旅行者」號探測器是什麼時候發射的
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國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這兩個探測器沿著2條不同的軌道飛行。在100天後,「旅行者」1號超過「旅行者」2號,並先期到達木星考察。1979年3月5日,「旅行者」1號在距木星27.5萬千米處與木星會合,拍攝了木星及其衛星的幾千張照片並傳回地球。通過這些照片可以發現木星周圍也有一個光環,還探測到木星的衛星上有火山爆發活動。「旅行者」2號於1979年7月9日到達木星附近,從木星及其衛星中間穿過,在距木星72萬千米處拍攝了幾千張照片。
1980年11月13日和1981年8月26日,這對探測器分別飛近土星考察。「旅行者」1號掠過土星時,發現成千上萬的光環群,形成一組交錯在一起的環形綵帶。「旅行者」1號還著重探測了原來認為是太陽系最大的一顆衛星——土衛六,但從拍回的照片上發現土衛六的直徑只有4828千米,而不是過去認為的5760千米,因此判定它小於木衛三,從而退居為太陽系的第二大衛星。此外,還發現了土星的幾顆新衛星。「旅行者」2號則對新發現的土星環和幾個衛星作了近距離探測,向地球發送回一萬多張照片。
「旅行者」號探測器本身重816千克,攜帶有105千克科學探測儀器。它的主體是扁平的十面稜柱體,頂端裝有一直徑為3.7米的拋物面天線,左右兩側各伸出一根懸臂,較長的一根是磁強計支柱,短的一根是科學儀器支架。探測儀器有10種,主要是行星及其衛星的攝像設備和各種空間環境探測設備。「旅行者」號的土星探測之行,初步揭示了土星家族的面貌。
目前,「旅行者」探測器都已飛出太陽系,飛向茫茫宇宙深處。
『捌』 為什麼「先驅者號」和「旅行者號」都帶上了太空禮品
導語
今天是著名天文學家、地外文明探索的先驅卡爾·薩根逝世20周年的日子。在懷念這位科學大師的時候,我們又不禁回想起人們為地外文明探索而瘋狂的日子。20世紀70—80年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射了4個著名的探測器:「先驅者10號」「先驅者11號」「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它們除了各自考察太陽系的一些主要天體外,還給可能的外星人帶去了禮品。這禮品是什麼呢?
兩艘「先驅者號」各攜帶一張相同的鍍金鋁板,長22.9厘米,寬15.2厘米,其上刻有一男一女的畫像,那位男人正在招手致意。還有象徵太陽系的信息,以及一些表示這艘星際飛船來歷的符號。
兩艘「旅行者號」各攜帶一塊相同的鍍金唱片和一枚金剛石唱針。唱片名為《地球之音》,直徑有22.9厘米,上面錄制了人類向外星文明發出的55種問候語(包括中國的現代標准漢語、閩南方言、粵語和吳語)、長達90分鍾的27首各國著名樂曲(包括中國傳統名曲《流水》等)錄音。還有115幅地球上各種事物和情景的圖片。這兩張唱片可以在宇宙中保存10億年之久。
20世紀90年代,這4艘飛船都已到達冥王星的軌道之外,就像大海中的「漂流瓶」那樣,帶著我們地球人的信息和期望,向著浩瀚無際的宇宙深處飛去。
經歷多少萬年漫長漂流之後,它們也許會被某個外星文明世界截獲,從而讓他們知悉,銀河系的某處也曾經有過一個地球人類的文明。也有可能,這些鍍金鋁板和唱片竟會被我們的遙遠後代重新找到。當然更有可能,這幾艘飛船最終都未能遇上任何文明世界,它們將在茫茫的宇宙之海中無盡地漂泊……
『玖』 旅行者一號傳回一張照片,為什麼讓科學家深思呢
在上個世紀的時候,科學家們對於自己的研究非常自信,科學家認為自己的研究已經能夠讓人類過上充滿科技感的生活,但是進入21世紀之後,人類才意識到自己的科技發展並沒有那麼的前衛,尤其是隨著人類進入宇宙之後,宇宙當中有很多的現象等待人類去發掘,而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手段與認知水平是沒有辦法充分的了解宇宙的,人類越是想要深入了解宇宙,越是能夠明白人類目前的渺小,宇宙的范圍非常的廣闊。
於是科學家讓旅行者1號在距離地球65億公里的時候拍攝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只能隱隱約約的看到幾個光點,而這幾個光點其實就是太陽系的8顆行星在宇宙當中,除了恆興這種天體之外,沒有多少天體會自動的發光,尤其是行星根本不會發光,而地球在這張照片當中只不過是特別微小的一個點,這僅僅是距離地球65億公里,拍攝的照片,這也讓科學家感到非常的無奈,畢竟在這么大的范圍當中,地球只不過是極其小的一個發光點,為了讓人類的未來不局限於地球,科學家目前都在積極的探索宇宙當中是否有其他的天體,能夠讓人類繼續生存下去。
『拾』 旅行者號飛了43年,源源不斷地動力,是怎麼來的
回溯人類的歷史,最引以為傲的一件事莫過於阿波羅登月,這是人類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月球,改變對它的認知。人類是地球上求知慾最強烈的生物,對未知事物的那種好奇心如滔滔江水般川流不息。難以忘卻的是1977年8月份和9月份相繼發射的兩顆探測器,它們都屬於旅行者號,攜帶著極重的任務前往外太空,歷年來為人類傳回不少有效的數據信息,這是人類迄今為止發射最具性價比的探測器之一。
科學家預測,這一電池估計最多能撐到2025年,旅行者1號有可能變成外太空中的垃圾。至於它能不能逃離太陽系,成為一大未知數,以科學家的推斷,旅行者號想要飛出太陽系,至少需要3萬年的時間,對人類而言這是一個遙遠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