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地滾球
Ⅰ 排球的科學訓練方法
你好,具體如下:排球基本技術包括:准備姿勢和移動、傳球、墊球、發球、扣球、攔球、攔網。 對於初學者來說,應首先學習准備姿勢和移動,熟練掌握各種移動步法。然後學習傳球、墊球技術,再學習發球技術,學習了傳、墊、發球技術後,就可以進行簡單的比賽。在此基礎上學習扣球、攔網技術,便可組織簡單的攻擊和防守戰術。 學習排球技術,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准備姿勢→移動步法→掌握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的練習方法→學習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注意事項→接球技術的運用 (一)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的作用 准備姿勢和移動是排球基本技術之一,是完成發球、墊球、扣球和封網等各項擊球技術的前提和基礎。准備姿勢的作用是為及時地移動和完成擊球動作做好准備。移動的作用是為了及時接近球,調整人與球的位置關系,便於完成擊球動作。 (一)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的動作方法 1、准備姿勢: (1)半蹲准備姿勢:兩腳左右開立稍比肩寬,一腳在前,兩腳尖稍內收,兩膝彎曲成半蹲。腳跟稍提起,身體重心稍前傾,兩臂放鬆,自然彎曲,雙手置於腹前。身體適當放鬆,兩眼注視來球,兩腳始終保持微動。 (2)稍蹲准備姿勢:稍蹲准備姿勢比半蹲准備姿勢身體重心稍向前移,兩膝彎曲程度小於半蹲准備姿勢。動作方法與半蹲准備姿勢基本相同。 (3)低蹲准備姿勢:兩腳左右、前後開立的距離比半蹲准備姿勢更寬一些,兩膝彎曲的程度更大一些,身體重心更低、更靠前,膝部的垂直線超過腳尖,兩手臂置於胸腹之間。 2、移動步法: 排球比賽中使用最多的是短距離移動。常用的移動步法有: (1)滑步:當來球距離身體較近、弧線較高時,可採用滑步。其動作方法是向右滑步時,右腳先向右邁出一步,左腳迅速並上,落在右腳的左面。連續做並步即為滑步。向前滑步時,前腳先向前邁出一步,後腳迅速跟上落在前腳之後,如此連續做。滑步主要用於去完成傳球、墊球、攔網等。 (2)交叉步:當來球距身體2米左右時,可採用交叉步移動。其動作方法是向右移動時,上體稍向右轉,左腳從右腳前面向右邁出一步,右腳再迅速向右邁出一步落在左腳的右邊,同時身體向來球方向轉動,做好擊球前的准備姿勢。交叉步主要用於去完成防守、一傳、攔網等。 (3)跨步:當來球較低且距身體較近時,可採用跨步。首先向移動方向跨出一大步,同時屈膝,上體前傾,身體重心移至跨出腿上。跨步可向前、向側或向側前方。 (4)跑步:採用跑步移動時,兩臂要配合擺動,應根據來球的方向,邊跑邊轉身。 (5)綜合步法:將以上各種步法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如跑步之後再滑步。 滑步之後再交叉步或跨步等。 (三)掌握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的練習方法 1、在簡單的條件下掌握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 (1)原地做模仿練習。 (2)面對或側對鏡子做准備姿勢,觀察動作是否正確。 (3)兩人一組,一人做准備姿勢,另一個糾正動作。 (4)看手勢做向前、向後、向左或向右的一步和兩步移動。 (5)看手勢做連續移動。 (6)兩人一組,一人做向各個方向的移動,另一人跟隨做相同方向的移動。 (7)圍場地慢跑,當看到手勢即急停,做好准備姿勢。 (8)准備姿勢和移動相結合的練習。可先做移動,看手勢或聽笛聲即急停, 做好准備姿勢,再看到手勢時以上移動。 2、結合場地掌握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 (1)在進攻線和中線這間連續做向前和後退的移動。移動時手要觸摸進攻線和中線。 (2)在端線和進攻線之間連續做向前和後退的移動。移動時手要觸摸端線和進攻線。 (3)在場地內做向各個方向移動練習。 (4)3-4人一組在端線做原地小步跑、原地高抬腿跑、仰卧起坐、伏地挺身等,聽笛聲或看手勢後迅速起動向前跑至用手觸摸到進攻線,再後退跑回到端線。 (5)在場地內,採用交叉步或滑步從一側邊線移動到另一側邊線。 3、結合球掌握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 (1)兩人一組,一人把球向前、後、左、右為出,另一人移動後用雙手把球接住。 (2)兩人一組,一人用兩個球交替向各個方向為出,另一人移動後交替將球接住為回。 (3)單人在場地內連續接各種球,要求丟球人餵球高低遠近不同的球。 (4)移動接地滾球練習。兩人對角站立各拿一球,同時將球向前滾出,連續進行。 (5)三對三比賽。在進攻線後用各種為接球方法,只許一次過網,不許球落地。落地為失1分。 (四)學習准備姿勢和移動技術注意事項 1、准備姿勢要自然放鬆,便於及時起動和移動。 2、准備姿勢和移動相結合進行練習。 3、移動步法要輕松自然,身體重心不能起伏,以免影響移動速度。 4、以短距離的移動練習為主。 5、以視覺信號反應進行准備姿勢和移動的練習。 6、准備姿勢和移動與其他技術結合進行練習。 (一)接球技術在比賽中的作用 接球是排球技術中最簡單易學的一項基本技術。接球技術在比賽中主要用於接發球、接扣球、接攔回球等。接發球和接扣球是組成進攻的基礎,是比賽中爭取多得分、少失分、由被動轉為主動的重要技術。 (二)接球技術的動作方法 1、正面接球: (1)准備姿勢:正面對正來球方向,兩腳開立寬於肩,一腳在前,兩腳跟提起,前腳掌著地,兩膝變曲微內收,重心稍前傾,雙臂自然彎曲置於腹前。 (2)手形、擊球點和觸球部位:當球接近腹前時,兩手重疊,掌根靠攏,合掌互握,兩拇指平行朝前,手臂伸直,手腕下壓,用前臂旋外形成的頰靠近手腕的部分擊球後下方。擊球點在腹前一臂左右距離,便於控制用力大小並可根據接球的方向,調整手臂的角度。 (3)擊球用力:兩臂靠攏前伸插進球下,靠手臂上為力量增加球的力,同時配合腰的動作,使身體重心向前上方移動。擊球時,兩臂要形成一個平面,身體和兩臂要有自然的隨球伴送動作,以便控制球的落點和方向。接球時,還應根據來球的力量控制手臂的動作,接輕球時採用上述動作。接中等力量的來球時,由於來球有一定速度,因此,接球時的為臂動作要小,速度要慢,主要靠來球本身所造成的反彈力將球接起。接重球時,應採用收腹含胸的動作,手隨來球屈肘,緩沖來球力量,控制接球的距離。球距離身體稍遠、擊球點較低時,手臂在緩沖用力過程中,要採用屈肘翹腕的動作把球接在手腕部位的虎口處。 2、側面雙手接球: 在身體兩側用雙臂接球的動作稱側面接球。當來球速度較快、距離體側較遠、來不及移動對正球時採用。體側接球可以擴大防守范圍,但不易控制接球方向,因此,在來得及移動的情況下,最好採用正面接球。 當球從右側飛來,左腳前腳掌內側蹬地,右腳向右跨出一步,右膝彎曲,重心隨即移至右腳上,兩臂夾緊向右伸出,左肩微向下傾斜,用向左轉腰和提右戶的動作,使兩臂擊球面截住球的飛行路線,接擊球的後下部。側接時,不要隨球伸臂,這樣會造成球觸臂後向側方飛出。應使兩臂先伸向側方截擊來球,還應注意兩臂不要彎曲,以保持手臂擊球,避免因手臂動作影響接球效果。 3、背接球: 背接就是背向接出球方向,從體前向背後的接球。當球飛出較遠而又無法進行正面調整傳球時,或第三次被動擊球過網時採用。背接時,判斷好球的飛行方向,先要迅速移動到球的落點處,背對出球方向,兩臂夾緊伸直,插在球下。擊球時,蹬地為頭挺胸,展腹後仰,直臂向後上方擺動。在背接低球時,也可以有屈肘、翹腕動作,以虎口處將球向後上方接起。 4、跨步接球: 隊員向前或向體側跨一步的接球稱跨步接球。跨步接球主要運用在接發球和防守中。 前跨接球:當來球低而遠時,看準來球落點,向在出一大步,屈膝深蹲,重心落在跨出腿上,上體前傾,臀部下降,兩臂前伸插進球下,用前臂接擊球的後下方。 側跨接球:當來球至右側時,右腳向右側跨出一大步,屈膝制動,重心移至跨出腿上,上體前傾,臀部下降,兩臂插進球下,用前臂接擊球的後下部。 5、單手接球: 當來球低、速度快、距離遠、來不及用雙手接球時,可採用單手接球。這種接球動作快,手臂伸得遠,可擴大控制范圍,但由於手臂擊球面積小,不容易控制球。 當球在右側向右跨出一大步,上體向右傾斜,重心移至右腿上,右臂伸直,自右後方向前擺動。用前臂內側、掌根或虎口處接擊球後下部。 6、擋球: 當來球較高、力量較大、不便於利用傳球時,可採用擋球。 雙手擋球的手形有抱拳式擋球的手法是:兩肘彎曲,一手半握拳,另一手外抱,兩掌外側朝前。 並掌式擋球的手法是:兩肘彎曲,兩虎口交叉,兩掌外側朝前,合並成勺形。 擋球時,前臂放鬆,兩肘朝前,手腕後仰以掌外側和掌根組成的平面擋擊球的下部。擊球瞬間,手腕要用力適度,擊球點在額前或兩側肩上。 (三)接球技術的運用 接球技術在比賽中主要運用於接發球、接扣球和接攔回球等。 1、接發球接球: 接發球接球是比賽的重要環節,是組織一攻的基礎。比賽中接發球主要採用正面雙手接球,但根據各種發球的性能不同,接發球的動作方法稍有不同。 (1)接大力發球:大力發球的特點是力量大、速度快、球旋轉力強,但球運行軌道較固定,容易判斷。接這種球時,要對准來球,迅速降低身體重心,手臂插進球下保持不動,讓球自己彈起。如擊球點低時,也可用翹腕動作擊球。 (2)接飄球:飄球的特點是飛行速度快、不旋轉、飛行軌為飄忽不定,接發球時很難判斷球的落點。接這種球時,首先要判斷好來球落點,快速移動取位,對准來球,主動伸臂插進球下擊球。擊球時,要配合蹬地、提肩、送臂的全身協調力量將球擊出。 (3)接側旋球:側旋球的特點是球的飛行軌道呈弧線,落點偏向旋轉方向一側。接這種球時,要快速移動,對正來球,重心要靠向球旋轉飛行的一側,用前臂控制球的旋轉方向。如接左側旋球,要靠向右側,以便截住球向右側的飛行路線,控制球的反彈方向。 (4)接高吊球:高吊球的特點是弧線高,球從空中垂直下落,速度快。 接這種球時,首先要判斷好球的落點,兩臂要向前平伸,等球下落到胸腹間再接擊,擊球點不要太低。擊球時,揮臂動作要適當,主要靠球自己的反彈力量將球擊出。 2、接扣球接球: 接扣球是防守反攻的基礎,防守反攻又是得分的主要手段。比賽中接扣球的次數最多,根據來球不同,接扣球防守動作也有所不同。 (1)接重扣球:採用半蹲或低蹲准備姿勢,兩手臂放在腹前,手形和正面接球相同,只是擊球時的動作有所不同。要利用含胸收腹動作,幫助手臂隨球屈肘,並適當放鬆以緩沖來球力量,以手臂和手腕動作控制接球的方向和角度。如擊球點稍高並靠近身體時,同樣可用前臂接擊;如擊球點較低、又距離身體較遠時,可利用屈肘翹腕的動作把球接在手腕部位的虎口處。 (2)接輕扣和吊球:已做好接重扣球的准備姿勢,當對方突然改用輕扣和吊球時,往往來不及向前移動,這時可採用原地前撲接球或魚躍接球。 (3)接快球:快球因速度快、線路短,一般落點靠前。取位應適當靠前,重心要降低,手臂不要太低,要做好高球擋、低球接的准備。 (4)接攔網觸手的球:攔網觸手的球,由於改變了原來的扣球路線、方向,落點變化不定。接這種球時,要做好向各個方向移動的准備,根據來球的高低、遠近,採用不同的擊球手法。 3、接攔回球: 接攔回球也叫"保護"。攔回球的落點多數在扣球人附近,因此,取位應適當靠前場區,採用低蹲姿勢,手臂插進球下,接球的動作要小,以翹腕或屈肘為臂動作將球接起。 (四)掌握接球技術的練習方法 1、在簡單的條件下掌握接球技術 (1)原地做徒手模仿接球動作練習。 (2)接固定球。兩人一組,一人持球於腹前,另一人用接球動作擊球,體會擊球動作。 (3)接為球。兩人一組。一人為球,一人接球。 (4)移動接球。兩人一組,一人為球,一人向前後左右移動接球。 (5)自接球、體會揮臂動作。 (6)對牆連續接球。 (7)兩人對接。 (8)三人一組,三角連續接球。 (9)兩人相距7-8米,一人發球,一人接球。 (10)兩人相距5-6米,一人扣球,一人接球。 2、在較復雜條件下鞏固技術 (1)兩人一組,一人向各個方向交替為兩個球,一人移動接球。 (2)三人一組,跑動連續接球。 (3)四人一組,三角跑動接球。 (4)單人連續防守多球。 (5)兩人或三人後排連續防多球。 (6)接擊從對方為來的球。 (7)接從對方發來的球。 (8)接扣球。 (9)移動接扣球。 (10)接對方高台上中過來的球。 2、在接近比賽的條件下提高接球技術 (1)三人一組接發球練習。 (2)三人一組接發球、調整傳球練習。 (3)"中一二"接發球及其進攻。 (4)"邊一二"接發球及其進攻。 (5)接發球及插上進攻。 (6)三人接、調、扣練習。 (7)接扣球後再接吊球。 (8)三人一組,後排專位防守。教練員在網前打吊結合,後排三人防守。 可結合防、調與防、調、扣等練習。 (9)三人防全場的練習。教練員向不同位置為、扣、吊球,隊員快速移動將球防起。也可以結合組織反攻。 (10)防對方扣球練習。對方在不同位置進攻,本方三人後排防守。 (五)接球時手臂動作和下肢動作脫節,全身用力不協調。 糾正方法: (1)距牆4-5米處對牆自接。 (2)兩手並攏用手絹綁住,臂與胸之間夾一個球,然後接擊固定球、接為球或接扣球。 (3)接球不揮臂,身體向上拱。 (六)學習接球技術注意事項 1、形成正確的手臂擊球動作。 2、多做移動接球。 3、多結合場地練習接不同方向的來球。 4、結合發球、扣球練習接發球、接扣球。 (一)發球技術在比賽中的作用 發球是排球技術中唯一不受別人制約的技術。發球是比賽的開始,也是進攻的開始。准確而有攻擊性的發球,不僅可以直接得分,還可以破壞或削弱對方的戰術進攻,起到先發制人、爭取主動、擺脫被動的作用。 (二)發球技術的動作方法 1、正面下手發球: 這種發球動作簡單易學,但球速慢、力量小、攻擊性較,適用於初學者 (1)准備姿勢:發球前,面對球網,兩腳前後開立,左腳在前,兩膝微屈,上體前傾, 重心偏後腳,左手持球於腹前,右臂自然下垂。 (2)拋球:左手將球平穩地為在體前右側,離手約一球多的高度。 (3)在為球的同時,右臂伸直,以肩關節為軸向後擺動。擊球時,右腿蹬地,身體重心隨著右手的向前擺動前移,在腹前用掌根擊球的後下部。 重心隨擊球動作前移,迅速進場比賽。 上手球:伸出你的左手並握拳(假若你的左手發球的話,反過來就行了),擺動並抬高到你經常拋球的位置,再用右手去擊打左手~~~下手球:伸出你的左手並握拳(假若你的左手發球的話,反過來就行了),擺動到你經常拋球的位置,再用右手去擊打左手~~~
Ⅱ 保齡球的打法、消費及規則
一.保齡球基本打法和技巧介紹
保齡球運動隨著不斷的發展,其技術打法也不斷變化,就保齡球的打法而言,有以下幾種:直線球、斜線球、旋轉球、鉤球和曲線球等等。目前國際上最為流行的打法有三種:直線球、飛碟球和曲線球。
直線球。這種打法比較適合初學者,直線球是各種球路的基礎,如果直線球學不好就去學別的球,會非常的不穩,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應該先學好直線球,然後在練習其他的打法。
直線球是指從投球到球擊中球瓶始終沿一直線前進的球。投球時,拇指要置於正上方即球的12點鍾的方向正對目標,中指和無名指置於正後方即球的正後方6點鍾的方向,手掌心正對球瓶區,出球點一般在球道的中間,以中心箭標為引導性依據,使球產生往前的旋轉力直線滾出,直線球對球瓶的撞擊效果一般,因此多適用於補中殘局球。
飛碟球。近些年來比較流行的一種打法,由於這種打法不受球道限制,對球瓶的撞擊力很大,而且容易學,目前廣為保齡球愛好者採用。
打飛碟球時,握球時拇指朝向球2點鍾的方向,中指和無名指朝向7到8點鍾的方向,手臂向前擺動時,手腕和手臂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使手臂向上,手心向下,以拇指為軸向下壓,中指和無名指順勢帶推並朝前推球,中指和無名指脫離指穴時,拇指朝向6點鍾的方向,中指和無名指朝向12點鍾左右的方向,球會產生高速度的橫向旋轉的殺傷力。飛碟球在球道上行進時,球本身呈逆時針旋轉,在擊中目標時入1、2號位或1、3號位,球瓶會橫向翻倒,互相撞擊或彈跳形成連鎖反應從而容易形成全倒。
曲線球。又稱為弧線球,指球進進球道後便開始向左方大弧度彎曲的球。
打曲線球時,手臂向前擺動時拇指朝向12點或1點鍾的位置,在球向前下擺的後半段,手腕向內側旋轉,出手時拇指朝向9點鍾方向旋轉,而中指和無名指則在3點鍾方向。提拉使球發生側向旋轉。這種側旋使球滑落球道油區時會沿曲線滾動,球進進球道後段3分之1的無油區開始旋轉,產生更大角度,切入1、3號瓶之間。
曲線球的弧度大,球路難以控制,最好打直線球達到一定水平後,再練習打曲線球。曲線球不僅球路更具美感,而且由於球以較大角度切入瓶袋,使全中機會大大增加。即使未擊全中,也會減少大分瓶出現的可能。
二.消費通常是論局算,地區不同,消費情況不同,一局10元到30元不等。
三.比賽的基本規則
國際保齡球聯合會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章程和比賽規則。這些章程和規則,不僅是裁判員,就是運動員也需要學習和掌握。
1.保齡球是以局為單位,以擊倒球瓶數的多少來計分並決定勝負的。一局分為10輪,每輪有兩次投球的機會。如果在一輪中,第一次投球就把10個球瓶全部擊倒,即全中,就不能再投第二次。唯有第10輪不同,第一次投球如果投得全中,仍要繼續投完最後兩個球;如果是補中,就要繼續投完最後一球,結束全局。值得強調的是,如果兩次投 球沒有將10個瓶全部擊倒,那麼第三次機會就會被自動取 消。
2.比賽以抽簽的方式決定道次。每局在相鄰的一對球道上進行比賽,每輪互換球道,直至全局結束。第二局需互換球道,單數的球員向左移動,雙數的球員向右移動。有時也可以統一向右移動道次,目的是為了每個球員都能相遇 和機會均等。投球的先後以抽得的A、B、C順序為准。
3.保齡球比賽時,均以6局總分累計決定名次。
(1)單人賽:將每一局的成績相加,以6局總分最高者為冠軍,次者為亞軍,再次為第三名。
(2)雙人賽:每人6局,以二人合計12局累計總分高 低決定名次。
(3)三人賽:每人6局,以三人合計18局累計總分高低決定名次。
(4)五人賽:每人6局,以五人合計30局累計總分高 低決定名次。
(5)全能賽:以每人24局總分高低決定全能名次。
(6)精英賽:通過上述前四項比賽,取24局總分的前 16名參加准決賽,進行單循環後共打完15局,取15局總分的前4名參加挑戰賽。第四名對第三名,是第一次挑戰;勝者對第二名是第二次挑戰,勝者對第一名的比賽稱為決賽,連勝兩局者為冠軍,連負二局者為亞軍。一勝一負兩局總分高的為冠軍,一勝一負兩局分低的為亞軍。如果兩局總分相同,就要看雙方第九輪與第十輪的成績了,分數高的奪得冠軍。
Ⅲ 如何設計一個社會領域的保齡球游戲教案
球類是寶寶們非常喜歡的一樣體育器械。而保齡球隊他們來說充滿著新奇,也更具吸引力。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原則,為了鍛煉孩子們手臂肌肉的爆發力,設計了「保齡球」這一的健康活動。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擲准能力,培養幼兒合作創新能力。
組織形式
集體。
活動目標:
1、 體驗擊倒瓶子的成就感。
2、 探究瓶子的擺放方式、滾球的力量、距離與倒瓶的關系。
3、利用廢棄的易拉罐自製器材,用起來簡便,玩起來開心。
4、通過打保齡球的學練競賽,改進提高擲球技術動作,培養集體觀念,增強合作競爭意識,在活動中發揮領袖兒童的作用,服務於教學。
活動准備:
兒童經驗基礎
有初步的玩球經驗。
環境准備
各種空瓶若干、幼兒每人一隻球、音樂。
教學重點:
擲球、接球的.方法,擺瓶的方式方法。
教學難點:
協調的擲球動作。
活動過程:
一、和球寶寶做運動
幼兒每人一隻球,在教室的帶領下聽音樂做運動、我們帶著球寶寶一起做運動吧。
二、球寶寶滾一滾
1、幼兒自由練習滾球,教師巡迴指導。
球寶寶也想自己到地上去運動運動,我們把他放到地上滾一滾吧。
2、個別幼兒示範滾球,探究滾球的力量與距離的關系。
3、教師示範滾球的動作:雙手抱住球寶寶,用力一起往前推。
球寶寶是怎麼滾的?怎樣才能讓球寶寶滾得更遠呢?
4、再次游戲,觀察幼兒掌握動作的情況,引導用正確的方法用力滾球。
三、做游戲:「打保齡球」
你們見過打保齡球嗎?是怎樣打的?
1、幼兒兩人合作,嘗試用籃里的物品將斜坡對面的瓶子擊倒。
師:這里是小小保齡球館,這個坡度就是跑道,請兩個小朋友一組,用小籃子里的東西來打跑道前面的瓶子。
師:你們真厲害,瓶子都打倒了,那麼你們是用什麼把瓶子打倒的呢?。
2、變換瓶子的位置,幼兒嘗試用杯子將坡道旁邊的瓶子擊倒。
師:難道這個杯子就沒有用了?如果老師把瓶子放在跑道旁邊,你們來試試看,能不能把它打倒?
幼兒按照要求打跑道旁邊的瓶子。
3、師生共同交流游戲結果
老師幫助幼兒梳理游戲中的發現,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現象。
師: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剛才你們用罐子打倒了跑道前面的瓶子,用杯子打倒了旁邊的瓶子。這是為什麼呢?
師:罐子為什麼會直直往前走的?(老師演示)
師:杯子為什麼會拐彎呢?(個別幼兒演示)
師:那老師把瓶子的放在這邊,誰來試一下來打倒它?
師:那老師把瓶子的位置換一下,誰來試試能把它打倒?
改裝
幼兒利用現有材料,將椰奶罐進行改裝使它可以把坡道旁邊的瓶子擊倒。
師:那麼這個直直的罐子能不能打倒旁邊的瓶子呢?(不能)
師:請小朋友用桌上老師為你們准備好的材料來進行改裝,把直直的罐子使它也能變成能轉彎的保齡球。
師:用改裝好的罐子到跑道上來試一試,能不能打倒旁邊的瓶子?
師:小朋友把直直的罐子都改裝成功了,還想玩嗎?好,我們把保齡球館里的東西都收拾好,帶到班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活動反思
活動中通過模仿打保齡球,讓幼兒體驗並摸索打保齡球的動作,讓大多數幼兒掌握打保齡球的動作要領,並能將所學知識創新拓展到日常鍛煉中。發展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訓練幼兒上肢力量素質,並且培養幼兒的目測能力、投準的力和空間感。打保齡球符合幼兒的特徵,通過教學發展幼兒的上肢力量及身體協調性,培養學生按順序輪流使用同一塊場地、器材的合作精神,在競賽中培養幼兒的的競爭意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打保齡球活動中來。
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常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是直接告訴他答案,還是和他一起去探索、去實驗,找到問題的答案呢?讓幼兒通過操作,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既能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又能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索精神,還能培養幼兒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Ⅳ 幼兒園自製體育器械保齡球怎麼玩
一、 自製體育器械的原則
充分利用隨處可見的自然資源和廢舊材料製作成體育器械,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促進幼兒身體動作協調發展。在運用廢舊材料製作體育器械時,要把握以下原則:
1.安全、衛生、耐用原則。
器械在活動過程中都與幼兒身體進行直接接觸,選用製作材料時一定要考慮其安全性。其次要牢固耐用,不能使用幾次就破損,而是可以經常使用,並保持一段時間,否則浪費材料和教師的製作時間。比如在用報紙做「紙球」時,可以在紙球外面用彩色不幹膠紙,粘一層,既美觀又耐用,幼兒可以利用這樣的紙球進行投擲、拋接的鍛煉。
2.適宜性原則。
每個年齡階段的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各不相同,對體育器械的需求不同。教師要把握好幼兒的年齡特點,從而有選擇性地製作出適宜的體育器械。還要細心觀察幼兒的過程,善於發現問題,不斷地對器械進行改進,使其更完善、更符合幼兒的活動要求。例如小班幼兒喜歡模仿性的體育活動,教師可以用紙箱粘貼上光碟做成火車車廂,形象逼真,小班幼兒玩起來就特別起勁;中班的幼兒身體動作發展相對靈活多了,教師可以利用竹竿或者廢舊PVC管做成跨欄讓他們跨跳或者鑽爬;大班的孩子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都有了很大的發展,教師可以利用硬質的易拉罐做成高蹺,讓他們嘗試踩高蹺走甚至跑。
3.充分利用材料原則。
4.一物多玩原則。
二、自製體育器械的有效運用
1.科學設置區域,合理投放器械,培養幼兒興趣。
2.探索創新,挖掘戶外體育器械的多種玩法。
3.靈活運用,開發器械組合功能。
4.家園合作,提高幼兒戶外活動效率。
「
Ⅳ 物理題目乒乓球、保齡球等表面都是光滑的,為什麼高爾夫球的表面上布滿小坑
風時從正下方吹的,以空氣為參照物,小球是向下運動的,所以受到空氣阻力方向是豎直向上的。
表面有小坑的受到的阻力小 即:f坑<f滑
未吹風時 G坑L=G滑L
吹風後(G坑-f坑)L >(G滑-f)L
所以左端下沉,選A
Ⅵ 八上科學填空題20題
1.超聲波在傳播過程中,聲音的頻率;聲音的振幅.
2.在兩個平行峭壁間的山谷中放一槍,2s後聽到第一聲槍響,又經1s聽到第二聲槍響,則山谷的寬度為m.
3.某遊客在山底對著一個山崖喊話,經過0.4s後聽到回聲,該遊客距離山崖m(聲速取340m/s).現有兩纜車從山底勻速向山頂運動,纜車甲相對於山的速度大於纜車乙相對於山的速度,以纜車甲為參照物,纜車乙向運動.比賽中,「地滾球」經過運動員的腳邊時,運動員立刻沿著足球運動的軌跡追趕,一會兒,將足球控制在自己腳下.這個過程中,運動員的平均速度(填「大於」「等於」或「小於」)足球的平均速度.
4.假定有前後兩次聲音傳到人的耳朵里,如果這兩次聲音到達人耳的先後時間間隔大於(或等於)0.1s,人耳就能夠把這兩次聲音分辨開.也就是說,如果兩次聲音傳到人耳的時間間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聽到一次聲音.我校8年級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為了體驗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現象,他們請一位同學在輸送水的直鐵管道(充滿水)上敲擊一下,使鐵管發出清脆的聲音,其餘同學沿鐵管分別在不同位置耳朵貼近鐵管聽聲.實驗結束以後,A同學說自已只聽到了一次響聲;B同學說自己聽到了兩次響聲;C同學說自己聽到了三次響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v氣=340m/s,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v水=1700m/s,在鋼鐵中的傳播速度是v鐵=5100m/s.則B同學的位置到敲擊點的距離應該在m范圍內.
5.(1)波源偏離的最大距離,叫做振幅,它反映了波源的強弱.如圖所示的波形中,振幅是cm,波長是cm,A點到點的距離是一個波長,B點到點的距離也是一個波長.
(2)波源振動一次所用的時間叫做,圖中若波源振動一次所需的時間為0.2s,則波的頻率為Hz,波傳播的速率為m/s.
6.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與空氣的溫度和空氣的濃度有關,當空氣的溫度越低、濃度越稠密時,傳聲的速度就越快,教堂遠郊的居民常用收聽到報時鍾聲的清晰程度來判斷天氣的變化.有一天,他們收聽到的報時鍾聲一次比一次清晰,則該地區的天氣將會是越來越.(選填「晴」或「陰」)
7.某人在兩山之間某處(距甲山較遠)高聲喊叫,聲速是v,他聽到兩次回聲之間的間隔是t,若此人到甲山的距離為s,則甲、乙兩山之間的距離為.(註: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
8.為了安全,列車進入隧道前必須鳴笛,若列車速度為72km/h,司機在鳴笛2s後聽到從隧道口山崖反射的回聲,則鳴笛時列車距隧道口m,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是340m/s.
9小毛用一根吸管做了一個笛子,在吸管上有五個孔,其中一個是吹孔.嘴對著吹孔吹,由於吸管內空氣柱發生產生笛聲.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這主要改變了聲音的.如果在深夜吹笛,笛聲屬於.
10樂音有三個要素:音調、響度和音色.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聲音「震耳欲聾」,這是指它的很大;能分辨出歌手周傑倫的聲音,主要是根據聲音的來判斷的.
11熟悉的歌手或同學,你一聽便知是誰,你是根據他(她)的聲音的來識別的.班裡的一位男同學是個大嗓門,那是由於他聲音的大.
12 汽車鳴笛聲是由喇叭的而產生的,城市中禁止鳴笛是從處消除雜訊的;若在公路與住宅之間建造一堵玻璃牆,住宅里的人(填能或不能)聽到公路上汽車的鳴笛聲.
13 夏天的傍晚,一些中老年人喜歡跳廣場舞,優美的舞曲是由於揚聲器的紙盆發出的,聲音是通過傳入人耳的,為了不影響周圍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有人建議跳舞時將音箱的音量調小,這是在處減弱雜訊的.
14 吼猴是世界上叫聲最響的動物之一,它以雷鳴般的吼聲警告其它動物不要侵犯它的領地.這里的「雷鳴般」描述的是聲音的特性.人們可以根據聲音的特性分辨出吼猴的叫聲.
15 「中國好歌曲」比賽現場,歌手彈奏吉他時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現場觀眾會將手機調成靜音狀態,目的是為了在減弱雜訊.
16「 藍鰭金槍魚」是美國用來搜尋馬航失聯客機MH370的水下自主航行器.「藍鰭金槍魚」工作原理是發射聲波掃描海底,並接收物體的反射聲波,利用「聲波陰影」判斷物體高度.如果發出聲波後6s收到反射聲波,則「藍鰭金槍魚」距海底的距離為米.(聲音在海水中的速度為1531米/秒)
17 廣場舞作為一種新的休閑娛樂方式,近幾年在全國「遍地開花」.但巨大的雜訊使得廣場舞變成了讓人頭疼的「擾民舞」,主要是因為它發出聲音的(填聲音的特性)大,影響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學習.針對這一現象.請你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
18 經常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的觀眾,只需聽聲音就知道是誰在播音,這是觀眾根據聲音的 進行判斷的;大多數人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Hz~20000Hz:靠近居民區的高速公路兩旁一般都安裝有隔音牆,這是在聲音減弱雜訊.
19 身高170cm的某人的眼睛在其頭頂下方10cm處,為了能從豎直懸掛的平面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他購置的平面鏡至少應有的高度為cm,且鏡子豎直懸掛時,應使其上端在人頭頂下方cm處相平.
20 在某平靜的湖面上空有一監測空氣質量狀況的氣球(處於靜止狀態).一個置於距湖面20米高處的儀器,測得氣球的仰角為30°,測得氣球在水中虛象的俯角為60°,則氣球距湖面的高度為米.
都不難,看你水平了
空格沒打諒解
Ⅶ 怎樣控制保齡球的方向使其命中目標
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找個教練或者會玩得 多練習下就好了
打保齡球的幾種技巧
保齡球運動隨著不斷的發展,其技術打法也不斷變化,就保齡球的打法而言,有以下幾種:直線球、斜線球、旋轉球、鉤球和曲線球等等。目前國際上最為流行的打法有三種:直線球、飛碟球和曲線球。
直線球。這種打法比較適合初學者,直線球是各種球路的基礎,如果直線球學不好就去學別的球,會非常的不穩,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應該先學好直線球,然後在練習其他的打法。
直線球是指從投球到球擊中球瓶始終沿一直線前進的球。投球時,拇指要置於正上方即球的12點鍾的方向正對目標,中指和無名指置於正後方即球的正後方6點鍾的方向,手掌心正對球瓶區,出球點一般在球道的中間,以中心箭標為引導性依據,使球產生往前的旋轉力直線滾出,直線球對球瓶的撞擊效果一般,因此多適用於補中殘局球。
飛碟球。近些年來比較流行的一種打法,由於這種打法不受球道限制,對球瓶的撞擊力很大,而且容易學,目前廣為保齡球愛好者採用。
打飛碟球時,握球時拇指朝向球2點鍾的方向,中指和無名指朝向7-8點鍾的方向,手臂向前擺動時,手腕和手臂同時逆時針方向轉動,使手臂向上,手心向下,以拇指為軸向下壓,中指和無名指順勢帶推並朝前推球,中指和無名指脫離指穴時,拇指朝向6點鍾的方向,中指和無名指朝向12點鍾左右的方向,球會產生高速度的橫向旋轉的殺傷力。飛碟球在球道上行進時,球本身呈逆時針旋轉,在擊中目標時入1、2號位或1、3號位,球瓶會橫向翻倒,互相撞擊或彈跳形成連鎖反應從而容易形成全倒。
曲線球。又稱為弧線球,指球進進球道後便開始向左方大弧度彎曲的球。
打曲線球時,手臂向前擺動時拇指朝向12點或1點鍾的位置,在球向前下擺的後半段,手腕向內側旋轉,出手時拇指朝向9點鍾方向旋轉,而中指和無名指則在3點鍾方向。提拉使球發生側向旋轉。這種側旋使球滑落球道油區時會沿曲線滾動,球進進球道後段3分之1的無油區開始旋轉,產生更大角度,切入1、3號瓶之間。
曲線球的弧度大,球路難以控制,最好打直線球達到一定水平後,再練習打曲線球。曲線球不僅球路更具美感,而且由於球以較大角度切入瓶袋,使全中機會大大增加。即使未擊全中,也會減少大分瓶出現的可能。
Ⅷ 很多年前看過一部外國電影 很搞笑 內容是一個博士發明出一種彈性很好的東西 保齡球沾上一點都會變彈起來
羅賓威廉斯主演的《飛天法寶 》
喜劇明星羅賓·威廉斯的代表作。一個你聞所未聞的寶貝,具有無邊的超能力,只要是被它沾染上就會 飛來飛去,為所欲為,迪斯尼創造出的綠色小精靈將帶你遊山玩水,偌大的想像空間將可餵食你貧乏的創意 糧食。 本片是敘述一名天生脫線,終日沉浸於科學研究的菲利普博士(羅賓威廉斯飾),連自己的婚禮都忘記參 加,留下新娘一個人在教堂里。平常照料博士的是一名充滿活潑乾勁的機器人- -薇波(WEEBO),雖然偶爾 會出點小狀況,但薇波還是幫了博士不少的忙。然而,薇波一直對博士存有好感。所以,當博士的未婚妻決 定再給博士一次機會時,卻被薇波從中搗亂,故意把結婚的時間記錯,就這樣再次地錯過了步入禮堂的時間。 就在此刻,博士有了一個破天荒的發現,他發明了一種神奇的綠色橡膠,可以抵抗地心引力,只要將它塗抹 在任何物體上,就可以讓該物體自由飛翔,唯一的缺點就是這玩意兒,頗具個性,而且頑皮,必須花費一段 時間才可以掌握他的個性。 於是,有了飛天法寶的協助,博士挽回了他的婚姻,同時替妻子就職的學校成功地撐過關門大吉的難關。此 外,他們還將飛天法寶塗在原本潰不成軍的籃球隊"的球鞋底下,卻出乎意料地打敗了敵隊。好景不常的是, 當博士彰顯了飛天法寶的特殊效能時,卻引來了壞蛋的覬覦,想利用飛天法寶來做不法之途,正當博士與薇 波不注意時,飛天法寶不見了,究竟博士要如何憑一己之力才能找回飛天法寶呢? 而調皮搗蛋的綠色小精靈 在壞蛋的控制之下要會有什麼驚人之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