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三體
① 科幻小說《三體》里的科學推定和假想,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三體》作為一部科幻小說,得到雨果大獎。雨果獎也算是全球性的大獎,與星雲齊名,被譽為科幻界的諾貝爾,最佳小說更是重中之重獎中之王,最高領獎台上第一次站上來自亞洲的領獎人。
《三體》的三部,是圍繞幾個概念來進行的,分別是技術爆炸、猜疑鏈以及黑暗森林。這三個概念是貫穿整部作品的,並且也不是腦洞出來的,而是從現實中提取出來的概念。
首先是技術爆炸,這個毫無疑問是工業革命的變種。工業革命以來,人來創造的財富比人類已有歷史的所有財富總和都要多。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內燃機、到還在進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計算機。
每一次工業革命,人類都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創造了更多的財富,當然也造出了殺傷力更大的武器,從火槍的推廣,大炮的普及,到凡爾登絞肉機機關槍的應用,乃至廣島、長崎的核彈。然後還有氫彈、高斯槍、中子彈……人類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
這些都是完全符合技術爆炸的特徵的,「智慧生物所擁有的科學技術在極短的時間內像爆炸一樣迅速發展的現象。文明進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見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超越強大的文明。」
猜疑鏈應該是從囚徒困境中提煉出來的。
猜疑鏈:兩個個體在沒交流前對對方猜疑:你猜疑我是怎麼想的,我猜疑你是怎麼想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麼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但你還會猜疑我是怎麼想你的,我也會猜疑你是怎麼想我的……這樣的猜疑在沒有進行交流前會一直循環下去,形成一條鏈,即猜疑鏈。從博弈論的角度講,即兩文明無法形成共同知識。
囚徒困境也是一樣,核心就是交流受阻,你只能夠根據自己的過往經歷和經驗,猜想別人是怎麼想的。所以最後,大家往往不是選擇合作共贏,而是選擇損人利己。
技術爆炸和猜疑鏈最後組合成了《三體》中宇宙社會學的核心理論,黑暗森林。
宇宙社會學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保持不變。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解釋。
被發現,總有一方被消滅!
黑暗森林法則,應該是脫胎於達爾文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弱肉強食。
但是從我個人的理解來講,技術爆炸和猜疑鏈都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黑暗森林的漏洞比較大。
一、人類是碳基生命,人類也有猜想過非碳基生命的存在,比如硅基生命。如果非碳基生命的真的存在,那麼它們所需的資源很可能和我們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很可能不存在生存的競爭關系。
第二點,宇宙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大,而地球所具有的資源並不是唯一的,在現有的人類所探索(觀測)到的區域,並沒有發現其他文明的存在,但是能夠觀測到的宇宙,人類所需的資源卻幾乎可以用無限來形容,宇宙實在是太空曠了,遍地是黃金,誰吃的沒事去搶別人的。
還有,從現在人類的技術角度來看,太空城並不是幻想,也就是說,人類並不需要一個完全類似的地球來生存,完全可以自己建。並且太空城留下了另外一個難題,就是一個文明看到另外一個文明的定居點的時候,怎麼確定是不是這個文明的本體呢?萬一隻是定居點,其本體的文明程度比自己高呢,所以貿然發動攻擊,並不合適。
所以在人類踏入宇宙紀元,生存的需求,基本沒什麼障礙就能實現,就算遇到其他文明,互相交流的可能性更大,因為我家裡都有,並且都快放不下了,誰閑得沒事去搶你的。
但是《三體》依舊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等電影版出來,一定要去剁手。
② 《三體》中有哪些理科生才知道的科學梗
打擊早已在路上。。。
但是,三體裡面所有理論和內容,初三學生有點興趣的都能看懂,是的看透全部看懂,裡面相對論,引力波啥的都是概念,很簡單
③ 《三體》是什麼意思
三體有多種含義,可以用作天體力學名詞、文學名詞、書法名詞、模擬軟體名、生物名,小說名稱等等。
三體(three-body
problem),天體力學中的基本力學模型。研究三個可視為質點的天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作用下的運動規律問題。
文學名詞三體可指:
●詩經中風、雅、頌
●唐詩中的七絕、七律、五律
●史書中的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
書法名詞三體真書流行前,古文、篆、隸稱三體,後來真書、行書、草書也稱三體
《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劉慈欣的新作,現在已經寫出3部,《三體》為該系列的第一部。
《三體I》
小說《三體》與三體問題有關,其中描述了一種在半人馬座三星(應該是指半人馬座α星:這是一顆三合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生存的三體人及其三體文明。同時《三體》也是小說中的一個模擬三體文明在一個有三顆太陽的星系中掙扎生存並發展的網路游戲,是由希望三體文明降臨地球介入人類文明的三體組織開發的。
《三體2》黑暗森林
簡介:三體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龐大的宇宙艦隊殺氣騰騰地直撲太陽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對前所未有的危局,經歷過無數磨難的地球人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神秘莫測的「面壁計劃」,精選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開對三體人的反擊。
④ 為什麼總有人拿《三體》當科學,它裡面的那些真的科學嗎
科學不科學看你怎麼看待,就比如二向箔,人類可能一百萬年都不可能觸及到維度的宏觀空間科學,但是在數學上,神奇的三體體校吧吧友利用數學方程模擬了數學空間降維的過程。。就問你們吊不弔
⑤ 《三體》中有哪些大學或高中知識就能發現的科學錯誤
1.最基礎的錯誤:一個實驗在不同地點返回不同結果,與物質是否均勻無關,專而是與屬不變性是否成立有關。
2.最明顯的錯誤,三體人提到11維裡面宇宙只打開了3維,剩下8維捲曲。實際上顯然是打開了4維。
3.設定上的錯誤,11維是空間性質,不是質子性質,所以不可能把一個質子降維,更不可能製造智子。
4.概念的錯誤,誤用了量子糾纏,試圖用它超光速傳遞信息。
⑥ 科幻小說《三體》里的科學推定和假想,真的有科學依據嗎
我也很喜歡《三體》,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會認同小說的基本設定。從整體來說,《三體》內還無法構容成一個嚴密的類似基地三部曲的體系,小說中的矛盾和錯訛之處已經有很多網友提及。
討論科幻小說有沒有科學依據往往是沒有意義的,小說中所探討的技術可能並不是在論證其存在性。
完全能理解@鄒波同學的意思,如果說理科學生存在優越感,這並不影響他們知識系統的嚴密程度。
一、科幻小說中關於相對論等等的理論並不是支持小說整體論點的依據,它更多的是創造一種展開人物活動的背景或者環境;
二、量子糾纏到底能不能用於超距通信,你可以問問學過量子力學的同學,Google不是全能的,也無法在參考文獻中引用。
⑦ 《三體》中哪個科學理論最讓你震驚
我覺得短時間內不可能有如此高密度的文明,高到足以威脅到各個文明的發展版。而且很多文明都有可權能自我毀滅,又有絕大多數文明因為生物先天條件不足,無法十分強大。所以,宇宙必須有十分悠久的壽命才有可能滿足黑暗森林法則的條件,在宇宙一生的很多時間,文明都是惺惺相惜的。
⑧ 「科學解疑問」《三體》究竟講了怎樣的故事
《三體Ⅰ》: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軍方探尋外星文明的絕秘計劃「紅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在按下發射鍵的那一刻,歷經劫難的葉文潔沒有意識到,她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地球文明向宇宙發出的第一聲啼鳴,以太陽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處飛馳……
四光年外,「三體文明」正苦苦掙扎--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的百餘次毀滅與重生逼迫他們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
在運用超技術鎖死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之後,三體人龐大的宇宙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人類的末日悄然來臨。
《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龐大的宇宙艦隊殺氣騰騰地直撲太陽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對前所未有的危局,經歷過無數磨難的地球人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神秘莫測的「面壁計劃」,精選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開對三體人的反擊。
三體人自身雖然無法識破人類的詭譎計謀,卻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選出的「破壁人」,與「面壁者」展開智慧博弈……
「面壁計劃」究竟能否成功?地球人究竟能否在這場你死我活的文明生存競爭中戰而勝之?神秘的
「黑暗森林」究竟意味著什麼?
一切謎底,都將在本書中揭曉!
《三體Ⅲ:死神永生》:與三體文明的戰爭使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個恐懼的孩產,熄滅了尋友的篝火,在暗夜中發抖。
自以為歷經滄桑,其實剛剛蹣跚學步;自以為悟出了生存競爭的秘密,其實還遠沒有競爭的資格。
使兩個文明命懸一線的黑暗森林打擊,不過是宇宙戰場上一個微不足道的插曲。真正的星際戰爭沒人見過,也不可能見到,因為戰爭的方式和武器已經遠遠超出人類的想像,目睹戰場之曰,即是滅亡之時。
宇宙的田園時代已經遠去,曇花一現的終極之美最終變成任何智慧體都無法做出的夢。變成游吟詩人縹緲的殘歌;宇宙的物競天擇己到了最慘烈的時刻,在億萬光年暗無天日的戰場上,深淵最底層的毀滅力量被喚醒,太空變成了死神廣闊的披風。太陽系中的人們永遠不會知道這一切,最後直面真相的,只有兩雙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