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科學城
A. 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於2001-11-08在海淀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周騏,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土地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開發;商品房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周騏
成立時間:2001-11-08
注冊資本:128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000003383880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蘇州街3號大恆科技大廈北座4層
B. 中關村科學城的介紹
中關村科學城區域是指「東至原八達嶺高速和新街口外大街,北至北五專環及小營屬西路以南,西至西三環、蘇州街和萬泉河快速路,南至西北二環、西外大街和紫竹園路,以及沿中關村大街、知春路和學院路軸線形成的輻射區域」,總面積約75平方公里,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的核心。 科學城佔地三百三十多公頃,是一個知識創新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孵化培育基地和高新技術信息交流中心。
C. 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的創新平台
聯席會議辦公室是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審批聯席會議的日常辦事機構,承擔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負責具體推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項目統籌工作。
科技金融工作組負責協調金融機構開展符合科技企業特點的制度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吸引聚集金融服務資源等工作。
人才工作組主要負責搭建吸引和聚集高端領軍人才創新創業的服務平台,吸引國際一流人才團隊和科研機構,推動建立有利於創新工作的學術環境和與國際接軌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
新技術產品政府采購和應用推廣工作組負責推動實施新技術、新產品政府采購和重大應用示範工程,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應用和推廣。
政策先行先試工作組負責研究制定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內有關單位股權激勵試點方案審批實施細則,加快推進股權激勵、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科研經費改革、稅收政策、工商管理改革、社會組織改革、知識產權與標准、商標品牌試點等工作。
規劃建設工作組按照土地集約利用原則,負責推進實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空間布局規劃,協調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的選址、規劃建設等方面審批工作,促進重大項目落地實施。
中關村科學城工作組負責推進中關村科學城建設,推動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促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落地,支持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
凡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圍繞項目確定、資金支持、選址和產業布局等重大問題,都通過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審批聯席會議由專家組成員評定。圍繞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和產業基建項目、科技金融扶持、高端人才引進、股權激勵試點方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審批,由各工作組聯合推進,並行審批,共同研究決策。各工作組通過聯席會議為申報企業提供優惠政策支持的「一條龍」服務。
中關村創新平台受理大廳已正式啟用,設立6大類受理窗口,包括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審批、科技金融、人才、新技術新產品政府采購和應用推廣、政策先行先試和規劃建設等。其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受理窗口主要受理示範區內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材料,並接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相關工作的咨詢,進一步加強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導和政策宣傳工作。在受理方面設兩類窗口:一類是負責受理各區縣、園區管委會統一收集申報企業材料窗口;另一類是負責受理海淀園內注冊企業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材料窗口。
D. 海淀區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地址
海淀區政府機構聯絡方式由海淀區對外聯系辦為您解答:
中關村科學城管版委會
聯系電話權:010-88499599
機構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路6號海淀招商大廈
辦公時間:09:00-12:00
14:00-18:00
E. 中關村科學城的發展規劃
中關村科學城的發展目標,推動科技與產業融合、科技與金融融合、科技與文化融合,力爭用5-10年時間,把中關村科學城打造成為世界高端科技人才聚集、企業研發總部雲集、高技術服務業發達、科技創新創業和國際科技交流活躍的現代科學新城,鞏固提升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的龍頭地位。到2015年,中關村科技工貿總收入超過1萬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總收入的比重達到80%。五至七年內,被譽為「中國矽谷」的中關村科學城,將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完善、信息網路發達、具有現代氣息的智能化的世界一流科技園區。
F. 中關村科學城的歷史變遷
新中國成立之前,這里只是墳塋、農田和荒野。1953年,隨著中科院研究所的進駐,「中關村」開始聞名於世。之後,一座座科研大樓在這里出現;一個個研究所在這里安家落戶;國家領導人頻繁到來視察工作;為中國現代科學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院士專家在這里工作和居住。
早在2001年,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政府就決定加快中關村科學城的建設。在高校、企業、政府通力合作的基礎上,拋開土地歸屬和局部利益的糾葛,從社區環境和功能完善的角度整體設計、合力推進。
2010年9月2日上午,國家首個產業集群基地-中關村科學城首批規劃項目正式啟動。
緊接著,2010年9月8日,北京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加快建設中關村科學城等事項,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加快建設中關村科學城的若干意見》,把具體工作落到實處。2011年10月,《中關村科學城發展規劃》發布
這一系列的舉措標志著中關村科學城的建設已經全面提速。
中關村科學城是指中關村大街、知春路和學院路周邊區域,總面積約75平方公里。
G. 中關村1號租賃是不是在中關村科技園
您好,中關村壹號租賃是在中關村科學城,並不在中關村科技園,這可是兩個不一樣的地方,大家一定要看清楚,可以通過地圖導航來找到目的地,並且中關村壹號有著很大的LOGO,不難被找到。中關村壹號是北京市集綠色建築、LEED、健康建築三認證於一體的項目,整個項目由國際著名景觀設計團隊規劃設計,大尺度的中央開放綠地,形成了一條綠色的城市軸線,使得辦公空間更加自然舒適,項目總建築面積約50萬平方米,共20棟樓,集企業辦公、高端商務、活力商業於一體。
H. 中關村科學城的項目進展
北京市人民政府將與中關村科學城內的高校院所開展共建,充分發揮各高校院所的科研、智力資源。如:北科大的雲計算優勢;北郵的物聯網優勢;北航的航天科技優勢等。
為加快中關村科學城發展,促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北京市人民政府與中關村科學城內的高校院所開展共建,支持大學、科研院所和中央企業在區域內的發展,建設一批面向市場需求、產學研用結合的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央企的研發和總部基地、高端產業園。在有關中央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2010年9月,中關村科學城第一批建設項目順利啟動實施。啟動以來,全市各相關部門和區縣政府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積極推動中關村科學城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以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為抓手,啟動了一批重點項目,取得了初步成效。 北京市政府分別與中國科學院、國家測繪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彩虹集團公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共同簽署了協議。2010年9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分別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簽署了共建協議。先期啟動中關村航天科技創新園、中關村航空科技園、北航國際航空航天創新園、北京理工先進技術研究院等11個建設項目。產業園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集成電路創新園、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測繪科技創新園、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五研究所信息服務創新園、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機械科技創新園、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金屬新材料創新園、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非金屬材料創新園、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三網融合創新園和寬頻集群創新園、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信息通信創新園、彩虹集團公司彩虹光電創新園、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能源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高端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北京大華無線電儀器廠中關村768創意產業園、北京牡丹電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園。
2011年6月29日,在中關村創新平台的大力推進下,中關村科學城第三批建設項目簽約揭牌大會在京舉行,截至目前,北京市政府已分三批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氣象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31家單位簽署合作協議,啟動建設37個產業技術研究院和產業創新園項目。
著眼於「把北京建設成為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戰略目標,「把中關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由政府協調指導,各高校、院所、企業相互配合,共同推進中關村科學城產業集群建設,並進一步整合人才、信息、技術、裝備、空間等資源,激發創新活力,形成高校、院所、高科技企業、高端人才、社會組織及政府「六位一體」的協同創新局面。
中關村科學城將通過打造「聚焦品牌」,突出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來支持大學、科研院所和中央企業在區域內的發展,建設一批面向市場需求、產學研用結合的產業技術研究院、企業研發和總部基地以及高端產業園。
以中關村大街為核心,依託生命科學、軍轉民、新能源汽車等技術資源,打造中關村生命科學與新材料高端要素聚集發展區;
以知春路為核心,依託航空航天與集成電路技術資源,打造中關村航空航天技術國際港;
以學院路為核心,依託信息網路科技資源,打造中關村信息網路世紀大道。
從信息網路、生命科學、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5大技術領域切入,堅持需求拉動創新,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以中關村航空科技園為例。
中關村航空科技園總建築面積約50萬平方米,將入駐以中國航空研究院為代表的高端研發機構、聚集航空高端人才和尖端核心技術,計劃投資50億元。
同時進一步與中關村地區高校、研究院所進行產學研合作,加快融入世界航空產業鏈,成為首都經濟的重要平台。
中關村航空科技園將覆蓋宇航、航天技術應用、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多個產業,涉及衛星導航、衛星遙感、深空探測、載人航天等多個領域。
預計到2015年,該園區總經濟規模將突破1200億元。
2013年,中關村科學城的藍圖已被勾畫出:爭取到2015年,成為創新創業高端人才高度聚集、引領世界前沿技術、充滿創新活力的區域;成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強大引擎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新地標。
中關村科學城僅僅是中國向世界先進發展模式學習、與國際接軌的開始,接下來將會有更多的產業集群出現。縱觀西方發達國家,在其工業化的過程中,產業集群的身影隨處可見,這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
企業的發展依附於所在區域的發展。加快建設中關村科學城將有利於孵化出更多的優秀企業,使之產生於中關村,而享譽於神州甚至世界!
以上項目的揭牌,標志著中關村科學城第二批建設項目的正式啟動,區域內大學、央企以信息網路、文化創意、空間信息服務、新材料、新能源等技術領域為切入點,積極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成果轉化平台,堅持需求拉動創新,形成產學研用相結合、軍民融合、產業集群和替代進口的創新發展模式,進一步激發創新資源活力,優化整合資源,加快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將中關村科學城打造成集高校、院所、高科技企業、高端人才、社會組織及政府六位一體的協同創新格局,為中關村科學城的發展、北京產業優化升級和創新型國家建設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