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創項目課題
㈠ 大創項目的課題可以和別人一樣嗎
既然有所擔心,那就和別人不一樣吧,心裡也踏實些,祝好!
㈡ 申請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
你好,我曾申過國創項目,對於一般的大創項目其實都不是由學生本人想出的題,因為一般大二大三的知識基礎都不夠,常常由導師給出~所以,導師很重要!不知你找了導師沒?我當時是由於是競賽生,大一期間已經跟過項目,所以就自己找了題,設計了項目,但是仍經過導師審核~
所以,歸結起來,流程:
有想法------找導師-------熟悉方向-----進行相關實踐(由於我是基礎理科)----課題構思、確定項目-------等到申報時,填寫項目書------院內、學校初審-----答辯-----立項-----中期審核-----結項(後續活動)
㈢ 大學里的大創項目指的是什麼這個對考研有幫助嗎
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有幫助的。
依據《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國創計劃是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的優秀項目,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舉措,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載體。
國創計劃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遵循「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原則,旨在通過資助大學生參加項目式訓練,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促進高校轉變教育思想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學生創新創業實踐。
(3)大創項目課題擴展閱讀: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的相關要求規定:
1、項目選題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理論意義或現實意義。鼓勵面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理論和現實意義的選題,鼓勵直接來源於產業一線、科技前沿的選題。
2、選題具有創新性或明顯創業教育效果。鼓勵開展具有一定創新性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有針對性的應用研究課題,鼓勵新興邊緣學科研究和跨學科的交叉綜合研究選題。
3、項目申請團隊應選擇具有較高學術造詣、較好創新性成果、熱心教書育人、關愛學生成長的教師作為導師,鼓勵企業人員參與指導或共同擔任導師。
㈣ 要做經濟學類的大創項目,求大家給一個選題
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王見定 李穎伯
{摘要} 按照傳統的經濟學理論,經濟變數是以標量的形式出現的。本文提出:經濟變數實質上是一種矢量。但又不同於物理學中的矢量,有其自身的合成規律。資源的有效配置其實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一種形式。本文以一些實例對經濟矢量合成的法則進行說明,並進一步闡述這一理論在經濟活動中的指導意義。(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
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一個5噸的混恁土構件;一個缸的發動機、一個底盤、一個車身構成一輛轎車;一個顯像管、一個復雜的線路和一個殼體構成一個精美的電視機;一個美容師半個小時的勞務加上對各種美容美發器械及化妝品的使用,產生了一個時髦的發型;一位外科大夫4個小時的手術以及四個同事的合作、醫療器械和各種葯物的使用完成了一個心臟手術....這些都是經濟矢量合成的事例。
混凝土4噸和1噸盤鋼是兩種不同的經濟變數,像這樣既有大小又有一定流向的經濟變數,我們定義為經濟矢量。4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構成了一個5噸的混凝土構件,可以看成兩種經濟矢量的合成。它們之間的比例是一定的,是由構件的用途決定的,而且這種比例將隨著生產的發展而變化(當然在一段時間內是相對穩定的)。如果現在有5噸混凝土和1噸盤鋼,也只能構成5噸的混凝土構件,多生產的1噸混凝土在這一組合中是無用的。這就是經濟矢量的合成法則。這個法則對於不同的經濟矢量之間是不同的。這種經經濟矢量的合成可以在多個經濟矢量中進行。例如一個發動機、二個車身、二個底盤也只能構成一輛轎車,其中的一個車身、一個底盤是多餘的。以上例子已說明了經濟矢量概念是客觀的,也說明經濟矢量是按一定法則合成而產生社會的綜合效益。這種法則在一定時期具有相對穩定性,它取決於合成商品和勞務的質量要求,也取決於屆時的生產水平。
通常,我們在經濟學教科書中見到的資源的有效配置,實際上也可看成是一種經濟矢量合成的實例,有效的含義就在於不進行多餘的生產。當然一種商品和勞務是否是有效的,還取決於價格和周圍的環境。例如:一輛賓士轎車,就它的發動機、底盤、車身以及其他一切配套設施都是可以說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但其10萬美元的價格,相對一般市民來說,就不能說是完全有效的。而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卻可以看成是一種有效的配置。或者就環境而言,在經濟發達國家的美國、西歐它可能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當然也不能超過一定的數量)。而在那些經濟正處在發展中乃至落後的地區,它就不能算是一種資源的有效配置。
世界上,任何國家,不管它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面臨著對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對資源的有效配置。資源不同程度的無效開發和無效配置,將造成有效資源的大量浪費、環境的嚴重污染乃至經濟危機。
近20年來,社會主義國家都面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就實質而言,就是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開發,對各種資源進行更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國進行的下崗再就業工程實質上就是全國范圍內進行的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活動。所謂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是某些地區、某企業、某產品基本上達到了某些資源的有效配置。我們認為,當這種有效配置的覆蓋面達到50%的時候,由於經濟活動的慣性,全國經濟將出現全面好轉,展示強大的生命力。就一個地區而言,整個經濟活動達到80%的有效將是非常理想的,100%的有效是不存在的,既使是在發達國家美國也至少有20%的無效生產,它需要通過調整,甚至破產來達到有效。
參考文獻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57.
{4}克萊因:《凱恩斯的革命》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0.
{5}羅賓遜、伊特韋爾:《現代經濟學導論》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2.
{6}高鴻業、吳易乙:《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
{7}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15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第160-162頁。
.{9}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1998.
㈤ 有哪些好的大創課題
有哪些好的大創課題,這個你可以自己去選擇一下,因為市面上有好多好多的大創課題。
㈥ 大學的大創項目,做社會實踐調查類的話,「韓劇在中國熱播的文化分析與反思」這個課題怎麼樣現在韓劇不
個人覺得不錯。我大學大創是生物測試方面的。
現在韓劇火熱的現象可以追根求源到社會的意識形態,人的內心本質。研究出來從社會學的角度上還是很有意義的。
韓劇有強大的媒體支持,「韓流效應」強勢來襲媒體的開放性與日俱增,是韓流得以在內地進一步擴大的重要原因:「2005年左右,內地放開了對電視台的限制,就是說電視台也可以做韓流的娛樂節目了。」隨後一系列韓國偶像團體和新人,也幾乎和韓國國內同時間介紹到內地,各類論壇也開始火爆,粉絲激漲,由他們飾演的韓劇也自然火了起來。
韓劇有出其不意的劇情,將創意與藝術相結合韓劇的劇情可謂是包羅萬象,有言情劇,有穿越劇,有悲情片,有喜劇片,有家庭劇,有勵志劇。這就造成了韓劇的市場不像中國一樣籠統的面向大眾,而是十分細致的面向各個階層的人群。韓劇的拍攝做法和中國不一樣,中國是全拍完在播,而韓國是邊拍邊播,符合了大眾的口味。這樣韓劇一經播出必然占據一定的市場。
韓劇有獨到的生活文化,能滿足國內觀眾的獵奇心 中國觀眾對於韓國這個經濟發展迅速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鄰國在此前並不熟悉,韓國電視劇中展現的日常生活方式,很容易就引起中國觀眾的好奇和關注。像《星夢奇緣》這樣標準的偶像劇,也是之前在內地熒屏上很少見到的,而H.O.T這種勁歌熱舞的唱跳團體,也是內地歌壇所缺乏的,在本國娛樂產品和娛樂明星匱乏的年代,韓流明星能走紅中國也是情理之中。
韓劇能滿足國人的娛樂需求 面對以「家長里短,手撕鬼子,天雷滾滾」著稱的大陸劇,單一的題材,製作的粗糙,實在無法滿足國人的娛樂需求。韓劇製作精良,畫面唯美,劇情淺顯,不需要思考,實乃放鬆娛樂之佳品。
韓劇受眾面廣 美劇英劇日劇邏輯性較強,有一定深度,要有一定教育背景才會欣賞。韓劇的邏輯性不強,劇情淺顯,所以看韓劇的門檻較低,各個年齡層,各種文化程度的女性大部分都能接受。
韓劇能滿足女性的幻想,代入感極強 韓劇的女主大部分是平淡無奇的灰姑娘,遇到了愛她愛到不行的高富帥男主,願意拋棄一切與之在一起。這分明是童話好么?但是對女性觀眾確實受用。韓劇,成功學,心靈雞湯,這些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極強的代入感,滿足你內心對丑小鴨變身白企鵝的渴望;迎合你內心的憧憬和嚮往!
韓劇所展現出的是人們嚮往的紙醉金迷的生活 這個同理《小時代》系列,韓劇所構造出的世界能滿足人們對現實生活不滿而產生的幻想。
㈦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可以有哪些
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有以下:
大學生創業項目包括創新訓練項專目、創業訓練項目和創屬業實踐項目三類。
(一)創新訓練項目是本科生個人或團隊,在導師指導下,自主完成創新性研究項目設計、研究條件准備和項目實施、研究報告撰寫、成果(學術)交流等工作。
(二)創業訓練項目是本科生團隊,在導師指導下,團隊中每個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扮演一個或多個具體的角色,通過編制商業計劃書、開展可行性研究、模擬企業運行、參加企業實踐、撰寫創業報告等工作。
(三)創業實踐項目是學生團隊,在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下,採用前期創新訓練項目(或創新性實驗)的成果,提出一項具有市場前景的創新性產品或者服務,以此為基礎開展創業實踐活動。
㈧ 想做一個大創項目,關於大學生的,有什麼合適的選題么
看你做什麼項目
我把項目分為兩個大類:
1,資源積累型
2,技術型
根據這個分類,會有一些針對性的建議。但前提還是看具體的內容,比如你要做一件怎樣的事。
除了針對性的建議以外還有一些比較基礎的,
比如:1,團隊,想好自己是要做老大還是成員,這兩種角色怎樣做才能做好?什麼是管理,怎樣管理。這個做老大的必須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可以找參考,但最好不要用拿來主義。
2,項目建議先寫個商業策劃書用來梳理你的想法。
3,產品
不要聽那些創業資訊里說的渠道為王,在最開始的時候,尤其是大創,必須踏下心來好好做產品,好好研究市場,研究用戶。
4,錢和資源,糧草怎麼弄,自備還是找融資,不建議找父母要。
5,搞清楚國家支持大創的政策,這個是老大必須搞清楚的。
6,如果是單純做比賽,除第2條之外其他都可以忽略,如果是真的想運營一家公司,那麼我建議你先考慮怎樣令活下去,賺到錢。再考慮別的。富二代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