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核心人員
⑴ 省級課題的核心成員是否相當於南通市級課題的主持
您好,省一級課題第一參與人確實相當於市級課題的主持人,但是還要看這個課題評的獎項,可以安排國家級課題掛名,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⑵ 如何區分課題組骨幹成員(核心成員)、包不包括課題負責人
不同地方認定的方法不一樣,一般市級(含市級)的課題,前三(不含主持)是有用的,希望能對你有幫助!但是有的地方不是這樣,是按照排名的次序,前三有用,趙武就不能算了!
⑶ 課題成員排名順序和職稱評定有什麼關系
沒有關系的。
依據《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申報職稱評審的人員(以下簡稱申報人)應當遵守憲法和法律,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符合相應職稱系列或者專業、相應級別職稱評審規定的申報條件。申報人應當為本單位在職的專業技術人才,離退休人員不得申報參加職稱評審。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記過以上處分的,在受處分期間不得申報參加職稱評審。
申報人一般應當按照職稱層級逐級申報職稱評審。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以直接申報高級職稱評審。對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可以合理放寬資歷、年限等條件限制。
(3)課題核心人員擴展閱讀:
職稱評定的相關要求規定:
1、據評審工作需要,職稱評審委員會可以按照學科或者專業組成若干評議組,每個評議組評審專家不少於3人,負責對申報人提出書面評議意見;也可以不設評議組,由職稱評審委員會3名以上評審專家按照分工,提出評議意見。評議組或者分工負責評議的專家在評審會議上介紹評議情況,作為職稱評審委員會評議表決的參考。
2、評審會議結束時,由主任委員或者主持評審會議的副主任委員宣布投票結果,並對評審結果簽字確認,加蓋職稱評審委員會印章。
3、評審會議應當做好會議記錄,內容包括出席評委、評審對象、評議意見、投票結果等內容,會議記錄歸檔管理。評審會議實行封閉管理,評審專家名單一般不對外公布。
⑷ 課題代表性核心成果指的是什麼
"代表性", "核心成果" 這些形容詞已經說明夠清楚的啊,課題項目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最主要的也就是核心成果,可以是發表的論文,出版的專著,申請的專利技術,產生的經濟效益,提交政府部門的建議政策或考察報告,近一步獲批的基金項目等等,當然如果這裡面有獨創性的成果肯定是代表性核心成果。
研究項目要結題是就需要提煉該項目獲得的代表性核心成果。現在也是到了寫年終總結,課題考核報告了。
⑸ 省級課題的核心成員是否相當於市級課題的主持人
沒有這個說法
⑹ 高級教師職稱評審,作為課題核心成員,沒有課題原件怎麼辦
分析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①擺事實講道理後歸結論點;②開門見山,提版出中心論點;③針對生活中權存在的現象,提出論題,通過分析論述,歸結出中心論點;④敘述作者的一段經歷後,歸結出中心論點;⑤作者從故事中提出問題,然後一步步分析推論,最後得出結論,提出中心論點。
⑺ 課題聯系人是核心成員嗎
不一定的,課題申請到了,主要負責當人是課題的第一項目負責人,但是聯系一般都說是課題組安排的專職人員,有可能只是參與者。
⑻ 評高級職稱課題中心成員要求
高級職稱評定需要什麼級別的論文?
高級職稱評審需要寫職稱論文,論文發表也是各位評級別的作者最頭疼的事情,各種要求攪的作者一頭霧水,在做論文之前建議每一位評職稱的作者不要著急,先找自己單位問清楚發表論文的要求,雖然大同小異,但是各個地區的各個單位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些單位要求有一定數量的中文核心,有的單位卻要求被SCI、EI等資料庫索引的文章,還有就是各個單位要求期刊也不一樣,都的要求影響因子大於1,有的期刊不是核心,卻也能用來評高工職稱,所以在作者想要評高級職稱的時候先不著急准備文章,但是一定要把握投稿時間,一般都提前至少3個月開始投稿,准備論文的時候先咨詢好自己單位的要求,然後選擇期刊,根據期刊的要求寫文章,這樣就會事半功倍,在這里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一些評職稱和雜志要求,也是大家評職稱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希望能幫到大家。
1.教育教師系統:
小學高級職稱或者以下,2—3篇文章。2000字元左右。省級教育類期刊即可。
中學中級職稱,2—3篇文章,2000字元以上,省級教育類期刊即可。
中學高級職稱,2—3篇文章,2000字元以上,省級教育類專業期刊,(教育廳主管單位)。
中專技校職稱,2—3篇文章,2000字元以上,省級教育類期刊即可。
高職高專講師,3——5篇文章。2000字元以上。省級期刊即可。
副教授(副高)或者正教授(正高)要求4篇左右中文核心期刊,一般雜志數量不定。
2.經濟財會系統:
高級經濟師:3篇左右文章,3000字元以上,省級以上經濟管理類期刊即可。
高級會計師:3篇左右文章,3000字元以上,省級以上經濟管理類期刊即可。
3.建築工程系統:
中級工程師:2篇文章,2000字元以上,省級以上科技科工類期刊即可。
高級工程師:2篇以上,3000字元以上,省級以上科工類或者建築類等專業期刊。
4.農林水利系統:
中級工程師:2篇文章,2000字元以上,省級以上科技科工類期刊即可。
高級工程師:2篇以上,3000字元以上,省級以上科工類或者專業期刊。
5.醫學護理系統:
中級職稱,2篇以上,2000字元以上,省級醫學類期刊即可。
副高職稱,2篇以上,2000字元以上,醫學類專業期刊或者國家級醫學類期刊。
發表論文選擇九品論文網,帶你體驗服務!所推薦刊物100%為正刊,絕不推薦非法刊物、特刊、增刊、帶後綴的副刊。開啟綠色快速 通道(部分期刊可加急),1-3天快速審稿,1-3月快速見刊!
⑼ 課題研究團隊最佳人數為多少怎樣分配較合理
課題研究機構、人員職責及分工
一、參研人員職責
為使研究工作順利、穩步、扎實地深入開展,特製定研究人員職責如下:
1.課題研究組成員必須是本著由學校提名、本人自願,並能自覺遵守課題組各項制度,積極主動參與研究活動,按要求完成各階段計劃和總結,努力完成研究任務的教師組成。
2.研究人員做到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了解信息教育的意義,自覺轉變觀念,加強業務素質的培訓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3.課題組人員應有較強的責任感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按時參加研究活動,不缺席遲到。連續三次缺席或累計五次缺席者,視為自動退出課題組,不再享受研究人員待遇。
4.研究人員要有成果意識,在研究過程中多出成績,出好成績。每年每人至少有一至二篇論文獲獎或發表,並交副本到分管資料的教師處。
5.每周星期一上午為主研人員集中活動時間,學習理論,研究教材內容的組織,教學方法以及教案設計。每月第一周活動時,對研究內容、進度、效度進行分析評價,討論交流研究心得,檢查上學月工作,安排近期工作。
二、參研人員分工
為加強研究工作的過程管理,課題由領導小組、專家顧問小組和研究小組構成。為使研究人員任務明確,便於操作,有利於責、權、利更好的結合,研究成果的認定,特製定管理制度如下:
1.領導小組要加強對研究過程的督促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提供必要的研究環境、時間和經費保障。
2.專家顧問小組每期至少到校指導一次工作,聽取研究組匯報,實地檢查指導,使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深入進行。
3.研究小組由各教研組組長、主管部門領導組成。
4.研究組全體人員應團結協作,分工明確,各人就研究內容、進展情況、經驗教訓、研究心得經常交流總結。對工作中的困難,全組共同想辦法克服,確保研究工作按計劃開展。
5.研究組人員分工:
主研人員(田冬玉):承擔課題研究中部分教案、電子教材設計與製作,資料收集、保管,提供實驗中硬、軟體、網路等實驗環境的正常運行。
主研人員(楊智):撰寫方案、主持研究、分配研究人員的研究任務,承擔課題研究中部分教案、電子教材設計與製作,與課題主管部門的聯系主研人員(張宏安):承擔課題研究中部分教案、電子教材設計與製作,資料收集、保管,課件、學生作品收集。
主研人員(楊莉莉):督促、檢查研究進程,提供人力、物力保障,參與研究工作。
主研人員(屈楚湘):對研究過程實施全面管理,參與課題研究工作
主研人員(吳勝奇):提供人力、物力保障,參與研究工作,隨時關注課題研究。
主研人員(楊智):負責策劃、布置課題研究進程,檢查研究工作任務的落實情況,參與課題研究
⑽ 課題主要完成人與課題核心組成員是不是一樣
我們小組是主要完成人有三個,核心組成員寫的所有小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