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蝸牛嘮科學

蝸牛嘮科學

發布時間: 2021-03-12 15:03:47

❶ 中班科學活動蝸牛吃什麼教案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蝸牛吃什麼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嘗試飼養和照顧小蝸牛,觀察記錄比較蝸牛的飲食習慣。
2、樂意和老師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體驗交流與發現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師生共同捕捉小蝸牛若干。
2、《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1、觀察小蝸牛
提問:小蝸牛長什麼樣?
2、猜測小蝸牛喜歡吃什麼?
提問:你們知道小蝸牛愛吃什麼?(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大膽猜測)
3、試驗,並嘗試記錄觀察的結果
(1)分組收集小蝸牛喜歡吃的食物.
(2)幼兒整理收集的食物,討論如何喂小蝸牛?
(3)鼓勵幼兒經常觀察小蝸牛對所提供食物的喜好情況,用自己的方式將觀察到的情況記錄下來。
4、交流、分享發現
鼓勵幼兒與老師同伴交流自己餵食方法和發現,獲得蝸牛在飲食方面的初步認識。
(1)提問:你發現小蝸牛愛吃什麼?
(2)提問:在喂養的過程中你還有什麼新的發現?
(3)閱讀《幼兒畫冊》中的相關內容,判斷一下蝸牛喜歡吃什麼?

教學反思:
探究蝸牛食性的活動已進行一周了。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猜想,不斷從家裡帶來各種各樣的食物喂蝸牛。在親自喂養蝸牛的過程中,他們的結論是,蝸牛吃水果、蔬菜、糧食,不吃樹葉。在討論結論的過程中,有的孩子提出:「蝸牛愛吃甜食。」對於這個結論孩子們產生了激烈的爭論。為了把孩子們對蝸牛食性的探究引向深入,我抓住時機問道:「蝸牛真的更喜愛吃甜食嗎?怎麼證明呢?」有的孩子說:「蘋果是甜的,給它帶點兒蘋果試試。」但馬上有孩子反駁:「只給它吃甜的食物不行,把甜的和不甜的食物同時給蝸牛吃,看它先吃哪個,這樣試才公平。」兩個人經過充分討論一致認為,要證明蝸牛是不是更愛吃甜食,應該同時提供甜的和不甜的食物,而且兩種食物要與蝸牛的距離相同。隨後,孩子們分成5個小組,為蝸牛選擇了不同味道的食物進行實驗。結果4個組的蝸牛都先吃了甜食,只有1個組的結果與大家不同,原因是他們將白菜擺在了離蝸牛近的地方,所以,蝸牛先吃了白菜。有的孩子還發現蝸牛的大便是紅色的,有的認為是血、有的認為是糞便,這是一個有趣的發現,可以生成一個新的話題。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❷ 科學家從蝸牛身上發明了什麼

誰知道啊?

❸ 科學書上的一些關於蝸牛的問題!

.蝸牛是在哪種環境中生活的? 潮濕陰暗
蝸牛喜歡在 (潮濕和陰暗/光線充足和清涼)的地方生活。
2/A.蝸牛的身體呈 色。 白
B.蝸牛的外殼呈 色。 灰黃
C.蝸牛外殼的顏色有什麼作用?保護色
D.蝸牛堅硬的外殼有什麼作用? 保護柔軟的身體
E.蝸牛有多少對觸角? 一對
F.每對觸角的長度是否相同? 相等
G.利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蝸牛的頭部和觸角,把頭部形狀畫在下頁方框內。(貼圖)
H.把蝸牛放入一小盆溫水中,等一會兒,看看蝸牛有什麼反應。 伸出頭 爬
蝸牛 。
呼吸孔有什麼作用?透氣
3/A.把蝸牛放在玻璃片上,觀察它怎樣移動。蝸牛爬過的地方有沒有留下痕跡?這有什麼作用? 有痕跡 粘液 潤滑吸附
蝸牛爬過的地方留下 ,作用是 。
B.舉起玻璃片,從底面觀察蝸牛如何移動,留意腹足活動情況。
腹足在玻璃片上 (跳動/爬行/滑行)。 滑行
C.用手指輕觸蝸牛的腹足,感覺如何?
腹足表面 (黏濕/乾燥)。 黏濕

蝸牛利用 向前移動。它經過的地方,會留下一些粘稠的物質,這些物質使接觸面更加 光滑,有助於爬行,還能幫助蝸牛 吸附在物體上。

4/A.用玻璃棒輕觸蝸牛的觸角,他有什麼反應?
觸角 。 縮回
再用玻璃棒輕觸蝸牛的腹足、外殼和軀干。它的哪一部分最為敏感? 腹足
B.把蝸牛放在陰暗的地方,例如紙箱里,然後用電筒從正面照射蝸牛。
它有什麼反應? 回去
你推測蝸牛喜歡在白天還是晚上活動? 晚上
C.用棉簽蘸少量醋,靠近蝸牛頭部,看看蝸牛有什麼反應。 縮回
蝸牛 。
D.距離蝸牛約0.5M處拍手,看看蝸牛有什麼反應。
蝸牛 。 沒反應

蝸牛具有 (觸覺/嗅覺/味覺/聽覺/視覺/對光反應的能力)。 觸覺 嗅覺 味覺 對光強有反映

5/A.把胡蘿卜、生菜、馬鈴薯、嫩葉、老葉和肉類放入飼蟲箱內,觀察。
蝸牛喜歡吃的食物有:生菜 嫩葉
蝸牛不喜歡吃的食物有: 老葉 肉類
你認為蝸牛對農作物有益還是有害?為什麼?有害 吃掉莊稼的葉子
蝸牛對農作物 ,因為 。

❹ 蝸牛的科學知識70字

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雖然它的嘴大小和針尖差不多,但是卻有25600顆牙齒。在蝸牛的小觸角中間往下一點兒的地方有一個小洞,這就是它的嘴巴,裡面有一條鋸齒狀的舌頭,科學家們稱之為「齒舌」

❺ 科學問題——蝸牛。

實驗中,用玻璃棒輕觸蝸牛的觸角或用蘸醋的棉簽靠近蝸牛的觸角,蝸牛會___把觸角縮回去__,這說明了生物能夠對外界的__刺激___作出反應這一特徵。

❻ 科學觀察日記 蝸牛

2011年7月11號 星期一 晴

暑假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於科學觀察的日記,寫什麼呢?我冥思苦想,內對了,就寫容豆子的成長記吧!我拿了一個杯子,放進去一小把黃豆。這時,我真希望他們快快長大。

2011年7月12號 星期二 晴

早晨,天不亮我就趕快起來了,來到廚房,看那些寶貝們,我給黃豆換了水,並撿了一顆捏在手裡,發現它的皮已經變軟了,皺皺的像老婆婆的臉,而且還長大了不少。

2011年7月13號 星期三 晴

太好了,黃豆已經破皮而出了,只見那些黃豆白白胖胖的,有的已經把皮全部脫掉了,有的只脫了一半,在杯子的上面還漂著一些皮,看著這些黃豆千姿百態的樣子,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2011年7月14號 星期四 晴

豆芽已經長得有半寸長了,芽兒得尖上還長出了許多根須,爸爸告訴我這時豆芽的根。這些豆芽都以自己最美的姿態展現在我面前,讓我興奮不已。

我不禁對豆芽產生了深深的敬意,它們只是靠一些水,並沒有過多的營養,就能茁壯的成長。這不正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的頑強拼搏的精神嗎?

❼ 觀察蝸牛的科學日記八十個字

今天,同學給了我一隻蝸牛,我便細心地觀察起來。蝸牛的長像與眾不回同。蝸牛背著一個漂亮、舒適答的「大房子」。因為它背著「大房子」,所以走起路來總是慢吞吞的。蝸牛的頭上有兩對觸角,其中一對觸角上有小點,那是它圓溜溜的小眼睛。蝸牛的牙齒長在舌頭上,像蜂窩一樣密。蝸牛沒有鼻子,但是有小氣孔。原來,蝸牛是通過氣孔呼吸的。蝸牛喜歡住在哪裡呢?我猜它喜歡住在潮濕的地方。我翻開科學書一看,結果蝸牛真的喜歡住在潮濕的地方。聽科學老師說,蝸牛也會冬眠。蝸牛冬眠的時候把頭縮在殼里,再用黏液封住,這樣既暖和又安全呢!蝸牛喜歡吃什麼呢?我用饅頭渣喂它,它不吃;我用蘋果末喂它,它也不吃;我把小菜葉放在它邊上,蝸牛不一會兒就吃完了。原來,蝸牛喜歡吃葉子呀!這就是蝸牛,憨憨的而又與眾不同!

❽ 初一科學:蝸牛的身體結構和作用

殼:呈螺旋形狀,具有保護柔軟的身體與內臟功能。
口:攝取食物
具有進食功能。
眼:在大觸角頂部,具有辨別光線明暗和嗅覺功能。
觸角:主要具有觸覺和嗅覺功能,有腺體能產生足腺。

❾ 蝸牛有趣的科學現象

我們常用蝸牛爬行來形容速度慢。其實,確切地說蝸牛不是爬行,而是滑行的。在它通過的地方都留有它分泌的一層黏(nián)液,這樣,蝸牛即使在鋒利的刀刃上爬,身體也不至於被割破。蝸牛害怕陽光,因為陽光會把它的身體烤乾。它大部分時間縮在殼里睡覺,殼口還用一層黏液封閉起來。整個冬季它可以一連睡上幾個月。蝸牛的嘴比竹尖還要小,可是長著兩萬五千六百顆牙齒。當然,這些牙齒,我們的肉眼是看不見的。如果我們把蝸牛放到一個紙盒裡,那它能用牙咬個洞逃走呢。它的眼睛長在觸角的頂端,不過視力很弱。好在它的嗅覺異常靈敏,彌補了視力的不足。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