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獸醫學院
⑴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葯研究所怎麼樣
簡介: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葯研究所於1996年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1958年建所專)與屬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研究所(1978年建所)合並成立,是一所涵蓋畜牧、獸醫、獸葯、草業4大學科研究的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2002年,研究所被科技部、財政部、中編辦等三部委確定為非營利性科研機構。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葯研究所主要從事草食動物育種繁殖、獸用葯物、中獸醫、草地草坪等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根據2016年9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有在職職工193人;有國家級科研基地2個,國家級研究室1個,農業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農業部級檢驗測試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研究中心2個,中國農業科學院級研究中心3個,中國農業科學院級研究中心1個;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1個。
⑵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和 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 是同一個單位嗎
農科院有兩個畜牧獸醫研究所,北京一個,蘭州一個
⑶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 它倆是一個地方嗎
不清楚,這種單位很多,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海洋研究所,都在青島的我還以為是一個,其實是兩個。在杭州的我也還以為是一個。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浙江省茶葉研究院我還以為是兩個,其實是一個。
⑷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獸醫方面怎麼樣
相比而言哈爾濱、上海、蘭州的三個獸醫所更好一些,畢竟別人更專注於獸醫方向。
⑸ 中國農業大學的臨床 中國農業科學園的預防獸醫 中科院的動物研究所 這三個哪個考研上的幾率大
1、關於「錄取線」和「復試資格線」:
很多考生最關注的就是「錄取線」,我們所指的「錄取線」通常指某專業最終錄取名單里初試最低成績,其實研究生招生無所謂"錄取線",因為研究生考試分初試和復試兩個環節,錄取由初試和復試加權排名錄取,只有達到復試資格線的考生才有錄取的機會,達到復試線的考生無論成績高低,均有機會,初試低,復試有上佳發揮同樣可以翻盤;反之初試較高者,最終也未必錄取,通俗地說就是即使你初試考了滿分,復試不過,也錄取不了。所以說這個所謂的」錄取線「是不確定的,而由於該專業歷年報考人數、均衡成績等因素使得復試資格線的確定有著延續性,所以復試資格線對於綜合恆定該專業的考研難易更具有參考價值。
可以到中國農業大學論壇/天地農大BBS上查看2009-2012年各專業復試資格線。
2、黑不黑問題建議讀一下本論壇的帖子《考研誤區指導與答疑貼》關於復試部分。
⑹ 中國哪些大學有獸醫專業
1、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屬、與農業部、水利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為中管副部級高校,設有研究生院。
學校起源於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是中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的起源地。1995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北京農業大學與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並成立新的中國農業大學。
2、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生命科學為特色,農、理、工、文、法、經、管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入選「863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是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成員,是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農業現代化建設優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3、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坐落於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高校之一。
4、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Jilin University),簡稱吉大,坐落在吉林省省會長春,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前身是始建於1929年的東北行政學院,1950年更名為東 北人民大學,1952年經院系調整成為中國共產黨親手創建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
5、揚州大學
揚州大學坐落於長江、古運河之濱的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揚州市,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中國率先進行合並辦學的高校,也被譽為中國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幟。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創建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後成為南通學院的一部分)。1992年5月19日經國家教委批准,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聯合組建揚州大學。
6、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一所「以農科為優勢,以生命科學和食品科學為特色,農、工、理、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農業部省部共建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入選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教育部「援疆學科建設計劃」40所重點高校之一。
(6)中國農業科學院獸醫學院擴展閱讀:
中國農業大學教學建設
國家級特色專業(14個):動物科學、電子信息工程、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農村區域發展、農林經濟管理、食品質量與安全、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環境科學類、化學、動物醫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動物科學專業遺傳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吳常信)、機械設計製造系列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李偉)、昆蟲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彩萬志)、作物遺傳育種學教學團隊(劉慶昌)
北京市級教學團隊 (4個):生物化學教學團隊(劉國琴)、土壤和土地資源利用教學團隊(李保國)、農科基礎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周志強)、生態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孫振鈞)
⑺ 中科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 預防獸醫方面那一家學校更好,能幫忙分析一下么
如果看學校的實力中科院的整體競爭力是最強的,但單看專業則不見得,預防獸醫專業中國農科院是老牌專業,每年就業率在整個行業中數一數二,你可以加入中國農科院考研群,直接問一下裡面農科院的學生
⑻ 中國農業科學院預防獸醫專業怎麼樣
哈爾濱所蘭州所在各自領域內稱得上是權威
上海所原來做寄生蟲的,現在有錢了,也挺不錯
北京畜牧獸醫所挺好,區位優勢
牧葯所和特產所一般化
⑼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的專家團隊
袁學志,男,四川省南部縣人,1957年11月生,中共黨員, 研究員。 1974年7月在生產隊務農, 1976年12月在吉林、黑龍江、內蒙當兵,1984年7月西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畢業。1984年7月至1998年6月在農(牧漁)業部教育(宣教)司工作,任主任科員、副處長、處長,兼任全國農科教結合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其間:1984年10月至1986年1月在河北涿縣中國農大農場青年幹部基層鍛煉,任副組長、組長;1996年3月至1997年12月在湖南省衡陽縣掛職鍛煉,任縣委副書記並兼該縣西渡鎮黨委第一書記。1998年7月至2000年1月任中央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主持日常工作。2000年2月至2002年11月,中國農業大學副校級。2002年12月至2007年8月,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長(副司級)、支部副書記。2007年8月起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北京分中心)黨委書記、副所長(副主任)。
長期從事農業教育與科技管理工作,截止到2011年,先後參加了17個課題研究,其中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八五」、「九五」規劃國家級重點研究課題2個;中組部、農業部、原國家科委、人事部、教育部、廣東省、院、湖南省農科院等課題12個;FAO課題3個。曾任2部著作和1本雜志的主編,3部著作的副主編,參加5部著作的編寫,6部著作的編委與審稿。在公開刊物上發表文章60多篇。中國農業科技管理研究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農業部工程建設項目項目評估專家、第二屆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評審委員會委員。 文傑,男,1963年7月生,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博士,愛爾蘭Cork大學博士後,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跨世紀學科帶頭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農業部神農計劃人才,《畜牧獸醫學報》主編。研究領域包括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家禽育種與生產等。
截止到2011年,參加國家攻關專題「飼料添加劑預混料配方的研究」,2篇研究論文分獲「第二屆全國畜牧獸醫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評選一等獎和「首屆全國青年畜牧科技人員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主持的「八·五」國家科技攻關專題「0~2周齡雛雞飼料配製技術及營養參數研究」,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九五」期間,主持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黃羽矮腳肉雞新品系選育」,完成了「雞的飼養標准」(修訂)、和「黃羽肉雞質量分級」等工作。主持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課題「黃羽肉雞育種和養殖關鍵技術研究」和國家「十·五」「863」課題「中國特色優質肉雞新品系選育與開發」等課題。 王加啟,男,1967年6月生,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反芻動物營養研究室主任。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人事部百千萬工程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
截止到2011年,主持完成國家項目30餘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科學基金(IFS)項目、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項目、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和「十五」「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奶牛現代集約飼養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範」 等重大科研課題。擔任「九五」和「十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畜禽規模化養殖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示範」首席專家。
「十一五」期間承擔主要課題有「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奶牛高效飼養關鍵技術研究及開發」,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牛奶安全優質生產與加工質量評價關鍵技術研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優質共軛亞油酸牛奶生產技術產業化示範」,農業部農業投入品監管項目「液態奶中復原乳監測」,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監測項目「防範瘋牛病飼料例行監測」。 畜牧學專家。男,1925年3月出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45年畢業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類預科,1948年畢業於日本京都大學農學部,獲農學士學位。1948-1952年在該大學研究生院畜產學科攻讀研究生,1952年回國。前後任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畜牧系一級技術員、飼料組組長,中國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副研、研究員。
1980-2001先後兼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常務理事、動物營養學分會秘書長常務副會長、會長、名譽會長;現兼任中國農學會計算機農業應用分會顧問、中國自動化學會農業專家系統專業委員會顧問、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等職。歷任第七屆、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第一、二、三、五、六、七屆畜牧組專家顧問及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第一屆飼料工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農業輕紡環保學部院士。翌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委員。
截止到2011年,主持多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參與或主持國家畜牧、飼料科技規劃的制定和論證,是動物營養學會的創立者之一。4項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5項獲得省級科學進步獎,出版專著28部,發表論文260餘篇。他本人先後十多次獲得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中國農學會等表彰和獎勵。1998年獲中華農業科教基金傑出貢獻獎。
2001年主編完成的《中國飼料學》 ,獲國家新聞出版署第十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