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這太科學了

這太科學了

發布時間: 2021-03-12 13:47:07

1. 如何把一件很不科學的事情說得科學

人類社會是復雜多變的,並不是世界上的所有東西我們都能夠有相應的科學依據去解釋解釋它。有些事物的存在與發展有它自身的內在動力,比如說在生活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個事物的存在,但是並不知道他是從何而來的,因此在我們生活中就會出現很多很不科學的事情。如果要把一件很不科學的事情說的科學,那就應該要把這個事情來龍去脈說清楚,讓別人有一種信服的感覺。

因為他對這件事情有自己的想法,說出的事實讓人們都產生一種信服感。大家知道他說的都是事實,但是他怎麼會知道這些事情?如果你真的想要去解釋,那就是他有熟人在這個村莊裡面生活,那個熟人把在村莊裡面的所有事情都告訴他,即使他沒來過這個村莊,那他也能夠通過這個熟人了解這個村莊的一些事情。

2. 太相信科學也算是一種迷信,這句話到底對不對

我認為是對的,因為科學並不能證實就一定是對的,哪怕是最頂尖的科學家,他對自己的研究理論也不會抱有“絕對”的態度,這並不證明科學家們沒有實力,而是這個世界太過於千變萬化,拿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來說,很多怪異的事件是科學解決不了的,但是我們卻又的的確確生存在這個科學的世界中,這就能夠表明,科學在一些方面可能是有漏洞的,所以,科學並不絕對是對的,太過於相信科學的人就可以理解為一種迷信。

對科學保持理性態度

所以我們應該對科學保持理性,我們要相信科學,但是不是百分百的相信,在百分之九十的相信上給自己留存百分之十的想像空間,這樣才能夠推動科學的進步,我們才能更快了解到正確的科學結果。

3. 科學太扯了

你也這么認為吧- -這玩意太邪乎了- -

4. 90後的人之所以會變成這樣,是不是怪科學太發展了呢

時代變化啊!!60.70年代的那些人的頭腦都笨挫,而現在的我們頭腦比以前的那些人聰明很多知識科學都比以前發達咯

5. 我這個人很古怪~~~老是喜歡研究一些高科技高深知識!我太科學了~但是我這樣下去會不太好嗎高手回答~

十八歲應該上大學了,如果沒有,我見意你先努力考個好大學,然後再研究這些。為什麼這么說呢?原因很簡單,中國的教育體制你懂的,想好後路,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再者說說你的愛好,從你喜歡的這些東西我知道你喜歡神秘新奇的東西,其實我和你一樣,我喜歡電子學,量子物理,天文,超自然學!因為它們都以神秘的一面存在於這個世界,我們總想弄清楚,而超自然學,天文,很多事情以及現象都是科學家推測出來的,推測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正確的,我們承認已經證明的理論,也要懷疑未被證明的理論,愛因斯坦沒有因為他的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原因就是他的理論,有些未被證明,現在也有一部分人懷疑相對論,來挑戰它。以前我覺得相對論是一本完美的理論,而現在我卻懷疑裡面的一部分理論,就拿四維空間說,相對論中說我們生活在四維空間,第四維度是時間,但我們永遠不能改變時間,因為時間軸是一條虛軸……後面說到空間扭曲,我們能通過時間軸穿越時空。我承認,我們不能改變時間,但我否認通過空間扭曲可以穿越時空,原因很簡單,如果空間扭曲,將時間軸分離出來,那麼時間軸之外的空間不存在時間,那麼這個空間裡面的東西都是靜止的,如果在時間軸運動,由於旁邊的事物都靜止,所以你也不會看到周圍的變化,這是用相對論推出的,是一種可能性,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將會進入一個與我們這個世界平行的異次元空間,第二個可能純屬我的推測,相對論無法解釋,但是這個世界上許多神秘事件都指向第二個推測,比如失蹤好多年的飛機,重新出現,出現時它的狀態和失蹤時是一樣的,很顯然它進入了一個沒有時間的區域。這就屬於超自然學了,因為他沒有辦法解釋,所以我覺得時間存在於我們這個世界並不能算做一個維度,而是以其他形式存在,具體是什麼,我雖然有些思路,但還是不說了。如果時間以其他形式存在,外星人便可以用時間與空間的性質為基礎,製造出飛碟(不要不相信飛碟,去查查羅斯威爾事件)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發現地球上有十一個維度,我們只能感受到三個維度是因為其他維度都是蜷縮起來的,小到以普朗克常數計算,我相信平行空間,異次元空間和絕對三維空間的存在,這里的平行空間,我給的定義是:三個維度分別為長,寬,高,但時間速度不同的一個空間。異次元空間我給的定義是:三個維度中,至少有一個維度不是長,寬,高,這樣的空間。由於維度展開的本質不同,所以有著空間隔離而不被我們發現。絕對三維空間,我定義為沒有時間的三維空間。差不多了,上面都是我自己的認識,希望你有所成就,不希望你認同我的想法,但還是想說,我們虛心學習正確的知識,而未被證實的,我們可以採納他們的理論,同時也要抱有懷疑的態度,任何事情的發現都是靠創新來帶動的。

6. 人類是否太相信科學了為什麼

科學不是宗教。科學的思維方式跟宗教有本質區別。如果你感到有些人把科學當成了宗教,那是因為這些人不懂得科學的思維方式,把某些具體知識當成了神聖的東西,像教徒對待教義一樣對待這些知識。當然,這樣的人確實挺多的,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有些號稱在做科普的人士,實際的效果似乎是建立了一個教派,把自己變成了宗教領袖。這些教派以科學為名,教徒們經常以科學的名義圍攻某些人,對教主卻是言聽計從,大搞個人崇拜。這些做法跟科學精神真是南轅北轍,令人哭笑不得。

科學的思維方式是什麼呢?最重要的幾點包括:質疑、證明、實驗。

質疑。

在科學中,沒有任何人、任何觀點是不允許質疑的。在科學事業中,質疑是進步的基礎,是一種美德。科學大概是唯一的把質疑作為一種美德的人類事業。一個只會全盤接受已有的知識、提不出新問題的人,是沒法搞科研的。科研工作者對前輩大科學家的態度是尊重、崇敬,但絕不迷信,一有機會就想著找出他們的錯誤,發展新的觀點。否則科學怎麼進步,自己怎麼揚名立萬呢?

典型例子如愛因斯坦,他對牛頓十分崇敬,但揪起牛頓的錯誤來也毫不留情。相對論修正了牛頓力學在高速下的表現,量子力學(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修正了牛頓力學在微觀世界的表現。而愛因斯坦之後的科學家也同樣是一邊崇敬愛因斯坦,一邊整天想著從他身上薅一根社會主義羊毛。直到現在,愛因斯坦都去世半個多世紀了,媒體報道科學新聞,標題還往往是「愛因斯坦錯了」、「愛因斯坦又錯了」。我說,你們能不能寫點別的?!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教廷審判伽利略

最後要強調一下,「人類用科學解釋一切,相信科學」,這話是典型的對科學的錯誤理解。科學從來不擔保解釋一切。正相反,科學的出發點是老老實實承認我們很無知,想在無知的汪洋大海中盡量多擴展出一片比較確定的區域。獲得比較確定的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科學的思維方式:質疑,證明,實驗。其他任何方法,上天啟示、冥想、占卜等等,都有人用過,但這些都不是科學,實踐效果也證明它們得到的「知識」遠不如科學方法得到的知識可靠。正因為科學的姿態最謙虛,從承認無知開始,所以能得到最多的成果,而且能不斷糾錯,不斷擴展。各種宗教都擺出一副無所不知的姿態,自以為有神秘的力量加持就不需要科學的方法論了,這是一種令科學家無法接受的傲慢自大。而實際效果呢?往往是錯誤百出。

科學是不斷擴大的知識前沿、無盡的求知過程,宗教是故步自封、自吹自擂。這就是科學跟宗教最大的區別。

7. 這科學太難了 大狹們

我表示贊同

8. dnf母雞也能雙爆了、這不科學、太不科學了

怎麼不可能,本來就可以加六十技能是三暴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