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石感染課題
❶ 腎感染結石的治療是什麼
感染結石約占所有結石的2%~20%。它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尿路感染而形成的結石;一種是因其他成分的結石繼發感染而形成的結石。前者是真正的感染結石,其成分主要是磷酸鎂銨及尿酸銨,也可混合有碳酸鈣。後者核心的成分多為尿酸及草酸鈣,結石的外層則為磷酸鎂銨及尿酸銨。感染結石的治療原則是徹底清除結石和根治尿路感染。對感染性結石的葯物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治療感染:首先應根據細菌培養及葯物敏感試驗,選擇合適的抗生素。由於停留在晶體表面或晶體之間的細菌在停用抗菌葯物後還有可能再感染。因感染結石而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中,40%以上術後存在持續尿路感染,故應長期用葯。應用抗菌葯物治療後,尿中細菌的菌落如從107降至105,可使尿素酶的活性降低99%。
(2)使用尿素酶的抑制劑:應用尿素酶的抑制劑可以阻止尿素的分解,從根本上防止感染結石的形成。乙醯氧肟酸是尿素酶有力的不可逆的競爭性抑制劑,能預防磷酸鎂銨和碳酸磷灰石結晶的形成。口服後能很快被胃腸道吸收,1小時後達到最高濃度。副作用為深靜脈血栓、震顫、頭痛、心悸、水腫、惡心、嘔吐、味覺丟失、幻覺、皮疹、脫發、腹痛和貧血。乙醯氧肟酸妊娠婦女禁用。對感染結石而禁忌手術的患者,Griffith推薦同時應用乙醯氧肟酸與抗生素。尿素酶的其他抑制劑包括:羥基纈氨酸、丙異羥肟酸等。
(3)溶石治療:通過各種管道(如輸尿管導管、經皮腎造瘺管、術後留置的腎造瘺管等)向腎盂、輸尿管內注入溶石葯物來達到溶石的目的。進行溶石治療前應盡可能徹底清除結石碎片,以減少溶石的困難。進行溶石治療必須具備以下條件:①尿液應是無菌的,必須在尿路感染得到完全控制後才能應用灌洗溶液,以免在溶石過程中大量細菌釋放出來而引起尿路感染;②溶石液體流進及流出應當通暢;③腎盂內壓力維持在2.94kPa(30cmH2O);④沒有液體外滲,如有液體漏出,則應停止灌洗;⑤監測血清中鎂的水平,避免發生高鎂血症。等滲的枸櫞酸液在pH4.0時能溶解磷酸鈣和磷酸鎂銨,形成可溶性的枸櫞酸鈣復合物。可應用溶腎石酸素,但毒性大,甚至可引起死亡。腎盂首先用無菌生理鹽水以120ml/h的速度,如灌洗24小時後,如無異常,才可開始進行溶石治療。溶石期間,患者如出現發熱、腰痛、血肌酐、血鎂、血磷升高等情況,即應停止灌洗。
(4)酸化尿液:酸化尿液可以增加磷酸鎂銨和碳酸磷灰石的溶解度,從而使磷酸鎂銨結石部分或完全溶解。同時還能增加抗生素的作用。主要的葯物有維生素C和氯化銨。對巨大的感染結石,可行開放手術治療。也可採用經皮腎取石術治療鑄型結石以取代開放手術。對有漏斗部狹窄或腎內解剖畸形的患者可行防萎縮的腎切開取石術。體外沖擊波碎石(ESWL)比經皮腎取石術損傷小。據統計,對大的鑄型結石,結合應用經皮腎取石和ESWL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50%以上的患者在隨訪10年以上時有復發。如用開放手術加葯物溶石,則平均隨訪7年,僅個別患者復發。
❷ 什麼是感染性腎結石
感染性結石生長快,常呈大鹿角狀,X線平片上顯影,常伴有持續的或反復發作變形桿菌等致病菌的尿路感染史。所以感染性結石需及時治療,「消石膠囊」對治療「腎結石」「尿道結石」,「膀胱結石」等效果都很好,我身邊的幾位朋友就都是用「消石膠囊」把結石排出來的,好像是什麼廣西玉林制葯的,建議你去用下。
❸ 什麼是感染性腎結石,其病因有哪些
感染性腎結石由感染而成,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結石,約占腎結石的15%~20%。其主要成分是磷酸鎂銨和磷酸磷灰石,前者在正常人尿中飽和度很低,不能形成結石,後者一般以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感染性腎結石治療困難,復發率高,如不妥善處理,則會使腎盂腎炎變成慢性,甚至可導致腎功能衰竭。
尿路感染對結石形成有明顯的影響。細菌及其引起的膿塊、壞死組織,可作為結石的核心;炎症產生的有機物可能擾亂了尿中膠體和晶體的平衡,不穩定膠體的沉積也可成為結石的核心。腎盂腎炎時能產生尿素酶的細菌,將尿素分解為氨和二氧化碳,尿素具有保護性膠體作用,尿素經細菌分解後,其含量減少,因而,降低了保護性膠體作用。更重要的是,尿素分解出來的氨與水化合成氫氧化銨,大大增加了尿的pH值,此時銨與尿中鎂和磷酸根結合成的磷酸鎂銨呈高度過飽和而析出;在鹼性條件下,尿中的鈣和磷酸根相結合形成磷灰石。Wichha m認為:生成的尿氨和鹼性環境,促使尿粘蛋白形成了基質網架。Neerhat和Griffith認為,這種條件可使正常尿路粘膜表現的粘多糖保護層破壞,更有利於細菌的附著和侵入。另外,尿路梗阻(如腎盂輸尿管連接處狹窄),與長期卧床者易引起尿淤積,促使尿中晶體易於沉澱而導致結石的形成。結石對粘膜的機械性刺激和損害,可加重尿路梗阻和尿液淤滯,又增加了感染的機會,如此惡性循環,最後引起嚴重的上尿路積水,腎實質破壞,加速了腎功能的減退和喪失。產生尿素酶的細菌主要為各型變形桿菌、某些肺炎桿菌、綠膿桿菌、沙雷氏菌屬、腸產氣菌、葡萄球菌、普羅菲斯菌以及尿素支原體。 贊
❹ 治療結石的方法
1 號方
治療方法
利膽排石湯 金錢草、萊菔子、茵陳各30g,黃芩、厚朴、芒硝各15g,生大黃20g(後下),香附、三棱、莪術各12g。每日1劑,水煎服。加減法:氣滯型去黃芩、芒硝,加柴胡、鬱金;膿毒型去三棱、莪術,加二花、連翹。
治療效果
治療72例殘余結石並發急性膽系感染及膽道梗阻。葯後症狀和體征、體溫、化驗正常,膽道T管造影結石消失20例,好轉29例,無效23例。
按:本方系姚育修經驗。曾刊於《中醫雜志》1984年第5期。
2 號方
治療方法
方葯:①加減大柴胡湯 柴胡12g,大黃20g(後下),黃芩、芍葯各10g,木香、枳殼、鬱金各15g,芒硝6g(沖服),金錢草30g。加減法: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等;熱象重者,加雙花、地丁等;舌苔厚膩,加藿香、佩蘭等。②加味四君子湯:黨參、白術、茯苓、當歸各20g,丹參15g,大棗7枚,甘草6g。以上均為水煎服。方①服葯6~10天為1療程,間歇1~3個月後行下一療程治療,在間歇期間服方②。在服用方①時,大便每日3次左右,注意篩洗大便結石。
治療效果
治療26例。排石18例,未排石8例。服方①最少者87劑,最多250劑。
按:本方系張志聖經驗。曾刊於《中醫雜志》1984年第5期。
3 號方--大黃丸
【葯物組成】大黃粉90g,鬱金粉、火硝粉各60g,金錢草粉、生雞內金粉、梔子粉、廣木香粉各30g。
【治療方法】以上葯粉和勻,水泛為丸。每日3次,每次6~16g,飯後30分鍾用溫開水送服。每15天為1療程,中間休息1周,繼續下個療程的治療。症狀發作期可加大劑量,以每日大便3~5次為宜,不加用其他葯物,但可用支持療法,如失水者輔以補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適應病症】膽道術後殘余結石。
【臨床療效】用大黃丸治療膽道術後殘余結石30例。結果:排石22例,佔73%;其中排盡10例,佔33%。未排石者8例,佔26%。服葯最多者24療程,最少2療程,平均18.5療程。停葯2年未見復發者,可每年服葯2~3個療程以預防結石復發。
【經驗體會】膽道殘余結石往往需經多次手術,難度較大,故採用非手術療法,運用中葯以提高療效,乃一非常有意義的研究課題。本組病例以功可清熱利濕、排石止痛的大黃丸為主,臨床證實有較好的療效,同時對於未復發者尚有「已病防變」的作用。通過臨床觀察,瀉下通腑當為本病的主要治法,其中大黃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服葯量以每日解稀便2~3次者為佳。
【方劑來源】周書望:大黃丸治療膽道殘余結石30例。《湖北中醫雜志》,(1):13,1991。
4 號方--大黃二金湯
【葯物組成】生大黃10g,鬱金、枳殼各12g,金錢草30~60g。
加減變化:氣郁型者枳殼用20~30g,加柴胡、木香;血瘀型者鬱金用20~30g,加丹參、紅花、桃仁;濕熱型者大黃用20~30g,加茵陳、虎杖、黃芩;寒濕型者換用熟大黃3~6g,加乾薑、蒼術、白術、草果,若寒甚者再加制附片。
【治療方法】水煎,每天1劑,煎2次,分2次服。
【適應病症】膽道術後殘余結石。
【臨床療效】臨床以本方並隨症加減治療膽道術後殘余結石患者24例。其中,經治療症狀體征完全消失,排出結石者15例,症狀體征緩解者7例,中轉手術者2例。總有效率為91.7%。
【經驗體會】目前,用於治療膽道術後殘余結石的葯物頗多。而本方所用葯物皆根據現代葯理研究結果擇選。如大黃、鬱金、金錢草均能消炎利膽,促進膽汁分泌;枳殼有收縮膽囊,擴張膽管等作用,有利於排石。四葯合用,既能消炎利膽,又能排石止痛,故臨床收效滿意。不過,本方中的大黃無論是用於何種類型的患者,均不可輕易減去。因其在消炎利膽,排石止痛中起主要作用,是本方的關鍵核心葯物。但可根據病情增減其量。
【方劑來源】唐茂清:大黃二金湯治療膽道術後殘余結石。《四川中醫》,(1):31,1986。
5 號方--利膽排石湯
【葯物組成】金錢草、茵陳、萊菔子各30g,黃芩、厚朴、芒硝各15g,生大黃20g(後下),香附、三棱、莪術各12g。
加減變化:氣滯明顯去黃芩、芒硝,加柴胡、鬱金;膿毒型去三棱、莪術,加金銀花、連翹(或敗醬草)。
【治療方法】水煎服,每日1劑。出院後繼續長期堅持服用本方,有助於提高或鞏固療效。
同時亦可採用以利膽排石湯為主的「總攻排石療法」:
①帶膽道T管組:病例均系經膽道T管造影證實為肝膽管多發殘余小結石患者,以中葯總攻排石為主,輔以膽道沖洗及膽區叩擊等進行治療。程序規定如下:上午7點服利膽排石湯1劑;8點從T管注入1%賽羅卡因20~30ml;8點10分從T管注入石蠟油20ml;8點20分口服33%硫酸鎂10~20ml;8點30分口服0 5%稀鹽酸10~20ml;8點35分從T管緩慢注入加有100mg氫化可的松的生理鹽水(溫)500~1000ml,至有發脹感時夾T管;8點45分叩擊膽區部位(右季肋部和背部);8點50分原地跳躍;9點吸入亞硝酸異戊酯1支;9點5分叩擊膽區部位,並用生理鹽水沖洗T管;9點10分夾T管,並電針膽俞(右)、足三里(雙)0.5~1小時。每周治療3次,6次為1療程。
②已拔除膽道T管組:對已拔除膽道T管的患者,治療程序安排如下:上午8點30分服利膽排石湯1劑;9點飲果汁水;9點30分肌注嗎啡5mg;10點吸入亞硝酸異戊酯1支;10點15分口服33%硫酸鎂20ml;10點20分口服0 5%稀鹽酸20ml;10點25分進脂肪餐(膽囊已切除者可免);10點30分電針膽俞、足三里穴(方法要求同上)。治療次數及療程同「帶膽道T管組」。
【適應病症】膽道術後殘余結石。
【臨床療效】以利膽排石湯為主,或配合總攻排石療法,治療膽道術後殘余結石共113例。結果:①單純口服利膽排石湯組72例,臨床治癒(症狀和體征完全消失,體溫和化驗檢查均正常,大便中曾找到結石,膽道T管造影結石消失)20例,佔27.8%;好轉(症狀緩解,體溫及化驗檢查正常或接近正常,仍有輕度體征)29例,佔40.3%;無效者23例,佔31 9%。②總攻排石療法帶膽道T管組共21例,結石排凈者10例,佔47.6%;結石未排盡者4例,佔19.1%;無效者7例,佔33.3%。排石率為66.7%。③總攻排石治療已拔除膽道T管組共20例,結果8例排出結石,佔40%。
【經驗體會】治療膽道術後殘余結石,其經驗是:通里攻下為先導,清熱解毒不可少,理氣開郁要及早。實驗證明,不少攻下葯除有通便瀉下、減少毒素吸收、恢復腸道功能等作用外,還能促進膽汁的分泌,緩解奧狄氏括約肌痙攣,有利於膽道結石的排出和膽道梗阻的解除。其中大黃的作用為最強。
總攻療法以利膽排石湯為主,初步證明對促進膽汁排泄、消退膽管炎症、減輕肝膽組織水腫、軟化括約肌疤痕以及促使結石下移排出等方面均有良好作用。本組結石排出率為66.7%,排盡率為47.6%,較國內其他報告為高,似與採用上述措施有關。單純口服利膽排石湯也可排出部分結石,但效果不如總攻排石療法高。此外,對於單用手術取石的患者,手術前後長期服用本方,有利於泥沙樣結石的排出,並可防止其新生,對減少結石殘留或復發,具有良好作用
❺ 感染科課題怎麼做
(一)選題
1.課題來自哪裡?
2.選題的一般原則
科學性:要有理論基礎和事實依據,必須符合科學原理;預期結果要合理;研究方法要正確嚴謹。
可行性
創新性
3.選題的一般過程
(1)明確方向——發現問題
(2)濃縮范圍——經驗分析
(3)提示焦點——形成課題
4.選題的注意事項
(1)選題宜小不宜大
(2)選題應結合實際。選題要有新意。
(3)選題要考慮研究者的優勢,與自身工作相結合,與研究者的能力相適應。
(二)申報課題
申報課題,也就是設計研究方案,是如何進行課題研究的具體設想,是開始進行課題研究的工作框架,是如何進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保證研究順利進行的必要措施;使研究具體化的中心環節;是研究成果質量的重要保證;有利於檢查和自我檢查;有利於協作研究。一般上級部門開展的課題研究都附有課題申報表。
1.課題申報表(課題研究方案)組成:
(1)課題的表述與界定:課題的名稱或題目必須明確表述所要研究的問題,要體現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如「初一政治自學輔導教學的實驗研究」。
(2)研究的背景、目的、意義:
研究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研究。
研究目的意義:即為什麼要研究、研究的價值是什麼、解決什麼問題,包括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外在目標(目的)、內在目標目的——學生發展)。
研究綜述:本課題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問題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
(3)研究范圍:對研究對象的總體范圍的界定;對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對關鍵概念的界定。
(4)研究內容: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提不出具體的研究內容,就無法研究。
(5)研究方法:
①注意事項:注意多種方法的使用;方法要寫詳細些;不能濫用方法
②主要方法:
行動研究:
實驗研究:
個案研究:
調查研究:
文獻研究:
(6)研究對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研究結果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7)研究程序(步驟):研究的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
第一階段(准備階段):收集資料、開題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8)預期成果的形式:①論文、研究報告、著作等;②學生變化
(9)研究成員(及負責人、分工)
(10)經費預算及其他所需條件
2.填課題申報表(立項論證)
3.填寫課題申報表的注意事項
(1)認識填寫申報表的重要性。是成功的一半,不能應付。
(2)一式幾份,要自己留一份,最好在電腦中保留一份。
(3)核心是目的意義、研究步驟、研究內容方法。
4.我的課題申報表
(三)開題論證
1.開題論證的含義、意義
2.開題報告的撰寫方法
3.與立項論證(申報課題)區別
4.召開開題論證會
(四)實施研究
1.重視理論學習和理論的指導作用
2.重視選擇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的特徵:
⒈為行動而研究
為行動研究指出了行動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不是構建系統的學術理論,而是解決實踐工作者所處的情境遇到的問題。研究目的具有實用性。問題的解決具有即時性。
⒉在行動中研究
在行動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行動研究的環境就是實際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並非是經過特別安排的或控制的場景。行動研究的研究過程,即是實際工作者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種行動的表現,也是實際工作者學會反省、問題探究與問題解決能力的過程。
⒊由行動者研究
由行動者研究指出了行動研究的主體是實際工作者,而不是外來的專家學者。專家學者參與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見與咨詢。是協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體。
3.重視資料的積累
(1)收集和學習與課題相關的背景資料:對研究對象進行前測、後測的統計資料要收集;與課題相關的理論、概念的界定和相關研究動態的資料要收集;自身學習和研究的過程資料要記錄和收集;對材料進行分類歸檔;進行跨學科的學習和收集資料。
(2)經常撰寫研究過程中的體會與論文
(3)收集與整理課題研究中的典型案例:一定數量的典型教例;學生發展變化的典型材料。
(4)及時收集研究過程中取得的成效憑證:學生變化發展的材料;教師教學水平變化材料。
(5)要有一本研究過程的大事記。
4.重視利用電腦和網路工具;
5.我的研究過程
(五)總結和推廣階段
1.整理相關資料;撰寫報告或論文;
怎樣撰寫結題報告
①題目:清楚、准確地呈現研究的主要問題;有時可加副標題。
②前言(有時用「問題的提出」):表明研究的目的;說明選題的依據、課題價值與意義;目前國內外研究成果、現狀、問題、趨勢;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理論框架。字數不宜多、表述要具體、清楚。
③方法:對方法進行說明,主要考慮:對課題進行界定;研究目標;研究程序、步驟;所使用的方法及其說明(實驗法還需要解釋假說)。
④具體操作:
⑤結果
說明:學生日記、作業、自己觀察記錄、體會感受、家長教師學生反饋等來說明和獲得結果。
呈現方式:用文字或圖表、數據、案例來分析;用邏輯或統計的方式來呈現結果。
注意事項:結果一定是自身或成員獲取的;要定量與定性結合;資料翔實、文字簡明。
⑥討論:
結果是否與目標一致?為什麼一致或不一致?
對結果進行理論上的分析和論證;
找出優劣、得失,進行討論;
提出有待深入的問題進行討論。
⑦參考文獻及附錄。
我的結題報告
怎樣撰寫論文
我的研究論文
2.鑒定(使研究成果得到認可)
3.應用和推廣階段
❻ 華中農業大學腎結石研究成果
近日,從我校蛋白質組學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負責人、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何正國教授領銜的課題組在抗擊結核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他們構建了一個在常規條件下對結核分枝桿菌的功能基因進行方便安全研究的遺傳操作平台,並發現了一個可能在結核病原潛伏感染及耐葯性突變產生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基因WhiB-3。相關成果已以「Dissecting Transcription Regulatory Pathways Through a New Bacterial One-hybrid Reporter System」為題,於2月18日在國際著名學術雜志《基因組研究》(Genome Research)上在線發表。該成果由我校研究人員獨立完成,文章通訊作者為何正國教授,第一作者為生科院2006級本碩連讀研究生郭曼曼。
《基因組研究》雜志由國際知名的冷泉港實驗室出版社於1995年創辦,屬於國際性同行評審性月刊。該期刊關注所有物種的基因組研究,並刊登提供或有助於以基因組為基礎的生物過程分析的研究文章,2007年SCI影響因子為11.2。
曾經蔓延全球的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通過空氣傳播感染人或動物而引起的,20世紀因醫葯事業的進步而消退。但是已被大多數人淡忘的肺結核近年來又「死灰復燃」,成為目前死亡率最高的人獸共患傳染病,每年導致全球150-200萬人死亡,並對農業造成了巨大損失。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球結核病進入緊急狀態」,呼籲採取緊急措施加強對結核病的防制。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已經大大加強了對結核病原的研究,2008年,我國還專門啟動了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專項。在張啟發院士、陳煥春院士等專家的呼籲和支持下,我校也於2007年成立了蛋白質組學研究中心,專門針對包括病原微生物、農作物等重要對象在內的蛋白組及代謝組學開展高水平研究。
據介紹,結核病原的研究一直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結核分枝桿菌生長極其緩慢,遺傳操作不方便;另一個是它具有很強的感染致病能力,對研究人員健康存在威脅。因此,特別需要建立一個能在常規實驗條件下方便安全地研究其功能基因的新技術。在這項研究中,何正國教授的實驗室建立了一個新型的細菌單雜交報告系統,能夠在大腸桿菌中方便地研究DNA復制蛋白或轉錄因子與靶DNA之間特異性的相互作用。利用該系統,他們已經發現了100多個以前不知道功能的轉錄因子可能直接參與調控結核分枝桿菌的潛伏感染過程。特別是,一個名為whiB-3的基因被首次發現能廣泛調控結核分枝桿菌多個致病基因的表達,這暗示該基因可能在結核病原潛伏感染及其耐葯性的產生中發揮關鍵作用。
《基因組研究》雜志聘請的三位世界同行專家不約而同對該研究予以充分肯定。他們認為該研究成功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遺傳操作平台,新發現的功能基因在臨床方面應用前景廣闊,研究成果具有廣泛的重要性。何正國教授介紹說,由於新發現的基因極有希望成為抗結核新型葯物靶標,具有明顯的葯物應用潛力,相關發現最近已經申請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❼ 如何理解泌尿系結石、感染及梗阻三者之間的關系
有梗阻的膽結石和泌尿系結石是最好治療的,用中葯就可以治療好的。
❽ 感染性腎結石如何進行診斷
感染性結石除有通常腎結石的表現外,還有它自身的特點。感染性結石生長快,常呈大鹿角狀,X線平片上顯影,常伴有持續的或反復發作變形桿菌等致病菌的尿路感染史。
❾ 感染性結石 能夠根治么
可以啊,通過碎石排出後也就好了, 另外,你那的水可能有問題,有些地方的水礦物質太多,使那裡的人都易得結石 我父親去年剛做的手術 排出來 現在很好啊 要多吃木耳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