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科學計劃
A. 冀教版五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性活動.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數,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1、知識方面,劃分為四個教學單元:
《生物與環境》單元,通過對綠豆種子發芽和生長,蚯蚓的選擇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環境的關系。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態群落中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和食物網,並通過對生態瓶的製作、觀察,探究生態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關系。通過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認識到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光單元引領學生們觀察光的傳播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接著指導學生認只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系。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系。最後通過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結實合運用相關知識。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單元教學內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識地球表面總的地形地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地形及特點;二是地形地貌變化及發生原因。讓學生知道是地球內部的運動,是太陽、流水、風、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運動和力單元內容光煥發分為四部分,讓我們了解重力、彈力、反沖力,讓學生用這些力作動力使小車運動起來,並研究動力的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系。第二部分學習測量力的太小,認識力的單位,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備。第三部分認識摩擦拭力,研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第四部分動手實踐,設計和製作一個小車。
2、能力方面
實驗能力:實驗操作方法,對比實驗,模擬實驗.
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製作能力,創造能力.
3、德育方面
(1)通過講述我國的珍稀生物,我國古代在天文科學方面的成就,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通過自然知識的教學使學生體會到自然變化是有規律的,人可以了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3)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科學態度和創造精神。
教學重點:
從上學期開始,學生對實驗非常感興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所以本學期的重點是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
各單元都要求學生親身經歷過程,這一過程也將延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如何引導學生展開主題研究,進行饒有興趣的研究,是本學期的難點。
四 、相關措施
1、根據自然學科的特點和高年級學生的特點,自然課仍然要加強直觀,重視課本上的圖畫和實踐操作.
2、重視指導學生認識各種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變化規律和原因.
3、不同的課型用不同的教學思路。如探究各種自然變化規律,原因的採用「問題――觀察實驗――思考――結論――應用」或」「問題――假設――觀察實驗――結論――應用」的結構;以培養學生技能為主的課多採用「認識構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復練習」的結構。
4、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加強與生活生產社會的聯系。
5、注意發展兒童智力,培養能力。
6、注意與其它年級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
五 基本活動: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六、教學進度:
周次 起訖月日 教學內容 教時 執行情況
1 8月30日至
9月6日 1.1種子發芽的實驗
1.2種子發芽的實驗
2
2 9月10日至
9月14日 1.3觀察綠豆芽的生長
1.4蚯蚓的選擇
3
3 9月16日至
9月20日 1.5食物鏈和食物網
1.6做一個生態瓶
1.7改變生態瓶 3
4 9月22日至
9月26日 1.8維護生態平衡
2.1光和影
2.2陽光下的影子 3
5 10月1日至
10月5日 國慶節放假
6 10月6日至
10月12日 2.3光是怎麼傳播的
2.4光的反射 3
7 10月15日至
10月19日 2.5光與熱
2.6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
2.7做個太陽能熱水器 3
8 10月22日至
10月26日 2.8評價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
3.1地球表面的地形 3
9 10月22日至
11月2日 3.2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
3.3堅硬的岩石會改變模樣嗎
3
10 10月22日至
11月2日 3.4土地壤中有什麼
3.5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3
11 11月5日至
11月9日 3.6什麼樣的土地容易被侵蝕
3.7河流對土地的作用
3
12 11月12日至
11月16日 3.8減少對土地的侵蝕
4.1我們的小纜車
3
13 11月19日至
11月23日 4.2用橡皮筋作動力
4.3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 3
14 11月26日至
11月30日 4.4測量力的大小
4.5運動與摩擦力 3
15 12月3日至
12月6日 4.6滑動與滾動
4.7運動與設計 3
16 12月10日至
12月14日 4.8設計製作小賽車 3
17 12月16日至
12月21日
18 12月24日至
12月26日
19 12月31日至
1月4日
B. 急求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復習計劃
一、復習目標:
1. 通過復習,進一步突破教材重難點,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有效地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 對課文重難點知識進行梳理歸類,通過教規矩和方法,培養自己復習的能力和主動復習的良好習慣。
3. 對教學中掌握不好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幫助牢固掌握新學知識。
4. 講練結合、精講精練,輕負擔、高質量。注重能力培養,使得喜歡學語文、會學語文。
二、復習內容:
本冊八個單元32篇課文,其中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5篇,8次習作訓練和8個語文園地。
三、復習要求
1、復習鞏固本冊要求學會的200個生字和會認的200個生字,會使用字典、詞典,有一定的識字能力。
2、熟練掌握音序和部首兩種查字典的方法,能在字典中選擇恰當的意思。
3、在復習過程中,應注意語言的積累,進一步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語文園地」中滲透語文課外知識的題目,應注意復習鞏固。
4、復習檢測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不同的語氣,能背誦或默寫指定的課文內容。
5、本冊閱讀訓練重點「理解內容,體會感情;領悟表達的方法」,應復習強化,能遷移運用。
6、口語交際的復習,要求能認真傾聽別人說話,了解主要內容,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做到語句完整通順,說話有禮貌。
7、習作的復習訓練,要注意激發自己對生活的熱愛,調動自己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重點在打開思路,不拘形式自由表達。寫真要實,寫想像要放,使自己無拘無束地放開來寫。
8、在復習過程中,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憑借教材,進一步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感情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培養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從小樹立為祖國刻苦學習的思想;培養自己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愛美的情趣。
復習形式:
9.先進行分類復習,再進行歸類復習和綜合復習。
10.加強課外積累,增強閱讀能力。
11.多閱讀一些課外書,從而幫助自己提高寫作水平。
12. 復習200個字,基本上能做到准確地拼讀音節;復習鞏固詞語盤點中的詞語,採用競賽的形式,激發自己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