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科學地發展

科學地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3-11 22:21:38

❶ 什麼是「科學的發展」

我認為,科學的發展就是順延上一個科學成果,並對其進行再分析再研究,這一切都是基於人類對事物的好奇心與對自身發展的渴望。
而所謂的倫理道德,是千百年來人們相互傳承相互承認的一個不必強調的規則,如果有人願意理解成「潛規則」也無可厚非,因為這是基於正常的人類情感所產生、延續、發展的規則,不可能像法律一樣明文規定,一切都是以人類本身思想道德的層次作為評判標准。
而科學的發展則必須需要倫理道德的約束。因為科學本身並沒有情感,一切科學的研究都是不摻含情感的學術研究,而一旦脫離了人這一主體用思想的評判,將可能變得異端危險與可怕。
請諸位試想一下,如果科學發展到可以完全克隆一個人,一個你,那麼你應該怎麼稱呼從你身上提取細胞所完成的這個你?是父子?還是兄弟?而假如人類終於有一天利用人憑空製造的核算與蛋白質製造了人,那麼諸位真的認可那是人么?如果承認,那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憑空捏造的生物出於人類之手而並非生物上的傳宗接代,如果不承認,那種生物卻又是擁有人的情感,人的思維方式。
以上的猜測可能被在座的諸位認為是天馬行空,但請諸位留意一下,為什麼覺得這是天馬行空,幾乎不可能?正是因為我們的思想,這種我們堅信的倫理道德在鄭重宣告那是不對的,那種科學是冷血的、瘋狂地、毫無人性的,所以科學的發展只有倫理道德的約束,才能避免這種冷血瘋狂毫無人性的科學成果,真的發生在你我之間

❷ 如何科學地發展孩子的大腦呢

不同的人大腦能力強弱是不同的,其中一部分是先天決定的,由父母流傳下來的基因決定,而另一部分則是由後天決定的,可以通過訓練來提升大腦的各項能力。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大腦正處於發育之中,可塑性也較高,家長可以趁早開始引導孩子進行腦力訓練,以下方法可以供參考

專注力

相比於成年人,小孩子活潑好動,專注力會相對弱一些,但這也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們大可不必刻意抑制孩子活潑好動的性格,只需要訓練孩子在應該專注的時候保持相對長一些的專注時間。家長們可以使用舒爾特訓練法:從3*3的格子開始,在九個格子里亂序寫入1~9九個數字,讓孩子從1開始依次找到九個數字,記錄找完的時間。時間越短則說明孩子專注力越強,之後可以陸續增加難度:4*4、5*5等格子,長期訓練可以讓孩子擁有較高的專注力。

總之,家長應該帶著孩子在“玩”中訓練和發展腦力,讓孩子有興趣、想參與,這樣的腦力鍛煉才是有效的。

❸ 科學技術的發展

人類跨入21世紀,世界發生了多少驚人的變化。在人們為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欣喜之餘,又經歷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災難。除了對高科技特別是生物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恐慌之外,戰爭和疾病似乎直接將人類帶到了地獄之門。
2003 年SARS的流行,包括對SARS的所有猜測,都直接和人們日益關注的全球問題相關聯: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對生物危害的檢測、評價、監測、防範和治理的科學技術體系,是研究各種生物因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應用已有的理論知識,技術、工程設計和設備等,防止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實驗室和環境受到具有潛在傳染性的物質和生物毒害物質的危害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生物安全問題至少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傳染病的巨大危害
傳染病包括人、動物、植物傳染病,尤其是人類傳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問題,傳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我國,傳染病仍然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國家安全。SARS的流行是一個強有力的證明。另外肝炎、結核、流感等傳染病每年仍在全國部分地區、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流行或暴發。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潛在威脅
20 世紀整個國際社會為禁止生物武器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進展。然而,進入21世紀,生物武器的潛在威脅卻已大大增加,一些國家和地區可能仍在繼續研製和發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潛在威脅,以美國「炭疽事件」為標志的生物恐怖對國際安全已經構成了現實威脅。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主任袁國勇是首位分離出冠狀病毒,並發現冠狀病毒變種是SARS病原的學者。SARS病毒屬於RNA病毒,這種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與其他病毒基因進行重組,進而變成為新病毒。而且許多實驗結果也顯示,以這改變方式產生的新病毒,毒性會比親代病毒更強。許多動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冠狀病毒,而這種病毒又很容易出現變種,極具危險性。因此,袁國勇認為SARS病毒很有潛質,成為除了天花以外製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技術的負面作用
生物技術的負面作用主要表現為:一是人們在開發利用生物技術時,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安全問題。正如目前廣受關注的各類轉基因活生物體環境釋放後對生物多樣性所構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葯物、疫苗,轉基因食品,基因治療等都可能存在類似問題。生物技術的誤用以及生物技術的非道德應用也可能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體細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
生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
從生物安全的角度來講,外來物種的入侵、生物資源的流失有可能給國家利益造成巨大損害。轉基因生物體環境釋放對生物多樣性帶來很大威脅。
微生物學實驗室的安全隱患
較其他理化實驗室或其他各類實驗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是一個特殊的實驗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個人以及與其接觸的周圍環境,都存在很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響身體健康的危險。微生物實驗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僅可以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感染,也可造成環境污染和大面積人群感染。國內外實驗室意外感染的事故並不少見,嚴重者不得不宰殺成千上萬只實驗動物,甚至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死亡。
目前隨著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生物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整個國家、整個世界政治、經濟、安全與和平的大命題。近年來,特別是美國「炭疽感染事件」後,生物安全問題備受國內外關注,生物安全術語也經常見諸於政府或非政府組織文件,見諸於各類媒體。SARS的全球流行無疑會使全世界各國更加關注生物安全問題,並將其作為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
佳作示範
現代科學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世界的面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豐足的衣、食,舒適的住、行,千百年來一直是人類最基本的追求。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願望逐步變成現實,讓人們的生活跳動科技的音符。
壽命變「長」了
1900年全世界人均壽命僅為45歲,而今天這一數字正提高到66歲。聯合國人口署已經把老年人的年齡界限定在「85歲以上」。人類壽命的大幅度延長,得益於20世紀醫學的迅猛發展和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
嬰兒出生不久就要被接種卡介苗,1921年起進行人體試種的這種疫苗,消除了結核病的陰影。青黴素、乙肝疫苗、心臟起搏器、避孕葯、器官移植、人造器官、顯微外科、心電檢測、超聲波診斷、核磁共振診斷、斷層掃描成像(CT)……這些今天看來很平常的發明和技術都是20世紀的重大醫學成就。我國科學家在上海試驗的轉基因牛、羊,使人類看到了「動物葯廠」的曙光。試管嬰兒,克隆羊的問世,使人類生命之火越燃越旺。
在人類獲得基因組的全部序列後,人類遺傳密碼的破譯將進入全新的信息提取階段。重大疾病基因將被發現,一些危害生命的疾病將會有希望治癒。
世界變「小」了
21世紀,信息技術將會從微電子向高集成度、低功耗、低成本方向發展,計算機向超高速、小型化、並行處理、智能化方向發展,通信技術向光纖化、數字化、綜合化、網路化方向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從事商務活動、交流、娛樂、學習,甚至工作的基本方式。
科技的發展使人類突破時空的約束,地球成了人類的村落。從公路到鐵路,從水運到空運,運輸工作的進步徹底變革了人們的出行方式。1903年,萊特兄弟用木頭、電線、布料製作的飛機實現了首次飛行。飛行時間雖然只有短短12秒,卻是一次劃時代的事件。今天,日新月異的飛機製造技術,已可以使人們在24小時之內飛到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
在過去一百多年裡,無線電、網路技術等的發展,使信息插上了光速的翅膀。從電話到電報,從收音機到電視機,從移動通信到傳真機,猶如中國古代傳說中的 「千里眼」和「順風耳」,使人類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更為方便。你坐在家裡的電腦前輕點滑鼠,遠在萬里之遙的友人,便可以在瞬間收到你發去的電子賀卡。在昔日李自成屯兵養馬的陝西商洛山區,如今農民已經通過互聯網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人類在突破空間約束的同時,也開始突破時間的約束。錄音機、攝像機、錄像機、激光唱機和數字音像設備的發明,使得我們可以把自己的音容笑貌留給後代,我們也可以耳聞目睹先輩們的風采。
勞動變「輕」了
科技解放了全人類,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將越來越多的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電子計算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從人腦的計算到電腦的計算,人類創造了「人腦創造電腦,電腦促進人腦」的奇跡。在第一台電腦投入運行後的10年間,它的運算量估計比有史以來人為大腦所有運算量的總和還要多。現在,計算機漢字輸入問題已經得到根本解決,無數中國人可以使用漢字在計算機和互聯網上自由馳騁。
科技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巨大貢獻日益證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據估計,以科技為核心的知識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20世紀初為5%~20%,而目前這一比例在一些發達國家已上升到80%左右。
文明變「綠」了
21世紀,人們將會吃上大量綠色食品,而無須擔心農葯和化肥的污染,因為生物技術的應用可創造出生物殺蟲劑、除草劑和生物肥料。此外,轉基因技術還可把抗寒、抗病、抗蟲害的外源性基因植入農作物中,解決蟲害、草害等問題,同時也有效地保護環境。不僅如此,生物技術將使抗寒、抗旱和抗倒伏等品質優良的作物大量出現,從而提高產量,滿足人們的需求。
生物技術用於環境保護也將大顯身手。首先克隆有完全相同基因的樹林,可以使因濫砍亂伐、火災等原因而被破壞的森林迅速恢復。而且像克隆綿羊多利那樣的生物克隆技術還可以用於拯救瀕於滅亡的珍稀動物,如大熊貓等。
1999年6月,出席世界科學大會的兩千多名代表發表了宣言,這意味著全世界科學家和科技決策者向全人類做出了庄嚴承諾:科學要對人類的未來負責,要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要紮根於社會並服務於社會。
人類無比光明的未來並不是靠守株待兔就能實現的。這需要我們進行理智的思考和選擇,需要我們付出心血,需要我們做出犧牲。面對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面對資源的大量浪費,面對科技發展對倫理道德造成的沖擊,人類開始覺醒了:科技發展需要正確世界觀的指導,必須選擇一條科技、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互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構建綠色文明。

❹ 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哪些

科技給人們帶來的變化太多了。像最早火葯的發明,使人類能劈山開路、架橋、建築,帶動了各項事業的發展,軍工也得到迅速發展; 造紙和印刷技術的問世,人類有了書寫條件,推動了人們文化、藝術、語言、科技、經濟等等的廣泛交流; 指南針的發明,促進航海、貿易的發展,完成了地理大發現,使人類認識了地球;現在的雜交稻、超級稻的科技成果,提高了糧食產量,解決了世界上人口的吃飯問題;像神五、神六…這些太空梭幫助宇航員登上月球、探索火星、在太空中漫遊;人造衛星為我們提供了衛星雲圖和天氣預報,還能轉播電視信號;機器人能做許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如潛入深海考察,闖入火場救人;磁懸浮列車速度特別快,給人們出行節省了時間;人們利用原子能來發好多好多的電…
類還發明了許多對我們有用的物品,如:電話、電腦、電視等等,這些物品使人們很方便干一些事情。比如說電話:兩個人遠隔千山萬水,可是只要拿起聽筒,撥幾個號碼,不用花幾分鍾,就能聽到對方的聲音,進行語言交流,這就是電話給人類帶來的奇跡。有了電話還不夠,人類又發明了電腦,電腦比電話還好,電話只能聽到對方的聲音,而電腦則又可以進行文字溝通,還可以視頻對話,能夠看見對方。如果有什麼節日,發一個E-mail,幾秒鍾對方就能收到,既可以節約紙張,還可以快速讓別人收到……科技發展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質量!」
在20世紀,人類發明了許多對我們有用的物品,如:電話、電腦、電視……,這些物品使現代人類很方便干一些事情。

❺ 科學的發展給人類和地球帶來了哪些傷害

科技發展為我們的確帶來不少便利,但事物一分為二,我們不能忽視科技發展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日益增加.這里你可以列舉環境污染、資源浪費、氣候惡劣等這些.
1科技發展並不等同於科學發展.為什麼現在大力宣傳科學發展,就是要讓大家懂得可持續的良性發展而非一味追求科技進步而不考慮其他負面影響的片面的發展.2科技發展的成果的確豐富了大家的生活.但是有些科技的發展卻對人類的生存造成了威脅.例核技術在軍事方面的運用、不科學的化工生產、有害氣體及污水的大量排放.因此要制定措施制約當今飛速的科技發展.讓之變為人魚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的科學發展.

❻ 自然科學發展史是怎樣的

是這樣:
近代自然科學發展史
自然科學發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學發展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它依據歷史事實,通過對科學發展歷史過程的分析來總結科學發展的歷史經驗並揭示其規律。在漫長的自然科學發展史上,近代曾出現了三次嚴重的危機,並由此也帶來了三次重大的突破,從而推動自然科學向前進一步發展。

近代自然科學是以天文學領域的革命為開端的。天文學是一門最古老的科學。在西方,通過畢達哥拉斯、柏拉圖、喜帕恰斯、托勒密等人的研究,已經提出了幾種不同的理論體系,成為一門最具理論色彩,又是提出理論模型最多的一門學科。同時,天文學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人們種田靠天、畜牧靠天、航海靠天、觀測時間也靠天,這就必然會有力推動天文學的發展。然而,天文學在當時又是一門十分敏感的學科。在天文學領域,兩種宇宙觀,新舊思想的斗爭十分激烈。特別是到了中世紀後期,天主教會還別有用心地為托勒密的地心說披上了一層神密的面紗。硬說地球處於宇宙中心,證明了上帝的智慧,上帝把人派到地上來統治萬物,就一定讓人類的住所??地球處於宇宙中心。這種荒唐說法被當作權威加以崇信之後,托勒密的學說就成為不可懷疑的結果而嚴重阻礙著天文科學的進步。然而,地心說基礎上產生的儒略歷在325年被確定為基督教的歷法後,它的微小誤差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已經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同觀測資料大相徑庭。葡萄牙一位親王的船長曾說:「盡管我們對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們發現,事事都和他說的相反。」托勒密體系的錯誤日益暴露,人們急需建立新的理論體系。當時,文藝復興正蓬勃開展,它不僅大大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同時也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適應時代要求,他從1506年開始,在弗洛恩堡一所教堂的閣樓上對天象仔細觀察了30年,從而創立了一種天文學的新理論--日心說。1543年,哥白尼公開發表《天體運行論》,這是近代自然科學誕生的主要標志。日心說的提出恢復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來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學界和思想界,動搖了封建神學的理論基礎,是天文學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這一時期,自然科學的發展成就輝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從宏觀上看,科學發展是落在生產技術的後面。例如,鍾表在實踐中已廣泛應用,但人們並不懂得由哪些因素決定著鍾表運動的周期;在戰爭發射了無數的子彈和炮彈,卻搞不清怎樣才能把彈道計算出來,命中率如何提高。從微觀上看,古典力學的發展比較完善。在天體力學中,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橢圓定律、面積定律、周期定律);1632年,伽利略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1687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系統論述了牛頓力學三定律(慣性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加速度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這些定律構成一個統一的體系,把天上的和地上的物體運動概括在一個理論之中。這是人類認識史上對自然規律的第一次理論性的概括和綜合。但這一時期其他學科還很落後,主要是在收集材料,積累經驗,進行分門別類的初步整理。例如,18世紀,瑞典生物學家林耐就曾致力於對植物的分類,他寫了《自然系統》一書,使雜亂無章的關於植物方面的知識形成了完整的系統。在化學領域,英國科學家波義耳把嚴密的實驗方法引入化學,他被稱為近代化學的創始人。德國科學家斯塔爾提提出燃素說來解釋化學反應,燃素說作為化學的理論成果統治了化學界近100年。

科學的發展不是憑空進行,而是必須以已有的科學成果為發展的起點。當時已有的天文學數學知識為力學的發展創造了前提,而力學發展較完善的狀況又促成了哲學史上機械自然觀的形成。因為,從人的認識規律來看,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是從認識簡單事物進而深化認識復雜事物的,認識機械運動是科學認識的第一任務。在科學認識第一階段,暫時把事物看成彼此無關的固定不變的東西進行研究是可以理解的,一旦科學家們把一切高級復雜運動都簡單類比為機械運動,並且把力學中的外力照搬過來,就變成了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機械外因論。他們認為,自然界絕對不變,自然界只是在空間上擴張,展現其多樣性,而在時間上沒有變化,沒有發展的歷史。不變的行星一定始終不變地繞著不變的太陽運行,由於它不承認物質的發展,不能回答自然界的一切從何而來,最後只能搬用神的創造力來解釋,自然科學又回到了神學之中。

1755年,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出版了《宇宙發展史概論》,書中提出了著名的星雲假說。康德的星雲假說能較好解釋太陽系的某些現象。他認為,太陽系以及一切恆星都是由原始星雲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下逐漸聚集而成的。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有生有死,而發展是永無止境的。恩格斯1875年為《自然辯證法》寫的一篇導言中,給予康德的星雲假說極高的評價。說它「包含著一切繼續前進的起點。」因為既然地球是隨著太陽系的形成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那麼,地球上的萬物山川、動物和植物,自然也有它逐漸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如果立即沿著這個方向堅決地繼續研究下去,那麼,自然科學現在就會進步得多。」康德的星雲假說有力沖擊了形而上學的機械自然觀,是繼哥白尼天文學革命後的又一次科學革命。

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這也是近代以來的第一次技術革命。不過,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許多技術發明大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總之,在18世紀中葉以前,自然科學研究主要是運用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等經驗方法達到記錄、分類,積累現象知識的目的。在18世紀中葉以後,由於啟蒙運動的發展,「自然科學便走進了理論的領域而在這里經驗的方法就不中用了,在這里只有理性思維才能有所幫助。」理性思維就是對感性材料進行抽象和概括,建立概念,並運用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提出科學假說,進而建立理論或理論體系。19世紀道爾頓的原子論,阿佛加德羅的分子學說,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以及康德的星雲假說開始都是以假說形式出現的。不過,康德的星雲假說一開始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直到19世紀,由於自然科學不斷揭示出自然過程的辨證性質,才最終在哲學領域敲響了形而上學的喪鍾。

19世紀是科學時代的開始。在天文學領域,科學家們開始論及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在地質學領域,英國的地質學家賴爾提出地質漸變理論。在生物學領域,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孟德爾的遺傳規律相繼被發現。在化學領域,原子-分子論被科學肯定;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並成為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的第一人;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表了元素周期律的圖表和《元素屬性和原子量的關系》的論文。在文中,門捷列夫預言了十一種未知元素的存在,並在以後被一一證實。十九世紀最重大的科學成就是電磁學理論的建立和發展。

在19世紀之前,人們基本上認為電與磁是兩種不同現象,但人們也發現兩者之間可能會存在某種聯系,因為水手們不止一次看到,打雷時羅盤上的磁針會發生偏轉。1820年7月,丹麥教授奧斯特通過實驗證實了電與磁的相互作用,他指出磁針的指向同電流的方向有關。這說明自然界除了沿物體中心線起作用的力以外,還存在著旋轉力,而這種旋轉力是牛頓力學所無法解釋的,這樣,一門新學科??電磁學誕生了。

奧斯特的發現震動了物理學界,科學家們紛紛做各種實驗,力求搞清電與磁的關系。法國的安培提出了電動力學理論。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 ɡ 苡?831年總結出電磁感應定律,1845年他還發現了「磁光效應」,播下了電、磁、光統一理論的種子。但法拉弟的學說都是用直觀的形式表達的,缺少精確的數學語言。後來,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克服了這一缺點,他於1865年根據庫侖定律、安培力公式、電磁感應定律等經驗規律,運用矢量分析的數學手段,提出了真空中的電磁場方程。以後,麥克斯韋又推導出電磁場的波動方程,還從波動方程中推論出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剛好等於光速,並預言光也是一種電磁波。這就把電、磁、光統一起來了,這是繼牛頓力學以後又一次對自然規律的理論性概括和綜合。

1888年,德國科學家赫茲證實了麥克斯韋電磁波的存在。利用赫茲的發現,義大利物理學家馬可尼、俄國的波波夫先後分別實現了無線電的傳播和接受,使有線電報逐漸發展成為無線電通訊。所有這些電器設備都需要大量的電,這遠遠不是微弱的電池所能提供的。1866年,第一台自激式發電機問世使電流強度大大提高。70年代,歐洲開始進入電力時代。80年代還建成了中心發電站,並解決了遠距離輸電問題。電力的廣泛應用是繼蒸汽機之後近代史上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電磁學的發展為這次科技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准備。由於自然科學的新發現被迅速應用於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在歐美國家蓬勃興起。

19世紀,自然科學在多個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物理學中一切基本問題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都已基本上得到解決,科學家們給牛頓力學本來解釋不了的電磁現象虛構了一個物質承擔者--以太。把電磁現象歸結為以太的機械運動,他們認為整個物理世界都可以歸結為絕對不可分的原子和絕對禁止的以太這兩種物質始原。

正當古典物理學達到頂峰,人們陶醉於「盡善盡美」的境界時,卻出人意料發生了一系列震驚整個物理學界的重大事件。首先是邁克耳遜和莫雷為了尋找地球相對於絕對靜止的以太運動進行了著名的以太漂移實驗,但實驗結果卻同古典理論的預測相反;在對比熱和熱輻射的研究中又出現了「紫外災難」等古典理論不可克服的矛盾。古典物理學再次受到嚴重的挑戰,第三次面臨重大的危機。

十九世紀未,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一種能穿透金屬板使底片感光的X射線。不久,貝克勒爾發現了放射性現象。居里夫婦受貝克勒爾啟發,發現了釙、鐳的放射性,並在艱苦的條件下提煉出輻射強度比鈾強200萬倍的鐳元素。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電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傳統觀念,電子和元素放射性的發現,打開了原子的大門,使人們的認識得以深入到原子的內部,這就為量子論的創立奠定了基礎。量子論是反映微觀粒子結構及其運動規律的科學。與此同時,在對電磁效應和時空關系的研究中相對論產生了。相對論將力學和電磁學理論以及時間、空間和物質的運動聯系了起來。這是繼牛頓力學、麥克斯韋電磁學以後的又一次物理學史上的大綜合。量子論和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是促成20世紀科學技術飛躍發展的理論基礎。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是科技發展史上一項劃時代的成就。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的技術發明大都是延長人的四肢與感官功能,解放人的體力,而電子計算機卻是延長了人的腦的功能。它開始替代人的部分腦力勞動,在一定程度上物化並放大了人類的智力,極大地增強了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現在更是廣泛滲透和影響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

當今時代,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群體化、社會化、高速化的趨勢和特徵異常明顯,我們隨時可能面臨新的危機,新的挑戰,只要我們不斷開拓、不斷創新,科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❼ 科學發展帶來的變化

科學發展觀給新疆生態環境帶來巨大變化

高山常青,碧水長流,天空湛藍,人們都生活在綠色家園,這是新疆人民世世代代夢寐以求的。如今,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的重大戰略思想的指導下,新疆人民正用自己的雙手實現著這個千百年來難以實現的綠色家園之夢。

新疆地處歐亞大陸腹地,遠離海洋,降水稀少,屬典型的內陸乾旱荒漠性氣候,荒漠化土地面積佔全區國土總面積的近一半,綠洲面積僅佔4.3%,風沙災害頻繁,生態環境極其脆弱。

新疆的經濟要發展,新疆的生態環境建設也要發展,如何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又保護好原本已非常脆弱的生態環境?只有全面貫徹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協調好社會發展和環境的關系,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才能真正解決好這一對矛盾。

正是因為樹立了科學發展觀,加上黨中央的大力支持,新疆的生態建設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

這些年,新疆大力實施各項生態建設工程,生態環境呈現出改善的趨勢。據遙感監測顯示,到2005年底,新疆有植被覆蓋的區域面積達到109.34萬平方公里,佔新疆總面積的65.96%,較2000年增加了15.8%。第三次新疆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的結果顯示:「十五」期間,新疆荒漠化土地比「九五」時期減少了1.4萬多平方公里。

這固然有新疆正處於歷史豐水期的原因,但起了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新疆實施的各項生態建設工程:植樹造林、圍欄封育、塔里木河生態治理等等 ,這些工程的實施使得新疆植被覆蓋面積總體呈現增加趨勢。

植被覆蓋增加的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防風固沙。和以往相比,「十五」期間,新疆沙塵天氣的發生次數少了,影響范圍和程度也小了。

如今,新疆生態建設的步伐大大加快了。以林業部門為例。「十五」期間的5年,是新疆林業發展史上最快最好的5年,全疆累計完成造林面積達2200多萬畝,是「九五」期間的3.9倍;全疆有12個地州、81個縣市實現了農田林網化,93%的農田得到了林網的有效保護;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等林業重點工程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新疆生態建設取得的成就表現在各個方面。影響新疆生態的幾大根源都已得到有效的治理: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等沙漠的治理日見成效;塔河綜合治理工作、艾比湖的治理也效果顯著。與此同時,各地都在大力整治當地的小環境,和普通老百姓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城市、鄉村的環境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近幾年,人們都能明顯地感到:周圍的樹多了,鳥多了,一些絕跡多年的小鳥又回來了。

❽ 怎樣做到科學地發展城市軌道交通

二、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目前我國正處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時期,城市軌道交通也面臨著新的發展形勢,以為了適應城市發展需要,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需求旺盛。近年來,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未來十年,城市規模將不斷擴大,城市的經濟加大發展,中等規模城市的數量也將迅速增加。

❾ 科學發展的認識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全面發展,就是要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

協調發展,就是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可持續發展,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 提出的時間背景、內容措施,實施情況

2003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並把它的基本內涵概括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
許多學者有著共同的感觸,只要一談到發展,其行為主體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擔當,這是一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主線的社會整體進化,它遠遠超過了「滿足人類生存」這一簡單的道德訴求。由此出發,其合理的順延就逐漸地形成了導致「科學發展觀」產生的源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上世紀90年代就認為:「發展越來越被看作是社會靈魂的一種覺醒」。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發展概念的拓廣為基礎的。

中國發展面臨6大嚴峻挑戰

21世紀,中國的發展進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戰: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總量高峰、就業人口總量高峰、老齡人口總量高峰)相繼來臨的壓力;能源和自然資源的超常規利用;加速整體生態環境「倒U型曲線」的右側逆轉:實施城市化戰略的巨大壓力;縮小區域間發展差距並逐步解決三農問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設和國際競爭力的培育。

所有這些挑戰的消解,其實質都在催促著「如何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這個總主體。上述這些成為嚴重製約中國未來發展的挑戰,也只能在實現國家「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的統帥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核心,緊密地圍繞著兩條基礎主線:其一,努力把握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平衡,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及其關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時,我們必須把人的發展同資源的消耗、環境的退化、生態的脅迫等聯系在一起。其實質就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和諧與協同進化。

其二,努力實現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協調。通過輿論引導、倫理規范、道德感召等人類意識的覺醒,更要通過法制約束、社會有序、文化導向等人類活動的有效組織,去逐步達到人與人之間關系(包括代際之間關系)的調適與公正。歸納起來,全球所面臨的「可持續發展」宏大命題,從根本上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總協調。有效協同「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保障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而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

科學發展觀的運行本質

國家發展戰略的整體構想,既從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環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標出發,也從哲學觀念更新和人類文明進步的理性化目標出發,幾乎是全方位地涵蓋了「自然、經濟、社會」復雜系統的運行規則和「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四位一體的辯證關系,並將此類規則與關系在不同時段或不同區域的差異表達,包含在整個時代演化的共性趨勢之中。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國家的戰略,必然具有十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哲學內涵。面對實現其戰略目標(或戰略目標組)所規定的內容,各個國家和地區,都要根據自己的國情和具體條件,去規定實施戰略目標的方案和規劃,從而組成一個完善的戰略體系,在理論上和實證上去尋求國家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滿意解」。

從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出發,其體系具有三個最為明顯的特徵,其一:它必須能衡量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發展度」,發展度強調了生產力提高和社會進步的動力特徵,即判別一個國家或區域是否在是真正地發展?是否在是健康地發展?是否是理性地發展?以及是否是保證生活質量和生存空間的前提下不斷地發展?

其二,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區域的「協調度」,協調度強調了內在的效率和質量的概念,即強調合理地優化調控財富的來源、財富的積聚、財富的分配以及財富在滿足全人類需求中的行為規范。即能否維持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平衡?能否維持效率與公正之間的平衡?能否維持市場發育與政府調控之間的平衡?能否維持當代與後代之間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

其三,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區域的「持續度」,即判斷一個國家或區域在發展進程中的長期合理性。持續度更加註重從「時間維」上去把握發展度和協調度。建立科學發展觀的論體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徵,即數量維(發展)、質量維(協調)、時間維(持續),從根本上表徵了對於發展的完滿追求。

發展的科學度量,包括三個有機統一的本質反映與宏觀識別

其一,發展的動力表徵: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能力」、「發展潛力」、「發展速度」及其可持續性,構成了推進國家或地區「發展」的動力表徵。其中包括國家或地區的自然資本、生產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總和稟賦,以及對上述四種資本的合理協調、優化配置、結構升級以及對於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積極培育等。

其二,發展的質量表徵: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自然進化」、「文明程度」和「生活質量」及其對於理性需求(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需求)的接近程度,構成了衡量國家或地區「發展」的質量表徵。其中包括國家或地區物質支配水平、生態環境支持水平、精神愉悅水平和文明創造水平的綜合度量。

其三,發展的公平表徵: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對於貧富差異和城鄉差異的克服程度,構成了國家或地區判斷「發展」的公平表徵。其中包括人均財富佔有的人際公平、資源共享的代際公平和平等參與的區際公平的總和。

只有上述三大宏觀識別同時包容在發展進程的不同階段之中,存在的「發展形態」就具有了統一可比的基礎,對於發展的追求才具備了可觀控的和可測度的共同內容。

有效實施科學發展觀的7大主題

1.始終保持經濟的理性增長:在這里特別強調一種「健康狀態」下的經濟增長。它既不同意限制財富積累的「零增長」,也反對不顧一切條件提倡過分增長。所謂健康的增長一般指在相應的發展階段內,以「財富」擴大的方式和經濟規模增長的度量,去滿足人們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約束下的需求。

2.全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它意味著新增財富的內在質量,應當不斷地、連續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結構上要不斷合理與優化外,新增財富在資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來越低;在對生態環境的干擾強度上要越來越小;在知識的含量上和非物質化方面要越來越高;在總體效益的獲取上要越來越好。

3.滿足「以人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圍繞人的全面發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間的不斷被滿足,是一切發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國家、區域的生存支持系統維持在規定水平的范圍之內。通過基本資源的開發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過就業的比例和調配,達到收入、分配、儲蓄等在結構上的合理性,進而共同維護全社會成員的身心健康。

4.調控人口的數量增長,提高人口的素質:人口數量的年平均增長率首先應穩定地低於GDP的年平均增長率,而後逐漸實現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零增長」。此前與此後,都要把人口素質的提高納入到首要考慮的政策之中。該戰略目標的實質是把人口自身再生產同物質的再生產「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續發展的水平上。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其年度報告《人類發展報告》中的研究,人口資源向人力資源的轉變,首先要把人的「體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調配,置於可以接受的狀態之下,達到人口與發展之間的理想均衡。

5.維持、擴大和保護自然的資源基礎:地球的資源基礎在可以預期的將來,仍然是供養世界人口生存與發展的惟一來源。科學發展觀既然規定了必須保持財富的增長並滿足人類的理性需求,它的實物基礎主要地依賴於地球資源的維持、地球資源的深度發現、地球資源的合理利用乃至於廢棄物的資源化。

6.集中關注科技進步對於發展瓶頸的突破:科學發展觀始終強調「人口、資源、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強力協調,科技進步在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中,能夠迅速把研究成果積極地轉化為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並克服發展過程中的瓶頸,以此去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要求。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社會的發展,管理體制的發展,這三個主要方面將作為一個互為聯系的大系統,通過宏觀的調適和尋優,達到突破發展瓶頸的目標要求。

7.始終調控環境與發展的平衡:科學發展觀不贊成單純為了經濟增長而犧牲環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贊成單純為了保持環境而不敢能動地開發自然資源。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調節和控制,達到在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時,也能相應地將環境能力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為此,一些地區在構造「循環經濟」、「生態補償制度」、「工業生態園」、「全過程無害化控制」、「綠色化學體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維系人與自然之間的協調發展。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