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學習內科學

學習內科學

發布時間: 2021-03-11 19:49:03

❶ 西醫內科學怎麼學習

西醫內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醫學學科,它是臨床醫學各科的基礎,與其他學科存在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在臨床醫學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內科學課程由系統理論學習和畢業實習兩個階段組成。系統學習包括課堂系統講授和與其相適應的課間見習,畢業實習是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進行的臨床診療實踐。內科學學習就是按照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要求掌握內科學的理論知識,再用理論知識指導臨床實踐,並從臨床實踐中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以下幾點對於學好內科學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明確內科學的學習目的和內容1.學習內科學的目的就是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和臨床分析能力,掌握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要點和防治的理論知識及技能,為日後學習其它臨床學科和從事臨床醫學實踐或基礎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2.學習內容主要包括:(1)各種內科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以及病理生理、病理解剖特點。(2)運用診斷學基礎詢問病史,通過視、觸、叩、聽等檢查方法來判斷疾病的臨床表現,包括症狀、體征、實驗室檢查以及特殊檢查的特徵性表現。(3)疾病的診斷依據以及與之有相似臨床特徵的鑒別診斷要點。(4)各種疾病的的治療原則、具體治療措施。(5)各種疾病的預後及預防。二、掌握內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內科學是一門系統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涉及面廣、學習內容多,在學習中要注意掌握學習方法與學習技巧。1.學習內科學必需與所學過的基礎知識緊密聯系,如各種疾病的病因學與病原微生物學緊密聯系,疾病的發病與病理又與病理學、生理學緊密相關聯,疾病的治療以葯理學為基礎。2.科學疾病種類繁多,包括許多系統,如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血液系統、代謝內分泌系統疾病等,在學習過程中應掌握常見病與多發病的發病規律、臨床特徵、診斷及治療,同時明確哪些是需要熟悉及了解的內容,然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進行學習,找出各病種之間的內在關系,掌握其規律。3.內科學與臨床各科均有聯系,診斷某疾病時既要注意診斷要點,又要考慮鑒別診斷要點。如某患者上腹痛,則需要考慮是否有胃、十二指腸、肝、膽、胰等部位的內、外科疾病,需掌握各種能引起上腹痛疾病的異同之處,最終作出正確的判斷。4.理論聯系實踐,各種疾病的理論知識應在臨床實踐中加以驗證,只有通過臨床實踐才能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牢固的記憶和掌握。5.臨床疾病千變萬化、錯綜復雜,教科書上記錄的特徵不一定在每個病人都表現出來,而臨床上病人所表現的症狀和體征往往教科書上又不一定都有記錄。如糖尿病患者典型臨床表現為多尿、多飲、多食、消瘦,而臨床上並非所有表現均出現,甚至沒有一個典型表現出現,多數以並發症或體檢而就醫。因此要作出准確的判斷必須要做到:①收集可靠詳盡的第一手資料。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過硬、扎實的診斷學基礎。收集病史要詳盡、無遺漏;檢查手法要准確無誤,各項檢驗數據正確可信等。②周密的臨床思維。將收集的資料有機地聯系起來,抓住主要特徵,然後廣泛聯系理論知識,用排除診斷法逐一進行分析,從而獲得幾個可能性最大的診斷。③ 確立初步診斷:將幾個類似的診斷進行鑒別,掌握鑒別要點,反復比較,排除不支持點,找出支持點,獲得初步診斷。④ 按初步診斷進行治療,密切觀察臨床療效,及時修正錯誤,最後作出可靠的診斷。6.選擇適合自己的參考書,如《實用內科學》、《內科實習醫師手冊》、《內科大查房》等優秀參考書,對同學們的學習應有較大的幫助。三、了解內科學新進展和新知識近年來由於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及其他基礎醫學的理論與技術的進步,以此為基礎的內科學進入了一個飛躍發展的階段。各種新理論、新技術不斷更新,如糖尿病的診斷標准與治療已按照新的糖尿病指南進行了修正,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溶栓療法、心力衰竭治療觀點的變化,免疫抑制劑的使用和心臟介入治療技術的發展等,所以要求同學們在學習內科學時既要熟讀書本知識,也應及時了解新知識及新進展,進而更好地應用於臨床實踐。

❷ 如何學習內科學

一、明確內科學的學習目的和學習內容
1、學習內科學的目的是通過學習培養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和臨床分析能力,不斷提高理論知識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救死扶傷、實行革命人道主義的高尚醫德。為發展我國的醫學科學和社會主義醫療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2、學習內容主要包括:
(1)各種內科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以及病理生理、病理解剖特點。
(2)運用診斷學基礎詢問病史,通過視、觸、叩、聽等檢查方法來判斷疾病的臨床表現,包括症狀、體征,實驗室檢查以及特殊檢查的特徵性表現。
(3)疾病的診斷依據以及與之有相似臨床特徵的鑒別診斷要點。
(4)各種疾病的的治療原則、具體治療措施及治療方法。
(5)各種疾病的預後及預防。

二、掌握內科學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技巧
內科學是一門涉及面廣、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習內科學應在老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系統地學習內科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要點、治療原則、措施和方法,尤其是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在學習中要注意將所學過的基礎知識緊密結合臨床實踐。
1、內科學疾病種類繁多,分成許多系統,如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血液系統、代謝內分泌系統疾病等,在學習過程中應掌握常見病與多發病的發病規律、臨床特徵、診斷及治療,同時明確哪些是需熟悉及了解的內容,然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逐步進行學習,找出各病種之間的內在關系,掌握其規律。
2、學習內科學時必需與所學過的基礎知識緊密聯系,如各種疾病的病因學與病原微生物學緊密聯系,疾病的發病與病理又與病理學、生理學緊密相關聯,疾病的治療以葯理學為基礎。
3、內科學與臨床各科均有聯系,診斷某疾病時既要注意診斷要點,又要考慮鑒別要點,如某患者上腹痛,則需要考慮是否有胃、十二指腸、肝、膽、胰等處的內、外科疾病,需掌握各種能引起上腹痛疾病的異同之處,最終作出正確的判斷。
4、理論聯系實踐,各種疾病的理論知識應在臨床實踐中加以驗證,只有通過臨床實踐才能將所學到的書本知識牢固的記憶和掌握。
5、 臨床疾病千變萬化,錯綜復雜,教科書上記錄的特徵不一定在每個病人都表現出來,而臨床上病人所表現的症狀和體征往往教科書又不一定有記錄,如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典型臨床表現為發熱、心臟雜音、脾大、貧血、栓塞表現(瘀點、 Roth斑、Osler結、Jaueway損害、指(趾)甲下線狀出血),而臨床上並非所有表現均出現,多數僅出現幾個特徵性表現,而且感染的細菌種類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因此要作出准確的判斷必須要做到:
① 收集可靠詳盡的第一手資料,要做到這一點應有過硬的、扎實的診斷學基礎,收集病史要詳盡,無遺漏,檢查手法要准確無誤,各項檢驗數據正確可信等。
② 周密的臨床思維。將收集的資料有機地聯系起來,抓住主要特徵,然後廣泛聯系書本知識,用排除診斷法逐一進行分析,從而獲得幾個可能性最大的診斷。
③ 確立初步診斷:將幾個類似的診斷進行鑒別,掌握鑒別要點,反復比較,排除不支持點,找出支持點,獲得初步診斷。
④ 按初步診斷進行治療,密切觀察臨床療效,及時修正錯誤,經過多次反復,最後可作出可靠的診斷。
6、選擇適合自己的參考書,如《實用內科學》、《內科大查房》、《內科學試題精集》等優秀參考書,對同學們的學習應有較大的幫助。

三、了解內科學新進展與新知識
在學好內科學的基礎上,還要注意知識的更新,如高血壓病的診斷標准與治療已按照新的高血壓指南進行修正,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溶栓療法,心力衰竭的治療均有新的觀點,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病綜合征的免疫抑制劑治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血液凈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等。應及時了解這些新的知識及進展,更好地應用於臨床。

❸ 如何學好內科學

把內科學和診斷學結合起來一起學,把知識點按病名穿起來,把每一種病的病因,診斷,治療都弄通弄熟,簡單說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學習是一回事,等到臨床用的時侯,要結合實際。

❹ 怎樣學好內科學我學臨床的,相當內科醫生。

生理學是基礎復,掌握好生理學制的知識很重要。建議沒事多翻翻生理書。內科學,呼吸、循環、消化、泌尿這幾個系統是重點,血液、內分泌、風濕是難點。按我們主任的話,還要懂得抓住主要矛盾,把每個常見病的「首發症狀」、「 最」、「特徵性表現」都歸納好。最後,醫學是一門沒有捷徑的學科,唯有不斷的積累,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

❺ 怎樣學好內科學

要做好醫生就不要想只掌握重點!所謂重點不過是常見病而已,可是一個醫生不可能只遇到常見病的,所以首先要全面,至少你應該知道這些病的基本症狀.然後就是常見病要從病因要臨床全部掌握.至於治療一般在學校只要求掌握原則,因為葯物種類繁多,要結合臨床實踐才可.最重要的其實還是臨床實踐,因為病人的病不是按照教材去得的,很多時候和典型症狀並不相符,這就要求要看到本質,抓關鍵了.
你說的考研,可以買歷年真題,賀銀成的,考點很全面.

❻ 學習內科學先從什麼入手

沒什麼捷徑。
要麼在大內科干1年住院醫師,白天實踐,晚上查體並復習。
要麼堅持死記硬背。
背不過是天賦平庸又不勤奮所致。

❼ 學習內科學用什麼資料

建議你用賀銀成的考研同步輔導,針對性非常強,西綜6門都有,分章節,考研大綱內容都有涉及,每章的重難點歸納的很好,考過的知識點下面有真題幫助加深印象。內科因該算整個西綜課裡面涉及最廣,最復雜的學科,學習的時候建議你結合前面學過的生理、病理、葯理等綜合理解記憶,不要死記硬背,最重要的是理解內容。內科內容多且雜,要學好是要下一番苦工的,加油!

❽ 如何快速學好內科學

內科學=生理學+病理學+生化學僅此而已。這三樣學的好根本就是小case

記憶方法用最真實的就是了,多看看病人,有的病人你看一次終生難忘。我就遇到過。背護理措施,這個我不知道了,我不是白衣天使,我學的臨床

❾ 內科學的學習核心是什麼

一、內科學的學習目的和學習內容

1、學習內科學的目的是通過學習培養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和臨床分析能力,不斷提高理論知識水平和防治疾病能力,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救死扶傷、實行革命人道主義的高尚醫德。為發展我國的醫學科學和社會主義醫療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2、學習內容主要包括:

(1)各種內科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以及病理生理、病理解剖特點。

(2)運用診斷學基礎詢問病史,通過視、觸、叩、聽等檢查方法來判斷疾病的臨床表現,包括症狀、體征,實驗室檢查以及特殊檢查的特徵性表現。

(3)疾病的診斷依據以及與之有相似臨床特徵的鑒別診斷要點。

(4)各種疾病的的治療原則、具體治療措施及治療方法。

(5)各種疾病的預後及預防。

二、掌握內科學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技巧
內科學是一門涉及面廣、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習內科學應在老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系統地學習內科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要點、治療原則、措施和方法,尤其是疾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在學習中要注意將所學過的基礎知識緊密結合臨床實踐。

1、內科學疾病種類繁多,分成許多系統,如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血液系統、代謝內分泌系統疾病等,在學習過程中應掌握常見病與多發病的發病規律、臨床特徵、診斷及治療,同時明確哪些是需熟悉及了解的內容,然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逐步進行學習,找出各病種之間的內在關系,掌握其規律。

2、學習內科學時必需與所學過的基礎知識緊密聯系,如各種疾病的病因學與病原微生物學緊密聯系,疾病的發病與病理又與病理學、生理學緊密相關聯,疾病的治療以葯理學為基礎。

3、內科學與臨床各科均有聯系,診斷某疾病時既要注意診斷要點,又要考慮鑒別要點,如某患者上腹痛,則需要考慮是否有胃、十二指腸、肝、膽、胰等處的內、外科疾病,需掌握各種能引起上腹痛疾病的異同之處,最終作出正確的判斷。

4、理論聯系實踐,各種疾病的理論知識應在臨床實踐中加以驗證,只有通過臨床實踐才能將所學到的書本知識牢固的記憶和掌握。

5、 臨床疾病千變萬化,錯綜復雜,教科書上記錄的特徵不一定在每個病人都表現出來,而臨床上病人所表現的症狀和體征往往教科書又不一定有記錄,如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典型臨床表現為發熱、心臟雜音、脾大、貧血、栓塞表現(瘀點、 Roth斑、Osler結、Jaueway損害、指(趾)甲下線狀出血),而臨床上並非所有表現均出現,多數僅出現幾個特徵性表現,而且感染的細菌種類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因此要作出准確的判斷必須要做到:
① 收集可靠詳盡的第一手資料,要做到這一點應有過硬的、扎實的診斷學基礎,收集病史要詳盡,無遺漏,檢查手法要准確無誤,各項檢驗數據正確可信等。
② 周密的臨床思維。將收集的資料有機地聯系起來,抓住主要特徵,然後廣泛聯系書本知識,用排除診斷法逐一進行分析,從而獲得幾個可能性最大的診斷
③ 確立初步診斷:將幾個類似的診斷進行鑒別,掌握鑒別要點,反復比較,排除不支持點,找出支持點,獲得初步診斷。
④ 按初步診斷進行治療,密切觀察臨床療效,及時修正錯誤,經過多次反復,最後可作出可靠的診斷。

6、選擇適合自己的參考書,如《實用內科學》、《內科大查房》、《內科學試題精集》等優秀參考書,對同學們的學習應有較大的幫助。

三、了解內科學新進展與新知識


在學好內科學的基礎上,還要注意知識的更新,如高血壓病的診斷標准與治療已按照新的高血壓指南進行修正,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溶栓療法,心力衰竭的治療均有新的觀點,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病綜合征的免疫抑制劑治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血液凈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等。應及時了解這些新的知識及進展,更好地應用於臨床。

❿ 怎樣學好內科

用心去學習,去體驗!總結!

內科一般分為:心內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風濕病科、血液科、肝科、傳染科、耳鼻咽喉科、小兒內科。 而 內科學是利用現代醫學的科學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及預防,其重點是診斷及治療;通常包括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代謝疾病、結締組織病和風濕性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模塊。

內科學是臨床醫學的一個專科,幾乎是所有其他臨床醫學的基礎,亦有醫學之母之稱。內科學是臨床醫學中的核心學科,臨床醫學的共性診斷與治療思維,集中表達在內科學中;且在臨床實踐中,內科疾病也最為常見,內科學是臨床各學科的基礎課程。其內容涉及面廣,整體性強,它既有自身的理論體系,又與基礎醫學密切相關,其診療原則與方法亦適用於其它臨床各科。

內科學包含了心臟血管,胸腔及重症照護,肝膽腸胃,腎臟,血液,內分泌及新陳代謝,感染,免疫風濕,神經等次專科。廣義的內科學更包含了皮膚,復健,精神,環境及職業病等非用外科方式治療之專科。

內科學是二級學科,包括呼吸病學、循環病學、消化病學、泌尿系統疾病學、血液病學、內分泌代謝病學、風濕免疫病學及中毒部分。內科學的內容包含了疾病的定義、病因、制病機轉、流行病學、自然史、症狀、徵候、實驗診斷、影像檢查、鑒別診斷、診斷、治療、預後。

內科學的方法是透過病史詢問或面談後,進行理學檢查,根據病史與檢查所見做實驗診斷與影像檢查,以期在眾多鑒別診斷中排除可能性較低者,獲得最有可能的診斷;獲得診斷後,內科的治療方法包含追蹤觀察,生活方式,葯物,介入性治療(如心導管,內視鏡)等,根據病人的狀況調整葯物之使用,防止並處理副作用及並發症。內科學是臨床醫學中的核心學科,臨床醫學的共性診斷與治療思維,集中表達在內科學中;且在臨床實踐中,內科疾病也最為常見,因此學好內科學不僅對學習、掌握其它學科有所裨益,而且更是大多數病人的需要。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