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科學實驗母

科學實驗母

發布時間: 2021-03-11 16:10:53

『壹』 遺傳學實驗的科學雜交實驗包括哪些步驟

做果蠅單因子科學雜交實驗步驟
1、選處女蠅:每兩組做正、反交各1瓶,正交選野生型紅眼為母本,突變型白眼為父本,將母本舊瓶中的果蠅全部麻醉處死或釋放,在8-12h內收集處女蠅5隻,將處女蠅和5隻雄蠅轉移到新的雜交瓶中,貼好標簽,於25℃培養;
2、 7d後,釋放雜交親本(一定要干凈);
3、再過4-5天,F1成蠅出現,在處死親本7天後,集中觀察記錄F1眼色和性別表型;
4、選取5對F1代果蠅,轉入一新培養瓶,於25℃培養,其餘F1代果蠅處死;
5、7d後,處死F1親本;
6、再過5d,F2成蠅出現,開始觀察記錄眼色和性別,連續統計7d;

『貳』 適合家長在家陪孩子做的科學小實驗都有什麼呢

正所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學會一項科學技術,無論是對於未來的個人發展,還是社會發展,都是很有幫助的。因此,從小培養孩子對於科學的興趣,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科學小實驗,對建立興趣來說,是很有用的一種途徑。

一、和孩子共同參與食物的烹調。

可別小瞧烹飪,這可是摻雜了特別多的化學反應,讓孩子一起去烹飪,也相當於進行了一次科學小實驗。

舉個例子,就好像製作包子,首先就需要和面,然後要加入酵母等一系列材料,這其中的發酵過程,就算是一次實驗。看著面團逐漸膨大,實際上就是酵母呼吸產生氣體,然後把面團內部給撐大了。

又例如某些食物,在加熱過後,就會產生顏色的變化,這也是一次科學的小實驗。

『叄』 為什麼好奇是一切科學之母

偉大的科學成果只屬於有品德、有意志、有學識、有好奇心的人 當天晚上,講座正式開始之前40分鍾,南開大學主樓小禮堂內已座無虛席,座位旁的通道、講台周圍都坐滿了聽眾。 科學家的旌旗上寫著「向極限挑戰 眾所周知,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曾倡導以「德先生」和「賽先生」救國,「德先生」和「賽先生」分別指民主和科學。范曾以該典故開始他的演講,介紹了當時一批進步青年所走的科學之路。他對如今參加「挑戰杯」競賽的青年學子說:「能夠做『賽先生』的徒子徒孫,絕對是美談。」 進而,范曾以詩意的語言感嘆自然造化之偉大,「造化不僅使地球上形成了大山巨壑、海洋川流,生出了無以數計的、不同界目的生命,更精彩的是她造就了人——一種有靈、有智、有慧的生命。」 「人在不斷改造自身,由與草木鳥獸同生的普通生物變為神仙。」以宇宙飛行員楊利偉在「神舟」飛船上所萌生的對宇宙敬畏之心為例,范曾認為,好奇心是科學之母,科學家無不對神奇的造化和杳不可知的宇宙懷著極端好奇心。然而,面對無限宇宙,人類時常感到自身的渺小,「今天我們已經能試圖描述一百億年前的宇宙,能夠從實驗室探測一百億光年之遙的星球,然而面對『無限』這一哲學概念,人類依舊處於咿呀學步的階段。」 以愛因斯坦等著名科學家孜孜不倦的探索為例,范曾認為,即便宇宙杳不可知,然而「科學家的數目與日俱增,他們的好奇心相應的也與時俱進,在科學家的辭典上只有『極限』而沒有『終結』,科學家的旌旗上寫著『向極限挑戰』。」 由此,范曾寄語廣大「挑戰」學子:「諸位都將是未來科學界的宇航員,憑著年輕人的勇氣,你們會馳騁遐思,上窮碧落下黃泉,向未知的宇宙挑戰。」 科學家往往天真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楊振寧曾說,宇宙的奇妙是「恰到好處」。范曾舉例闡釋楊振寧的話:「這樣一個細胞,如果是各種生命元素偶然的巧合,其難度宛若我們拆開一架波音747飛機,包括每一顆螺絲釘,然後忽焉一陣大風,使他們相互撞擊,又完整無損地恢復為一架波音747,這幾乎是匪夷所思的神話。」范曾說:「我自命為一個無神論者,然而在宇宙的奇妙之前,我不免會偶爾產生信心的動搖。」 「人類的好奇心和幻想總會出其不意地提出對未知世界的睿智之語,科學家的語言和哲學家的語言會不期而遇,他們的描述是那樣使人目迷心醉、心馳神往。」范曾介紹了那些「使人目迷心醉、心馳神往」的科學家睿智之語,如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勞倫斯說:「巴西森林中一隻蝴蝶的翅膀的扇動,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颶風。」 范曾認為,宇宙的奇妙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雖然好奇心不等於鑽牛角尖,但由於科學家往往天真,因此「他們提出的問題常使庸人感到滑稽,譬如,歌德巴赫猜想『1+1』的命題。」 「甚至,有時候這種好奇心是沒有由頭的。」范曾說他曾就「哥德巴赫猜想」的意義問數學家孫家昶,孫家昶回答說:「數學家的題目可能最初沒有具體的意義,但是陳景潤解的這道世界難題就更難說意義了。宛如一個田鼠,打的洞很深,但是只能自己進去,自己出來;這深入地底的洞有什麼用?不知道。」 偉大的科學成果只屬於有品德、有意志、有學識、有好奇心的人 光有好奇心還不夠,范曾說:「好奇心固然是可貴的,但好奇心需要有支撐它的淵博的基礎科學修養和睿智高雅的判斷力,然後有專心致志於一件有意味的研究的堅韌毅力,不被偽科學和贗科學所迷惑。那時你會沉浸於一種內心寧靜而愉悅的思考,矢志不移,積以年月,你會登上科學的崇高殿堂。」

『肆』 哲學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這句話是不是對的,我需要依據

哲學和科學同時誕生,並且泰勒斯同為哲學和科學之父。哲學和科學本身是回連著一起的。
哲學是答有比較龐大系統的學科。僅有一個工作目的:揭示事物本質。
從哲學下誕生了很多學科,物理化學數學政治歷史等等。(比如牛頓寫過《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通過書名應該可以體會到什麼)。以前這些學科都融匯在哲學大家族裡,然後出現學科的分離,1879心理學從哲學分離。
為什麼會從哲學學科中分離。因為實驗的重要性越來越體現,而哲學家都不注重實驗,然後人家生氣了,要分家,其實要分家的時候這門學科之父,還是哲學家。最早分離的應該是天文學。不過我的老師曾經說是精神病學,然後我也不清楚。被分離的學科都在哲學里得到了他們獨立的資本。
但是哲學永遠是一切科學的母親。比如所有的一切的科學都需要三段論(如果A=B,B=C則A=C)。大部分大科學家在哲學學科里都要他們的座位。
由於考慮到是中國人,大部分沒有接觸過西方哲學。哲學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不是馬克思不是孔子更不是釋迦羅尼。
純手打,參考資料來自各種我所有曾經看過的書籍和學過的東西。

『伍』 有哪些簡便又有趣的科學小實驗

有很多簡單又有趣的小實驗,列兩個我自己做過的。「小豆莢實驗室」微信公眾號每天都推送一條小實驗,我是照著那上面的做的。
(1)漂浮的雞蛋
實驗器材
雞蛋(兩個) 玻璃杯(兩個) 食鹽 水
實驗步驟
1.往兩個杯子中加入相同量的水,水的高度應足夠淹沒雞蛋。
2.將兩個雞蛋分別放入兩個水杯中,和孩子一起觀察雞蛋是漂浮還是下沉。(現象:兩個雞蛋都下沉到杯底)
3.讓孩子選擇其中一個杯子,父母和孩子一起往選中的杯中倒入食鹽。
4.和孩子一起觀察加鹽後雞蛋的變化。(現象:加鹽的水杯中的雞蛋慢慢漂浮起來)
實驗原理:
物體在水中是漂浮還是下沉是由二者的密度對比決定。當物體的密度大於液體的密度時,就會下沉。雞蛋放入清水中下沉,就是因為雞蛋的密度比清水的密度大。我們給杯中加入了食鹽,加了鹽的水的密度就會變大,到後來這個杯中水的密度密度大過了雞蛋,所以雞蛋自然就可以漂浮起來啦!

(2)玻璃杯憑空抓起盤子
實驗材料
玻璃杯 盤子 蠟燭 打火機 濕巾 水
實驗步驟
❶ 將濕巾在水中完全浸濕。
❷將浸濕的濕巾拿出,平鋪在盤子中。
❸用打火機將蠟燭點燃,將蠟燭立於盤中紙巾上。
❹將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❺見證奇跡的時刻啦~~~用手抓住玻璃杯並小心抬高,就會看到桌子上的盤子也被牢牢抓了起來,就像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神奇的托著它一樣
實驗原理:
當蠟燭燃燒時,會消耗杯中的氧氣,使杯中的大氣壓強降低,在外部大氣壓強不變的情況下,外面的大氣壓力就足以將盤子托起。

為什麼要用濕潤的紙巾?因為正常情況下,杯子口和盤子接觸的地方有空隙,導致杯內空氣和外面空氣連通,大氣壓強相同。濕紙巾的作用是利用水的張力,將杯口與盤子間的空隙填滿,將杯子內部的空氣與外面的大氣隔離,從而產生內外大氣壓強的對比。

『陸』 歷史上有啥殘忍的科學實驗

小艾伯特實驗
約翰·華生和羅莎莉·雷納從一所醫院挑選了9個月大的艾伯特進行這項研究。艾伯特的母親是哈里特巷Harriet Lane Home殘疾兒童的奶媽。「艾伯特是華生和雷納進行實驗的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斐馬克診所一名雇員的兒子」。在實驗開始之前,小艾伯特接受了一系列基礎情感測試:讓他首次短暫地接觸以下物品:白鼠、兔子、狗、猴子、有頭發和無頭發的面具、棉絮、焚燒的報紙等。結果發現,在此起點,小艾伯特對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懼。
大約兩個月後,當小艾伯特剛超過11個月大,華生和他的同事開始進行實驗。開始時,把艾伯特放在房間中間桌上的床墊上。實驗室白鼠放在靠近艾伯特處,允許他玩弄揮它。這時,兒童對白鼠並不恐懼。當白鼠在他周圍游盪,他開始伸手觸摸它。在後來的測試中,當艾伯特觸摸白鼠時,華生和雷納就在艾伯特身後用鐵錘敲擊懸掛的鐵棒,製造出響亮的聲音。毫不奇怪,在這情況下,小艾伯特聽到巨大聲響後大哭起來,並表現出恐懼。經過幾次這樣將兩個刺激配對,白鼠再次出現在艾伯特面前。這時,他對白鼠出現在房間里感到非常痛苦。他哭著轉身背向白鼠,試圖離開。顯然,這名男嬰已經將白鼠(原先的中性刺激,現在的條件刺激)與巨響(非條件刺激)建立了聯系,並產生了恐懼或哭泣的情緒反應(原先對巨響的無條件反射,現在對白鼠的條件反射)。

『柒』 哲學是科學之母為什麼是錯的哲學是科學研究之母為什麼又是對的

1、離開哲學,仍然可以有科學。哲學是反思,科學是研究自然,沒有反思也可以研究自然。所以哲學是科學之母是錯誤的。在西方哲學史上的第一位哲學家泰勒斯,毋寧說他是哲學家,還不如說他是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就稱呼泰勒斯為物理學家,而不是哲學家。古希臘哲學的真正產生,是從蘇格拉底開始的,而在其之前就已經有很多人在探討自然問題或物理問題了。
既然科學的產生比哲學早,那麼哲學當然不能是科學之母。
2、但是,剛開始的科學研究,由於沒有系統的反思,因而其缺乏有效地研究方法。科學研究的有效方法則是由於有了哲學而後才有的。所以哲學是科學研究之母是正確的。在哲學史和科學史上,可以看到,真正有效地科學研究方法是在近代才真正出現的,而且這種出現是以一定得哲學為其基礎的。比如伽利略在物理研究中確立的「實驗+數學」的科學研究方法,可以說是離不開畢達哥拉斯、柏拉圖等人的哲學理論的。
3、這兩個命題的區別在於,離開了哲學,還有沒有科學或科學研究?回答這個問題則要從哲學史和科學史上去看。對於前者,參照歷史可以看到那是錯的;對於後者,可以看到那是正確的。總之,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哲學史和科學史中。
4、當然我們可以反思這些問題的區分,真的有意義么?真的有必要作出這種區分么?答案可是可否。不過這種反思超出了我們的問題范圍。

『捌』 歷史上有哪些殘忍的科學實驗

看著這些新鮮事物,小艾伯特嘟起小嘴,睜著圓鼓鼓的大眼睛,搖頭晃腦地打量著周圍。他甚至主動伸出手,想摸摸那隻小白鼠。
一切看上去都很溫馨,直到送禮人約翰·沃森教授悄悄躲到小艾伯特背後,用力敲響了事先懸掛在房中的鋼棒。一記響亮的「咚」聲嚇到了小艾伯特,他「劇烈地抽搐」,但沃森沒有停止,他又敲響鋼棒,小傢伙開始「緊閉嘴唇,身體顫抖」,這還沒完,沃森冷靜地第三次敲擊鋼棒,小艾伯特終於趴倒在坐墊上,哇哇大叫。
這些看似惡作劇的行為,是心理學史上最出名也最富有爭議的實驗之一。心理學家沃森希望通過觀察小艾伯特的反應,把巴甫洛夫從對狗的研究中獲得的認識應用到人的身上。他和助手選定了在大學收養所做保姆的哈麗雅特·萊恩的兒子,在1920年對他進行超過3個月的實驗。
沃森認為,乖巧的小艾伯特「鎮定且被動」,「實驗對他的傷害應該很小」。
對於單親母親萊恩來說,讓孩子參加這項自己也不太明白的實驗,每天可以換來1美元。
只會爬行的小艾伯特成為人類現代實驗史上最年輕的實驗對象。在他11個月零4天的時候,沃森開始培養小傢伙對於小白鼠的恐懼。當小艾伯特每次伸手想去摸小白鼠,就會換來沃森用力敲擊鋼棒的巨響。一開始,「孩子嚇了一跳,臉向前趴在坐墊上,但沒有叫喊」,但在持續的巨響後,他「開始嗚咽」,在第7次白鼠和雜訊一同出現後,他只要看到白鼠就會尖叫。
但沃森還在繼續他的實驗,他要實驗這種恐懼是否可以轉移到其他物體上。小艾伯特開始害怕長絨毛的家兔,對著曾經撫摸過的小狗大叫,他甚至不敢觸碰皮毛大衣、棉花甚至是頭發。
直到今天,心理學專業的學生還會在課堂上看到沃森拍攝的實驗影片。在短短幾分鍾的影片里,沃森趁著小艾伯特不注意,戴上長鬍子的聖誕老人面具,湊到小傢伙的面前,孩子立即驚恐地睜大眼睛,撕心裂肺地哭起來。可還不會走路的他沒法逃跑,只能用胖胖的小手抓著坐墊,努力把身體別過去,低頭避開那張臉。
在科學實驗史上,人類進行過許多瘋狂的實驗。他們把猴子扔進漏斗狀的籠子,讓它們在這個「絕望陷阱」里產生抑鬱症狀,把小貓從高處一次次推下,記錄它們平穩落地的細節。但「小艾伯特實驗」卻引發了學界廣泛地討論——實驗的道德底線在哪裡?
「如果通過他們,我們能夠發現根除恐懼的方法,那麼這些代價都是值得的。」面對質疑,沃森這樣回應。
此後,美國心理學協會公布了實驗倫理規范,嚴禁進行違反倫理的實驗。事實上,沃森曾擔任美國心理學協會主席。為了保護實驗對象,他沒有使用嬰兒的真名,而是為他取了個代號「小艾伯特」。這似乎是他為保護這個實驗對象做出的唯一努力了。
在整個實驗中,沃森一直在尋找恐懼的聯系,而沒有為解除這些恐懼聯系做出努力。他在實驗成果里這樣寫道:「如果不是偶然發現解除恐懼條件的辦法,孩子的恐懼反應很可能一直存在下去。」
雖然這項實驗已經過去近100年,但在今天的心理學期刊上,還能看到諸如《尋找小艾伯特》、《小艾伯特到底經歷了什麼》等文章。來自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樂團還為他特意製作了一張專輯《獻給小艾伯特的搖籃曲》。
根據2012年年初的調查報告,小艾伯特的真名叫做道格拉斯·梅瑞崔特。他很可能患有腦積水,調查人員認為,大概是由於他的視力不佳,反應遲鈍,導致他「鎮定且被動」,這意味著,他從一開始就不是合適的實驗對象。
小艾伯特於1925年去世,年僅5歲。
那首《獻給小艾伯特的搖籃曲》既沒有甜美的旋律,也沒有母親的喃喃細語,而是一陣陣刺耳尖刻的電子金屬音樂。
望採納

『玖』 科學實驗片段200字

上次科學課,我帶著洋蔥、小刀走近科學教室時,一眼就看到教室後面放著十幾個顯微鏡。心裡不由得嘀咕:教室里有顯微鏡,還讓我們帶洋蔥、小刀,莫非、、、、、、 果不其然,這節課要大家觀察洋蔥表面的細胞結構。老師先讓我們做標本,我和同桌顧麗娜照老師說的做了起來:我小心翼翼地用小刀把洋蔥表面的一小層薄皮撕下來,緊接著,顧麗娜在載玻片上滴了一滴水,我小心地把洋蔥皮平放在滴了水的載玻片上。最後,老師給了我們一片蓋玻片,讓我們蓋上去。這塊蓋玻片看起來很脆弱,彷彿稍一用力就會碎掉。我們像對待太後一樣,小心翼翼,輕手輕腳地,不敢有一絲怠慢。終於,蓋玻片平安無事地在洋蔥表皮上「安家落戶」了,我們也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就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調節顯微鏡。我輕輕地取下蓋子,放在桌子上。接著,就是調節反光鏡。我們一點一點小心的移動反光鏡,直到看到一個非常刺眼的白色亮點為止。最後,放置好載玻片,我就仔細的看了起來:顯微鏡下,洋蔥表皮變得十分大。一個個六邊形的小塊組在一起,邊上還有個大氣泡呢!還沒看完,我就被顧麗娜推到了一邊。她一邊看還一邊說:「讓我看一下,你一邊去。」 這次的科學實驗既有趣,又讓我們看到以前從未看到過的東西,真是很有收獲呀!

標題:科學實驗作文200字
科學實驗
科學實驗作文200字 | 2014-12-04 08:36
今天我們的科學老師周老師,帶著實驗工具神神秘秘地對我們說:「這節課我們要做一個小實驗。」大家一聽要做試驗,都興奮起來,很想知道是什麼試驗,周老師又告訴大家,是關於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

周老師試驗箱里拿出一個玻璃杯子,小心的用小勺搖出3匙小蘇打,頓了頓問:「有誰知道我放入小蘇打後將白醋倒下去會又什麼樣的變化?」有些人就立刻議論起來,不知是誰,在後面大喊:「會起泡泡。」周老師接著說:「好,有的同學說會起泡泡,會不會起泡泡呢?等一下做了試驗就可以知道了。」說完周老師就把白醋倒了一部分進去,然後又蓋上一塊玻璃片,這時,周老師說:「大家來猜一猜,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會不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如果產生氣體,會是什麼氣體呢?大家思考一下。」過了一會,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玻璃瓶中果然冒起了許多的小泡泡,太神奇了!教室里又議論紛紛起來,隨後,周老師又連續問了幾個問題,小明回答道:「小蘇打與白醋混合在一起後,會產生新的物質,有二氧化碳。」周老師笑了笑,說:「是不是如這位同學說的會產生二氧化碳呢?就來做個試驗。

周老師從試驗箱里拿出一根細木條,又從身上拿出一個打火機,把細木條點燃,輕輕地往玻璃杯里放,啊,奇跡發生了,細木條還沒有碰到玻璃杯的水,就使正燃著的火焰熄滅了。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是二氧化碳嗎?」周老師問。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是。」隨後,周老師又拿出一根蠟燭做了試驗,進一步的說明了,在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產生的就是二氧化碳。

我明白了,在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產生新的物質——二氧化碳氣體,這樣的變化屬於化學變化。

板凳回目錄
科學實驗
科學實驗作文200字 | 2014-12-04 08:36
一般認為水都是往低處流的,為了證實水也能往高處流,我做了一個實驗。||| 我買了一枝白色的玫瑰花,把它的莖剪開到花頭下,分別插在兩個裝有紫紅色和藍色的水的杯子里。然後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一個小時過去了,靠紫紅色水杯那邊的外層花瓣上有了紫紅色的點點;靠藍色水杯那邊的外層的花瓣上有了藍色的點點。我興奮不已,證明水真的能往高處流。||| 我希望花瓣能有更大的變化,但一個又一個小時過去了,它依然老樣子,沒有更大的變化,我有點失望……||| 二十四小時後,花瓣全展開了,我驚喜地發現原來黃色的花芯,變成紫紅色和黃色相間的了,我趕緊拿來相機,「咔嚓咔嚓」地記錄下我的研究成果。||| 現在 我終於知道植物是怎樣得到生長所需的水的。||| 一小時後的變化||| ||| 二十四小時後的變化|||

#4樓回目錄
我愛科學實驗
科學實驗作文200字 | 2014-12-04 08:36
我愛科學實驗叮鈴鈴.....」一陣上課鈴聲響起來了。同學們都急忙擁進科學實驗室里。王老師等我們安靜下來後,說:「今天我們做一個有趣的實驗。每組第一位同學到後面的櫥櫃里拿一個量筒,第二位同學到講台上來,領一盒火柴,一片載玻片和一根蠟燭。」然後,王老師告訴了我們該如何去做這個實驗,並提醒我們要認真觀察。實驗開始了,我們先往塑料「水盆」里倒水,直至水位達到「水盆」的三分之一為止,再把蠟燭固定在載玻片上,接下來把蠟燭放入裝有水的「水盆」中,在用量筒把蠟燭蓋住,這一步可是最重要的!頓時教室里靜得出奇,隱隱還能聽到身旁同學的呼吸聲。我拿著量筒慢慢朝蠟燭蓋去,可沒想到就在我認為蓋好了准備鬆手的那一刻,量筒傾斜里一點,險些把裡面的蠟燭弄倒,真是「有驚無險」。緊接著,我們一組四個人八隻眼睛全部「死死」地盯住了量筒中的蠟燭。只見蠟燭的火焰在慢慢熄滅,對於這個現象我們並沒有感到驚訝;火離開了氧氣,便會自動熄滅。這個道理我們都曉得。可就在我們深感「無聊」時,蠟燭熄滅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吸引了我們的眼球:蠟燭熄滅了,但水位也隨之增高了。這個現象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我們猜測,可能是蠟燭燃燒出來的蠟油融入到水中,使水位升高了。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這個猜測不對:蠟燭燃燒出來的蠟油的體積不足以讓水位上升。那什麼才是水位上升的真正原因呢?我們再次陷入沉思。這時,王老師告訴了我們答案:這時因為燃燒時空氣被加熱膨脹,部分被排除量筒與水面形成的空間;蠟燭熄滅後,空氣冷卻,體積收縮產生負壓,推動水位上升。聽完,同學們都若有所悟第「哦」了一聲。科學實驗真有趣,我期待著老師讓我們做更多有趣的實驗。善耕實驗小學六(4)班

#5樓回目錄
與眾不同的科學實驗
科學實驗作文200字 | 2014-12-04 08:36
科學的知識是無限的,科學的力量是巨大無比的。科學樸素而美麗,純潔而高尚。科學的精神是所有人必需的精神品格,因為它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切。

有一天,我正津津有味地看著一本有關科學實驗的書,書里的內容豐富精彩,特別是一個名為「筆被水折斷了」的科學小實驗十分吸引我的眼球,令我感到匪夷所思。

實驗開始了,我按照書中的指示,准備好了道具:水、一支筆和一個玻璃杯。然後,我根據書中的步驟,先往玻璃杯里倒水;再拿出筆,並且確認這支筆是完好無損的;最後把筆直放入玻璃杯的水面上方,是筆尖在水中的距離是水面到杯底距離的一半左右。這是我發現,一支完好無損的筆竟然在水中折斷了。我對此難以相信,心想: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筆怕水,一碰到水就會斷?還是水裡有什麼秘密或是有什麼力量,可以使堅硬的筆折斷?我馬上把筆拿上來,可一離開水,筆卻還是完好無損的。剛才那些問題又浮現在我的腦海里,好奇心驅使我一定找到問題的答案,還要弄清問題的原理。我便去問爸爸媽媽,但他們都一問三不知,直搖頭說:「不知道,不知道。」我無可奈何,又查閱了有關這個科學小實驗的書籍與有關資料,終於在我辛苦的尋找後,「功夫不負有心人」,讓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原來,眼前的現象都是我自己的眼睛在欺騙我自己。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當光進入水中時,光線的傳播路線發生變化,也就是在水中的位置發生了折射。所以,就出現了筆被水「折斷」的離奇現象了。

一個小小的實驗就能讓我知道了,也懂得了這么多知識。科學的大千世界真奇妙啊!!

#6樓回目錄
記一次科學實驗
科學實驗作文200字 | 2014-12-04 08:37
這學期,科學老師給我們布置過一項作業,那就是豆芽對比實驗。

那次,我一回到家,就准備了兩個杯子,再拿了20幾顆綠豆放在1號杯里,澆上水,等著它快快成長;又在2號杯里,放進20 顆綠豆,不澆水,看它能不能生長。

第一天,我發現1號杯里的綠豆長胖了,顏色變深了,有的已經撐開了豆皮,綠豆皮有了破爛的跡象,發出一點淡淡的豆腥味。冒出了小芽兒,黃黃的。而2號杯沒有絲毫變化。我重新給1號換上水,綠豆開始了第二天的生長。

第二天,那黃黃的芽兒長高了一截,就像一根5厘米長的手工拉麵,軟軟的,嫩嫩的,很容易碰倒,綠豆皮已經完全破裂,只顯出了白胖胖的身體,有些泡在水裡的綠豆已經變白,2號杯沒有動靜。我想:1號杯什麼時候才能長出綠葉來呢?

第三天,5厘米的芽兒長成了8厘米,形成小樹枝那樣苗條的身材,下端開始長出根須,綠豆已裂成了兩瓣,還有一條線在牽連著,綠豆瓣隨著莖,一直到了頂端。我想:接下來可能就要長葉了,但是豆腥味越來越濃了。我又想:什麼時候才能開花呢?我可又犯愁了。2號杯的里的綠豆仍然在沉睡,我又把1號杯換上新鮮的水。

第四天,令我最興奮的一天來了,這天,在綠豆上方,長出了兩根枝,上面有兩片葉子,嫩葉子綠中帶黃,極為顯眼。再仔細瞧瞧,只見枝葉里有一小小的花苞,我更加驚喜,趕緊給它換水。我發現有些綠豆已經泡軟了,但我沒有多想。那2號杯里的綠豆依然在沉睡。我想:2號杯為什麼沒有發芽呢?

第五天,真是想得好,做不好啊!放學了,我又照例去看我的綠豆,呀!豆芽腐爛了!發出了難聞的臭味。2號杯沒有變化,還是一顆顆的干綠豆。我想:植物生長需要陽光、空氣、水或土壤,1號杯是因為加水太多才導致其腐爛,2號杯一直就沒有澆水,所以沒有變化。但這次實驗失敗了!我很懊悔!

總結第一次的經驗教訓,我又重新做了一次,這一次,我小心換水,注意水量,豆芽長勢很旺。通過六天的生長,莖已冒出了杯口,四片葉子形成了菱形,像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我的實驗成功了!

通過這次科學實驗,我知道了:失敗是成功之母!難怪古往今來的科學家經過無數失敗,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最終取得了輝煌的科學成就!

#7樓回目錄
一次有趣的科學實驗
科學實驗作文200字 | 2014-12-04 08:37
今天下午最後一節課是科學課。

一上課,老師就說:「這節課我們來做一個科學實驗,實驗的題目是:《分離食鹽和水的方法》」。一聽到要做實驗,教室里就像炸開了鍋,有的說這個,有的說那個,有的乾脆什麼也不說只是高高地舉起了手,都希望老師請自己上去。可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老師竟然叫班長上去——也就是我,大家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我,我高興極了!我飛快地跑上去,小心翼翼地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去做,酒精燈點著了,接著,老師又遞給我一個裝有濃鹽水的蒸發皿,我緊緊抓住蒸發皿,生怕它會掉下去,我抓得手都酸了,濃鹽水才燒開,剛開始只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很快就開始冒氣泡,過了一會兒,蒸發皿內的水越來越少,我仔細看著蒸發皿里的水,突然有一個很燙的東西刺痛了我,原來是已經蒸發出來的小鹽粒,不知為什麼,它拚命地往我手上跳。老師知道這很危險,就讓我吹滅酒精燈,並把蒸發出來的鹽粒分給同學們看,有的同學嘗了嘗,連忙說:「咸死了!咸死了!」,嘗過鹽的同學不時向我大喊:「這就是你做的鹽呀!咸死了!」,我一看,開心地笑了。

這節科學課真有趣!

『拾』 好奇心是科學之母,人類科學才會不斷進步

科學是人類積累的知識的巨大寶庫。 作者:克魯普斯卡婭對科學家來說,不可逾回越的原答則是為人類文明而工作 作者:李約瑟任何人都承認實驗是科學之母,這是確定不移的真理,誰也不會否認。 作者:米丘林所有的科學都是錯誤先真理而生,錯誤在先比錯誤在後好。 作者:沃爾波斯真理才是生命之光,斗爭才是和平之母…… 作者:郭小川科學的偉大進步,來源於嶄新與大膽的想像力。 作者:杜威科學的惟一目的是減輕人類生存的苦難,科學家應為大多數人著想。 作者:伽利略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 作者:法朗士如果沒有系統的知識的幫助,先天的才能是無力的。直觀能解決很多事,但不是一切。天才和科學結合後才能得到最高的成功。 作者:斯賓塞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