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選性別
❶ 科學生男生女可靠嗎
生男生女的確是應該依靠科學來提高相對概率的。但是科學在科學的話也是有概率不能是完全百分之百的,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百分之百的事情。首先我們一定要相信科學在現今的科學范疇之內了,我們就要按照科學的方法去做,所以你如果期盼生男還是生女的話,就按照科學的理論方法去做,但是不一定有的時候也會有很小很多概率有偏差的。你其次,科學的生育觀念肯定是要比所謂的民間驗方,偏方要好很多,所以我們為了安全和,積極健康的角度來說的話,也是要選擇科學的依靠。之後其實生男生女。沒什麼太大區別,生的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都是咱們自己生下來的孩子,你會有什麼太大的分別嗎?男孩兒和女孩兒現在的社會,承擔的責任和分擔的業務都是幾乎一樣的了,以前的老觀念,或者是一些老人的思想觀念,別讓他們大對你有所影響了。你自己心態平和一些,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淡定一點,男孩兒,女孩兒都別太在意,都是一樣的就行了。
❷ 怎樣科學的辨別男女
1、絕對無法知道或者推測胎兒性別。
2、唯一能知道胎兒性別的方法就是通過B超看胎兒的生殖器。
3、其他什麼B超數據流、清宮表流、宮高流、肚子外形流、各種篩查數據流等等這些都是貌似有道理的偽科學,全是瞎說的。
4、其餘一部分回復您是男是女的,很多都是為了混積分的,而且為了獲得積分,一般都說是男孩兒,因為說男孩兒一般樓主都會高興。
5、您要真想知道,只能通過關系找B超醫生看一下。但是男女平等,不能有錯誤舉動。
❸ 《環球科學》:科學也有性別嗎
人們普遍認為女性缺乏科學研究的「天分」,而科學界鮮有女性嶄露頭角,也無形中成為一種有力的「佐證」。然而,科學研究顯示,女性的一些素質正好適合學術研究,兩性的差異並不懸殊。
科學、工程、數學等學科,一直是男性一統天下,鮮有女性在科研領域嶄露頭角。一些人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女性缺乏理科「天分」。但在校期間,女生各科的平均成績都高於男生。女生是否適合科學研究呢?
多年來,美國科學界的一流專家頻發警報,宣稱美國在科學、數學、工程技術等領域的人才日趨短缺,並憂心忡忡地預測,這將危害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使美國的地位一落千丈。一個比較引人注意的解決方案是:動員更多的女性加入到這些歷來由男性壟斷的領域。然而,公眾一直沒有深入探討過,為什麼鮮有女性在這些領域嶄露頭角。2005年,美國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在波士頓附近召開的一次小型經濟學會上,薩默斯暗示說,與男性相比,女性不容易攀上科學的「最高峰」,主要是因為女性缺乏這方面的「天分」。這番煽動性言論一出,立即在美國激起了一場大討論:兩性的先天差異是否導致了女性在數學、科學領域建樹頗少。
從多種背景考慮兩性差異,我們非常支持這場持久的辯論。公眾由此開始關注女性參與科學研究這一重大問題。本文將著重分析這方面的研究文獻,這對了解兩性的差異意義非凡,對鼓勵女性加入科學、數學研究隊伍的計劃也極為重要。至於為什麼從事科學、數學研究的女性遠少於男性,薩默斯的觀點似乎過於簡單。實際上,影響人們選擇職業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教育背景、生理因素、成見、歧視以及兩性在認知、社會定位上的差異等。
充分發掘女性人才可以迅速壯大科研隊伍。2003年,婦女佔美國就業總人數的46%,而在科研、工程技術領域只佔27%。薩默斯的說法讓人不滿,原因之一在於他暗示這一差距無可救葯。既然女性的科研能力天生不足,你還能怎麼辦?但這看似簡單的解釋卻存在兩大誤區。
首先,根本不存在所謂的 「科學才能」這種智力(簡單起見,我們常用「理科」來指代在科學、工程技術及數學等領域研究所必備的技能)。要取得科學成就,必須擁有良好的語言能力(撰寫深奧的學術論文,與同事充分交流)、記憶能力(理解、記憶各種事件和大量信息)、定量分析能力(建立數學模型,統計數據,把握各種目標、數據和概念)。
其次,即使兩性真的存在上述差異,也並不意味著無法補救。事實上,如果訓練和經驗對培養學術能力沒有太大幫助的話,哈佛等大學向學生收取學費就有欺詐之嫌了。
令人不解的是,採用不同的方式評估兩性能力,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女生的一些素質正好適合學術研究。1982年以來,美國大專院校的入學新生中,女生佔了多數,而且比例還在逐年增加。這種現象在其他國家也開始出現。在學校,無論哪個科目(包括數學和理科在內),女生的平均成績都比男生高。
盡管女生在學校表現不俗,但在許多大學和研究所統一的入學考試中,女生的成績卻相形見絀。在科學和其他相關領域,越是高層次的教育系統,男、女生的人數超距越大。20世紀末,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理科的本科生中,女生佔了40%,但女教師卻只有8%。
兩性差異
學習成績和考試分數會受眾多因素的影響。考慮到我們對認知能力的研究更為完善,心理學家開始通過測定認知能力來界定兩性差異。學齡前兒童處於同一水平線上,因為在定量思維和對周圍事物的了解方面,男孩和女孩的認知能力不相上下。
入學前後,兩性差距逐漸拉開。小學畢業後,在多數的語言能力測試中,女生的表現都優於男生。1995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員拉里·赫奇斯(Larry Hedges,現在西北大學)與阿米爾·洛埃爾(Amy Nowell)共同發表了一篇綜述,回顧了大量與寫作能力有關的文獻。他們提出:「兩性的寫作能力差距顯著,令人擔憂。相關數據顯示,男性的平均寫作能力較差。」在對人臉識別和情景記憶方面,女性也佔了上風。情景記憶是指對親歷事件的記憶能力,以及對時間、地點的記憶能力。
然而,男生有一種能力卻比女生強:視覺空間技能。這種能力是指個人用想像力在三維空間中操縱、模擬物體運動的能力。對4~5歲的孩子進行標准化測試,男孩玩迷宮游戲的表現明顯比女孩好。男孩占優勢的另一項視覺空間技能是「心理旋轉」,即想像自己拿著一個三維物體,並讓它變換形狀(參見第43頁上圖)。可以預料,在解答數學問題時,如果需要想像一個圖像,男孩就更有優勢。
事實上,所有與認知能力有關的兩性差異中,數量分析能力一直備受媒體關注。原因之一是,數量分析是學習「數學密集型」學科(即需要大量數學知識的學科,如物理學、工程技術等)的先決條件。如果像薩默斯暗示的那樣,女性這方面的技能不如男性,就解釋了為何女性在理科領域常處於劣勢。但是,目前尚無明顯數據支持這種結論。
前面曾提到,小學各年級女生的數學成績平均高於男生,而且在國際代數評測中,女生的表現也略勝一籌。這或許是因為代數與語言的結構十分相似。然而,在學習才能測驗(Scholastic Aptitude Test,簡稱SAT測驗)的數學部分,男孩卻大顯身手:35年來一直比女生高出40多分。不過,綜合所有數量分析能力的數據顯示,男孩與女孩的差別其實微乎其微。他們的不同之處是,有數學天賦的男孩比女孩多得多。
乍看起來,上述說法自相矛盾。如果男孩與女孩平均的數學才能不相上下,那麼有數學天賦的男孩怎麼可能比女孩多?其實,男性的數學才能極不平衡,參差不齊的程度比女性要大。我們至今也沒有弄清楚其中原因,但這一現象表明,女性的數學才能集中在平均水平上下(即分布在中點附近);男性則呈兩極分化。結果,在數學才能分布圖的兩端(即數學天才和數學白痴),男性的人數超過了女性。一項名為「數學神童調查」的研究課題證實了這一現象。20世紀80年代,本文的作者之一本博與心理學家朱利安·C·斯坦利(Julian C. Stanley,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青年人才中心開創了這個研究項目,現已故)調查了數萬名12~14歲之間的天才少年,讓他們提早幾年參加SAT測試,結果證實他們的數學推理能力的確存在性別差異。
這群智力超群的少年,在SAT的語言測試中沒有顯著的性別差異,但是在數學部分中男生占優勢。數學成績在500分(滿分為800分)以上的男生是女生的2倍,獲600分以上的男生是女生的4倍,獲700分以上的男生是女生的13倍。(在全美所有12~14歲的少年中,僅有0.01%的人能得到這樣的高分,真是萬里挑一)。
不過,這些數學天才少年的情況已經有了巨大變化——盡管媒體對此少有報道。與男生相比,這些少年中的女生人數一直在飆升。男生與女生的比例從20世紀80年代的13:1下降到現在的3:1左右。與此同時,活躍於其他科學領域的女性人數也急劇增加。目前,美國各醫學院的應屆畢業生中,女生佔了一半;近年獸醫院校的畢業生中,女生的比例高達75%。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性會進入一直由男性壟斷的領域?我們還無法確定任何單一成因,因為過去幾十年,社會已經發生了多方面的變化。
這段時期,美國政府恰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勵、指導女生學習高等數學和其他理科課程。有證據表明,針對性培訓可以進一步提高女生的成績。美國密歇根理工大學(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的工程學教授舍雷爾·A·索比(Sheryl A. Sorby)和數學教育專家貝弗利·J·巴特特曼(Beverly J. Baartmans)開設了一門課程,旨在提高人們的視覺空間技能。在一年級的工科學生中,凡是視覺空間技能測驗得分較低者,均建議選修這門課程。報名參加課程的學生,在隨後的制圖課程中成績有所提高,在工科課程中的淘汰率則有所下降。這表明該課程有持續的效果,並且對男、女生都適用。
生物因素
數十年來,對不同動物的研究證明,激素會影響雄性和雌性認知能力的發展。在雄性胚胎發育期間,高水平的雄性激素(睾酮等)會使大腦向雄性方向發育,從而形成典型的雄性行為和認知表現模式。
近期研究證明,人的一生中,激素對認知能力的影響始終存在。那些大量注射雄性或雌性激素、准備作變性手術的人,已經表現出這種變化。研究人員發現,接受「女變男」激素治療的人,認知模式出現了「男性化」傾向:他們的視覺空間處理能力得到提高,語言能力則有所下降。
大腦除了受遺傳因素、人生經歷的影響,也受各種激素的影響。女性和男性的大腦存在諸多差異也就不足為奇。一般而言,女性大腦中的灰質組織所佔比例較高(灰質是指神經元比較密集、血流較快的腦區);而男性大腦中的白質組織較多(白質是指大腦中起連接作用的神經纖維,外部包裹著一層叫做髓鞘的脂蛋白膜,相互絕緣)。此外,男性大腦左半球的灰質含量較高;女性則沒有這種顯著的不對稱現象。
各種大腦功能成像研究顯示: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果需要同時使用兩個腦半球(如語言處理),女性的表現好於男性;如果只需要激活視覺皮層,男性的表現勝過女性。即使男性與女性在完成同一任務時表現相當,他們運用的也是不同的腦區。
必須強調的是,大腦的結構、功能存在兩性差異,並不等於說這些差異就是導致兩性認知功能不同的唯一原因。大腦可以反映人的學習和其他經歷,因此,男性和女性各自特有的生活經歷也可能影響大腦的性別差異。
❹ 科學上如何判斷一個人的性別,請各位大蝦幫幫忙,絕不是簡單的外貌器官等。拜託
染色體 正常男性的染色體核型為44條常染色體加2條性染色體X和Y,檢查報告中常用46,XY來表示。正常女性的常染色體與男性相同,性染色體為2條XX,常用46,XX表示。
❺ 性別選擇的科學方法
應用上述非自然技術方法會創造下列一些普遍道德問題,而這些道德問題也正是人們進行性別選擇的主要原因:性別歧視:如某一家長對男孩或女孩有特別喜愛傾向,會對生出來性別不合適的子女有所不利。例如,中國古有重男輕女文化和「一胎化政策」已經造成社會性別不平衡,中國全國數字顯示,為每1000 個男孩,只有在833 個女孩誕生。印度2000年人口普查 顯示在印度全國女性與男性出生比率為每1000 個男孩只有927 個女孩誕生;旁遮普邦 (Punjab)和哈里亞納邦 (Haryana)的比率為每1000 個男孩出生,只766 個女孩。男女婚配對比率失調,並且不斷加,將會導致買賣婚姻、換親、拐賣婦女、性犯罪等等增多。優生學:根據科學家發現的4000多種遺傳性疾病中,有250種以上只發生在男性而較少在女性。PGD在美國使用主要為減少先天天缺陷和反常性孩子,但反對者擔心使用PGD更多是基於優生學的目的。心理涵義:如果無法獲得所預期的性別的孩子,父母和孩子心理可受影響 。違犯康德主義原則:有些爭議認為,由於父母能夠選擇他們的孩子性別,使得父母使用孩子履行他們自己的慾望,而不是尊重孩子個人。
❻ 用哪個方法科學生男生女法比較科學呢
大自然選擇性別的過程遠比人們想像的要復雜。沒有一個「科學」辦法保證會生女兒或者兒子的,民間的通過改變飲食習慣或者生活習慣來達到選擇孩子的性別的種種辦法,沒有一個是有根據的,都沒有科學的根據。所謂的生男生女的周期表或者其它方法都不是醫學的概念。大自然有自己的規律,從總體上控制男女比例,保證人類的生生不息。
❼ 科學家們為什麼想要研究性別
關於決定雌雄性別奧秘的探索,一直是激動人心而又耐人尋味的。性別問題的研究可以說是一門既古老而又煥發著新的活力的學科。
科學家們對性別的研究和興趣,絕不是為了那些重男輕女、非生男孩不可的人,主要是從優生優育、提高國人素質方面考慮。因為人類有些遺傳病與性別有關;其次,動物的性別與人類的生活也息息相關。比如,喝牛奶、吃冰淇淋,需要牛奶,而只有母牛才產奶;穿絲綢衣服,需要大量的蠶絲,而雄蠶寶寶吐絲比雌蠶多30%;鹿茸是補葯,而公鹿才有角。人類需要某一性別動物的例子不勝枚舉。人類只有認識性別的決定機理,才能隨人的意願去控制動物的性別。
❽ 科學家表明全國各地到未來人類變性會決定選擇自己的性別,聲音一定會變性,那時就是無手術的變性別聲音
聲音的改變特別是男性和女性的聲音特性。是由聲帶組織的肌肉結構決定的。荷爾蒙的分泌。會改變肌肉的強度。所以只有從小改變或者蒙分泌狀態才能決定聲音是否可以變成相應的性別。如果成年後或者青春期時期。再想改變肌肉,結構,只能通過手術。
❾ 科學家實現精子性別選擇,是福還是禍
個人認為違背了生物鏈和大自然的規律,長遠來看實現精子性別選擇是禍。在有性生殖中,雄性一方會提供帶有兩種性染色體的精子——X染色體和Y染色體,這兩種染色體會平均地分配到精子中,X染色體意味著生女兒,Y染色體意味著生兒子。理論上,後代的雌雄比維持在1:1。然而,由於出生前和發育階段的環境適應因素,許多物種在實際繁衍中都偏離了這一性別比例。那麼是否有方法能夠選擇精子的染色體呢?日本廣島大學島田昌之教授團隊通過改變攜帶不同染色體的精子的移動速度,實現了精子性別的篩選。
在曾經的一項研究種。來自廣島大學的Masayuki Shimada和他的同事利用這些基因差異對"雄性"老鼠精子和"雌性"老鼠精子進行了分類,他們於8月13日在《PLOS Biology》上發表的這項新研究表明,可以用一種簡單的、可逆的化學療法分離出攜帶x染色體的精子和攜帶y染色體的精子,從而使正常的男女後代比例發生戲劇性的變化。這項研究是在老鼠身上進行的,但這項技術可能也會廣泛應用於其他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