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科學
① 廚房進行科學設計有哪些意義
從工效學角度來說,以最短距離,最少時間,用最少的力氣完成一件事,就是效率。科學設計的意義就在於此,方便,快速,省時省力。
② 廚房裡的科學
用食用醋和食用鹼,都兌成溶液,兩種倒在一起,中和反應,酸和鹼中和成水和鹽。
③ 廚房中的科學學習清單
油:
油是以十字花科植物芸苔(即油菜)的種子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狀的液體。菜籽油色澤金黃或棕黃,有一定的刺激氣味,民間叫作「青氣味」。這種氣體是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所致,但特優品種的油菜子則不含這種物質。是我國主要食用油之一,主產於長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產量居世界首位。
鹽:
鹽是地殼中普遍存在的物質,由於易溶於水,因此常被雨水帶進河川再流入大海。據統計,每年從陸地流入海洋的鹽大約有1.1億噸,而全球海洋所含鹽分約4500億噸以上。
依照自然存在的狀況,鹽又可分為海鹽、湖鹽、井鹽和礦鹽四種。人類采鹽最早使用的方法是從含鹽量高的乾涸河床或湖床刮下鹽結晶塊。但沒多久人們便發明了較復雜的產鹽方法。
第一種常用的鹽是海鹽。海鹽的取得主要是在氣候和地質條件適合的海邊開發鹽田,依靠日曬和自然蒸發,從而使鹽分析出。世界上許多地方的海邊都出產海鹽,如亞洲的中國、韓國、印度;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歐洲的地中海沿岸等是海鹽的大產地。
早期非洲許多地區的居民都是從含鹽量高的鹽土中采鹽。他們在鹽地里挖出許多約2米深的鹽井,含鹽的地下水冒出後,經蒸發便析出鹽晶,井鹽便這么開采出來了。世界上著名的井鹽產地還有中國的自貢、波蘭的魏里奇卡等。
世界上許多地方都存在含鹽量較高的湖泊。而採集湖鹽最有特色的地方當屬非洲塞內加爾的瑞特巴。當地人制鹽的方法很簡單,湖邊各村莊的男女老少全體出動,搭乘小船,將幾百個塑膠桶放在湖裡,排成圓圈,從空中俯瞰下來就像一條七彩繽紛的項鏈。而後利用赤道的烈日將桶里的湖水曬干,於是桶底便留下了一層潔白的鹽。
開采礦鹽比利用鹽田曬鹽的方式晚許多。波蘭的考古學家曾挖掘出一些將鹽土加熱析出結晶鹽的用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都存在天然鹽礦,如伊朗、伊拉克、美國西南部、澳大利亞和玻利維亞等。有些地方甚至存在鹽丘和鹽山,如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約有300座圓形鹽丘;巴基斯坦境內有綿延的鹽山等。
如今,在許多靠自然條件難以產出足夠用鹽的國家和地區,陸續開發出一些新的制鹽方法,其中以「電透析法」最受歡迎。所謂電透析法就是在直流電壓下,利用陰陽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將海水中鹽的濃度提高約7倍,再予以蒸發結晶從而產出高品質的精鹽。此法目前在日本和台灣被大量使用。
醬:
醬油是把豆、麥煮熟,使其發酵然後加鹽而釀製成的液體調味品。
醬油最早是由中國發明的。現在已知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中國就已經比較普遍地釀制和食用醬油了,此時世界上其他國家還沒有醬油。但考慮到醬油和醬的製造工藝是極其相近的,而中國在周朝時就已發明了醬,所以醬油的發明也應遠在漢代之前。醬存放時間久了,其表面會出現一層汁。人們品嘗這種醬汁後,發現它的味道很不錯。於是此後便改進了制醬工藝,特意釀制醬汁,這大概就是最早的醬油的誕生過程。
製作醬油時,黃豆的蛋白質經發酵分解為氨基酸,其中的谷氨酸又會與鹽作用生成谷氨酸鈉。谷氨酸鈉實際就是今天的味精,所以醬油具有一種特殊的鮮美味道。
用豆、麥、麩皮釀造的液體調味品。色澤紅褐色,有獨特醬香,滋味鮮美,有助於促進食慾。是中國的傳統調味品。
生產工藝:醬油用的原料是植物性蛋白質和澱粉質。植物性蛋白質遍取自大豆榨油後的豆餅,或溶劑浸出油脂後的豆粕,也有以花生餅、蠶豆代用,傳統生產中以大豆為主;澱粉質原料普遍採用小麥及麩皮,也有以碎米和玉米代用,傳統生產中以麵粉為主。原料經蒸熟冷卻,接入純粹培養的米麴黴菌種製成醬曲,醬曲移入發酵池,加鹽水發酵,待醬醅成熟後,以浸出法提取醬油。制曲的目的是使米麴黴在曲料上充分生長發育,並大量產生和積蓄所需要的酶,如蛋白酶、肽酶、澱粉酶、谷氨醯胺酶、果膠酶、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等。在發酵過程中味的形成是利用這些酶的作用。如蛋白酶及肽酶將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產生鮮味;谷氨醯胺酶把萬分中無味的谷氨醯胺變成具有鮮味的俗谷氨酸;澱粉酶將淀份水解成糖,產生甜味;果膠酶、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等能將細胞壁完全破裂,使蛋白酶和澱粉酶水解等更徹底。同時,在制曲及發酵過程中,從空氣中落入的酵母和細菌也進行繁殖並分泌多種酶。也可添加純粹培養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由乳酸菌產生適量乳酸,由酵母菌發酵生產乙醇,以及由原料成分、麴黴的代謝產物等所生產的醇、酸、醛、酯、酚、縮醛和呋喃酮等多種成分,雖多屬微量,但卻能構成醬油復雜的香氣。此外,由原料蛋白質中的酪氨酸經氧化生成黑色素及淀份經典霉澱粉酶水解為葡萄糖與氨基酸反應生成類黑素,使醬油產生鮮艷有光澤的紅褐色。發酵期間的一系列極其復雜的生物化學變化所產生的鮮味、甜味、酸味、酒香、酯香與鹽水的鹹味相混和,最後形成色香味和風味獨特的醬油。
普遍採用的低鹽固態發酵工藝。
原料處理分為3步。①餅粕加水及潤水:加水量以蒸熟後曲料水分達到47—50%為標准。②混和:餅粕潤水後,與軋碎小麥及麩皮充分混和均勻。③蒸煮:用旋轉式蒸鍋加壓(0.2MPa)蒸料,使蛋白質適度變性,澱粉蒸熟糊化,並殺滅附著在原料上的微生物。
制曲分兩步。①冷卻接種:熟料快速冷卻至45℃,接入米麴黴菌種經純粹擴大培養後的種曲0.3—0.4%,充分拌勻。②厚層通風制曲:接種後的曲料送入曲室曲池內。先間歇通風,後連續通風。制曲溫度在孢子發芽階段控制在30—32℃,菌絲生長階段控制在最高不超過35℃。這期間要進行翻曲及鏟曲。孢子著生初期,產酶最為旺盛,品溫以控制在30—32℃為宜。
發酵 成曲加12—13°Be'熱鹽水拌和入發酵池,品溫42—45℃維持20天左右,醬醅基本成熟。
浸出淋油 將前次生產留下的三油加熱至85℃,再送入成熟的醬醅內浸泡,使醬油萬分溶於其中,然後從發酵池假底下部把生醬油(頭油徐徐放出,通過食鹽層補足濃度及鹽分。淋油是把醬油與醬渣通過分離出來。一般採用多次浸泡,分別依序淋出頭油、二油及三油,循環套用才能把醬油成分基本上全部提取出來。
後處理 醬油加熱至80—85℃消毒滅,再配製(勾兌)、澄清及質量檢驗,得到符合質量標準的成品。
醋:
醋的原料和製作方法有4類。
(1)中國傳統的釀醋原料,長江以南以糯米和大米(粳米)為主,長江以北以高粱和小米為主。現多以碎米、玉米、甘薯、甘薯干、馬鈴薯、馬鈴薯乾等代用。原料先經蒸煮、糊化、液化及糖化,使澱粉轉變為糖,再用酵母使發酵生成乙醇,然後在醋酸菌的作用下使醋酸發酵,將乙醇氧化生成醋酸。
(2)以含糖質原料釀醋,可使用葡萄、蘋果、梨、桃、柿、棗、番茄等釀制各種果汁醋,也可用蜂蜜及糖蜜為原料。它們都只需經乙醇發酵和醋酸發酵兩個生化階段。
(3)以乙醇為原料,加醋酸菌只經醋酸發酵一個生化階段。例如以低度白酒或食用酒精加水沖淡為原料,應用速釀法制醋,只需1天~3天即得酒醋。
(4)以食用冰醋酸加水配製成白醋,再加調味料、香料、色料等物,使之成為具有近似釀造醋的風味的食醋。
④ 廚房有什麼科學
1、人體工程學。炒菜的地方不宜太高,不然抬手操作。水盆和切菜的地方可以高一點,避免彎腰操作。各功能配置最好的連貫的三角區設計。拿菜 → 洗菜 → 切菜 → 炒菜 → 擺放等等。
2、空間設計。廚房是重要的室內空間,被人們越來越看重。尤其是國外,廚房基本是家庭活動的中心。
其他,你若感興趣再補充了。或你問詳細一點。
⑤ 廚房裡的科學知識(是科學的探究實踐作業急求啊。)
廚房裡的科學知識
一、廚房裡的力學知識
廚房裡要用到各種各樣的菜刀,可以用到相關的知識來解釋:1.刀口的鋒利程度(鈍與銳),可以使用壓力、受力面積和壓強之間的關系予以解釋;2.刀身的鍥形程度,可以使用力的分解,以小力產生大分力予以解釋;3.刀柄的長短,則可以使用力矩平衡予以解釋;4.刀口的平整和鋸齒形,那就用摩擦、力的分解等解釋;5.刀的平整程度,則用切割物體時的受力大小及功能不同予以解釋,如切開易分割的物體,只要刀口鋒利,一般做得較扁平,而剁骨頭的刀,若如此,極易卷口,故一般都比較厚。
二、廚房裡的化學知識
煮飯燒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一堆生菜,經過烹、炸、炊、悶以後,變成一盤色、香、味俱全的佳餚,除了離不開掌勺人的手藝外,其中也蘊含著許多化學知識。如烹調,調味品的添加順序是有先後的,而不是憑操作者的興趣,否則,色、香、味都會有所影響。調味品的添加順序是以滲透力強弱為尺度的。滲透力強的後加。炒菜時,應先加糖,隨後是食鹽、醋、醬油,最後是味精。如果順序顛倒,先放了食鹽,便會阻礙糖的擴散,因食鹽有脫水作用,會促使蛋白質的凝固,使食物的表面發硬且有韌性,糖的甜味滲入很困難。還有個別是沒有香味的調料(如食鹽、糖等)可在烹調中長時間受熱,而有香味的調料不可以,以免香味逃逸,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受不了烹調的高溫,只能在最後加入。
燒煮食物時,加調味品的時間,對食物中發生的化學變化也有關系。食物中的蛋白質本身具有膠體的性質,遇氯化鈉等強電解質,會發生凝聚作用。例如:豆漿中加入食鹽,它就會凝聚,成為豆腐腦,在煮豆、燒肉時,如果加鹽過早,一方面湯中有了鹽分,水分難以滲透到豆類或肉里去,另一方麵食鹽使豆或肉里蛋白質凝聚、變硬。這兩方面都使豆或肉不易煮爛,當然也不利於人體消化和吸收。
烹煮食物的火候,也就是溫度對食物的影響很大。一般來說,溫度升高,可以加快反應速度。例如:燉煮食物的溫度約為100度(水的沸點),炒的溫度約為200至300度(油的沸點比水高),油炒比油炸的溫度略低一些,但比燉、煮的溫度要高很多。所以,把肉煮酥燜爛的時間要比炒、炸多幾倍,鍋中的溫度與拌炒也有關系。拌炒可使食品受熱均勻,但過分拌炒會使鍋中溫度降低,而且拌炒多了食物與空氣中氧氣接觸的機會也會增多,食物中的維生素C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壞。所以拌炒以後加鍋蓋是必要的,一則可以防止降低鍋溫,二則可以防止維生素氧化而降低營養價值。
很多家庭在燒魚時都喜歡加些酒,你知道這是什麼道理嗎?死魚中三甲胺較多,因此,魚死得越久,腥味越濃。三甲胺不易溶於水,但易溶於酒精,所以燒魚時加些酒,能去掉腥味,使魚更好吃。酒可去掉魚類的腥味,也可去掉肉類的腥味,酒的作用並不僅僅如此,食物中的脂肪在燒煮時,會發生部分水解,生成酸和醇。當加入酒(含乙醇)、醋(含醋酸)等調味輔料時,酸和醇相互間發生酯化反應,生成具有芳香味的酯。
廚房中的化學是無處不在的,比如:液化氣是一些低級烴類的混合物,而烴小分子
低聚糖、單糖。米、面等主食都含有大量澱粉,經過燒煮後,就容易被人體的消化系統吸收。
小廚房,有著大學問,廚房裡的科學遠不止這些。我們在日常生活要細心觀察身邊的科學現象,聯繫到我們學過的知識,去分析和解釋這些現象,就能夠提高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特約作者駱利青達志和
⑥ 廚房裡的科學問題
炒菜為什麼後放鹽
是平底鍋做菜熟得快還是別的鍋
什麼和什麼不能同吃
⑦ 廚房科學小實驗
醋和雞蛋殼
油,味精,白糖,鹽,麵粉和水溶解情況
冰糖(研磨過和塊狀)和水溶解快慢,你可以用筷子攪拌或沒攪拌,還有加熱
這些應該完成你的作業,記住量不要放太多了,要不然不能完全溶解
⑧ 廚房中的科學問題
二、煮飯燒菜的科學
煮飯燒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 一堆生菜,經過烹、炸、炒、燜後,變成一盤色香、味俱全的佳餚,除了離不開掌勺人的手藝外,其中也蘊含了許多化學知識。
1、調味品的添加順序。烹調時,調味品的添加順序是有先後的,而不是單憑操做者的興趣,否則色、香、味都會有所影響。調味品的添加順序是以滲透力強北為尺度的。滲透力弱的先加,滲透力強的後加。炒菜時,應先加糖,隨後是食鹽、醋、醬油,最後是味精。如果順序顛倒,先放了食鹽,便會阻礙糖的擴散,用食鹽有脫水作用,會促使蛋白的凝固,使食物的表面發硬且有韌性,糖的甜味滲入很困難。還有個別原則,是沒有香味的調料(如糖、貿食鹽等)可在烹調中長時間受熱,而有香味的調料則不可以, 以香味散逸。好味精,其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鈉,谷氨酸鈉受熱易分解,而使味精失去鮮味,故味精只能在最後加入。
2、加調味品的時間。燒煮食物時,加調味品的時間對食物中發生的化學變化也有關系。某些食物本身具有膠體的性質,遇氯化鈉等強電解質,會發生凝聚作用。例如:豆漿中加入食鹽,它就會凝聚,成為豆腐腦。在煮豆、烹肉時,如果加鹽過早,一方面湯中有了鹽分,水分難以滲透到豆類或肉里去;另一方麵食鹽使豆或肉里蛋白質凝聚,變硬。這兩方面都使豆或肉不易煮爛,當然也不利於人體消化和吸收。
3、火候。烹調食物的火候也就是溫度寺食物的影響很大。一般來說,。溫度升高,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例如:燉煮食物的溫度約100℃,(水的沸點),炒的溫度約200~300℃(油的沸點比水高)。油炒比油炸的溫度略低一些,但比燉煮的溫度要高得多。鍋中的溫度與拌炒也有關系。拌炒可使食物受熱均勻,但過分拌炒會使鍋中溫度降低,而且拌炒多了食物與空氣中氧化接觸的機會也會增多,食物中的維生素C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壞。所以拌炒以後加鍋蓋是必要的,一則可以防止降低鍋溫,二則可以防止維生素氧化而降低營養價值。
⑨ 寫一篇有關於廚房中科學知識的論文(300—400字)
廚房中的物理知識
河北省冀州市北漳淮鄉北內漳學校李同心
物理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們日常的生活生產中,人們生活也越來越離不開物理,可以說處處與物理打著交道,就拿與人們朝夕相處的廚房來說吧,其中就蘊涵著豐富的物理知識,現殞舉如下:
一、與電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飯堡煮飯、電炒鍋煮菜、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為內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煮菜、燒開水的。
2.排氣扇(抽油煙機)利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空氣對流進行空氣變換。
3.電飯煲、電炒鍋、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電器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
4.微波爐加熱均勻,熱效率高,衛生無污染。加熱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為電磁能,再將電磁能轉化為內能。
5.廚房中的電燈,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6.廚房的爐灶(蜂窩煤灶,液化氣灶,煤灶,柴灶)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即燃料燃燒放出熱量。
二、與力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水壺的壺嘴與壺肚構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3.菜刀的刀刃有油,為的是在切菜時,使接觸面光滑,減小摩擦。
4.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鏟送煤時,是利用煤的慣性將煤送入火爐。
6.往保溫瓶里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由於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
7.磨菜刀時要不斷澆水,是因為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生熱使刀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刀口不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
三、與熱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一)與熱學中的熱膨脹和熱傳遞有關的現象
1.使用爐灶燒水或炒菜,要使鍋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讓鍋底壓住火頭,可使鍋的溫度升高快,是因為火苗的外焰溫度高。
2.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用木料製成,是因為木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過程中不燙手。
3.爐灶上方安裝排風扇,是為了加快空氣對流,使廚房油煙及時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間。
4.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易破裂。這是因為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燙砂鍋放在濕地上時,砂鍋外壁迅速放熱收縮而內壁溫度降低慢,砂鍋內外收縮不均勻,容易破裂。
5.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因為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熱傳導方式傳熱,煮飯、燒水等主要是利用對流方式傳熱的。
7.冬季從保溫瓶里倒出一些開水,蓋緊瓶塞時,常會看到瓶塞馬上跳一下。這是因為隨著開水倒出,進入一些冷空氣,瓶塞塞緊後,進入的冷空氣受熱很快膨脹,壓強增大,從而推開瓶塞。
8.冬季剛出鍋的熱湯,看到湯面沒有熱氣,好像湯不燙,但喝起來卻很燙,是因為湯面上有一層油阻礙了湯內熱量散失(水分蒸發)。
9.冬天或氣溫很低時,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應當先用少量的沸水預熱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內外溫差過大,內壁熱膨脹受到外壁阻礙產生力,致使玻璃杯破裂。
10.煮熟後滾燙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一會兒,容易剝殼。因為滾燙的雞蛋殼與蛋白遇冷會收縮,但它們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者脫離。
(二)與物體狀態變化有關的現象
1.液化氣是在常溫下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體液化再裝入鋼罐中的;使用時,通過減壓閥,液化氣的壓強降低,由液態變為氣態,進入灶中燃燒。
2.用焊錫的鐵壺燒水,壺燒不壞,若不裝水,把它放在火上一會兒就燒壞了。這是因為水的沸點在1標准大氣壓下是100℃,錫的熔點是232℃,裝水燒時,只要水不幹,壺的溫度不會明顯超過100℃,達不到錫的熔點,更達不到鐵的熔點,故壺燒不壞。若不裝水在火上燒,不一會兒壺的溫度就會達到錫的熔點,焊錫熔化,壺就燒壞了。
3.燒水或煮食物時,噴出的水蒸氣比熱水、熱湯燙傷更嚴重。因為水蒸氣變成同溫度的熱水、熱湯時要放出大量的熱量(液化熱)。
4.用砂鍋煮食物,食物煮好後,讓砂鍋離開火爐,食物將在鍋內繼續沸騰一會兒。這是因為砂鍋離開火爐時,砂鍋底的溫度高於100℃,而鍋內食物為100℃,離開火爐後,鍋內食物能從鍋底吸收熱量,繼續沸騰,直到鍋底的溫度降為100℃為止。
5.用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鍋內氣壓,提高了水的沸點,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溫度。
6.夏天自來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徵兆。自來水管「出汗」並不是管內的水滲漏,而是自來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水管,就會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較高,濕度較大,這正是下雨的前兆。
7.煮食物並不是火越旺越快。因為水沸騰後溫度不變,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結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鍋內水蒸發變干,浪費燃料。正確方法是用大火把鍋內水燒開後,用小火保持水沸騰就行了。
8.冬天水壺里的水燒開後,在離壺嘴一定距離才能看見「白氣」,而緊靠壺嘴的地方看不見「白氣」。這是因為緊靠壺嘴的地方溫度高,壺嘴出來的水蒸氣不能液化,而距壺嘴一定距離的地方溫度低;壺嘴出來的水蒸氣放熱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氣」。
9.油炸食物時,濺入水滴會聽到「叭、叭」的響聲,並濺出油來。這是因為水的沸點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濺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溫沸騰,產生的氣泡上升到油麵破裂而發出響聲。
10.當鍋燒得溫度較高時,灑點水在鍋內,就發出「吱、吱」的聲音,並冒出大量的「白氣」。這是因為水先迅速汽化後又液化,並發出「吱、吱」的響聲。
11.當湯煮沸要溢出鍋時,迅速向鍋內加冷水或揚(舀)起湯,可使湯的溫度降至沸點以下。加冷水,冷水溫度低於沸騰的湯的溫度,混合後,冷水吸熱,湯放熱。把湯揚起的過程中,由於空氣比湯溫度低,湯放出熱,溫度降低,倒入鍋內後,它又從沸湯中吸熱,使鍋中湯溫度降低。
(三)與熱學中的分子熱運動有關的現象
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會變咸,而炒菜時加鹽幾分鍾就變咸了,這是因為溫度越高,鹽的離子運動越快的緣故。
2.長期堆煤的牆角處,若用小刀從牆上颳去一薄層,可看見裡面呈黑色,這是因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在長期堆煤的牆角處,由於煤分子擴散到牆內,所以颳去一層,仍可看到裡面呈黑色。
我們在日常生活、生產中只要細心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聯繫到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去分析和解釋這些現象,就能夠提高觀察、分析及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物理作為一門大眾的學科,在生活中的應用數不勝數,廚房中的物理知識應用真可謂冰山一角,我們必須更加努力的學習,積累物理知識,提高自己的科學技術水平,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