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聯合會
① 國際科聯與地球科學聯盟1986五大地球系統的研究計劃包括哪些內容
地球系統科學聯盟(Earth System Science Partnership,ESSP),是由以下4大全球環境變化(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計劃組建的、對地球系統進行集成研究(the integrated study of the Earth System)的聯合體:
⑴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WCRP);
⑵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IGBP);
⑶國際全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IHDP);
⑷國際生物多樣性計劃(An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DⅣERSITAS).
為進一步加強地球科學領域最新學術成果交流,在國內眾多專家的支持和努力下,「內中國地容球科學聯合學術年會」由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全國岩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組委會、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區域地質與成礦專業委員會共同發起主。
③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地球科學菁英班、地質學(基地班)和普通的地質學專業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菁英班今年第一年招生,是武漢地大和中科院的八個研究所聯合辦的,官方名稱叫C2聯盟。地大為了這個菁英班專門成立了一個新的學院,叫李四光學院,教務處長楊倫親自擔任院長,師資優選全校最好的老師和中科院的優秀教授任課,學校總的來說還是比較重視的,我兒子就在這個班。
分數在不同省份不一樣,大致和基地班持平,據說有些省份要比基地班高一點,我們省怎麼也要高個五、六十分才敢說有把握,我知道他們班有個孩子實考分比當地一本線高80多分。當然最好還是要有自主招生的分了,自招過了多這二十分把握性要大得多,地大這種學校雖然很不錯,但是很多人對它還是有誤區的,認同度不高,考分高了報覺得虧了,其實從科研水平、專業排名、就業形勢、畢業生薪資待遇,武漢地大的地學在全國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從高考分數角度衡量性價比非常好。廣州具體多少不清楚,您可以查一下當地近幾年基地班錄取分數參考一下,無論菁英班還是基地班招的人很少,每個省過不去三兩個人,有些省甚至就招一個學生,所以偶然性很大,前幾年的分數只能參考。
補充一下基地班和菁英班的區別,除了樓上說的,還有就是菁英班學的東西要比基地班多,地質學基地班主要課程還是地質學,而菁英班有地質學、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與衛星監測等四個大的方向,到大三大四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再細分,去八個不同的中科院的研究所做研究性學習。
該校「地球科學菁英班」2012年開始面向全國招生。根據高考成績和學生志願,選拔自主意識強、綜合素質優秀、有志於開展地球科學研究的高考優秀學生進入菁英班學習。菁英班管理採取大學二年級分流補進,大學三、四年級只分流不再補進。入選菁英班的學生,將在本科階段採取「雙導師制」和「2+1+1」人才培養模式,即大一、大二集中學習基礎課,大三分四個專業自主選擇學習,大四進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地質科學院相關所跟隨導師進行研究性學習。本科期間有機會參加由中科院、地科院相關專家開設的專題課程和講座學習。本科學習期間,成績優秀者可獲得專項獎學金,並可獲得推薦保送攻讀中科院和地科院相關研究所及本校研究生的機會。
另:我也是地大的,今年是首屆菁英版招生,高考的時候會招生,且經過大一學習以後,在大二時會進行分流補進,不同的學生按不同的方向進行培養,菁英班的同學並不是絕對的而且每學期都會淘汰掉5名左右的同學,其他專業的同學如果學習好也可以再大二的時候申請進入精英班。
望採納!!
都是轉的
④ 地球科學研究的一個新方向
吳功建李家熙黃懷曾
(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100037)
摘要區域地球化學在農業和生命科學上的應用項目,是從全球變化觀點出發,將地球科學應用於農業和生命科學。它的結合點是地球化學元素。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通過研究編制出了一套自成體系的《中國生態環境地球化學圖集》,提出了一些新認識,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宏觀決策提供了量化的科學依據。
關鍵詞區域地球化學全球變化生物環境地球化學
前言
目前地球科學的發展表明,有兩大趨勢非常引人矚目。①多學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從而產生新的邊緣學科;有時一個學科的難題,需要其他學科的配合和共同解決,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前進。②積極開展國際間的合作,因為重大科學問題的解決,往往具有全球性,單靠一國或少數國家的科學家是不夠的。
地球科學從20世紀50年代末起,率先開展了國際地球物理年,60年代實施了國際上地幔計劃,70年代實施了國際地球動力學計劃,80年代是國際岩石圈計劃,1987年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的第19屆國際大會測量和地球物理聯合會的會前會上,科學家討論了地球科學往何處去的問題,專家們提出了全球變化的課題。原國家科委要求「區域地球化學在農業和生命科學中的應用」項目要有高起點,就是要我們與當前地球科學的研究前沿相接軌。項目應從全球變化觀點出發,將「四個圈」結合起來。
岩石圈是人和-切生命的棲息生長之地。它是由地殼及地幔最上部所組成,即大家熟知的地球板塊,其下是軟流圈,對板塊起著潤滑移動作用。在岩石圈的表層有一土壤圈,它基本上是由其下母岩風化而成。岩石由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類組成,土壤層的化學成分主要是取決於母岩的成分。在岩石圈之上,還存在一個包括海洋、江河湖海溪及地下水的水圈,它可以分解岩石中的礦物,形成離子狀態;作為地球化學元素遷移的載體,元素分散或富集;進入食物鏈,被人體吸收或排泄。在岩石圈外圍還包括有N、O、He、Ne、Ar、CO2和水蒸氣的氣圈。這四個圈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相互作用的,在它們之間存在物質與能量的交流。用全球變化作為項目的指導思想,是引人入勝的,因此它具有前瞻性。
1多學科的結合點
項目包括地球科學、農學和生命科學,是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必須尋找出結合點,才能作到相互補充,發揮各學科的優勢,逐步去形成一門邊緣學科。利用地球化學元素作為結合點,是因為一切物質的基本單元是化學元素。已知人體幾乎含有周期表中自然界存在的所有元素,在地殼表層中已知存在90多種元素,似乎在人體內均可找到。從農業看,不僅需要主量元素養分,而且還需微量元素養分,才會使農業獲得最佳產量和改善其品質,也就是說地球科學與生物科學的交叉是通過化學元素來進行的,而微量元素又是一個剛剛開墾的處女地,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20世紀60~70年代,英國地球化學家Eric Hamitton測定了220例英國人體組織中的化學元素(從H到U)的含量,並與岩石中各化學元素的豐度作了對比。兩組豐度有驚人的相似性,這是由於人體通過新陳代謝和其生活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結果。為此,我們把生命元素、養分元素與微量地球化學元素作為多學科的結合點,從而保障了綜合研究的順利進行和能夠取得預期的成果。
2目的、內容與特點
本項目研究的目的在於促使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的發展,整治環境,力爭取得最佳農業生產效果和品質的改善,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為國家進行宏觀決策提供量化的科學依據。
研究內容:主要是在岩石圈、水圈和氣圈中的空間分布,運移規律,及在農學和生命科學中的作用與機理;探索化學、生物與物理間的相互作用和能量交換;及方法與技術的研究。
本項目的研究特點如下。
(1)用已有的巨量數據做生態環境新領域的研究,包括1:20萬區域化探掃面數據;1976年死亡率調查及新的抽樣調查數據;土壤有效態及土壤地球化學新舊數據;水文地球化學數據;人發、血液、尿、膳食數據;有關典型地區數據。
(2)充分利用、開發並完善計算機處理軟體技術和測試技術。
(3)實行了部門內和部門間的數據共享,做到這點,靠各部門領導的大力鼎助。
(4)採取點面結合,選擇了北京、山東、安徽、雲南騰沖和浙江杭嘉湖等典型地區的區域地球化學特徵,及其對農業與健康影響的實用性研究。
(5)把地球化學分區、元素區域分布規律、淺層地下水地球化學分帶、土壤的重新分類、養分元素從土壤和溶液攝入到植物的轉移過程、主要地方病的地球化學作用等基礎研究,應用到主要農作物和名、特、優產品適應能力上,以提高產量和改善品質,增大經濟效益;應用到人體健康方面,以提高人類生存質量和生活環境。
(6)把科研成果與開發結合起來。
在開展地球科學、農業和醫學綜合研究的基礎上,把岩石、土壤、淺層地下水、農作物、攝入物和人體健康結合成一個新的鏈條,它的研究實際上是一項繁雜的系統工程。
3預見未來,發展生產力,提出科學依據
利用區域地球化學資料庫提供的極其豐富的信息,深入研究了區域地球化學元素分布的規律,及其循環和運移過程,提出合理方案。在發展生產力的同時,也改善了生態環境,並可預見未來,作出正確決策,這樣的研究將具有深遠的意義。
農民是靠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存活、改善生活和脫貧致富的。土壤是養分元素供給的地方,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主要來源是母岩,即風化的基岩或經過風、水、冰川活動搬運的覆蓋層。因為地殼95%是火成岩,它可以提供Cu、Zn、Co、Mn等元素的來源;5%是沉積岩,它覆蓋在火成岩之上,其中的頁岩,通常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如黑色頁岩可提供Cu、Pb、Zn、Mo和Hg等微量元素。在礦化地區,則可使農業作物發生重金屬的污染,從而危害人體健康。已知土壤的特性,如pH值和Eh值,都會影響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存在形式和活動性。為此,我們以土壤的成因和演化重新劃分了土壤類型,不同於以往以生物和氣候條件為依據劃分的土壤類型。新土壤類型的劃分,對發展我國農業具有重大意義。
編制與農業有關的地球化學元素圖,它可以指出主要養分元素與微量養分元素在區域內的豐缺狀況,從而告誡人們不要在元素已豐的地區再施加同元素的肥料,以免造成浪費。然而通過實踐和研究使我們知道事物並不這樣簡單,盡管元素雖豐,未必能為植物所吸收。為此,我們開展了元素有效態的研究,以及研究土壤-植物-動物體系中元素間的累積、協同和拮抗作用。這種地球化學元素圖和土壤有效態圖,對規劃一個省的農業,實行科學耕種,將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山東省在查明自然地理條件和農業資源的基礎上,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技術條件,結合生態環境地球化學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山東區劃,我們在濟南召開了現場會議,推廣了這一經驗。
我國名特優產品在國際競爭中不佔優勢,天然植物葯材也因生態環境的改變而不那麼「地道」了,這大大影響了果、茶、煙、葯的經濟效益。根據研究,名茶產於酸性、高鉀以及有效性鋅、銅、硼等微量元素較高的土壤中;優質煙草則產於中性、碳酸鈣含量低、鉀素供應充足,有效性B、Mn、Cu、Zn較高的土壤中;優質柑橘則生長於酸度適中,鹽基組成中Ca、Mg較豐富,有效性Zn、Cu、Mo和B比較豐富的土壤中;大部分中草葯,約有4800多種集中產於鐵鋁土區,如龍腦香、羅漢果、山奈、浙八味、川貝母、杜仲、三七等。我們對柑橘營養元素的循環和平衡做了研究,提出了營養元素配方,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若能根據名特優產品的土壤地球化學條件擴大種植,必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是一些地區脫貧致富之路。
4改善環境,增強人民體質,提高生存質量
人體生命元素主要來源於食物鏈,即通過飲食、水、空氣和葯物等。人體內除常量元素H、N、O、C、Na、Cl、Mg、P、S、Ca、I外,微量元素則屬痕跡元素,盡管其量甚微,但它們對人的生老病死及遺傳代謝作用卻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已知微量元素在人體生理上的功能大體是:①作為酶和某些維生素的活性因子;②參與激素的生理作用;③運載作用,如鐵離子是氧的載體;④維持核酸的正常代謝,核酸又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然而,環境的變化,也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通常可以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來適應生活環境的變化,如果這種變化超過人體的適應能力,將會引起人體功能、生理和結構的變化而生病,或者死亡。在地質環境中某些元素含量偏高或偏低時,通過食物鏈,人體也會患病,通常稱為地方病,亦稱地球化學病。
4.1地方病與地球化學元素
在研究地方病與微量元素之間的關系時,我們著重研究了氟與地氟病,硒與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碘與碘缺乏病之間的關系。
4.1.1對氟的致病機理作了進一步探討
氟中毒,以水源型最為廣泛,氟骨病患者約104萬人,氟斑牙患者約212萬人,全國受困擾的約7274萬人,幾乎涉及我國各省、市、自治區。以往人們認為長期飲用氟含量大於1mg/L的水,當水中氟高時,可導致水氟中毒。此次通過華北典型地區的研究表明,在淺層地下水中氟的組分存在形式有10種,其中以F-、MgF+和CaF+三種為主。高氟地下水以吸附性氟為物源,通過蒸發濃縮作用而成,氟濃度隨礦化度的增加而增加。非均質土體氟遷移富集動態模擬實驗表明,隨礦化度增大,鹼性水體中游離氟濃度增高,酸性水溶液以絡合物為主,氟總濃度下降。黃淮海平原以北地區氟濃度大於1~2mg/L。在土壤中氟含量南方高北方低,而水氟含量則正相反,尤以盆地、低階地、平原薄地氟病最嚴重。此外,在螢石、磷灰石礦區中氟的含量甚高;燃煤中的氟,以及茶中的氟,均可引起氟中毒。
4.1.2硒與克山病和大骨節病
我國克山病和大骨節病主要分布在東北三江到西南三江地區,以棕褐土系為主的地帶內。1959~1980年間年平均發病率為8.3/10萬,以10歲以下兒童和育齡期婦女為主;大骨節病患者達176萬人,以兒童和少年為主。
從區域地球化學特點看,土壤偏中性,Se、Zn、Fe、P、Mn有效含量偏低,Se小於0.025mg/kg,食物攝入Se32.7~38.0mg/(人·天)人發Se小於0.20μg/g,血液中Se0.030μg/g;Zn、Mn分別低於0.50mg/kg和2.0mg/kg,Fe為4.5~10.0mg/kg,中偏低。病帶內Cu、Zn、P和Mn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從而表明生物地球化學環境是誘發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的主要因素。為了更進一步探討致病機理,我們與英國地調研究所進行了合作。
4.1.3碘與碘缺乏病
我國碘缺乏病約有4.25億人,佔世界病區人口的40%。除常見的地方性甲狀腺腫瘤和克汀病外,最主要的危害是影響胎兒的腦發育,導致兒童智能和體格發育障礙,還可導致流產、死產和先天畸形等。
一般來說,碘缺乏病,山區人多於平原人,內陸人多於沿海人。碘含量為0.2~0.8mg/kg,偏低。碘缺乏病可分以下5種環境類型:①山地、丘陵碘淋溶型,碘濃度極低,如天山、秦嶺;②泥炭沼澤碘固定型,碘雖豐,因被吸附固定,不易析出,碘濃度偏低,如東北三江;③沙土滲漏貧碘型,如沙漠邊緣,大河道;④石灰岩碘低度型,因水中多是離子,阻礙碘的吸收,還可加速碘的排泄,如雲貴石林區;⑤碘過剩型,由井水碘高達10000μg/kg,及地勢低窪而成高碘病區,如山東濱州、山西孝義等。
我國採取食鹽中加碘的辦法,可以改善碘缺乏病。為配合國務院「2000年我國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標,我們在安徽太和縣開發了「華典碘礦泉水」和山東梁山水滸108礦泉水。研究表明,飲用天然碘礦泉水是除碘鹽以外的最有效的補碘途徑,碘礦泉水是寶貴的資源。
4.2主要惡性腫瘤與體內地球化學元素
我國居民惡性腫瘤死亡率呈現出明顯的區域分布特點,各部位別惡性腫瘤具有一定聚集性。肺癌、乳腺癌、結腸癌和白血病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長江中下游和東北工業發達地區相對高發,胃癌、食道癌在內地和沿海山區相對高發,肝癌、鼻咽癌死亡率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步降低。
通過相關回歸分析表明,人發中Fe、Cu、Co、Se、Mo、Mn等元素含量與當地惡性腫瘤死亡率呈負相關;Pb、K、As、Cr、Ca等元素含量與當地惡性腫瘤死亡率呈正相關。逐步回歸分析表明:肺癌、白血病等與Pb、As、K元素相關;胃癌、食道癌與Fe、K元素相關。癌症除氡外,很少與單一元素相關,多是與元素組合相關。癌症病理因素復雜,與環境污染有關,還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
肺癌與放射性氡的關系,已被國際廣泛注意,主要證據來自礦山工人流行病學(因為只有受氡的超常輻射才能被測出來),還得考慮被研究人群的死亡率或病變率增加的其他因素,如不考慮吸煙和工作環境中其他致癌物的作用,那麼剩下很少一部分肺癌可歸咎為氡輻射。近年來,聯合國衛生組織已將氡列為致癌的物質之一。
曾對北京、嶗山、黃山、東南沿海等地開展調查與研究,我們特別關注了室內氡害。因城市人大部分時間是生活在室內,因此室內氡及子體對人體的危害是近年來的環境熱點問題。『北京市室內氡平均濃度為20.3Bq/m3,在國家控制標准400Bq/m3之下,但個別地區超標。
4.3膳食與地球化學元素
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土壤類型差異較大,經濟發展水平相差大,從區域分布來看,膳食中元素攝入量差別較大。鐵、錳、銅、磷的攝入量,南方略低於北方;鉀北方顯著高於南方;鈉、鈣、鎂西部地區低於東部地區;東北三江至西南三江呈現硒、鋅偏低帶。總之,我國膳食的特點是高鈉、低鉀、低鈣、低硒和低鋅,應對我國現行飲食結構加以改善。
結束語
在地球科學研究中,探索化學、生物與物理間的相互作用及能量交換,將地球科學與農業、生命科學交叉進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和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出版了一本自成體系的《中國生態環境地球化學圖集》,共107幅圖。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這只不過是邁出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然而它顯示出很強的生命力,以及很高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是地球科學研究的一個新方向。
⑤ 地球科學前沿研究
利用先進的地球物理探測技術,重點對青藏高原進行了深部地球物理調查,進一步加深了對岩石圈深部結構、組成與演化的認識,提出了一系列大陸碰撞的地球動力學模型,深化了大陸動力學研究。在地球生命的早期演化研究等方面,獲得了一些重要新發現和新突破。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研究
中國大陸科學鑽探自2001年6月25日正式開鑽,於2002年4月9日13時30分,先導孔以2028.17米深度勝利終孔。該井從地表至井深101米為全面鑽進,通過岩屑錄井來獲取岩層資料。從井深101米處開始連續取心鑽進,至2028.17米,取心進尺1927.17米,平均日進尺7.2米,平均機械鑽速0.93米/小時,平均回次取心長度2.94米,平均採取率88.66%。200米處井斜角為4.1°。利用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提供的2000米連續的極為珍貴的岩心、流體及其氣體樣品、1300米的岩屑樣品和2000米的原位測井資料,建立了岩性剖面、構造剖面、岩石物性剖面、岩石伽馬異常剖面、礦化剖面、流體地球化學剖面以及十多種類型的測井剖面,完成了孔區三維地震探測,沿鑽孔的垂直VSP地震剖面已經建立,揭示了孔區精細的地殼結構。
岩心深度及方位歸位
2000米的鑽孔岩心中,具有特殊地學意義的超高壓金紅石榴輝岩(綠色)的累計厚度為1000米以上,地幔橄欖岩(紫色)的厚度為80餘米,部分熔融形成的片麻岩(深紅色)厚度達400米,在原定的金紅石榴輝岩礦體下又發現了400米厚的達到工業品位的金紅石礦體。結合測井資料,解決了岩心的定向和歸位問題,建立了1200米可信度高的構造柱狀剖面圖。通過對先導孔100~1200米岩心物理性質的系統測定,已經查明先導孔500米岩心的7項物理參數(密度、電阻率、地震波速度、熱導率、平均磁化率、孔隙度、滲透率)以及部分物性參數的各向異性信息。
長江中下游地區地球動力學演化與成礦模式圖
a.揚子與華北克拉通對接後,在秦嶺造山帶南側發育坳陷帶b.構造應力場大轉換地幔隆起、岩漿底侵形成的斑岩型-夕卡岩型-Manto型銅金鐵礦成礦系統;c.岩石圈大減、薄軟流層物質上侵大規模岩漿-火山活動和120百萬年的玢岩鐵礦成礦系統
專欄6
北京首都地區大氣、水、土環境污染機理與調控原理
本項目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首席科學家由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黃懷曾研究員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徐祥德研究員擔任。2002年本項目取得的主要進展如下:
(1)在大氣污染方面,採用單點激光雷達,太陽光度計,系留汽艇,TOVS、TOMS和MODIS多類衛星遙感綜合探測手段,對空氣污染物連續監測,獲取了北京冬季城市邊界層大氣動力結構綜合觀測數據,初步建立了北京城郊南北剖面城市邊界層大氣動力三維結構。
密雲水庫底積物沉積狀況圖
(2)在水污染方面,密雲水庫流域土壤侵蝕、小型礦山開采、農業活動等點源和面源污染所攜帶的化學物質對水庫水質已造成影響,水體中污染物含量逐年增加,但尚未超過污染容量,水質目前還算潔凈,但水庫底泥內已蓄積了一定量相對穩定的污染物。對官廳水庫研究表明,多年來點源排放活性磷,排污渠道積淀與析出活性磷,不斷流入水庫。水庫內常年積累的活性磷,通過生物、物理、化學作用,形成一個循環體系,水體中無機的和有機的不同形態磷彼此間的轉化,可不斷供給藻類繁衍所需的活性磷,這是導致水華的主要原因;水庫蓄水量減少,磷濃度增加,有利於藻類繁殖,這是引發水華的另一因素;底積物中磷的貯存與釋放以及流通量是誘發富營養化的另一重要原因。
(3)在地下水污染研究方面,以城市近郊地下水為例,排污河渠對地下水污染的影響不大,垃圾填埋場淋濾液對地下水污染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污水草地中氮的動態分布特徵表明,滲灌比滴灌更易造成硝態氮污染。
(4)在土壤污染方面,詳細確定了北京城近郊區較大范圍內重金屬、持久性含氯有機污染物等的種類,圈定了空間分布范圍,發現了嚴重污染點。通過土壤鑽孔精細剖面,確定了重金屬污染物的主要累積層位。研究表明,盡管已禁止使用有機氮農葯DDT,但仍存在區域性的污染。
(5)為防治加油站的污染,馴化出具有較強降解多環芳烴能力的優勢菌種,對芳烴、非烴、飽和烴和瀝青質降解率分別達30%~80%。針對重金屬鎘污染,培育、馴化了富鎘微生物酵母菌和絲狀真菌各一株,絲狀真菌干菌體鎘含量達28%,明顯高於國外細菌富集能力20%。
⑥ 中國地球科學聯合學術年會 怎麼樣
為進一步加強地球科學領域最新學術成果交流,在國內眾多專家的支持和努力下,「中國地球科學聯合學術年會」由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全國岩石學與地球動力學研討會組委會、中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學與地球動力學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區域地質與成礦專業委員會共同發起主辦。
⑦ 國際: 地球科技項目計劃
(國際地球物理年、國際岩石圈計劃、世界氣候研究計劃、國際極地觀測年……)
·國際地球物理年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
國際地球物理年,是全球科技界大聯合大協作的首次壯舉,標志著一個新時代———國際化大規模科學考察時代的開端。從1957 年 7 月 1 日至 1958 年 12 月 31 日,在一年半的時間里,由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 (即現在的國際科學理事會,1998 年 4 月改為現名) 發起並組織,來自 76 個國家的 2 萬多名科學家在全球范圍內陸地和海洋的 1000 多個觀測點對各種地球物理現象進行了廣泛的觀測和研究,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和數據。
國際地球物理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社會開展的第一個國際年。通過國際地球物理年活動,人類獲得了一些有關高空物理現象和極地關系的資料。國際地球物理年科學活動的成功,使得北極和南極的科學考察活動進入了正規化、現代化和國際化的階段。
國際地球物理年的科學研究內容十分廣泛,涉及 13 個項目:氣象學、地磁和地電、極光、氣輝和夜光雲、電離層、太陽活動、宇宙線與核子輻射、經緯度測定、冰川學、海洋學、重力測定、地震、火箭與人造衛星探測等。國際地球物理年的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 1979 年開始的全球大氣研究計劃的第一次全球試驗、1980 年開始的國際氣候研究計劃中的極地試驗、北冰洋實施的重大國際合作考察以及 「上地幔計劃」等多個項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歷次國際地球物理年對地球進行多方面觀測以獲得各種數據資料的活動,不僅對於人們日常生產、生活具有直接的意義,從長遠看來,這種科研活動也關繫到人類社會的前途和命運。
中國在國際地球觀測方面也同樣作出了積極的努力。1952年,國際地球物理年專門委員會成立後,為了促進國際地球物理年科學的發展,增進各國科學工作者之間的友好交往,中國決定組織國際地球物理年中國委員會,由竺可楨任主席,趙九章、塗長望任副主席。在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中國按計劃進行了風、溫度、濕度的地面觀測,進行了地磁、宇宙線、電離層等參數的觀測和記錄,進行了極光、海洋和天文的觀測,並綜合研究了太陽活動時對近地空間環境的影響和規律。一部分科學家針對當時國際科學界關心的人造衛星、星際航行和空間物理等問題進行了學術探討。總之,中國在國際地球觀測方面作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
聯合國地球物理年的設立,為人類全方位、跨國界、跨學科開展對地球的研究開創了良好的先例。
國際地球物理年大大推動了地球科學的發展,促使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進行南北極的考察和研究。國際地球物理年推動了聯合國對外層空間的關注。國際地球物理年專門委員會通過一項正式決議,要求參與國對於在地球物理年利用人造地球衛星的問題給予注意。在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美國和蘇聯在探索外層空間方面都作出了積極的響應,在研製人造衛星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1957 年 10 月 4 日,蘇聯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標志著 「空間時代」的來臨; 美國則於 1958 年 1 月 31 日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還於 1958 年 12 月 18 日發射了第一顆通訊衛星。這些都標志著國際地球物理年勝利地實現了預定的目標,體現了科學合作與競爭促進科技進步的精神。隨著 1957 年 10 月人造地球衛星一號的升空而迎來了宇宙探索的開端,這一歷史性的事件直接引起了聯合國大會對外層空間的關注,並促成了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這一聯合國處理為和平目的利用外層空間問題的主要委員會的建立。
·國際岩石圈計劃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e Program)
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 (ICSU) 的下屬組織。英文縮寫為ICL。20 世紀 70 年代後期,國際大地測量學和地球物理學聯合會(IUGG) 和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 (IUGS) 協商提出一項國際岩石圈計劃。這是一項旨在 80 年代研究闡明地球岩石圈的性質、動力學、成因和演化,特別是以大陸及大陸邊緣部分為重點的國際多學科研究計劃。該計劃的實施也為增加非可再生的礦產資源和能源,以及開拓它們利用的前景,提供科學資料和先進技術。查明、預測和減輕天然和人類活動誘發的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災害,也是此項計劃追求的目的 。1980 年此項計劃獲 ICSU 批准,並於 1981 年成立了 ICL,開始實施計劃。後鑒於此項計劃的重要性 ,ICSU 決定將 ICL 作為一個常設機構。委員會的領導機構是執行局,委員會下設 10 個工作組和 7 個協調委員會。至1991 年已有 62 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岩石圈計劃的工作。
新的岩石圈研究計劃已從1990 年開始執行。新計劃包括4 個研究主題,即全球變化的地球科學,當代動力學和深部過程,大陸岩石圈以及大洋岩石圈。每個主題又包含若干前沿的科學問題,由工作組負責實施。協調委員會負責解決地區性科學研究的協調和數據交流,大陸深鑽等共同性重大的科學問題。委員會的出版物為 《新聞通訊》。
中國是最早的參加國之一,並於1982 年成立了對應 ICL 的中國全國委員會。
·世界氣候研究計劃 (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
世界氣候研究計劃 (簡稱 WCRP) 由世界氣象組織與國際科學聯合會聯合主持,以物理氣候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此計劃在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醞釀,80 年代開始執行,是全球變化研究中開展得較早的一個計劃。
WCRP 主要研究地球系統中有關氣候的物理過程,涉及整個氣候系統。其主要部分是大氣、海洋、低溫層 (冰雪圈) 和陸地以及這些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反饋。它主要關心的是時間尺度為數周到數十年的氣候變化。
WCRP 的目標有兩個方面: 一是氣候的可預報程度; 二是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WCRP 研究有三個方向: 為期數周的長期天氣預報、全球大氣年際變率以及為期數年的熱帶海洋的年際變率、長期變化。包括兩大試驗: 熱帶海洋和全球大氣試驗和世界海洋環流試驗,以作為第二和第三研究方向的中心。1993 年 WCRP 科學委員會又在熱帶海洋和全球大氣計劃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氣候變率和可預報性研究計劃,旨在對百年尺度的氣候變率進行描述、分析、模擬和預測。
·國際極地觀測年 (International Polar Observation Year)
國際極地觀測年是全球科學家共同策劃、聯合開展的大規模極地科學考察活動,被譽為國際南北極科學考察的 「奧林匹克」盛會,自 1882 年至今僅組織了 3 次,分別於 1882 年至 1883 年、1932 年至 1933 年和 1957 年至 1958 年舉行。在 1957 年至 1958 年國際地球物理年,開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極地科學研究,直接促成了 《南極條約》的誕生。由於歷史原因,我國未參加前 3次國際極地觀測年。
·綜合大洋鑽探計劃 (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
綜合大洋鑽探計劃 2003 年至 2013 年,由 20 多個國家參加,中國 1998 年加入。該計劃是以 「地球系統科學」思想為指導,打穿大洋殼,揭示地震機理,查明深海海底的深部生物圈和天然氣水合物,理解極端氣候和快速氣候變化的過程,為國際學術界構築起新世紀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平台,同時為深海新資源勘探開發、環境預測和防震減災等實際目標服務。該計劃是在國際深海鑽探計劃 DSDP (1968 ~1983 年) 和大洋鑽探計劃 ODP (1985 ~2003 年) 兩項工作基礎上進行的。
一些能在海冰區和淺海區鑽探的鑽探平台也將加入 IODP。此外,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在考察重新建造一艘類似於 「喬迪斯·決心號」,但功能更完備的新的考察船。IODP 的航次將進入過去 ODP 計劃所無法進入的地區,如大陸架及極地海冰覆蓋區; 它的鑽探深度則由於主管鑽探技術的採用而大大提高,深達上千米。IODP 也因此將在古環境、海底資源 (包括氣體水合物) 、地震機制、大洋岩石圈、海平面變化以及深部生物圈等領域里發揮重要而獨特的作用。
海底以下數千米深部仍然有大量微生物存在,被稱為 「深部生物圈」,其總量估計佔全球生物量的 1/10 至 1/2 。深部生物圈的研究對於全球的物質循環、環境演變、生命起源與生命本質規律的探索,以及極端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均具有重要意義,已經成為當前國際學術界的研究熱點和戰略前沿。
·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 (International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gram)
1993 年 8 月 30 日至 9 月 1 日,德國地學研究中心 (簡稱GFZ) 在波斯坦召開了關於科學鑽探的國際會議,出席會議的人員共有 250 餘人,分別來自 28 個國家。此次會議之後,來自 15個國家的科學家再次相聚在德國 KTB 鑽井現場,正式討論成立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 (簡稱 ICDP) 。1995 年,德國 GFZ 與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 (NSF) 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決定成立 ICDP。1995 年經國務院批准,中國加入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1996年 2 月由德國、美國和中國發起成立了 「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ICDP) 」,至今已有近 20 個國家和團體加入該計劃。
·2009 國際天文年 (2009 International Year of Astronomy)
為紀念伽利略將望遠鏡用於天文觀測四百周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 (IAU) 提議將 2009 年定為以 「探索我的宇宙 (The Uni-verse,Yours to Discover) 」 為主題的國際天文年。在 2009 年開展縱貫全年,著眼於教育,面向公眾,尤其要吸引青少年參與的,國家、區域及全球層面上的各種活動,這將是一次天文學及其對社會、文化貢獻的全球性慶典。這項提議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的支持,並在 2007 年 12 月 20 日由聯合國正式宣布 2009 年為國際天文年。
·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 (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Program)
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 (簡稱 IHDP) ,是對地球系統進行集成研究的聯合體———地球系統科學聯盟的 4 大全球環境變化計劃之一。全球環境變化的人文因素影響計劃是一個跨學科的、非政府的國際科學計劃,旨在促進和共同協調研究。IHDP最初由國際社會科學聯盟理事會於 1990 年發起,時稱 「人文因素計劃」。1996 年 2 月,國際科學聯盟理事會聯同成為項目的共同發起者。
IHDP 結構設置圍繞研究、能力建設、網路化 3 大目標進行的,包括科學委員會、核心科學計劃、聯合科學計劃、秘書處、國家委員會 5 大模塊。
IHDP 與其他 3 項計劃,即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世界氣候研究計劃和生物多樣性計劃,統稱 「地球系統科學聯盟」。各計劃之間通過可持續性聯合計劃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IHDP 側重描述、分析和理解,研究全球環境變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全球環境變化的制度因素,人類安全,可持續性生產、消費系統,以及食物和水的問題、全球碳循環等重大問題。
IHDP 計劃圍繞著 3 個主要 目 標 開 展、實 施———科學 研 究、科研能力建設和國際化的科學網路。IHDP 的研究需要全世界范圍內各個學科的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合作。
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很多方面都產生著巨大的影響。人類的直接活動已經改變了近 50%的陸地表面,這給生物種類、土地結構和氣候帶來重大的影響。人類直接或間接使用的淡水資源已經超過總量的一半,很多地區的地下水資料也被迅速的耗盡。自從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以來,一些重要的溫室氣體的濃度迅速上升,帶來了地球氣候潛在的變化。沿海、海岸線的生活環境迅速的改變,世界范圍內的漁業生產正在衰竭。
全世界范圍內的科學家都在研究這些變化的起因、結果以及可能引起的自然界的響應。顯然,也只有依靠全世界的自然科學家 (如生態學家、氣候學家、海洋學家等) 和社會科學家 (如經濟學家、人類學家、經濟學家等) 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理解這一系列的全球環境變化。
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研究主要是研究由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變化的起因和結果,以及人類對這些變化的響應。這種研究是跨學科領域的,它需要發達、發展中國家的學者為之共同努力。近幾年中,全球環境變化研究已經日益地認識到人類作為地球系統中心的重要性。
國際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 (IHDP) 在人類的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⑧ 當前地球科學關注哪些前沿領域
1當代地理科學的前沿領域與發展趨勢 一、當代地理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
1.全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研究
全球變化研究是20世紀80年代國際學術界為迎接人類所面臨的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而設計和實施的研究計劃,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龐大的超級科學計劃.研究學科涵蓋大氣、海洋、地理、地質、地球物理、環境、生物、生態、能源、人口、經濟等諸多學科,研究人員涉及自然科學界和社會科學界的科學家以及政府和企業界的管理人員,研究方法強調學科的交叉和理論的集成,並將地球系統科學作為其研究的新方法.全球變化研究目前由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全球環境變化人文因素計劃(IHDP)、生物多樣性計劃(DIVER SITAS)等4個正在執行的研究計劃組成,每個計劃包含有一系列核心計劃和交叉計劃.為保障各項計劃的順利進行,相應地設計了一系列數據觀測與採集系統作為技術支撐,主要有:地球觀測系統(EOS)、全球氣候觀測系統(GCOS)、全球海洋觀測系統(GOOS)、全球陸地觀測系統(GTOS)、全球環境監測系統(GEMS)、全球環境調查系統(GOES)等.
全球變化研究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地理學的重要研究領域,在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和國際全球變化人文因素的推動下,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全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涉及古地理環境演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減輕自然災害、典型區域環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環境變化的對策等眾多領域.我國的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等區域和全球環境變化關系密切,正是地理學研究可以發揮特長、顯示才乾的領域.
2.陸地表層過程和格局的綜合研究
地理學的傳統研究領域是發生在陸地表層各種自然和人文現象的空間分異和空間組織.認識這種分異和組織的規律,對於合理布局經濟活動,開發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避免和減輕自然災害有著重要的價值.然而,停留在經驗性、描述性范圍的空間格局研究,所能達到的視野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提供為認識和預測地理環境變化所必須的資料.因此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內地理學界發展了地表熱量與水分平衡、地理環境中化學元素的遷移轉化以及生物群落與其環境之間的物質、能量的交換等三個過程研究的方向,國內外地理學界也發展了用社會科學理論解釋空間格局的人文地理方向.在這些方向上,自然地理學研究注重野外定點觀測和室內的實驗研究,人文地理注重地理空間人流和物流的調查分析.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地理學者認識到,要推動地理學的發展,必須在格局與過程的相互作用方面加強研究,地理學家必須強調格局和過程及其間的關系.發生在各種類型和各種尺度的區域中的過程必然產生一定的格局,而格局的變化又會影響到自然、生態、社會發展的進程.這就產生了不同尺度區域之間的相互依賴性.陸地表層系統包括與人類密切相關的環境、資源和社會經濟在時空上的結構、演化、發展及其相互作用,是地球表層最復雜、最重要、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一個子系統.因此,對它的研究是地理科學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當前,人們日益關注與人類生存密切相關的陸地表層環境的狀況和變化趨勢.從本質上看,陸地表層的環境變化是特定地域上地表過程的方式和強度在人為或自然因素作用下發生改變的結果.陸地過程的研究將朝微觀深化和宏觀綜合兩個方向發展,關鍵在於地理系統中界面過程的綜合研究.其主要意義在於:能有效地研究開放系統間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從而促進地理學向理論方面深入;界面過程研究實際上是系統間介面的研究,將促進發展地理學的綜合方法,導致跨學科、跨部門的相互滲透和相鄰學科成就的引進.
陸地表層系統具有空間分布不均勻的顯著特點,對全球問題的認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地域分異的了解和研究的深度,將陸地表層劃分為不同的地域類型,研究不同地域類型的過程、結構和演化,比較其間的異同,是陸地表層格局研究的重要內容.在研究陸地表層過程中,也要關注海陸相互作用,特別是海洋對陸地過程的影響和作用.從全球環境變化領域、地球系統科學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看,也需要一個比較好的、便於應用的、兼顧自然和人文兩方面的區域框架,並根據客觀實際變化及時更新.我國幅員廣袤,東臨太平洋,西靠歐亞腹地,南北跨越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山地高原眾多,季風發達,既有濕潤的森林又有極端乾旱的荒漠,形成三大自然區並列的獨特格局.復雜多樣的自然環境為不同區域、類型和自然過程的比較研究提供了舞台.對地表過程和格局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將促進全球環境變化區域響應的研究,成為發展陸地表層系統科學的基礎理論.
作者:159.226.115.* 2006-10-28 22:37 回復此發言 2當代地理科學的前沿領域與發展趨勢
3.自然資源保障和生態環境建設研究
水資源、土地資源和生物資源是地球人類家園支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上述自然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少、空間分布不均衡,經濟高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壓力加大.長期以來掠奪式的開發和不合理的經營管理,導致自然資源枯竭、環境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可持續發展要求在不同尺度的區域內,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保持協調的關系.
因此,應綜合研究我國各類自然資源的格局、過程和動態,從整體出發,研究各類自然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其組合特徵和演變規律.研究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之間,不同區域的資源與環境之間,特別是人類活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揭示自然資源的時空變化規律並評估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環境效應,闡明人類經營活動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影響,提出其調控機制和對策.土地退化生態環境惡化具有明顯的區域差異,要劃分不同的生態類型,對其成因機制、動態過程和發展趨勢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提出宏觀整治戰略及生態環境建設的途徑和措施.
4.區域可持續發展及人地系統的機理和調控研究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綱領《21世紀議程》.隨著《21世紀議程》在全球范圍內的貫徹實施,中國政府於1994年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可持續發展被納入全國、各省區和一些大城市的國民經濟計劃之中.隨著可持續發展實踐工作的開展,地理學者也展開了對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
可持續發展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手段,而人地關系的協調需要從全球、國家和地區等不同尺度和層次上進行.人口、經濟發展、資源、環境和生態等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無不表現出明顯的區域差異.不同的地域,其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的內涵也不同.區域尺度的可持續發展研究是地理學更能發揮優勢的領域.
地球上凡是有人類居住的地區,以人類和人類的經濟社會活動為一方,以地球表層包括岩石、大氣、水、土壤、生物為主體的,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為另一方,組成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綜合體,即人地系統.人地系統包括人對地的依賴性和人的能動作用,它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歷史經驗表明,人和地之間應保持和諧、協調的關系,人類應當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去利用和改造「地」,妥善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人地系統研究具有跨學科的特點,人地系統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復雜的巨系統,為此要從空間結構、時間過程、組織序變、整體效應、協同互補等方面去認識和尋求全球的、全國的或區域的人地關系的整體優化、協調發展及系統調控的機理,為區域可持續發展和區域決策與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其中心目標是協調人地關系,重點研究人地系統的優化,並落實到區域可持續發展上.在人地關系協調中,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自然資源和環境之間,存在著直接和間接的反饋作用並相互交織在一起.自然資源與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有促進與抑控作用;人類對自然系統投入可控資源、治理自然災害、改善環境質量、開發各種資源,從而實現產出並予以優化.任何區域開發、區域規劃和區域管理都必須以改善區域人地相互作用結構、開發人地相互作用潛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統中的良性循環為目標.
5.地球信息科學、技術和「數字地球」研究
地球信息科學是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技術和信息科學等交叉、融合的產物.它以信息流為手段研究地球系統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人流的運動狀態和方式.由於地球信息科學的多學科性,它能夠為地球系統中許多研究領域的綜合、大型地學問題的解決和研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以至於全新的研究和解決方案.地球信息科學的形成和發展,標志著信息時代地球科學的研究方向,有著廣泛的社會需求.
作者:159.226.115.* 2006-10-28 22:37 回復此發言 3當代地理科學的前沿領域與發展趨勢
地球空間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有能力對全球性問題進行系統研究,促進了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現代化和信息化.「數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數字化手段,整體性地研究解決地球問題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資源.它不僅為地球可視化提供平台,而且為地球科學實驗提供一個基本模型框架.利用這個框架,可以重演地球整體各圈層的演變與相互作用的歷史、評價現狀、預測未來.地球信息科學研究則為「數字地球」關鍵技術的解決奠定了科學基礎,其發展將有助於推動「數字地球戰略與中國對策」的研究.
二、地理學的發展趨勢
1.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綜合
長期以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割裂對立的二元論阻礙了地理學整體綜合研究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作用越來越大,其影響也愈加顯著.地理學應十分重視人文因素的影響及其反饋的研究,重視和發展與人文因素有關的分支學科,並促進其與自然地理學各學科間的滲透和融合.在人類對自然環境影響日益強烈的今天,人地關系更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並且擴展成為全球環境變化問題.自然地理研究不應該是純自然主義的,它也研究人對自然環境的作用及其反饋,人文地理研究也離不開自然系統和生態學的基礎.多數學者認為,無論從地理學發展史、地理思維和社會實踐看,統一的地理學或綜合地理學是客觀存在的,並且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這種綜合在地理學內部表現為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的相互滲透,重大的自然地理過程納入了人類活動因素的驅動力研究,而人文地理研究也將資源環境作為作用因素和決策目標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地理學外部則更多地強調地球4大圈層的相互作用關系研究,人類發展與環境問題成為新世紀地球系統科學的共同主題,表現在以人地協調發展為目標,以區域為主要研究對象,實現資源、人口、環境、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
2.深化微觀研究,探究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變化機理
從發展趨勢看,微觀研究的深化主要表現在由靜態、類型和結構的研究轉變向動態、過程和機理的研究以及進一步的動態監測、優勢調控和預測預報等.自然地理側重生物、化學和物理過程的研究,人文地理側重經濟、文化和社會過程的探討.
3.進一步拓展地理學的應用研究領域
地理學,尤其是中國的地理學,屬於應用性較強的學科.特別是在地理信息系統快速發展的最近20多年,地理學不僅在決策支持方面,在涉及區域和空間問題的管理方面也拓展了許多應用領域.20世紀80年代以前,地理學的決策支持研究在我國主要集中在農業發展、工業的資源開發和利用、重大項目的選址、區劃和區域規劃領域.隨著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重視,資源保護、環境建設、災害防治、城市和農村發展等問題成為地理學應用研究的熱點,以GIS技術應用為龍頭的地理信息和3S技術應用產業化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有力地增強了地理學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
4.研究方法和技術的現代化
地理學經歷了從個別地理知識的記載到地理現象的歸納解釋,從定性的文字描述到定量化揭示地理現象發生發展規律的過程,從最初的多元統計與線性規劃的應用,到後來系統科學、灰色描述、模擬實驗在人地相互關系、自然過程模擬、社會發展因子相關分析等方面的應用,到今天對地觀測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和衛星網路通訊技術的建立和應用,大大提高了地理研究的效率和質量.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也從點到面、由微觀到宏觀、由區域到全球.地理學研究技術手段的豐富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認為當代地理學也正在從經驗科學走向實驗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