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經典誦讀課題開題報告

經典誦讀課題開題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3-09 18:50:52

㈠ 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教學開題報告

國學,是祖國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博大精深。在教學實踐中,滲透國學經典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教師要學習和傳播國學經典,努力營造課堂的國學文化氣氛,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國優秀文化的熏陶。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滲透國學經典呢?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舉行經典誦讀活動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在誦讀經典詩詞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文學修養和寫作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古代詩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們仔細地欣賞、品味。在國學經典詩詞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詩佳句,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內涵,感受古詩文所凝結的文化精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等古人的名言警句,使學生自覺按聖賢的要求約束自己,身體力行去實踐。經典詩詞中,還蘊含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勵志哲理,展現了「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的思維方法,也體現了「吾日三省吾身」、 「人貴有自知之明」的立人之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使學生體驗到「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處處暖人心」的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從「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中體驗那種辛勤為民、毫無私心、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 從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更讓學生樹立了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奉獻的遠大抱負。可見,一首好詩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在聲情並茂的經典誦讀中,讓學生輕松記住一生受用的禮義廉恥,懂得謙卑,懂得真誠,懂得仁孝。
在平時教學中,我採用多種方式,例如課前五分鍾誦讀、舉行朗誦比賽、表演讀、古詩新唱等,讓學生咀嚼體悟,自然就潤養身心,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無形中得以傳承。此外,我在學生誦讀的基礎上,在國學課上做一些講解與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內涵。讓國學經典課堂教學真正落到實處,激發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興趣,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國學經典傳承活動中來,增長見識,修養身心,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二、把國學與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結合
好的習慣包括舉止文明、尊重他人、誠實守信、認真聽課、規范寫字讀書、感恩、勤儉節約、惜時守時等,這些都可以在國學經典中找到。
要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要做到三到,在《弟子規》內容中說道: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讀書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讀書時,心、眼、口都能一起用到這件事情上,加上手到、腦到和信心,才能發揮實力。肯用心思索,用眼睛專注書中的文字,用口清楚地念出字或動手搜集資料,並且養成力行的習慣,這樣讀書、做事就能成功了。古人寫字使用毛筆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會磨偏了。寫出來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來。有同學因為不小心地碰撞而吵起來,互相指責對方,我就用《弟子規》:「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這些內容教育他們,讓他們懂得要講究文明、和睦相處。通過類似的國學經典,讓孩子們懂得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同時,加強養成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把國學經典與養成教育融合在一起。國學經典無不滲透著做人的哲理,尤其是對學生養成教育的名言,經久不衰,至今仍散發著勃勃生機和魅力。我們寶安中學附屬小學創作的《附小三字經》,就是把國學經典與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相聯系,讓學生學會感悟和反省,督促自己,規范自己言行舉止,做一個文明守紀的學生。
三、開展傳統節日的教育活動
中國的傳統節日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本身就是弘揚民族精神的最佳機會,在進行國學教育時,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活動會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國學文化的魅力。我在重陽節的時候,布置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做手抄報。並開展一次交流會,讓學生匯報關於重陽節的知識,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登高、賞菊、飲酒、插茱萸等,並吟誦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利用周末,我組織學生去爬福永鳳凰山,在登高遠眺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內涵。在清明祭掃烈士墓和懷念親人時,引導學生誦讀杜牧的《清明》等詩篇。並給孩子們介紹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學生從活動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風情,這樣的文化傳承是意義深遠的。
四、把經典誦讀與感恩教育結合起來
結合《三字經》、《弟子規》等內容,根據新形勢的要求,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和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在我們班開展的「感恩教育」主題班會課上,一幕幕愛的故事、一首首激情澎湃的歌曲、一幅幅感人肺腑的圖片、一句句生動形象的語言,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人。同學們通過朗誦、歌唱、真情表白等形式表達了對親情的珍惜,真正領悟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含義,學會了「感恩父母」。 通過感恩教育,在家裡學生自覺做到進家出門主動和父母打招呼,好吃的東西讓長輩先嘗,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等;在學校學生自覺尊敬老師,關愛同學。使他們懂得了學會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應該從小做起。

㈡ 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小課題研究方案

1、利用早讀課、班會課,開展"詩文朗誦比賽"、"筆記評比"、"講故事比賽" 「談談讀後感」等活動。這些交流不僅反饋了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在教室的一角,設置作品欄,展出學生摘錄的筆記、讀後感和手抄報等作品,使學生對課外閱讀保持著比較持久的興趣。

3、只要持之以恆地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其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再給學生一個展示的平台,讀書就能逐漸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課外閱讀將讓孩子們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翔,給孩子撐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間。

4.豐富閱讀的方式,讓學生讀得更深

單篇文章閱讀、多篇文章閱讀、整本書閱讀,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種閱讀方式,三者不可替代。《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

各個學段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 圍繞議題,採取默讀和速讀(掃讀、跳讀和技巧閱讀)、批判式閱讀、休閑式閱讀、研究式閱讀、校對式閱讀以及其它各類閱讀,讓學生學習和實踐。

5.多質疑,多分享,將閱讀過程處理為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圍繞議題,在課堂里真的讓學生提問題,提真的問題,真的解決問題,最終有所發現。

6.多嘗試、多總結真實、實用的閱讀策略

圍繞議題,變單篇的課文教學、重視分數的知識技能的學習模式為關注閱讀能力的培養、閱讀方法的學習模式,為學生終身閱讀與發展奠定基礎。「群文閱讀」的方向,就是希望在我們的課堂里,真的讓學生提問題,提真的問題,真的解決問題,最終有所發現。

7.上好「閱讀課」,以課內帶課外。

古人提出「勞於讀書,逸於作文」的主張,而在蒙童時期輸入大量的經典的完整的文本信息,以期達到厚積薄發之功尤為重要。

規定學生每周結合語文課本背誦一篇作文外,還背誦古詩詞,內容是除教材以外的180首古詩詞,充分陶冶了小學生思想情操,培養了學生審美意識,弘揚了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增加了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8.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誦讀活動。

根據學生年齡結構、心理特點,推薦每個年段學生讀書目錄。通過組織讀書節、親子共讀一本書、爸媽故事會、故事講述大賽、以及書香家庭的評選等書香校園的打造活動,倡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班級內每月自行組織有關讀書內容的活動,如:介紹我的好書、我讀書我快樂演講、「三國人物故事會」「走進魯迅」、詩歌朗誦會、小組自由組合辦詩集等活動,並指導學生編制圖文並茂的讀書小報在教室的讀書角給予展示,充分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閱讀的信心。

9.確立「讀書日」,讓閱讀成為習慣

學生的讀書習慣還需要培養和堅持,我們把每星期二、四確定為 學校的讀書日,並要求全體師生一律進教室安靜地讀書。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促進了全校師生與書相約,以書為友的良好讀書習慣。

㈢ 如何讓語文課堂充滿詩意課題開題報告範文

讓語文課堂充滿詩意課題開題報告
我就是幫助的。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