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渣爹
① 歷史上有哪些作死的科學家各有哪些作死行為
◎ 阿基米德(Archimedes)怒斥羅馬士兵:「不要弄壞我的圓!」
◎ 布洛克(William Bullock)是高速輪轉印刷機的發明者,死於將腳伸進自己的印刷機去踢一個滑輪而導致的截肢手術。
◎ 伽羅瓦(Evariste Galois)作為史上最傳奇的數學家,一生都在作死。
小時候與數學老師互相看不起,慘遭留級。
中學時寫出了關於五次方程代數解(史上首次引入「群」概念)的論文,寄給大數學家柯西,要求他轉交法蘭西科學院審查,結果柯西不屑一顧,直接扔了。
次年寫出三篇論文,寄給科學院秘書傅立葉,結果傅立葉暴斃,文稿遺失。
第三年又寫了論文,寄給科學院院士泊松,結果泊松批示:不知所雲。
兩次投考巴黎綜合工科學校落榜,只因在面試時無法容忍人類的愚蠢,用黑板刷擊中了主考官的面部。(打人不打臉啊!!!)
好不容易被巴黎高等師范學院錄取,卻在校報上抨擊校長,慘遭退學。
他爹因不堪天主教而自殺,伽羅瓦隻身復仇,以「企圖暗殺國王罪」被捕。
獲釋之後上街示威,再次被捕…… 在聖佩拉吉監獄度過了人生最後一年。
獄中愛上了一個煙花女子,出來以後找情敵決一死戰。
情敵是軍官(傳說是位居全國前列的槍手),但他偏偏要跟人比槍……
在被情敵擊斃之後,他的朋友 Chevalier 根據遺囑,將伽羅瓦的遺稿寄給了大數學家高斯,高斯依然未予理睬。
決戰前夜,伽羅瓦已知不免,通宵記下了自己研究數學五年的所得。據說遺稿空白處還寫著:我沒有時間了,沒有時間了…… 伽羅瓦在天亮之前最後幾個小時記下的內容,解決了困擾數學家們長達幾個世紀的難題,開創了一門新的學科——抽象代數。數十年後,他的研究成果才被世界認可,並成為現代計算機的理論基礎。
伽羅瓦,卒,享年21歲。
◎ 卡爾達諾(Girolamo Cardano)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大科學家,與達芬奇算是世交。1545年,他在《大術》中首次公布了三次方程的一般解法,遭到其老師塔塔利亞的指責,認為他失信剽竊。於是雙方相約在米蘭決斗。義大利數學家比法國數學家聰明的地方就在於,決斗不會選擇槍戰…… 他們互相給對方出題,看誰先解出來。
忘了最後結果如何,反正這些解法依然被稱為「卡爾達諾公式」,而塔塔利亞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塔塔利亞只是一個外號,義大利語: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塔利亞,意思是結巴。
卡爾達諾雖然沒有死於決斗,但他的作死大法比伽羅瓦還要犀利。這位大科學家通過占星,推算出自己將於1576年9月21日去世。不料到了該死那天,腿腳麻利,歲月靜好。卡爾達諾百思不得其解,為了確保自己科學預測的准確性,他…… 就自殺了。
◎ 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有個學生,辛辛苦苦攢了篇論文證明黎曼猜想,結果被指出是錯誤的。該學生備受打擊,鬱郁而終。在葬禮當天,風雨嗚咽,山川默哀。只見希爾伯特上台發表悼詞,他說:雖然這孩子的證明有錯,但他的方向可能是對的。首先,讓我們考慮這樣一個單復變函數……
就這樣,希爾伯特為悼念者講了大半天黎曼猜想,最後大家都哭了。
◎ 柯爾莫哥洛夫(Andrey Kolmogorov)是蘇聯最偉大的數學家,愛好肉搏,曾在 Yaroslovl 車站攻擊民兵,還在蘇聯科學院打過盧津(Luzin,另一位數學家),因為備受斯大林的寵愛,皆全身而退。1939年,他對挑戰人類失去興趣,決定挑戰大自然,赤身跳入莫斯科的冰水之中,結果被送往醫院搶救,差點兒就凍死了。1973年,他以七十高齡再次跳入冰水,只為證明自己對身體的絕對信任。
這個大概屬於作死未遂的案例。
◎ 波丹諾夫(Alexander Bogdanov)是個蘇聯的物理學家,企圖通過輸血實現返老還童,傳說還幫列寧的妹妹輸過血。這可能是我國「雞血療法」的前身。後來波丹諾夫為自己輸入了一個病號(身患瘧疾及肺結核)的血,不治身亡。
◎ 瑞切特(Franz Reichelt)為了展示自己發明的「飛天神衣」(如圖,降落傘的前身),從埃菲爾鐵塔跳下,「五體投地」,沒有留下搶救的機會。
◎ 埃菲爾鐵塔已經不能滿足法國人 「帶我裝逼帶我飛」 的慾望。1911年,巴黎飛行家環龍(Vallon)來到上海,在盤馬路表演飛行,墜亡於跑馬廳。史載:環龍死後獲恤金,甚巨,其妻痛之甚,顧哀而不哭。隔壁有個叫老王的人一直安慰她,大意是:嫂子不哭,今夜我們都是法國人。並附輓聯:
環龍君是當世神龍,快哉列子御風,繞場三匝;
盤馬路看行空天馬,傷矣杞妻不哭,市骨千金。如今上海的南昌路,舊名就叫環龍路;而復興公園的原名是法國公園,裡面也有一座環龍紀念碑(抗戰被毀)——都是為了紀念這位「空中白求恩」。
配圖為環龍君的泉下好友——同樣摔死的飛行家:李林塔爾(Otto Lilienthal)
◎ 老上海曾將環龍君譽為:神州飛天第一人。此言差矣。
早在明朝初年,有個叫陶成道的人以「火器神技」得到朱元璋賞識,被授為萬戶官。他將47個自製火箭綁在椅子上,雙手舉起兩只大風箏,命人在後面點火發射(如圖),果然被送往了西天。
這才是真正的 「世界航天第一人」 好嗎!
後來為了紀念他,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山」。
◎ 清朝有個科學家,名叫徐壽,被譽為中國近代化學之先驅,曾研造出我國的第一艘蒸汽機輪船——「黃鵠號」。徐壽有個兒子,叫徐建寅,是晚清洋務運動的首席科學家,「一人足抵洋匠數人」。他先是幫李鴻章研製出了硫酸(時稱鏹水),又被張之洞抓到鋼葯局去製造炮彈。由於此人堅持要「日手杵臼,親自研煉」,結果「以試無煙葯,被轟」。最後全身只找回了一隻腳,還穿著大清官靴。
閉上眼睛,用心再感受一遍:被轟!
張之洞的輓聯寫得很好:
中華化學更有幾人,從此廣陵成絕調;
今日軍資為第一事,痛哉歐冶墮洪爐!
② 哪些科學家稱為之父
瓦 特——工業之父
鄧稼先----兩彈之父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巴斯德——微生物之父
蒲蟄龍——生物防治之父
雷納德·阿德勒曼——生物電腦之父
德格雷——理論生物老化之父
伽利略——近代物理學之父
愛因斯坦——現代物理學之父
孟德爾——遺傳學之父
德魯克——管理學之父
羅傑斯——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
弗農-史密斯——實驗經濟學之父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之父
威廉 配地——政治經濟學之父
③ 找一本快穿小說,其中一個世界,主角是科學家爸爸,兒子是明星,求書名
魔幻網游之美女軍團作者: 流碧簡介:這是一個慘無人道的宇宙訓練場,裡面雖然是游戲的設置,但是卻充滿著現實的邪惡與感動。全世界的大學生都在玩這款真實的網路游戲,因為不玩,就是死。你們有十年的時間,來打造一艘屬於自己的宇宙機甲戰神
④ 科學家的故事
波義耳——懷疑派化學家
波義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於愛爾蘭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個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個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時波義耳並不特別聰明,說話還有點口吃,不大喜歡熱鬧的游戲,但卻十分好學,喜歡靜靜地讀書思考。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學歐洲。在這期間,他閱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書籍,包括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的名著《關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這本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後來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就是模仿這本書寫的。
由於戰亂、父親去世、家道衰落,1644年他回國隨姐姐居住在倫敦。在那裡開始學醫學和農業。學習中接觸了很多化學知識和化學實驗,很快成為一位訓練有素的化學實驗家,同時也成為一位有創造能力的理論家。在這期間,他同許多學者一起組織一個科學學會,進行每周一次的討論會,主要討論自然科學的最新發展和在實驗室中遇到的問題。波義耳稱這個組織為「無形大學」。這個學會就是著名的以促進自然科學發展為宗旨的「皇家學會」的前身。波義耳是該學會的重要成員。由於學會的分會設在牛津,波義耳於1654年遷居牛津,在牛津,他建立了設備齊全的實驗室,並聘用了一些很有才華的學者作為助手,領導他們進行各種科學研究。他的許多科研成果是在這里取得的。那本劃時代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是在這里完成的。這本書以對話的體裁,寫四位哲學家在一起爭論問題,他們分別為懷疑派化學家、逍遙派化學家、醫葯化學家和哲學家。逍遙派化學家代表亞里土多德的「四元素說」觀點,醫葯化學家代表「三元素說」觀點,哲學家在爭論中保持中立。在這里,懷疑派化學家毫不畏懼地向歷史上權威的各種傳統學說提出挑戰,以明快和有力的論述批駁了許多舊觀念,提出新見解。該書曾廣泛流傳於歐洲大陸。
波義耳十分重視實驗研究。他認為只有實驗和觀察才是科學思維的基礎。他總是通過嚴密的和科學的實驗來闡明自己的觀點。在物理學方面,他對光的顏色、真空和空氣的彈性等進行研究,總結了波義耳氣體定律;在化學方面,他對酸、鹼和指示劑的研究,對定性檢驗鹽類的方法的探討,都頗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種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劑的化學家。石蕊試液、石蕊試紙都是他發明的。他還是第一個為酸、鹼下了明確定義的化學家,並把物質分為酸、鹼、鹽三類。他創造了很多定性檢驗鹽類的方法,如利用銅鹽溶液是藍色的,加入氨水溶液變成深藍色(銅離子與足量氨水形成銅氨絡離子)來檢驗銅鹽;利用鹽酸和硝酸銀溶液混合能產生白色沉澱來檢驗銀鹽和鹽酸。波義耳的這些發明富有長久的生命力,以至我們今天還經常使用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義耳還在物質成分和純度的測定、物質的相似性和差異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實驗。在1685年發表的《礦泉水的實驗研究史的簡單回顧》中描述了一套鑒定物質的方法,成為定性分析的先驅。
1668年,由於姐夫去世,他又遷居倫敦和姐姐住在一起,並在家的後院建立實驗室,繼續進行他的實驗工作。晚年波義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對磷的研究上。1670年,波義耳因勞累而中風,之後的健康狀況時好時壞,當無法在實驗室進行研究工作時,他致力於整理他多年從實踐和推理中獲得的知識。只要身體稍感輕快,就去實驗室做他的實驗或撰寫論文,並以此為樂趣。1680年,他曾被推選為皇家學會的會長,但他謝絕接受這一榮譽。他雖出身貴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卻是在科學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從未結婚,用畢生精力從事對自然科學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這位曾為17世紀的化學科學奠定基礎的科學家在倫敦逝世。恩格斯曾對他作出最崇高的評價:「波義耳把化學確定為科學。」
故事二:
普利斯特里——氣體化學之父
普利斯特里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國利茲,從小家境困難,由親戚撫養成人。175年進入神學院。畢業後大部分時間是做牧師,化學是他的業余愛好。他在化學、電學、自然哲學、神學等方面都有很多著作。他寫了許多自以為得意的神學著作,然而使他名垂千古的卻是他的科學著作。1764年他31歲時寫成《電學史》。當時這是一部很有名的書,由於這部書的出版,1766年他就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722年他39歲時,又寫成了一部《光學史》。也是18世紀後期的一本名著。當時,他在利茲一方面擔任牧師,一方面開始從事化學的研究工作。他對氣體的研究是頗有成效的。他利用製得的氫氣研究該氣體對各種金屬氧化物的作用。同年,普利斯特里還將木炭置於密閉的容器中燃燒,發現能使五分之一的空氣變成碳酸氣,用石灰水吸收後,剩下的氣體不助燃也不助呼吸。由於他虔信燃素說,因此把這種剩下來的氣體叫「被燃素飽和了的空氣」。顯然他用木炭燃燒和鹼液吸收的方法除去空氣中的氧和碳酸氣,製得了氮氣。此外,他發現了氧化氮(NO),並用於空氣的分析上。還發現或研究了氯化氫、氨氣、亞硫酸氣體(二氧化碳)、氧化二氮、氧氣等多種氣體。1766年,他的《幾種氣體的實驗和觀察》三卷本書出版。該書詳細敘述各種氣體的制備或性質。由於他對氣體研究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稱為「氣體化學之父」。
在氣體的研究中最為重要的是氧的發現。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煙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鏡加熱,發現它很快就分解出氣體來。他原以為放出的是空氣,於是利用集氣法收集產生的氣體,並進行研究,發現該氣體使蠟燭燃燒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輕松舒暢。他製得了氧氣,還用實驗證明了氧氣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質。但由於他是個頑固的燃素說信徒,仍認為空氣是單一的氣體,所以他還把這種氣體叫「脫燃素空氣」,其性質與前面發現的「被燃素飽和的空氣」(氮氣)差別只在於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歐洲參觀旅行,在巴黎與拉瓦錫交換好多化學方面的看法,並把用聚光鏡使汞銀灰分解的試驗告訴拉瓦錫,使拉瓦錫得益匪淺。拉瓦錫正是重復了普利斯特里有關氧的試驗,並與大量精確的實驗材料聯系起來,進行科學的分析判斷,揭示了燃燒和空氣的真實聯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錫的燃燒與氧化學說已普遍被人們認為是正確的時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錫的解釋,還堅持錯誤的燃素說,並且寫了許多文章反對拉瓦錫的見解。這是化學史上很有趣的事實。一位發現氧氣的人,反而成為反對氧化學說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發現的氧氣,是後來化學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各國化學家至今都還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於同情法國大革命,作了好幾次為大革命的宣傳講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圖書及實驗設備都被付之一炬。他隻身逃出,躲避在倫敦,但倫敦也難於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歲時不得不移居美國。在美國繼續從事科學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兩國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國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國,他住過的房子已建成紀念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獎章已成為美國化學界的最高榮譽。
故事三:
居里夫人
瑪麗·居里(居里夫人)是法籍波蘭物理學家、化學家。
1898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可勒爾(AntoineHenriBecquerel)發現含鈾礦物能放射出一種神秘射線,但未能揭示出這種射線的奧秘。瑪麗和她的丈夫彼埃爾·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擔了研究這種射線的工作。他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對瀝青鈾礦進行分離和分析,終於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後發現兩種新元素。
為了紀念她的祖國波蘭,她將一種元素命名為釙(polonium),另一種元素命名為鐳(Radium),意思是「賦予放射性的物質」。為了製得純凈的鐳化合物,居里夫人又歷時四(MarieCuI7e,1867--1934)載,從數以噸計的瀝青鈾礦的礦渣中提煉出1O0 mg氯化鐳,並初步測量出鐳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25。這個簡單的數字中凝聚著居里夫婦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質的研究》作為博士答辯論文獲得巴黎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11月,居里夫婦被英國皇家學會授予戴維金質獎章。12月,他們又與貝可勒爾共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6年,彼埃爾·居里遭車禍去世。這一沉重的打擊並沒有使她放棄執著的追求,她強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們摯愛的科學事業。她在巴黎大學將丈夫所開的講座繼續下去,成為該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論放射性》一書出版。同牟,她與別人合作分析純金屬鐳,並測出它的性質。她還測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發表了一系列關於放射性的重要論著。鑒於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偉大科學家。
這位飽嘗科學甘苦的放射性科學的奠基人,因多年艱苦奮斗積勞成疾,患惡性貧血症(白血病)於1934年7月4日不幸與世長辭,她為人類的科學事業,獻出了光輝的一生。
敘拉古的阿基米德
除了偉大的牛頓和偉大的愛因斯坦,再沒有一個人象他那樣為人類的進步做出過這樣大的貢獻。即使牛頓和愛因斯坦也都曾從他身上汲取過智慧和靈感。他是「理論天才與實驗天才合於一人的理想化身」,他就是敘拉古的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生平
阿基米德(Archimedes,約前287—212),誕生於希臘敘拉古附近的一個小村莊。他出生於貴族,與敘拉古的赫農王(King Hieron)有親戚關系,家庭十分富有。阿基米德的父親是天文學家兼數學家,學識淵博,為人謙遜。阿基米德受家庭的影響,從小就對數學、天文學特別是古希臘的幾何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他剛滿十一歲時,藉助與王室的關系,被送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城去學習。亞歷山大位於尼羅河口,是當時文化貿易的中心之一。這里有雄偉的博物館、圖書館,而且人才薈萃,被世人譽為「智慧之都」。阿基米德在這里學習和生活了許多年,曾跟很多學者密切交往。他兼收並蓄了東方和古希臘的優秀文化遺產,在其後的科學生涯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公元前二一二年,古羅馬軍隊入侵敘拉古,阿基米德被羅馬士兵殺死,終年七十五歲。阿基米德的遺體葬在西西里島,墓碑上刻著一個圓柱內切球的圖形,以紀念他在幾何學上的卓越貢獻。 阿基米德的成就
阿基米德無可爭議的是古代希臘文明所產生的最偉大的數學家及科學家,他在諸多科學領域所作出的突出貢獻,使他贏得同時代人的高度尊敬。
阿基米德求得了拋物線弓形、螺線、圓形的面積和體積以及橢球體、拋物面體等復雜幾何體的體積。在推演這些公式的過程中,他熟練的啟用了「窮竭法」,即我們今天所說的逐步近似求極限的方法,因而被公認為微積分計算的鼻祖。他還利用此法估算出∏值在 和 之間,並得出了三次方程的解法。面對古希臘繁冗的數字表示方式,阿基米德提出了一套有重要意義的按級計演算法,並利用它解決了許多數學難題。 阿基米德在力學方面的成績最為突出,這些成就主要集中在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方面。他在研究機械的過程中,發現了杠桿原理,並利用這一原理設計製造了許多機械。他在研究浮體的過程中發現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阿基米德在天文學方面也有出色的成就。他設計了一些圓球,用細繩和木棒將它們聯接起來模仿日月和星辰的運動,並利用水力使它們轉動。這樣日食和月食就可以生動的表現出來了。阿基米德認為地球是圓球狀的,並圍繞著太陽旋轉,這一觀點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動說」要早一千八百年。限於當時的條件,他並沒有就這個問題做深入系統的研究。但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就提出這樣的見解,是很了不起的。 阿基米德的著作很多,作為數學家,他寫出了《論球和圓柱》、《論劈錐曲面體與球體》、《拋物線求積》、《論螺線》等數學著作。作為力學家,他著有《論平板的平衡》、《論浮體》、《論杠桿》、《論重心》等力學著作。在《論平板的平衡》中,他系統地論證了杠桿原理。在論浮體中、他論證了浮體定律。
阿基米德不僅在理論上成就璀璨,還是一個富有實踐精神的工程學家。他一生設計、製造了許多機構和機器,除了杠桿系統外,值得一提的還有舉重滑輪、灌地機、揚水機以及軍事上用的投射器等。被稱作「阿基米德舉水螺旋」的揚水機是為了將水從大船的船艙中排出而發明的。揚水機可以利用螺旋把搬運到高處,在埃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是現代螺旋泵的前身。 「給我一個支點,我將移動地球」
阿基米德不僅是個理論家,也是個實踐家,他一生熱衷於將其科學發現應用於實踐,從而把二者結合起來。在埃及,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左右,就有人用杠桿來抬起重物,不過人們不知道它的道理。阿基米德潛心研究了這個現象並發現了杠桿原理。
赫農王對阿基米德的理論一向持半信半疑的態度。他要求阿基米德將它們變成活生生的例子以使人信服。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移動地球。」國王說:「這恐怕實現不了,你還是來幫我拖動海岸上的那條大船吧。」這條船是赫農王為埃及國王製造的,體積大,相當重,因為不能挪動,擱淺在海岸上已經很多天了。阿基米德滿口答應下來。 阿基米德設計了一套復雜的杠桿滑輪系統安裝在船上,將繩索的一端交到赫農王手上。赫農王輕輕拉動繩索,奇跡出現了,大船緩緩地挪動起來,最終下到海里。國王驚訝之餘,十分佩服阿基米德,並派人貼出告示「今後,無論阿基米德說什麼,都要相信他。」
金冠之謎
赫農王讓金匠替他做了一頂純金的王冠,做好後,國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摻了銀子,但這頂金冠確與當初交給金匠的純金一樣重,到底工匠有沒有搗鬼呢?既想檢驗真假,又不能破壞王冠,這個問題不僅難倒了國王,也使諸大臣們面面相覷。後來,國王將它交給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出很多方法,但都失敗了。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他一邊坐進澡盆里,一邊看到水往外溢,同時感到身體被輕輕拖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跳出澡盆,連衣服都顧不得穿就直向王宮奔去,一路大聲很著「尤里卡」, 「尤里卡」(Fureka,我知道了)原來他想到,如果王冠放入水中後,排出的水量不等於同等重量的金子排出的水量,那肯定是摻了別的金屬。這就是有名的浮力定律,既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於物體所排出液體的重量。後來,該定律就被命名為阿基米德定律。
愛國者阿基米德
在阿基米德晚年時,羅馬軍隊入侵敘拉古,阿基米德指導同胞們製造了很多攻擊和防禦的武器。當侵略軍首領馬塞勒塞率眾攻城時,他設計的投石機把敵人打得哭爹喊娘。他製造的鐵爪式起重機,能將敵船提起並倒轉,拋至大海深處。傳說他還率領敘拉古人民製作了一面大凹鏡,將陽光聚焦在靠近的敵船上,使它們焚燒起來。羅馬士兵在這頻頻的打擊中已經心驚膽戰,草木皆兵,一見到有繩索或木頭從城裡扔出,他們就驚呼「阿基米德來了」,隨之抱頭鼠竄。羅馬軍隊被阻入城外達三年之久。最終,於公元前二一二年,羅馬人趁敘拉古城防務稍有鬆懈,大舉進攻闖入了城市。此時,阿基米德正在潛心研究一道深奧的數學題,一個羅馬士兵闖入,用腳踐踏他所畫的圖形,阿基米德憤怒地與之爭論,殘暴的士兵哪裡肯聽,只見他舉刀一揮,一位璀璨的科學巨星就此隕落。
http://www.lcyz.net/xstd/student/page3/kxj/kxj.htm
⑤ 有位科學家 把他老爹都給炸死了 是誰來著
這位科學家是威廉 諾貝爾。也就是設計大名鼎鼎諾貝爾科學獎的那個人。不過被炸死的不是他爸爸,而且他的弟弟,他爸爸和他都被炸傷了。但是沒死。
諾貝爾父子三人都是化學家發明家,在研製火葯的實驗過程中,發生意外,實驗葯品突然發生爆炸。他的弟弟被炸死,她和他的爸爸被炸傷。甚至留下了殘疾。
⑥ 誰知道這部美劇的名字:一個科學家的兒子死了,他找到通往另一個平行世界的門,把另一個時空的兒子帶回來
危機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