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物理科學家的一生

物理科學家的一生

發布時間: 2021-03-08 05:19:30

科學家的生平事跡和科學成就的資料

1、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獲得CH(英國榮譽勛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勛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

2、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人。

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愛迪生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9名。

3、牛頓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他在1687年發表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

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

4、祖沖之

祖沖之(429年—500年),字文遠,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由他撰寫的《大明歷》是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對後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確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邊論》《綴術》《述異記》《歷議》等。

5、哥白尼

尼古拉·哥白尼(波蘭語:Nikol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享年70歲),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教會法博士、神父。

在哥白尼40歲時,他提出了日心說,否定了教會的權威,改變了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當時羅馬天主教廷認為他的日心說違反《聖經》,哥白尼仍堅信日心說,並認為日心說與其並無矛盾,並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

1533年,60歲的哥白尼在羅馬做了一系列的講演,可直到他臨近古稀之年才終於決定將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來的一部他寫的書。

哥白尼的「日心說」更正了人們的宇宙觀。哥白尼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巨人。他用畢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學,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Ⅱ 一個物理科學家的故事(200字以上)

霍金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版位。在大學學習權後期,開始患「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運動神經元疾病),半身不遂。他克服身患殘疾的種種困難,於1965年進入劍橋大學岡維爾和凱厄斯學院任研究員。這個時期,他在研究宇宙起源問題上,創立了宇宙之始是「無限密度的一點」的著名理論。1969年任岡維爾和凱厄斯學院科學傑出成就研究員。1972年後在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學部進行研究工作,1975年任重力物理學高級講師,1977年任教授,1979年任盧卡斯講座數學教授。其間,1974年當選為皇家學會最年輕的會員

Ⅲ 一篇物理學家的生平事跡 500字左右

牛頓
牛頓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1642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恰巧是另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逝世那年的聖誕節)誕生於英國林肯郡伍耳索浦的一個農民家庭。
牛頓出世前兩個月父親病故,他自己不足月就降生世界。體重只有三磅。他母親嘆息說:「咳,這么一個小不點兒,我簡直可以把他塞進一隻杯子里去!」大人們擔心他很難活下來。出人意料的是這個弱小的生命競頑強地活下來了。小牛頓兩歲後由外祖母撫養,不久就在鄉下上學。他體弱多病,性格靦腆。學習成績是班上倒數幾名,還經常受頑皮學生的欺侮。但是牛頓意志堅強,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據說有一次班上一名功課極好的調皮大王朝牛頓的肚皮踢了一腳。牛頓被迫鼓起勇氣和這個小霸王較量。牛頓從此暗下決心,非要在功課上超過他不可。牛頓告誡自己說:「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肯努力,是沒有不成功的。」經過刻苦學習,牛頓一躍而為全班的第一名。牛頓十二歲進入金格斯中學上學,那時他喜歡動手製作玩具、風箏、水車之類的東西。由干心靈手巧,肯動腦鑽研,他製作的風箏比商店裡實的還要飛得高;他製作的一架精巧的風車,裡面還別出心裁地放進一隻老鼠,名叫「老鼠開磨坊」,連大人看了都贊不絕口。1656年牛頓的繼父去世,他停了學,隨全家回到伍耳柬埔。為了減輕家庭困難,母親讓牛頓幹些農活,放放羊,買買東西。可是牛頓對學習著了迷,放羊的時候看書。羊吃了鄰居的莊稼也不知道。買東西的時候又看書,結果常常什麼東西也買不回來。1658年九月的一天,十六歲的牛頓做了一次科學實驗:那天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別人都往家裡躲,唯獨牛頓在大路上來回奔跑,一會兒順風前進,一會兒又逆風行走,原來他是在測試順風和逆風的速度差,想計算出風力的大小。
牛頓少年時代表現出來的好學精神,終於感動了他的母親和舅舅。1661年他們送牛頓到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習。兩年之後,三一學院創辦了「盧卡斯自然科學講座」,內容包括地理、物理。天文和數學。這個講座的教授是著名的數學家巴羅(1630-1677)。牛頓對這些課程十分喜歡,如飢似渴地學習。很快就嶄露頭角。巴羅教授不愧是一位多才多識的「伯樂」,他看出牛頓才華非凡,就指導他先後鑽研了開普勒的《光學》、歐幾里德的《幾何學原本》等名著。1665年牛頓大學畢業,取得學士學位,留校做研究工作。這年夏天,倫敦發生鼠疫,劍橋大學因為靠近疫區在秋天關閉。牛頓暫時離開劍橋,回到伍耳索浦,在那裡整整呆了十八個月。
大概是「因禍得福」吧,牛頓回鄉的這十八個月,竟成為他一生中最豐產的時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1665年初,我發現了……把任意指數的二項式簡化為級數的法則(二項式定理)。同年五月我發現了正切方法。……十一月發現了直接流數法(微分學)。次年一月發現了色彩理論。五月著手研究流數法的逆運算(積分學)。同年。我開始考慮如何把重力推廣到月球軌道……」
瘟疫過後,牛頓回到了劍橋大學。1668年他取得碩士學位。1669年巴羅教授主動讓賢,推薦牛頓任「盧卡斯自然科學講座」教授。1672年牛頓當選為英國倫敦皇家學會會員。1689年當選為英國國會議員。1696年出任皇家造幣廠廠長。17O3年十一月三十日當選為皇家學會會長。1705年英國女王加封牛頓為艾薩克爵士。
牛頓是十七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巨匠。他一生對科學事業所做的貢獻,遍及物理學、數學和天文學等領域。
牛頓在物理學上最重要的成就,是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創立了經典力學的基本體系。從而完成了物理學史上第一次大綜合。

Ⅳ 介紹一位科學家的生平

愛迪生應該是婦孺皆知的可學家吧!!!!他發明的燈泡人人皆知呀!!!!應該可以呀!!!!希望可以幫得了樓主哦!!!!
愛迪生(1847~1931)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一生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努力工作,在75歲的時候,還每天准時到實驗室簽到上班,他在幾十年間幾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晚間在書房讀3至5小時書,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動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經成倍的延長了。因此,愛迪生在79歲生日的那天,他驕傲地對人們說,我已經是135歲的人了。他活到84歲,一生中的發明有1100項之多,其中最大貢獻是發明留聲機和自動電報機,實驗並改進了白熾燈和電話。愛迪生20歲出頭開始研究電燈,歷時10餘年,他先後選用了竹棉、石墨、鉭……等等上千種不同物質作燈絲材料進行試驗,時常通霄達旦,有一次他和助手們竟連續工作5晝夜。1879年愛迪生用碳絲作為白熾燈絲,並點燃40小時。由於碳絲表面多孔,性脆,強度很低。不久被鎢絲代替。

1883年愛迪生發現了熱電子發射現象,也叫「愛迪生效應」,即金屬表面附近的部分電子或離子因高溫而使其無規則運動得到足夠的動能,克服表面的束縛,逸出金屬之外。愛迪生效應對於一切真空管的操作至為重要,作為發射表面的陰極常塗上一層鹼土金屬氧化物,以利電子發射,並用電流加熱以維持高溫。

1900年愛迪生發明了鐵鎳蓄電池,是一種鹼性蓄電池,電動勢約為1.3~1.4伏,壽命長,但效率不高。愛迪生一生有許多發明,可是當別人問愛迪生成功原因時,他說:有些人以為我有什麼天才,這是不正確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

Ⅳ 物理科學家的故事

你好,我搜到了以下這些物理大牛的故事,希望你能從中獲益。
偉人們在少年或青年時往往顯得「大智若愚」一些,不過他們都有共同點,那都是非常愛思考、愛探索、求知慾極其強烈、他們對真理的熱愛比一切都要高。對我影響最深的是古希臘最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的故事。當時羅馬和希臘正在交戰,阿基米德在思考一道數學圓的問題,羅馬兵破城而入用刀對著他時,他只說了一句話:「不要破壞我的圓」,而這也成了他最後的一句話,也是最經典的一句激勵人的話。
希望樓主能從這些人那裡激發自己學習的熱情!以下是一些物理科學家的故事:

阿基米德秤皇冠發現浮力定律

在一般人看來,阿基米德是個「怪人」。用羅馬歷史學家普魯塔克的話說:「他象是一個中了邪術的人,對於飯食和自己的身體全不關心。」有時候,飯擺在桌子上叫他吃飯,他好象沒聽見,仍舊在火盆的灰里畫他的幾何圖形。他的妻子,要時時看守他。譬如他用油擦身的時候,便呆坐著用油在自己身上畫圖案,而忘記原來是作什麼事的了。他的妻子更怕送他到浴堂里去洗澡,這個笑話是因為國王的一個新冠冕而引起的。

國王在前不久,叫一個工匠替他打造一頂金皇冠。國王給了工匠他所需要的數量的黃金。工匠的手藝非常高明,製做的皇冠精巧別致,而且重量跟當初國王所給的黃金一樣重。可是,有人向國王報告說:「工匠製造皇冠時,私下吞沒了一部分黃金,把同樣重的銀子摻了進去。」國王聽後,也懷疑起來,就把阿基米德找來,要他想法測定,金皇冠里摻沒摻銀子,工匠是否私吞黃金了。這次,可把阿基米德難住了。他回到家裡苦思苦想了好久,也沒有想出辦法,每天飯吃不下,覺睡不好,也不洗澡,象著了魔一樣。

有一天,國王派人來催他進宮匯報。他妻子看他太臟了,就逼他去洗澡。他在澡堂洗澡的時候,腦子里還想著稱量皇冠的難題。突然,他注意到,當他的身體在浴盆里沉下去的時候,就有一部分水從浴盆邊溢出來。同時,他覺得入水愈深,則他的體量愈輕。於是,他立刻跳出浴盆,忘了穿衣服,就跑到人群的街上去了。一邊跑,一邊叫:「我想出來了,我想出來了,解決皇冠的辦法找到啦!」

他進皇宮後,對國王說:「請允許我先做一個實驗,才能把結果報告給你。」國王同意了。阿基米德將與皇冠一樣重的金子、一塊銀子和皇冠,分別一一放在水盆里,看金塊排出的水量比銀塊排出的水量少,而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塊排出的水量多。

阿基米德對國王說:「皇冠摻了銀子!」國王看了實驗,沒有弄明白,讓阿基米德給解釋一下。阿基米德說:「一公斤的木頭和一公斤的鐵比較,木頭的體積大。如果分別把它們放入水中,體積大的木頭排出的水量,比體積小的鐵排出的水量多。我把這個道理用在金子、銀子和皇冠上。因為金子的密度大,而銀子的密度小,因此同樣重的金子和銀子,必然是銀子的體積大於金子的體積。所 以同樣重的金塊和銀塊放入水中,那麼金塊排出的水量就比銀塊的水量少。剛才的實驗表明,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塊多,說明皇冠的密度比金塊的密度小,這就證明皇冠不是用純金製造的。」阿基米德有條理的講述,使國王信服了。實驗結果證明,那個工匠私吞了黃金。

阿基米德的這個實驗,就是「靜水力學」的胚胎。但他並不停留在這一點上,繼續深入研究浮體的問題。結果發現了自然科學中的一個重要原理——阿基米德定律。即:把物體浸在一種液體中時,所排開的液體體積,等於物體所浸入的體積;維持浮體的浮力, 跟浮體所排開的液體的重量相等。

牛頓科學探索的中止

牛頓雖然在科學探索領域里成果豐碩,但在他從事科學探索的漫長歲月里,經濟收入卻一直很不寬裕。1692 年,50 歲的牛頓被富裕的物質生活所吸引,決定拋棄科學探索的艱辛生活,尋找一個能夠帶來更多經濟收入的職位。消息傳出,人們紛紛為牛頓推薦去處。開始有人推薦他去擔任倫敦查特蒙斯公立學校校長,但當牛頓問清這個職位的月薪不夠高時,便辭掉了這個職位。1696年,好心的哈利發克斯爵士推薦牛頓去當英國皇家造幣廠督辦,這個職位的年薪可觀,牛頓欣然同意遷居倫敦,當上了皇家造幣廠的督辦。

牛頓走馬上任後毫不停歇,把他那偉大的頭腦從此轉到了鑄造貨幣之上。在財政部花園後面,牛頓派人建起了10 座大熔爐,先是一爐爐地把舊幣熔化掉,然後把熔化後的貴金屬運送到倫敦塔,在那裡重新鑄成貨幣。牛頓就這樣投身於熔舊鑄新工作,一晃到了1699 年,才告結束。牛頓的熱情工作受到了皇家的贊許,因而被皇家授予終生「造幣廠廠長」職銜。造幣廠廠長這個職銜給牛頓帶來了豐碩的薪俸,他每年可以得到一筆多達2000英鎊的可觀經濟收入。我們說這筆收入可觀,是因為當時建立格林尼治天文台,即所謂弗拉姆斯蒂德大廈,才花去500英鎊的資金。

牛頓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到了貨幣鑄造之中,因而整日為此奔忙,使得他無法繼續擔任劍橋大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不得不於1701年辭去了劍橋大學教授職務,退出了三一學院。這樣,就使得牛頓後半生生活發生了巨變:即從清貧之境變成了富裕之境,與此同時也使他從一個在劍橋大學過著相當寧靜隱居生活的學者,一舉變成了一個在倫敦官場上頗有影響的人物,同英國皇室結成了日益密切的聯系。牛頓生活事業的這一急劇變化,當然成了當時人們的笑談。在一出話劇中,一個逗人發笑的丑角說:「牛頓嗎?唉——我是聽過伊薩克先生的名字的——誰都知道伊薩克先生的大名。偉大嘛,鑄幣大臣!」牛頓的全名叫做伊薩克·牛頓。

生活道路的如此巨變,導致了牛頓科學探索道路的閉塞,使其科學探索工作徹底中止了下來。

高斯的話柄

高斯雖然被譽為18世紀是偉大的數學家,贏得了同代人的廣泛尊敬,但與此同時他也給同代和後代人留下了不可避開的話柄。即他雖然在1824 年以前,已經獨立地得到了非歐幾何學的令人滿意結果,但由於康德的唯心主義空間觀念占據著統治地位,高斯沒有勇氣去突破它,因而一直沒有把研究結果發表出來,造成了他的一大失誤。康德說,空間觀念是天賦的,人生下就有空間觀念,這種空間就是歐幾里德空間,它是惟一的空間。康德說的歐幾里德空間觀念在當時占據著統治地位,人們都相信它,認為不可突破。高斯發現在非歐幾何學則突破了這一傳統的空間觀念,所以高斯害怕他的非歐幾何學與傳統空間觀念相違背,引起不理解者的反對,因此這一研究成果到他死後才被人們披露出來。

高斯不僅沒有勇氣發表已經取得的非歐幾何學研究成果,而且在別的數學家得出這一成果之時,他也不敢拿出勇氣進行公開支持。1826 年,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在喀山大學物理學會議上,宣布他創立了非歐幾何。此後,他又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非歐幾何學著作。羅巴切夫斯基的非歐幾何學動搖了舊的傳統空間觀念,因而引起了教廷的反對,主教宣布他的學說是邪說,更有人用匿名信在反對雜志上嘲笑、謾罵、侮辱羅巴切夫斯基,甚至宣布他是瘋子,最好的態度也不過是「對一個錯誤的怪人的寬容的惋惜態度」。高斯是了解羅巴切夫斯基非歐幾何學正確的人,而且這時他已大名鼎鼎,完全有能力站出來為新生的非歐幾何學進行辯護,但羅巴切夫斯基的遭遇正是高斯先前估計到的,也正是他不敢發表自己的非歐幾何學結論的「怕處」所在。因此,他沒有敢於站出來為之辯護,只在私人通信里說到自己對羅巴切夫斯基的欽佩。

一代數學巨匠高斯,因為缺乏與舊的傳統觀念斗爭的勇氣,不僅一時淹滅了自己也淹滅了他人的非歐幾何學研究成果,給人們留下了奪不去的話柄。

愛因斯坦的否定

愛因斯坦一生科研成果卓著,其中最卓著的是他創立了相對論,並發展了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說。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愛因斯坦雖然在量子力學初創階段,成為第一位率先站出來支持並予以發展的大科學家,但其後不久,他對待量子力學的思想卻倒退僵化起來。結果使眾多科學家在他對量子力學成功探索引導下,紛紛投身量子力學探索並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之時,他卻從1925 年開始走上自己的反面,成為量子力學的頑固反對者。這一年,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在繼愛因斯坦之後眾多科學家探索量子力學的成就的基礎上,找到了反映量子波粒二象性事實的「測不準原理」。這一原理就是對於微觀粒子來說。要想精確地測定其位置,就無法精確地測定其速度;反過來,要想精確地測定其速度,就無法精確地測定其位置。這一原理為人們後來認識微觀粒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可是愛因斯坦對這一原理卻給予了否定,說量子力學沒有理論做依據,只是偶然的假說,「不完整」.就像上帝同世人擲骰子似的,而「上帝是不同世人擲骰子的」;他決不拋棄「可見的」因果關系而去接受可能性。他不僅口頭上這樣對量子理論進行批駁,而且在行動上也停止了對量子理論的研究,把精力完全轉移到了相對論研究上,結果使他從此再也沒有獲得量子力學研究成果。

思想僵化,就這樣給愛因斯坦造成了令人遺憾萬分的倒退和失誤,許多人當時都認為「這是一個悲劇——因為他從此在孤獨中摸索前進,而我們則失去了一位領袖和旗手」。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這令人痛心的失誤。對我們是多麼珍貴的啟示啊!

門捷列夫的黑點

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是化學領域里的一項革命性發現。以後:門捷列夫也曾想進一步弄清元素的性質隨原子量增加呈周期性變化的原因,但是由於他的思想未能從元素不能轉化、原子不可分割等形而上學傳統觀念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因而到19 世紀末人們發現了放射性元素和電子的存在,為揭開原子從量變到質變內幕提供了新的實驗依據之時,他不僅不能利用這些新的科學實驗成果進一步發展他的周期律學說,相反,卻極力否認原子的復雜性和電子的客觀存在,竭盡全力去進行反對。他說,承認電子存在不但「沒有多大用處」,「反而只會使事情復雜化」,「絲毫不能澄清事實」。放射性的發現明明表明元素是可以轉化的,他卻說「我們應當不再相信我們已知的單質的復雜性」,「應當消除任何相信我們已知單質復雜性的痕跡。」並宣布:「關於元素不能轉化的概念特別重要」,「是整個世界觀的基礎」。

然而化學家們正是在19世紀末放射性和電子等一系列偉大發現的基礎上,一步步揭示出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質,揚棄了門捷列夫的原子不可分和元素不可轉化的陳舊觀念,根據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合理內核,制定出了新的元素周期律。在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基礎上誕生的元素周期律新理論,比門捷列夫的理論更具有真理性。它揭示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順序是按原子中的質子數排列的。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加,原子的質子數增加,這時一般地說中子數也增加。質子數和中子數總合起來表現為原子量的增加。但實踐證明,並不是有多少種元素就有多少種原子。一種元素中有含中子數多的同位素,也有含中子數少的同位素。元素的原予量是同位素的平均數。這里的所謂質子數,就是原子核外圍的電子數,也就是原子核的電荷數,即原子序數,從而,解決了門捷列夫解決不了的問題。但這些探索元素周期律後來獲得的成果,都被門捷列夫在反對放射性發現和電子存在中喪失了。

僵化思想,就這樣使大化學家門捷列夫在探索元素周期律奧秘的前進道路上走向了倒退,喪失了應該根據新的科學實驗成果發展元素周期律的良機,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啟示。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97年3月14曰出生在德國西南距離慕尼黑八十五哩的烏耳姆城(Ulm)。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愛因斯坦合開了一個製造電器設備的小工廠。母親玻琳是受過中等教育的家庭婦女,非常喜歡音樂,在小愛因斯坦六歲時就教導他拉小提琴。這是一個和睦、愉快的家庭。親人們深愛著小愛因斯坦,但都為他的智力發育感到擔憂。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的思考。小愛因斯坦是一個誠實的孩子,從不做違心的或騙人的事。為此,他受到同學們的譏笑,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誠實的約翰」。普通孩子喜歡玩帶有競爭性的游戲,可是他卻不喜歡參加。孩子喜歡打仗的游戲,喜歡看士兵操練,但是他卻從小到大不喜歡任何和軍事有關的東西。他是一個不想看到人類互相殘殺的和平主義者。

愛因斯坦家的住房周圍有花園,他經常一個人長時間地蹲在花園角落的灌木叢里,用手撫摩著小葉片或者凝視著匆匆跑動的螞蟻。他很小就喜歡冥想,想了解大自然的奧秘。一次,在依薩爾河岸野餐時,一位親戚說,小愛因斯坦很嚴肅,當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樂時,他卻獨自坐著看湖的對岸。母親玻琳深情的為自己的孩子辯護:「他是沉靜的,因為他在思索。等著吧,總有一天他會成為一個教授!」那位親戚感到可笑,但也理解母親的心情。教授!在人們的心目中,只有那些聰敏的人才有可能得到這個榮譽的稱號,這個連話都說不好的笨孩子能成為一個教授嗎?

在四、五歲時,愛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不斷地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一定有什麼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面。他一連幾天很高興的玩這羅盤,還糾纏著父親和雅各布叔叔問了一連串問題。盡管他連「磁」這個詞都說不好,但他卻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麼能指南。這種深刻和持久的印象,愛因斯坦直到六十七歲還能鮮明的回憶出來。

愛因斯坦在念小學和中學時,一般功課屬平常,唯有數學成績遠在全班同學之上。由於他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對他是那麼厭惡,曾經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而且因為怕他在課堂上會影響其他學生,竟想把他趕出校門。

愛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電器工廠里專門負責技術方面的事務,而愛因斯坦的父親則負責商業的往來。雅各布是一個工程師,自己就非常喜愛數學,當小愛因斯坦來找他問問題時,他總是用很淺顯通俗的語言把數學知識介紹給他。

有一天愛因斯坦跑來問叔叔:「什麼是代數」?叔叔就這樣解釋:「在算術中有很多問題不容易解決,要算又很難。而代數是一門『快樂』的數學,能很容易的幫人們解答困難的計算。我們把我們不知道的數叫著X,然後來捕捉它。你把它當作已知道的東西,建立一些關系,最後你就可以容易地得到它了。」然後叔叔給了他一本有代數問題的小冊子,愛因斯坦很快就學會了解決裡面的問題。 有一次雅各布叔叔給他講了幾何中一個很美麗的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任何直角三角形的長邊平方一定等於兩短邊平方的和。叔叔沒有告訴他這個定理的證明,但是愛因斯坦在畫了許多直角三角形後發現這關系一直成立,感到非常的驚奇。

父親的生意做得並不好,但卻是一個樂觀和心地善良的人,家裡每星期都有一個晚上要邀請來慕尼黑念書的窮學生吃飯,這樣等於是救濟他們。其中有一對來自立陶宛的猶太兄弟麥克斯和伯納德,他們都是學醫科的,都喜歡閱讀書籍,興趣廣泛。他們被邀請來愛因斯坦家裡吃飯,並和羞答答、長著黑頭發和棕色眼睛的小愛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麥克斯可以說是愛因斯坦的「啟蒙老師」,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學普及讀物給他看,看完後就和愛因斯坦討論,並且再繼續提供給他新的讀物。麥克斯點燃了愛因斯坦自學的興趣火花,還不斷地輔導他。

麥克斯在愛因斯坦十二歲時給了他一本施皮爾克的平面幾何教科書,一下子攫取了愛因斯坦的心靈。愛因斯坦晚年時回憶這本神聖的小書時說:「這本書里有許多斷言,比如,三角形的三個高交於一點,它們本身雖然並不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證明,以致任何懷疑似乎都不可能。這種明晰性和可靠性給我造成了一種難以形容的印象。」 這時愛因斯坦又想起了畢達哥拉斯定理,於是想要**證明這個定理。他花了三個星期最後找到一個方法,就是從直角三角形最長邊所面對的頂點作這邊的垂直線,於是把三角分成相似三角形,由此很容易證明這個定理。雖然這是一個古老得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定理,但是愛因斯坦經過一番努力總算得到了結果,他第一次體會到科學發現時的欣喜。

麥克斯每星期來時,都會幫他改一些習題,並且輔導他作一些較難的問題。過不久又引導他學習高等數學,十三歲時他已自學微積分了。當他的同班同學為那些平面幾何簡單問題和循環分數而皺眉頭時,愛因斯坦靠自學已經進入到無窮級數這些美麗神奇的「無窮世界」去了。 很快小愛因斯坦的數學程度超過了讀大學的麥克斯,比他大十一歲的醫科大學生再也跟不上這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了。為了以後有共同談話的話題,麥克斯開始借哲學書給他看,愛因斯坦在十三歲就能看懂康德的《純理性批判》。這是一本對許多成人來說都算是枯燥艱深的書。這時候愛因斯坦閱讀的書就是數學、物理和許多哲學家的書。他不看小說,唯一的消遣就是拉小提琴。

麥克斯認為他已發現了一個神童,他說:「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或哲學家,將從愛因斯坦身上成長起來。」

希望樓主能從這些人那裡激發自己學習的熱情!

望採納!

Ⅵ 物理學家的生平與貢獻

(約前287年—前212年),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 阿基米德家,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出生於西西里島的敘拉古。從小就善於思考,喜歡辯論。早年游歷過古埃及,曾在亞歷山大城學習。據說他住在亞歷山大里亞時期發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今天在埃及仍舊使用著。第二次布匿戰爭時期,羅馬大軍圍攻敘拉古,最後阿基米德不幸死在羅馬士兵之手。他一生獻身科學,忠於祖國,受到人們的尊敬和贊揚。
阿基米德出生在古希臘西西里島東南端的敘拉古城。在當時古希臘的輝煌文化已經逐漸衰退,經濟、文化中心逐漸轉移到埃及的亞歷山大城;但是另一方面,義大利半島上新興的羅馬帝國,也正不斷的擴張勢力;北非也有新的國家迦太基興起。阿基米德就是生長在這種新舊勢力交替的時代,而敘拉古城也就成為許多勢力的角力場所。
阿基米德的父親是天文學家和數學家,所以阿基米德從小受家庭影響,十分喜愛數學。大概在他九歲時,父親送他到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念書。亞歷山大城是當時世界的知識、文化中心,學者雲集,舉凡文學、數學、天文學、醫學的研究都很發達,阿基米德在這里跟隨許多著名的數學家學習,包括有名的幾何學大師—歐幾里德,在此奠定了他日後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
貢獻:
浮力原理的發現
杠桿原理的發現
......

Ⅶ 物理學家的生平和故事

物理學家的生平和故事有很多,每個物理學家的故事都可以寫成一部長篇小說,有的可能一部小說都寫不完。
這些成就很高的物理學家們,甚至也是化學家,數學家。

Ⅷ 找任一位有名的物理科學家的生平事跡 以較短的語言闡述

帕斯卡

物理中液體壓強部分有一條很有用的定律,叫做帕斯卡定律,是法國科學專家帕斯卡提出來的屬。這個定律指出:加在密閉液體任一部分的壓強,必然按其原來的大小,由液體向各個方向傳遞。他是經過幾年的觀察、實驗和思考才得出這個規律的。

用下面的裝置(圖6-1)進行實驗,能幫助我們理解帕斯卡定律並證明它的正確性。圖中B是一個中空的鋼球。在它的側面和底部焊了幾個金屬管J,這些管子與鋼球相通,另一端是開口的。B的上部焊接上帶活塞的粗管,管也與B相通。鋼球里充滿水,用力壓手柄H,水就從各金屬管J噴出,而且各管噴出的水柱都一般高。這說明封閉在B里的水把加在水上的壓強向各方向傳遞到各管口;各管噴出的水柱一般高,說明各管中水受到的壓強是相等的。這就證明了帕斯卡定律是正確的。

帕斯卡還根據這個定律提出建造水壓機的設想。現在各種各樣的水壓機已經在各個領域中廣泛使用了。

Ⅸ 賀今物理學家的生平事跡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
邁克耳孫-

麥克斯韋-是19世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學統一起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展的最光輝的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

開普勒-德國天文學家。發現了行星沿橢圓軌道運行,並且提出行星運動三定律(即開普勒定律),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礎

洛倫茲-荷蘭物理學家、數學家,生於阿納姆,畢業於萊頓大學1875年獲博士學位。洛倫茲是經典電子論的創立者

楞次-俄國物理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主要從事電學的研究。建立了楞次定律

焦耳-焦耳,英國傑出的物理學家。焦耳一生都在從事實驗研究工作,在電磁學、熱學、氣體分子動理論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赫茲-,德國物理學家,生於漢堡。赫茲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是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惠更斯-荷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

伽利略-義大利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是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合貫通了數學、天文學、物理學三門科學的科學巨人。伽利略是科學革命的先驅,畢生把哥白尼、開普勒開創的新世界觀加以證明和廣泛宣傳。

高斯-德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1777年4月30日生於德國布倫瑞克。高斯長期從事於數學並將數學應用於物理學、天文學和大地測量學等領域的研究,著述豐富,成就甚多。

法拉第-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並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是電磁場理論的奠基人

愛因斯坦-德國物理學家,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他的科學業績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早期對布朗運動的研究;狹義相對論的創建;推動量子力學的發展;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開辟了宇宙學的研究途徑

笛卡兒-,1596年3月13日,在法國西部的希列塔尼半島上的圖朗城.笛卡兒最早認識到慣性定律是解決力學問題的關鍵所在,最早把慣性定律作為原理加以確立。

庫侖-法國工程師、物理學家。

布儒斯特-蘇格蘭物理學家,主要從事光學方面的研究

貝爾-電話發明家,1847年生於蘇格蘭愛丁堡市。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