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磁鐵找朋友
⑴ 中班科學教案磁鐵能吸什麼聽課記錄
孩子們對磁鐵一直都有濃厚的興趣,雖然孩子知道「磁鐵能吸鐵」,但事實上,中班上學期的孩子對「鐵製品」並不熟悉,為此,我決定讓孩子們先從生活中尋找鐵製品,尋找磁鐵能吸得住的東西(我們稱之為「磁鐵的朋友」)並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記錄,探索答案,形成正確的經驗。活動的導入部分,我用變魔術的形式激發孩子探究的興趣和慾望,緊接著准備大量的材料讓孩子動手操作實驗,引導幼兒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游戲,獲得了對磁鐵的認識。
首先,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探究慾望。孩子具有好奇、愛探索的心理特點。我通過提供適合他們認知特點的內容,喚起他們的想像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幼兒看「小動物跳舞」演示,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其次,從幼兒實際出發,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間。在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自主學習,通過每人各自進行的小實驗,讓孩子發現「磁鐵能吸住一些東西」,並將能吸住的東西分類,調動其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觀察、分析能力。通過經驗分享環節,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習活動的熱情。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磁鐵,如玩具盒的磁性盒蓋,皮包的磁性搭扣、上課用的磁性黑板等。因此,「磁鐵能吸東西」對幼兒來說非常有趣。我通過實驗和一些游戲活動讓幼兒正確感知磁鐵能吸哪些東西,整個活動的效果比較好。
⑵ 如何利用數學游戲促進幼兒思維成長
幼兒數學教育,最重要的是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首先要給幼兒建立數學專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屬,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游戲場景學數學是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最合適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孩子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
因為游戲能對小朋友的規則意識、執行能力和策略意識進行綜合鍛煉。
游戲都有規則,小朋友要聽懂規則、服從規則,同時又要達到目的;當規則變化的時候,他們也要跟著變化自己的策略。
這個過程,不是記住知識點就夠的,它其實鍛煉了小朋友對知識靈活應用的綜合能力。
總的來說,孩子的數學思維就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建立。
⑶ 中班科學 磁鐵能吸什麼 活動反思
他山之玉,你可以借鑒下
「磁鐵」對孩子們來說並不陌生,孩子們每天都能見到。老師上課時「磁鐵」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們經常會趁老師不注意偷偷的拿著玩一會。雖然孩子們都見過、把玩過「磁鐵」,但是卻並不了解「磁鐵」,在大部分孩子們看來「磁鐵」就是用來吸住圖片的。雖然也有個別幼兒知道「磁鐵」可以吸住鐵做的東西,但事實上,中班上學期的孩子對「鐵製品」並不熟悉,為此,我決定讓孩子們先從生活中尋找鐵製品,尋找磁鐵能吸得住的東西(我們稱之為「磁鐵的朋友」)並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探索答案,形成正確的經驗。
活動的導入部分,我直接展示了「磁鐵」吸住「螺帽」的現象,這樣大部分對「磁鐵」不了解的孩子的好奇心一下子都被激發了。而那些對「磁鐵」有一定了解的孩子也會因為對磁鐵的興趣而投入到活動中,緊接著准備大量的材料讓孩子動手操作實驗,引導幼兒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游戲,獲得了對磁鐵的認識。
首先,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探究慾望。孩子具有好奇、愛探索的心理特點。我通過提供適合他們認知特點的內容,喚起他們的想像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通過幫助孩子們記錄他們的猜想和實驗結果,讓孩子們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果。讓孩子能更積極的參與到探索活動中。
其次,從幼兒實際出發,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間。在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自主學習,通過每人各自進行的小實驗,讓孩子發現「磁鐵能吸住一些東西」並將能吸住的東西分類,調動其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觀察、分析能力。通過經驗分享環節,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習活動的熱情。
在孩子們知道「磁鐵」 能吸住鐵做的東西後,我又創設情境。讓孩子們想辦法將埋在沙中的「大頭釘」又快又安全的取出來,當孩子們看到「磁鐵」在一眨眼之間將所有的「大頭釘」吸了出來時,不約而同的發出了贊嘆聲。這讓孩子們對「磁鐵」的興趣更上了一個台階,也讓孩子們對「磁鐵」在生活中的作用更有探尋的慾望。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磁鐵,如玩具盒的磁性盒蓋,皮包的磁性搭扣、上課用的磁性黑板等。因此,「磁鐵能吸東西」對幼兒來說非常有趣。我通過實驗和一些游戲活動讓幼兒正確感知磁鐵能吸哪些東西,整個活動的效果比較好。
⑷ 中班科學探索放到小組活動有什麼好處
科學教育對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幼兒科學活動是引發幼兒探索發現,獲得認知的過程,而這一過程離不開幼兒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正確處理好師幼互動的關系,關注幼兒科學探索活動中的需要,支持幼兒探索經驗的獲得,用有效的教育策略實現幼兒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師幼互動」在教育中是指:教師與幼兒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行為及其動態過程,是教育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關鍵因素。師幼互動的基礎是關注幼兒,《綱要》中明確提出:「教師要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觀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幼兒的學習就要在幼兒和教師之間建立一種積極有效的互動,讓幼兒和教師在互動中溝通、促進,使幼兒得到發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是首要目標。我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怎樣通過師幼互動調動幼兒的科學探索興趣方面做了以下嘗試。 一、幼兒與物的互動——引導幼兒共同參與環境創設,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1、提供適宜材料,為幼兒操作游戲做好保障新《綱要》也強調:「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中班幼兒好動、好玩,也總是以其自身的獨特方式,對周圍的環境刺激作出種種反映,表現出其主觀能動性。針對這一年齡特徵,我因勢利導,注重為幼兒提供有利於他們參與嘗試的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並滿足每位幼兒動手嘗試的慾望。如,在我們班,各個區角活動隨時開放,「科學區」內材料豐富,,而且定期更換,有各種「小磁鐵」、「小鏡子」、「墊板」、「水盆」、「盒子」、「紙張」、「瓶瓶罐罐」等,吸引著幼兒自己發現、自己操作、自己得出結論。
2、幼兒獨立自製材料,充分動手動腦幼兒喜歡動手製作,中班幼兒已具備了一定的繪畫與設計製作能力,而且他們極願展現自己此方面的能力,在參與環境創設中表現得積極投入。如在進行磁鐵游戲「墊板上的故事」中漂亮的娃娃、可愛的各種小動物、逗人喜愛的房子、交通工具等卡通形象都是孩子們展開自己的想像繪制出來的,而讓著這些主人公們能夠像舞台表演一樣立在墊板上,並能隨墊板下的磁鐵自由活動的支架是經過大家不斷的討論與嘗試,最終設計完成的。這是孩子們共同參與、共同實驗、共同製作的結晶,在經歷了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後,終於成功了。孩子們是多麼高興啊!他們在積極動腦、暢所欲言、親自動手驗證的同時,經受住了挫折的考驗,品嘗到成功的碩果,也進一步激發了探索慾望。
二、幼兒與人的互動——合理安排,設計科學活動,促進幼兒探索學習的積極性
1、拋出問題,鼓勵幼兒進行多種嘗試,激發幼兒探索興趣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幼兒是否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與導入設計是否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興趣有很重要關系。我常以有趣的情境引入,孩子的注意力會很快集中,並被一個個懸念所吸引。在「會跳舞的糖紙小人」活動中,我首先以變魔術的方式將糖紙變成小人,請幼兒觀察象什麼?孩子們紛紛說:「像一個美麗的姑娘!像一個公主」!這時,我以游戲的口吻說:「這個公主要是能跳舞就好了,你們誰能幫幫他?」孩子們立刻展開討論,他們大膽設想,並進行嘗試,想出了磁力吸動、用嘴吹、拍桌子、拍手、指偶游戲等十幾種方法,我適時的啟發孩子們思考為什麼這種方法能讓糖紙小人動起來?針對每種方法孩子們一起找出了其隱含的科學現象。此活動中孩子們動手動腦,使原有經驗進一步系統化,並總結出新的經驗。當他們看到糖紙小人在他們的不斷努力下跳出各種不同的舞蹈時,都高興的歡呼。這歡呼聲表達出孩子們成功後的喜悅,同時也進一步激發出孩子們積極動腦、探索科學的慾望。
2、同伴經驗分享,激發幼兒對科學體驗的表達願望同伴經驗分享是可利用的一個重要資源,同伴間的交流是平等的、易於被接受的,同伴間的交流可更好的促進科學活動的開展。
由此,我開展「我是實驗小老師」活動,為大家提供一個經驗分享的機會。琪琪從家裡拿來了一個環狀磁鐵和一個鍋蓋狀鐵片,在她的操作下,環狀磁鐵磁鐵奇跡般的在桌子上向車輪一樣被鐵片引著滾動起來。在驚叫和掌聲中,我引導孩子們思考這個實驗的原理,對磁鐵的特性有了進一步了解,並把該材料投放到實驗區,供大家進行操作及進一步試驗。還有鈺鈺的實驗「聽話的塑料花」、小宇的「可愛的不倒翁」、小澤的「會吐舌頭的小狐狸」等等,「小老師」們一個個演示得象模象樣、講解得十分到位,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通過此活動,在集體面前的表現能力、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自我價值得到進一步肯定,孩子們體會到分享的快樂,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我作為他們的一個合作夥伴,也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啟發。
3、支持幼兒生成活動,進一步調動幼兒探索願望我在預設活動時,會為幼兒留出一塊空間,供孩子們去想像、去發揮、去創造。引導他們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經驗,把活動進一步深化開展下去。如區域活動時,我注意觀察幼兒活動情況,一次,幾個孩子正在做沉浮實驗,佳佳向我告狀:「琦琦在搗亂!」琦琦連忙解釋:「我是想把水抓起來!」我心中一動,急忙說:「楊一琦在做實驗呢,大家快來幫他想想用什麼方法能把水抓起來?」大家立刻投入到熱烈的討論當中,想出了用瓶子盛水、用塑料帶盛、用手捧、用海綿吸等等,十幾種辦法。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實驗的積極性被極高的調動起來。通過觀察孩子、恰當引導,我們還生成了「打撈沉船」、「海底撈針」等水上游戲,多樣有趣的探索游戲把孩子們的興趣推向了高潮。通過生成活動,很好的調動了孩子們的發散思維和創造潛能,激發他們的探索積極性,收效非常顯著。
4、關注個體差異,讓每個孩子獲得成功體驗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同一方面所顯現出來的狀態水平都不一樣,因此,遵循《綱要》思想,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個體差異,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已有經驗及學習方式,採取有效的活動內容、形式和教育方法,使每個幼兒都有充分活動和表現的機會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切實做到因材施教。
如在「釣魚磁鐵游戲」中,我根據每位幼兒的自身發展特點和水平進行相應的指導。能力弱的孩子,我指導他能自己釣上來魚即可;中等水平的幼兒,我指導他們能做出實驗記錄;能力強的幼兒,我指導他們把自己的實驗記錄向大家介紹清楚。這樣,每個孩子的發展需求都得到了滿足,同時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加強,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也隨之提高,使每個孩子都在自己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
三、總結反思
以師幼互動的方式開展科學活動,使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幼兒與教師的互動中,增強了參與科學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科學區已成為他們最喜愛的地方,他們在這里盡情的探索和游戲、盡情的交流和分享,學會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把科學活動的重心更多的放在創造性地嘗試玩法上,並且為此感到滿足和喜悅。師幼互動是一個雙向建構的過程,不僅幼兒在其中得到積極的影響和發展,作為教師的我也同樣從中汲取到經驗和成長的養分,並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達到自身主體的不斷發展和提高,通過科學活動的指導,我了解到孩子們的興趣點,了解了孩子們觀察學習的方式及認知規律,積累了開展科學活動的豐富經驗,在教育指導方面有了很多的收獲,從而實現師生雙方在師幼互動中主體的積極建構和發展。
⑸ 如何使科學素養在幼兒探究活動中獲得實踐性研
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流程一般包括:猜想、操作、驗證、記錄、交流、總結,我們應該怎樣來指導幼兒開展探究活動呢?
四、採用適宜的教育策略,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
剛才我們提到幼兒科學教育的目標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激發孩子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有了明確的目標,在實踐中我們應該採取哪些策略來實現這個目標呢?
(一)選擇不同的方法吸引幼兒,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1、以實驗操作法激發興趣。
操作材料具有暗示性,能夠激發幼兒的操作興趣,所以在科學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大量可操作材料,對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十分有益。例如:中班科學活動如《神奇的泡泡》,活動前,教師問幼兒:「你們知道哪些材料可以吹出泡泡?」然後為幼兒提供了許多他們認為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如吸管、鐵絲網、小鐵圈、筆桿……)讓孩子們在操作中嘗試並尋找答案。運用實驗,巧設懸念,使幼兒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在反復的實驗過程中孩子們的好奇心不斷地被激發,不斷地得到滿足,使幼兒的學習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快樂的活動狀態。
2、以游戲法激發興趣。
游戲是最受幼兒歡迎的活動,是幼兒主動自然進行的活動。科學活動中巧妙地將理性的科學知識結合到游戲當中,就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比如:《有趣的影子》《有趣的光斑》《認識磁鐵》等活動,教師都可以運用游戲法(如踩影子、我教影子學做操、你追我趕、小貓釣魚……),激發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游戲中幼兒發現了影子是我們的好朋友,隨著我們動作的變化而變化;也知道了一天當中什麼時候影子最長(短);磁鐵能吸鐵製品等。這是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常見、常用的策略。
3、以問題情境法激發興趣。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幼兒們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問開始的,有疑問才能啟發幼兒去探索,並激發尋求答案的願望。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科學活動中提出有質量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才能有步驟地指導幼兒進行科學探索。如大班科學活動《頂紙板》,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在圓柱形積木和鉛筆中,哪種材料能把紙板頂起來?」(幼兒猜想後驗證,發現兩種材料都可以)「你能用鉛筆尖把紙板頂起來嗎?」「為什麼頂不起來?」「將筆尖頂在什麼位置能頂起紙板?」在教師問題的指引下,幼兒感到了探究活動的挑戰性,從而使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本身產生興趣,更加積極地去探索與嘗試,尋求自己心中的答案。
4、以教師的情趣激發興趣。
情感是產生興趣的「催化劑」。有效的學習都是動情的學習,沒有熱情就不可能有對真理執著的探索。幼兒具有好模仿和易受暗示的特點,教師喜愛的,往往也就是幼兒所喜歡的,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著他們。因此,教師要以對科學活動充滿喜愛的情緒去感染孩子,以好奇的神情、生動的語言、有趣的形式指導幼兒參加科學活動。往往在成人看來不值得奇怪的事,孩子們會覺得無比新奇,因此,我們要盡量滿足和順應他們的這種心理,理解他們,更多的是和他們一起玩、一起看、一起探索,讓幼兒從教師的表情動作中學到對待事物的態度和方法等。如開學初班上換了新的不銹鋼湯匙,小朋友們都非常興奮,東敲西敲,開始幾聲「咚咚咚」好聽,後來大家一起亂敲時就非常刺耳了,我一直暗示他們停止,但無濟於事。我無可奈何地捂住耳朵,皺起眉頭,一副很痛苦的表情,這時,有的幼兒發現了我的樣子,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趕緊停止敲打,慢慢地恢復安靜後,我抓住這個機會,讓幼兒回顧剛才的感受,通過對比,幼兒明白了好聽的聲音能讓人心情舒暢;又吵又鬧的聲音讓人很不舒服,是噪音,在平時我們大家都要注意盡量不要發出噪音,以免影響別人,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同樣是這些湯匙,我無意中發現它們竟然能照出人影,而且凹面和凸面照出的影像截然不同,很有趣。於是,我用很驚訝、很神秘的語氣對孩子們說:「哇,我的湯匙竟然是個魔鏡!」然後,我一邊照一邊說「哎呀,好醜哦……」在我的感染下,孩子們也紛紛舉起湯匙照了起來,不一會兒,他們就發現了湯匙的凹面照出的自己是倒過來的,凸面照出的人是正面的且有點變形的,還發現把柄上也能照出細細長長的人影,真的很好玩!就這樣,我們一邊哈哈大笑地照著自己,一邊初步掌握了凹面和凸面成像的差異,為下一步感知凹面鏡和凸面鏡的特點與作用作了很好的鋪墊。根據這次隨機的活動情況,我們科學課題組設計了科學活動《湯匙上的哈哈鏡》,並進行觀摩和研討,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資料,納入了我們的園本課程。
5、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興趣
多媒體課件能夠呈現文字、圖片、視頻和聲音,還可以按需要播放某一片段或畫面,它在創設問題情境、演示補充資料(文字、圖片)、插入模擬動畫(錄像)等方面有著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深受幼兒喜愛。如大班科學活動《動物的保護色》,這是我們課題組根據《動物》的主題,結合幼兒的實際,從安全教育的角度出發而生成的一個知識性較強但操作性不強的活動。教師通過播放一段錄像:在充
⑹ 中班科學《什麼是磁場》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感知磁鐵有吸鐵和相吸、相斥的特性。
2、利用磁鐵進行分類活動鍛煉幼兒的分類能力。
活動准備:
紙、積木、鑰匙、一元硬幣、回形針、扣子、小鈴鐺、鐵制易拉罐、小石頭、橡皮筋、鋁制易拉罐、橡皮筋、磁鐵、鐵沙和石沙混合放在若干個塑料版里、小布快,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老師魔術表演,啟發小朋友猜一猜是什麼使紙上的東西動起來的?有幾個小朋
友說紙下面有吸鐵石(磁鐵)。
二、觀察磁鐵相吸、相斥的特性。
1、讓幼兒嘗試把兩塊磁鐵放在一起,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2、教師總結:有時兩塊磁鐵會吸在一起,有時不會吸在一起,但是只要轉換方向,兩塊磁鐵就可以吸在一起了。
三、通過操作,感知磁鐵吸鐵的特性。
教師:請你們試一試,磁鐵能不能吸起其他東西。
1、幼兒觀察桌上的各種物品,猜想每樣物品能否被磁鐵吸起,並在書中的表格里做記號。
2、請每個幼兒用磁鐵吸一吸桌子上的物品,把可以吸起來在幼兒用書框中做上記號。
3、請幼兒將物品分成能被磁鐵吸起來的和不能被磁鐵吸附的兩堆。
4、討論磁鐵能吸起和不能吸起的物品的原因。
四、通過找鐵沙游戲,進一步鞏固幼兒對磁鐵特性的了解。
1、教師:磁鐵只會吸含鐵的東西。現在這兒有一堆沙,老師不小心把鐵沙混在了這堆沙里,請小朋友幫我把鐵沙分出來好嗎?
2、幼兒分組,每人一塊用布包好的磁鐵,每組一盤石沙和鐵沙混合物,以及一個空盤。
3、教師向幼兒說明為了防止磁鐵沾得滿塊都是鐵沙,所以才用布塊包著磁鐵。
4、請幼兒將沙盤里的鐵沙吸出來,放在另一個空盤子里。(教師先示範,將布塊和磁鐵分離,鐵沙就會被取下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先讓孩子們觀看魔術表演,孩子們特別感興趣。在指導孩子時,我發現很多孩子把鑰匙、鋁制易拉罐和積木猜測為能被吸起來的東西,經過實驗孩子們才發現鋁制易拉罐和積木原來是不可以被吸起來的。孩子們在活動中探索了磁鐵的特性。並且邊實驗邊做了記錄,大部分孩子學會了記錄,但是還有個別小朋友不知道怎麼記錄。因此,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多引導孩子記錄他們實驗的結果。
收獲:
教師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學中玩,在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