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感恩父母小課題

感恩父母小課題

發布時間: 2021-03-06 15:43:23

A. 關於感恩父母的教案和ppt格式的課件 (一定要是配套的) 急需

第一篇:
「學會感恩,與愛同行」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學會感恩,與愛同行」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活動目的:
1、使學生感悟親情,了解親情,理解親情,學會感恩。
2、豐富學生的生活和情感積累,激發學生的親情意識,由已及人,培養對親人,對他人的感情。
3、使他們感受到被人關愛的溫暖,快樂的同時,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學會從小尊老愛幼、關心他人,愛護他人。引導他們懂得人人做一個善於關心,愛護他人的好少年。
活動准備:《感恩的心》《愛的奉獻》歌曲,自製心形卡片
活動過程:
一、師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每年11月份的第四個星期是什麼節日嗎?(生答:感恩節)2、請學生介紹感恩節的來歷:感恩節是北美洲獨有的節日,始於1621年。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將它定為國家假日,並且規定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有四天假期。借著長假,很多人都會趕回家慶祝佳節,所以,美國感恩節的熱鬧程度絕不亞於中國的中秋節。
3、「感恩節」 這是一個充滿感謝和愛的節日。今天,我們開展的主題活動是:「學會感恩,與愛同行」。
4、自從我們在班裡開展了親子課題活動以來,我們多次在班隊會上交流了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故事。老師發現呀,我們班很多小朋友懂事了,學會關心他人,在家裡會幫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能說說你們為父母做了些什麼事嗎?
5、生交流。
6、請一名學生代表朗誦:《媽媽,我要送你一支歌》
7、請一名學生演唱《祝福媽媽》
二、講故事,感恩父母
1、你們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呀,說到感恩,我們最先要感謝的是父母。今天林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想聽聽么?
2、放背景音樂,師動情講述:
有一個又聾又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裡,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
這天,天又陰又冷,風颳得很緊,女孩兒站在家門口等媽媽,可是等了很久都不見媽媽,此時,天已經黑了,風更緊了,還下起了雨,小女孩決定出去找媽媽,她在雨里艱難地走著,張大了眼睛看著前面,雨點打在臉上,她也不敢低頭,她要睜大了眼睛尋找媽媽,生怕因為自己閉下眼睛就把媽媽錯過了……忽然,她看到了,看到了前面倒在路旁的媽媽,她撲了過去,使勁兒地搖晃媽媽,可是媽媽沒有理她,她想可能是媽媽做工太累了,睡著了吧。於是先用手輕輕地撫著媽媽的頭,自己坐在泥水裡,准備把媽媽的頭放在膝蓋上,讓媽媽睡得舒服一些,可是她發現不對——媽媽的眼睛是睜著的,小女孩慌極了,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於是她使勁地搖晃著媽媽,可是,無論她怎麼努力,媽媽都沒有反應,可媽媽的眼睛一直睜著,而且手裡還緊緊抓著一小塊年糕……小女孩就抱著媽媽在風雨里呆了很久,很久……
小女孩明白了,媽媽死了,媽媽再也不會回來了,可是媽媽為什麼不肯閉眼睛呢?是怕她餓嗎?於是,小女孩拿起了媽媽為她帶回來的粘著泥水的年糕,和著淚水把它吃下去了,可是媽媽的眼睛還是沒有閉上。
小女孩又想了很久,才明白媽媽不肯閉眼睛是媽媽擔心呀,擔心她這個沒父母的小女孩,以後怎麼生活,媽媽不肯閉上眼睛,是不捨得呀,不捨得把這么一個又聾又啞的孩子留在復雜多變的人世間,媽媽不放心………小女孩明白了媽媽的心,於是她輕輕地扶著媽媽躺下,仔細地幫媽媽擦拭著臉上的雨水,然後站了起來,擦了擦淚水,用她的語言——手語告訴媽媽,請媽媽放心她一定會好好的活著,讓媽媽放心的走,因為她有一顆媽媽賜予她的感恩的心,讓她有同命運抗爭的勇氣,感恩的心,會帶她好好的長大,媽媽放心,她將懷著這顆感恩的心,回報給社會,帶給更多的人。」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於閉上……
3、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4、同學們聽了故事,你最想說什麼?
5、你們和爸爸媽媽之間也發生過感人的事情吧,誰想來說說?
6、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什麼呢?(展示學生課前做的卡片)
7、全班同學齊背古詩《遊子呤》
三、感恩其他人,升華情感
1、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你還想感謝誰?
2、請聽詩朗誦:《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男:感謝父母,賜予我生命,不求回報地愛著我疼著我。
女: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男: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
女: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因為是你們一點點裝飾了我的人生
男:感謝這個世界上所有值得我們感激的人。
女: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男:感恩你生命中的擁有,感恩你身邊的人
合:感恩你所有的所有
3、師總結: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要永遠記住這六個字:感恩、知足、惜福!是的,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足以涵蓋了生活的全部含義。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陽光給予我們燦爛的光輝,感恩小草賦予我們清新的空氣,感恩上蒼賜予我們美好的生活,……
4、全班齊唱:《愛的奉獻》

第二篇:

母親節主題班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節專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世界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愛的母親.
世界上只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母親節的由來

起源於希臘
母親節起源於希臘,古希臘人在這一天向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紀中葉,母親節流傳到英國,英國人把封齋期的第四個星期天作為母親節。在這一天里,出門在外的年青人將回到家中,給他們的母親帶上一些小禮物。
現代意義上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由amanm、jarvis(1864-1948)發起,她終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親身邊。於19XX年世紀,在母親去世時, amanm悲痛欲絕。兩年後(19XX年),amanm和她的朋友開始寫信給有影響的部長、商人、議員來尋求支持,以便讓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的節日。amanm認為子女經常忽視了對母親的感情,她希望母親節能夠讓人多想一想母親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個母親節於1910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亞和賓夕法尼亞州舉行, 在這次節日里,康乃磬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並以此流傳下來。
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份議案,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 法定的母親節。母親節從此流傳開來!

母親節在英國
十七世紀英格蘭,為表達對英國母親們的敬意,乃訂四旬齋的第四個星期日為「mothering sunday」,人們在這一天回家探視雙親,並致禮表示敬意。(註:四旬齋是指復活節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40天)。
當時,有許多的窮人必須在有錢人家裡幫 討生活,而被迫離家寄宿在主人家裡,在mothering sunday這一天,主人們會放他們假,並鼓勵他們返家與媽媽團聚。為增加歡樂氣氛,也發展了一種特別的蛋糕稱為-mothering cake。
隨著基督神在歐洲的擴散,這個節日轉為對「mother church」的崇敬:表達人們對賦予他們生命、保護他們免於傷害的精神力量的感謝。從此,教會的儀式便與母親節的慶祝活動相結合,以同時傳達人們對母親與教會的感念。

mother的詮釋
m (many)媽媽給了我很多很多
o (old)媽媽為我操心,白發已爬上了您的頭
t (tears)您為我流過不少淚
h (heart)您有一顆慈祥溫暖的心
e (eyes)您注視我的目光總是充滿著愛
r (right)您從不欺騙我們,教導我們去做正確的事情

母親節在美國
在美國,最早關於母親節的記載是1872年由茱麗雅(julia ward howe即the 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的作者)所提出的,她建議將這一天獻給「和平」,並在波斯頓等地舉行母親節的集會。
19XX年,費城的安娜• 賈維斯(ana jarvis)為了發起訂立全國性的母親節而活動。賈維斯夫人是一個有著10個子女的母親,是當時美國格拉夫頓城教會主日學校的總監。在美國以解放黑奴為目的的南北戰爭結束後,她在學校里負責講述美國國殤紀念日的課程。賈維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極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講述著戰爭中那一個個為正義捐軀的英雄的故事,望著台下那一張張充滿稚氣的孩子們的臉,一個想法猛然湧上心頭:為祖國貢獻了這么多英勇戰士,保證了戰爭勝利的,不就是那一個個含辛茹苦地撫育著子女的母親們嗎?她們的兒子血染疆場,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犧牲的,不也是這些默默無聞的母親嗎?因此,她提出應該設立一個紀念日或母親節,給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達兒女們對母親的孝思。可惜的是,這個良好的願望還沒有實現,賈維斯夫人便與世長辭了。她的女兒安娜•賈維斯目睹母親撫養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勞,深感母親的提議是適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寫出了幾十封信,發給美國國會。地方州長和婦女組織等,提議創立母親節。在她的一再呼籲下,這一提議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響應和支持。

1914年,美國總統威爾遜鄭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也就是賈維斯夫人的忌日,定為母親節。美國政府還規定,母親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以表示對母親的尊敬。由於賈維斯夫人生前喜愛康乃馨花,這種花也就成了母親節的象徵。

母親節是個充滿人間溫情的節日,這一天,家裡的男成員要把全部家務活都包下來,兒女們每人都要做一件讓母親高興的事,以盡孝道。即使遠在異地的孩子,也要打電話向母親表示祝賀。這一天,美國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親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歡愉;母親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達哀思。

全世界的母親節
母親節創立後,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安娜•賈維斯在世時,設立母親節的國家已達43個。時至今日,歡慶這個節日的國家就更多了。母親節,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節日。按慣例,「國際母親節」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舉行。雖然,有一些國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時節慶祝屬於他們的母親節。然而,多數國家如丹麥、芬蘭、義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亞和比利時等等,都是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的。
母親之花——康乃馨
在纖細青翠的花莖上,開出鮮艷美麗的花朵,花瓣緊湊而不易凋落,葉片秀長而不易捲曲,花朵雍容富麗,姿態高雅別致,色彩絢麗嬌艷,更有那誘人的濃郁香氣,甜醇幽雅,使人目迷心醉,這就是在母親節贈給母親的鮮花 ——康乃馨。
大家都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一個極有人情味的節日——母親節(mother's day)。這天,細心、孝順的子女都會買一束康乃馨,親手送給生養自己的母親,以報答她多年的養育之恩。追溯該節的由來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
19XX年5月9日是一個平常的日子,可對於美國費城的安娜•賈維斯來說卻是個悲痛欲絕的日子,因為這天,她深愛的母親永遠地離她而去了。在這以後她每天以淚洗面,懷念不已。19XX年在母親去世周年的紀念會上,她希望大家都佩帶白色的康乃馨鮮花,紀念她的母親,並提議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母親節。於是她給許多有影響的人寫了無數封信,提出自己的建議。在她的努力下,1910年5月10日,她的家鄉費城組織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母親節」的慶祝活動。隨後,美國西雅圖長老會帶頭開展頌揚母愛的活動。美國著名的大文豪馬克•吐溫(mark twain)親筆寫信給安娜•嘉維斯小姐,贊揚她這項偉大的創舉——這將在人類歷史上產生深遠的影響。他表示自己也將帶上白色的康乃馨來悼念慈愛的母親。
經過安娜與大家的不懈努力,美國國會終於在1914年5月7日通過決議:把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全國母親節,以表示對所有母親的崇敬和感激;並由威爾遜總統在同年5月9日頒布實行。1914年5月14日在美國舉行了全國規模的第一個母親節。
1934年的5月,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紀念郵票,郵票上一位慈祥的母親,雙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著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鮮艷美麗的康乃馨。隨著郵票的傳播,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把母親節與康乃馨聯系起來,康乃馨便成了象徵母愛之花,受到人們的敬重。康乃馨與母親節便聯系在一起了。人們把思念母親、孝敬母親的感情,寄託於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為了贈送母親不可缺少的禮物。
後來,「母親節」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在這天,兒女們或幹家務,讓操勞一生的母親好好休息一下;或陪母親外出郊遊;或送給母親禮物……但無論是什麼慶祝形式,都少不了美麗的康乃馨花。

中國的母親花——萱草
早在康乃馨成為母愛的象徵之前,我國也有一種母親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肉質,葉狹長,細長的枝頂端開出桔紅或桔黃色的花,十分艷麗,它不僅供人觀賞,花蕾叫金針,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國南北方廣為栽植。

萱草又名"諼草"、"金針"、"宜男草"等,《救荒本草》叫它"川草花";《古今注》稱之為"丹棘";《說文》記載為"忘憂草";《本草綱目》名之為"療愁"。在英名day lily是"一日百合"的意思,點出了萱草花期只有一天的短暫。
萱草在我國有幾千年載培歷史,萱草又名諼草,諼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記載見之於《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朱熹注曰:"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另一稱她忘憂,來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日忘憂草。"詩經疏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即代表母親之意。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母親減輕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王冕《偶書》"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陶潛的飲酒詩:"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歷代文人也常以之為詠吟的題材,曹植為之作頌,蘇東坡為之作詩,夏侯湛為之作賦,一一的點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母親節寄語

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王冕)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的相象!他們的心始終一樣。 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母親節的禮物:
不管你准備用什麼方式慶祝母親節,別忘了送張母親卡給媽媽。如果你不知道卡片上要寫些什麼,那麼賀卡商賀曼(hallmark)所作的一項調查或許可以幫上你的忙。根據這項調查,在母親節這一天,母親們最想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媽媽,我愛你。」 ( 完)
蘆墟二中2010.4.28.

B. 對父母感恩的文章

心懷感恩之心
是年少不知父母恩,還是經歷了世間的冷暖才懂得父母恩之重?年的一堂思品課上,我做了一份調查,引出學生感恩問題:通過調查,我發現多數學生認為長輩也像他們那樣生活優越,也許比他們還更舒適,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爺爺奶奶等長輩的艱辛。在這35位學生的回答中,提到經常在家幫父母做事情的只有2人,佔5.7%,主要都是打掃衛生、購物等,他們認識到「這是一種責任和義務,更是給父母的一種安慰」。有為父母做事的想法卻沒有實際行動的有17人,佔48.5%,這些學生大多懂得「父母的愛是最偉大、最無私、最不求回報的愛」,他們的煩惱是「能體會父母的艱辛,就是不知道該做點什麼」。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樣的詩詞俗語傳承著中華民族對感恩的認同和崇尚。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然而,處在社會轉型期,一些人的感恩意識在逐漸淡化,金錢和利益的權衡代替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相助和親情關愛。正處心智發育期的孩子面對網路虛擬世界的誘惑,或生活在單親家庭、隔代家庭,甚至是長期與父母分居的留守兒童,如果從小很少受到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感謝老師教導之恩、感謝自然恩賜之恩的教育,難免失去對感恩這一傳統美德的認同。因此,感恩教育就像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種花一樣,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一課,也是社會和諧的前奏。
但感恩教育是一個全新課題,在全國其他地方的實踐也剛開始。「學會感恩」在本學期才寫進上海市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開展感恩教育的前提是讓孩子們認識到其必要性。現在許多孩子對父母長輩的愛已經習慣接受,理所當然地享受他們的照顧和無私奉獻,從來沒有想到如何去回報父母。開展感恩教育正是為讓孩子們在享受父母關愛的同時,也能學會理解別人的付出,讓他們把自己得到的深切的愛延續和傳遞,學會感恩,學會珍惜。
本學期,感恩教育也成為了我校德育處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個重點內容。我班的感恩教育首先是讓學生對父母、師長、朋友心存感恩;其次是發現身邊點滴的愛,懂得愛,讓每天發生的瑣碎小事變得親切而感動;最後是學會給予愛、播種愛,懂得付出是報恩,讓別人因自己的存在而快樂。利用每天的晨會和班會時間,宣講身邊典型的事例,同時重點利用節日為載體,推出主題感恩教育。通過給學生講述一些事例以及從網上查找一些感恩方面的資料,對學生進行教育。同時結合此次活動從文學與思維校本教材種選擇了背影、以小見大、悠悠寸草心和地震中的父子等幾篇文章,作為文學欣賞時進行品德教育的內容。環境是無聲的教育,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我創設以「感恩」為主題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充滿「感恩」的環境中得到陶醉,心靈得到震撼。因而,我根據班級學生的個性、特長、活動方式,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幾個小組,根據搜尋的有關「感恩」的信息,進行藝術創作,並進行展示。講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故事會,讓學生用優雅動聽的童聲,豐富的肢體語言進行演講,以此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學生們認識到「孝心、愛心」是「立人之本」,「人倫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是中華倫理持續發展的內在基因,是中華文化之特色。
學生的品德往往是通過言行加以體現,而光說不做也是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因而必須做到知行合一,讓學生在具體的真實的生活環境中去活動、去沖突、去體驗、去逐漸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和良好的行為模式,讓他們在「親近自然、融入社會和認識自我」的實踐活動中獲取道德的發展。為此,請學生圍繞與「感恩」主題有關的以下幾個方面自主地、真誠地、卓有成效地開展實踐活動,鼓勵孩子走出課堂,同時給學生布置「感恩作業」,在家中,如每天給父母、老師、同學一個問候,每周為父母做一件實事等。在社區里,以至上升到社會的大范圍內進行感恩的自覺活動。隔一段時間,在班上進行感恩行為的交流。使學生由單純的感激父母,轉化為對社會的感恩,從而學會去關心和幫助別人。
通過一個時期的「感恩」教育,能主動為父母做事的共有27人,佔了77%。他們為父母所做的基本上都是不太大的事,如學做家務、陪父母聊天、重陽節給家中的老人送去慰問、去敬老院為老人們服務,看上去雖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學生們確實是實實在在受到教育。
對學生進行感恩活動是一個必要而有意義的活動,當然要想讓學生的認識從單純的點滴行動上升到對社會的感恩,還需要一定的過程。只能在不斷摸索中,在與學生的交流和不斷的磨合中,爭取讓學生的心靈獲得最大的收獲。
讓學生學會「感恩」就是知曉「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蘊含的處事哲學;讓學生領悟「感恩」就是領悟「只有心懷感恩,才能滋潤生命」的人生真諦;讓學生學會「感恩」就是讓他們體會到只要心中裝著愛就會使這個世界充滿愛,讓學生學會「感恩」就是學會施予世界一點恩賜而感受到世界將施予他們更多的恩澤。與之相反,也應該讓學生懂得:一個喪失「感恩」之情的人,他的人生就會一片蒼白,一個喪失「感恩」的社會,世界將變得光怪陸離,一個喪失「感恩」的民族,他們的祖國必將危在旦夕!
讓我們的學生知道感恩,學會感恩,體味到「愛」的真諦,了解身邊的人,感受社會的溫暖,學會把得到的愛分給他人、回報社會。感恩是一種方式,感恩是一種境界。只有學會感恩,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與愛戴。
是年少不知父母恩,還是經歷了世間的冷暖才懂得父母恩之重?2005年的一堂思品課上,我做了一份調查,引出學生感恩問題:通過調查,我發現多數學生認為長輩也像他們那樣生活優越,也許比他們還更舒適,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爺爺奶奶等長輩的艱辛。在這35位學生的回答中,提到經常在家幫父母做事情的只有2人,佔5.7%,主要都是打掃衛生、購物等,他們認識到「這是一種責任和義務,更是給父母的一種安慰」。有為父母做事的想法卻沒有實際行動的有17人,佔48.5%,這些學生大多懂得「父母的愛是最偉大、最無私、最不求回報的愛」,他們的煩惱是「能體會父母的艱辛,就是不知道該做點什麼」。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樣的詩詞俗語傳承著中華民族對感恩的認同和崇尚。感恩,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然而,處在社會轉型期,一些人的感恩意識在逐漸淡化,金錢和利益的權衡代替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情相助和親情關愛。正處心智發育期的孩子面對網路虛擬世界的誘惑,或生活在單親家庭、隔代家庭,甚至是長期與父母分居的留守兒童,如果從小很少受到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感謝老師教導之恩、感謝自然恩賜之恩的教育,難免失去對感恩這一傳統美德的認同。因此,感恩教育就像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種花一樣,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一課,也是社會和諧的前奏。
但感恩教育是一個全新課題,在全國其他地方的實踐也剛開始。「學會感恩」在本學期才寫進上海市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開展感恩教育的前提是讓孩子們認識到其必要性。現在許多孩子對父母長輩的愛已經習慣接受,理所當然地享受他們的照顧和無私奉獻,從來沒有想到如何去回報父母。開展感恩教育正是為讓孩子們在享受父母關愛的同時,也能學會理解別人的付出,讓他們把自己得到的深切的愛延續和傳遞,學會感恩,學會珍惜。
本學期,感恩教育也成為了我校德育處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個重點內容。我班的感恩教育首先是讓學生對父母、師長、朋友心存感恩;其次是發現身邊點滴的愛,懂得愛,讓每天發生的瑣碎小事變得親切而感動;最後是學會給予愛、播種愛,懂得付出是報恩,讓別人因自己的存在而快樂。利用每天的晨會和班會時間,宣講身邊典型的事例,同時重點利用節日為載體,推出主題感恩教育。通過給學生講述一些事例以及從網上查找一些感恩方面的資料,對學生進行教育。同時結合此次活動從文學與思維校本教材種選擇了背影、以小見大、悠悠寸草心和地震中的父子等幾篇文章,作為文學欣賞時進行品德教育的內容。環境是無聲的教育,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我創設以「感恩」為主題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充滿「感恩」的環境中得到陶醉,心靈得到震撼。因而,我根據班級學生的個性、特長、活動方式,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幾個小組,根據搜尋的有關「感恩」的信息,進行藝術創作,並進行展示。講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故事會,讓學生用優雅動聽的童聲,豐富的肢體語言進行演講,以此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學生們認識到「孝心、愛心」是「立人之本」,「人倫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是中華倫理持續發展的內在基因,是中華文化之特色。
學生的品德往往是通過言行加以體現,而光說不做也是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因而必須做到知行合一,讓學生在具體的真實的生活環境中去活動、去沖突、去體驗、去逐漸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和良好的行為模式,讓他們在「親近自然、融入社會和認識自我」的實踐活動中獲取道德的發展。為此,請學生圍繞與「感恩」主題有關的以下幾個方面自主地、真誠地、卓有成效地開展實踐活動,鼓勵孩子走出課堂,同時給學生布置「感恩作業」,在家中,如每天給父母、老師、同學一個問候,每周為父母做一件實事等。在社區里,以至上升到社會的大范圍內進行感恩的自覺活動。隔一段時間,在班上進行感恩行為的交流。使學生由單純的感激父母,轉化為對社會的感恩,從而學會去關心和幫助別人。
通過一個時期的「感恩」教育,能主動為父母做事的共有27人,佔了77%。他們為父母所做的基本上都是不太大的事,如學做家務、陪父母聊天、重陽節給家中的老人送去慰問、去敬老院為老人們服務,看上去雖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學生們確實是實實在在受到教育。
對學生進行感恩活動是一個必要而有意義的活動,當然要想讓學生的認識從單純的點滴行動上升到對社會的感恩,還需要一定的過程。只能在不斷摸索中,在與學生的交流和不斷的磨合中,爭取讓學生的心靈獲得最大的收獲。
讓學生學會「感恩」就是知曉「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蘊含的處事哲學;讓學生領悟「感恩」就是領悟「只有心懷感恩,才能滋潤生命」的人生真諦;讓學生學會「感恩」就是讓他們體會到只要心中裝著愛就會使這個世界充滿愛,讓學生學會「感恩」就是學會施予世界一點恩賜而感受到世界將施予他們更多的恩澤。與之相反,也應該讓學生懂得:一個喪失「感恩」之情的人,他的人生就會一片蒼白,一個喪失「感恩」的社會,世界將變得光怪陸離,一個喪失「感恩」的民族,他們的祖國必將危在旦夕!
讓我們的學生知道感恩,學會感恩,體味到「愛」的真諦,了解身邊的人,感受社會的溫暖,學會把得到的愛分給他人、回報社會。感恩是一種方式,感恩是一種境界。只有學會感恩,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與愛戴。

C. 為什麼要感恩父母,懂得父母對我們的愛,回答長一點(課題小組活動)

古語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而現代,不少一部分人都忽視了孝敬專父母這個民族傳屬統。老無所養,老無所戀,只能獨自發呆,在病痛中忍受折磨。而今天做這個專題就是想通過尋訪兒時、青年時、壯年時、中年時這四個時段的子女對父母的感受來解說父母的愛,挽救那些孤獨終老的老人

D. 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小課題研究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對生活滿懷感恩,孩子才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更不是對現實的逃迸。感恩是一種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積極心態,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感恩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而應體現在教育孩子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因此,父母要注意從生活的點滴中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父母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教育孩子感謝父母,父母是給了孩子生命、哺育孩子成長的人,也是孩子最應該感謝的人。但是,有些孩子從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愛護下,認為父母對自己的這種付出是理所當然的。這時候,父母就應該多向孩子講述孩子的成長經歷,講述自己養育孩子的艱辛,讓孩子體會到父愛與母愛的無私和高尚。同時,在母親生日或母親節的時候,父親可以提醒孩子送一份禮物給媽媽,祝福媽媽。同樣,在父親生日或父親節的時候,母親也可以有同樣的做法。教育孩子感謝老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孩子進入學校後,給他傳授知識最多的則是老師,是老師們將懵懂無知的孩子變成了好學的少年。因此,父母要教導孩子在學校尊敬老師,每年的教師節都不忘給老師送上一份問候和祝福。教育孩子知恩圖報,每個人在社會上都不是孤立的,因此隨時都可能接受別人的幫助或給予別人援助。教會孩子知恩圖報,就是告訴孩子要對給予過自己幫助和關愛的人心存感激之情,必要的時候,也要給別人以行動上的回報。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只有懂得知恩圖報的人,當他再次需要幫助時,別人才會樂意給予其幫助。以感恩文化熏陶孩子,感恩,自古以來就是一種美德,特別是對父母的感恩——孝順,更是為人們所稱道,董永就是因為孝順而流芳千古的。

E. 社會實踐的主題是感恩父母,需要交一份個人完成的實踐課題成果(調查報告/論文),實踐課題成果應該寫些

1、為年邁的父母盡一份綿薄的孝心2、認識到為人父母的不易3、意識到自己所需要承擔的家庭責任4、認識到社會的養老體制,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設體制,有待完善等等

F. 感恩母親,孝敬母親的課題

感恩母親 你懂得

G. 求一篇感恩父母的演講稿 要求是真情實感,特別感人,最好是聽了之後能讓人流淚的

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想過遠在他鄉的父母,在這個炎熱的夏季,此時可能父親還在農田裡忙碌著,他們默默奉獻、無怨無悔,我們為他們做過些什麼,我們原本可以讓他們過得更好,我們原本可以讓他們過得更加幸福,而我們今天有嗎?懂得感恩,才會有不斷奮斗的動力,懂得感恩,才會有最佳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坎坷與挑戰,打開塵封依舊的記憶,感受柔軟滾燙的情懷。 當今天我們坐在這的時候,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可曾知道:「兒行千里母擔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還記得曾經是誰為我們收拾行囊,送我們上車,還記得曾經送我們上車時,母親的叮嚀,父親的寄託,還記得這是我們第一次離開家門,在我們離開家門的時刻,我們帶走了什麼?帶走了母親的心,帶走了母親的思念,帶走了母親從此淚水伴著枕巾的長眠,多少次,媽媽夢到我們回家的腳步,多少次,母親夢到我們生病了淚濕枕巾,我們知道嗎?從來不關心天氣的父母,從那天開始,他們每天都要坐在電視機旁,看九江的氣候,看九江的天氣,因為他們不能不去關心他們身上掉下的肉,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我們的生命,此時此刻就在今天,他們是什麼樣子,父親留著我們記憶中的發型,穿著我們熟悉的衣服,父親向我們一步一步走來,我們看到了什麼,曾經的父親頂天立地,曾經的父親騎著自行車帶著我們走過千山萬水,而今天當父親一步步向我們走近的時候,我們是否看到了父親的脊樑不再挺拔,我們是否看到了曾經把我們舉過頭頂的父親,今天他再也舉不動我們了,父親一步一步向我們走近,我們是否留意何時開始,父親的額頭長出了白發。作為兒女,我們有多久沒有留意、關注過他們,這位憨厚的父親不善於表達,可我們是否記得,每次當我們回家的時候,父親總是把我們愛吃的水果,洗干凈了,端過來,孩子啊,吃吧,外面的沒家的好吃,愛吃爸再給你買去,還記得每次我們回家的時候,爸爸總是早早的在車站等著我們,當他接到我們的時候並沒有熱烈的語言,只是為我們背過行囊拍拍我們的肩,那就是父親的愛,我們還記得嗎?我們忘了,今天父母說我們兩句我們不想聽摔門就可以走,我們是否留意了我們的動作,堅強的父親竟然留下了淚水,因為他難過,這曾經在他肩上長大的兒女,而如今已不再那麼聽他的話了。當母親從遠處一步一步向你走近的時候,母親依然穿著你記憶中熟悉的衣服,留著你記憶中的發型,洋溢著你最熟悉的表情,說話依然是你記憶中的聲音,請你將媽媽那雙手端到你的面前,看看媽媽那雙手,在你的記憶中,媽媽那雙手是紅潤、靈巧,而今天當你再捧起這雙手的時候是一雙什麼樣的手,這是一雙已青筋裸露,長滿了皺紋的手,面對這雙手我們是否記得是怎樣抱著我們,領著哦我們,扶著我們,將我們一步步帶到今天。可是我們多少人已經忘記了這一切,想一想我們對得起他們嗎?在這個炎熱的夏季,我們能夠安心的在教室上課,吹著風扇。可我們的父母呢,在烈日下曬的滿臉通紅,他們一心想著能夠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過得好一點,不想讓別人瞧不起,而自己,卻從來就捨不得花一分錢。當我們從銀行的取款機上取出一張張百元的鈔票的時候,同學們。我們可曾知道父母在給我們寄錢的時候或許是一張張五十、二十、甚至是幾塊錢給我們寄過來,因為這些錢就是他們在平時生活中一點一點省下來的!這一切又是為了什麼?我們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不懂事的小孩子了,我們已經長大成人,要學會承擔一些責任和義務,唯一一能夠報答父母的就是好好學習,每個學期拿一張滿意的成績單回去,相信,是對他們最好的安慰。 這是我曾經參加學校的一次感恩演講活動寫的,你參考一下!本人覺得還可以

H. 中學生感恩父母課題研究現狀和背景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從這兩句話中可以看出,母親對兒女深深的愛,母愛是偉大的我們在母親的照耀下,快樂成長,在父親的懷抱中感受愛的源泉。小時候,母親是水,父親是山,我是小苗,在泉水與山的懷抱中健康成長。現在,父親是天,母親是地,我是小鳥,在天與地之間自由穿梭,玩耍,時而飛起來,時而落下,接受著陽光的沐浴。以後,父親是船,母親是帆,我是舵手,控制著船,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穿梭,踏上成功的道路,擁有自己的生活。每個父母都可以為了孩子,而不顧一切,他們默默無聞,他們無私奉獻,記得那一次,我給姐姐倒水的時候,水壺突然爆了,熱水燙到了我的腳,我頓時哇哇大哭了起來,是爸爸和媽媽冒著大雨將我送到了診所,治好了我的腳。忘不了那是二年級的時候,體弱多病的我,肺炎又復發了,高燒昏迷中的我,抽搐著,嘴上布滿了血口子,兩天兩夜我都躺在爸爸媽媽的懷抱中,直到我出院,媽媽又給我燉了我最愛喝的雞湯,爸爸一口一口的喂我。如今,精神抖擻的我就是在爸爸媽媽的關懷與呵護下健康的成長著。還有無數次風雨中送我上學,病痛中陪我就醫,烈日下為我打傘……爸爸媽媽,謝謝你們,是你們給予了我生命,你們對我的愛與恩情,我一輩子也報答不了。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