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芯女科學家
Ⅰ 美女科學家僅有一項發明卻造福人類,她是誰
這個女科學家就是海蒂拉瑪。她還有另一個身份——影視明星。他是《齊格菲女郎》《霸王妖姬》的女主角。請看美照。
Ⅱ 我國古代有沒有著名的女科學家
有
足行萬里書萬卷,常擬雄心似丈夫
----記清朝著名的女科學家王貞儀
我國清代有一位舉世罕見的才女,她不局限於一般才女吟紅詠綠、彈拉賦唱,也不滿足於巾幗英雄的跨馬彎弓,卻對天文、數學、地理、物理、醫學等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她就是被時人譽為「當代班昭」的清朝著名女科學家——王貞儀。
王貞儀(1768~1797) ,漢族,字德卿,號江寧女史。原籍安徽天長縣,後遷居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是清代著名的女科學家。
一、藐視封建禮教,敢為天下先
王貞儀於清乾隆三十三年生於江寧一個醫生家庭。其祖父王者輔,字惺齋,曾任豐城知縣和宣化知府,精通歷算,著述甚豐。特別是他家藏書豐富,據說有七十五櫥,這些書籍對王貞儀的成長有很大影響。
十一歲時,王貞儀隨祖母去吉林為祖父奔喪,在吉林生活了五年,使她有機會閱讀祖父豐富的藏書,增長了知識和才幹。後來她又隨同祖母和父親去過北京、陝西、湖北、廣東和安徽等地,游覽名勝古跡,見聞頗多,也接觸到不少社會實際。
王貞儀從小聰穎有大志,少年時代的她已經表現出不同於一般女子的百折不撓的堅強性格,突破了封建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束縛。當她十幾歲時,就曾向蒙古將軍的夫人學習騎射,史書說她「跨馬橫戟,往來如飛」,達到「發必中的」的程度。為此,王貞儀還得意地寫下詩句:「亦曾習射復習騎,蓋調粉黛逐綺靡」。她認為「同是人也,則同是心性」。強調學問並不是專門為男人而設的,女子的智慧並不比男子差,學成了一樣有益於社會。她還曾以花木蘭、大小喬等為題材,寫下了《題女中大夫圖》的長詩,抒發自己「足行萬里書萬卷,常擬雄心似丈夫」的胸懷。正是她這種羨慕男兒,渴望學習知識的慾望,使她後來成為清代著名的女天文學家、數學家和醫學家。
同其他科學家相比,王貞儀在科學的道路上更要艱難。她要從事科學研究,就必須同封建迷信和封建倫理進行斗爭。還在她剛開始鑽研天文和做詩繪畫的時候,就有一班封建衛道士嘲笑她。但是王貞儀沒有屈服。她據理駁斥,堅持為科學開辟道路。她在一首詩中寫道:「始信須眉等巾幗,誰言兒女不英雄」,頑強地頂住封建禮教的重壓,不屈不撓地進行科學研究。王貞儀對封建社會對婦女的歧視和壓力,置之不理,並為婦女在封建社會中沒有受教育的權利,沒有學習科學文化的機會而大聲疾呼,充分表現出一個剛強的女性那種要求自尊、自強、自愛、自立、平等的崇高精神。
二、卓越的科學成就
歷史上,日月食現象被蒙上神秘的色彩,甚至還被用來預測吉凶。為了揭開其中的秘密,王貞儀經常披風飲露,獨坐戶外,仔細觀察星象的運行和變化。她用燈籠當太陽,圓桌當地球,鏡子當月亮,在家中反復做模擬實驗,終於搞清了日月食的原理,寫下了著名的《月食論》一文。在該文中指出,太陽照耀月亮,月亮才有光。人們站在地球上去看,只有十五才能見到望(月圓),初一才能見到朔(月隱)。朔的時候,只要太陽和月亮近於黃白二道的交點,太陽光被月亮所遮,就會出現日食。由於太陽高,月亮低,相隔非常遙遠,因此隨觀測者位置的不同,見到的食分(日食的程度)就不同。到瞭望,只要月亮進入地球的影子,就會發生月食。她所闡述的日月食成因的理論,同現代天文學認識的日月食原理完全一致。
地球是一個大圓球,站在地球「邊緣」和下半球的人為什麼不會傾斜和摔倒呢?這個問題對現代的人來說已是普通的常識。可是在當時,人們卻很難理解。初出茅廬的王貞儀,經過仔細研究,對這個問題做了通俗的解釋。她在《地圓論》中說,地上的人都以自己居住的地方為正中,因此遠看別的地方都是斜立的.似乎都該傾倒,實際都不倒,這是因為各地的人,頭上都是天,腳下都是地。人們生活的地球,四周都是天空,對宇宙空間來說,沒有上、下、側、正的嚴格區別。這是一個很可貴的認識。
王貞儀博覽群書,並批判地吸收。如當時一些歷書將恆星年同回歸年的區別說成了起於漢武帝進行太初改歷的時候。王貞儀指出,這種差別並不是起於《太初歷》,而是自晉代虞喜發現「歲差」以後才「天自為天,歲自為歲」。歷書上還說,由於歲差,春分點逐漸東移。王貞儀指出,歲差引起的春分點移動是西移而不是東移。在我國何時產生「定氣」的問題上,有人認為「定氣」始於唐代歷法。王貞儀批評說,這又錯了。「定氣」開始於北齊的張子信,其後隋代劉悼,唐朝李淳風和僧一行才測得更加精密了。王貞儀這些批評和見解,基本符合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實際。她這種一絲不苟的治學態度,至今仍使我們欽佩。
明末清初以來,西方的各種天文學理論傳到中國來了。王貞儀對西方的學說不是囫圇吞棗,而是有選擇地使用。她既知道哥白尼的日心體系,也了解第谷的折衷體系(即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不動中心,日、月、恆星都繞地心運行,而五大行星又繞日運行)。她認為「西歷雖至密,亦未能言概准,」「有所可行,即有不可行;有所是,即有不是。」生活在18世紀末葉的一位婦女,能有這樣的見地,很是難能可貴。
她的天文學著作許多已被湮沒,現在能看到的只有《金陵叢書》中的《德風亭集》卷五、卷六和卷七中有關天文歷法方面的心得體會。如卷五中有《歲差日至辯疑》、《盈縮高卑辯》、《經星辯》、《黃赤二道解》;卷六有《地圓論》、《地球比九重天論》、《歲輪定於地心論》、《日月五星隨天左旋論一、二、三》;卷七有《月食解》、《勾股三角解》等。
數學方面,王貞儀是以梅文鼎、梅珏成為中堅骨乾的安徽數學學派的主要成員之一。她在數學研究中,注意吸取包括梅文鼎在內的中西演算法之長,改進概括,化繁為簡,靈活運用,不受舊方法舊思想的束縛。她還善於邏輯推導,她的《地圓論》中提出「地」是圓球形六大理論時,並沒有現代科學實驗條件,而純粹是從已有的天文知識和數學知識,用邏輯方法推導出來的。在數學方面她的主要論著有《歷算簡存》五卷;《籌算易知》、《重訂籌算證訛》和《西洋籌算增刪》等。
王貞儀還是清代有名的醫學家。她從小留心向行醫的父親學習醫學理論,不但精通醫理,而且能切脈處方。在醫理上,她第一次提出了五訣,同時提出治病用葯八要。由於王貞儀重視醫理與臨床的結合,善於動腦,勤於觀察,所以她的醫學理論充滿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據史書記載,因她醫術高明,20多歲便有了「女中華佗」的雅號。
她在詩詞文學方面也有建樹。著有《德風亭初集》十四卷、《德風亭二集》六卷、《文選詩賦叄評》十卷、《女蒙拾誦》、《沈痾囈語》各一卷。
王貞儀25歲時與宣城秀才詹枚結婚,詹枚是王貞儀的好幫手,與王貞儀一起讀書,並協助她整理書稿,還為王貞儀出版著作而四處奔走。
王貞儀是一位才華過人,兼通自然科學、詩文和醫學的古代中國婦女的光輝典範,但29歲就英年早逝,不能不說是科學史上的一大遺憾。
我國歷代學者對王貞儀的評價都很高。清代著名史學家錢大昕贊揚她為「班昭之後,一人而已。」
Ⅲ 求動漫里的女科學家
進擊的巨人-韓吉【韓吉應該算得
名偵探柯南-灰原哀
我的朋友很少-熊志理科
命運石之門-牧瀨紅莉棲
Ⅳ 中國晶元女奇才,17歲入北大,28歲成博導,如今怎樣
陳景潤為了證實哥德巴赫猜想,自學英語,德語甚至俄語,無論酷暑還是寒冬,他依舊堅持用大把時間進行研究。
曾國藩從小天賦不高,但堅信勤能補拙,自幼勤奮好學,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黃芊芊為研究晶元,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依舊屹立不倒,在學術上勇攀高峰,堅持對自我的提高,為國家晶元事業不斷再創造創新。
平凡人為實現自己的價值用一生去奮斗,不平凡的人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還心懷大義,心系國家。
Ⅳ 世界上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的女性科學家有幾位
諾貝爾科學獎女性獲得者 瑪麗·居里:1903年、1911年分別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 伊倫·約里奧·居里:1935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柯里:1947年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梅耶:1963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霍奇金:1964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雅洛:1977年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麥克林托克:1983年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萊維·蒙塔爾奇尼:1986年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埃利昂:1988年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努斯萊因·芙爾哈德:1995年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1901年 范霍夫 (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1852—1911) 荷蘭人,研究化學動力學和溶液滲透壓的有關定律 1902年 E.費歇爾(Emil Fischer,1852—1919) 德國人 研究糖和嘌呤衍生物的合成 1903年 阿累尼烏斯(Sir WilUsm Ramsay,1852—1916) 瑞典人,提出電離學說 1904年 拉姆·塞(Sir William Ramsay,1852—1916) 英國人,發現了惰性氣體 1905年 拜耳 (Adolf von Baeyer,1835—1917) 德國人,研究有機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莫瓦桑 (Henri Moissan,1852—1907) 法國人,制備單質氟 1907年 布赫納 (Edward Buchner,1860--1907) 德國人,發現無細胞發酵現象 1908年 E.盧瑟福 (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 英國人,研究元素蛻變和放射性物質化學 1909年 F.W.奧斯瓦爾德 (Friedrich Wilhein Ostwald,1853—1932) 德國人,研究催化、化學平衡、反應速率 1910年 瓦拉赫 (Otto Wallach,1847—1931) 德國人,研究脂環族化合物 1911年 M.居里(居里夫人)(Marie Curie,1667—1934)(女) 法國人,發現鐳和釙,並分離鐳 1912年 梅林尼亞 (Victor Grignard,1871—1935) 法國人,發現用鎂做有機反應的試劑 薩巴蒂埃 (Paul Sabatier,1854—1941) 法國人,研究有機脫氧催化反應 1913年 維爾納 (A1fred Werner,1866—1919) 瑞士人,研究分子中原子的配位,提出配位理論 1914年 T.W.理查茲Therdore William Richards,1968—1928) 美國人,精確測量大量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威爾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er,1872—1924) 德國人,研究植物色素,特別是葉綠素 1918年 哈伯 (Fritz Haber,1868—1930) 德國人,發明工業合成氨方法 1920年 能斯特 (Walter Nernst,1864—1941) 德國人,研究熱化學,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 1921年 索迪 (Frederick Soddy,1877—1956) 英國人,研究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質 1922年 阿斯頓 (Francis Willian Aston,1877—1945) 英國人,研究質譜法,發現整數規劃 1923年 普雷格爾 (Fritz Pregl,1869—1930) 奧地利人,研究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5年 齊格蒙迪(Richard Zsigmondy,1865—1929) 奧地利人,闡明膠體溶液的多相性質 1926年 斯維德伯格(Theodor Svedberg,1884—1971) 瑞典人,發明超離心機,用於分散體系的研究 1927年 維蘭德 (Heinrich Wieland,1877—1957) 德國人,研究膽酸的組成 1928年 文道斯(Adolf Windaus,1876—1959) 德國人,研究膽固醇的組成及其與維生素的關系 1929年 哈登 (Sir Arthur Harden,1865—1940) 英國人,研究糖的發酵作用及其與酶的關系 奧伊勒(Sir Arthur Harden,1865—1940) 瑞典人,研究輔酶 1930年 H.費歇爾 (Uails Fischer,1881—1945) 德國人,研究血紅素和葉綠素,合成血紅素 1931年 波施(Carl Bosch,1874— 1940) 德國人,研究化學上應用的高壓方法 貝吉烏斯(Friecrich Bergius,1994—1949) 德國人,研究化學上應用的高壓方法 1932年 蘭米爾 (Irving Langnuir,1881—1957) 美國人,研究表面化學和吸附理論 1934年 尤里(Harold Clayton Urey,1893—1981) 美國人,發現重氫 1935年 F.約里奧—居里(Frederic Joliot—Curie,1900— 1958) 法國人,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 I.伊倫—居里(I reno Joliot—Curie:1897-1956)(女) 法國人,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德拜 (Peter Debye,1884—1971) 荷蘭人,研究偶極矩和X射線衍射法 1937年 哈沃斯(Sir Walter Haworth,1883—1950) 英國人,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 卡雷(Paul Karrer,1889—1971) 瑞士人,研究類胡蘿卜素、核黃素、維生素B2 1938年 R.庫恩 (Riehard Kuhn,1900—1967) 德國人,研究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 1939年 布特南德 (Adolf Butenandt,1903—) 德國人,研究性激素 盧齊卡 (Leopold Ruzicka 1887—1976) 瑞士人,研究聚亞甲基和高級萜烯 1943年 海維西 (Gyorgy Hevesy,1885—1966) 匈牙利人,利用同位素作為化學研究中的示蹤原子 1944年 哈恩 (Otto Hahn,1879--1968) 德國人,發現重核裂變現象 1945年 維爾塔寧(Aatturi Virtanen,1895—1973) 芬蘭人,發明飼料保藏方法 1946年 薩姆納(James Batcheller Sumner,1887-1955)美國人,發現結晶蛋白酶 諾思羅普(John Howard Northrop,1891—) 美國人,制備績效狀態的酶和病毒蛋白質 斯坦利 (Wendell Meredith Stanley,1904—1971) 美國人,制備績效狀態的酶和病毒蛋白質 1947年 魯賓遜(Sir Robert Robinson,1886—1975) 英國人,研究生物鹼和其它植物製品 1948年 梯塞留斯(Arme Wilhelm Kaurin Tiselius,1902—1971)瑞典人,研究電泳、吸附分析he和血清蛋白 1949年 喬克(William Francis Giauque,1895-1982)美國人,研究超低溫下物質的性質 1950年 第爾斯(Otto Diels,1876—1954) 德國人,發現雙烯合成 阿爾德 (Kurt Alder,1902—1958) 德國人,發現雙烯合成 1951年 麥克米倫 (Edwin Mattison McMillan,1907—)美國人,發現和研究超鈾元素鎇、鋦、錇、鐦等 西博格(Glenn Thedore Seaborg,1912-)美國人,發現和研究超鈾元素鎇、鋦、錇、鐦等 1952年 A.馬丁 (Arcger Martin,1910—) 英國人,發明分配色譜法 辛格(Richard Synge,1914—) 英國人,發明分配色譜法 1953年 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1881—1965) 德國人,提出大分子概念 1954年 鮑林 (Linus Pauling,1901—) 美國人,研究化學鍵的本質 1955年 杜·維尼奧(Vincent Du Vig neaud 1901—1978) 美國人,合成多肽和激素 1956年 謝苗諾夫 (Nikolay Senyonov,1896-) 蘇聯 研究氣相反應化學動力學 欣謝爾伍德(Sir Cril Hinshelwood,1897—1967) 美國人,研究氣相反應化學動力學 1957年 托德(Sir Alexander Robertus Todd,1907-) 英國人,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輔酶 1958年 桑格 (Frederick Sanger,1918—) 英國人,測定胰島素分子結構 1959年 海洛夫斯基 ( Jaroslav Heyrovsky,1890-1967) 捷克人,發明極譜分析法 1960年 利比 (Willard Frank Libby,1908—1980) 美國人,發明用放射性碳-14 測定地質年代的方法 1961年 開爾文 (Melvin Calvin, 1911--) 美國人,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學過程 1962年 肯德魯(John Cowdery Kendrew,1917—) 英國人,測定血紅蛋白的結構 佩魯茲(Max Ferdinand Perutz,1914-) 英國人,測定血紅蛋白的結構 1963年 納塔 (Giulio Natta,1903—1979) 義大利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應 齊格勒(Kafl Ziegler,1898—1973) 德國人,研究乙烯和丙烯的催化聚合反應 1964年 D.C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ekin,1910—)(女) 英國人,測定抗惡性貧血症的生化化合物維生素B12的結構 1965年 伍德沃德(Robert Burns Woodward,1917—1979) 美國人,人工合成固醇、葉綠素、維生素B12和其他只存在於生物體中的物質 1966年 米利肯 (Robert Sanderson Mulliken,1896—) 美國人,用分子軌道法研究化學鍵和分子結構 1967年 艾根(Manfred Eigen,1927—) 德國人,研究極其快速的化學反應 諾里什(Ronald george Wreyford Norrish,1897—1978) 英國人,研究極其快速的化學反應 波特(Ceorge Porter,1920-)英國人,研究極其快速的化學反應 1968年 翁薩格(Lars Onsager,1903—1976) 美國人,創立不逆過程的熱力學理論 1969年 巴頓(Derek Harold Richard Barton,1918— ) 英國人,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三維構象 哈塞爾(Odd Hassel,1897--) 挪威人,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三維構象 1970年 萊洛伊爾 (Luis Federico Leloir,1906—) 阿根廷人,發現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赫茨伯格 (Gerhard herzberg,1904—) 加拿大人,研究分子光譜,特別是自由基的電子結構 1972年 安芬林 (Christian Borhmer Anfinsen,1916-) 美國人,研究酶化學的基本理論 摩雷(Stanford Moore,1913-1982) 美國人,研究酶化學的基本理論 斯坦(William H.Stein,1911—1980 ) 美國人,研究酶化學的基本理論 1973年 E.O.費歇爾(Wrnst Otto Fischer,1918-) 德國人,研究金屬有機化合物 威爾金森(Cerffrey Wilkinson,1921—) 英國人,研究金屬有機化合物 1974年 P.J.弗洛里(Faul John Flory,1910—1985) 美國人,研究長鏈分子,製成尼龍66 1975年 康福思(John Warcup Cornforth,1917—) 英國人,研究立體化學 普雷洛格(Vlamir Prelog,1906—) 瑞士人,研究立體化學 1976年 利普斯科姆(WiHiam Nunn Lipscomb,1919— ) 美國人,研究硼烷、碳硼烷的結構 1977年 普里戈金 (1lya Prigogine,1917—) 比利時人,研究熱力學中的耗散結構理論 1978年 P.D.米切爾 (Peter D.Mitchell,1920—) 英國人,研究生物系統中利用能量轉移過程 1979年 H.C.布朗 (Herbert Charles Brown,1912—) 美國人,在有機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維蒂希(Georg Wittig,1897-) 德國人,在有機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1980年 W.吉爾伯特(Walter Gilbert,1932—) 美國人,第一次制備出混合脫氧核糖核酸 P.伯特(Paul Berg,1926-) 美國人,建立脫氧核糖核酸結構的化學和生物分析法 桑格(Frederick Sanger, 1918—) 英國人,建立脫氧核糖核酸結構的化學和生物分析法 1981年 福井謙一(1918—) 日本人,解釋化學反應中的分子軌道對稱性 R.霍夫曼 (Roald Hoffmann,1937—) 美國人,提出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 1982年 克盧格(Aaron Klug,1926—) 英國人,測定生物物質的結構 1983年 陶布 (Henry Taube,1915-) 美國人,研究絡合物和固氮反應機理 1984年 梅里菲爾德(Brace Merrifield,1921—) 美國人,研究多肽合成 1985年 豪普特曼(Herbert A.Hauptman,1917—) 美國人,發展測定分子和晶體結構的方法 卡爾勒(JeroMe Karle,1918-) 美國人,發展測定分子和晶體結構的方法 1986年 赫希巴赫 (Dudley R.Hercshbach,1932-) 美國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 李遠哲(1936—) 美國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 波拉尼(John C.Polanyi,1929—) 德國人,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 1987年 佩德森 (Charles Pedersen,1904—) 美國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機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應用方面作出貢獻 萊思(Jean-Marie Lehn,1939-) 法國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機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應用方面作出貢獻 克拉姆(Donald Cram,1919-) 美國人,合成了具有特殊性能的低分子量的有機化合物,在分子的研究和應用方面作出貢獻 1988年 羅伯特·休伯(Robert Huber) 德國人,首次確定了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立體結構,揭示了模結合的蛋白質配合物的結構特徵 約翰.戴森霍弗(Johann Deisehofer) 德國人,首次確定了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立體結構,揭示了模結合的蛋白質配合物的結構特徵 哈特穆特·米歇爾 (Hartnut Michel) 德國人,首次確定了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立體結構,揭示了模結合的蛋白質配合物的結構特徵 1989年 切赫(T.R.cech) 美國人,關於發現核糖核酸催化作用的研究 奧爾特曼(S.Altnan) 美國人,關於發現核糖核酸催化作用的研究 1990年 科里(E.J.Corey) 美國人,在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方面的貢獻極大豐富了有機化學的理論寶庫 1991年 理查德·R·恩斯特 (Richard R.Ernst) 瑞士人,在發展付立葉變換核磁共振波譜方面的重要貢獻 1992年 魯道夫·阿瑟·馬庫斯 (Rudolph.Quthur.Marcus) 美國人,創立和發展了電子轉移反應理論 1993年 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 美國人,運用化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創造新的生物學研究方法 邁克爾·史密斯(Michael Smith) 加拿大人,運用化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創造新的生物學研究方法 1994年 喬治·歐拉(george Aolah) 美國人,發現了利用超強酸使碳離子保持穩定的方法 1995年 克魯岑(paul crutzen) 荷蘭人,在大氣層化學特別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 莫利納(1ario iolina) 美國人,在大氣層化學特別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 羅蘭(F.sherwood rowland) 美國人,在大氣層化學特別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 1996年 羅伯特·F·柯爾 美國人,發現(富勒氏球C-60) 理查德·E·斯莫利 美國人,發現(富勒氏球C-60) 哈羅德·W·克羅托 英國人,發現(富勒氏球C-60) 1997年 保羅·博耶 美國人 發現「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的形成過程 約翰·沃克 英國人 發現「能量分子」三磷酸腺苷的形成過程 延斯·斯科 丹麥人 發現細胞中鈉離子和鉀離子濃度平衡的酶 1998年 沃特爾·科恩 美國人 提出的密度作用理論為簡化原子鍵的計算打下了基礎 約翰·波普爾 英國人 1970年設計了一種日後被廣泛應用的計算程序,他發展的計算方法使人們能夠對分子、分子的性質、分子在化學反應中如何相互作用進行理論研究 1999年 艾哈邁德·澤維爾 美國人,用激光閃爍照相機拍攝到化學反應中化學鍵斷裂和形成的過程 2000年 艾倫·黑格 美國人,發現導電聚合物(導電塑料) 艾倫·馬克迪爾米德,美國人,發現導電聚合物(導電塑料) 白川英樹 日本人,發現導電聚合物(導電塑料) 2001年 野依良治 日本人 手性催化氫化反應研究 威廉·諾爾斯 美國人 發現和製造手性催化劑 巴里·夏普萊斯 美國人 手性催化反應的研究 2002年 約翰.B.芬 美國人 發展了生物宏觀形態的鑒別和結構分析方法 Koichi Tanaka 日本人 發展了生物宏觀形態的鑒別和結構分析方法 庫爾特.伍斯里奇 瑞士人 測定生物大分子在溶液中的三維結構中,引入了核磁共振光譜學 其中約翰.B.芬和Koichi Tanaka將各自獲得本屆諾貝爾化學獎獎金的1/4,其餘的1/2將由庫爾特.伍斯里奇一人獲得。 2003年 彼得·阿格雷 美國人 羅德里克·麥金農 美國人 他們發現了細胞膜水通道,以及對離子通道結構和機理研究作出了開創性貢獻。這是個重大發現,開啟了細菌、植物和哺乳動物水通道的生物化學、生理學和遺傳學研究之門。 歷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名單 時間 獲獎人 國籍 獲獎原因 1901 W.C.倫琴 德國 發現倫琴射線(X射線) 1902 H.A.洛倫茲 荷蘭 塞曼效應的發現和研究 P.塞曼 荷蘭 1903 H.A.貝克勒爾 法國 發現天然鈾元素的放射性 P.居里 法國 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發現放射性元素釙與鐳並發現釷也有放射性 M.S.居里 法國 1904 L.瑞利 英國 在氣體密度的研究中發現氬 1905 P.勒鈉德 德國 陰極射線的研究 1906 J.J湯姆孫 英國 通過氣體電傳導性的研究,測出電子的電荷與質量的比值 1907 A.A邁克耳孫 美國 創造精密的光學儀器和用以進行光譜學度量學的研究,並精確測出光速 1908 G.里普曼 法國 發明應用干涉現象的天然彩色攝影技術 1909 G.馬可尼 義大利 發明無線電極及其對發展無線電通訊的貢獻 C.F.布勞恩 德國 1910 J.D.范德瓦耳斯 荷蘭 對氣體和液體狀態方程的研究 1911 W.維恩 德國 熱輻射定律的導出和研究 1912 N.G.達倫 瑞典 發明點燃航標燈和浮標燈的瓦斯自動調節器 1913 H.K.昂尼斯 荷蘭 在低溫下研究物質的性質並製成液態氦 1914 M.V.勞厄 德國 發現倫琴射線通過晶體時的衍射,既用於決定X射線的波長又證明了晶體的原子點陣結構 1915 W.H.布拉格 英國 用倫琴射線分析晶體結構 W.L.布拉格 英國 1917 C.G.巴克拉 英國 發現標識元素的次級倫琴輻射 1918 M.V.普朗克 德國 研究輻射的量子理論,發現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設,解釋了電磁輻射的經驗定律 1919 J.斯塔克 德國 發現陰極射線中的多普勒效應和原子光譜線在電場中的分裂 1920 C.E.吉洛姆 法國 發現鎳鋼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儀器中的應用 1921 A.愛因斯坦 德國 對現物理方面的貢獻,特別是闡明光電效應的定律 1922 N.玻爾 丹麥 研究原子結構和原子輻射,提出他的原子結構模型 1923 R.A.密立根 美國 研究元電荷和光電效應,通過油滴實驗證明電荷有最小單位 1924 K.M.G.西格班 瑞典 倫琴射線光譜學方面的發現和研究 1925 J.弗蘭克 德國 發現電子撞擊原子時出現的規律性 G.L.赫茲 德國 1926 J.B.佩林 法國 研究物質分裂結構,並發現沉積作用的平衡 1927 A.H.康普頓 美國 發現康普頓效應 C.T.R.威爾孫 英國 發明用雲霧室觀察帶電粒子,使帶電粒子的軌跡變為可見 1928 O.W.里查孫 英國 熱離子現象的研究,並發現里查孫定律 1929 L.V.德布羅意 法國 電子波動性的理論研究 1930 C.V.拉曼 印度 研究光的散射並發現拉曼效應 1932 W.海森堡 德國 創立量子力學,並導致氫的同素異形的發現 1933 E.薛定諤 奧地利 量子力學的廣泛發展 P.A.M.狄立克 英國 量子力學的廣泛發展,並預言正電子的存在 1935 J.查德威克 英國 發現中子 1936 V.F赫斯 奧地利 發現宇宙射線 C.D.安德孫 美國 發現正電子 1937 J.P.湯姆孫 英國 通過實驗發現受電子照射的晶體中的干涉現象 C.J.戴維孫 美國 通過實驗發現晶體對電子的衍射作用 1938 E.費米 義大利 發現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應 1939 F.O.勞倫斯 美國 研製迴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別是有關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1943 O.斯特恩 美國 測定質子磁矩 1944 I.I.拉比 美國 用共振方法測量原子核的磁性 1945 W.泡利 奧地利 發現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6 P.W.布里奇曼 美國 研製高壓裝置並創立了高壓物理 1947 E.V.阿普頓 英國 發現電離層中反射無線電波的阿普頓層 1948 P.M.S.布萊克特 英國 改進威爾孫雲霧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線方面的發現 1949 湯川秀樹 日本 用數學方法預見介子的存在 1950 C.F.鮑威爾 英國 研究
Ⅵ 白頭發老奶奶科學家她叫什麼名字
她叫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Ⅶ 世界上最有成就的女核子物理學家是誰
吳健雄是世界上研究核子物理學的首席女物理學家,她獲得了許多國家頒予的崇高獎譽,同時有十多個榮譽博士學位集於她一身。
吳健雄於1913年生於江蘇省瀏河縣,是一名華裔美籍科學家。父親是一位中學校長。1936年,吳健雄畢業於南京國立中央大學,獲理學士學位。同年,她留學美國,在美國加州大學深造,1940年,獲博士學位。此後,她在美國史密斯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1956年前,華裔美籍物理學家李政道(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和楊振寧(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對當時的所謂K介子的原子粒子發生了懷疑,認為在這種「弱互相作用」中,自然力可能不是對稱的,這是對物理學的基礎「宇稱守恆定律」表示異議。但是,他倆的發現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驗證。
吳健雄博士大膽地提出了一個測驗,她將放射性鈷60置於強力磁場之中,將原子排列成一個方向並使之超冷,將無規則的熱運動減至最少,再觀察它的電子散布在什麼地方。結果,她發現鈷放射出來的無數電子,大多數是射向一個方向,和每個原子核旋轉的方向相反。吳健雄的發現震驚了科學界,因為這揭示出力並不是永遠對稱的。這樣,她驗證了李政道、楊振寧兩博士有關推翻「宇稱守恆定律」的理論。這個結果使李、楊二博士獲得了諾貝爾獎。
吳健雄在驗證宇稱理論之前,已是國際聞名的第一流的實驗物理學家了。她曾將核子物理學上一種非常微妙的技術應用到生物學上去;她曾在哥倫比亞大學一座建築物的地下室中,安裝了一副新式冷凍機,將原子和原子核「超冷」到絕對零度上一度的百分之一以內。她又是對居間能量核子物理學進行研究的少數幾位科學家之一。此外,吳健雄還從事加倍「貝他」衰變實驗,擬設法測出比一萬億億年更長的放射性物質的壽命。
1972年,吳健雄受委擔任哥倫比亞大學米徹爾·普賓物理學講座教授。1973年,榮任美國物理學會的第一位女性會長。1975年,美國總統福特在白宮給她頒授了科學、數學和工程學最高獎譽——國家科學勛章。1978年,她榮獲了由許多國家的世界著名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評判委員會評選的沃爾夫基金獎首次獎金。
Ⅷ 有哪些世界著名的女科學家
卡羅琳·赫舍爾(1750年-1848年)
這位發現了8顆彗星及星雲的偉大天文學家出生在德國漢諾威。她的父親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音樂家,精心於對子女的文化和音樂教育,但卡羅琳卻是個例外。卡羅琳表現出對學習的極大興趣,她曾與父親一起觀察星座和天體。
由於家庭中有愛好天文學的傳統,加之哥哥威廉成為英國喬治三世的宮廷天文學家,並自己製作了一架望遠鏡,通過它曾觀測到天王星。作為哥哥的助手,卡羅琳經常幫他磨製和拋光鏡面,並為這些觀測做記錄。
在日積月累中,卡羅琳積累了豐富的數學和幾何知識,甚至獲得了國王頒發的作為天文學家助手的津貼。卡羅琳每晚都端坐在那架可以觀測遙遠天外星空的望遠鏡前。1786年8月的一個夜晚,卡羅琳獨自觀測到了第一顆彗星,在接下來的11年裡她又陸續發現了7顆彗星。她的發現為後來天體學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賴的資料。1798年,卡羅琳將自己的所有發現製成弗拉姆斯蒂德星表呈交給英國皇家學會,並附上了一份《不列顛天圖》中忽略的560顆星的目錄以及該出版物的勘誤表。
哥哥威廉去世後,卡羅琳又搬回到漢諾威繼續研究,不久完成了2500個星雲和許多星團的記錄工作。
洛夫萊斯伯爵夫人(1815年-1852年)
1979年,美國國防部用埃達·洛夫萊斯伯爵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種計算機程序語言,即Ada語言,以紀念這位150年前幫助英國發明家查理·巴貝奇研製出後來被認為歷史上第一台計算機的女科學家。
埃達·拜倫1815年出生在英國倫敦,是著名詩人拜倫與夫人安娜貝拉·米爾班克的女兒。但在其出生後不久,父母便離婚,盡管拜倫苦苦請求,但米爾班克卻禁止詩人看望女兒。
在嚴格的家庭教育中,埃達受到了文化和科學知識的熏陶,並得到了包括倫敦大學首席數學教授A·德·摩根在內的諸多優秀數學家的指點。摩根還向她引見了當時英國最著名的天文學家兼數學家瑪麗·薩默維爾。
埃達准確地對分析機的作用和前景進行了分析和預見,例如制圖和製作音樂,以及進行龐大的、重復的大型計算。於是,埃達擔當起為分析機編製程序的任務。埃達首先為計算擬定了「演算法」,然後擬定了「程序設計流程圖」,這也被後人認定為「第一個計算機程序」。
伊雷娜·約里奧-居里(1897年-1956年)
在居里夫人去世前,她欣慰地看到自己的女兒伊雷娜接過了繼續研究放射性的接力棒,但她卻沒能看到女兒和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在其去世一年後因發現新的人造放射性元素而雙雙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伊雷娜曾是母親的助手,並在工作中結識了弗雷德里克·約里奧,盡管兩人性格不同,卻結成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婚後,他們像居里夫婦一樣開始了共同的科學研究。
伊雷娜同時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母親,她堅信繁重的科研工作不能奪去她作為母親的重要職責。在獲得諾貝爾獎後,她還開始逐漸涉足政治,並擔任過法國社會黨萊昂·布盧姆政府的國務次長,負責科研工作。
48歲時,伊雷娜被任命為由其母親創建的巴黎大學鐳研究所所長。幾年後,當世界政治陷入冷戰時期後,約里奧夫婦先後被左派政治力量驅逐出法國原子能專署。但這卻沒能阻止伊雷娜參加各種和平運動。
伊雷娜的研究不僅可作為物理學的里程碑,還對醫學和生物學產生了諸多重要影響。
利斯·邁特納(1878年-1968年)
利斯·邁特納,這位奧地利物理學家發現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核裂變。但是,諾貝爾獎卻只授給了她的合作者奧托·哈恩。
利斯出生在奧地利一個猶太家庭,她的父親是當時有名的律師,對於各種知識都採取開放態度,並潛心於子女的教育。
在柏林獲得博士學位後,利斯結識了與她同歲的愛因斯坦。當時,愛因斯坦經常光顧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的住所,普朗克彈奏鋼琴,愛因斯坦演奏小提琴,他們共同組成了一個室內樂隊,利斯經常受邀出席。
後來,在與哈恩合作研究放射性的過程中,兩人共同發現了鏷並予以命名。在侄子弗里施的幫助下,利斯發現鈾原子核在受中子轟擊後分解出氪和鋇,並產生大量能量。利斯稱這一過程為「核裂變」。這一成果最初由哈恩公布於眾,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利斯拒絕出席頒獎儀式。
美國很快得知了這一研究成果,由於當時處於戰爭時期,美國開始了曼哈頓計劃,並最終製造出原子彈。
多蘿西·克勞福特·霍奇金(1910年-1994年)
運用新的X光技術和世界上第一批電腦,多蘿西·克勞福特發現了胰島素、青黴素和維生素B12的分子結構。
多蘿西·克勞福特出生於開羅,父親是一名考古學家,母親則是傑出的植物學家。多蘿西與姐姐在英國接受教育,並獲得了牛津大學薩默維爾學院化學學士學位。在一次乘火車的旅行中,她結識了伯納爾教授,並跟隨他到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他們共同發現,蛋白質晶體必須在半濕潤狀態下,而不是乾燥狀態下加以研究,這一成果可謂大分子晶體學的里程碑,並為生物學及其在醫葯領域的運用開辟了光輝道路。
隨後,她又返回牛津大學繼續研究。她開始進行膽固醇及其他生物分子的鑒定工作,例如胰島素。之後她便涉足令許多科學家為之著迷的青黴素的研究。1945年,多蘿西發現了青黴素的分子結構。
她的又一重大發現是分析出了對白血球和紅血球生成至關重要的維生素 B12的結構。也是由於這一重大發現,多蘿西在1964年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芭芭拉·麥克林托克(1902年-1992年)
20世紀四五十年代,芭芭拉發現了自發移動的遺傳基因,但她的研究成果卻遲遲未被人認識,直到1983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後才產生了巨大影響。
25歲時,芭芭拉與遺傳學家羅林斯·埃默森和馬庫斯·羅茲組成了一個三人研究小組。她之後回憶說,這是對她未來職業生涯具有決定意義的事件之一。芭芭拉反復觀察玉米粒顏色的變異,並進行試驗後發現遺傳信息並非固定不變。這是一項重大發現,但卻一直沒有被人認可。
隨著現代分子生物技術的出現和發展,芭芭拉的這一研究終於走出了黑暗,並在30多年後得到了承認。根據芭芭拉的理論,遺傳信息位置的變化不僅發生在植物上,而且在各種細菌和人類身上同樣如此,因此對於研究抗菌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1920年-1958年)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18歲進入劍橋大學學習化學、物理和數學,後來又接觸晶體學。她痴迷於用三維影像研究微小世界。二戰期間,羅莎琳德獲得了一筆研究碳元素的基金。戰爭結束後,她在巴黎學習了新的X光射線技術。當時,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邀請她來研究DNA結構這一新技術。1952年,羅莎琳德拍攝下了那張著名的DNA分子X射線衍射圖像,清晰地展現出雙螺旋結構。但在1962年,這項研究成果在獲得諾貝爾獎的
時候,羅莎琳德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獲獎名單中,不僅是因為當時她已經去世,而且其中一名獲獎者詹姆斯·沃森隱藏了羅莎琳德的貢獻。
喬斯琳·貝爾-伯內爾(1943年-)
直到發現了脈沖星,喬斯琳才擺脫了「壞學生」的惡名。在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後,喬斯琳加入了劍橋大學安東尼·休伊什領導的科研小組。在經過漫長的觀測之後,喬斯琳終於捕獲了一些頻率極快,並且有規律重復的信號。
在排除了這些信號來自於天外星球後,喬斯琳猜測可能出自一個巨大而特殊的星體,這個星體被稱為脈沖星。這一天文學上里程碑式的發現在1974年獲得了諾貝爾獎,但獲獎者中卻沒有喬斯琳的名字。
Ⅸ 有哪些世界著名的女科學家
卡羅琳·赫舍爾(1750年-1848年)
這位發現了8顆彗星及星雲的偉大天文學家出生在德國漢諾威。她的父親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音樂家,精心於對子女的文化和音樂教育,但卡羅琳卻是個例外。卡羅琳表現出對學習的極大興趣,她曾與父親一起觀察星座和天體。
由於家庭中有愛好天文學的傳統,加之哥哥威廉成為英國喬治三世的宮廷天文學家,並自己製作了一架望遠鏡,通過它曾觀測到天王星。作為哥哥的助手,卡羅琳經常幫他磨製和拋光鏡面,並為這些觀測做記錄。
在日積月累中,卡羅琳積累了豐富的數學和幾何知識,甚至獲得了國王頒發的作為天文學家助手的津貼。卡羅琳每晚都端坐在那架可以觀測遙遠天外星空的望遠鏡前。1786年8月的一個夜晚,卡羅琳獨自觀測到了第一顆彗星,在接下來的11年裡她又陸續發現了7顆彗星。她的發現為後來天體學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賴的資料。1798年,卡羅琳將自己的所有發現製成弗拉姆斯蒂德星表呈交給英國皇家學會,並附上了一份《不列顛天圖》中忽略的560顆星的目錄以及該出版物的勘誤表。
哥哥威廉去世後,卡羅琳又搬回到漢諾威繼續研究,不久完成了2500個星雲和許多星團的記錄工作。
Ⅹ 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女科學家
卡羅琳·赫舍爾(1750年-1848年)
這位發現了8顆彗星及星雲的偉大天文學家出生在德國漢諾威。她的父親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音樂家,精心於對子女的文化和音樂教育,但卡羅琳卻是個例外。卡羅琳表現出對學習的極大興趣,她曾與父親一起觀察星座和天體。
由於家庭中有愛好天文學的傳統,加之哥哥威廉成為英國喬治三世的宮廷天文學家,並自己製作了一架望遠鏡,通過它曾觀測到天王星。作為哥哥的助手,卡羅琳經常幫他磨製和拋光鏡面,並為這些觀測做記錄。
在日積月累中,卡羅琳積累了豐富的數學和幾何知識,甚至獲得了國王頒發的作為天文學家助手的津貼。卡羅琳每晚都端坐在那架可以觀測遙遠天外星空的望遠鏡前。1786年8月的一個夜晚,卡羅琳獨自觀測到了第一顆彗星,在接下來的11年裡她又陸續發現了7顆彗星。她的發現為後來天體學的研究提供了最可信賴的資料。1798年,卡羅琳將自己的所有發現製成弗拉姆斯蒂德星表呈交給英國皇家學會,並附上了一份《不列顛天圖》中忽略的560顆星的目錄以及該出版物的勘誤表。
哥哥威廉去世後,卡羅琳又搬回到漢諾威繼續研究,不久完成了2500個星雲和許多星團的記錄工作。
洛夫萊斯伯爵夫人(1815年-1852年)
1979年,美國國防部用埃達·洛夫萊斯伯爵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種計算機程序語言,即Ada語言,以紀念這位150年前幫助英國發明家查理·巴貝奇研製出後來被認為歷史上第一台計算機的女科學家。
埃達·拜倫1815年出生在英國倫敦,是著名詩人拜倫與夫人安娜貝拉·米爾班克的女兒。但在其出生後不久,父母便離婚,盡管拜倫苦苦請求,但米爾班克卻禁止詩人看望女兒。
在嚴格的家庭教育中,埃達受到了文化和科學知識的熏陶,並得到了包括倫敦大學首席數學教授A·德·摩根在內的諸多優秀數學家的指點。摩根還向她引見了當時英國最著名的天文學家兼數學家瑪麗·薩默維爾。
埃達准確地對分析機的作用和前景進行了分析和預見,例如制圖和製作音樂,以及進行龐大的、重復的大型計算。於是,埃達擔當起為分析機編製程序的任務。埃達首先為計算擬定了「演算法」,然後擬定了「程序設計流程圖」,這也被後人認定為「第一個計算機程序」。
伊雷娜·約里奧-居里(1897年-1956年)
在居里夫人去世前,她欣慰地看到自己的女兒伊雷娜接過了繼續研究放射性的接力棒,但她卻沒能看到女兒和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在其去世一年後因發現新的人造放射性元素而雙雙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伊雷娜曾是母親的助手,並在工作中結識了弗雷德里克·約里奧,盡管兩人性格不同,卻結成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婚後,他們像居里夫婦一樣開始了共同的科學研究。
伊雷娜同時還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母親,她堅信繁重的科研工作不能奪去她作為母親的重要職責。在獲得諾貝爾獎後,她還開始逐漸涉足政治,並擔任過法國社會黨萊昂·布盧姆政府的國務次長,負責科研工作。
48歲時,伊雷娜被任命為由其母親創建的巴黎大學鐳研究所所長。幾年後,當世界政治陷入冷戰時期後,約里奧夫婦先後被左派政治力量驅逐出法國原子能專署。但這卻沒能阻止伊雷娜參加各種和平運動。
伊雷娜的研究不僅可作為物理學的里程碑,還對醫學和生物學產生了諸多重要影響。
利斯·邁特納(1878年-1968年)
利斯·邁特納,這位奧地利物理學家發現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核裂變。但是,諾貝爾獎卻只授給了她的合作者奧托·哈恩。
利斯出生在奧地利一個猶太家庭,她的父親是當時有名的律師,對於各種知識都採取開放態度,並潛心於子女的教育。
在柏林獲得博士學位後,利斯結識了與她同歲的愛因斯坦。當時,愛因斯坦經常光顧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的住所,普朗克彈奏鋼琴,愛因斯坦演奏小提琴,他們共同組成了一個室內樂隊,利斯經常受邀出席。
後來,在與哈恩合作研究放射性的過程中,兩人共同發現了鏷並予以命名。在侄子弗里施的幫助下,利斯發現鈾原子核在受中子轟擊後分解出氪和鋇,並產生大量能量。利斯稱這一過程為「核裂變」。這一成果最初由哈恩公布於眾,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利斯拒絕出席頒獎儀式。
美國很快得知了這一研究成果,由於當時處於戰爭時期,美國開始了曼哈頓計劃,並最終製造出原子彈。
多蘿西·克勞福特·霍奇金(1910年-1994年)
運用新的X光技術和世界上第一批電腦,多蘿西·克勞福特發現了胰島素、青黴素和維生素B12的分子結構。
多蘿西·克勞福特出生於開羅,父親是一名考古學家,母親則是傑出的植物學家。多蘿西與姐姐在英國接受教育,並獲得了牛津大學薩默維爾學院化學學士學位。在一次乘火車的旅行中,她結識了伯納爾教授,並跟隨他到劍橋大學進行研究工作。他們共同發現,蛋白質晶體必須在半濕潤狀態下,而不是乾燥狀態下加以研究,這一成果可謂大分子晶體學的里程碑,並為生物學及其在醫葯領域的運用開辟了光輝道路。
隨後,她又返回牛津大學繼續研究。她開始進行膽固醇及其他生物分子的鑒定工作,例如胰島素。之後她便涉足令許多科學家為之著迷的青黴素的研究。1945年,多蘿西發現了青黴素的分子結構。
她的又一重大發現是分析出了對白血球和紅血球生成至關重要的維生素 B12的結構。也是由於這一重大發現,多蘿西在1964年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芭芭拉·麥克林托克(1902年-1992年)
20世紀四五十年代,芭芭拉發現了自發移動的遺傳基因,但她的研究成果卻遲遲未被人認識,直到1983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後才產生了巨大影響。
25歲時,芭芭拉與遺傳學家羅林斯·埃默森和馬庫斯·羅茲組成了一個三人研究小組。她之後回憶說,這是對她未來職業生涯具有決定意義的事件之一。芭芭拉反復觀察玉米粒顏色的變異,並進行試驗後發現遺傳信息並非固定不變。這是一項重大發現,但卻一直沒有被人認可。
隨著現代分子生物技術的出現和發展,芭芭拉的這一研究終於走出了黑暗,並在30多年後得到了承認。根據芭芭拉的理論,遺傳信息位置的變化不僅發生在植物上,而且在各種細菌和人類身上同樣如此,因此對於研究抗菌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1920年-1958年)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18歲進入劍橋大學學習化學、物理和數學,後來又接觸晶體學。她痴迷於用三維影像研究微小世界。二戰期間,羅莎琳德獲得了一筆研究碳元素的基金。戰爭結束後,她在巴黎學習了新的X光射線技術。當時,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邀請她來研究DNA結構這一新技術。1952年,羅莎琳德拍攝下了那張著名的DNA分子X射線衍射圖像,清晰地展現出雙螺旋結構。但在1962年,這項研究成果在獲得諾貝爾獎的
時候,羅莎琳德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獲獎名單中,不僅是因為當時她已經去世,而且其中一名獲獎者詹姆斯·沃森隱藏了羅莎琳德的貢獻。
喬斯琳·貝爾-伯內爾(1943年-)
直到發現了脈沖星,喬斯琳才擺脫了「壞學生」的惡名。在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後,喬斯琳加入了劍橋大學安東尼·休伊什領導的科研小組。在經過漫長的觀測之後,喬斯琳終於捕獲了一些頻率極快,並且有規律重復的信號。
在排除了這些信號來自於天外星球後,喬斯琳猜測可能出自一個巨大而特殊的星體,這個星體被稱為脈沖星。這一天文學上里程碑式的發現在1974年獲得了諾貝爾獎,但獲獎者中卻沒有喬斯琳的名字。
參考資料:西班牙《趣味》月刊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