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題答辯 » 科學革命國家

科學革命國家

發布時間: 2021-03-06 06:47:28

科學革命直接導致了什麼的確定它標志著什麼

自然科學發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學發展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它依據歷史事實,通過對科學發展歷史過程的分析來總結科學發展的歷史經驗並揭示其規律。在漫長的自然科學發展史上,近代曾出現了三次嚴重的危機,並由此也帶來了三次重大的突破,從而推動自然科學向前進一步發展。

近代自然科學是以天文學領域的革命為開端的。天文學是一門最古老的科學。在西方,通過畢達哥拉斯、柏拉圖、 喜帕恰斯、托勒密等人的研究,已經提出了幾種不同的理論體系,成為一門最具理論色彩,又是提出理論模型最多的一門學科。同時,天文學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人們種田靠天、畜牧靠天、航海靠天、觀測時間也靠天,這就必然會有力推動天文學的發展。然而,天文學在當時又是一門十分敏感的學科。在天文學領域,兩種宇宙觀,新舊思想的斗爭十分激烈。特別是到了中世紀後期,天主教會還別有用心地為托勒密的地心說披上了一層神密的面紗。硬說地球處於宇宙中心,證明了上帝的智慧,上帝把人派到地上來統治萬物,就一定讓人類的住所??地球處於宇宙中心。這種荒唐說法被當作權威加以崇信之後,托勒密的學說就成為不可懷疑的結果而嚴重阻礙著天文科學的進步。然而,地心說基礎上產生的儒略歷在325年被確定為基督教的歷法後,它的微小誤差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已經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同觀測資料大相徑庭。葡萄牙一位親王的船長曾說:「盡管我們對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們發現,事事都和他說的相反。」托勒密體系的錯誤日益暴露,人們急需建立新的理論體系。當時,文藝復興正蓬勃開展,它不僅大大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同時也推動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適應時代要求,他從1506年開始,在弗洛恩堡一所教堂的閣樓上對天象仔細觀察了30年,從而創立了一種天文學的新理論--日心說。1543年,哥白尼公開發表《天體運行論》,這是近代自然科學誕生的主要標志。日心說的提出恢復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來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學界和思想界,動搖了封建神學的理論基礎,是天文學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這一時期,自然科學的發展成就輝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從宏觀上看,科學發展是落在生產技術的後面。例如,鍾表在實踐中已廣泛應用,但人們並不懂得由哪些因素決定著鍾表運動的周期;在戰爭發射了無數的子彈和炮彈,卻搞不清怎樣才能把彈道計算出來,命中率如何提高。從微觀上看,古典力學的發展比較完善。在天體力學中,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橢圓定律、面積定律、周期定律);1632年,伽利略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1687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系統論述了牛頓力學三定律(慣性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加速度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這些定律構成一個統一的體系,把天上的和地上的物體運動概括在一個理論之中。這是人類認識史上對自然規律的第一次理論性的概括和綜合。但這一時期其他學科還很落後,主要是在收集材料,積累經驗,進行分門別類的初步整理。例如,18世紀,瑞典生物學家林耐就曾致力於對植物的分類,他寫了《自然系統》一書,使雜亂無章的關於植物方面的知識形成了完整的系統。在化學領域,英國科學家波義耳把嚴密的實驗方法引入化學,他被稱為近代化學的創始人。德國科學家斯塔爾提提出燃素說來解釋化學反應,燃素說作為化學的理論成果統治了化學界近100年。

科學的發展不是憑空進行,而是必須以已有的科學成果為發展的起點。當時已有的天文學數學知識為力學的發展創造了前提,而力學發展較完善的狀況又促成了哲學史上機械自然觀的形成。因為,從人的認識規律來看,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是從認識簡單事物進而深化認識復雜事物的,認識機械運動是科學認識的第一任務。在科學認識第一階段,暫時把事物看成彼此無關的固定不變的東西進行研究是可以理解的,一旦科學家們把一切高級復雜運動都簡單類比為機械運動,並且把力學中的外力照搬過來,就變成了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機械外因論。他們認為,自然界絕對不變,自然界只是在空間上擴張,展現其多樣性,而在時間上沒有變化,沒有發展的歷史。不變的行星一定始終不變地繞著不變的太陽運行,由於它不承認物質的發展,不能回答自然界的一切從何而來,最後只能搬用神的創造力來解釋,自然科學又回到了神學之中。

1755年,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出版了《宇宙發展史概論》,書中提出了著名的星雲假說。康德的星雲假說能較好解釋太陽系的某些現象。他認為,太陽系以及一切恆星都是由原始星雲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下逐漸聚集而成的。宇宙中的萬事萬物有生有死,而發展是永無止境的。恩格斯1875年為《自然辯證法》寫的一篇導言中,給予康德的星雲假說極高的評價。說它「包含著一切繼續前進的起點。」因為既然地球是隨著太陽系的形成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那麼,地球上的萬物山川、動物和植物,自然也有它逐漸形成和發展的歷史。「如果立即沿著這個方向堅決地繼續研究下去,那麼,自然科學現在就會進步得多。」康德的星雲假說有力沖擊了形而上學的機械自然觀,是繼哥白尼天文學革命後的又一次科學革命。

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這也是近代以來的第一次技術革命。不過,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許多技術發明大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總之,在18世紀中葉以前,自然科學研究主要是運用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等經驗方法達到記錄、分類,積累現象知識的目的。在18世紀中葉以後,由於啟蒙運動的發展,「自然科學便走進了理論的領域而在這里經驗的方法就不中用了,在這里只有理性思維才能有所幫助。」理性思維就是對感性材料進行抽象和概括,建立概念,並運用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提出科學假說,進而建立理論或理論體系。19世紀道爾頓的原子論,阿佛加德羅的分子學說,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以及康德的星雲假說開始都是以假說形式出現的。不過,康德的星雲假說一開始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直到19世紀,由於自然科學不斷揭示出自然過程的辨證性質,才最終在哲學領域敲響了形而上學的喪鍾。

19世紀是科學時代的開始。在天文學領域,科學家們開始論及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在地質學領域,英國的地質學家賴爾提出地質漸變理論。在生物學領域,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孟德爾的遺傳規律相繼被發現。在化學領域,原子-分子論被科學肯定;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並成為發現質量守恆定律的第一人;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表了元素周期律的圖表和《元素屬性和原子量的關系》的論文。在文中,門捷列夫預言了十一種未知元素的存在,並在以後被一一證實。十九世紀最重大的科學成就是電磁學理論的建立和發展。

在19世紀之前,人們基本上認為電與磁是兩種不同現象,但人們也發現兩者之間可能會存在某種聯系,因為水手們不止一次看到,打雷時羅盤上的磁針會發生偏轉。1820年7月,丹麥教授奧斯特通過實驗證實了電與磁的相互作用,他指出磁針的指向同電流的方向有關。這說明自然界除了沿物體中心線起作用的力以外,還存在著旋轉力,而這種旋轉力是牛頓力學所無法解釋的,這樣,一門新學科??電磁學誕生了。

奧斯特的發現震動了物理學界,科學家們紛紛做各種實驗,力求搞清電與磁的關系。法國的安培提出了電動力學理論。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 ɡ?苡?831年總結出電磁感應定律,1845年他還發現了「磁光效應」,播下了電、磁、光統一理論的種子。但法拉弟的學說都是用直觀的形式表達的,缺少精確的數學語言。後來,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克服了這一缺點,他於1865年根據庫侖定律、安培力公式、電磁感應定律等經驗規律,運用矢量分析的數學手段,提出了真空中的電磁場方程。以後,麥克斯韋又推導出電磁場的波動方程,還從波動方程中推論出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剛好等於光速,並預言光也是一種電磁波。這就把電、磁、光統一起來了,這是繼牛頓力學以後又一次對自然規律的理論性概括和綜合。

1888年,德國科學家赫茲證實了麥克斯韋電磁波的存在。利用赫茲的發現,義大利物理學家馬可尼、俄國的波波夫先後分別實現了無線電的傳播和接受,使有線電報逐漸發展成為無線電通訊。所有這些電器設備都需要大量的電,這遠遠不是微弱的電池所能提供的。1866年,第一台自激式發電機問世使電流強度大大提高。70年代,歐洲開始進入電力時代。80年代還建成了中心發電站,並解決了遠距離輸電問題。電力的廣泛應用是繼蒸汽機之後近代史上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電磁學的發展為這次科技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准備。由於自然科學的新發現被迅速應用於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在歐美國家蓬勃興起。

19世紀,自然科學在多個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物理學中一切基本問題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都已基本上得到解決,科學家們給牛頓力學本來解釋不了的電磁現象虛構了一個物質承擔者--以太。把電磁現象歸結為以太的機械運動,他們認為整個物理世界都可以歸結為絕對不可分的原子和絕對禁止的以太這兩種物質始原。

正當古典物理學達到頂峰,人們陶醉於「盡善盡美」的境界時,卻出人意料發生了一系列震驚整個物理學界的重大事件。首先是邁克耳遜和莫雷為了尋找地球相對於絕對靜止的以太運動進行了著名的以太漂移實驗,但實驗結果卻同古典理論的預測相反;在對比熱和熱輻射的研究中又出現了「紫外災難」等古典理論不可克服的矛盾。古典物理學再次受到嚴重的挑戰,第三次面臨重大的危機。

十九世紀未,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了一種能穿透金屬板使底片感光的X射線。不久,貝克勒爾發現了放射性現象。居里夫婦受貝克勒爾啟發,發現了釙、鐳的放射性,並在艱苦的條件下提煉出輻射強度比鈾強200萬倍的鐳元素。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電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傳統觀念,電子和元素放射性的發現,打開了原子的大門,使人們的認識得以深入到原子的內部,這就為量子論的創立奠定了基礎。量子論是反映微觀粒子結構及其運動規律的科學。與此同時,在對電磁效應和時空關系的研究中相對論產生了。相對論將力學和電磁學理論以及時間、空間和物質的運動聯系了起來。這是繼牛頓力學、麥克斯韋電磁學以後的又一次物理學史上的大綜合。量子論和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是促成20世紀科學技術飛躍發展的理論基礎。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是科技發展史上一項劃時代的成就。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的技術發明大都是延長人的四肢與感官功能,解放人的體力,而電子計算機卻是延長了人的腦的功能。它開始替代人的部分腦力勞動,在一定程度上物化並放大了人類的智力,極大地增強了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現在更是廣泛滲透和影響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

當今時代,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群體化、社會化、高速化的趨勢和特徵異常明顯,我們隨時可能面臨新的危機,新的挑戰,只要我們不斷開拓、不斷創新,科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Ⅱ 科學革命的概述

科學革命
scientific revolution
歷史上徹底的科學革命都是以科學觀的變革為先聲和途徑。當代世界科學革命已經逐步展開,中國現在迫切需要實現科學觀的轉變——即是以能夠融匯東西方科學的革命性科學觀替代狹隘的小科學觀(指以西學為唯一科學範式的科學觀),沒有這種觀念的轉變為基礎,中國不可能進入科學革命時代,只能再次成為西方科學革命的追隨者和小學生。那樣中國只能在追隨西方完成科學革命後再進行科學觀轉變的補課,那樣中國將再次喪失進入發達國家的歷史機會。
科學觀變革對於當代科學革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中國繼續認同小科學觀,那麼只能走技術進步的發展道路,永遠不可能成為世界科學革命的領跑者,但最終在科學革命之後仍然會追隨科學革命成功者改變科學觀;如果中國自己首先改變狹隘的小科學觀為容納東、西方科學的大科學觀,則中國就可以率先發動並領跑世界科學革命,並促使其它國家以及世界盡快實現科學觀的轉變和科學革命。
科學革命往往是社會變革的先驅,推動著社會進步。科學革命可能涉及到整個科學知識體系,也可能涉及廣泛的科學領域,或者只涉及到某一學科。當原來的占統治地位的科學概念和理論體系在新的事實材料面前 ,遇到了極大的困難,無法圓滿地說明和解釋新的事實的時候,預示著理論上的突破。這種理論的危機正是科學革命成熟的標志。
新的科學基本概念及理論體系的建立,並替代了原有的概念及理論體系,這是科學革命的內容。因此,科學革命是對科學體系的根本改造。新舊概念、理論的關系是十分復雜的。有時是新的概念和理論推翻和完全替代了原有的概念和理論;有時是新的概念和理論把原有的概念和理論包含在其中,作為一種特例,對原有的概念和理論的適用范圍和界限加以嚴格限制和新的界定;也有時表現為新的概念和理論對原有的概念理論的重大修正、補充和發展。科學革命表明人對客觀世界認識的質的飛躍。與新的科學理論的建立相伴隨,人對自然界的認識圖景,即所謂自然觀也會發生相應的重大變化。哲學是靠科學所提供的知識把握世界的,因此,每次重大的科學革命都導致自然觀的變革。
大多數科學史家所指的科學革命大約於1543年開始,那一年尼古拉斯·哥白尼出版了著作《天體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安德烈·維賽留斯出版了《人體構造》(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與《生物進化論》等。盡管科學革命的具體時間仍有爭議,比如有人認為科學史的萌芽開始於14世紀,也有人認為化學和生物學的革命開始於18、19世紀。公認的是在16至17世紀之間,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醫學以及化學的思想都經歷了根本性的變化,由中世紀的觀點轉變為現代科學的基礎,不論是在各個獨立的學科內,更是在對整個宇宙的認知中。

Ⅲ 為什麼近代科學革命沒有在中國發生呢

中國古代科技長期領先世界,為什麽近代以後遠遠落後於西方,這一現象被稱為「李約瑟難題」。中外學者紛紛對這一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總結一下大體有一下七種觀點: 1.數學缺乏論。德國哲學家及數學家萊布尼茲在1697年的《中國近事》一書中說:「看來中國人缺乏心智的偉大之光,對證明的藝術一無所知,而滿足於靠經驗而獲得的數學,如同我們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種數學。」至於中國在科學方面沒有達到極高的造詣,「簡單的原因是,他們缺乏歐洲人的慧眼之一,即數學。」 [1]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形式邏輯體系(在歐幾里德幾何學中),以及通過系統的實驗發現有可能找出因果關系(在文藝復興時期)。在我看來,中國的賢哲沒有走上這兩步,……」[2]李約瑟同樣認為「當自然科學與數學的融合成為普遍現象之後,自然科學才能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但是他研究發現:「中國數學思想基本是代數學思維模式而不是幾何學式樣的」而近代科學的發端恰賴於幾何學,如牛頓「在寫《數學原理》的時候他並沒有用微積分,他證明每一個定理時用的都是幾何的方法,跟歐幾里德書里很相像。」 2.文化制約說。美籍學者成中英認為:「一門新的物理科學必須開始於一個新的數學創造,完成於一個新的邏輯的誕生。」「我們甚至可主張,現代科學及因果律模型,都是西方形而上學與西方文明之主流的結晶」 「猶太教及基督教傳統的超絕神學,與德謨克利特原子論的機械式模型相輔相成,共同造就了作為現代科學的基礎的因果律標准模型。……若沒有這些文化傳統作為科學知性的基礎,西方科學就不可能產生。」然而在中國,宗教意識較為淡薄。取而代之的是「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與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國,哲學與知識分子人人有關。在舊時,一個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學發蒙」。而中國哲學的特點是「在表面上,中國哲學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 3.語言決定論。在《風俗論》一書中,伏爾泰認為:「如果要問,中國既然不間斷地致力於各種技藝和科學已有如此遙久的歷史,為什麼進步卻微乎其微?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人對祖先流傳下的東西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崇敬心,認為一切古老的東西都盡善盡美;另一個原因在於他們的語言的性質——語言是一切知識的第一要素。」 伏爾泰所說的第一原因,屬於文化因素范疇。第二原因,則點出了語言問題。 4.態度決定論。楊振寧認為,「以後整個清朝有些大學者如戴震、阮元等都繼續發揮『西學中源』說。由於他們的影響,使中國的學者在清朝三百年間沒有真正吸取西方人的科技。……我認為,清朝的『西學中源』說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清朝時的中國已將漢唐時因強大自信心而展示出的對外來文化包容的大胸襟喪失殆盡。 5.墨家絕世說。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中,墨家的學說在許多科學領域有相當大的貢獻,如時空觀如幾何學如力學如原子論如光學等等。亡了墨家即除了科技的根基,因此有文獻認為墨學終成絕世之學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誕生的主要原因。 6.社會制度決定說。教育家竺可楨先生在新中國誕生前就指出:「歸根起來講,中國農村社會的機構和封建思想,使中國古代不能產生自然科學。」 7.地理位置決定論。英國哲學家休謨在其《論文集》中認為,沒有什麼能比若干鄰近而獨立的國家,通過貿易和政策聯合在一起,更有利於提高教養和學問。中國恰恰在這一方面有很大的缺陷,從而使原來可能發展出更完善和更完備的教養和科學,在許多世紀的進程中,收獲甚微。從外部來說,其原因在於沒有更多的外貿對象。但從內部說,是由於中國處於一大位的狀態之下,說一種語言,在一種法律統治下,贊成相同的生活方式;對權威的宣傳和敬畏,造成了勇氣的喪失。假如中國鄰幫有一個獨立的王國,它研究科學,它的學者能夠揭露中國人在天文學中的錯誤,中國人也許可以從他們的昏昏欲睡中醒來,皇帝變得關注推動這門科學的進步……」

Ⅳ 近代歐洲國家在工業革命和科學革命中取得的成果有哪些.舉兩例

近代自然科學革命時期,哥白尼於1543年公開發表《天體運行論》,這是近代自然專科學誕生屬的主要標志。日心說的提出恢復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來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學界和思想界,動搖了封建神學的理論基礎,是天文學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天體力學中,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橢圓定律、面積定律、周期定律);1632年,伽利略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1687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系統論述了牛頓力學三定律(慣性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定律、加速度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這些定律構成一個統一的體系,把天上的和地上的物體運動概括在一個理論之中。這是人類認識史上對自然規律的第一次理論性的概括和綜合。

工業革命時期,1785年,英國瓦特改良蒸氣機,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輪船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蒸汽機車(火車);1825年,英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鐵路。以蒸汽機的發明為標志,紡織工業、機械工業、冶金工業、造船工業為主的產業革命是這次技術革命的產物。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

Ⅳ 《為什麼科學革命沒有在中國發生

中國古代科技長期領先世界,為什麽近代以後遠遠落後於西方,這一現象被稱為「李約瑟難題」.中外學者紛紛對這一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總結一下大體有一下七種觀點:
1.數學缺乏論.德國哲學家及數學家萊布尼茲在1697年的《中國近事》一書中說:「看來中國人缺乏心智的偉大之光,對證明的藝術一無所知,而滿足於靠經驗而獲得的數學,如同我們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種數學.」至於中國在科學方面沒有達到極高的造詣,「簡單的原因是,他們缺乏歐洲人的慧眼之一,即數學.」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形式邏輯體系(在歐幾里德幾何學中),以及通過系統的實驗發現有可能找出因果關系(在文藝復興時期).在我看來,中國的賢哲沒有走上這兩步,……」 李約瑟同樣認為「當自然科學與數學的融合成為普遍現象之後,自然科學才能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但是他研究發現:「中國數學思想基本是代數學思維模式而不是幾何學式樣的」而近代科學的發端恰賴於幾何學,如牛頓「在寫《數學原理》的時候他並沒有用微積分,他證明每一個定理時用的都是幾何的方法,跟歐幾里德書里很相像.」
2.文化制約說.美籍學者成中英認為:「一門新的物理科學必須開始於一個新的數學創造,完成於一個新的邏輯的誕生.」「我們甚至可主張,現代科學及因果律模型,都是西方形而上學與西方文明之主流的結晶」 「猶太教及基督教傳統的超絕神學,與德謨克利特原子論的機械式模型相輔相成,共同造就了作為現代科學的基礎的因果律標准模型.……若沒有這些文化傳統作為科學知性的基礎,西方科學就不可能產生.」然而在中國,宗教意識較為淡薄.取而代之的是「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與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國,哲學與知識分子人人有關.在舊時,一個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學發蒙」.而中國哲學的特點是「在表面上,中國哲學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
3.語言決定論.在《風俗論》一書中,伏爾泰認為:「如果要問,中國既然不間斷地致力於各種技藝和科學已有如此遙久的歷史,為什麼進步卻微乎其微?這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人對祖先流傳下的東西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崇敬心,認為一切古老的東西都盡善盡美;另一個原因在於他們的語言的性質——語言是一切知識的第一要素.」 伏爾泰所說的第一原因,屬於文化因素范疇.第二原因,則點出了語言問題.
4.態度決定論.楊振寧認為,「以後整個清朝有些大學者如戴震、阮元等都繼續發揮『西學中源』說.由於他們的影響,使中國的學者在清朝三百年間沒有真正吸取西方人的科技.……我認為,清朝的『西學中源』說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清朝時的中國已將漢唐時因強大自信心而展示出的對外來文化包容的大胸襟喪失殆盡
. 5.墨家絕世說.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中,墨家的學說在許多科學領域有相當大的貢獻,如時空觀如幾何學如力學如原子論如光學等等.亡了墨家即除了科技的根基,因此有文獻認為墨學終成絕世之學是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誕生的主要原因
. 6.社會制度決定說.教育家竺可楨先生在新中國誕生前就指出:「歸根起來講,中國農村社會的機構和封建思想,使中國古代不能產生自然科學.」
7.地理位置決定論.英國哲學家休謨在其《論文集》中認為,沒有什麼能比若干鄰近而獨立的國家,通過貿易和政策聯合在一起,更有利於提高教養和學問.中國恰恰在這一方面有很大的缺陷,從而使原來可能發展出更完善和更完備的教養和科學,在許多世紀的進程中,收獲甚微.從外部來說,其原因在於沒有更多的外貿對象.但從內部說,是由於中國處於一大位的狀態之下,說一種語言,在一種法律統治下,贊成相同的生活方式;對權威的宣傳和敬畏,造成了勇氣的喪失.假如中國鄰幫有一個獨立的王國,它研究科學,它的學者能夠揭露中國人在天文學中的錯誤,中國人也許可以從他們的昏昏欲睡中醒來,皇帝變得關注推動這門科學的進步

Ⅵ 近代科學革命是不是工業革命

你說的是科技革命不是工業革命
科技革命是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發展的三個階段的總稱:分為
第一次科技革命(工業革命或產業革命,時間是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以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為主要標志,使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幾本主義制度得以確立)
第二次科技革命(電力革命,時間是19世紀最後幾十年,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時間是20世紀40年代至今,以電子計算機、原子能、空間科學技術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極大地擴大了勞動對象,使勞動工具自動化、智能化,使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得到了局部調整,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是有區別的:的區別在於他們轉變為生產力的手段不同,工業革命是 經驗----技術成果(工具革新)----生產力;而科技革命是 科學知識----技術成果----生產力。工業革命與科技革命都是生產力上的重大發展,兩者沒有本質上區別,只是所依託的時代和所呈現的側重感上的差別而已
工業革命有時又稱產業革命(近年來一些學者認為這兩個概念之間有區別1),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
工業革命是以生產工具的革命從而提高了生產力,標志是蒸汽機的使用,火車飛機什麼的都是那一革命的產物。
科技革命是科學知識的爆炸式發展,以科學技術帶動生產力。比如現在的電腦,軟體什麼的。科技革命到現在還沒有結束,並且向各個行業各個細節滲透。
現在世界,掌握了最先進科學知識的國家最強的。

請採納

Ⅶ 為什麼近代科學革命沒有在中國發生呢」

中國的封建社會歷史很長,形成了一整套儒家治國思想。忠君愛國,專重農抑商,根深屬蒂固,鞏固了封建統治,也限制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結果,落後的歐洲首先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近代科學在歐洲迅猛發展,閉關鎖國的中國就落後於歐洲,所以,近代科學革命只能發生在歐洲,中國落後挨打了。

Ⅷ 技術革命跟科學革命的區別

技術革命不抄同於科學革命,襲也不同於工業革命,技術革命可能帶來的是科學革命,也可能帶來的是產(工)業革命,比如,20世紀的生物技術帶來了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的科學革命,還21世紀的合成生物學引發的技術革命卻可能帶來生物產業革命。
可以理解為技術革命包含科學革命,科學革命是技術革命的延伸和具體化之一,一人的理解,僅供參考

Ⅸ 列舉三次科技革命開始的時間,開始國家,主要成果,分別把人類帶入什麼時代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紀60年代) 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海外貿版易、奴隸貿易和殖民掠權奪積累了大量資本 圈地運動的進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僱傭勞動力 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生產技術 18世紀中葉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殖民國家,國外市場急劇擴大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紀70年代) 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 資本積累和對殖民的肆意掠奪積累了大量資金 自然科學取得突破性進展 世界市場的出現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進一步擴大了對商品的需求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 二戰後,資本主義推行福利制度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政局穩定 20世紀初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質、技術基礎的形成。 (直接推動力是二戰及戰後各國對高科技迫切的需要--這與前兩次有別)

Ⅹ 世界上三次科技革命分別是

18世紀末,蒸氣機的發明和使用,引起了第一次科技革命;

19世紀末,電力的發現和使用引起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近三十年來,先後出現了電腦、能源、新材料、空間、生物等新興技術,引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無論在規模、深度與影響上都遠遠地超過前兩次,它具有一些重要特點。

(10)科學革命國家擴展閱讀: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又稱工業革命,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海外貿易、奴隸貿易和殖民掠奪積累了大量資本圈地運動的進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僱傭勞動力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積累了一定的生產技術 18世紀中葉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殖民國家,國外市場急劇擴大。

開始標志: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

開始部門:棉紡織業。

完成標志:1840年前後,大機器生產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

歷史意義:1840年前後,大機器生產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工業革命創造的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資本積累和對殖民的肆意掠奪積累了大量資金。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二戰後,資本主義推行福利制度與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政局穩定 20世紀初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質、技術基礎的形成。

(直接推動力是二戰及戰後各國對高科技迫切的需要--這與前兩次有別。)

成就

一次革命

棉紡織:一系列紡織機器的發明

動力:瓦特改良蒸汽機(1785年 )

交通運輸:富爾頓-輪船(美、1807年);史蒂芬孫-蒸汽機車(英、1814年)

1.首先發生在英國,並以英國為主體;

2.以輕工業為主導;

3. 以蒸汽動力為主要標志;

4.技術發明主要源於工人和技師的實踐經驗。

二次革命

電力的廣泛應用(西門子-發電機、格拉姆-電動機)

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卡爾·本茨-內燃機驅動的汽車、萊特兄弟-飛機)

新通訊手段的發明(貝爾-電話、馬可尼-無線電報)

1.科學同技術開始密切結合

2.新技術發明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國家

3.一些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

三次革命

電腦的廣泛應用

科學技術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學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

3.科學技術各個領域相互滲透。

熱點內容
塗鴉論文 發布:2021-03-31 13:04:48 瀏覽:698
手機資料庫應用 發布:2021-03-31 13:04:28 瀏覽:353
版面217 發布:2021-03-31 13:04:18 瀏覽:587
知網不查的資源 發布:2021-03-31 13:03:43 瀏覽:713
基金贖回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2:08 瀏覽:489
懸疑故事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2:07 瀏覽:87
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範文 發布:2021-03-31 13:01:48 瀏覽:537
戰略地圖參考 發布:2021-03-31 13:01:09 瀏覽:463
收支模板 發布:2021-03-31 13:00:43 瀏覽:17
電氣學術會議 發布:2021-03-31 13:00:32 瀏覽: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