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區規則
1. 中班科學區的區域規則如何建立
中八班區域活動的創設共設置了七個區角,分別是美工區、益智區、建構區、科學區、數學區、語言區和圖書角。每個區角可以容納四個以上小朋友,其中圖書區有兩塊,所有事實上有八個區域,這樣足夠容納我們全班33個小朋友。
在區域創設時,考慮的是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中班幼兒的發展水平,設置相應的游戲內容,比如在科學區、益智區我們設置拼圖、鑰匙鎖對對碰、擰螺絲、穿珠子、會變的顏色(旋轉的紙片)等幼兒的手部動作能夠完成的操作;提供激發科學探索慾望的游戲,比如乒乓球花轉轉轉、欺騙眼睛的線條等等內容,通過操作,發現它的奇妙之處,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2. 科學區和益智區一樣嗎
科學區和益智區不一樣的,因為教育領域有一些教育話題,與科學無關。孩子們對周圍的世界很好奇。在科學領域,他們通過一系列的探索活動獲得經驗,培養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
在自我操作、操作、探索、嘗試和發現的過程中,兒童鍛煉手和大腦的能力,感受物體之間的差異。
從兒童的認知水平來看,兒童對事物的認知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且大多依賴於感官感知。兒童周圍物質世界中物體的形狀、顏色、聲音和味道為兒童的感官感知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材料應反映所學概念的屬性特徵,並能將所學概念轉化為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動,兒童對概念屬性的感性體驗豐富。
(2)科學區規則擴展閱讀:
兒童教育應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教材有時屬於集體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根據本班兒童的基本發展水平,確定的階段教育目標,並隨著集中教育活動的開展,制定科學區的具體教育目標,安排活動內容,及時補充操作資料。
2、豐富性與層次性相結合的原則。
在活動中,教師應保證孩子們在豐富的材料中進行探索和發現,因為在活動中提供充足的材料可以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有效減少孩子們的「無所事事」和相互糾紛等現象。
在提供材料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兒童的不同能力,從而反映出活動材料的水平。
在適合兒童發展水平的基礎上,考慮兒童的「近期發展區」,使不同層次的兒童能夠選擇適合自己操作和探索的材料和方法,有效地促進每個兒童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
3、興趣與靈感相結合的原則。
兒童天生好奇心強,尊重和支持兒童對物質的自發興趣,使兒童的探索處於積極主動的狀態。活動中設計出新穎有趣的素材,容易引起孩子們的注意,使孩子們在愉快的狀態下進行探索和操作活動,促進孩子們記憶、觀察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他們的育兒實踐能力。
4、低結構與安全相結合的原則
3. SCI的1區,2區,3區是怎麼劃分的
中科院自己劃的。先是按學科,再按影響因子排列劃分。反正不怎麼好,水分略大。
4. 幼兒園區角活動中,科學區可以布置哪些東西
首先,科學區角材料要具有引導性。材料的引導性是指教師提供的材料應能引導幼兒做出「成品」。引導性是體現科技活動教學的教育性和科學性的重要因素。試想,如果我們只強調活動材料的探究性,而忽視材料的引導性,那麼教師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提供各種材料,而不必管幼兒用這些材料能做出什麼,這些材料能對幼兒的發展起到什麼作用,所以,強調引導性實際上就是要求教師考慮幼兒的實際能力,考慮材料之間的關聯,考慮材料所提供的線索對幼兒的啟示,考慮最終要讓幼兒獲得什麼樣的發展等等。一定意義上講,只有具有引導性的材料才能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材料的引導性不是教師的語言指點,更不是教師代替幼兒操作,而是內化在材料中的「指路」線索。使材料具有引導性的關鍵是找到材料與活動預期結果間的關聯。 其次,科學區角活動材料應注重安全性。在科學區材料的製作和投放上,安全性應是第一位的。為幼兒提供活動材料時,應選擇無毒、無味、對幼兒無傷害隱患的製作原料,製作前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應注意包裝和製作的藝術性。比較堅硬、原始的易拉罐、包裝盒可用彩紙、絲帶等輔助材料進行裝飾、改造。如在投放「蠟燭滅了」「水的三態變化」時,都要用到火,因此,在進行幼兒操作之前,首先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交代操作規則,讓每一位孩子都十分明確:應該有幾個人去玩,應該怎麼玩。同時,老師也應該經常地關注孩子的操作過程,使活動得以正常開展。 再次,科學區角活動的應具備生活性。在科學區角活動中,幼兒與環境對話,與操作材料對話,減少了教師直接指導的機會,但卻真正讓教師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讓幼兒成了自己的主人,自己想玩什麼就玩什麼。例如,在研究磁鐵時,科學區角提供了各種人物、動物卡片,幼兒可以先在泥工板上試驗,如果覺得不過癮還可以到桌子、黑板上試驗,空間更為廣闊,幼兒的探索更自由,可以暢快淋漓地嘗試,而不是做做樣子。幼兒在寬松的心理環境下,自發地思考,發揮想像,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讓科學區角活動真正成為孩子的生活。同時,提供的材料來源與日常的生活緊密相關,涉及的層面很廣。生活即教育,科學區角的材料要打破局限,發掘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真正做到生活化。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用多種感官(用眼睛看、用手觸摸等)去感知事物,親自動手操作,主動建構有關的知識。我園科學區域活動內容都是結合主題、緊扣幼兒在活動中思考的、想要了解的內容展開的游戲活動,滿足幼兒「玩中學科學」的需求。 最後,科學區角活動還應具備層次性。科學是幼兒在操作中將科學的核心概念轉化為本體經驗的過程。區域活動中,允許個體所表現出來的速度、精確度上的差異,允許先操作完的幼兒嘗試更深層次的探索。科學區角的層次性也突現在材料的提供上,例如當一些孩子們在比較沉浮的時候,教師提供的一些輔助材料又促使發展較快的孩子探索怎樣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又如在讓孩子玩「稱一稱」的玩具時,我投放了天平稱、電子秤、秤桿,以及用於稱量的物體如黃豆、玩具、珠子,剛開始,讓孩子一一學會使用這些稱量工具,當孩子會使用稱量工具以後,讓他們分別用不同的稱量工具稱相同的物體,或者用同一個稱量工具稱不同的物體,並加以比較,讓每一位孩子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從而都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有所進步。 此外,幼兒是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提供有趣的材料能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能使幼兒不由自主地產生「我要玩一玩」的想法。在材料的投放上,要及時根據教育目標及幼兒的需要對材料進行更換和調整。科學區角活動中的材料對應相適應的年齡段,同時,操作方法也根據個體因人而異。科學區角活動有其獨特性,因此是幼兒園科學教育的重要一環,它可以延伸彌補集體活動中的不足,將高結構的活動轉化為低結構的活動,又可以使幼兒更大程度地發揮自主探索的潛能,還能對幼兒進行更為具體的個別化教育。因此,針對游戲者的特點投放材料顯得尤為重要。
5. 班級科學區材料的選擇和提供應該注意哪些原則
班級科學區材料的選擇和提供應該注意的原則:
1、針對學生不同年齡特點投放內材容料.
2、投放材料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3、投放的材料要多元化.
4、投放的材料應與教師要學生達到的目標一致.
5、投放材料要注意循序漸進 .
6、用相同的材料實現不同的目標
6. 幼兒園中班各個區域進區規則有哪些
進區規則
區角規則是讓幼兒在自由、寬松和有序的狀態下,快樂、自主的學習和游專戲,它不僅擴大屬了幼兒在活動區的自主權,還增強了幼兒的規則意識及規則執行能力,保證了活動區活動有序、深入的開展,使幼兒真正成為區角活動的主人。
今天寶典就為大家帶來了多個系列彩色風格的區角規則設置。
先說一下小中大班區域規則的不同之處:
小班:
規則意識較差,具體形象思維,更青睞用直觀的方式理解事物。因此,小班進區規則要形象有趣、色彩鮮艷、以圖為主。
中班:
有了一定的集體意識,建議中班孩子參加規則的制定,圖文結合。
大班:
已經適應幼兒園生活,建議由大班孩子共同商討,自主制定規則,文字更多或者純文字。